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OT/Triton X-100混合反胶束体系中假丝酵母脂肪酶催化蓖麻油水解的活性 被引量:9
1
作者 张玉霞 赵继华 +3 位作者 杜中玉 方建 安学勤 沈伟国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483-1486,共4页
研究了二(2-乙基己基)琥珀酸磺酸钠(AOT)/Triton X-100混合反胶束体系中假丝酵母脂肪酶(candida rugosa lipase)催化蓖麻油水解的反应.考察了Triton X-100占总表面活性剂的摩尔分数(x(Triton X-100))、水与总体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ω_0)... 研究了二(2-乙基己基)琥珀酸磺酸钠(AOT)/Triton X-100混合反胶束体系中假丝酵母脂肪酶(candida rugosa lipase)催化蓖麻油水解的反应.考察了Triton X-100占总表面活性剂的摩尔分数(x(Triton X-100))、水与总体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ω_0)、pH值、反应温度以及底物蓖麻油的浓度等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可以使假丝酵母脂肪酶的活性得到显著提高,但是当底物蓖麻油的浓度大于0.24 mol·L^(-1)时,会对假丝酵母脂肪酶产生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反胶束 假丝酵母脂肪酶 蓖麻油 AOT TRITON X-1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胶团体系中脂肪酶对橄榄油的间歇水解 被引量:5
2
作者 曹国民 盛梅 高广达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37-39,共3页
研究了AOT/异辛烷反胶团体系中脂肪酶催化橄榄油间歇水解的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0℃,pH值为7.5时,反胶团中的脂肪酶活性最高;增加橄榄油浓度,可提高水解速度,但水解率随之下降;R值([H2O]/[AOT]... 研究了AOT/异辛烷反胶团体系中脂肪酶催化橄榄油间歇水解的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0℃,pH值为7.5时,反胶团中的脂肪酶活性最高;增加橄榄油浓度,可提高水解速度,但水解率随之下降;R值([H2O]/[AOT])摩比尔)=10时,水解速度最快;当R值不变时,AOT浓度越大,水解率越大;但当AOT浓度≥200mmol时,会对反胶团中的脂肪酶产生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胶团 脂肪酶 橄榄油 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相中壳聚糖-海藻酸固定化脂酶的特性 被引量:9
3
作者 王康 何志敏 范庆军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9-43,共5页
研究了壳聚糖 海藻酸固定化脂酶在有机相反应中的稳定性与活性。考察了凝胶时间、壳聚糖浓度及壳聚糖分子质量对固定化脂酶包埋率与活性的影响 ,确定了适宜 pH值与批反应时间。同时讨论了溶剂极性和操作时间对固定化酶稳定性的影响。... 研究了壳聚糖 海藻酸固定化脂酶在有机相反应中的稳定性与活性。考察了凝胶时间、壳聚糖浓度及壳聚糖分子质量对固定化脂酶包埋率与活性的影响 ,确定了适宜 pH值与批反应时间。同时讨论了溶剂极性和操作时间对固定化酶稳定性的影响。测定了固定化脂酶水解橄榄油反应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 ,壳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海藻酸固定化脂酶 水解 橄榄油 聚电解质膜 有机相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2-乙基己基聚氧化烯烃)琥珀酸双酯磺酸钠的表面活性及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姚传义 吴金川 何志敏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06-108,共3页
二-(2-乙基己基聚氧化烯烃)琥珀酸双酯磺酸钠的表面活性及应用姚传义吴金川何志敏*(天津大学化学工程研究所天津300072)关键词二-(2-乙基己基聚氧化烯烃)琥珀酸双酯磺酸钠,表面活性,反胶团酶反应,橄榄油水解19... 二-(2-乙基己基聚氧化烯烃)琥珀酸双酯磺酸钠的表面活性及应用姚传义吴金川何志敏*(天津大学化学工程研究所天津300072)关键词二-(2-乙基己基聚氧化烯烃)琥珀酸双酯磺酸钠,表面活性,反胶团酶反应,橄榄油水解1997-09-19收稿,199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T 表面活性剂 反胶团酶反应 橄榄油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液相酶催化体系水解橄榄油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华 李志刚 +1 位作者 王永华 杨博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1-56,共6页
采用三液相酶催化体系水解橄榄油,考察构成三液相体系的物质对酶的影响;考察了硫酸铵的含量和PEG400的含量对酶的分配分数、回收率及催化效率的影响,研究了中下相与油的体积比对水解橄榄油的影响,并初步探究了三液相体系水解橄榄油的微... 采用三液相酶催化体系水解橄榄油,考察构成三液相体系的物质对酶的影响;考察了硫酸铵的含量和PEG400的含量对酶的分配分数、回收率及催化效率的影响,研究了中下相与油的体积比对水解橄榄油的影响,并初步探究了三液相体系水解橄榄油的微观液滴结构。结果表明:在酶添加量142.5 U/g、硫酸铵含量15%、PEG400含量28%、中下相与油的体积比3∶1、转速200 r/min条件下,酶的分配系数达到28.28,酶的回收率达99.65%,水解24 h后,脂肪酸含量达98.17%,在对照(油水体系)中,相同条件下产生的脂肪酸含量仅为42.06%。显微镜下液滴观察结果表明,三液相体系中独特的液滴结构可能是该体系优于油水两相体系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液相 油脂水解 橄榄油 脂肪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纤维膜固定化脂肪酶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新喜 彭立凤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15-18,共4页
对棉纤维作载体、对 - ( β-硫酸酯乙砜基 )苯胺 ( SESA)作活化剂固定化脂肪酶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 ,发现在醚化 p H值为 9.0~ 1 0 .0 ,交联 p H值为 7.0 ,酶的质量浓度为 6 mg· m L- 1,交联时间为 1 2 h,在室温条件下 ,得到最... 对棉纤维作载体、对 - ( β-硫酸酯乙砜基 )苯胺 ( SESA)作活化剂固定化脂肪酶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 ,发现在醚化 p H值为 9.0~ 1 0 .0 ,交联 p H值为 7.0 ,酶的质量浓度为 6 mg· m L- 1,交联时间为 1 2 h,在室温条件下 ,得到最高固定化酶活力为 33U·g- 1。对上述条件下制备的固定化酶的稳定性进行了考察 ,用该固定化酶间歇水解橄榄油 ,重复使用 6次后相对水解率由 1 0 0 %降至 44%。该固定化脂肪酶最适使用的温度为 30~ 35℃ ,p H值为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纤维膜 固定化脂肪酶 对-(β-硫酸酯乙砜基)苯胺(SESA) 橄榄油 水解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