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膝关节液免疫因子建立区分OA与RA的机器学习模型
1
作者 梁勤 赵灵芝 +6 位作者 鲁彦 张锐 杨巧林 付慧 柳海平 张磊 李国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1-338,共8页
目的基于膝关节液中免疫因子、细胞计数分类、膝关节液涂片结果等25个指标,建立用于区分膝骨关节炎(OA)与类风湿关节炎(RA)的机器学习模型。方法分别选取100例和40例择期进行膝关节置换术的OA与RA患者。在术前抽取患者的膝关节液,检测... 目的基于膝关节液中免疫因子、细胞计数分类、膝关节液涂片结果等25个指标,建立用于区分膝骨关节炎(OA)与类风湿关节炎(RA)的机器学习模型。方法分别选取100例和40例择期进行膝关节置换术的OA与RA患者。在术前抽取患者的膝关节液,检测其中的有核细胞计数及分类,测量免疫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8、IL-15、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MMP9、MMP13、类风湿因子(RF)、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等的表达水平,并进行涂片染色及镜检分类。通过单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Lasso回归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筛选OA或RA的独立影响因子。基于独立影响因子分别构建逻辑回归、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3种机器学习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校准曲线、决策曲线分析(DCA)对各模型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共筛选出5个用于区分OA与RA的膝关节液指标,分别是IL-1β[优势比(OR)=10.512,95%可信区间(95%CI)为1.048-105.42,P=0.045)、IL-6(OR=1.007,95%CI为1.001-1.014,P=0.022)、MMP9(OR=3.202,95%CI为1.235-8.305,P=0.017)、MMP13(OR=1.002,95%CI为1-1.004,P=0.049)、RF(OR=1.091,95%CI为1.01-1.179,P=0.026)。综合ROC、校准曲线、DCA的结果,随机森林模型的准确性(0.979)、敏感度(0.98)、曲线下面积(AUC为0.996,95%CI为0.991-1)均最高,且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其区分能力优于其他2种模型。结论基于膝关节液免疫因子建立的机器学习模型在区分OA与RA方面有一定价值,能够为临床早期鉴别诊断和防治OA与RA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关节液 免疫因子 膝骨关节炎(OA) 类风湿关节炎(r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灸对实验性RA大鼠海马下丘脑垂体GR表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刘旭光 周海燕 +6 位作者 黄迪君 罗荣 魏铮 杨露晨 高骏 余小夏 陈婷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9期1797-1799,共3页
目的:在观察艾灸对实验性RA大鼠抗炎效应的基础上,研究艾灸对海马、下丘脑及垂体GR表达的影响,探索艾灸治疗RA的GR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艾灸组,用福氏完全佐剂塑造大鼠实验性RA病理模型,艾灸"肾俞&... 目的:在观察艾灸对实验性RA大鼠抗炎效应的基础上,研究艾灸对海马、下丘脑及垂体GR表达的影响,探索艾灸治疗RA的GR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艾灸组,用福氏完全佐剂塑造大鼠实验性RA病理模型,艾灸"肾俞"、"足三里"治疗,测定大鼠右后足容积,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下丘脑、垂体GR表达。结果:造模后模型组大鼠足肿胀度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艾灸组大鼠足肿胀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海马GR表达,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有增高趋势(P>0.05),艾灸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下丘脑GR表达,模型组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艾灸组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垂体GR表达,模型组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而艾灸组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艾灸对实验性RA具有抗炎效应,艾灸对RA大鼠海马、下丘脑GR表达的调控可能是其实现抗炎效应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类风湿关节炎 海马 下丘脑 垂体 糖皮质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灸调整实验性RA大鼠HPAA功能的GR机制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周海燕 刘旭光 +6 位作者 黄迪君 罗荣 高骏 杨露晨 魏铮 余小夏 陈婷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6期1167-1169,共3页
