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9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Stable Open-Shell Conjugated Diradical Polymer with Ultra-High Photothermal Conversion Efficiency for NIR-Ⅱ Photo-Immunotherapy of Metastatic Tumor 被引量:1
1
作者 Yijian Gao Ying Liu +7 位作者 Xiliang Li Hui Wang Yuliang Yang Yu Luo Yingpeng Wan Chun‑sing Lee Shengliang Li Xiao‑Hong Zhang 《Nano-Micro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14,共14页
Massive efforts have been concentrated on the advance of eminent near-infrared(NIR) photothermal materials(PTMs) in the NIR-Ⅱ window(1000–1700 nm), especially organic PTMs because of their intrinsic biological safet... Massive efforts have been concentrated on the advance of eminent near-infrared(NIR) photothermal materials(PTMs) in the NIR-Ⅱ window(1000–1700 nm), especially organic PTMs because of their intrinsic biological safety compared with inorganic PTMs. However, so far, only a few NIR-Ⅱresponsive organic PTMs was explored, and their photothermal conversion efficiencies(PCEs) still remain relatively low. Herein, donor–acceptor conjugated diradical polymers with open-shell characteristics are explored for synergistically photothermal immunotherapy of metastatic tumors in the NIR-Ⅱ window. By employing side-chain regulation, the conjugated diradical polymer TTB-2 with obvious NIR-Ⅱ absorption was developed, and its nanoparticles realize a record-breaking PCE of 87.7% upon NIR-Ⅱ light illustration. In vitro and in vivo experiments demonstrate that TTB-2 nanoparticles show good tumor photoablation with navigation of photoacoustic imaging in the NIR-Ⅱ window, without any side-effect. Moreover, by combining with PD-1 antibody,the pulmonary metastasis of breast cancer is high-effectively prevented by the efficient photo-immunity effect. Thus, this study explores superior PTMs for cancer metastasis theranostics in the NIR-Ⅱ window, offering a new horizon in developing radical-characteristic NIR-Ⅱ photothermal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R-Ⅱconjugated polymer PHOTOTHERMAL radical Nanoparticles Cancer therap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nthesis of super high molecular weight copolymer of AM/NaA/AMPS by oxidation–reduction and controlled radical polymerization 被引量:1
2
作者 Ji Yan-feng Cao Xu-long +3 位作者 Zhu Yang-wen Xu Hui Sun Xiu-zhi Li Hai-tao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1期242-254,共13页
