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适用于HP-RTM板弹簧用环氧树脂固化工艺及验证
1
作者 沈蒙莎 彭超义 +6 位作者 李建林 姚丁杨 刘波 李赛 王明星 黄安民 杨文悦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4-138,共5页
为更好解决树脂传递模塑成型(RTM)工艺存在的生产效率低、产品精度不高、孔隙率高等问题,高压树脂传递模塑成型(HP-RTM)工艺应运而生。其在应对大批量生产高性能热固性复合材料零件方面优势显著,可实现低成本、短周期(大批量)、高质量... 为更好解决树脂传递模塑成型(RTM)工艺存在的生产效率低、产品精度不高、孔隙率高等问题,高压树脂传递模塑成型(HP-RTM)工艺应运而生。其在应对大批量生产高性能热固性复合材料零件方面优势显著,可实现低成本、短周期(大批量)、高质量生产。为探索HP-RTM最适固化工艺参数,本文采用动态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了环氧树脂不同升温速率下的DSC曲线,通过Kissinger方程和Crane方程计算出固化反应动力学参数,将所得参数带入固化反应动力学方程中,算出树脂最佳理论固化温度为110℃,达到完全固化时间为8 min。将环氧树脂与玻璃纤维按质量比1∶1.5的比例混合,通过HP-RTM工艺制备了复合材料板弹簧,工艺条件为:固化温度110℃,固化时间10 min。力学测试结果表明,试制的板弹簧各项力学性能均表现良好,经无损探伤检测后,产品内部无缺陷,可以满足应用需求。此为后续的复合材料板弹簧HP-RTM全工序试制平台及批量连续生产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环氧树脂 高压树脂传递模塑成型 固化动力学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M用双马来酰亚胺树脂流变特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小刚 李宏运 +1 位作者 胡宏军 益小苏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1-14,共4页
树脂粘度对于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而言是必要的参数之一。本工作对一种RTM用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流变特性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并根据双阿罗尼乌斯方程,建立了与实验数据较为相符的化学流变模型,同时对该树脂进行粘度预测,为确定该树脂的... 树脂粘度对于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而言是必要的参数之一。本工作对一种RTM用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流变特性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并根据双阿罗尼乌斯方程,建立了与实验数据较为相符的化学流变模型,同时对该树脂进行粘度预测,为确定该树脂的RTM工艺窗口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 树脂传递模塑 流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M成型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余瑞莲 汪明 +2 位作者 李弘瑜 杨云华 冯志海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8,共3页
以苯乙炔封端聚酰亚胺树脂为基体,采用高温RTM工艺复合成型了T300碳布增强聚酰亚胺层合板,复合材料的Tg达351℃(DMA),材料在300℃弯曲强度保持率达90%以上,模量保持率达85%以上,层间剪切强度保持率达60%以上。
关键词 树脂转移模塑 苯乙炔封端聚酰亚胺 复合材料 热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传递模塑(RTM)工艺树脂微观流动行为数值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柏臣 黄玉东 刘丽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7-300,共4页
根据树脂在纤维预制体内部的流动特点,在Darcy定律基础上建立了RTM工艺树脂微观浸润过程数学模型,并对浸润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借助无量纲分析,研究了RTM工艺微观浸润过程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浸润过程的进行,纤维束内压力逐渐降... 根据树脂在纤维预制体内部的流动特点,在Darcy定律基础上建立了RTM工艺树脂微观浸润过程数学模型,并对浸润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借助无量纲分析,研究了RTM工艺微观浸润过程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浸润过程的进行,纤维束内压力逐渐降低;降低树脂粘度和纤维含量,能够提高纤维预制体的浸润速度。浸润过程实验证实了RTM工艺数值模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传递模塑(RTM) Darcy定律 微观浸润行为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赛车车架树脂传递模塑工艺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段红杰 陶浩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65-68,共4页
本文着重叙述了仿生形态赛车车架选择的成型工艺及材料,同时对车架的树脂传递模塑(RTM)工艺过程、工艺特点、基本原理及工艺质量控制作了简介。结果表明用RTM成型的车架力学性能良好。
关键词 树脂传递模塑 力学性能 赛车 车架 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ARTM工艺中高渗透导流介质对树脂充填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赖家美 王德盼 +1 位作者 陈显明 柳和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0-125,131,共7页
