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猕猴的分布及种群数量调查 被引量:9
1
作者 赵海涛 王程亮 +5 位作者 王晓卫 李保国 王开锋 李庭春 李俊峰 高存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5632-5637,共6页
2013年8至12月,对陕西省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野生猕猴的种群数量及其社会结构进行调查,并估测该物种栖息环境的偏好性。通过在预先选取的样区域内采用"V"型路线调查法调查,发现该区域生活12群,共有460—500只野生猕猴... 2013年8至12月,对陕西省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野生猕猴的种群数量及其社会结构进行调查,并估测该物种栖息环境的偏好性。通过在预先选取的样区域内采用"V"型路线调查法调查,发现该区域生活12群,共有460—500只野生猕猴。结合对其中5个猴群长时间的持续跟踪观察,统计得出成年个体占45.93%,未成年个体占34.45%,幼仔占19.61%,成年与未成年比例为1.33,成年雄雌的比例为0.36。并证实猕猴倾向于选择海拔700—1600m裸露的悬崖峭壁、平缓山坡农田带上缘、灌丛-森林带和半山中部及以上区域的阔叶林带下缘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种群 分布 栖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河猴胸腺的显微与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媛 李玉谷 +1 位作者 程树军 黄韧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1-74,共4页
应用组织学、组织化学和透射电镜技术观察表明 ,恒河猴胸腺外包被膜 ,被膜结缔组织伸入其内部形成许多小隔 ,将胸腺实质分成许多小叶 ,小叶又由皮质和髓质组成 ,大部分的髓质彼此相连 .被膜和小叶间隔内含有较多的肥大细胞 .皮质主要由... 应用组织学、组织化学和透射电镜技术观察表明 ,恒河猴胸腺外包被膜 ,被膜结缔组织伸入其内部形成许多小隔 ,将胸腺实质分成许多小叶 ,小叶又由皮质和髓质组成 ,大部分的髓质彼此相连 .被膜和小叶间隔内含有较多的肥大细胞 .皮质主要由幼稚T细胞和上皮细胞构成 ,另有少量的巨噬细胞和肥大细胞等 ;皮质内还可见典型的血-胸腺屏障 .髓质主要由成熟T细胞和上皮细胞组成 ,另有较多的肥大细胞和少量的巨噬细胞、交错突细胞、B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 显微结构 超微结构 组织化学 恒河猴 免疫器官 实验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河猴淋巴结的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媛 李玉谷 +1 位作者 黄韧 程树军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4-77,共4页
应用苏木精—伊红 (H -E)、甲苯胺蓝 (TB)、阿尔辛蓝—藏红 (AB -S)、酸性α -醋酸萘酯酶 (ANAE)、改良的Gordon -Sweets镀银法等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 ,观察了恒河猴淋巴结的组织结构 .结果表明 :淋巴结外包被膜 ,实质由皮质和髓质构... 应用苏木精—伊红 (H -E)、甲苯胺蓝 (TB)、阿尔辛蓝—藏红 (AB -S)、酸性α -醋酸萘酯酶 (ANAE)、改良的Gordon -Sweets镀银法等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 ,观察了恒河猴淋巴结的组织结构 .结果表明 :淋巴结外包被膜 ,实质由皮质和髓质构成 ,皮质又分为淋巴小结、小结间弥散淋巴组织、副皮质区和皮质淋巴窦 ;髓质又分为髓索和髓质淋巴窦 .其特点是 :(1)被膜较厚 ,但不同部位的淋巴结和同一淋巴结的不同部位 ,其厚度有所差异 ;(2 )不同部位的淋巴结 ,其皮髓质比、髓质部的致密程度不同 ;(3)淋巴小结除分布于皮质外 ,也偶见于髓质 ,且其大小、形状、数目等有差异 ;(4)个别淋巴结的髓索内见到一类特殊的细胞 :单个或成群存在 ,多为圆形 ,个体大 ,最大者直径可达2 3μm ,有的可见突起 ;核圆形 ,较小 ,多偏于一侧 ,核仁清晰 ;细胞质内可见异染性颗粒 ,H -E染色为黄色 ,AB -S为红色 ,TB为紫红色 ,镀银为黑色 ,笔者认为这种细胞可能是处于应激状态的肥大细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河猴 淋巴结 组织学 显微结构 动物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哺育期腹泻婴猴奇异变形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0