Super high molecular weight copolymers of AM/NaA/AMPS were prepared by oxidation–reduction[OR-P(AM/NaA/AMPS)]and controlled radical polymerization[CR-P(AM/NaA/AMPS)].The resulting copolymers were fully characterized,... Super high molecular weight copolymers of AM/NaA/AMPS were prepared by oxidation–reduction[OR-P(AM/NaA/AMPS)]and controlled radical polymerization[CR-P(AM/NaA/AMPS)].The resulting copolymers were fully characterized,and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for their preparation were optimized.OR-P(AM/NaA/AMPS),CR-P(AM/NaA/AMPS),and conventional partially hydrolyzed polyacrylamide(HPAM)in brine solution were comprehensively characterized by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atomic force microscopy,and dynamic light scattering.ORP(AM/NaA/AMPS)and CR-P(AM/NaA/AMPS)containing AMPS monomer showed better salt resistance,temperature tolerance,and viscosification property than the conventional HPAM polymer,making them more promising for enhanced oil recovery.Through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it was found that OR-P(AM/NaA/AMPS)was more conducive for high-temperature condition due to the existence of xanthone in OR-P(AM/NaA/AMPS).On the other hand,CR-P(AM/NaA/AMPS)was more suitable for high-mineral atmosphere,which could be attributed to its higher intrinsic viscos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xidation–reduction polymerization Controlled radical polymerization Elemental composition THERMOGRAVIMETRY Microcosmic aggregation morpholo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nisothermal Kinetics of Free-Radical Polymerization of 2,2-Dinitropropyl Methacrylate
3
作者 黄咏峰 张公正 徐琴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10年第4期466-470,共5页
The 2,2-dinitropropyl methacrylate(DNPMA) was synthesized by esterification of α-methacrylic acid with 2,2-dinitropropanol.The free-radical bulk polymerization of DNPMA in the presence of 2,2-azobisisobutyronitrile... The 2,2-dinitropropyl methacrylate(DNPMA) was synthesized by esterification of α-methacrylic acid with 2,2-dinitropropanol.The free-radical bulk polymerization of DNPMA in the presence of 2,2-azobisisobutyronitrile(AIBN) was investigated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 in the nonisothermal mode.Kissinger,Ozawa and Barrett methods were applied to determine the activation energy(Ea) and the reaction order of the free-radical polymerizat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emperature of exothermic polymerization peaks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heating rate.With increasing the molar ratio of monomer/initiator and the heating rate,the reaction order of nonisothermal polymerization was approximately equal to 1.The average Ea value from Kissinger and Ozawa methods(77.74±1.07 kJ/mol) was smaller than the value from the Barrett method(Ea=102.36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dinitropropyl methacrylate DSC free-radical polymerization KINE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Analysis of Plasma Initiated Polymerization
4
作者 尤庆亮 汪建华 +4 位作者 孟月东 舒兴胜 区琼荣 徐旭 沈克明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4期433-437,共5页
