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ex Balf.)功效组分地理变异及气候响应特征 被引量:6
1
作者 杨芙蓉 冉家栋 +2 位作者 刘海涛 宋经元 谢彩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645-3655,共11页
通过研究道地药材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ex Balf.)四种功效组分的地理变异,以及与多层次气候因子间的响应关系,揭示唐古特大黄不同化学型形成的生态学机制。运用聚类方法研究唐古特大黄成分地理变异的空间规律,并利用相关... 通过研究道地药材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ex Balf.)四种功效组分的地理变异,以及与多层次气候因子间的响应关系,揭示唐古特大黄不同化学型形成的生态学机制。运用聚类方法研究唐古特大黄成分地理变异的空间规律,并利用相关系数法分析气候因子与唐古特大黄成分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唐古特大黄功效组分存在明显的地理变异。青海和甘肃地区的唐古特大黄属于结合蒽醌化学生态型;而四川所产唐古特大黄为游离蒽醌化学生态型。不同时间尺度气候因子与唐古特大黄组分间的响应特征为:结合蒽醌类物质与年均温呈强负相关,多酚类物质与年均温和年降水为负相关,而与年均日照时数为正相关;结合蒽醌类物质与最冷季节温度是强负相关,多酚类物质与最冷季节温度和最湿季降雨量呈强负相关;月均温和月均日照对结合蒽醌类物质和多酚类物质影响大,其中1月至6月平均气温和9月至12月平均气温与蒽醌类物质呈强负相关,多酚类物质与5月日照量、6月日照量和7月日照量表现出强正相关。地区间的温度和日照量差异是唐古特大黄不同化学型形成的气候原因。最冷季的低温和最湿季的日照量是影响唐古特大黄品质的关键气候因子和主要时间窗口。温度浮动大,日照量高且降水量少的低温区域有助于结合蒽醌类和多酚类物质的形成和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ex balf.) 功效组分 地理变异 不同时间尺度气候因子 响应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arative Study on Mineral Elements in the Roots of Rheum tanguticum from Qinghai-Plateau 被引量:2
2
作者 LI Jin-ping HAN You-ji +3 位作者 LIU Li-kuan LI Tian-cai SUN Jin CHEN Gui-chen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12-815,共4页
In the present paper,the authors analysed 10 mineral elements in the roots of Rheum tanguticum collected from 30 different habitats.The mean concentration values of the 10 elements decreased as follows: Ca>Mg>K&... In the present paper,the authors analysed 10 mineral elements in the roots of Rheum tanguticum collected from 30 different habitats.The mean concentration values of the 10 elements decreased as follows: Ca>Mg>K>Fe>Mn>Cr>Zn>Ni>Cu>Se. Ca,Mg,K and Fe were abundant in this herb.Most elements varied over a wide range depending on the different habitats.The mineral element data were evaluated b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to reveal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elements in root.Four principal components(K-Ca factor,Cu factor,Mg factor and Zn-Se factor) of plant elements were selected.The authors' study provided a new scientific foundation for further studies and general application of this Chinese her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eum tanguticum maxim.ex balf Mineral element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 Different habita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3种大黄品质评价的历史考证与现代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薛幸嫔 田怡 +4 位作者 马栋 李晓琴 晋玲 康生福 马毅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9-116,I0031,共9页
大黄是我国常用大宗药材,也是多功效、多基原、多产区中药材的典型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ex Bal£.或药用大黄Rheumoffici-nale Bail.的干燥... 大黄是我国常用大宗药材,也是多功效、多基原、多产区中药材的典型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ex Bal£.或药用大黄Rheumoffici-nale Bail.的干燥根和根茎。由于3种大黄的基原、生长环境、年限等因素不同,药材品质存在一定差异性。对历代本草中大黄的性状描述、品质评价进行考证;查阅梳理有关化学成分、药理药效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大黄古今品质评价方式进行归纳。现代对于大黄的品质研究结果与本草评价一致,为历代本草依据性状、产地来评价药材优劣的科学性及大黄药材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古特大黄 掌叶大黄 药用大黄 本草考证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古特大黄药材提取物对小麦和垂穗披碱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建 谢小龙 +2 位作者 胡延萍 王莉 李毅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0-324,共5页
