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通道交叉密集连接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1
作者 王庆荣 王媛 +1 位作者 朱昌锋 周禹潼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2-270,共9页
针对传统卷积网络学习关键故障能力不足、诊断准确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并行ECA模块的双通道交叉密集连接故障诊断模型(DCCNN)。该模型在密集连接网络的基础上搭建双通道结构,设计了多卷积残差模块和多尺度密集连接网络对故障特征... 针对传统卷积网络学习关键故障能力不足、诊断准确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并行ECA模块的双通道交叉密集连接故障诊断模型(DCCNN)。该模型在密集连接网络的基础上搭建双通道结构,设计了多卷积残差模块和多尺度密集连接网络对故障特征进行提取,实现故障信息的交互与整合;网络内嵌并行通道注意模块,通过通道注意力机制重赋权重,形成的多权重特征能够从多个角度抑制噪声以及无关信号的干扰;最后在凯斯西储大学的轴承数据和齿轮数据上进行训练;实验结果表明:轴承故障识别准确率为99.31%,验证了模型具有自适应诊断能力;在噪声和负载的工况环境中,网络模型也保持较好的诊断性能,相比于其他方法,所提方法具有良好的泛化性和抗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集连接网络 注意力机制 故障诊断 残差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残差注意力密集网络的协作频谱感知方法
2
作者 王安义 朱涛 龚健超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4-94,共11页
针对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的协作频谱感知算法存在的网络结构简单、特征提取能力不足和感知性能下降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残差注意力密集网络(residual attention dense network,RADN)的协作频谱感知算... 针对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的协作频谱感知算法存在的网络结构简单、特征提取能力不足和感知性能下降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残差注意力密集网络(residual attention dense network,RADN)的协作频谱感知算法。该算法通过改进基础残差块,从感受野、通道和空间3个维度引入注意力机制,结合残差连接和密集连接,构建了强大的深层特征提取结构——密集残差(residual in dense,RID),显著提升了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和频谱感知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深度学习方法,RADN算法在低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条件下表现出显著的性能提升。该方法不仅能够适应多种调制方式,还具备较高的检测概率和良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频谱感知 卷积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密集连接 残差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金字塔注意力的葡萄果梗分割模型
3
作者 张丽英 贺静宇 赵建辉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45-1450,共6页
为降低葡萄图像中目标尺寸差异大、光照等复杂环境的影响,提出一种多尺度金字塔注意力网络MPANet(multiscale pyramid attention network)。网络包括特征提取模块、多尺度特征的注意力池化金字塔模块和特征增强模块。在采集的葡萄图像... 为降低葡萄图像中目标尺寸差异大、光照等复杂环境的影响,提出一种多尺度金字塔注意力网络MPANet(multiscale pyramid attention network)。网络包括特征提取模块、多尺度特征的注意力池化金字塔模块和特征增强模块。在采集的葡萄图像数据集上进行实验,提出方法的交并比(IoU)和Dice系数分别为85.3%、97.98%,均优于对比模型,使用几何学方法对分割的果梗进行采摘点定位,准确率为98.26%,验证了模型在果梗分割任务上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梗识别 语义分割 注意力机制 多尺度特征提取 池化金字塔 残差连接 采摘点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低频特征融合的低照度图像增强方法
4
作者 王德文 胡旺盛 +1 位作者 张润磊 赵文清 《智能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1-648,共8页