目的:探索艾灸调整实验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A)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A)功能的糖皮质激素受体(GR)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艾灸组、艾灸加注射RU28362组,用福氏完全佐剂塑造实验性RA病理模型,以GR激动剂RU... 目的:探索艾灸调整实验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A)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A)功能的糖皮质激素受体(GR)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艾灸组、艾灸加注射RU28362组,用福氏完全佐剂塑造实验性RA病理模型,以GR激动剂RU28362腹腔注射作为干预研究手段,艾灸"肾俞"、"足三里"穴治疗,检测大鼠足容积,用ELISA法测定大鼠血浆CRH、ACTH、GC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足肿胀度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艾灸组大鼠足肿胀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艾灸加注射RU28362组足肿胀度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空白组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浆CRH、GC含量显著增高(P<0.01),ACTH含量显著降低(P<0.05);艾灸组血浆CRH、GC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ACTH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但艾灸加注射RU28362组血浆CRH、ACTH、GC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艾灸对实验性RA具有明显的抗炎效应;艾灸对实验性RA大鼠的HPAA功能紊乱有良性调整作用;海马GR在艾灸调整实验性RA大鼠HPAA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类风湿关节炎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T细胞多巴胺受体(DR)表达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疾病活动度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魏蕾 孙颖 +8 位作者 马莉莉 纪宗斐 张卓君 戴晓敏 吴万龙 岳涛 朱琦 沈杰 姜林娣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3-150,共8页
目的 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辅助T淋巴细胞(T helper cells,Th cells)不同亚群细胞膜表面多巴胺受体(dopamine receptor,DR)水平,分析其与疾病活动度、实验室指标及功能状态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 目的 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辅助T淋巴细胞(T helper cells,Th cells)不同亚群细胞膜表面多巴胺受体(dopamine receptor,DR)水平,分析其与疾病活动度、实验室指标及功能状态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5位初诊或3个月内未接受DMARDs治疗的RA患者(DAS28〉3.2),12位健康对照及13位同期年龄匹配的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Th细胞亚群表面DR1~DR5的表达情况,分析Th细胞DR表达水平与人口学资料、实验室检查、功能状态及疾病活动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RA组Th2细胞百分比为1.28%(0.74%~2.68%),较健康对照组(中位数0.18%,四分位数间距0.11%~0.31%,P〈0.001)及OA组(中位数0.48%,四分位数间距0.03%~1.47%,P=0.029)明显升高。RA组Th2细胞DR2表达水平为25.40%(四分位数间距3.79%~37.10%),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中位数3.74%,四分位数间距0.00%~12.98%,P=0.006)及OA组(中位数3.45%,四分位数间距0.00%~20.55%,P=0.040)。RA组Th2细胞DR4表达量也高于健康对照组和OA组(健康对照组vs.RA组,P=0.022;OA组vs.组,P=0.010)。Th2细胞与关节肿胀数(swollen joint count,SJC)和简化疾病活动指数(SDAI)呈正相关(分别为r=0.421,P=0.036;r=0.396,P=0.050)。Th1细胞DR5百分比分别为2.22%(四分位数间距0.57%~12.24%)与SJC及临床疾病活动指数(CDAI)呈正相关(分别为r=0.492,P=0.012;r=0.445,P=0.026)。Th2细胞DR1和DR3百分比分别为11.15%(四分位数间距2.93%~36.20%)、9.80%(1.62%~23.05%),均与健康评估问卷(Health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HAQ)评分呈负相关(分别为r=-0.469,P=0.018;r=-0.464,P=0.019)。结论 RA患者Th2细胞多巴胺受体DR2和DR4明显升高,Th细胞DR水平与RA患者SJC、CDAI及HAQ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ra) 辅助T细胞 多巴胺受体 疾病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络通痹颗粒对RA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达RANKL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周学平 周玲玲 +2 位作者 贾敏 王明艳 陆燕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088-1090,1099,共4页
目的:观察清络通痹颗粒(QLT)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达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ANKL)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A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达RANKL情况;同时检测了添加清络通痹颗粒含药血清后RA患者外周血... 目的:观察清络通痹颗粒(QLT)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达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ANKL)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A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达RANKL情况;同时检测了添加清络通痹颗粒含药血清后RA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达RANKL的水平。