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vit二次开发在水闸工程挡土墙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
作者 朱致远 牛志伟 +1 位作者 张宇 李同春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7-121,共5页
为了弥补BIM核心建模软件Autodesk Revit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局限性与传统设计方法的缺陷,即Revit缺少水利复杂结构的稳定计算、结构计算分析模块,利用RevitAPI工具包、WPF界面开发、MVVM程序开发模式、C#编程语言以及水闸挡土墙稳定规... 为了弥补BIM核心建模软件Autodesk Revit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局限性与传统设计方法的缺陷,即Revit缺少水利复杂结构的稳定计算、结构计算分析模块,利用RevitAPI工具包、WPF界面开发、MVVM程序开发模式、C#编程语言以及水闸挡土墙稳定规范计算方法,对Revit进行二次开发。针对水闸挡土墙稳定分析设计出了一套操作简单、反应快速、精确程度高、可视化效果好的计算插件,并将其应用于定波水利枢纽水闸工程的挡土墙稳定计算分析中。结果表明:该插件不仅实现了高精度、高效率的稳定计算和高可视化、低操作难度的人机交互功能,还将工程设计规范与插件相结合,实现了计算结果的实时判别。该插件在弥补Revit缺少水工结构稳定计算功能不足的同时,提高了水利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为进一步扩展BIM技术在水闸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挡土墙 水工设计 BIM revit二次开发 稳定计算 定波水利枢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evit二次开发的BIM+WebGIS融合应用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胡夏恺 陈俊涛 +1 位作者 杨聃 朱悦林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930-3942,共13页
针对目前建筑信息模型(BIM)与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融合应用过程中数据格式存在差异、BIM模型在网络端传输与渲染效率低、数据转换过程繁琐以及信息丢失等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融合应用方法。该方法基于Revit二次开发编写应用程序接口... 针对目前建筑信息模型(BIM)与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融合应用过程中数据格式存在差异、BIM模型在网络端传输与渲染效率低、数据转换过程繁琐以及信息丢失等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融合应用方法。该方法基于Revit二次开发编写应用程序接口,通过模型轻量化处理、文件格式转换以及数据动态调度实现BIM模型在WebGIS平台的高效使用。程序将RVT作为源文件格式,以"族"概念和自定义的形状分类参数为依据对整体模型进行拆分重构,借助实例化技术对重复的构件信息进行简化,并通过Garland边折叠算法实现模型网格简化,从而完成对大体量、高复杂程度的BIM模型的缩减;在此基础上,选择3D Tiles作为目标文件格式,通过其b3dm瓦片提供的"BATCHID"属性实现几何和语义信息间的映射,保证模型文件格式转化过程中信息的完整性与关联性;随后,通过设置自适应的八叉树空间索引结构、层次结构细节模型以及视锥体剔除算法,实现模型数据的动态调度;最终通过文件格式转换将生成的3D Tiles文件接入Cesium平台。以浙江省某特高压变电站为例,对所提方法的可行性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实现了从BIM模型到WebGIS模型的直接转换,同时可查询模型的相关属性信息;此外,轻量化处理缩减了模型体量,动态调度算法提高了模型的加载和渲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信息模型(BIM)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revit二次开发 轻量化 动态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evit二次开发的涵闸工程参数化建模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胡锦 刘汉霞 +1 位作者 包振东 徐海峰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11-214,194,共5页
水利工程中的涵闸设计存在很多共性和重复的工作,为实现BIM设计在涵闸工程中的参数化应用,基于Revit平台,开展了涵闸工程参数化建模方法研究,以相关技术规范为依据,通过对Revit二次开发,研发了涵闸参数化建模系统,输入指定参数可完成模... 水利工程中的涵闸设计存在很多共性和重复的工作,为实现BIM设计在涵闸工程中的参数化应用,基于Revit平台,开展了涵闸工程参数化建模方法研究,以相关技术规范为依据,通过对Revit二次开发,研发了涵闸参数化建模系统,输入指定参数可完成模型的搭建、计算及出图,极大地提高了涵闸工程设计效率。研究结果实现了高标准的工程参数化设计,可为类似项目的BIM参数化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revit二次开发 涵闸设计 参数化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evit API的水闸闸室基底应力计算插件开发
4
作者 常瑞 牛志伟 +2 位作者 张在鹏 鲁欣楠 李方杰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2-176,共5页