采用可视化流动实验装置,系统研究了高渗透导流介质对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VARTM)工艺中树脂充填流动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高渗透导流介质只覆盖部分纤维增强体时,铺放在靠注胶端导流效果明显,铺放在靠抽气端导流效果很弱;高渗透... 采用可视化流动实验装置,系统研究了高渗透导流介质对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VARTM)工艺中树脂充填流动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高渗透导流介质只覆盖部分纤维增强体时,铺放在靠注胶端导流效果明显,铺放在靠抽气端导流效果很弱;高渗透导流介质铺放在纤维增强体顶、中和底面任何位置,都会起到良好的导流效果,尤其是铺放在纤维增强体底面时导流效果最好;随着高渗透导流介质层数增加,对树脂充填的导流作用就越好;随着纤维增强体层数的增多,完成充填所需时间就越长,这表明高渗透导流介质导流效果受到增强体厚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透导流介质 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工艺 纤维增强体 流动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树脂传递模塑注胶工艺调控方法与技术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国利 张策 +2 位作者 史晓平 王志鹏 姜茜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78-184,共7页
针对树脂传递模塑成型(RTM)注胶过程中,预型体内部存在局部空气无法完全排除或树脂不能完全浸润有效区域而产生气泡或干斑问题,系统分析了RTM成型过程中气泡缠裹和干斑的形成机制。介绍了注胶工艺过程中预型体渗透率区域分布差异性、预... 针对树脂传递模塑成型(RTM)注胶过程中,预型体内部存在局部空气无法完全排除或树脂不能完全浸润有效区域而产生气泡或干斑问题,系统分析了RTM成型过程中气泡缠裹和干斑的形成机制。介绍了注胶工艺过程中预型体渗透率区域分布差异性、预型体纱束空间交织规律差异性、预型体与模腔尺寸差异性和RTM模具进出料口位置数量与所需差异性等非确定性因素对RTM注胶流动质量的影响,并提出RTM树脂流动形态调控的新技术与方法。同时,对T型复合材料结构制件进行RTM树脂流动工艺仿真模拟,为复杂结构复合材料RTM注胶新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与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 复合材料 气泡 干斑 缺陷形成机制 调控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ARTM工艺铺层取向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赖家美 鄢冬冬 +2 位作者 刘榆华 王科 黄志超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3-47,共5页
采用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VARTM)工艺制作了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层合板,对其进行了拉伸、弯曲、冲击性能测试,并对铺层取向与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力学性能的影响关系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0°取向玻纤增强... 采用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VARTM)工艺制作了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层合板,对其进行了拉伸、弯曲、冲击性能测试,并对铺层取向与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力学性能的影响关系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0°取向玻纤增强复合材料在单一方向上的力学性能最佳,±θ取向比θ取向玻纤增强复合材料有更好的力学性能;θ单向铺层复合材料在外载荷作用下发生破坏,其断口破坏的角度与铺层角度一致,而在±θ多向铺层复合材料的断口形貌更复杂。通过合理的铺层设计可获得满足工程需要的复合材料制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铺层取向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aCO_3增强竹浆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 被引量:7
9
作者 王翠翠 程海涛 +2 位作者 羡瑜 王戈 张双保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81-287,共7页
为探索碳酸钙(CaCO_3)无机颗粒界面增强机理,建立竹纤维表面微纳米颗粒的附载与界面增强技术的内在联系,该论文以竹浆纤维(bamboo pulp fiber,BPF)和环氧树脂为主要材料,采用纳米CaCO_3浸渍改性工艺,通过真空辅助树脂浸注技术制备BPF/... 为探索碳酸钙(CaCO_3)无机颗粒界面增强机理,建立竹纤维表面微纳米颗粒的附载与界面增强技术的内在联系,该论文以竹浆纤维(bamboo pulp fiber,BPF)和环氧树脂为主要材料,采用纳米CaCO_3浸渍改性工艺,通过真空辅助树脂浸注技术制备BPF/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利用动态力学分析仪对其动态热机械性能和界面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测试频率为单频(1Hz)时,在–20~120℃,纳米CaCO_3浸渍改性竹浆纤维(BPF treated by impregnation modification,IMBPF)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最大储能模量是BPF/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1.3倍;测试频率为多频(1,2,5,10和20 Hz)时,频率对BPF/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和IMBPF/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影响规律相同,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损耗因子均随频率的增加而增加且逐渐向高温方向移动。