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隧道拱顶沉降及周边收敛动态过程预测的Richards时间函数模型 被引量:6
1
作者 孙柏林 乔松林 +2 位作者 张乾青 张骞 袁永才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4-118,共5页
隧道围岩变形(拱顶沉降、周边收敛)一直是岩土工程中的热门问题。针对传统的曲线预测模型存在的不足,提出含有4个参数的增长曲线模型-Richards模型。对隧道开挖造成的围岩拱顶沉降及周边收敛的动态过程进行分析,得出掌子面后方围岩变形... 隧道围岩变形(拱顶沉降、周边收敛)一直是岩土工程中的热门问题。针对传统的曲线预测模型存在的不足,提出含有4个参数的增长曲线模型-Richards模型。对隧道开挖造成的围岩拱顶沉降及周边收敛的动态过程进行分析,得出掌子面后方围岩变形过程的3个阶段,将此作为依据,获取变形(拱顶沉降、周边收敛)—时间曲线的基本特征,表明围岩沉降及收敛过程是一个先加速后减速的过程,且相应的速度-时间曲线的起点为零,终点也为零。因此,能描述围岩变形过程的时间函数模型可较好地拟合其位移-时间曲线,也能拟合速度-时间曲线。最后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Richards时间函数模型的合理性,发现所提出的模型对拱顶沉降及周边收敛的预测结果精度高,具有一定的参考和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顶沉降 周边收敛 richards时间函数模型 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段Knothe时间函数的开采沉陷预计模型优化及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苗伟 安士凯 +3 位作者 徐燕飞 薛博 赵得荣 李浩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3-158,共6页
淮南矿区煤层埋深达800~1200 m,开采影响传播时间长,在使用原始分段Knothe时间函数模型预计该地区地表沉陷动态过程时,存在的不足为:预计的地表沉陷无启动阶段,下沉速度达到最大时对应的地表沉陷值并不等于最大下沉值的1/2,时间因素影... 淮南矿区煤层埋深达800~1200 m,开采影响传播时间长,在使用原始分段Knothe时间函数模型预计该地区地表沉陷动态过程时,存在的不足为:预计的地表沉陷无启动阶段,下沉速度达到最大时对应的地表沉陷值并不等于最大下沉值的1/2,时间因素影响系数(c)以及地面点最大下沉速度对应的时刻(τ)无法实现自适应取值。通过理论研究以及资料分析,应用地表沉陷启动时间t_(0)以及修正模型对Knothe时间函数模型进行优化,并结合淮南矿区地质特征以及概率积分模型相关理论构建了c、τ求解模型,提出了适合淮南厚冲积层矿区的分段Knothe时间函数优化模型。以淮南某矿1613(3)工作面为例,采用所提优化Knothe时间函数模型、原始分段Knothe时间函数模型、分段Knothe时间函数模型分别进行了地表沉陷预测。结果表明:以地表点的实测值作为参考,所提出的优化模型在预计地表形变时,预计标准差为295.8 mm,总体精度较原始分段Knothe时间函数提高了49%,较分段Knothe时间函数提高了53%,证明了所提优化模型的优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沉陷 Knothe 时间函数 动态预计 模型优化 沉陷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Knothe时间函数的地表动态移动变形预测模型研究
3
作者 张仲杰 陈振南 +3 位作者 刘江斌 马子韬 闫伟涛 陈俊杰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2-89,共8页
目的为进一步探究地表动态移动变形特征,加深认识矿山开采沉陷基本规律,更好地服务于矿山安全绿色生产,方法针对原Knothe时间函数模型表达地表下沉及其速度变化规律的缺陷,基于矿山开采过程中地表下沉盆地动态形成机理,分析时间函数参数... 目的为进一步探究地表动态移动变形特征,加深认识矿山开采沉陷基本规律,更好地服务于矿山安全绿色生产,方法针对原Knothe时间函数模型表达地表下沉及其速度变化规律的缺陷,基于矿山开采过程中地表下沉盆地动态形成机理,分析时间函数参数c对地表下沉量、下沉速度和下沉加速度影响规律;以地表下沉速度达到最大值时刻,将地表动态移动变形分为两个阶段,进一步改进Knothe时间函数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地表动态下沉、倾斜、曲率移动变形预测模型,并以某矿2201开采工作面为例,进行地表动态移动变形预测和精度分析。结果结果表明:改进后的Knothe时间函数形态与矿山开采沉陷地表动态移动变形一致,可以较好地描述采动地表“稳定→变化→稳定”全过程动态演化特征;参数c是该函数模型的重要参数,与覆岩力学性质、开采条件和开采速度等地质采矿条件有关,对描述地表动态移动变形量较敏感,随着参数c增大,地表下沉量和下沉速度显著增大;运用改进的Knothe地表动态移动变形预测模型计算,得到的地表下沉量误差为厘米级精度,倾斜值误差在5 mm/m以内,曲率误差在0.7 mm/m2以内,其相对误差均在6.0%以内,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较吻合。结论提出的预测模型具有一定可靠性与实用性,可较准确分析地表动态移动变形全过程的规律,从而为“三下”采煤及保护煤柱留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沉陷 Knothe时间函数 动态预测模型 地表移动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ibull时间函数的采煤沉陷区地表动态沉陷预测模型