Revit三维建模功能强大,是工程三维设计常用的软件之一,但由于其缺乏计算功能,无法对所设计的结构进行强度和稳定复核。依据水闸闸室基底应力理论力学算法,通过Revit提供的API,使用Visual Studio 2022集成开发环境和C#编程语言,开发了... Revit三维建模功能强大,是工程三维设计常用的软件之一,但由于其缺乏计算功能,无法对所设计的结构进行强度和稳定复核。依据水闸闸室基底应力理论力学算法,通过Revit提供的API,使用Visual Studio 2022集成开发环境和C#编程语言,开发了计算水闸三维模型闸室基底应力的插件,实现了在Revit中获取三维模型数据、通过理论力学算法进行水闸闸室基底应力计算的目标,弥补了Revit构建水工结构三维模型无法计算的欠缺与不足。使用该插件,对水闸工程实例进行闸室基底应力的计算,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结构 revit二次开发 C# 水闸 基底应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evit平台对农田喷灌二次开发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武桂芝 刘萍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64-166,共3页
农田喷灌是目前我国应用最广泛的节水灌水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水的利用率并实现农作物丰产丰收,但喷灌工程在设计时的管配件比较琐碎,工程量统计比较困难。Revit平台是BIM技术中具有强大的设计、数据交互、信息管理、协同工作等功能的应... 农田喷灌是目前我国应用最广泛的节水灌水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水的利用率并实现农作物丰产丰收,但喷灌工程在设计时的管配件比较琐碎,工程量统计比较困难。Revit平台是BIM技术中具有强大的设计、数据交互、信息管理、协同工作等功能的应用平台,运用Visual Studio软件,基于C#语言编写代码在Revit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了对农田喷灌系统工程量的提取,为工程后期编写概算、进度计划及资源配备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revit二次开发 农田喷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evit技术的水库库容三维计算方法研究
6
作者 高梓轩 牛立军 李洁玉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0-134,共5页
水库库容是影响水沙调控决策准确性、保障水库安全运行的关键参数。针对传统水库库容计算方法存在效率低下、精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Revit技术的水库库容三维计算方法。基于.NET开发框架,采用C#语言对Revit进行二次开发,研发了一... 水库库容是影响水沙调控决策准确性、保障水库安全运行的关键参数。针对传统水库库容计算方法存在效率低下、精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Revit技术的水库库容三维计算方法。基于.NET开发框架,采用C#语言对Revit进行二次开发,研发了一款水库库容三维计算插件,实现水库库容的快速计算与三维展示。使用等高线容积法、Global Mapper软件计算结果与本插件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本插件的计算精度。结果表明:本插件可实现水库库容的自动计算、水库特性曲线的自动绘制。插件计算库容与等高线容积法所得库容的相对误差平均值为3.03%,与Global Mapper软件所得库容的相对误差平均值为0.15%,本插件计算库容结果可靠,可作为水库库容计算的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库容 BIM revit二次开发 插件 布尔运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技术的水闸工程参数化设计研究
7
作者 黄雪峰 李非 +7 位作者 李青柏 刘文合 王铁良 李春生 刘顺国 侯宇 线小辰 杨英英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8-152,共5页
水闸在提高灌溉效率、防灾减灾和水资源管理方面至关重要。针对水闸设计过程中二维计算困难、设计变更重复性工作量巨大、现有水闸三维设计建模精度低等问题,依据参数化设计理念,提出基于BIM技术的水闸参数化设计关键技术。采用Matlab A... 水闸在提高灌溉效率、防灾减灾和水资源管理方面至关重要。针对水闸设计过程中二维计算困难、设计变更重复性工作量巨大、现有水闸三维设计建模精度低等问题,依据参数化设计理念,提出基于BIM技术的水闸参数化设计关键技术。采用Matlab App Designer交互界面技术,将水闸参数计算公式及设计规范封装为计算机指令,开发面向对象的水闸结构计算系统,应用不动点迭代法解决了隐式方程计算困难的问题,使用C#语言及API接口对Revit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了水闸单项工程的参数化建模、明细表的生成与族库信息化科学管理,简化了繁琐的建模步骤,提高了设计效率。对青田县水闸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水闸参数化设计方法具有实用性与准确性,该技术缩短了建模时间,水闸模型拥有较高精度且可重复使用,为参数化设计技术在水闸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闸 参数化设计 BIM Matlab App Designer revit二次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长江大桥运营监测数据可视化方法及建筑信息模型插件开发 被引量:7