针对现有低照度图像增强方法中性能与开销不平衡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高低频特征融合的低照度图像增强方法。该方法在多尺度上提取几何特征丰富的低频特征与语义特征丰富的高频特征,经过高低频特征融合得到增强图像,在保证良好图像质量... 针对现有低照度图像增强方法中性能与开销不平衡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高低频特征融合的低照度图像增强方法。该方法在多尺度上提取几何特征丰富的低频特征与语义特征丰富的高频特征,经过高低频特征融合得到增强图像,在保证良好图像质量的同时降低开销。为提升低照度环境下的特征提取能力,构建残差混合注意力模块,从像素与通道两方面对重要的局部区域给予更多关注。针对下采样导致的信息丢失问题,提出一种特征合并模块对下采样后的特征进行特征补充。此外,通过多级残差密集连接模块增强特征复用能力。在SID(see-in-the-dark)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该方法峰值信噪比和结构相似度分别达到29.67和0.792,模型参数量仅为1.5×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照度 图像增强 高频特征 低频特征 特征融合 注意力 多尺度 残差网络 密集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连通特征和残差卷积神经网络的情绪脑电识别研究
5
作者 张学军 付从伟 《数据采集与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46-1054,共9页
脑电信号(Electroencephalogram,EEG)作为一种客观直接的信息源,被广泛应用于情绪识别任务。为了提取脑电信号的空间连通特征所隐含的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连通特征和残差卷积神经网络(Spatial connectivity features and residual c... 脑电信号(Electroencephalogram,EEG)作为一种客观直接的信息源,被广泛应用于情绪识别任务。为了提取脑电信号的空间连通特征所隐含的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连通特征和残差卷积神经网络(Spatial connectivity features and residua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F-RCNN)模型的情绪识别方法。该方法从经预处理的脑电信号中提取皮尔逊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PCC)、锁相值(Phase-locked value,PLV)和互信息(Mutual information,MI)作为空间连通特征,使用包含两个残差模块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来提取情感信息。在SEED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显示,PLV构造的连接矩阵与脑电情绪关系更为密切,其平均准确率可达93.38%,标准差为3.35%。与传统算法相比,SCF-RCNN在情绪识别领域的分类任务中表现更为优越,表明该方法在情绪识别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信号 情绪识别 残差神经网络 连通特征 锁相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质成因的走滑断裂带岩溶缝洞型储层连通性与剩余油分布模式--以塔里木盆地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凤磊 林承焰 +4 位作者 任丽华 张国印 朱永峰 张银涛 关宝珠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5-334,共20页
塔里木盆地走滑断裂带超深层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储层的立体结构,是影响其连通性和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优选具有典型缝洞体特征的一间房地质露头,通过无人机露头扫描、探地雷达分析和实际测量等手段,完成断裂、裂缝和溶洞的参数提取,... 塔里木盆地走滑断裂带超深层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储层的立体结构,是影响其连通性和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优选具有典型缝洞体特征的一间房地质露头,通过无人机露头扫描、探地雷达分析和实际测量等手段,完成断裂、裂缝和溶洞的参数提取,依据露头大型溶洞、小型溶洞、断层核和破碎带的分布特征,建立断裂带露头区缝洞体发育模式。基于里德尔剪切机理与应力椭圆理论,分析走滑断裂结构特征;采用传统解释与智能识别结合手段,完成富满油田跃满井区三维地震资料的走滑断裂、缝洞体主体和裂缝带精细解释,以及不同结构储层地震响应正演验证;借助缝洞型井组的干扰试井,分析储层连通要素,建立以生产井单井产能、见水周期、油压变化和静压梯度等生产动态为依据的油藏单元划分思路,探讨了不同结构特征储集体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断裂走向为控制缝洞体发育的主要因素,可将其划分为单断面无溶蚀断-缝组合、单断面弱溶蚀断-缝-洞组合和单断面强溶蚀断-缝-洞组合3个发育阶段,建立单断面、平行断面和复杂断面3个岩溶缝洞体发育模式,用来指导研究区缝洞型储层立体结构刻画;②确立断裂面走向为核心连通要素,基于储层解释结果,划分了不同断裂面组合的顺向强连通、复合中连通和侧向弱连通3种连通类型;③建立同向单断裂组合、斜列断缝面组合和不同向多断缝面组合3种储集体连通性组合模式,以及与之对应的剩余油分布模式。基于这种认识,可以建立起一种油藏连通单元的分析思路,从而指导走滑断裂带岩溶缝洞型油气藏勘探与剩余油挖潜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油 断裂破碎带 储层连通性 缝洞型储层 富满油田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深度可分离ResNet的废弃家电回收图像分类模型