4
作者 王礼 王凯伦 闫红波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158-162,共5页
煤矿地表开采沉陷是一个复杂的时空过程,是矿山开采沉陷重点解决的问题。本文将时间参数引入到地表移动变形的动态预计中,分析了Weibull模型及其描述地表动态沉陷规律的适用性,并进行了参数分析,建立了地表动态沉陷预测模型。进行了实... 煤矿地表开采沉陷是一个复杂的时空过程,是矿山开采沉陷重点解决的问题。本文将时间参数引入到地表移动变形的动态预计中,分析了Weibull模型及其描述地表动态沉陷规律的适用性,并进行了参数分析,建立了地表动态沉陷预测模型。进行了实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参数n和k是该函数模型的重要参数,对描述地表动态移动变形量较为敏感;通过运用本文提出的地表动态移动变形预计模型,计算得到的地表下沉值相对误差均在7.0%以内,预计结果与实测结果较为吻合,预测模型可靠,预测结果可为相关减损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ibull时间函数 开采沉陷 动态预测 参数分析 模型建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采沉陷动态预计的分段Knothe时间函数模型优化 被引量:32
5
作者 张兵 崔希民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41-548,556,共9页
针对分段Knothe时间函数在理论上存在的不足,为了扩展其应用范围,改善其在地表动态下沉预计时的精度,通过理论分析和对比研究,对该时间函数存在的理论缺陷进行了深入探讨,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进而构建了一种新的、适... 针对分段Knothe时间函数在理论上存在的不足,为了扩展其应用范围,改善其在地表动态下沉预计时的精度,通过理论分析和对比研究,对该时间函数存在的理论缺陷进行了深入探讨,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进而构建了一种新的、适用范围更广、预测精度更高的分段Knothe时间函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的构建解决了原时间函数在分段点处函数值与理论值不一致的问题以及原时间函数值最终不能收敛于1的问题;新的函数模型在应用上也摆脱了原模型对预计参数选取的某些特殊限制,扩展了利用该模型在不同地质采矿条件下进行动态预计的适用性。通过对实测数据的对比预测,证明采用该时间函数模型进行预测的精度比采用原时间函数进行预测的精度有所提高,并且地表下沉的终态预计值在达到最大下沉值后不会再随着下沉时间的增加而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沉陷 动态预计 Knothe时间函数 分段时间函数 模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函数组合模型的采空区地表沉降动态预测及剩余变形计算 被引量:11
6
作者 顿志林 王文唱 +3 位作者 邹友峰 任连伟 顿志元 郭文兵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3-28,共16页
当采空区场地进行高速铁路修建时,地表沉降动态精准预测和剩余变形计算对高速铁路的工程建设及安全运行尤为重要。针对单项时间函数在复杂采空区地表沉降动态预测中存在着适用范围有限、预测准确性和稳定性不高的问题,对Knothe、Weibull... 当采空区场地进行高速铁路修建时,地表沉降动态精准预测和剩余变形计算对高速铁路的工程建设及安全运行尤为重要。针对单项时间函数在复杂采空区地表沉降动态预测中存在着适用范围有限、预测准确性和稳定性不高的问题,对Knothe、Weibull、Logistic与MMF时间函数的曲线形态及参数物理意义进行了分析;为获取时间函数参数的全局最优解,建立了基于果蝇优化算法(Fruit Fly Optimization Algorithm,FOA)和模拟退火算法(Simulated Annealing Algorithm,SAA)的混合算法;引入以最小误差平方和为准则的最优非负变权组合模型,并构建了Knothe-Weibull、Knothe-Logistic与Knothe-MMF等6种不同的双项时间函数组合模型。并在地表沉降预测的基础上,给出了采空区场地剩余变形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混合算法具有收敛状态稳定、求解精度高的优点,适用于时间函数参数的求解问题。组合模型在预测准确性和稳定性上均优于组合中的单项时间函数,能够突破单项时间函数在复杂地质采矿条件预测效果不佳的局限性,较好地提升时间函数在预测中的精准度和适用度。此外,组合模型在已临近实测沉降值的情况下扩展了预测曲线的有效区间,并借助变权系数将单项时间函数在有效区间的信息进行筛选并重组,得到全程吻合实测沉降值的最优沉降预测曲线。其中,Knothe-Logistic函数模型的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在3次预测中均最低,有效地解决厚松散层、薄基岩、浅埋煤层条件下采空区地表沉降动态精准预测问题。组合模型可为实现采空区场地高速铁路建设前地表沉降的稳定、高精度动态预测提供参考。通过基于Knothe-Logistic函数计算不同时刻地表点剩余变形得到的变化规律与实际开采过程相符合,剩余变形作为采空区场地地基变形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为采空区场地高速铁路建设的可行性评价提供一种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场地 地表沉降 时间函数 组合模型 动态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增长模型的地表下沉时间函数 被引量:29