8
作者 茅建校 徐寅飞 +2 位作者 王浩 吴文广 曹成斌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10-916,共7页
为提升桥梁健康评价与应急决策的效率,本文基于建筑信息模型发展了一种桥梁监测数据可视化方法,并利用Revit二次开发程序插件。依托已有桥梁BIM模型,快速建立包含加速度计、风速仪等传感器的监测系统模型,将监测数据与传感器模型相关联... 为提升桥梁健康评价与应急决策的效率,本文基于建筑信息模型发展了一种桥梁监测数据可视化方法,并利用Revit二次开发程序插件。依托已有桥梁BIM模型,快速建立包含加速度计、风速仪等传感器的监测系统模型,将监测数据与传感器模型相关联。将监测数据线性变换至[0,255],建立其与传感器模型RGB色彩的映射关系,从而通过模型颜色反映监测数据的变化。根据监测系统传感器模型的色彩掌握桥址区环境及桥梁结构状态,并对超出阈值的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分级报警。以南京长江大桥及其健康监测数据为对象,阐述了所提出监测数据可视化方法的实现过程和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将加速度、温度和风速等监测数据通过颜色变化、动态折线图及表格的形式进行可视化展示和报警,从而为服役桥梁的健康管理与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 数据可视化 桥梁管养 revit二次开发 建筑信息模型 色彩映射 数据处理 公铁两用桥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evit平台的高速铁路大跨斜拉桥工程算量系统研发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鹏飞 杨福瑞 +1 位作者 雷晓燕 宋鑫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2-76,共5页
为实现高速铁路大跨斜拉桥智能化算量,结合当前铁路BIM标准与铁路工程量清单计价指南,给出符合高速铁路大跨斜拉桥BIM计量的工程量清单,基于Revit平台研发了高速铁路大跨斜拉桥工程算量系统。通过分析我国铁路建设工程定额和清单计量规... 为实现高速铁路大跨斜拉桥智能化算量,结合当前铁路BIM标准与铁路工程量清单计价指南,给出符合高速铁路大跨斜拉桥BIM计量的工程量清单,基于Revit平台研发了高速铁路大跨斜拉桥工程算量系统。通过分析我国铁路建设工程定额和清单计量规范中所需的计量信息及规则,建立BIM模型构件与工程量清单之间的映射关系,利用Revit二次开发技术并结合SQL Server数据库,对构件的计量信息进行提取与存储,并将计量信息分类汇总,最终实现基于BIM的智能化算量。以高速铁路大跨斜拉桥BIM模型为例对该计量系统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本系统可以在确保准确率的前提下提高工程计量的效率,为高速铁路工程量快速统计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技术 revit二次开发技术 SQL Server数据库 工程算量 斜拉桥 高速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evit的桩基承台自动设计算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维锦 陈五琴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71-777,共7页
针对Revit自有的功能构建建筑信息模型(BIM)效率较低等问题,基于Revit二次开发,在没有桩基承台平面布置CAD图的情况下,通过识别由结构分析软件生成的柱(墙)底内力图的图元信息,提出了一种桩基承台自动设计算法。该方法以Revit制作单桩... 针对Revit自有的功能构建建筑信息模型(BIM)效率较低等问题,基于Revit二次开发,在没有桩基承台平面布置CAD图的情况下,通过识别由结构分析软件生成的柱(墙)底内力图的图元信息,提出了一种桩基承台自动设计算法。该方法以Revit制作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表为基础,在C#中编写算法程序。根据桩基承台的构造和上部结构的要求自动设计出桩基承台,并将满足承载力要求的桩基承台准确地布置在相应的柱(墙)下,其显著地提高了桩基工程建模效率,且为后续工程量计算以及不同桩基础经济性比较提供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vit二次开发 CAD 桩基承台 工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管线BIM模型快速构建及教学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范亚男 李艳双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17-321,共5页
在职业技术技能教学中,城市地下管线测绘一直是教学的难点。地下管线位于地面以下,在地表往往只能看到窨井盖等管线附属设施,在实际的地下管线测绘技能教学过程中无法完全展现地下管线的真实形态,不利于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基于城市地... 在职业技术技能教学中,城市地下管线测绘一直是教学的难点。地下管线位于地面以下,在地表往往只能看到窨井盖等管线附属设施,在实际的地下管线测绘技能教学过程中无法完全展现地下管线的真实形态,不利于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基于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数据库,二次开发Revit软件插件,快速构建地下管线及附属设施的三维BIM模型,进行虚拟仿真教学,对学生了解地下管线形态、掌握地下管线测绘方法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增强学生技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管线 BIM模型 自动化建模 revit二次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技术的铁路中间站三维设计方法研究及实践 被引量:23