4
作者 赵远 杨凤梅 +3 位作者 陈丽雄 禹文海 王俊斌 和占龙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19-22,共4页
目的对一株人工哺育期引发恒河猴婴猴腹泻的奇异变形杆菌进行了鉴定,为实验猕猴疾病检测、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培养特性、菌落形态、染色、生化试验和血清学诊断鉴别等检查,对分离菌株进行初步鉴定,同时,对分离菌株进行致病... 目的对一株人工哺育期引发恒河猴婴猴腹泻的奇异变形杆菌进行了鉴定,为实验猕猴疾病检测、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培养特性、菌落形态、染色、生化试验和血清学诊断鉴别等检查,对分离菌株进行初步鉴定,同时,对分离菌株进行致病性试验及药敏试验。结果通过表型生物学特性鉴定,并结合血清学诊断鉴别方法,确证该分离菌株为奇异变形杆菌,应用药敏试验筛选出了高度敏感的抗菌药,控制了该病的继续发生,致病性试验证明,该分离菌株对小白鼠有高致病性。结论分离到的奇异变形杆菌是导致本次婴猴腹泻死亡的病原菌,该菌为条件致病菌,对实验猕猴和研究人员均有潜在的危害,尽管该菌不是国家标准要求排除的病原菌,但该菌引发的传染病将对动物实验造成严重影响,故应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河猴 婴猴 奇异变形杆菌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阶段实验恒河猴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及补体C_3、C_4的测定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陈瑜 李春花 +1 位作者 仝品芬 孙晓梅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257-259,共3页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年龄阶段实验恒河猴的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和补体C3、C4在血清中的含量,建立部分免疫学正常参考值,并进行年龄组间的比较分析。方法人工饲养健康恒河猴分三个年龄组,每组20只,共60只,经后肢静脉采血,制备血清,检测I...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年龄阶段实验恒河猴的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和补体C3、C4在血清中的含量,建立部分免疫学正常参考值,并进行年龄组间的比较分析。方法人工饲养健康恒河猴分三个年龄组,每组20只,共60只,经后肢静脉采血,制备血清,检测IgGI、gMI、gA、C3和C4。结果青年组、成年组和老年组免疫球蛋白IgG测定结果分别为9.12±1.89 g/L1、2.36±1.57 g/L和13.10±1.82 g/L,IgM分别为1.01±0.24 g/L、1.46±0.44 g/L和1.25±0.34 g/L,IgA分别为0.26±0.10 g/L、0.39±0.12 g/L和0.34±0.10 g/L,C3分别为1.20±0.21 g/L0、.84±0.10 g/L和0.83±0.27 g/L,C4分别为0.22±0.05 g/L、0.17±0.03 g/L和0.16±0.06 g/L。结论青年组IgGI、gM和IgA含量极显著低于成年组和老年组(P<0.01),而青年组补体C3、C4含量极显著高于成年组和老年组(P<0.01),且各项测定结果在人类正常参考值范围内,IgGI、gM和IgA随年龄的变化情况与人类极为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河猴 免疫球蛋白 补体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猕猴的栖息地和食物组成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保国 李智军 熊成培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1期87-92,共6页