7
作者 徐洪钟 李雪红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151-153,共3页
Knothe时间函数可预测地表下沉,但其不能反映地表下沉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规律。针对Knothe时间函数描述的不足,提出了改进的地表下沉的时间函数——基于Logistic增长模型的时间函数。该时间函数可合理描述地表下沉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能... Knothe时间函数可预测地表下沉,但其不能反映地表下沉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规律。针对Knothe时间函数描述的不足,提出了改进的地表下沉的时间函数——基于Logistic增长模型的时间函数。该时间函数可合理描述地表下沉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能反映实际地表点下沉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规律,经实测检验,证明了该时间函数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沉 时间函数 LOGISTIC增长模型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ibull时间序列函数的动态沉陷曲线模型 被引量:18
8
作者 刘玉成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409-2413,共5页
研究开采沉陷灾害发生及发展的动态过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因采场上覆岩层及采矿过程的复杂性,全面研究采矿过程中上覆岩层的移动及地表的沉陷具有很大的难度,以研究地表沉陷区观测点下沉变化过程的时间序列为切入点,... 研究开采沉陷灾害发生及发展的动态过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因采场上覆岩层及采矿过程的复杂性,全面研究采矿过程中上覆岩层的移动及地表的沉陷具有很大的难度,以研究地表沉陷区观测点下沉变化过程的时间序列为切入点,对开采沉陷的动态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地表沉陷区观测点下沉量的时间序列发现,Weibull(韦布尔)函数可较准确地拟合和描述地表观测点的下沉过程曲线。煤层开采地表移动过程的FLAC3D模拟研究发现,同一沉陷区内各观测点的下沉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独立性。在该基础上,将概率积分沉陷曲线模型与Weibull时间序列函数相结合,给出沉陷区主剖面的动态下沉、倾斜和曲率曲线的唯象学模型,经实例证明建模思路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沉陷 动态过程 Weibull时间函数 曲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色 GM(1,1,k,k^(2)) 模型背景值及时间响应函数优化 被引量:4
9
作者 孔新海 陈佳佳 赵勇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9-113,共5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带有时间幂次项的灰色GM(1,1,k,k^(2))模型,给出了其灰微分方程和白化微分方程基本形式。基于最小二乘法获得了该模型参数估计值,并推导了该模型时间响应函数。鉴于GM(1,1,k,k^(2))模型灰微分方程与白化微分方程之间...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带有时间幂次项的灰色GM(1,1,k,k^(2))模型,给出了其灰微分方程和白化微分方程基本形式。基于最小二乘法获得了该模型参数估计值,并推导了该模型时间响应函数。鉴于GM(1,1,k,k^(2))模型灰微分方程与白化微分方程之间存在跳跃关系,首先对灰微分方程的背景值进行了优化,并推导了优化后的背景值计算公式。为了克服初始值的影响,根据误差平方和最小,进一步优化了GM(1,1,k,k^(2))模型时间响应函数。最后,该优化后的GM(1,1,k,k^(2))模型被应用于软土地基沉降预测,获得了较好的模拟预测效果,说明模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GM(1 1 k k 2)模型 背景值 时间响应函数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次对角双线性时间序列模型的广义传递函数系统及平稳性条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浩球 王海斌 《应用概率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02-208,共7页