结果:活动期RA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RANKL表达率显著高于健康者(P<0.01);添加清络通痹颗粒含药血清后RA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RANKL表达的水平明显下降(P<0.05或<0.01)。结论:清络通痹颗粒有可能通过下调T淋巴细胞RANKL的表达,从而抑制破骨细胞(OC)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络通痹颗粒 类风湿关节炎 raNKL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熏蒸方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IL-1Ra/IL-1β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刘欢 庞学丰 汪东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197-2201,共5页
目的:研究中药熏蒸方对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大鼠血清、关节滑膜组织中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受体拮抗剂(IL-1Ra)的影响,并探讨其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弗氏完全佐剂诱导AA大鼠模型,随机... 目的:研究中药熏蒸方对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大鼠血清、关节滑膜组织中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受体拮抗剂(IL-1Ra)的影响,并探讨其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弗氏完全佐剂诱导AA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MTX组、中药熏蒸组、MTX+中药熏蒸组,分别给予中药熏蒸,MTX(1.9 mL·kg^(-1)·w^(-1))腹腔注射,中药熏蒸+MTX(1.9 mL·kg^(-1)·w^(-1))腹腔注射,另设正常大鼠为正常组,连续给药20天后处死大鼠收集血清、关节滑膜组织。观察大鼠关节肿胀度和关节炎指数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剂(ELISA)测定检测血清IL-1β、IL-1Ra的水平,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滑膜组织中IL-1β、IL-1Ra mRNA表达量的变化,并观察中药熏蒸方对这些指标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关节肿胀度和关节炎指数明显升高,血清、滑膜组织IL-1β表达水平明显升高、IL-1Ra表达水平下降;中药熏蒸方能抑制模型组血清、滑膜组织IL-1β的表达,上调血清、滑膜组织IL-1Ra表达量,而中药熏蒸方和MTX两药协同的效果更加明显。结论:中药熏蒸方改善AA大鼠关节炎机制可能与恢复IL-1Ra/IL-1β的平衡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熏蒸 佐剂性关节炎 IL-1ra IL-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细胞共刺激信号和凋亡信号异常与RA免疫效应亢进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兰兰 蔡蓓 +1 位作者 陈捷 冯伟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40-943,共4页
目的探究T淋巴细胞表面多种细胞信号分子所介导的细胞活化或凋亡信号在RA患者免疫功能紊乱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A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其表面共刺激分子CD154(CD40L)、CD30和凋亡受体CD95(Fas)的表达。结果RA患者外周血T... 目的探究T淋巴细胞表面多种细胞信号分子所介导的细胞活化或凋亡信号在RA患者免疫功能紊乱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A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其表面共刺激分子CD154(CD40L)、CD30和凋亡受体CD95(Fas)的表达。结果RA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偏移,CD4+T细胞增加,CD8+T细胞减少;共刺激分子CD154在CD4+和CD8+T细胞上的表达均上调,但CD30分子的表达均降低,并以CD4+T细胞降低更为明显。同时,凋亡受体CD95分子在T细胞亚群上的表达均明显增加。结论RA患者T淋巴细胞表面多种信号分子表达异常,共同导致了RA患者免疫功能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54/CD40L CD30 CD95/Fas 类风湿性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s-MAPKs信号通路在类风湿关节炎miRNA-146a调控DNMTs中的作用及温化蠲痹方干预作用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喜德 贺利勤 +10 位作者 温成平 蔡龙 周红娟 王珊珊 叶丽红 杜静 郑琳琳 黄梦婷 王钿丹 周海丽 黄柳云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共4页