认为猕猴在陕西仅分布于大巴山和米仓山,喜欢选择盆地农田带上缘及衣田-灌丛-森林带和中山落叶阔叶林带下缘活动,海拔600~1500m之间,其间人迹罕至的悬崖峭壁中的灌木林和小乔木林,是猕猴最喜欢的栖息场所,无大迁移。随... 认为猕猴在陕西仅分布于大巴山和米仓山,喜欢选择盆地农田带上缘及衣田-灌丛-森林带和中山落叶阔叶林带下缘活动,海拔600~1500m之间,其间人迹罕至的悬崖峭壁中的灌木林和小乔木林,是猕猴最喜欢的栖息场所,无大迁移。随植物的物候期变化,取食植物的种类和部位也随之变化,共取食76种植物,104个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栖息地 食物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河猴免疫器官中肥大细胞的组织化学与电镜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玉谷 张媛 +1 位作者 黄韧 程树军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4-76,共3页
应用甲苯胺蓝、阿尔辛蓝 -藏红组化染色法和透射电镜观察表明 ,恒河猴胸腺、淋巴结和脾脏中的肥大细胞在形态、大小、染色特性和超微结构等方面存在异质性 .胸腺实质和间质中的肥大细胞均为大小不一 ,形态多样 .淋巴结和脾脏间质中的肥... 应用甲苯胺蓝、阿尔辛蓝 -藏红组化染色法和透射电镜观察表明 ,恒河猴胸腺、淋巴结和脾脏中的肥大细胞在形态、大小、染色特性和超微结构等方面存在异质性 .胸腺实质和间质中的肥大细胞均为大小不一 ,形态多样 .淋巴结和脾脏间质中的肥大细胞也为大小不一 ,形态多样 ;但其实质中的肥大细胞多呈小圆形 .这些器官中的肥大细胞 ,甲苯胺蓝染色均表现出异染性 ;但阿尔辛蓝 -藏红染色绝大多数呈蓝色 (阿尔辛蓝阳性 ) ,偶见呈红色 (藏红阳性 )或红蓝混合色的 (双阳性 ) .电镜下 ,细胞表面光滑或有少许突起 ,胞质内含较丰富的细胞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 组织化学 超微结构 免疫器官 恒河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恒河猴消化系统的组织学与组织化学研究比较 被引量:3
8
作者 于博 孔小明 +1 位作者 程树军 黄韧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3年第2期74-75,共2页
30只实验用恒河猴分为3组:幼年组(2≤年龄<4)、成年组(4≤年龄<14)和老年组(年龄≥14),每组10只。麻醉放血处死后,采样固定,制作切片,分别用常规HE染色,Gordon-Sweets改良法,VanGieson法,PAS法和阿利新蓝PAS法,核仁形成区相关蛋白... 30只实验用恒河猴分为3组:幼年组(2≤年龄<4)、成年组(4≤年龄<14)和老年组(年龄≥14),每组10只。麻醉放血处死后,采样固定,制作切片,分别用常规HE染色,Gordon-Sweets改良法,VanGieson法,PAS法和阿利新蓝PAS法,核仁形成区相关蛋白(AgNORs)染色等多种组织学与组织化学方法对其消化系统进行组织学观察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年龄恒河猴消化系统之间存在结构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消化管固有层间质增多、结缔组织增加,壁内消化腺减少,且变性坏死,淋巴组织增生增加。恒河猴肝脏自发性病变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程度加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 组织学 组织化学 年龄 恒河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笼养猕猴疝根治手术的探讨 被引量:4
9
作者 匡德宣 罗志武 +2 位作者 李春花 江勤芳 代解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66-69,共4页
目的对发生嵌闭性疝的猕猴,采用疝手术治疗法挽救其生命。方法各种猕猴疝经确诊,实施手术治疗。结果共实施各种猕猴疝手术7例,手术成功率100%,愈后恢复良好。结论根据疝的位置和临床症状,确诊疝的种类,采取相应的疝根治手术疗法,7例猕... 目的对发生嵌闭性疝的猕猴,采用疝手术治疗法挽救其生命。方法各种猕猴疝经确诊,实施手术治疗。结果共实施各种猕猴疝手术7例,手术成功率100%,愈后恢复良好。结论根据疝的位置和临床症状,确诊疝的种类,采取相应的疝根治手术疗法,7例猕猴疝病例手术后经过治疗护理,没有手术并发症及手术死亡,手术治疗法是治疗猕猴疝最有效的方法,对相关的灵长类动物外科手术及保护珍贵猕猴动物资源,减少猕猴因各种疝引起的痛苦或死亡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根治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河猴剖腹产手术和术后婴猴护理的探讨 被引量:4