本文讨论了一类特殊的双线性时间序列模型,即上次对角欢线性时间序列模型,在输入为严格白噪声的假定下,利用多元Wiener-Ito积分,得到了该模型的广义传递函数及平稳性的充分必要条件。
关键词 时间序列模型 广义传递函数 平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背景值和时间响应函数的一类直接模型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健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9-162,共4页
根据灰色GM(1,1)直接模型原始数据具有非齐次灰指数规律特点,构建出相应的拟合函数,再利用辛普森公式优化模型背景值,同时利用最小二乘法确定时间响应函数中的常数c,得到一种改进的GM(1,1)直接模型.实例分析表明:该改进模型的模拟和预... 根据灰色GM(1,1)直接模型原始数据具有非齐次灰指数规律特点,构建出相应的拟合函数,再利用辛普森公式优化模型背景值,同时利用最小二乘法确定时间响应函数中的常数c,得到一种改进的GM(1,1)直接模型.实例分析表明:该改进模型的模拟和预测精度较高,也拓宽了灰色预测模型的使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模型 背景值 辛普森公式 时间响应函数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DHR型k-ε紊流模型对锥形渐扩管内紊流的数值仿真——壁面函数·BFC法之时间步长、加速系数和数值方法的影响
12
作者 何永森 蒋紫筠 肖瑞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18,共5页
用DHR型k-ε紊流模型及其壁面函数·BFC(边界拟合曲线坐标变换)法,对总扩散角为80、扩散度为4的锥形渐扩管内充分发展的不可压粘性紊流场进行了数值仿真.所研究紊流的入口雷诺数为1.16×105和2.93×105.在不同的时间步长、... 用DHR型k-ε紊流模型及其壁面函数·BFC(边界拟合曲线坐标变换)法,对总扩散角为80、扩散度为4的锥形渐扩管内充分发展的不可压粘性紊流场进行了数值仿真.所研究紊流的入口雷诺数为1.16×105和2.93×105.在不同的时间步长、加速系数和数值方法等计算条件下进行了数值仿真.分别给出了时均流速和紊流动能分布的计算结果,并分别将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得知不同计算条件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程度,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较好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HR型k—ε紊流模型 壁面函数·BFC法 锥形渐扩管 数值仿真 时间步长 加速系数 数值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动态沉陷预测正态时间函数模型优化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张凯 胡海峰 +1 位作者 廉旭刚 蔡音飞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35-240,共6页
开采沉陷动态预计描述了地表移动变形与开采时间的关系,在防治采空区地表移动变形破坏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时间函数是动态预计的理论核心,以其为基础建立的开采沉陷动态预计模型为地表建筑物的保护提供了实时和准确的理论数据依据... 开采沉陷动态预计描述了地表移动变形与开采时间的关系,在防治采空区地表移动变形破坏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时间函数是动态预计的理论核心,以其为基础建立的开采沉陷动态预计模型为地表建筑物的保护提供了实时和准确的理论数据依据,正态分布时间函数作为一种新型的时间函数,在时空上具有完备性,但应用于动态预计存在理论缺陷,通过对比正态分布时间函数与理想时间函数的特点的差异性,分析其缺陷是由该时间函数的密度函数有效积分域亏损随时间参数c的减小增加造成的,为了拓展其应用范围,提高其预计精度,采用整体偏差修正的方法将函数纠正至理论位置,消除了理论偏差,再利用生长函数模型对正态分布时间函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正态分布时间函数修正了动态预计关键节点处函数值的理论误差,拓宽了预计参数的选取范围,可以适用不同的地质采矿条件,解决了原本时间函数终点预计误差随预计参数的减小而增大的问题。通过与大同矿区两工作面实测数据的对比分析表明使用优化后正态分布时间函数比原正态分布时间函数在地表下沉动态预计精度上有所提高,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可为高精度预计矿区地表移动和重要建筑物的保护提供更为可靠的数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沉陷 动态预计 正态分布时间函数 预计模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PSO融合算法的开采沉陷Richards预计模型参数优化 被引量:7
14