测定了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ex Balf.)药材水提液、蒽醌粗提液和多糖粗提液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和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 Griseb.)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唐古特大黄药材水提液存在明显的化... 测定了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ex Balf.)药材水提液、蒽醌粗提液和多糖粗提液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和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 Griseb.)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唐古特大黄药材水提液存在明显的化感作用,水提液在高浓度下对小麦种子萌发和芽长及垂穗披碱草种子萌发、根长和芽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在低浓度下对小麦的根长和芽长具有促进作用。蒽醌粗提液仅对垂穗披碱草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其作用随浓度的提高而增强。多糖处理液抑制了小麦、垂穗披碱草根的生长,同时高浓度的处理液延迟了垂穗披碱草种子发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古特大黄 化感作用 小麦 垂穗披碱草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不同产地唐古特大黄的脂肪酸成分及其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孙胜男 叶润蓉 +3 位作者 卢学峰 周玉碧 舍莉萍 彭敏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8-53,共6页
采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 HPLC-FLD)对来源于青海省甘德、达日、班玛、玛沁、同德和祁连6个县15个样地的唐古特大黄( 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地下部分的脂肪酸成分进行了检测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脂肪酸... 采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 HPLC-FLD)对来源于青海省甘德、达日、班玛、玛沁、同德和祁连6个县15个样地的唐古特大黄( 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地下部分的脂肪酸成分进行了检测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脂肪酸成分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从各产地唐古特大黄中均检测出15种脂肪酸成分,包括12种饱和脂肪酸(即癸酸、十一酸、十二酸、十四酸、十五酸、棕榈酸、硬脂酸、二十酸、二十一酸、二十二酸、二十三酸和二十四酸)和3种不饱和脂肪酸(即亚麻酸、亚油酸和油酸),其中,饱和脂肪酸中棕榈酸含量最高、不饱和脂肪酸中亚油酸含量最高。不同产地唐古特大黄的总脂肪酸含量为2.38--54.22μg·g-1,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17.31%--48.97%;各脂肪酸成分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差异,产自玛沁县MQ1样地的样品中总脂肪酸含量最高,产自祁连县QL2样地的样品中不饱和脂肪酸所占比例最高。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较高,达到87.387%,其中特征向量较大的脂肪酸均为偶数长碳链脂肪酸(碳原子数大于12),表明偶数长碳链脂肪酸为唐古特大黄的特征性脂肪酸成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青海省不同地域复杂多变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可能是造成唐古特大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差异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古特大黄 脂肪酸成分 HPLC—FLD 柱前衍生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盘山鸡爪大黄蒽醌类化合物积累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章英才 黄新玲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016-2023,共8页
采用多种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六盘山鸡爪大黄营养器官中蒽醌类化合物的积累特征.结果显示:蒽醌类化合物在根中分布于周皮的木栓层和栓内层、次生维管组织的维管射线和根中央的部分木薄壁细胞内,且维管射线是根中贮藏和积累蒽醌类化合物... 采用多种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六盘山鸡爪大黄营养器官中蒽醌类化合物的积累特征.结果显示:蒽醌类化合物在根中分布于周皮的木栓层和栓内层、次生维管组织的维管射线和根中央的部分木薄壁细胞内,且维管射线是根中贮藏和积累蒽醌类化合物的主要组织;在根茎中分布于周皮的木栓层和栓内层、次生维管组织的形成层和维管射线,以及髓的异常维管束射线中,且维管射线是根茎中贮藏和积累蒽醌类化合物的主要组织;在茎中主要分布于表皮、近表皮皮层和维管束的维管束鞘及其薄壁细胞,大型和小型维管束之间和周围的部分薄壁细胞,以及髓射线中有不同程度的分布;在叶中主要积累在叶柄的表皮、叶柄和大叶脉的部分基本组织、维管束的部分薄壁细胞等部位.结果表明,六盘山鸡爪大黄的根和根茎是蒽醌类化合物贮藏和积累的主要器官,维管射线是其贮藏和积累的主要组织,而且各营养器官中蒽醌类化合物积累的数量与植物各相关器官组织的发育程度、细胞中含淀粉粒的多少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盘山鸡爪大黄 蒽醌类化合物 积累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盘山鸡爪大黄茎和叶多糖贮藏分布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章英才 李俐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53-756,共4页
采用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六盘山鸡爪大黄茎和叶中大黄多糖贮藏和分布的特征。结果表明:大黄多糖在茎和叶内的贮藏部位各有特点,在茎中主要分布于皮层、维管束中韧皮部和木质部的薄壁细胞、髓射线和髓,随着茎的成熟大黄多糖有一定程度的增... 采用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六盘山鸡爪大黄茎和叶中大黄多糖贮藏和分布的特征。结果表明:大黄多糖在茎和叶内的贮藏部位各有特点,在茎中主要分布于皮层、维管束中韧皮部和木质部的薄壁细胞、髓射线和髓,随着茎的成熟大黄多糖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叶表皮、叶肉和叶脉中不同程度地分布着较少量的多糖;叶柄维管束外围的基本组织细胞中不同程度地分布着一定数量的大黄多糖,而维管束中分布较少。茎和叶中大黄多糖的贮藏和分布总体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盘山鸡爪大黄 茎和叶 大黄多糖 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不同产区大黄的HPLC指纹图谱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宁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2期3477-3478,3482,共3页