目的研究ras-MAPKs信号通路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微小RNA-146a(miRNA-146a)对DNA甲基化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DNMTs)调控中的作用,以及温化... 目的研究ras-MAPKs信号通路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微小RNA-146a(miRNA-146a)对DNA甲基化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DNMTs)调控中的作用,以及温化蠲痹方干预作用。方法提取RA患者、健康受试者PBMCs进行体外培养研究。将18例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6组,每组均为3例,分别为正常组,正常转染miRNA-146a组(转染组),正常转染miRNA-146a加中药组(中药1组),正常转染miRNA-146a加MAPKs特异性阻断剂PD98059组(阻断1组)、SB203580组(阻断2组)、SP600125组(阻断3组)。将符合中医辨证为寒热错杂、痰瘀痹阻型的活动期RA患者15例,随机分为5组,每组3例,分别为RA组,RA加中药组(中药2组),RA加MAPKs特异性阻断剂PD98059组(阻断4组)、SB203580组(阻断5组)、SP600125组(阻断6组)。对受试者PBMCs进行体外培养、转染、加通路阻断剂以及含药血清,运用实时定量PCR检测PBMC中miRNA-146a、DNMTs、RASGRP1的表达。结果阻断1~6组miRNA-146a表达降低,DNMTs表达升高,RASGRP1表达降低(均P<0.05)。中药1、2组RSAGRP1表达降低(均P<0.05)。结论ras-MAPKs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RA患者miRNA-146a对DNMTs的调控。中药温化蠲痹方可能通过下调RA患者RASGRP1表达作用于ras-MAPKs信号通路,影响miRNA-146a对DNMTs进行调控,达到治疗RA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温化蠲痹方 miRNA-146a DNA甲基化转移酶 MAPKS信号通路 raSGR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枫皮入血成分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研究
9
作者 李连春 符毓夏 +2 位作者 谭兰芳 宁德生 潘争红 《广西植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7-526,共10页
为发现地枫皮中具有抗类风湿性关节炎(anti-rheumatoid arthritis,anti-RA)功效的化合物,该研究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鉴定地枫皮的入血成分,通过检测入血成分对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小鼠表观病症、关节炎指数、膝关节病理变化... 为发现地枫皮中具有抗类风湿性关节炎(anti-rheumatoid arthritis,anti-RA)功效的化合物,该研究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鉴定地枫皮的入血成分,通过检测入血成分对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小鼠表观病症、关节炎指数、膝关节病理变化,以及对血清中MCP-1、IL-6和TNF-α含量的影响,评价入血成分的抗RA活性,同时利用分子对接的方法,探究抗RA活性化合物与TLR4/NF-κB通路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1)地枫皮中的异红花八角醇和厚朴酚被吸收后能够进入血浆。(2)异红花八角醇能够缓解胶原诱导关节炎小鼠的四肢充血、发红、肿胀等症状,减小四肢关节炎指数打分,阻碍膝关节组织病理进程,降低血清中MCP-1、IL-6和TNF-α的含量。(3)异红花八角醇能够与TLR4/NF-κB通路中的关键蛋白质TLR4、IκBα和NF-κB p65结合。综上认为,异红花八角醇被吸收后,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关节组织,可能通过影响TLR4/NF-κB通路而缓解RA病症,是地枫皮抗RA的活性成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枫皮 异红花八角醇 类风湿性关节炎 入血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TLR4/NF-κB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噻唑烷-4-酮的免疫调节剂对RA患者iNKT细胞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孟明 张雪娇 +4 位作者 瓮沛杉 许鸣华 陈丹 侯明辉 陈冬志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8-222,共5页
目的:研究新型合成的含噻唑烷-4-酮的免疫调节剂(CH1b)对活动期RA患者iNKT细胞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从RA患者外周血中分离得到单个核淋巴细胞(PBMC),α-Galcer和IL-2体外刺激扩增后,经磁珠分选(MACS)得到纯化的iNKT细胞,分成对照组... 目的:研究新型合成的含噻唑烷-4-酮的免疫调节剂(CH1b)对活动期RA患者iNKT细胞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从RA患者外周血中分离得到单个核淋巴细胞(PBMC),α-Galcer和IL-2体外刺激扩增后,经磁珠分选(MACS)得到纯化的iNKT细胞,分成对照组(IL-2)、α-Galcer组(IL-2+α-Galcer)、CH1b组(IL-2+CH1b)。采用MTT法测定各组RA患者iNKT细胞增殖率;MILLIPLEX MAP Human Cytokine/Chemokine kit检测各组RA患者iNKT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和IL-4的水平;采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RA患者iNKT细胞中IFN-γmRNA和IL-4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和α-Galcer组相比,CH1b组iNKT细胞增殖率明显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α-Galcer组IFN-γ和IL-4分泌水平明显增加(P<0.05),CH1b组IFN-γ和IL-4的分泌量也明显增加,IFN-γ/IL-4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α-Galcer组IFN-γmRNA与IL-4 mRNA表达均明显增高,CH1b组IFN-γmRNA表达差异不明显,IL-4 mRNA的表达明显增高。结论:新型合成的免疫调节剂(CH1b)可促进活动期RA患者活化的iNKT细胞增殖,并促进IL-4的分泌,上调IL-4 mRNA的表达,诱导iNKT细胞向Th2方向分化,对恢复RA病人体内免疫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INKT细胞 免疫调节剂 IFN-Γ/IL-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33抗体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意义
11
作者 谭魁麟 谭军 +2 位作者 杨森 聂红 马宝骊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1期37-39,共3页