Plasma initiated polymerization is a kind of well-known radical polymerization mechanism, but it has the 'living' polymerization feature and produces 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mer. In order to explain such phe... Plasma initiated polymerization is a kind of well-known radical polymerization mechanism, but it has the 'living' polymerization feature and produces 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mer. In order to explain such phenomena, we calculate the basic data of plasma initiated polymerization of methylmethacrylate (MMA)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polymer physics and chemistry. It results in that the radical concentration ranges from 10^-12mol/L to 10^-16mol/L corresponding to the radical life in 10^4s to 10^8s, which means the radicals have a long lifetime. Moreover because of the long lifetime radicals it causes a unique feature rather than the common radical polymerization, and also shows no "living polymerization". It is noticed in experiments that there are two key factors playing important roles. One is the effective radical amount produced during the plasma discharging while the another is the diffusion fac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merical analysis plasma initiated polymerization radical lifetim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基化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
5
作者 陈尚龙 王斌 +4 位作者 刘恩岐 陈安徽 李超 刘辉 秦杰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785-2793,共9页
以玉米芯为原料,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omic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ATRP)技术在其表面引发丙烯酸甲酯发生聚合反应,再利用NaOH将嫁接在玉米芯表面的聚丙烯酸甲酯水解成聚丙烯酸钠,得到羧基化玉米芯吸附材料(C-C-A)。通... 以玉米芯为原料,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omic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ATRP)技术在其表面引发丙烯酸甲酯发生聚合反应,再利用NaOH将嫁接在玉米芯表面的聚丙烯酸甲酯水解成聚丙烯酸钠,得到羧基化玉米芯吸附材料(C-C-A)。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得到C-C-A最佳制备条件,同时采用FTIR、SEM-EDS和XPS对C-C-A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其表面凹凸不平,存在大量羧基。C-C-A对Pb^(2+)、Cd^(2+)、Cu^(2+)和Ni^(2+)的去除率均可达到98%以上,说明其可以有效去除重金属离子。C-C-A吸附重金属离子的过程既符合Pseudo-second-order动力学模型,又符合Langmuir等温线模型,属于单分子层化学吸附,且吸附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羧基 玉米芯 重金属离子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Cl催化原子转移自由基活性聚合反应合成碳氟骨架均相阳离子交换膜
6
作者 王国栋 李钲 +4 位作者 陈日耀 黄雪红 杨宇 陈晓 金延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共9页
文中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活性聚合反应(ATRP)将苯乙烯磺酸钠(PSSA)均匀接枝在聚三氟氯乙烯-偏氟乙烯共聚物P(VDF-co-CTFE)上,制备了一种碳氟骨架的均相阳离子交换膜——P(VDF-co-CTFE)-g-PSSA膜。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能谱分析... 文中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活性聚合反应(ATRP)将苯乙烯磺酸钠(PSSA)均匀接枝在聚三氟氯乙烯-偏氟乙烯共聚物P(VDF-co-CTFE)上,制备了一种碳氟骨架的均相阳离子交换膜——P(VDF-co-CTFE)-g-PSSA膜。