作者 卢克东 徐良骥 牛亚超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5-160,共6页
在矿区开采地表沉降动态预计模型建立过程中,针对Richards时间函数模型参数在地质采矿条件复杂情况下难以一次性准确求取的问题,采用遗传粒子群(Genetic Algorithm an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GA-PSO)融合算法对Richards模型参数... 在矿区开采地表沉降动态预计模型建立过程中,针对Richards时间函数模型参数在地质采矿条件复杂情况下难以一次性准确求取的问题,采用遗传粒子群(Genetic Algorithm an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GA-PSO)融合算法对Richards模型参数进行动态修正,建立了一种基于GA-PSO融合算法的Richards时间函数参数优化模型。通过与传统GA算法和变步长果蝇优化算法(Fruit Fly Optimization,FOA)进行比较,结果表明:GA-PSO算法对Richards模型参数优化效果良好。通过单点举例和选取部分特征点验证的方法,得出GA-PSO算法模型在各个时期的预计中误差最大为14.43 mm,最小中误差为1.48 mm,最大平均误差为11.16 mm,最小平均误差为1.23 mm,且GA-PSO算法模型精度高于拟合模型和变步长FOA模型。研究表明:经过GA-PSO算法优化参数后的Richards模型能够更加高效,有助于精确构建矿区地表移动动态预计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沉陷 GA-PSO融合算法 richards函数模型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翅式换热器传递函数动态模型及参数确定方法
15
作者 梁兴壮 黄志远 +2 位作者 艾凤明 袁振伟 汪箭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4-162,共9页
飞机综合环控/热管理系统迫切需要建立快捷高效的换热器动态仿真模型,以满足先进控制系统设计需求。基于此,针对板翅式换热器动态模型,提出一种包含2个延迟环节和4个一阶惯性环节的传递函数矩阵形式,并从换热器机理模型出发,利用拉普拉... 飞机综合环控/热管理系统迫切需要建立快捷高效的换热器动态仿真模型,以满足先进控制系统设计需求。基于此,针对板翅式换热器动态模型,提出一种包含2个延迟环节和4个一阶惯性环节的传递函数矩阵形式,并从换热器机理模型出发,利用拉普拉斯变换推导模型中4个时间常数的计算公式,提出基于换热器效率的传热热阻计算关系式的辨识方法,解决了主要模型参数设置难题。以板翅式换热器为研究对象,在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其传递函数动态模型,并与AMESim仿真平台搭建的机理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2种模型所得空气和冷却水出口温度分别随入口温度和质量流量阶跃变化的动态响应曲线吻合很好,其中,4种工况空气和冷却水出口温度最大稳态偏差分别为0.034℃和0.029℃,当冷却水入口质量流量阶跃变化时,空气出口温度动态响应相对偏差最大,为9.27%,当空气入口质量流量阶跃变化时,冷却水出口温度动态响应相对偏差最大,为7.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器 动态模型 传递函数矩阵 时间常数 传热热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响应函数修正的GM(1,1)模型及变形预测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邱利军 张波 +1 位作者 周占学 陈学良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4-148,共5页
针对GM(1,1)模型中拟合所得的时间响应函数与实测累加曲线不重合这一情形,提出分别以时间和累加变形量为横纵坐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坐标系中,将原模型时间响应函数进行纵向平移,然后对平移后函数进行绕点旋转,从而构建新的时间响应... 针对GM(1,1)模型中拟合所得的时间响应函数与实测累加曲线不重合这一情形,提出分别以时间和累加变形量为横纵坐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坐标系中,将原模型时间响应函数进行纵向平移,然后对平移后函数进行绕点旋转,从而构建新的时间响应函数,使其更接近实测累加曲线;将对应横坐标代入并求解非线性函数,再累减还原为预测值,且将其应用于其他改进GM(1,1)模型中。采用实测变形数据进行验证可知,其预测精度有所提高,具有实践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GM(1 1)模型 函数变换 时间响应函数 变形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蛙跳PSO-Richards模型的地表沉降动态预计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劲满 徐良骥 +3 位作者 张坤 王振兵 谌芳 陈少鑫 《煤炭技术》 CAS 2018年第10期91-93,共3页