7
作者 雷帅 仇明鑫 +1 位作者 柳先辉 张颖瑶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77-383,共7页
针对海量废弃家电回收图像数据在回收技术中难以有效利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esNet和多尺度卷积的废弃家电回收图像分类模型(Multi-scale and Efficient ResNet,ME-ResNet)。首先,基于残差结构设计了多尺度卷积模块以提升不同尺度特... 针对海量废弃家电回收图像数据在回收技术中难以有效利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esNet和多尺度卷积的废弃家电回收图像分类模型(Multi-scale and Efficient ResNet,ME-ResNet)。首先,基于残差结构设计了多尺度卷积模块以提升不同尺度特征信息提取能力,在此基础上基于ResNet设计了针对废弃家电回收图像分类问题的ME-ResNet模型;其次,通过用深度可分离卷积替换多尺度卷积中的部分卷积层,实现ME-ResNet模型轻量化;最后,通过与其他卷积神经网络的对比实验,对ME-ResNet及其轻量化模型的性能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经典的卷积神经网络ResNet34,ME-ResNet及其轻量化模型均能有效提升识别准确度,针对构建的数据集,其最优准确率分别提升了1.2%和0.3%,宏精确率分别提升了1.7%和0.9%,宏召回率分别提升了1.3%和0.2%,宏F1分数分别提升了1.5%和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卷积 ME-ResNet模型 深度可分离卷积 图像分类 残差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Anet:面向图像特征退化自适应调整的盲超分辨率算法
8
作者 冯浩 张瑞欣 +3 位作者 高磊怡 程倚宁 贾凡 邓红霞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83-1390,共8页
针对经典的盲超分辨率方法存在模糊核估计精度有限且难以有效使用预测的模糊核实现超分辨率重建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图像特征退化自适应调整的盲超分辨率算法.首先,在核估计子网络主干编码器和解码器中引入残差和跳跃连接,融合不同层... 针对经典的盲超分辨率方法存在模糊核估计精度有限且难以有效使用预测的模糊核实现超分辨率重建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图像特征退化自适应调整的盲超分辨率算法.首先,在核估计子网络主干编码器和解码器中引入残差和跳跃连接,融合不同层次和通道数的图像特征,以提高核估计的性能和精度.另外将当前层次的图像特征与模糊核做自注意力查询即面向图像特征自适应调整退化并将其映射到潜在的特征核空间和通道系数,以灵活处理模糊核与图像之间的特征差异.基于Gaussian8和4个开源数据集,与7种代表性算法比较,结果显示在合成数据4倍因子场景下该算法领先所有模型.同时,该方法在未知退化的真实世界图像上也表现出了良好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超分辨率 盲超分辨率 残差学习 跳跃连接 自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RAtte-UNet的三维断层识别方法
9
作者 高新成 梁云虎 +1 位作者 王莉利 吴吉忠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0,共9页
地震数据中的断层结构可以揭示地下构造和岩层变化,为资源勘探和地质灾害防治提供重要依据。然而实际采集的三维地震数据中包含大量噪声且断层体所占比例极小,利用蚂蚁体识别方法得到的结果误差较大,连续性和准确性不够。为此,提出一种... 地震数据中的断层结构可以揭示地下构造和岩层变化,为资源勘探和地质灾害防治提供重要依据。然而实际采集的三维地震数据中包含大量噪声且断层体所占比例极小,利用蚂蚁体识别方法得到的结果误差较大,连续性和准确性不够。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三维残差注意力RAtte‑UNet断层识别方法,即融合残差跳跃连接与注意力机制并进行模型训练,采用混合损失函数减少断层与非断层的极度不平衡对网络训练的影响,使网络对于小断层具有更好的识别能力。通过对模拟数据和真实数据进行断层识别,准确率、召回率和精确率等评价指标均有所提升。相比于蚂蚁体等断层识别方法,该方法的识别结果中断层连续性更好,并能识别小断层,模型泛化能力更强。该方法可推广应用到实际地震勘探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识别 残差跳跃连接 注意力机制 混合损失函数 RAtte‑U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2)—DSCNet植物叶片分割方法研究