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热重分析、接触角测量等手段对在不同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与配体摩尔质量比条件下制备的P(VDF-co-CTFE)-g-PSSA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苯乙烯磺酸钠成功接枝在碳氟主链结构上,所制备的阳离子交换膜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扫描电镜显示阳离子膜表面的相分离形态;在130℃反应7 h制得的阳离子膜的吸水率为80.02%,膨胀率为8.89%,离子交换容量达4.54 mmol/g,电导率为0.50 mS/cm。文中制备的阳离子交换膜在高盐废水处理方面具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 均相 阳离子交换膜 原子转移自由基活性聚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二胺螯合树脂对Cu(Ⅱ)和Cd(Ⅱ)的吸附性能研究
7
作者 陈佑宁 王敏 常冰杰 《皮革与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24-29,共6页
采用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SI-ATRP)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接枝到氯甲基化聚苯乙烯树脂(PS-CH2Cl)表面,再经环氧基和氨基的开环反应,制备了一种乙二胺螯合树脂(PEDA-g-PS)。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元素分析对树脂进行了表... 采用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SI-ATRP)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接枝到氯甲基化聚苯乙烯树脂(PS-CH2Cl)表面,再经环氧基和氨基的开环反应,制备了一种乙二胺螯合树脂(PEDA-g-PS)。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元素分析对树脂进行了表征,考查了树脂对Cu(Ⅱ)和Cd(Ⅱ)的吸附性能。通过分析溶液pH对吸附容量的影响、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曲线,证明Cu(Ⅱ)和Cd(Ⅱ)在PEDA-g-PS树脂上的吸附属于Langmuir单层吸附模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pH3.0时,树脂对Cu(Ⅱ)和Cd(Ⅱ)的最大吸附量可达1.19和1.95 mmol/g,经过10次吸附-解吸循环实验,树脂的吸附容量无显著变化,表明树脂对重金属离子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以及优良的重复使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甲基化聚苯乙烯树脂 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重金属离子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修饰植物乳杆菌及其对黄曲霉毒素B_(1)吸附脱除作用
8
作者 王逸凡 王丙辰 +2 位作者 闫玮璇 何扩 张秀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24-130,共7页
为了研究植物乳杆菌材料对黄曲霉毒素去除新方法,为黄曲霉毒素B_(1)的高效生物去除提供了新思路。本文采用基于聚多巴胺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Polydopamine-based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p-ATRP)和细胞自催化的无铜... 为了研究植物乳杆菌材料对黄曲霉毒素去除新方法,为黄曲霉毒素B_(1)的高效生物去除提供了新思路。本文采用基于聚多巴胺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Polydopamine-based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p-ATRP)和细胞自催化的无铜添加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Cell-catalyzed Copper-free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c-ATRP)对植物乳杆菌活细胞表面进行修饰,引导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ATRP)体系自组装聚合反应形成聚合物材料,对修饰后的植物乳杆菌进行表征,并比较修饰前后植物乳杆菌对黄曲霉毒素B_(1)吸附脱附能力。结果表明,未修饰的植物乳杆菌,细胞表面圆润光滑,经过p-ATRP修饰后的植物乳杆菌,细胞表面变得极为粗糙,经过c-ATRP修饰后的植物乳杆菌,细胞表面出现褶皱;未修饰的植物乳杆菌的Zeta点位为-8.43 mV,经过Dopamine和PNIPAAm修饰后的植物乳杆菌点位分别为1.791和13.767 mV;植物乳杆菌在0.1~100μg/mL黄曲霉毒素B_(1)吸附率为75.3%,p-ATRP和c-ATRP修饰的植物乳杆菌比未修饰的植物乳杆菌吸附能力分别提高了7.8%和6.4%。在相同黄曲霉毒素B_(1)浓度下,植物乳杆菌脱附率为6.1%,p-ATRP和c-ATRP修饰的植物乳杆菌脱附能力分别提高了14.4%和42%。经过修饰后的植物乳杆菌显著提升了植物乳杆菌对黄曲霉毒素的吸附和脱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黄曲霉毒素 B_(1) 植物乳杆菌 细胞表面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纳米纤维PAM基混合凝胶对柔性锌空气电池的性能影响
