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饲食感染SRBSDV的水稻病株对传毒介体白背飞虱相关能源物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张洁 秦小娃 +2 位作者 郑雪 董家红 张仲凯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97-602,共6页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SRBSDV)近年对我国南方稻区水稻生产造成了极大危害。为探讨SRBSDV发生流行的原因,研究了饲食感染SRBSDV水稻病株对其介体昆虫白背飞虱体内能源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SRBSDV)近年对我国南方稻区水稻生产造成了极大危害。为探讨SRBSDV发生流行的原因,研究了饲食感染SRBSDV水稻病株对其介体昆虫白背飞虱体内能源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饲食感染SRBSDV水稻病株对白背飞虱若虫体内能源物质含量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是对雌成虫有明显的影响;饲食感染SRBSDV水稻病株使白背飞虱3日龄和5日龄雌成虫体内可溶性糖及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升高;此外,饲食感染SRBSDV水稻病株使5日龄雌成虫体内甘油酯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含量明显升高。上述结果证明饲食感染SRBSDV水稻病株会促进白背飞虱雌成虫体内糖类、脂类、氨基酸等物质的积累,有可能会导致其迁飞能力的提升,增加SRBSDV暴发流行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白背飞虱 能源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BSDV所致玉米粗缩病不同病级植株内源激素水平变化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爱红 任萍 +2 位作者 邸垫平 苗洪芹 曹克强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17-220,共4页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玉米粗缩病发病植株中,不同病级植株内源激素水平。结果表明,不同病级玉米植株中,赤霉素(Gibberellin GA3)、生长素(Indole-3-acetic acid,IAA)、脱落酸(Abscisic ...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玉米粗缩病发病植株中,不同病级植株内源激素水平。结果表明,不同病级玉米植株中,赤霉素(Gibberellin GA3)、生长素(Indole-3-acetic acid,IAA)、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和玉米素(Zeatin,ZR)的含量变化特点不同:人工接种RBSDV后,病株中GA3及ZR含量明显低于健株,且随病级增加,植株体内GA3、ZR含量逐渐降低,其含量与病情严重度呈显著正相关;抽穗孕穗期病株叶片中IAA含量低于健株,但根部IAA的含量差异不明显;人工接种RBSDV后,病株中ABA含量明显升高,且随病情严重度增加,含量逐渐升高,其含量与病情严重度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内源激素 玉米粗缩病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提取方法对检测单头白背飞虱携带SRBSDV灵敏度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崔丽贤 李战彪 +2 位作者 谢慧婷 秦碧霞 蔡健和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0期56-59,共4页
为找到较好的白背飞虱RNA提取方法用于大规模带毒率检测、SRBSDV的早期监测及科学防控提供参考,采用Trizol试剂盒法、改良Trizol法、改良CTAB-LiCl法、改良异硫氰酸胍法和NaOH粗提法5种方法提取单头白背飞虱的总RNA,进行检测比较其提取... 为找到较好的白背飞虱RNA提取方法用于大规模带毒率检测、SRBSDV的早期监测及科学防控提供参考,采用Trizol试剂盒法、改良Trizol法、改良CTAB-LiCl法、改良异硫氰酸胍法和NaOH粗提法5种方法提取单头白背飞虱的总RNA,进行检测比较其提取速率和稳定性。结果表明:采用Trizol试剂盒法、改良Trizol法、改良CTAB-LiCl法、改良异硫氰酸胍法和NaOH粗提法5种方法提取单头白背飞虱的总RNA浓度分别为113.08ng/μL、222.43ng/μL、57.68ng/μL、102.16ng/μL和31.06ng/μL,改良Trizol法和改良CTAB-LiCl法提取的RNA纯度较高。5种方法提取的RNA均能用于SRBSDV的检测,其中改良Trizol法RT-PCR扩增的灵敏度最高,稀释梯度为10-4,NaOH粗提法灵敏度最差,稀释梯度仅为10-1,其余3种均能达到10-3。改良Trizol法提取的虫体RNA较完整且扩增效果稳定,但试剂价格较昂贵,不适合做大量样品提取;NaOH粗提法的灵敏度虽相对较低,但由于操作简便,经济快速,更适合用于大量样品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背飞虱 总RNA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RT-PCR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RBSDV外壳蛋白P10互作植物因子的筛选与验证 被引量:2
4
作者 孙宗涛 魏佳 +3 位作者 李俊敏 王旭 沈国新 陈剑平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84-789,共6页
目前,我们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编码的外壳蛋白P10在该病毒侵染过程中的作用了解甚少。本研究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以P10为诱饵钓取拟南芥cDNA文库,得到与P10互作的真核翻译起始因子eIF5A-2。通过分别构建猎物和诱饵载体共转化酵母... 目前,我们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编码的外壳蛋白P10在该病毒侵染过程中的作用了解甚少。本研究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以P10为诱饵钓取拟南芥cDNA文库,得到与P10互作的真核翻译起始因子eIF5A-2。通过分别构建猎物和诱饵载体共转化酵母,结果表明P10与AteIF5A-2在酵母中互作。利用农杆菌转染烟草表皮细胞瞬时表达体系发现,P10和AteIF5A-2形成融合荧光蛋白后,荧光主要形成囊泡状的结构。通过荧光共定位实验分析发现,P10与AteIF5A-2能够共定位。本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了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致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外壳蛋白 P10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5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因子对河池市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展的影响