10
作者 匡德宣 江勤芳 +2 位作者 李春花 陈瑜 孙晓梅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1期691-693,共3页
目的因恒河猴难产,在普通助产不成功时,需剖腹挽救母猴和胎儿的生命。方法难产母猴经氯胺酮肌注麻醉,实施剖腹产手术;术后母猴采取抗炎治疗,抑制渗出,补充维生素C等方法治疗护理;婴猴采取人工保温、人工喂乳等措施护理。结果共实施难产... 目的因恒河猴难产,在普通助产不成功时,需剖腹挽救母猴和胎儿的生命。方法难产母猴经氯胺酮肌注麻醉,实施剖腹产手术;术后母猴采取抗炎治疗,抑制渗出,补充维生素C等方法治疗护理;婴猴采取人工保温、人工喂乳等措施护理。结果共实施难产手术15例,手术成功率100%;术后母猴存活率均达100%,恢复良好;婴猴存活率70%,能健康成长。结论利用氯胺酮肌注麻醉,其稳定性和维持时间可满足猴子剖腹产手术的要求,15只猴子没有手术并发症及手术死亡,这种剖腹产手术操作方法对相关的灵长类动物科研工作以及保护珍贵恒河猴动物资源,减少因难产引起的死亡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河猴 剖腹产手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笼养猕猴瘫痪症防治的探讨 被引量:4
11
作者 匡德宣 罗志武 +2 位作者 江勤芳 李春花 代解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44-47,共4页
目的对长期笼养后肢瘫痪的猕猴,采用人工护理和药物治疗进行防治使之恢复正常。方法瘫痪猴采用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保证有充足的营养,笼舍保证宽大的活动空间和充足的日光,并有供其跳跃攀登活动的栖息架,按摩瘫痪肢体及功能锻炼等人工护... 目的对长期笼养后肢瘫痪的猕猴,采用人工护理和药物治疗进行防治使之恢复正常。方法瘫痪猴采用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保证有充足的营养,笼舍保证宽大的活动空间和充足的日光,并有供其跳跃攀登活动的栖息架,按摩瘫痪肢体及功能锻炼等人工护理;同时使用维生素A、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和维生素D等维生素药物治疗,配合使用转移因子、干扰素、前列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炎症和免疫抑制药物辅助治疗。结果共实施治疗护理瘫痪猴18例,治愈率达60%,恢复良好,能正常行走活动。结论采用人工护理配合药物治疗,防治排尿粪障碍、后肢萎缩、淤血、水肿和坏死等,瘫痪猴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保护珍贵猕猴动物资源,减少因瘫痪引起猕猴的痛苦或死亡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瘫痪症 护理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行山猕猴种群mtDNA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谢东明 路纪琪 王建东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9-95,共7页
2007年11月~2008年2月,利用非损伤性取样法,在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到3个地理单元、5个野生种群猕猴个体的粪便样品,并从22份样品中提取到DNA,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探讨了野生太行山猕猴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状况及种群遗传结构.结... 2007年11月~2008年2月,利用非损伤性取样法,在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到3个地理单元、5个野生种群猕猴个体的粪便样品,并从22份样品中提取到DNA,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探讨了野生太行山猕猴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状况及种群遗传结构.结果表明:①在341 bp的mtDNA控制区序列中发现11个变异位点,其中转换和颠换的位点分别为9个和2个;②在3个地理单元中,共定义了9种单倍型;③AMOVA分析结果表明,88.02%和11.03%的遗传变异分别发生在各地理单元间和各种群间,而地理单元内的各种群间的遗传变异仅占0.95%,且济源、焦作和新乡3个地理单元间存在着显著的遗传分化(P<0.01),无共享单倍型;④济源黄楝树种群具有最多的单倍型数(3),最高的单倍型多样性(0.833),最高的核苷酸多样性(0.002 93)和最高的平均核苷酸差异数(1.000).