9
作者 张志康 马景灵 +2 位作者 王广欣 贾兴良 付理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5-180,186,共7页
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制备具有良好柔性的聚丙烯酰胺(PAM)基凝胶电解质,作为柔性锌空气电池电解质。探究了不同含量的纤维素纳米纤维(CNF)对PAM基凝胶电解质表面形貌、离子电导率、吸液率、保水率等一系列性能的影响,并将含有不同含量CNF的... 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制备具有良好柔性的聚丙烯酰胺(PAM)基凝胶电解质,作为柔性锌空气电池电解质。探究了不同含量的纤维素纳米纤维(CNF)对PAM基凝胶电解质表面形貌、离子电导率、吸液率、保水率等一系列性能的影响,并将含有不同含量CNF的PAM基凝胶电解质组装成锌空气电池,分别对其进行了电化学阻抗、功率密度、恒流放电、放电倍率、充放电循环等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所制纤维素纳米纤维PAM基混合凝胶电解质(PAMC)(以5%含量CNF的PAMC凝胶电解质为例)具有较高的吸液率(4383%)、保水率(79.00%)和离子电导率(340mS/cm),组装的柔性锌空气电池功率密度为19.03mW/cm^(2),在低电流密度和高电流密度(0.25~11mA/cm^(2))下都有较好的放电性能,且稳定性较好,并可连续充放电23.74h,循环效率为5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纳米纤维 聚丙烯酰胺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锌空气电池 自由基聚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乙烯聚合研究进展
10
作者 邢志浩 高晨阳 +1 位作者 张磊 郭岩锋 《齐鲁石油化工》 2024年第1期70-75,82,共7页
聚氯乙烯(PVC)由于其低成本和通用性,应用领域广泛。自由基聚合在PVC工业生产上获得广泛应用,随着PVC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具有低刺激性气味、高增塑剂吸收率和高热稳定性等性能的高品质通用型PVC更易受市场青睐,沉淀聚合法能够避免分散剂... 聚氯乙烯(PVC)由于其低成本和通用性,应用领域广泛。自由基聚合在PVC工业生产上获得广泛应用,随着PVC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具有低刺激性气味、高增塑剂吸收率和高热稳定性等性能的高品质通用型PVC更易受市场青睐,沉淀聚合法能够避免分散剂的使用,可以获得特殊性能PVC树脂;可逆失活自由基聚合技术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近年来获得广泛的关注,包括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和氮氧稳定自由基聚合等。本文分别围绕自由基聚合和可逆失活自由基聚合两个方面总结了近期国内外氯乙烯聚合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悬浮聚合 自由基聚合 可逆活性自由基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柔性电极和信号放大技术构建检测磷脂酶C的电化学传感器
11
作者 王瑶瑶 孙铭阳 +3 位作者 杨钻 杜绍恺 何禹璇 孙越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87-997,共11页
磷脂酶C(PLC)是动植物中重要的脂质水解酶,在哺乳动物细胞的代谢、生长、炎症、分化、衰老和凋亡中起着重要作用,与许多癌症的发生、发展显著相关。蛋白质催化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PATRP)是高分子设计、制备的有效手段,可通过链式反应将... 磷脂酶C(PLC)是动植物中重要的脂质水解酶,在哺乳动物细胞的代谢、生长、炎症、分化、衰老和凋亡中起着重要作用,与许多癌症的发生、发展显著相关。蛋白质催化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PATRP)是高分子设计、制备的有效手段,可通过链式反应将数百个电活性单体连接成一个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合物链,从而使分子识别信号大大增强。首先,在柔性碳布(CC)电极表面修饰纳米金(AuNPs),之后通过3-巯基丙酸、碳二亚胺盐酸盐和N-羟基丁二酰亚胺,将PLC的特异性底物磷脂酰乙醇胺(PE)固定在电极上,经过PLC对PE的特异性水解产生磷酸基团,引入Zr^(4+),通过Zr^(4+)的配位作用将聚合引发剂α-溴苯乙酸修饰到电极表面,最后在蛋白质催化作用下进行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TEMPO)的PATRP聚合反应,在电极表面引入电活性聚合物分子链,构建信号放大型电化学传感器P(TEMPO)/PE/AuNPs/CC,用于磷脂酶C的高灵敏度检测。结果表明,该传感器检测PLC的线性范围为10~1×10^(5)mU/L,检出限为3.568 mU/L(S/N=3)。与其他检测PLC的方法相比,该传感器具有较宽的检测范围和较低的检出限,且在检测实际乳腺癌细胞中的PLC方面有巨大的实际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酶C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柔性电极 电化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温环保型聚羧酸油井水泥减阻剂
12
作者 胡耀太 项楠 +4 位作者 刘凯 张燕 张兰兰 严思明 李新亮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8-595,共8页