10
作者 曾德斌 陆万荣 +2 位作者 郑良芳 施明登 陈文绪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258,共6页
为提高复杂背景情况下植物叶片分割算法精度、效果以及减少卷积计算量,提出一种改进的U^(2)—Net语义分割模型U^(2)—DSCNet。该模型基于U^(2)—Net的RSU残差结构引入深度可分离卷积,采用DSC—RSU残差模块替代U^(2)—Net的RSU单元,得到... 为提高复杂背景情况下植物叶片分割算法精度、效果以及减少卷积计算量,提出一种改进的U^(2)—Net语义分割模型U^(2)—DSCNet。该模型基于U^(2)—Net的RSU残差结构引入深度可分离卷积,采用DSC—RSU残差模块替代U^(2)—Net的RSU单元,得到改进的U^(2)—Net语义分割模型U^(2)—DSCNet。模型由编码器、解码器、特征融合3部分构成,编码器有6层编码模块(En_1~En_6),解码器有5层解码模块(De_1~De_5),接着对5个解码器输出的图进行特征融合,得到融合不同尺度语义信息的特征图来用于模型训练。在测试集和自然环境下采集的图片上进行模型验证试验,与FCN、SegNet、U—Net和U^(2)—Net等算法进行对比。采用精确率、召回率、Fβ分数和交并比作为评价指标,U^(2)—DSCNet在4个指标中的结果为0.952,0.956,0.952,80.3,相比于其他几种分割算法均有显著提高,并且模型尺寸和训练效率也比U^(2)—Net更好,模型尺寸为137 MB,训练时间为0.72 s。该模型在拥有高分割准确率的同时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叶片 U^(2)—DSCNet 语义分割 残差连接 深度可分离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化多尺度特征融合的金属缺陷分类模型
11
作者 李季桐 刘杰 +1 位作者 杨娜 王子宁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6-218,共13页
金属缺陷检测作为工业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其检测精度直接影响制造业智能化进程。针对现有特征融合模块存在特征信息丢失、跨尺度信息交互不足以及识别准确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层次化多尺度特征融合的分类模型。该模型通过融合Swin ... 金属缺陷检测作为工业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其检测精度直接影响制造业智能化进程。针对现有特征融合模块存在特征信息丢失、跨尺度信息交互不足以及识别准确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层次化多尺度特征融合的分类模型。该模型通过融合Swin Transformer与ConvNeXt两种网络架构的互补优势,构建了具有层次化感知能力的特征学习网络。其中,Swin Transformer采用移位窗口机制和多级自注意力机制有效捕获全局特征,ConvNeXt通过深度可分离卷积和高效卷积操作精准提取局部特征。为实现全局与局部的高效融合,创新性地设计自适应层次特征融合层,该层采用通道注意力机制、空间注意力机制和多尺度融合策略,实现全局与局部特征在多层次上的有效融合,同时在该层中增加多层倒残差融合模块,通过动态调整提取特征信息,以确保特征融合的精准性与可靠性。为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在公开NEU-DET和GC10-DET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准确率分别达到99.6%和96.9%。为验证模型的泛化性,在自建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准确率达到99.8%,与目前主流算法ConvNeXt、Swin transformer、VGG16、ResNet34模型相比,准确率分别提升3.4%、2.3%、4.3%、2.7%。实验结果表明,HMFF模型在金属缺陷检测领域具有更显著的分类准确性和鲁棒性,为工业场景下的高精度缺陷检测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in Transformer ConvNeXt 缺陷分类 多尺度特征提取 自适应层次特征融合 多层倒残差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并行多卷积注意力的扩散模型去雾方法
12
作者 崔欣桐 王瑛 +3 位作者 邓真楠 王浚瞩 梁铮 邓红霞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81-2088,共8页