抗RA-33抗体其抗原表位在拼接小体异质性核RNPC(hnRNP)多肽的A2蛋白上,可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RA)、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用免疫印迹法检测88例RA和73例SLE患者血清,发现其抗RA-33抗体的检出率分别... 抗RA-33抗体其抗原表位在拼接小体异质性核RNPC(hnRNP)多肽的A2蛋白上,可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RA)、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用免疫印迹法检测88例RA和73例SLE患者血清,发现其抗RA-33抗体的检出率分别为36.49%和21.90%,两者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性(P<0.05)。在SLE患者抗RA-33抗体和抗U1-RNP抗体及Sm抗体密切相关(P<0.001),而RA患者无此相关性。因此抗RA-33抗体单独出现对RA的诊断有特异性,伴随U1-RNP和(或)Sm抗体同时出现,提示患有SLE或MCTD。并发现RA-33抗体和RA患者手指的畸形(P<0.001)及SLE患者滑膜炎严重程度相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ra-33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分泌的HAPLN1促进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
12
作者 罗成根 黄坤 +5 位作者 潘小丽 陈永 陈艳娟 陈云廷 贺漭 田梅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13-419,共7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中滑膜成纤维细胞(FLS)分泌的透明质酸和蛋白聚糖连接蛋白1(HAPLN1)对巨噬细胞(MΦ)极化的影响。方法将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诱导成MΦ,采用重组HAPLN1(rHAPLN1)干预MΦ。分别将HAPLN1基因过表达质粒(HA...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中滑膜成纤维细胞(FLS)分泌的透明质酸和蛋白聚糖连接蛋白1(HAPLN1)对巨噬细胞(MΦ)极化的影响。方法将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诱导成MΦ,采用重组HAPLN1(rHAPLN1)干预MΦ。分别将HAPLN1基因过表达质粒(HAPLN1^(OE))或沉默HAPLN1的小干扰RNA(si-HAPLN1)转染RA-FLS,构建RA-FLS与MΦ共培养细胞模型。使用CCK-8法检测MΦ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促炎M1型及抑炎M2型MΦ比例,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法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rHAPLN1组MΦ活力增加,rHAPLN1组和HAPLN1^(OE)组M1/MΦ比例、炎症因子水平均升高。在si-HAPLN1组M1/MΦ比例及炎症因子表达均下降,而挽救实验中加用rHAPLN1后同样促进MΦ向M1型极化。结论RA-FLS分泌的HAPLN1可促进MΦ向M1型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ra) 滑膜成纤维细胞(FLS) HAPLN1 巨噬细胞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骨脂素通过炎症和Ras/Raf1介导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1
13
作者 苏清君 李鹏 +3 位作者 边朝辉 宋广明 马文明 张杰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21期3180-3184,3190,共6页
目的:研究补骨脂素减少炎症和抑制Ras/Raf1表达保护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分成对照组、模型组(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模型)、补骨脂素低剂量组(22 mg/kg补骨脂素处理)、补骨脂素中剂量组(44 mg/kg补骨脂素处理)、补骨脂素高... 目的:研究补骨脂素减少炎症和抑制Ras/Raf1表达保护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分成对照组、模型组(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模型)、补骨脂素低剂量组(22 mg/kg补骨脂素处理)、补骨脂素中剂量组(44 mg/kg补骨脂素处理)、补骨脂素高剂量组(88 mg/kg补骨脂素处理)、补骨脂素高剂量+NC组(88 mg/kg补骨脂素+阴性对照慢病毒载体处理)、补骨脂素高剂量+Ras组(88 mg/kg补骨脂素+Ras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处理);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原癌基因丝苏氨酸蛋白激酶-1(Raf1)、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Osx)、Ⅰ型胶原蛋白α1链(COL1A1)、骨钙素(OC)、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蛋白表达;检测关节肿胀度,HE染色对关节组织病理评分,ELISA法检测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关节组织中Ras、Raf1、MMP-3、MMP-13蛋白表达以及关节肿胀度、关节组织病理评分和IL-2、TNF-α、IL-6水平均升高,Osx、COL1A1、OC蛋白表达均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骨脂素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关节组织中除Osx、COL1A1、OC蛋白表达均升高外,其他指标均显著降低(均P<0.05);与补骨脂素高剂量+NC组比较,补骨脂素高剂量+Ras组大鼠关节组织中Osx、COL1A1、OC蛋白表达均降低,而其他指标均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补骨脂素通过减少炎症和抑制Ras/Raf1表达减轻类风湿关节炎大鼠关节损伤,促进软骨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补骨脂素 ras/raf1 炎症 关节肿胀 基质金属蛋白酶 软骨修复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麝香乌龙丸对RA患者外周血miR-146a、miR-130及miR-223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志文 王松松 +6 位作者 崔建美 曹颖 徐丁洁 袁强 于笑涵 任晨晖 仲伟静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255-2258,共4页