12
作者 马弯 易思蓉 +1 位作者 杨冬营 张钰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3-47,共5页
BIM技术是在建筑行业中推广使用的一项重大革新技术,但在铁路建设行业中尚处于起始阶段。通过分析BIM技术特点和铁路行业应用现状,将实现BIM技术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占铁路车站数量比重最大的中间站设计中,探索铁路设计行业构建BIM技术... BIM技术是在建筑行业中推广使用的一项重大革新技术,但在铁路建设行业中尚处于起始阶段。通过分析BIM技术特点和铁路行业应用现状,将实现BIM技术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占铁路车站数量比重最大的中间站设计中,探索铁路设计行业构建BIM技术平台的新方法。首先对中间站的基元模型划分并进行三维建模,在Access数据库中建立铁路中间站的标准站型库,利用Revit软件平台,结合数据库实现中间站的参数化设计,通过人机交互方式进行编辑与修改,输出设计成果,以支持后续专业的需求与后续功能的实现,满足铁路规划、工可设计研究阶段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revit二次开发 铁路中间站 基元模型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激光扫描的盾构隧道参数化建模 被引量:3
13
作者 何江 姚连璧 +1 位作者 丁孝兵 杨坤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16-221,共6页
地铁线路数字化运维转型期间,部分老旧线路缺少数字三维模型、病害档案及设施设备台账等基础资料。针对以上现状与地铁隧道数字化智能运维管理需求,提出一种基于移动激光扫描数据的隧道参数化建模方法。1)基于隧道移动激光扫描数据识别... 地铁线路数字化运维转型期间,部分老旧线路缺少数字三维模型、病害档案及设施设备台账等基础资料。针对以上现状与地铁隧道数字化智能运维管理需求,提出一种基于移动激光扫描数据的隧道参数化建模方法。1)基于隧道移动激光扫描数据识别并分割各类设施设备,提取建模所需构件参数;2)基于Revit API和Dynamo插件,编写一套隧道批量建模程序,实现参数自动对接、模型创建、属性添加与材质赋予等功能;3)建立隧道OBJ模型实现模型贴图,利用Enscape软件加载Revit模型制作漫游视频。该方法经佛山市地铁2号线竣工验收试用验证,可高效精准地实现盾构隧道模型创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激光扫描 数字化盾构隧道 参数化建模 DYNAMO revit二次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木建筑裂缝多LoD表达与信息自动集成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颖华 解琳琳 +2 位作者 李爱群 侯妙乐 刘浩宇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23-1129,共7页
古木建筑具有极高的价值,科学认识其损伤现状,并对损伤进行直观表达与信息自动集成,有利于更好地进行文化传承。尽管建筑遗产信息模型(HBIM)技术具有模型与信息高度关联的特点,可将信息整合至模型中,与古建筑信息表达集成需求高度契合,... 古木建筑具有极高的价值,科学认识其损伤现状,并对损伤进行直观表达与信息自动集成,有利于更好地进行文化传承。尽管建筑遗产信息模型(HBIM)技术具有模型与信息高度关联的特点,可将信息整合至模型中,与古建筑信息表达集成需求高度契合,但在应用方面仍存在部分难题,如损伤模型表达精细度划分,损伤信息量庞大难以快速集成。本文以古木建筑裂缝损伤为例,首先建议了裂缝模型多细节层次(LoD)表达标准;然后分析了HBIM的信息集成方式,其在Revit软件中以电子列表方式管理构件信息;为解决信息量大的难题,对软件进行二次开发编写外部命令,加载成为外部应用实现信息自动集成更新;最后以一古木建筑HBIM模型进行方法验证,4 s内完成了64根柱子的信息自动化集成。表明了裂缝多LoD表达方法与信息自动集成算法的高效性与可靠性,可为历史建筑信息的表达、集成与管理提供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IM 裂缝 LOD 信息集成 revit二次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工业化视角下的高层住宅立面自动生成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佳倩 李飚 莫怡晨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5-31,共7页
揭示系统化集成设计在新型建筑工业化背景下的重要作用,以高层住宅这一类型为例探索立面生成技术路径。从信息整合、生成方法、工具实现三个方面展开研究,提出层级式描述方法梳理数据信息,研究立面构成类型,基于内部功能建立平、立面之... 揭示系统化集成设计在新型建筑工业化背景下的重要作用,以高层住宅这一类型为例探索立面生成技术路径。从信息整合、生成方法、工具实现三个方面展开研究,提出层级式描述方法梳理数据信息,研究立面构成类型,基于内部功能建立平、立面之间的映射关系并编码转化。基于Java和Revit平台,通过主从式架构开发面向建筑师的生成设计工具,可实现依据输入平面生成不同风格的立面模型,并集成相关指标及下游生产建造数据。系统化集成设计方法整合各环节信息,构建与建筑物质化实现过程对应的数字链,有利于推动设计-建造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业化 系统化集成设计 高层住宅 立面 生成设计 revit二次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