5
作者 刘芳 唐广田 +2 位作者 黄珩 黄维 张恩宁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60-65,共6页
利用河池市2005—2023年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SRBSDV)的发病面积比例数据和期间气象数据,通过卡方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拟合流行周期内的发病趋势概率,分离出发病浮动概率,探究关键气象因子与发病浮动概率的相关性,并基于显著相关气象因子... 利用河池市2005—2023年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SRBSDV)的发病面积比例数据和期间气象数据,通过卡方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拟合流行周期内的发病趋势概率,分离出发病浮动概率,探究关键气象因子与发病浮动概率的相关性,并基于显著相关气象因子构建发病气象评价模型。结果表明:(1)2010年为河池市SRBSDV的暴发期,2010—2023年为SRBSDV的一个流行周期,发病概率符合自由度为3的卡方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2)发病浮动概率与12月—次年2月的平均气温、6—7月的降水量和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安全播种期日序数负相关;(3)发病气象评价模型在预测暴发期的发病程度时预测偏轻,其他年份均预测正确,模型在一个流行周期内的定性评价效果较好。通过气象发病评价模型可定性评价流行周期内的发病程度,研究结论可为河池市的水稻病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河池市 流行周期 气象因子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在广西兴安的迁入与侵染动态 被引量:2
6
作者 于晶 戴长庚 +1 位作者 钟玉琪 侯茂林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0-254,301,共6页
广西兴安地处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迁入廊道要冲,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SRBSDV)依赖白背飞虱携传。本研究采用探照灯诱集高空白背飞虱,同时采集田间白背飞虱和稻叶,采用... 广西兴安地处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迁入廊道要冲,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SRBSDV)依赖白背飞虱携传。本研究采用探照灯诱集高空白背飞虱,同时采集田间白背飞虱和稻叶,采用dot-ELISA法检测白背飞虱及水稻的带毒状况,以明确SRBSDV的迁入与侵染动态。综合来看,2021年-2022年间兴安的带毒白背飞虱迁入始期为5月下旬,迁入白背飞虱的带毒率高峰为6月中下旬;田间白背飞虱7月上旬-7月下旬带毒率较高(10%~15%);水稻7月中旬-8月上旬带毒率较高(10%~14%)。水稻带毒率与田间白背飞虱带毒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本文结果有助于桂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展白背飞虱携传SRBSDV的监测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背飞虱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带毒率 病毒传播与侵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快速同步检测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方法 被引量:24
7
作者 季英华 高瑞珍 +4 位作者 张野 程兆榜 周彤 范永坚 周益军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1-94,共4页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是近年来在水稻上危害日益严重的两种病毒,由于两者同属于呼肠孤病毒科斐济病毒属,在症状、粒体形状、传播介体及寄主等方面非常相似,由此也给诊断及鉴定造成了困难。针对这一问题,通过设计简并...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是近年来在水稻上危害日益严重的两种病毒,由于两者同属于呼肠孤病毒科斐济病毒属,在症状、粒体形状、传播介体及寄主等方面非常相似,由此也给诊断及鉴定造成了困难。针对这一问题,通过设计简并引物,并优化体系,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灵敏、特异的方法,为这两种病毒的检测及鉴别提供了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检测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新病害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特点及危害趋势分析 被引量:205
8
作者 周国辉 张曙光 +2 位作者 邹寿发 许兆伟 周志强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4-146,共3页
由斐济病毒属(Fijivirus)暂定新种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SRBSDV)引起的水稻矮缩病,自2001年在广东省阳西县被发现以来,已迅速扩散至我国南方广大稻区。2009年,该病害在我国南部及越南晚季稻... 由斐济病毒属(Fijivirus)暂定新种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SRBSDV)引起的水稻矮缩病,自2001年在广东省阳西县被发现以来,已迅速扩散至我国南方广大稻区。2009年,该病害在我国南部及越南晚季稻上暴发成灾,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本文简介了该病害的症状、危害特点、病原病毒及其传毒介体特征,对其发生趋势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以秧苗期治虫为重点的病害防控应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病害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危害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资源的筛选和抗性QTL的定位 被引量:27