目的探讨麝香乌龙丸(人工麝香、制川乌、地龙等)含药血清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miR-146a、miR-130、miR-223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从30例RA患者血液中提取PBMCs,将细胞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空白血清组、麝香... 目的探讨麝香乌龙丸(人工麝香、制川乌、地龙等)含药血清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miR-146a、miR-130、miR-223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从30例RA患者血液中提取PBMCs,将细胞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空白血清组、麝香乌龙丸含药血清组。48 h后提取总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3种miR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血清组相比,麝香乌龙丸含药血清组miR-146a、miR-130、miR-223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麝香乌龙丸可通过下调PBMCs中miR-223、miR-130、miR-146a表达水平来抑制RA患者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乌龙丸 类风湿关节炎(ra) MIR-146A miR-130 miR-2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通络方抑制NF-κB/RANK/RANKL通路减轻胶原蛋白诱导关节炎(CIA)大鼠骨破坏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海龙 王钢 +4 位作者 王佳 王涛 田杰祥 王丽琴 杨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05-211,共7页
目的探讨补肾通络方(BSTL)对胶原蛋白诱导关节炎(CIA)大鼠模型骨破坏的改善作用以及对核因子κB/核因子κB受体激活蛋白/核因子κB受体激活蛋白配体(NF-κB/RANK/RANKL)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IA模型组、1 m... 目的探讨补肾通络方(BSTL)对胶原蛋白诱导关节炎(CIA)大鼠模型骨破坏的改善作用以及对核因子κB/核因子κB受体激活蛋白/核因子κB受体激活蛋白配体(NF-κB/RANK/RANKL)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IA模型组、1 mg/kg甲氨喋呤(MTX)处理组、(0.5、2)g/kgBSTL处理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大鼠采用含有卡介苗的完全Freund佐剂和牛Ⅱ型胶原蛋白(Col2)混合乳液免疫刺激,建立CIA模型。建模15 d后(第0天)根据关节炎指数(AI)评价造模是否成功。自第0天起,连续给予MTX或BSTL处理28 d,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滑膜组织NF-κB p65的表达,ELISA检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抗总Col2抗体及亚型(Col2-IgG、Col2-IgG1、Col2-IgG2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滑膜组织RANKL、RANK、护骨因子(OPG)蛋白表达。结果与CIA模型组相比,2 g/kg BSTL处理28 d的大鼠足容积、AI值降低,血清IL-1β、IL-18、TNF-α、Col2-IgG、Col2-IgG2a以及RANK和RANKL水平均降低,OPG水平升高;大鼠滑膜组织中NF-κB p65、RANK和RANKL蛋白表达均降低,OPG蛋白表达增加。结论BSTL可通过抑制全身炎症反应,降低滑膜组织中NF-κB p65、RANK、RANKL蛋白的表达,上调OPG蛋白表达,缓解CIA模型大鼠关节炎症和肿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通络方(BSTL) 类风湿性关节炎(ra) 核因子κB受体激活蛋白配体(raNKL) 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 胶原蛋白诱导关节炎(C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C3通过抑制STING信号通路, 减轻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巨噬细胞焦亡诱导的免疫炎症反应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雪芬 孙玥 张皖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18-825,共8页
目的探索含胱天蛋白酶激活和募集结构域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3(NLRC3)在RA患者巨噬细胞焦亡诱导的免疫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潜在的机制。方法按照入组标准选取50名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和10名健康志愿者,提取外周血巨噬细胞,根据分... 目的探索含胱天蛋白酶激活和募集结构域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3(NLRC3)在RA患者巨噬细胞焦亡诱导的免疫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潜在的机制。