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水稻灌浆期叶鞘蛋白质差异表达分析 |
李兆伟
熊君
李振方
齐晓辉
陈鸿飞
邵彩虹
王经源
梁义元
林文雄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2
|
|
2
|
水稻灌浆期叶片蛋白质差异表达及其作用机理分析 |
李兆伟
熊君
齐晓辉
王经源
陈鸿飞
张志兴
黄锦文
梁义元
林文雄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7
|
|
3
|
华南主栽高产籼稻根系形态特征及其与产量构成的关系 |
陈达刚
周新桥
李丽君
刘传光
张旭
陈友订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38
|
|
4
|
不同环境条件下籼型杂交水稻粒形遗传效应的研究 |
卢瑶
凌英华
杨正林
赵芳明
钟秉强
查仁明
谢戎
何光华
|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5
|
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搭载籼稻的诱变效应研究 |
吴德志
刘永柱
郭涛
张建国
陈志强
王慧
|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3
|
|
6
|
籼稻精米重量性状的发育遗传分析 |
石春海
吴建国
朱军
樊龙江
吴平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9
|
|
7
|
不同时期水稻主要恢复系、不育系的遗传差异变化研究 |
查仁明
杨正林
赵芳明
钟秉强
彭涛
谢戎
何光华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9
|
|
8
|
不同遗传背景下杂交籼稻功能叶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 |
凌英华
赵芳明
杨正林
桑贤春
何光华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6
|
|
9
|
两套籼型杂交水稻材料粒形遗传效应分析 |
卢瑶
赵芳明
钟秉强
查仁明
谢戎
余国东
李经勇
何光华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
2008 |
5
|
|
10
|
云南糯稻籼粳分化与遗传变异研究 |
杨慧
王云月
陆春明
贾亦飞
韩光煜
李利国
段琳
|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7
|
|
11
|
水稻糯质基因对产量构成性状的影响 |
徐云碧
申宗坦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89 |
26
|
|
12
|
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米脂肪含量的遗传分析 |
陈建国
朱军
臧荣春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
1998 |
10
|
|
13
|
提高籼稻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增殖率的研究 |
高丽丽
陈远玲
简玉瑜
|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
2005 |
8
|
|
14
|
杂交粳稻若干米质性状的配合力 |
王才林
汤玉庚
|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
1989 |
29
|
|
15
|
籼粳交稻米蛋白质含量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的分析 |
陈建国
朱军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20
|
|
16
|
杂交粳稻主要经济性状的配合力与年份的互作效应 |
王才林
汤玉庚
|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
1989 |
18
|
|
17
|
几个籼稻品种的成熟胚愈伤组织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英文) |
高三基
陈如凯
许莉萍
马宏敏
张木清
陈平华
|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
2004 |
4
|
|
18
|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单茎茎鞘干物质重的发育遗传研究 |
梁康迳
林文雄
王雪仁
章清杞
陈志雄
梁义元
郭玉春
陈芳育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3
|
|
19
|
籼爪交水稻F_2群体的蒸煮食味品质研究 |
康翠芳
向珣朝
龙小林
苏文丽
许顺菊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20
|
籼粳交稻米品质性状杂种优势的遗传分析 |
陈建国
朱军
潘启明
|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