BPF/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和IMBPF/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均随频率的增加而升高,而测试频率对损耗因子影响不大;IMBPF/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表观活化能(369.0kJ/mol)低于BPF/环氧树脂复合材料(495.8 kJ/mol),但IMBPF/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频率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倒数的相关性(决定系数0.987 6)优于对照样(决定系数0.965 9);在–20℃、40℃和100℃时,IMBPF/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对频率的依赖性高于对照样;纳米CaCO_3浸渍改性技术可改善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从而为纳米增强复合材料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纤维 纳米碳酸钙 浸渍改性 竹浆纤维 真空辅助树脂浸注 界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导入树脂模塑工艺对EKB1100/430LV复合材料纤维含量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明恩 孙祖莉 +2 位作者 李峻 栾桂卿 陈欣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8-41,共4页
通过真空导入树脂模塑工艺制备了EKB1100/430LV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对复合材料中玻璃纤维含量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含量随真空度的增大而增加,靠近树脂注入口区域的纤维含量较低,而真空抽口附近的纤维含量最高;复合... 通过真空导入树脂模塑工艺制备了EKB1100/430LV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对复合材料中玻璃纤维含量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含量随真空度的增大而增加,靠近树脂注入口区域的纤维含量较低,而真空抽口附近的纤维含量最高;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压缩强度也随真空度的增大而增大;充模前对预成型体实施压缩可提高纤维含量;充模过程中溢流一定的树脂可提高弯曲强度和层间剪切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 乙烯基树脂 真空导入树脂模塑工艺 纤维含量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工艺对亚麻非织造布及其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焦晓宁 王瑞 +3 位作者 郭兴峰 李蓓蓓 刘丽妍 牛海涛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2-55,共4页
以亚麻针刺非织造布为增强基 ,采用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法制作复合材料 ,研究了不同针刺工艺对亚麻非织造布及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和体式显微镜分别对复合材料的拉伸断面和弯曲断痕进行了观察 ,并分析了它们的破坏... 以亚麻针刺非织造布为增强基 ,采用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法制作复合材料 ,研究了不同针刺工艺对亚麻非织造布及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和体式显微镜分别对复合材料的拉伸断面和弯曲断痕进行了观察 ,并分析了它们的破坏模式。结果表明 :采用平行铺网或交叉铺网制成的 660 .4g/m2 的针刺毡 ,均可在一定的针刺密度下 ,使其复合板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达到国内天然增强材料及普通工程塑料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纤维 非织造布 针刺工艺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斜内锁型三维机织物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12
作者 李文晓 薛元德 吴人洁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34-339,共6页