方法按照入组标准选取50名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和10名健康志愿者,提取外周血巨噬细胞,根据分组要求进行转染处理,分为正常健康对照(NC)组、RA巨噬细胞模型(RA-MC)组、RA巨噬细胞模型联合NLRC3过表达(RA-MC联合pcDNA3.1-NLRC3)组、RA巨噬细胞模型联合NLRC3敲低(RA-MC联合siRNA-NLRC3)组、RA巨噬细胞模型联合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过表达(RA-MC联合pcDNA3.1-STING)组、RA巨噬细胞模型联合STING敲低(RA-MC联合siRNA-STING)组,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巨噬细胞焦亡的情况,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巨噬细胞中NLRC3、STING、胱天蛋白酶1(caspase-1)、消皮素D(GSDMD)的mRNA表达,ELISA测定各组巨噬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8的水平。结果与NC组相比,RA-MC组中巨噬细胞表现出细胞焦亡的特点;与RA-MC组相比,RA-MC联合pcDNA3.1-NLRC3组和RA-MC联合siRNA-STING组中细胞焦亡情况改善,RA-MC联合siRNA-NLRC3组和RA-MC联合pcDNA3.1-STING组中细胞焦亡情况加重;与NC组相比,RA-MC组中STING、caspase-1、GSDMD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升高,炎症因子IL-1β、IL-18的水平也升高,而NLRC3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降低;与RA-MC组相比,RA-MC联合pcDNA3.1-NLRC3组和RA-MC联合siRNA-STING组中caspase-1、GSDMD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降低,炎症因子IL-1β、IL-18的水平也降低,RA-MC联合siRNA-NLRC3组和RA-MC联合pcDNA3.1-STING组的情况则与之相反;同样与RA-MC组相比,RA-MC联合pcDNA3.1-NLRC3组中STING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会降低,RA-MC联合siRNA-NLRC3组中STING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升高。结论NLRC3可通过抑制STING信号通路,减少caspase-1、GSDMD焦亡蛋白的产生,进而拮抗巨噬细胞焦亡,降低炎症因子IL-1β、IL-18的水平,从而减轻RA患者的免疫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ra) 含胱天蛋白酶激活和募集结构域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3(NLRC3) 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信号通路 巨噬细胞焦亡 免疫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北疆地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不同证型IL-1β、BMP6的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欧阳文柏 张道雨 +3 位作者 薛萌萌 刘永丰 唐琪 刘新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68-574,共7页
目的:探究新疆北疆地区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其与相关因子的内在关系,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提供帮助。方法:收集北疆地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217例,对其中医证型、舌苔、脉象、症状、病程、DAS28疾病活动度及用ELISA法测得... 目的:探究新疆北疆地区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其与相关因子的内在关系,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提供帮助。方法:收集北疆地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217例,对其中医证型、舌苔、脉象、症状、病程、DAS28疾病活动度及用ELISA法测得的IL-1β、BMP6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RA患者女性多于男性,中医证型比例为寒湿痹阻证>肝肾不足证>痰瘀痹阻证>湿热痹阻证>风湿痹阻症>气血两虚证,不同中医证型RA患者性别、年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该地区RA患者主要证候特点以关节晨僵、关节痛有定处、关节疼痛喜按、遇寒痛增、阴雨天加重、日轻夜重、关节屈伸不利、腰膝酸软、肢体沉重等症状较为常见,不同证型间的病程、DAS28疾病活动度、C反应蛋白、BMP6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IL-6、IL-1β、RF、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与其他证型相比,风湿痹阻症的C反应蛋白高于肝肾不足证、寒湿痹阻证的DAS28疾病活动度水平高于肝肾不足证、湿热痹阻证的BMP6水平高于风湿痹阻证、寒湿痹阻证,痰瘀痹阻证BMP6水平高于风湿痹阻证。结论:新疆北疆地区的RA患者中医证候特点以“寒”“湿”“虚”为主,证型以寒湿痹阻证最为多见,且疾病活动度较高,湿热痹阻证及痰瘀痹阻证的骨关节异常表现较为突出,BMP6水平相对较高。年龄和性别对RA的发病有影响,病程长短对RA的中医证型分布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中医证候 骨形态发生蛋白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死亡诱导剂咪唑酮埃拉斯汀(IKE)通过抑制IL-6、CCL5及CXCL9分泌缓解CIA小鼠的肺纤维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霍飞 侯佳璐 +1 位作者 朱昱蒙 冯转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4-120,共7页