针对目前去雾方法细节模糊、对真实环境去雾不彻底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并行多卷积注意力的条件扩散模型。将有雾图像作为条件先验引入扩散模型,提升扩散模型对尘雾的理解能力;设计构建并行多卷积注意力残差块,通过不同尺度卷积和不同注... 针对目前去雾方法细节模糊、对真实环境去雾不彻底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并行多卷积注意力的条件扩散模型。将有雾图像作为条件先验引入扩散模型,提升扩散模型对尘雾的理解能力;设计构建并行多卷积注意力残差块,通过不同尺度卷积和不同注意力机制加强模型对尘雾区域的关注,提升模型对有雾图像的特征提取能力;使用SKFusion进行带权特征融合,更大限度保留重要的浅层特征;使用双3次下采样和拉普拉斯金字塔处理图像,降低模型参数和计算复杂度。通过将该方法与其它方法在不同数据集进行多种对比实验和消融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在图像去雾上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去雾 深度学习 扩散模型 并行多卷积注意力 深度可分离卷积 残差连接 多尺度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机器声音异常检测的ARViTrans方法
13
作者 陈龙 郭法滨 +1 位作者 黄小伟 陆亚师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07-1814,共8页
为解决现有机器声音异常检测方法只关注时域、频域或通道维度的单一特征,忽略了声谱特征与时间序列信息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初始特征丢失导致样本数据分布拟合不准确,从而引发较高的异常漏检率和误报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注意力机制... 为解决现有机器声音异常检测方法只关注时域、频域或通道维度的单一特征,忽略了声谱特征与时间序列信息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初始特征丢失导致样本数据分布拟合不准确,从而引发较高的异常漏检率和误报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注意力机制和跳跃连接的机器声音异常检测方法ARViTrans。首先,提出了一种三维高效坐标注意力机制,通过特征空间的解耦操作来协同捕捉时域、频域以及通道维度特征。然后,使用Mobile-ViT作为主干网络并设计了RES-MoViT模块代替原有的MobileViT模块,通过跳跃连接捕捉输入和输出之间的信息,更好地拟合样本数据分布,通过梯度回流减少重复学习相似特征参数,提高参数利用效率。最后,在MIMII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相较DCASE Task2基线系统的AE和MobileNetV2,AUC分别提高10.14%和10.26%,pAUC分别提高13.40%和6.50%。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保持较低模型复杂度的同时能有效捕捉不同维度特征之间的相互联系,提高异常检测精度并降低误报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检测 MobileViT 注意力机制 残差连接 无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图卷积网络的自监督群体发现模型
14
作者 王栽胜 汪晓锋 +2 位作者 沈国栋 张增杰 全大英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22-2032,共11页
为缓解图神经网络在群体发现任务中对先验知识的过度依赖并提高识别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监督学习和深度图卷积网络(GCN)的群体发现模型。该模型充分利用少量标记节点的语义特征,并通过语义对齐机制获得未知节点的伪标签,从而引入一... 为缓解图神经网络在群体发现任务中对先验知识的过度依赖并提高识别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监督学习和深度图卷积网络(GCN)的群体发现模型。该模型充分利用少量标记节点的语义特征,并通过语义对齐机制获得未知节点的伪标签,从而引入一种自监督学习模块以缓解GCN模型训练过程中对大量先验标签的依赖性。同时,为通过获取网络全局信息以提高群体识别的准确性,通过堆叠多个自监督学习模块构建一种深度图自监督学习模型,并利用初始残差和恒等映射2种策略来克服深度模型带来的过平滑问题。在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在给定少量先验标签和加深模型深度的情况下,所提模型与现有模型相比在群体识别精度上表现出了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群体发现 图卷积网络 残差连接 自监督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特征注意力和残差连接的偏标签回归算法
15
作者 吴海峰 陶丽青 程玉胜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30-2536,共7页