随着油井钻探加深,常规减阻剂已不能满足新工况下固井水泥的性能及环保要求。以聚羧酸减水剂聚醚(TPEG-2400)、甲基丙烯磺酸钠(SMAS)、丙烯酸等为原料,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一种环保型聚羧酸油井水泥减阻剂(HZ-1)。通过正交实验优化... 随着油井钻探加深,常规减阻剂已不能满足新工况下固井水泥的性能及环保要求。以聚羧酸减水剂聚醚(TPEG-2400)、甲基丙烯磺酸钠(SMAS)、丙烯酸等为原料,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一种环保型聚羧酸油井水泥减阻剂(HZ-1)。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最佳合成条件;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热重及同步热分析仪对HZ-1的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分析;根据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对HZ-1的减阻性、抗温性、环保性进行室内评价;通过吸附量、空间位阻、Zeta电位变化探讨HZ-1的减阻作用机理。结果表明,HZ-1的最佳制备条件为:10 g SMAS、0.41 g次磷酸钠、175 g TPEG-2400、7.6 g双氧水、0.91 g抗坏血酸、22.22 g丙烯酸、20 g 20%氢氧化钠,滴加时间为2.0 h,反应温度20℃,反应时间0.5 h。HZ-1的热稳定性良好,分解温度为338℃。将0.40%HZ-1与油井水泥按水灰比0.44配制的水泥浆体系具有较好的减阻性能,流性指数为1.033、稠度系数为0.023 Pa·s^(n)、抗压强度为18.413 MPa,可耐170℃高温。HZ-1的生物降解性好,绿色环保,半数有效浓度(EC_(50))为36307 mg/L,化学需氧量(COD)为571984 mg/L、生化需氧量(BOD_(5))为196330 mg/L,BOD_(5)/COD为0.3432,生物等级为无毒。HZ-1空间位阻越大,水泥浆流变性能越好;HZ-1在水泥颗粒表面的吸附曲线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为单分子层的化学吸附;HZ-1降低了水泥颗粒表面的Zeta电位,增强其静电斥力,从而增强水泥浆的流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 聚羧酸 减阻剂 水泥 自由基聚合 化学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钙复合膨润土的研制与评价
13
作者 叶井亮 陈娟 +3 位作者 刘福林 金纯正 杨现禹 蔡记华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8-466,共9页
在地下连续墙、桩基工程等施工过程中,钻井液频繁与混凝土接触,钙离子不断侵入钻井液,钻井液的工作性能会逐渐恶化,在施工结束后会产生大体量的废弃浆液。为提高钻井液的抗钙能力,减少废浆产量,有必要对天然膨润土进行改性处理。优选高... 在地下连续墙、桩基工程等施工过程中,钻井液频繁与混凝土接触,钙离子不断侵入钻井液,钻井液的工作性能会逐渐恶化,在施工结束后会产生大体量的废弃浆液。为提高钻井液的抗钙能力,减少废浆产量,有必要对天然膨润土进行改性处理。优选高速离心法对天然膨润土进行提纯,选用含碳碳双键的亲水性单体BX、含磺酸基团的亲水性单体AS和AP为聚合单体,在提纯后的膨润土层间发生自由基原位聚合反应,合成了抗钙复合膨润土ACB-16。傅立叶红外光谱、粒径分布、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结果表明,单体成功在膨润土层间原位聚合。抗钙复合膨润土超过了OCMA级膨润土标准,所配制的钻井液表观黏度为26 mPa·s,API滤失量为7.6 mL,具有合适的流变性和良好的降滤失性,抗钙性能良好:在1%CaCl2污染下,钻井液流变性与滤失性性能稳定,极限抗Ca^(2+)能力可达6300 mg/L(以CaCl2计为1.75%),可完全满足基础工程领域的钻井液抗钙需求。结合粒径分析与扫描电镜方法,分析其作用机理。位于膨润土网架结构中的高分子聚合物阻止Ca^(2+)与膨润土发生离子交换作用,维持膨润土的水化膜厚度及层间距,支撑膨润土水化所形成的网架结构。直接将抗钙复合膨润土与水混合便可得到性能优异的抗钙钻井液,使用方便,在基础工程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也可以为盐膏层防塌钻井液等高钙环境钻井液的设计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抗钙 膨润土改性 自由基原位聚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引发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的3D打印
14
作者 李佳佳 张翔俣 +2 位作者 袁智涵 钱正阳 朱健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5期11-19,共9页
针对高分子化学本科教学中“活性自由基聚合”知识点抽象,学生难以理解的教学难题,开展了光引发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自由基聚合3D打印实验。实验首先合成O-(乙基)-S-(2-丙酸乙酯基)黄原酸酯(EXEP),随后使用商用光敏树脂,进行添加/... 针对高分子化学本科教学中“活性自由基聚合”知识点抽象,学生难以理解的教学难题,开展了光引发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自由基聚合3D打印实验。实验首先合成O-(乙基)-S-(2-丙酸乙酯基)黄原酸酯(EXEP),随后使用商用光敏树脂,进行添加/不添加EXEP条件下的3D打印。随后使用得到的打印体开展荧光功能后修饰与焊接对比实验。通过对比实验现象,深入理解活性自由基聚合机理及其对产物后功能化能力的影响,实现“活性自由基聚合”原理的“可视化”和实例化应用展示。本实验将基础理论有机融合到趣味实验中,实验耗时合理,操作简便,效果明显,符合本科教学实验基本要求,有助于提升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激发学生深入研究的兴趣,培养其创新意识及拓展延伸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自由基聚合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 3D打印 数字光处理技术(D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有机笼配体的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