基于地表沉降变形规律和实际情况,分析预计地表沉降动态演化全过程的时间函数应具有的特征。针对采动区地表沉降Richards模型参数选取较为复杂的问题,引入蛙跳PSO算法思想,提出采动区地表沉降动态预计的蛙跳PSO-Richards模型。工程实例... 基于地表沉降变形规律和实际情况,分析预计地表沉降动态演化全过程的时间函数应具有的特征。针对采动区地表沉降Richards模型参数选取较为复杂的问题,引入蛙跳PSO算法思想,提出采动区地表沉降动态预计的蛙跳PSO-Richards模型。工程实例分析表明,蛙跳PSO-Richards模型符合理想时间函数特征,能够较好地预计采动区地表动态沉降全过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沉陷 动态预计 蛙跳算法 PSO算法 richards时间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态分布时间函数地表动态沉陷预测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李春意 高永格 崔希民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108-116,共9页
为了研究地表动态沉陷规律,基于正态分布时间函数,结合地表沉陷预测公式,构建了能够进行任意点任意时刻地表动态沉陷预测的函数模型,分析曲线形态系数对时间函数和计算误差的影响,讨论正态分布时间函数的时空完备性,建立了基于时间函数... 为了研究地表动态沉陷规律,基于正态分布时间函数,结合地表沉陷预测公式,构建了能够进行任意点任意时刻地表动态沉陷预测的函数模型,分析曲线形态系数对时间函数和计算误差的影响,讨论正态分布时间函数的时空完备性,建立了基于时间函数的地表动态下沉计算公式。以辛置煤矿五采区开采为例,利用空间曲面拟合方法求取了地表动态沉陷预测参数,并对特征点的下沉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地表沉陷预测时曲线形态系数δ>2为其合理取值,理论预测相对中误差不会超过±4.55%,且随着δ的增大,预测误差逐渐减小;正态分布时间函数在地表下沉、下沉速度以及加速度方面均体现了地表沉陷时空分布的完备性。基于叠加原理的空间曲面拟合求参方法能够进行预测参数的自动求取,地表特征点下沉趋势预测最大中误差为±64 mm,相对中误差为±5.7%,理论值与实测值相吻合,基于正态分布时间函数的预测模型能够体现地表动态下沉的时空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函数 正态分布 动态下沉 预测模型 曲面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密单点定位中4种函数模型解算性能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赵兴旺 王胜利 +1 位作者 邓健 刘超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51-756,共6页
文章针对PPP中4种不同的函数模型,分析了相应模型的特性,并采用IGS连续运行参考站179个测站数据对这4种模型进行解算,从定位精度、收敛速度、ZTD估计精度、解算时间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结果表明,UofC、无电离层组合模型、非组... 文章针对PPP中4种不同的函数模型,分析了相应模型的特性,并采用IGS连续运行参考站179个测站数据对这4种模型进行解算,从定位精度、收敛速度、ZTD估计精度、解算时间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结果表明,UofC、无电离层组合模型、非组合模型及无模糊度模型在30 min内达到厘米级的站点比例分别为75%、48.9%、51.7%、20.7%,平均收敛时间分别为22.6、36.1、40.9、126.3 min。在参数估计精度方面,无模糊度模型精度较低,其他3种模型单天解在N、E方向误差均值在1~9 mm左右,在U方向误差均值约为2 cm ,ZTD误差均值为10 mm左右,整体上参数估计精度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单点定位 函数模型 定位精度 ZTD估计 收敛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递函数模型的油田产油量预测方法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滨 赵伟 +5 位作者 计小宇 张以根 侯春华 颜子 邴绍献 彭国红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7-80,116,共4页
针对油田产油量预测方法无法考虑因素动态关系的局限性,首次应用时间序列传递函数模型建立了考虑因素动态关系的多因素油田产油量预测模型。应用传递函数模型的原理并按照建模步骤,以胜利油区某油田新井产油量预测为例,说明了传递函数... 针对油田产油量预测方法无法考虑因素动态关系的局限性,首次应用时间序列传递函数模型建立了考虑因素动态关系的多因素油田产油量预测模型。应用传递函数模型的原理并按照建模步骤,以胜利油区某油田新井产油量预测为例,说明了传递函数模型数据准备、模型识别、参数估计、诊断校验及预测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既能在繁杂因素中剔除无关因素的干扰,识别影响油田产油量预测的主控因素,又能考察变化非同步且具有滞后性的因素动态关系;拟合程度好,预测精度高达9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油量预测 时间序列 传递函数模型 互相关分析 主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