研究了用树脂传递模塑(resintransfer molding,RTM)工艺成型的倾斜内锁型玻璃纤维三维机织物增强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试样的拉伸、压缩和弯曲性能以及层间剪切性能均明显受到z 向纤维... 研究了用树脂传递模塑(resintransfer molding,RTM)工艺成型的倾斜内锁型玻璃纤维三维机织物增强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试样的拉伸、压缩和弯曲性能以及层间剪切性能均明显受到z 向纤维含量和方向性的影响;接结纱受拉伸直,基体发生屈服,使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呈非线性;具有很典型的达15% 的高压缩断裂应变;弯曲试验中试样在1.5 倍厚度的大挠度下不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 力学性能 树脂传递模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玻纤增强原位聚合尼龙6复合板材树脂传递成型工艺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黎敏荣 薛平 +1 位作者 贾明印 陈轲 《塑料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7-60,共4页
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FRTPRC)由于轻质、高强以及可回收再利用的特点,受到广泛的关注,其成型技术也不断更新。采用热塑性树脂传递成型(T-TRM)工艺,制备了纯尼龙6(APA6)板与连续玻纤增强尼龙6热塑性复合板(GF/PA6)。通过研究... 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FRTPRC)由于轻质、高强以及可回收再利用的特点,受到广泛的关注,其成型技术也不断更新。采用热塑性树脂传递成型(T-TRM)工艺,制备了纯尼龙6(APA6)板与连续玻纤增强尼龙6热塑性复合板(GF/PA6)。通过研究和分析模具温度、保温时间等工艺参数对APA6板的转化率、结晶度、黏均摩尔质量的影响,并且研究了不同纤维含量对GF/PA6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与SEM电镜分析了GF/PA6复合材料的断裂形貌。结果表明,模具温度为170℃、保温时间为30 min时,尼龙6的结晶度和黏均摩尔质量达到最好,纤维含量增加,GF/PA6板的弯曲、拉伸强度增加;微观分析表明,玻纤与PA6树脂基体有较好的结合性,结合机理为浸润吸附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玻纤 原位聚合 树脂传递成型工艺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M复合材料单搭接头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列 熊峻江 程泽林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32-36,39,共6页
在常温环境下,进行了RTM成型工艺制备的复合材料单搭接头的剪切强度实验,记录并处理了实验数据;根据实验现象分析了单搭接头的破坏机理;建立了RTM复合材料单搭接头的三维(3D)有限元模型,模拟了搭接头的拉伸剪切破坏过程,并预测了搭接头... 在常温环境下,进行了RTM成型工艺制备的复合材料单搭接头的剪切强度实验,记录并处理了实验数据;根据实验现象分析了单搭接头的破坏机理;建立了RTM复合材料单搭接头的三维(3D)有限元模型,模拟了搭接头的拉伸剪切破坏过程,并预测了搭接头破坏位置与破坏载荷,预测结果与实验现象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树脂转移模塑(RTM) 单搭接头 力学性能 有限元 ANSY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三轴编织的中空筒体复合材料制造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罗维 程勇 +2 位作者 杨永忠 郭强 彭珂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6-60,共5页
编织复合材料因其预成型过程自动化程度高、织物整体性好、可近净成型、结构设计灵活等优势,结合树脂传递模塑(RTM)、真空辅助树脂浸渍(VARI)等液体成型工艺可实现异型管类复合材料结构的快速低成本制备,是未来低成本复合材料发展的一... 编织复合材料因其预成型过程自动化程度高、织物整体性好、可近净成型、结构设计灵活等优势,结合树脂传递模塑(RTM)、真空辅助树脂浸渍(VARI)等液体成型工艺可实现异型管类复合材料结构的快速低成本制备,是未来低成本复合材料发展的一个方向。本文对二维三轴编织复合材料的结构特点、国内外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阐述了典型二维三轴编织复合材料基本力学性能及典型复合材料变截面筒体的研制过程,验证了其工程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织复合材料 树脂传递模塑 静态力学性能 冲击性能 流道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EP/CF及EP/CF/GF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方梅 谈昆伦 +3 位作者 谈源 许经纬 黄明 张娜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1-26,共6页
采用真空辅助树脂转移模塑(VARTM)技术制备了环氧树脂/碳纤维(EP/CF)和环氧树脂/碳纤维/玻璃纤维毡(EP/CF/GF)复合材料。测试了两种纤维铺层方式中树脂流动距离的平方与流动时间的关系,对两种铺层纤维体系的渗透率进行了研究对比;将两... 采用真空辅助树脂转移模塑(VARTM)技术制备了环氧树脂/碳纤维(EP/CF)和环氧树脂/碳纤维/玻璃纤维毡(EP/CF/GF)复合材料。测试了两种纤维铺层方式中树脂流动距离的平方与流动时间的关系,对两种铺层纤维体系的渗透率进行了研究对比;将两种复合材料进行高温处理,并且对其高温处理前后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复合材料的拉伸断口形貌。结果表明,EP/CF/GF中GF毡的松散结构使树脂更易流动;高温热处理造成了EP/CF弹性模量和拉伸应变的降低,其中弹性模量降低了9.97%、拉伸应变降低了11.36%,但对EP/CF/GF的影响较小;GF毡的加入造成了2种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下降;未经处理的复合材料断口表面光滑,而热处理后的复合材料断口表面粗糙且有大量基体附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辅助树脂转移模塑 碳纤维 玻璃纤维毡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低速冲击响应及冲击后压缩行为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董慧民 闫丽 +2 位作者 安学锋 钱黄海 苏正涛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1-78,共8页