9
作者 王宝祥 江玲 +8 位作者 陈亮明 卢百关 王琦 黎光泉 樊继伟 程遐年 翟虎渠 徐大勇 万建民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58-1264,共7页
通过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田间鉴定发现,分蘖盛期的病状最为显著,是病症观察的最佳时期。对江苏省311份粳稻品种进行重病区田间鉴定试验,未发现对黑条矮缩病毒(RBSDV)免疫的品种。江苏省目前正在推广的24个主栽水稻品种发病率在10.0%~30.0... 通过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田间鉴定发现,分蘖盛期的病状最为显著,是病症观察的最佳时期。对江苏省311份粳稻品种进行重病区田间鉴定试验,未发现对黑条矮缩病毒(RBSDV)免疫的品种。江苏省目前正在推广的24个主栽水稻品种发病率在10.0%~30.0%之间,曾推广的287份粳稻品种中,71.5%的品种发病率在10.0%~29.0%之间,其余品种发病率在29%以上。来源于日本的粳稻品种Koshihikari的黑条矮缩病发病率相对较低,籼稻高产品种桂朝2号为感病品种。利用Koshihikari/桂朝2号RILs群体进行抗RBSDV的基因定位,结果在第3染色体上标记RM7~RM5748之间检测到1个抗黑条矮缩病的QTL,来自Koshihikari的等位基因增强了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抗性,携带抗性位点的家系明显提高了对RBSDV的抗性。本研究结果将为研究水稻黑条矮缩病和水稻抗黑条矮缩病分子育种提供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黑条矮缩病 病状调查 抗源筛选 QTL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近年来新发生的一种水稻矮缩病害病原初步鉴定 被引量:23
10
作者 季英华 任春梅 +2 位作者 程兆榜 周彤 周益军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63-1267,共5页
通过常规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对近年来在江苏省发生的一种危害严重的水稻矮缩病进行了初步诊断和鉴定,结果显示该病为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所致。这是自1963年以来水稻黑条矮缩病在江苏省大面积发生危害的首次报道。
关键词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江苏省 鉴定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RT-PCR、斑点杂交法和SDS-PAGE检测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被引量:20
11
作者 王朝辉 周益军 +4 位作者 范永坚 薛宝娣 吴淑华 程兆榜 张文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4-28,共5页
用RT PCR技术、PCR标记的探针点杂交和SDS PAGE检测了生产上严重危害玉米和水稻的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由RT PCR扩增的RBSDV第 7片段第 92 1~ 14 11碱基作探针 ,用PCR法DIG标记后点杂交 ,可以从 10 0ng玉米病叶中检测到RBSDV ,灵... 用RT PCR技术、PCR标记的探针点杂交和SDS PAGE检测了生产上严重危害玉米和水稻的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由RT PCR扩增的RBSDV第 7片段第 92 1~ 14 11碱基作探针 ,用PCR法DIG标记后点杂交 ,可以从 10 0ng玉米病叶中检测到RBSDV ,灵敏度是RT PCR的 1/10 ;10 %SDS PAGE只能检测到从 1g玉米病叶中提取的病毒dsRNA ,但对江苏玉米田间分离的不同的RBSDV样品电泳发现 ,该病毒基因组dsRNA有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黑条矮缩病毒 检测 RT-PCR 斑点杂交 SDS-P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发生的水稻矮缩病是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引起的 被引量:24
12
作者 章松柏 罗汉刚 +3 位作者 张求东 张长青 吴祖建 谢联辉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3-226,共4页
近年来由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引起的水稻黑条矮缩病在华南、华东等地区暴发流行,给水稻生产带来严重损失,而湖北一直未有水稻黑条矮缩病流行的报道。然而,2009年和2010年在湖北省长江沿线的荆州、孝感、咸宁、黄石... 近年来由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引起的水稻黑条矮缩病在华南、华东等地区暴发流行,给水稻生产带来严重损失,而湖北一直未有水稻黑条矮缩病流行的报道。然而,2009年和2010年在湖北省长江沿线的荆州、孝感、咸宁、黄石、鄂州、黄冈等水稻种植区普遍发生水稻矮缩减产的现象。经过症状观察、dsRNA电泳图谱分析、RT-PCR等方法,诊断该病是由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引起,说明该病毒已经随介体昆虫白背飞虱从我国南方传播至中部水稻种植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基因组电泳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病毒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飞虱从冷冻病叶获得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方法的研究初报 被引量:24
13
作者 周彤 吴丽娟 +4 位作者 王英 程兆榜 季英华 范永坚 周益军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25-428,共4页
