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极海洋红球菌(Rhodococcus sp.)B7740产类胡萝卜素的提取条件优化及甲基萘醌类类胡萝卜素鉴定 被引量:12
1
作者 陈亚淑 汪荣 +3 位作者 谢笔钧 杨季芳 陈吉刚 孙智达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30,共6页
利用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破裂细菌细胞壁,实现对类胡萝卜素的温和提取并鉴定。以加酶量、酶解时间和料液比作为单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得出最优提取条件为:菌粉与溶菌酶配比1∶10(mg/m L)、酶解时间80 min、料液比1∶80(mg/m L),此条... 利用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破裂细菌细胞壁,实现对类胡萝卜素的温和提取并鉴定。以加酶量、酶解时间和料液比作为单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得出最优提取条件为:菌粉与溶菌酶配比1∶10(mg/m L)、酶解时间80 min、料液比1∶80(mg/m L),此条件下类胡萝卜素提取量为675 μg/g。采用液相色谱-质谱串联进行类胡萝卜素的结构鉴定,液相色谱-质谱条件为:色谱柱YMCC_(30)(4.6 mm×150 mm,5μm)、检测波长450 nm、大气压力化学电离源、正离子模式、离子源温度230℃、充电电压2 000 V、质荷比扫描范围200~1 200,鉴定出分子式分别为C_(51)H_(76)O_2和C_(51)H_(74)O_2的2种甲基萘醌类胡萝卜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胡萝卜素 酶法提取 高效液相色谱 液相色谱-质谱 红球菌B774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分离自北极海水红球菌(Rhodococcus sp.)B7740的生长条件及其粗类胡萝卜素提取方法的优化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加蓉 杨季芳 陈福生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8-177,共10页
红球菌(Rhodococcus sp.)B7740分离自北冰洋海水样品,前期实验表明其能产生大量黄色素,但是该菌生物量很低。本实验通过碳源、氮源、培养温度、发酵液起始pH值、菌种接种量等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了该菌株的培养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 红球菌(Rhodococcus sp.)B7740分离自北冰洋海水样品,前期实验表明其能产生大量黄色素,但是该菌生物量很低。本实验通过碳源、氮源、培养温度、发酵液起始pH值、菌种接种量等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了该菌株的培养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提取剂种类及pH、提取时间、料液比等的研究,优化了色素的提取条件。实验结果表明,1 L陈海水中,添加5 g酵母粉,5 g葡萄糖,3 g乳糖,7 g牛肉膏;起始pH为7,培养温度为25℃,菌种接种量1.0%,160 r/min摇床培养7 d时,生物量从6.1 mg/mL上升到23.08 mg/mL,提高了278.4%。以上述培养条件下得到的干菌体为材料,采用pH为7的无水乙醇,当料液比为1∶30,浸提温度为75℃,浸提1 h重复提取2次时,色素含量为1 160.625μg/g干菌体。对色素的分析表明,该色素为类胡萝卜素,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极地微生物红球菌(Rhodococcus sp.)B7740产类胡萝卜素的提取工艺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球菌 类胡萝卜素 提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