15
作者 蔡粤 何涛 方蔚伟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94-1099,共6页
文章通过两步反应简单高效地制备出目标多孔有机笼RCC3,将其作为配体和CuBr_(2)配位构建多孔有机笼配合物RCC3@Cu。采用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和电喷雾电离质谱(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ESI-MS)表征RCC3... 文章通过两步反应简单高效地制备出目标多孔有机笼RCC3,将其作为配体和CuBr_(2)配位构建多孔有机笼配合物RCC3@Cu。采用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和电喷雾电离质谱(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ESI-MS)表征RCC3@Cu的结构与组成,结果表明,RCC3@Cu配位稳定,有望用于介导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ATRP)。采用RCC3配体介导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ATRP,2 h其转化率达到80%,聚合物分散性指数(polymer dispersity index,PDI)为1.15;最终转化率为98.5%,PDI为1.16。聚合动力学显示RCC3介导的ATRP为近似一级反应动力学,符合活性聚合特征。该文研究RCC3配体介导不同类型单体的聚合,验证了RCC3配体具有单体泛用性。研究结果表明,RCC3体可有效应用于ATRP催化,有进一步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笼 多孔有机笼(POCs)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 催化剂 活性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膜对废水中四环素的吸附研究
16
作者 石龙 李银海 卜春苗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345-349,355,共6页
构建同时具备高吸附容量和高选择性能的聚偏氟乙烯(PVDF)膜,应用于对四环素(TC)的分离去除。以PVDF膜为基质,构建PVDF膜与β-环糊精(β-CD)的耦合,结合聚多巴胺(PDA)的仿生抗污基底膜;其次,以苯乙烯(St)和4-乙烯基苯硼酸(VPBA)为功能单... 构建同时具备高吸附容量和高选择性能的聚偏氟乙烯(PVDF)膜,应用于对四环素(TC)的分离去除。以PVDF膜为基质,构建PVDF膜与β-环糊精(β-CD)的耦合,结合聚多巴胺(PDA)的仿生抗污基底膜;其次,以苯乙烯(St)和4-乙烯基苯硼酸(VPBA)为功能单体,通过表面引发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技术(SI-ATRP),基于TC分子结构,修饰具有疏水和硼亲和作用位点的多功能聚合物PVDF/β-CD@PDA@poly(St-co-4-VPBA),能够与TC产生多种作用力,加强吸附作用,实现对TC的高容量和高选择性吸附。结果表明:所制备的PVDF/β-CD@PDA@poly(St-co-4-VPBA)膜在真空抽滤条件下具有较高的水通量,St和4-VPBA的存在通过疏水和硼亲和相互作用增强了TC在膜上的吸附,最大吸附容量为963mg/g;在实际污水应用中,即使膜循环使用10次后对TC的去除率仍可达75%,证明所制膜具有良好的重复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环素 吸附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硼亲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疏水长链烷烃和亲水聚醚长链段单体结构单元的两亲驱油聚合物
17
作者 张静 陈斌 +5 位作者 苏延辉 王滨 康蕾 刘观军 徐浩 吴晓燕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2-639,共8页
为提高聚合物驱油剂的耐温耐盐和抗剪切性能,采用自由基水溶液聚合,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和自主研发的长链烷基聚醚类两亲功能单体(POM)为原料,以低温引发的方式合成了两亲驱油聚合物(HAP),通过... 为提高聚合物驱油剂的耐温耐盐和抗剪切性能,采用自由基水溶液聚合,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和自主研发的长链烷基聚醚类两亲功能单体(POM)为原料,以低温引发的方式合成了两亲驱油聚合物(HAP),通过测定合成聚合物的特性黏数和增黏性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研究了HAP的溶解性、增黏性、抗剪切性、耐盐性、稳定性和驱油性能,并与市售耐温抗盐聚丙烯酰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HAP的最佳合成条件为:单体总质量分数为20%,POM加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4%~0.8%,AMPS加量为8%,引发剂加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1%~0.4%,引发温度为0℃。