偏标签回归(PLR)弥补了偏标签学习(PLL)仅聚焦于分类任务的局限。针对现有的PLR算法忽略实例特征的特性差异的问题,提出一种集成特征注意力和残差连接的偏标签回归算法(PLR-FARC)。首先,通过标签增强技术将真实数据集的标签扩充为一组... 偏标签回归(PLR)弥补了偏标签学习(PLL)仅聚焦于分类任务的局限。针对现有的PLR算法忽略实例特征的特性差异的问题,提出一种集成特征注意力和残差连接的偏标签回归算法(PLR-FARC)。首先,通过标签增强技术将真实数据集的标签扩充为一组实值候选标签;其次,借助注意力机制自动生成每个特征对标签的贡献度;再次,引入残差连接以减少特征在传递过程中的信息丢失,从而维持特征的完整性;最后,分别基于IDent(IDentification method)和PIDent(Progressive IDentification method)计算预测损失。在Abalone、Airfoil、Concrete、Cpu-act、Housing和Power-plant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IDent和PIDent,PLR-FARC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平均降低了2.15%、38.38%、8.86%、4.19%、15.71%和15.55%,均方误差(MSE)分别平均降低了9.35%、71.32%、23.10%、20.17%、27.22%和9.46%。可见,所提算法是可行且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标签学习 偏标签回归 候选标签 注意力机制 残差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触觉识别的神经结构搜索算法
16
作者 邹子超 李玉良 +1 位作者 陈萌 马飞红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09-1217,共9页
针对手工设计神经网络需要耗费一定时间和精力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学习遗传算法的两级式神经结构搜索算法,并应用于触觉识别领域。设计了一种自学习遗传算法,利用强化学习优化遗传算法的选择、交叉和变异算子,以求遗传算法加速... 针对手工设计神经网络需要耗费一定时间和精力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学习遗传算法的两级式神经结构搜索算法,并应用于触觉识别领域。设计了一种自学习遗传算法,利用强化学习优化遗传算法的选择、交叉和变异算子,以求遗传算法加速收敛,并在陷入局部最优时跳出局部最优;基于自学习遗传算法,提出了两级式神经网络结构搜索算法,用于搜索适合处理触觉时序数据的卷积神经网络和循环神经网络串联模型,且为卷积神经网络和循环神经网络模块引入了层间残差连接以解决网络退化问题,并使用公开触觉数据集对算法进行了实验验证。自建包含22类实验样品的触觉数据集,基于数据集进行了搜索算法实验,并对搜索得到的最优网络进行了分类识别测试,识别准确率为96.81%,与长短期记忆网络、门控循环单元网络和卷积神经网络与长短记忆网络串联模型进行对比,对比结果显示:本文搜索算法搜索出的网络性能更加优异,识别率更高,进一步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结构搜索 触觉识别 强化学习 遗传算法 卷积神经网络和循环神经网络串联模型 触觉传感器 卷积神经网络与循环神经网络串联模型 层间残差连接循环神经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深度残差收缩网络的光伏发电阵列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彭辉 黄婧柠 +2 位作者 郑宇锋 田程程 严路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共8页
光伏发电存在诸如出力随机性强,受气象和环境因素影响大,易受接线方式和光伏电池组件内部健康状态等影响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将光伏阵列输出电压及各支路输出电流波形图像作为故障诊断模型的输入,并对深度学习典型算法中的卷积神经网... 光伏发电存在诸如出力随机性强,受气象和环境因素影响大,易受接线方式和光伏电池组件内部健康状态等影响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将光伏阵列输出电压及各支路输出电流波形图像作为故障诊断模型的输入,并对深度学习典型算法中的卷积神经网络和深度残差网络进行改进,以适用于二维图像类型辨识且特征提取性能更佳的深度残差收缩网络作为光伏阵列故障诊断算法,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仿真模型,并搭建了与之相对应的试验平台,分别测量正常运行及各类故障下的光伏阵列输出电压以及各支路输出电流,并绘制相应波形特征图作为深度残差收缩网络算法的输入样本,实现并网光伏阵列的故障分类辨识。数值仿真与试验验证了深度残差收缩网络模型的正确性与优越性,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并网光伏阵列故障诊断仿真中的准确率显著高于卷积神经网络和残差网络算法,具有更佳的训练效果和分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残差收缩网络 故障诊断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 波形特征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混合卷积和多尺度注意力的视频异常检测算法
18
作者 杨大为 刘志权 王红霞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28-1137,共10页