研究出一种利用灰飞虱从冷冻病叶中获得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RBSDV)的方法。以-70℃条件下冷冻保存的RBSDV罹病植株叶片对灰飞虱饲毒,随后接种感病水稻品种,结果发现灰飞虱可从冷冻病叶上获得RBSDV,并传播R... 研究出一种利用灰飞虱从冷冻病叶中获得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RBSDV)的方法。以-70℃条件下冷冻保存的RBSDV罹病植株叶片对灰飞虱饲毒,随后接种感病水稻品种,结果发现灰飞虱可从冷冻病叶上获得RBSDV,并传播RBSDV,且获毒能力和传毒能力与新鲜病叶没有差异。这表明从冷冻病叶上获得RBSDV的灰飞虱可以应用于品种抗性鉴定,此法可望加快RBSDV抗病品种的选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冷冻病叶 灰飞虱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对非介体稻飞虱——白背飞虱适应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14
作者 何晓婵 徐红星 +5 位作者 郑许松 杨亚军 高广春 潘建红 陆强 吕仲贤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54-658,共5页
为明确水稻感染病毒病后对非介体稻飞虱的影响,在室内研究了水稻感染黑条矮缩病病毒后对白背飞虱的生态适应性及其体内相关的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感染病毒水稻植株上取食对白背飞虱若虫存活率、发育历期、成虫性比、... 为明确水稻感染病毒病后对非介体稻飞虱的影响,在室内研究了水稻感染黑条矮缩病病毒后对白背飞虱的生态适应性及其体内相关的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感染病毒水稻植株上取食对白背飞虱若虫存活率、发育历期、成虫性比、雌成虫体质量、产卵量和卵孵化率等影响不显著,但雌成虫寿命和卵历期显著缩短。取食感病稻株的成虫体内保护酶(CAT、SOD和POD)和解毒酶(AchE、GST和CAE)的活性均显著增强。结果证明水稻感染黑条矮缩病病毒后非介体白背飞虱的适应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黑条矮缩病毒 白背飞虱 生态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黑条矮缩病病毒外壳蛋白基因S10的原核表达、多克隆抗体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19
15
作者 欧阳元龙 吴建祥 +2 位作者 熊如意 周益军 周雪平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5-30,共6页
用RT-PCR方法从感染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RBSDV)水稻中克隆该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S10,然后将此外壳蛋白基因再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成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ET32a-CP。将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 用RT-PCR方法从感染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RBSDV)水稻中克隆该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S10,然后将此外壳蛋白基因再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成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ET32a-CP。将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Ni+ NTA亲和柱纯化获得分子量约为76kD含硫氧还蛋白的融合蛋白。以纯化的重组蛋白为抗原免疫兔子制备RBSDV外壳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并用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建立了可靠、灵敏、特异的检测RBSDV的免疫捕获RT-PCR及Dot-blot ELISA方法,为该水稻病毒病的诊断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黑条矮缩病病毒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免疫捕获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斑点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水稻矮缩病毒一步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9
16
作者 杨迎青 周国辉 +2 位作者 蒲玲玲 兰波 李湘民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7-340,共4页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RBSDV)是引起水稻矮缩病的2种主要病毒,这2种病毒病在田间危害症状较相似,难以准确鉴定。为建立这2种病毒的一步快速检测方法,从混合引物配比、退火温度2个方面优化了反应体系与反应程...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RBSDV)是引起水稻矮缩病的2种主要病毒,这2种病毒病在田间危害症状较相似,难以准确鉴定。为建立这2种病毒的一步快速检测方法,从混合引物配比、退火温度2个方面优化了反应体系与反应程序,并用这2类病毒的总RNA进行了RT-PCR验证,最终建立了准确、灵敏、快速的一步检测方法。利用建立的方法对从江西省大余县和南昌县采集的水稻矮缩病毒叶片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大余县10份样品均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RBSDV),检出率为100%;南昌县10份样品中有7份样品检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RBSDV),检出率为70%,另外3份样品检出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检出率为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RT-PCR 一步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水稻品种抗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鉴定 被引量:15
17
作者 秦碧霞 蔡健和 +7 位作者 李战彪 黄所生 崔丽贤 黄凤宽 吴碧球 高汉亮 麦接超 谢慧婷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8-42,共5页