制备了新型聚醚砜(PES)点阵附载U3160的ES^(TM)-fabric织物,PES附载量分别为15(ES-15),25(ES-25),35(ES-35)g/cm^(2)。采用RTM工艺制备了ES^(TM)-fabric织物增强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牌号:6421)基复合材料(ES^(TM)-fabric/6421),对其进行... 制备了新型聚醚砜(PES)点阵附载U3160的ES^(TM)-fabric织物,PES附载量分别为15(ES-15),25(ES-25),35(ES-35)g/cm^(2)。采用RTM工艺制备了ES^(TM)-fabric织物增强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牌号:6421)基复合材料(ES^(TM)-fabric/6421),对其进行动态力学热分析(DMTA),还进行了冲击阻抗及冲击后压缩性能研究,并利用荧光显微镜分析其增韧机理,同时研究对比了未增韧U3160织物增强6421树脂基复合材料(ES-0)的性能。DMTA分析结果显示,ES-0仅有一个源于BMI基体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增韧后复合材料出现了两个T_(g):191~195℃的松弛峰源于增韧剂PES,230~250℃的松弛峰源于BMI基体树脂。低速冲击结果显示,ES-0试样的初始损伤载荷(DTL)降低非常显著。增韧复合材料的DTL远高于ES-0试样,且与最高峰值载荷相同;随着增韧剂增多,DTL增大,冲击损伤面积减小。荧光显微结果显示:ES-0试样的冲击损伤以分层破坏为主。增韧复合材料在压头下方产生了大量层内和层间基体裂纹,且冲击背面的铺层破裂更加严重,其锥形冲击损伤范围要小于ES-0试样。ES-0试样的冲击后压缩强度(CAI)为144.66 MPa,增韧复合材料ES-15,ES-25和ES-35的CAI值分别依次增大为205.85,265.74 MPa和275.14 MPa。ES-0试样经冲击后压缩破坏后结构中出现了大量分层,结构无显著的劈裂;ES-15试样存在大量的纤维铺层劈裂及显著的基体裂纹;ES-25试样和ES-35试样以铺层剪切破坏为主,这些损伤会吸收大量能量,从而导致高的CAI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韧技术 冲击行为 损伤容限 损伤模式 树脂转移模塑(R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T树脂反应特性及其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牟书香 杜微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17,共6页
分析了环状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BT)-CBT100和CBT160两种树脂的反应特性,研究了三种锡类催化剂对CBT100树脂低粘度适用期和高温反应时间的影响,并对比了采用树脂粉末熔融浸渍成型和高温真空辅助灌注成型(VARTM)方法制备的玻璃纤维增强... 分析了环状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BT)-CBT100和CBT160两种树脂的反应特性,研究了三种锡类催化剂对CBT100树脂低粘度适用期和高温反应时间的影响,并对比了采用树脂粉末熔融浸渍成型和高温真空辅助灌注成型(VARTM)方法制备的玻璃纤维增强聚环状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CBT)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CBT160树脂高温反应速度较快,适合树脂粉末熔融浸渍相类似的成型工艺。CBT100树脂通过外加一定量的单丁基三异辛酸锡或二丁基二月桂酸锡催化剂,可以使其具有合适的适用期和反应聚合时间,适宜用于VARTM过程。含单丁基三异辛酸锡的CBT100树脂通过高温VARTM方法制备的玻纤增强PCBT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较好,略高于采用CBT160树脂用树脂粉末熔融浸渍成型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热塑性复合材料 树脂粉末熔融浸渍成型 高温真空辅助灌注成型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灌注工艺对玻璃钢层压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连学 陆萍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0-74,共5页
应用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工艺(VARTM)和真空灌注成型工艺(VIMP)制备玻纤增强塑料(GFRP)层压板,研究制样工艺对玻璃钢层压板性能的影响。利用灼烧法考察了VARTM工艺和VIMP工艺对玻璃钢层压板的玻纤含量的影响,发现VARTM工艺制得的层压... 应用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工艺(VARTM)和真空灌注成型工艺(VIMP)制备玻纤增强塑料(GFRP)层压板,研究制样工艺对玻璃钢层压板性能的影响。利用灼烧法考察了VARTM工艺和VIMP工艺对玻璃钢层压板的玻纤含量的影响,发现VARTM工艺制得的层压板的玻纤含量均匀可控,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并对两种制样方式得到的层压板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包括静态力学性能和动态疲劳性能,发现VARTM工艺制得的层压板静态性能较优,而两种成型工艺对动态疲劳性能无明显影响。在实验室评估玻纤性能时,选择用VARTM工艺制作层压板能更好地得到材料的真实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工艺 真空灌注成型工艺 玻纤增强塑料层压板 玻纤含量 厚度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