基于U-net风格的无监督视频异常检测模型有着较好的检测效果,但由于普通卷积运算使用固有的局部特性,使U-Net风格的编码器无法有效地提取全局上下文信息,并且使用简单的跳跃连接无法获得有效的特征信息,使用的L2损失函数是仅考虑了像素... 基于U-net风格的无监督视频异常检测模型有着较好的检测效果,但由于普通卷积运算使用固有的局部特性,使U-Net风格的编码器无法有效地提取全局上下文信息,并且使用简单的跳跃连接无法获得有效的特征信息,使用的L2损失函数是仅考虑了像素级别的差异而无法捕捉图像的结构特征。对此提出了结合混合卷积和多尺度注意力的视频异常检测算法,并加入结构相似性损失函数(SSIM)优化模型。具体来说,在编码器最后一层添加混合卷积模块,混合空间和位置的特征来提取全局上下文信息。在编码器和解码器之间的跳跃连接中添加多尺度注意力模块,使模型能提取更有价值的特征,实现有效的跳跃连接。使用参数约束结构相似性损失函数与L2损失函数的权重,从而更准确地优化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UCSD-Ped2和CUHK Avenue公开数据集上的AUC指标达到96.7%和86.1%,与改进前的模型相比提高了1.6%和1.4%,证明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下文信息 跳跃连接 混合卷积 多尺度注意力 结构相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BRNet:融合残差连接的多分支手写字符识别网络
19
作者 李钢 陈太兵 +2 位作者 杨之博 范屹 张玲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49-157,共9页
脱机手写中文字符识别(handwritten Chinese character recognition,HCCR)在计算机视觉领域一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相比传统方法,基于深度学习的网络通过训练大量数据在识别任务中取得了差异化的效果,但识别效果依旧处于发展过程中。基... 脱机手写中文字符识别(handwritten Chinese character recognition,HCCR)在计算机视觉领域一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相比传统方法,基于深度学习的网络通过训练大量数据在识别任务中取得了差异化的效果,但识别效果依旧处于发展过程中。基于此,结合DW卷积和残差连接设计了一种多分支残差模块,该模块通过DW卷积以较小的内存和参数量为代价来加深网络深度,增强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再通过残差连接抑制网络梯度问题和退化问题;另外,提出了一种多分支权重算法,来改善多分支残差模块中各分支的权重分配问题;并将六个以多分支残差模块为主的结构线性连接,组成HCCR识别网络。该模型在CASIA-HWDB1.0、CASIA-HWDB1.1、ICDAR2013数据集上的识别准确率分别达到了97.77%、97.30%、97.64%,表现出高精度的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写中文字符识别(HCCR) 多分支残差模块 DW卷积 残差连接 多分支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Informer的云计算资源负载预测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浩阳 贺小伟 +2 位作者 王宾 吴昊 尤琪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50,共8页
负载预测是云计算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预测云资源的使用情况可提高云平台性能及防止资源浪费,然而云计算资源使用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使得负载预测较为困难,尽管Informer在时序预测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未对时间的因果依赖... 负载预测是云计算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预测云资源的使用情况可提高云平台性能及防止资源浪费,然而云计算资源使用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使得负载预测较为困难,尽管Informer在时序预测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未对时间的因果依赖关系加以限制造成未来信息泄露,也未考虑网络深度的增加导致模型性能下降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Informer的多步负载预测模型(Informer-DCR)。将编码器中各注意力块之间的正则卷积替换为扩张因果卷积,使深层网络中的高层能够接收更大范围的输入信息来提高模型预测精度,并保证时序预测过程的因果性。在编码器中添加残差连接,使网络中低层的输入信息直接传到后续的高层,解决了深层网络退化问题。实验结果表明,Informer-DCR模型在不同预测步长下的平均绝对误差比Informer、时间卷积网络等主流预测模型降低了8.4%~40.0%,并且在训练过程中表现出比Informer更好的收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负载预测 Informer模型 扩张因果卷积 残差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