目的 探索铁死亡诱导剂咪唑酮埃拉斯汀(IKE)对胶原蛋白诱发关节炎(CIA)小鼠肺纤维化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 选取8周龄~10周龄DBA/1小鼠,按照完全Freund佐剂(CFA)与鸡Ⅱ型胶原蛋白混合乳化方法建立CIA小鼠模型,设置对照组、 CIA组、 CI... 目的 探索铁死亡诱导剂咪唑酮埃拉斯汀(IKE)对胶原蛋白诱发关节炎(CIA)小鼠肺纤维化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 选取8周龄~10周龄DBA/1小鼠,按照完全Freund佐剂(CFA)与鸡Ⅱ型胶原蛋白混合乳化方法建立CIA小鼠模型,设置对照组、 CIA组、 CIA联合IKE组。每2 d进行关节评分与爪垫厚度测量,39 d后收集小鼠各脏器组织。HE染色、番红-固绿染色、甲苯胺蓝染色评价关节处组织病理改变;Masson染色评价肺部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肺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α(FAP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Ⅰ型胶原蛋白(Col1)、白细胞介素1(IL-1)、 IL-6、 IL-17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Olink mouse exploratory panel检测小鼠血清细胞因子IL-17α、 IL-17F、 TGF-β1、整合素亚基β6(ITG-β6)、 TNF受体超家族成员11B(TNFRSF11b)、 TNF受体超家族成员12A (TNFRSF12a)、 IL-6、 IL-1α、 IL-1β、 IL-10、 TNF-α、 CC趋化因子配体5(CCL5)、 CCL2、 CXC趋化因子配体9(CXCL9)、 CXCL1、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激酶(NADK)、促红细胞生成素(EPO)、集落刺激因子2(CSF2)、 TGF-α、 CCL20、 CCL3水平。结果 与CIA组相比,CIA联合IKE组治疗后关节炎症及关节损伤明显缓解;肺组织α-SMA、 FAPα、 TGF-β和Col1表达水平均呈下降趋势,表明CIA小鼠肺部胶原蛋白聚集减少,组织病变明显缓解;IL-6、 CCL5、 CXCL9、 IL-6水平显著下降表明CIA小鼠肺部炎症显著缓解。结论 IKE除缓解CIA小鼠关节炎症及关节损伤外,还可通过抑制IL-6、 CCL5及CXCL9表达缓解CIA伴发的肺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ra) 胶原蛋白诱发关节炎(CIA) 铁死亡 咪唑酮埃拉斯汀(IKE) 肺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CD4^(+)T淋巴细胞中miR-146a的表达及其与炎性细胞因子的相关性
19
作者 李博 胡秋侠 +5 位作者 吴系美 佘若男 谭锦辉 罗俊佳 杨海涛 张皓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49-1254,共6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中miR-146a的表达,及其与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相关性。方法·选...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中miR-146a的表达,及其与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1年7月期间在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就诊的活动期RA患者30例,并选择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人群30例为健康对照者。分别抽取2组被试者的静脉血,先后分离获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CD4^(+)T淋巴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检测2组被试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中miR-146a的表达,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对其TNF-α、IL-6水平进行检测。使用miR-146a mimic转染RA患者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并于转染后再次对miR-146a、TNF-α及IL-6的表达进行检测。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对转染前、后RA患者的miR-146a表达与TNF-α、IL-6表达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转染miR-146a mimic前,与健康对照者相比,RA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中miR-146a、TNF-α及IL-6的表达较高(均P<0.001)。转染后RA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中miR-146a的表达水平较转染前有所升高、TNF-α及IL-6的表达则有所下降(均P<0.001)。Pearson相关分析的结果显示,转染前RA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中miR-146a的表达水平与TNF-α、IL-6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959,P<0.001;r=0.916,P<0.001),转染后其miR-146a的表达水平与TNF-α、IL-6的表达水平亦呈正相关(r=0.971,P<0.001;r=0.861,P<0.001)。结论·miR-146a可能通过影响RA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分泌的TNF-α、IL-6等相关炎性细胞因子,在一定程度上参与RA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MIR-146A T淋巴细胞 炎性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糙集在中医类风湿证候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87
20
作者 秦中广 毛宗源 邓兆智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57-363,共7页
本文提出把粗糙集应用于中医类风湿证候诊断 ,并在类风湿病的各证候诊断上临床应用。同时也采用了一般在中医诊断上常用的模糊数学方法进行比较 ,诊断结果显示应用粗糙集的诊断类风湿准确率大大高于一般的模糊数学方法。粗糙集方法在中... 本文提出把粗糙集应用于中医类风湿证候诊断 ,并在类风湿病的各证候诊断上临床应用。同时也采用了一般在中医诊断上常用的模糊数学方法进行比较 ,诊断结果显示应用粗糙集的诊断类风湿准确率大大高于一般的模糊数学方法。粗糙集方法在中医诊断的应用 ,将有助提高揭示中医诊断的内在知识联系和中医诊断的思维严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集 上近似集 下近似集 约简 类风湿病 中医证候 中医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