【目的】评价广西生产用水稻品种对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的抗病性,为病害综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广西主栽水稻品种45份和市场销售的水稻品种53份,采用集团接种法进行室内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结果】测定的98个水稻品种中,表现... 【目的】评价广西生产用水稻品种对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的抗病性,为病害综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广西主栽水稻品种45份和市场销售的水稻品种53份,采用集团接种法进行室内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结果】测定的98个水稻品种中,表现高感的品种96个,占测试品种的97.96%;表现中感的品种两个,占测试品种的2.04%。测试品种中未发现抗病品种。【结论】测定的98份广西生产用水稻品种对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均表现感病,需加大对该病害的综合防控及水稻种质资源的抗病筛选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 抗性鉴定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粮食作物病毒病发生与防控现状 被引量:10
18
作者 燕飞 孙丽英 +1 位作者 尚佑芬 陈剑平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3-37,共5页
近年来,我国水稻、小麦、玉米病毒病发生严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本文就近年来水稻、小麦和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上水稻条纹叶枯病、水稻黑条矮缩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小麦黄花叶病以及玉米粗缩病的发生现状、防控情况,以及防控过程... 近年来,我国水稻、小麦、玉米病毒病发生严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本文就近年来水稻、小麦和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上水稻条纹叶枯病、水稻黑条矮缩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小麦黄花叶病以及玉米粗缩病的发生现状、防控情况,以及防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简要概述,并展望下一阶段防控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条纹病毒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小麦黄花叶病毒 玉米粗缩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与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检测及其在江西省的区域分布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迎青 李湘民 +3 位作者 兰波 钟玲 孟凡 张洁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18-921,927,共5页
为明确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RBSDV)这2种病毒在江西省的分布,首先从永修县、南昌县和大余县等8县市采集水稻疑似矮缩病株,用2种病毒一步检测法对这2种病毒进行RT-PCR检测。结果表明:永修县所有样品均检出RBS... 为明确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RBSDV)这2种病毒在江西省的分布,首先从永修县、南昌县和大余县等8县市采集水稻疑似矮缩病株,用2种病毒一步检测法对这2种病毒进行RT-PCR检测。结果表明:永修县所有样品均检出RBSDV,检出率为100%;南昌县同时检出RBSDV和SRBSDV,检出率分别为90%和20%,其中南昌县的1个样品同时检出2种病毒,存在复合侵染;大余县、莲花县、崇义县、婺源县、万安县和井冈山市等6县的所有样品均检出SRBSDV,检出率100%。然后,对这2种病毒在江西省的分布特点进行分析。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西南部和东北部只有SRBSDV分布,江西省北部只有RBSDV分布,而处于以上3个病毒重发区之间的南昌县同时有RBSDV和SRBSDV分布。同时基于S9序列和S10序列建立这2种病毒及其近缘种的系统发育树,分析其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RT-PCR 检测 区域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于文娟 王建 +4 位作者 钟雪莲 李红松 姬红丽 周雪平 彭云良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705-2710,共6页
【目的】本文研究了杂交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综合防治技术。【方法】在广西兴安县病圃,调查了25%吡虫啉拌种、播种后40目防虫网覆盖、出苗后15 d 25%噻嗪酮喷雾以及移栽前2 d 25%吡蚜酮喷雾带药移栽等单项措施及其各措施不同组合,对中... 【目的】本文研究了杂交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综合防治技术。【方法】在广西兴安县病圃,调查了25%吡虫啉拌种、播种后40目防虫网覆盖、出苗后15 d 25%噻嗪酮喷雾以及移栽前2 d 25%吡蚜酮喷雾带药移栽等单项措施及其各措施不同组合,对中浙优8号、H两优991和Taichung Native(TN1)等3个水稻品种乳熟后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株率的影响,以出现高位不育分蘖及明显矮化症状为病株标准。【结果】不同品种各处理中发病株率数据表明,中浙优8号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具有抗性,而H两优991和TN1均为感病品种。在不同防治措施组合中,中浙优8号的平均发病株率为6.97%,各防治措施及其组合的相对防效在26.08%~75.38%,其中以防虫网覆盖+25%吡蚜酮带药移栽的防治效果最高;不同处理间H两优991的发病株率在9.63%~22.05%,在不同防治措施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低于本品种的空白对照,其中7个防治处理的平均病株率与中浙优8号空白对照相当(P>0.05);不同处理下的TN1发病株率均为100%。【结论】药剂拌种、防虫网覆盖结合带药移栽可以保护抗、感品种免受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侵袭;抗病品种与苗期全程保护技术相结合,可以更有效地控制病害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抗性 杀虫剂 防虫网覆盖 带药移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