因此,从保护物种基因多样性的角度考虑,建议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将该种群列为优先保护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macaca mulatta) 线粒体DNA 遗传多样性 太行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治疗恒河猴婴猴菌痢的新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叶尤松 江勤芳 +3 位作者 李春花 陈瑜 代成波 代解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1期688-690,共3页
目的以药物保留灌肠的综合治疗措施,观察药物对恒河猴婴猴菌痢的疗效,探索治疗猴菌痢的新方法。方法在2002年10月至2004年10月期间,我们采取复方新诺明、黄连素、地噻米松保留灌肠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对我所饲养的部分发病婴猴进行治疗... 目的以药物保留灌肠的综合治疗措施,观察药物对恒河猴婴猴菌痢的疗效,探索治疗猴菌痢的新方法。方法在2002年10月至2004年10月期间,我们采取复方新诺明、黄连素、地噻米松保留灌肠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对我所饲养的部分发病婴猴进行治疗观察。采用甲酚皂、优氯净等消毒液对环境、笼舍消毒防止疾病的蔓延。结果采用保留灌肠法治疗的病猴56只,显效者38只,占67.86%;有效者13只,占23.21%;无效5只,占8.93%;死亡3只,占5.36%。结论结合药物的性质改变给药途径可以增强其疗效,降低副作用,提高病猴的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灌肠 恒河猴 菌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黄体酮联合Aromatase抑制剂或iNOS终止恒河猴妊娠 被引量:4
14
作者 代解杰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S1期28-29,共2页
[目的]评价抗黄体酮(mifepristone)联合Aromatase抑制剂(letrozole或aminoglutethimide)或iNOS抑制剂(aminoguandine)是否能有效终止恒河猴早期妊娠。[方法]将30只猴子随机分为5组(治疗组每组6只,对照组6只),并在妊娠30,31和32天进行如... [目的]评价抗黄体酮(mifepristone)联合Aromatase抑制剂(letrozole或aminoglutethimide)或iNOS抑制剂(aminoguandine)是否能有效终止恒河猴早期妊娠。[方法]将30只猴子随机分为5组(治疗组每组6只,对照组6只),并在妊娠30,31和32天进行如下处理:对照组,每只动物1ml安慰剂;A组,Mifepristone(1mg/kg,sc.);B组,Mifepristone(sc.)+Letrozole(2.5mg/只sc.);C组,Mifepristone(1mg/kg,sc.)+aminoglute-chimide(50mg/kgsc.,bid);D组,Mifepristone(1mg/kg,sc.)+aminoguanidine(150mg/kg,sc.,bid)。所有妊娠猴在妊娠29天通过超声波确认。[结果]在B、C、D组,所有的动物的妊娠都在妊娠早期被终止(6/6)。A组和对照组的妊娠终止率分别为3/6和2/6。同时,联合用药能够有效排空子宫腔和减少出血。[结论]该处理能有效地终止恒河猴早期妊娠。联合用药比用于女人的妊娠治疗更有效,并减少了流血时间,或许可以代替目前的终止妊娠的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progestin Aromatase and Nitric Oxide Inhibitors COMBINATIONS early pregnancy macaca mulatta(rhesus monke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S恢复猴和灭活疫苗免疫实验猴再次感染SARS-CoV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魏强 高虹 +8 位作者 蒋虹 涂新明 邓巍 丛喆 朱华 佟巍 李国生 张连峰 秦川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1期641-644,F0002,共5页