[目的]建立青海不同地区大黄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青海地区唐古特大黄和掌叶大黄的HPLC指纹图谱,并对其进行相似度比较。[结果]青海不同采集地唐古特大黄和掌叶大黄的平均相似度都在90%以上,说明大黄指纹图谱具有比较... [目的]建立青海不同地区大黄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青海地区唐古特大黄和掌叶大黄的HPLC指纹图谱,并对其进行相似度比较。[结果]青海不同采集地唐古特大黄和掌叶大黄的平均相似度都在90%以上,说明大黄指纹图谱具有比较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它们之间既有较好的相关性,又有区别。[结论]采用HPLC法可以鉴别青海的不同大黄,方法简便,图谱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 ) 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 )HPLC 指纹图谱 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盘山鸡爪大黄茎蒽醌类化合物组织化学定位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章英才 黄新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6824-6826,共3页
[目的]为了系统掌握六盘山鸡爪大黄茎蒽醌类化合物的分布特征。[方法]以3年生不同成熟时期的六盘山鸡爪大黄茎为实验材料,采用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其蒽醌类化合物的组织化学定位特征及贮藏和积累的规律。[结果]随着茎的不断成熟,在茎的... [目的]为了系统掌握六盘山鸡爪大黄茎蒽醌类化合物的分布特征。[方法]以3年生不同成熟时期的六盘山鸡爪大黄茎为实验材料,采用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其蒽醌类化合物的组织化学定位特征及贮藏和积累的规律。[结果]随着茎的不断成熟,在茎的表皮、近表皮的1-2层皮层细胞及较内部皮层中,不同程度地增加贮藏和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蒽醌类化合物,成为茎外部贮藏和积累蒽醌类化合物的主要结构部位。成熟茎大型维管束的维管束鞘、初生韧皮部、初生木质部等组织和髓射线细胞分布了比幼茎多的蒽醌类化合物。[结论]蒽醌类化合物在茎中的分布是多位点的,随着茎发育程度的不同,其表皮、皮层、维管束和髓射线中蒽醌类化合物的分布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盘山鸡爪大黄 蒽醌类化合物 组织化学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洛唐古特大黄染色体观察
10
作者 胡延萍 温泉 +2 位作者 赵旭东 王莉 李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44-745,共2页
对蓼科(Polygonaceae)植物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ex Balf.)染色体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唐古特大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22;核型公式为K(2n)=22=20 m+2sm,核型为“1A”型,少数细胞中发现有随体存在。
关键词 唐古特大黄 染色体数目 核型 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大黄叶片色素及紫外吸收物质含量的比较研究
11
作者 李锦萍 毕玉蓉 +3 位作者 韩友吉 王延花 张淑玲 陈桂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6期11421-11423,共3页
[目的]探讨唐古特大黄与药用大黄对高原强紫外线辐射的生理适应特征。[方法]以栽培于同一生境下的4年生唐古特大黄与药用大黄为研究对象,测定2种大黄叶片中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及紫外吸收物质的含量,研究了在高原强紫外线辐射下2种大... [目的]探讨唐古特大黄与药用大黄对高原强紫外线辐射的生理适应特征。[方法]以栽培于同一生境下的4年生唐古特大黄与药用大黄为研究对象,测定2种大黄叶片中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及紫外吸收物质的含量,研究了在高原强紫外线辐射下2种大黄的生理适应性。[结果]同一生境下唐古特大黄叶片中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和紫外吸收物质的含量高于药用大黄。[结论]叶绿素a、b及类胡萝卜素和紫外吸收物质的积累,有利于唐古特大黄对高原强紫外辐射的适应,是长期进化适应高原环境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古特大黄 药用太黄 叶绿素 类胡萝卜素 紫外吸收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盘山鸡爪大黄根解剖结构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新玲 章英才 王鹏 《农业科学研究》 2008年第1期66-69,共4页
通过光学显微镜研究了六盘山鸡爪大黄根的解剖结构特征.观察结果表明,六盘山鸡爪大黄根的初生结构在横切面上由外至内依次为表皮、皮层、中柱,初生木质部为典型的四原型;次生结构自外至内为周皮、次生皮层薄壁组织和次生维管组织,为一... 通过光学显微镜研究了六盘山鸡爪大黄根的解剖结构特征.观察结果表明,六盘山鸡爪大黄根的初生结构在横切面上由外至内依次为表皮、皮层、中柱,初生木质部为典型的四原型;次生结构自外至内为周皮、次生皮层薄壁组织和次生维管组织,为一般的双子叶植物根的结构,在根的次生结构中次生木质部占主导地位.其结构、特征与同属植物掌叶大黄根初生结构中木质部为三原型,次生结构中木间木栓的形成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盘山鸡瓜大黄 解剖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古特大黄茎蒽醌类化合物组织化学定位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贵智 杨军 章英才 《农业科学研究》 2010年第4期56-58,112,共4页
以3年生不同成熟时期唐古特大黄茎为实验材料,采用植物显微技术和植物化学方法研究其蒽醌类化合物的组织化学定位特征及贮藏和积累的规律.结果表明:蒽醌类化合物在唐古特大黄茎中的分布是多位点的,主要分布在表皮、近表皮的皮层细胞、... 以3年生不同成熟时期唐古特大黄茎为实验材料,采用植物显微技术和植物化学方法研究其蒽醌类化合物的组织化学定位特征及贮藏和积累的规律.结果表明:蒽醌类化合物在唐古特大黄茎中的分布是多位点的,主要分布在表皮、近表皮的皮层细胞、维管束中木质部和韧皮部的薄壁细胞及髓射线细胞中.且随着茎的成熟,蒽醌类化合物在茎各部分中的分布相对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古特大黄 蒽醌类化合物 组织化学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