HAP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和增黏性。0.175 g HAP在75℃100 g模拟渤海海水中的溶解时间为30 min,溶液的表观黏度为55.8 mPa·s。在75℃下,0.175%HAP的抗剪切性、耐盐性、稳定性和驱油效果较好。随着剪切速率从7.34 s^(-1)增至100 s^(-1),HAP溶液的黏度保留率为27.8%;在模拟海水矿化度增至30 g/L时,HAP溶液的黏度为75 mPa·s;老化90 d后,HAP溶液的黏度为36 mPa·s;岩心驱替实验中,0.175%HAP溶液的最终采收率比相同浓度的市售耐温抗盐聚丙烯酰胺高8.8百分点。四元共聚物HAP表现出良好的溶解性、增黏性、抗剪切性、耐盐性、长期耐温稳定性和较高的原油采收率,性能优于市售耐温抗盐聚丙烯酰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亲聚合物 聚丙烯酰胺 自由基聚合 疏水缔合 速溶 耐温抗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增粘剂的合成制备及性能探究
18
作者 刘军 杨茂乾 宋西成 《中国建材科技》 CAS 2024年第3期26-31,共6页
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合成混凝土增粘剂,探究增粘剂的最佳合成工艺,对不同羧基密度的混凝土增粘剂的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羧基密度越高的聚合物在水泥颗粒上的吸附容量越高,但吸附容量过高的聚合物会和聚羧酸减水剂产生竞争吸附,降低水... 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合成混凝土增粘剂,探究增粘剂的最佳合成工艺,对不同羧基密度的混凝土增粘剂的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羧基密度越高的聚合物在水泥颗粒上的吸附容量越高,但吸附容量过高的聚合物会和聚羧酸减水剂产生竞争吸附,降低水泥净浆的流动度;基于最优工艺制备的NC-ZN420增粘剂能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泌水量,增加混凝土的粘度,增粘剂的使用对混凝土的强度发展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泌水 增粘剂 自由基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EG型两性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19
作者 白晓成 《新型建筑材料》 2024年第11期124-127,共4页
将六碳高活性大单体乙二醇单乙烯基聚乙二醇醚(EPEG)与丙烯酸(AA)、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对苯乙烯磺酸钠(SSS)进行四元自由基水溶液聚合反应,得到EPEG型两性聚羧酸减水剂(PCE-EADS),采用FTIR、^(1)H NMR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 将六碳高活性大单体乙二醇单乙烯基聚乙二醇醚(EPEG)与丙烯酸(AA)、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对苯乙烯磺酸钠(SSS)进行四元自由基水溶液聚合反应,得到EPEG型两性聚羧酸减水剂(PCE-EADS),采用FTIR、^(1)H NMR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通过水泥净浆流动度试验和混凝土性能试验测试了PCE-EADS对水泥的分散性。结果表明,PCE-EADS比普通EPEG型聚羧酸减水剂(PCE-EA)分散性更好,比市售聚羧酸减水剂(Point-S)分散性和保坍性要优,相同条件下掺量比Point-S掺量更少,且混凝土7、28 d抗压强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EG 两性聚羧酸减水剂 自由基聚合 分散性 混凝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阻聚剂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20
作者 董雁春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24年第4期36-42,共7页
随着我国环境保护政策的日益严格,优化、更新替代苯乙烯行业的阻聚剂是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主要从聚合反应的抑制机制等方面综述了硝基苯酚类、醌类、酚类、羟胺类、芳胺类、吡啶类及多硝基型化合物及其复配阻聚剂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 随着我国环境保护政策的日益严格,优化、更新替代苯乙烯行业的阻聚剂是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主要从聚合反应的抑制机制等方面综述了硝基苯酚类、醌类、酚类、羟胺类、芳胺类、吡啶类及多硝基型化合物及其复配阻聚剂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苯乙烯阻聚剂特点、研究及应用现状。结果显示,高效复配阻聚剂具有绿色环保、低氮排放、化学性质稳定、毒性低、剂量小和成本低等优点,它是苯乙烯生产中安全环保、长周期稳定运行、绿色生产的关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 阻聚剂 复配阻聚剂 电子受体型阻聚剂 氢供体型阻聚剂 自由基型阻聚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