目的研究SARS-CoV实验感染恢复猴,以及灭活疫苗免疫猴对SARS—CoV再次感染的疾病状况。方法动物分四组,分别为SARS感染恢复动物组,灭活疫苗免疫不同时间2组和SARS模型对照组。动物分别接种病毒,1~7d进行病毒检测和血清学检测,7d... 目的研究SARS-CoV实验感染恢复猴,以及灭活疫苗免疫猴对SARS—CoV再次感染的疾病状况。方法动物分四组,分别为SARS感染恢复动物组,灭活疫苗免疫不同时间2组和SARS模型对照组。动物分别接种病毒,1~7d进行病毒检测和血清学检测,7d后安乐处死动物,进行病理检测。结果实验感染SARS-CoV猴和灭活疫苗免疫猴均产生了中和抗体,猴体内SARS-CoV复制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病理变化也比SARS-CoV模型组轻。结论SARS-CoV感染恢复猴对SARS-CoV再次感染有一定抵抗作用;灭活疫苗免疫是预防实验猴感染SARS—CoV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COV 灭活疫苗 恒河猴 食蟹猴 中和抗体 保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环境实验猕猴肠道寄生虫感染状况调查 被引量:11
16
作者 林开铅 李志雄 +3 位作者 李莉莎 周建华 张榕燕 范春梅 《福建畜牧兽医》 2011年第6期1-4,共4页
为了解开放环境普通级猕猴(Macaca mulatta)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采用卢戈氏碘液染色法和饱和糖溶液漂浮法对108份粪便样品进行检查。结果共检查出阿米巴(Amoeba sp.)、结肠小袋纤毛虫(Balantidium coli)、福氏类圆线虫(Strongyloides ... 为了解开放环境普通级猕猴(Macaca mulatta)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采用卢戈氏碘液染色法和饱和糖溶液漂浮法对108份粪便样品进行检查。结果共检查出阿米巴(Amoeba sp.)、结肠小袋纤毛虫(Balantidium coli)、福氏类圆线虫(Strongyloides fuelleborni)、鞭虫(Trichuris sp.)和猴结节线虫(Oesophagostomum apiostomun)5种寄生虫。寄生虫总感染率为49.1%。其中阿米巴感染率最高,为35.2%,福氏类圆线虫、结肠小袋纤毛虫、鞭虫感染率次之,分别为33.3%、27.8%、23.1%,猴结节线虫感染率最低,为7.4%;寄生虫混合感染率为45.4%,其中同时感染2种占20.4%,同时感染3种占19.4%,同时感染4种占4.6%,同时感染5种占0.9%。线虫感染率为40.7%,线虫混合感染率为20.4%,同时感染2种占17.6%,同时感染3种占2.8%。对福氏类圆线虫卵、鞭虫卵和猴结节线虫卵进行感染强度测定,97%以上阳性样品线虫卵的EPG值在2000以下。阿米巴、结肠小袋纤毛虫、福氏类圆线虫、鞭虫和猴结节线虫均可感染人,因此,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级动物 猕猴 肠道寄生虫 感染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道吸入法接种恒河猴感染H5N1流感病毒的方法学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闵凡贵 赵维波 +5 位作者 张钰 刘香梅 王静 刘忠华 谭文雅 黄韧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71-173,I0002,共4页
目的探讨呼吸道吸入法接种恒河猴感染H5N1流感病毒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利用1株鹅源性H5N1流感病毒经环甲膜穿刺接种恒河猴,通过观察恒河猴在接种后短期内各项指标的变化来评价呼吸道吸入法接种恒河猴感染H5N1流感病毒的可行性。结果恒河... 目的探讨呼吸道吸入法接种恒河猴感染H5N1流感病毒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利用1株鹅源性H5N1流感病毒经环甲膜穿刺接种恒河猴,通过观察恒河猴在接种后短期内各项指标的变化来评价呼吸道吸入法接种恒河猴感染H5N1流感病毒的可行性。结果恒河猴接种H5N1流感病毒后出现了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学变化,与人和动物感染后的主要症状相似,是很好的模型动物。结论环甲膜穿刺接种恒河猴感染H5N1流感病毒具有很高的可行性,是恒河猴感染H5N1流感病毒和造模的良好途径,并为其它通过呼吸道感染的病原的造模和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1流感病毒 环甲膜穿刺 恒河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野生条件下猕猴母婴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礼超 卢茜琳 +2 位作者 潘贵金 周健 赵志荣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4年第3期10-15,共6页
通过对贵阳市黔灵公园半野生猕猴母婴之间行为的观察,发现:(1)猕猴的母婴关系历时约1年,婴猴7个月左右断乳;(2)母猴有强烈的护仔行为;(3)母婴之间的亲近行为主要有相互梳理和玩耍;(4)母猴和婴猴间的相互接触以腹部... 通过对贵阳市黔灵公园半野生猕猴母婴之间行为的观察,发现:(1)猕猴的母婴关系历时约1年,婴猴7个月左右断乳;(2)母猴有强烈的护仔行为;(3)母婴之间的亲近行为主要有相互梳理和玩耍;(4)母猴和婴猴间的相互接触以腹部相贴为主,转移方式多为耍猴抓住母猴腹部的皮肤和毛随母猴一道转移;(5)猕猴母婴间有很强的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半野生 母婴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物丰容对圈养猕猴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淡瑞芳 贾天赐 许雪明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4-69,共6页
为了明晰食物丰容对猕猴(Macaca mulatta)行为的影响,采用瞬时扫描法对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86只猕猴进行食物丰容前、后日行为时间节律的研究。结果表明:(1)丰容前猕猴在白天通常以休息(日均43.80%)、摄食(日均34.60%)和攀爬移动行为(日... 为了明晰食物丰容对猕猴(Macaca mulatta)行为的影响,采用瞬时扫描法对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86只猕猴进行食物丰容前、后日行为时间节律的研究。结果表明:(1)丰容前猕猴在白天通常以休息(日均43.80%)、摄食(日均34.60%)和攀爬移动行为(日均16.40%)为主;(2)丰容后,摄食行为09:00和15:00极显著低于丰容前(P<0.01),10:00显著低于丰容前(P<0.05),09:00—10:00由58.14%降到46.51%,降低了11.63%;15:00—16:00由51.16%降到41.28%,降低了9.88%;11:00—14:00摄食行为比例增加了6.10%(P<0.05);(3)丰容后,移动行为09:00—13:00和15:00—16:00显著高于丰容前(P<0.05);(4)丰容后,11:00—13:00猕猴休息行为比例极显著低于丰容前(P<0.01)。丰容后猕猴在白天行为仍以休息(日均38.80%)、摄食(日均32.30%)和移动行为(日均23.26%)为主,但与丰容前相比休息行为占比降低了5.00%,摄食行为降低了1.30%,移动行为增加了6.86%。食物丰容对猕猴摄食行为、移动行为和休息行为时间的分配产生了显著影响(P<0.05),食物丰容增加了猕猴的活动量,尤其是增加了积极探究行为,同时减少了消极刻板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食物丰容 行为时间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河猴胸腺上皮细胞异质性的电镜研究
20
作者 李玉谷 张媛 +2 位作者 孔小明 黄韧 程树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70-572,共3页
应用透射电镜在恒河猴胸腺内观察到 5种类型的上皮细胞 :Ⅰ型细胞主要分布于被膜下方 ,呈扁平梭形 ,含少量张力丝和吞饮小泡 ;Ⅱ型细胞主要分布于皮质 ,有少许粗钝突起 ,含较丰富的细胞器和少量的分泌颗粒 ;Ⅲ型细胞分布于皮质和髓质 ,... 应用透射电镜在恒河猴胸腺内观察到 5种类型的上皮细胞 :Ⅰ型细胞主要分布于被膜下方 ,呈扁平梭形 ,含少量张力丝和吞饮小泡 ;Ⅱ型细胞主要分布于皮质 ,有少许粗钝突起 ,含较丰富的细胞器和少量的分泌颗粒 ;Ⅲ型细胞分布于皮质和髓质 ,有许多细长突起 ,含丰富的细胞器和成束的张力丝 ;Ⅳ型细胞主要分布于皮质与髓质交界处 ,呈圆形或卵圆形 ,核质比大 ,细胞器不发达 ;Ⅴ型细胞仅存在于髓质 ,多见于胸腺小体中 ,含大量张力丝和角蛋白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河猴 胸腺 上皮细胞 异质性 电镜研究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