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onlinear flow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low-permeability reservoir 被引量:2
1
作者 于荣泽 卞亚南 +3 位作者 周舒 王楷军 吕琦 陈朝辉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7期1980-1987,共8页
A nonlinear flow reservoir mathematical model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flow characteristic of low-permeability reservoir.The well-grid equations were deduced and the dimensionless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was intr... A nonlinear flow reservoir mathematical model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flow characteristic of low-permeability reservoir.The well-grid equations were deduced and the dimensionless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was introduced to describe the permeability variation of nonlinear flow.The nonlinear flow numerical simulation program was compiled based on black-oil model.A quarter of five-spot well unit was simulat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nonlinear flow on the exploitation of low-permeability reservoir.The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Darcy flow,quasi-linear flow and nonlinear flow were provided.The dimensionless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distribution was gained to describe the nonlinear flow degree.The result shows that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Darcy flow,when considering nonlinear flow,the oil production is low,and production decline is rapid.The fluid flow in reservoir consumes more driving energy,which reduces the water flooding efficiency.Darcy flow model overstates the reservoir flow capability,and quasi-linear flow model overstates the reservoir flow resistance.The flow ability of the formation near the well and artificial fracture is strong while the flow ability of the formation far away from the main streamline is weak.The nonlinear flow area is much larger than that of quasi-linear flow during the fluid flow in low-permeability reservoir.The water propelling speed of nonlinear flow is greatly slower than that of Darcy flow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of artificial fracture,and the nonlinear flow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well pattern arrangement of low-permeability reservoi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permeability reservoir nonlinear flow mathematical model numerical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热数值模拟与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
2
作者 盖长城 李洪达 +2 位作者 任路 曹伟 郝杰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9-856,共8页
地热能和石油均是重要的地下能源。地热数值模拟和油藏数值模拟是评估、优化地热能和石油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在能源领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对比地热数值模拟和油藏数值模拟数学模型的基础架构、数值解法、案例分析,揭示了数... 地热能和石油均是重要的地下能源。地热数值模拟和油藏数值模拟是评估、优化地热能和石油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在能源领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对比地热数值模拟和油藏数值模拟数学模型的基础架构、数值解法、案例分析,揭示了数值模拟方法在开发2种能源过程中的相似点和差异性。在模拟方法方面,地热数值模拟侧重于热传导和地温场变化特征,而油藏数值模拟则更加关注流体动力学和原油开采过程;在模拟结果方面,地热数值模拟可用于地热资源开发规划和关键生产参数优化,而油藏数值模拟则更多地应用于油田储量评估、注采参数优化和油井生产管理。通过对比分析为地热能和石油工程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有助于推动2种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数值模拟 油藏数值模拟 数值解法 数学模型 应用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气藏一井多层开采技术界限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熊钰 张烈辉 +2 位作者 阳仿勇 鲁友常 胡述清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1-83,i022-i023,共5页
在气藏开发中,所遇到的气藏基本上都为多层气藏,而在气藏开发方案的决策中,多层气藏的开发层系的划分主要基于开发油井时的层系划分原则,并没有对多层气藏开采中的分层采气和多层合采的划分方法进行系统、定量的研究。而研究多层气藏合... 在气藏开发中,所遇到的气藏基本上都为多层气藏,而在气藏开发方案的决策中,多层气藏的开发层系的划分主要基于开发油井时的层系划分原则,并没有对多层气藏开采中的分层采气和多层合采的划分方法进行系统、定量的研究。而研究多层气藏合采和分采的技术界限对划分多层气藏的开发层系和单井采气方式的确定具有明显的工程意义。文章在建立层间无串流双层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从气藏压力、储层物性方面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因素分析方法入手,获得了多层气藏开发单井合采(分采)技术界限和界限方程,并通过实例应用说明了图版解释方法。实例应用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为多层气藏开发层系划分提供正确的理论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气藏 界限 开采技术 开发层系 气藏开发 开发方案 划分原则 划分方法 多层合采 气藏开采 工程意义 双层模型 数值模拟 因素分析 储层物性 解释方法 单因素 采气 单井 分采 应用 实例 油井 图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底水气藏水侵机理与开发对策 被引量:52
4
作者 刘华勋 任东 +3 位作者 高树生 胡志明 叶礼友 刘夏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7-53,共7页
边、底水水侵是导致气藏采收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明确边、底水气藏的水侵机理与规律,有利于改善气藏的开发效果。为此,运用全直径岩心模拟边、底水气藏开发过程,研究其水侵机理、动态与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均质气藏,只有边、底水能量... 边、底水水侵是导致气藏采收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明确边、底水气藏的水侵机理与规律,有利于改善气藏的开发效果。为此,运用全直径岩心模拟边、底水气藏开发过程,研究其水侵机理、动态与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均质气藏,只有边、底水能量充足且储层渗透性较好,气藏开发过程中才有可能发生大规模水侵,降低气藏最终采出程度;对于均质低渗透致密储层,边、底水水侵速度十分缓慢,对生产效果几乎没有影响,而边、底水能量主要决定于流体(水和气)自身的弹性膨胀能力和孔隙空间的压缩性。在物理模拟实验认识的基础上,建立了均质、非均质气藏边、底水侵计算模型。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均质气藏储层水侵均匀推进,水侵速度慢;非均质气藏储层水沿着高渗透条带或高角度裂缝向井底推进速度快,且非均质性越强,水侵推进速度越快,气井见水时间越早。该研究成果丰富了对边、底水气藏水侵机理、动态与规律的认识,并为边、底水气藏的合理有效开发提供了具体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水气藏 水侵机理 物理模拟 数学模型 均质储集层 非均质储集层 气藏有效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软件服务协同中信任评估模型的设计 被引量:69
5
作者 徐锋 吕建 +1 位作者 郑玮 曹春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043-1051,共9页
基于Internet的Web应用系统逐步表现为由多个软件服务组成的软件服务协同系统,面向开放、动态和多变的应用环境,软件服务之间的相互信任对软件服务个体和应用系统的安全保障与可靠运行均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给出一个基于Agent的软件服... 基于Internet的Web应用系统逐步表现为由多个软件服务组成的软件服务协同系统,面向开放、动态和多变的应用环境,软件服务之间的相互信任对软件服务个体和应用系统的安全保障与可靠运行均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给出一个基于Agent的软件服务协同模型,随后针对该软件服务协同模型提出一个用于度量软件服务间信任关系的信任评估模型.信任被抽象成一个由信任评估主体对客体的主观期望和客观经验共同作用的函数,模型还提供了一个合理的方法用于综合直接经验和第三方推荐经验.与几个现有的工作相比,设计了较完整的信任评估模型,并强调其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信任评估模型可为软件服务之间的协同与安全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服务协同系统 信任评估 协同模型 AG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油气盆地储层建模和模拟研究评述 被引量:9
6
作者 周江羽 吴冲龙 +1 位作者 毛小平 王燮培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7-72,共6页
概述了国内外储层建模和模拟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对储层建模和模拟的主要方法进行了评述,并对我国在该研究领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作了探讨,建立了进行该项研究工作的一般流程。
关键词 储层 地质模型 数学模型 计算机 盆地 含油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波法在10kV铁路自闭/贯通线故障测距中的应用 被引量:55
7
作者 蔡玉梅 何正友 +1 位作者 王志兵 钱清泉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19,共5页
作者介绍了输电线路行波法测距的原理,概述了铁路自闭/贯通线路的特点及其故障测距的研究现状,研究并分析了行波法在自闭/贯通线测距中应用的特殊性,即自闭/贯通线的线路结构、供电方式及负荷的影响,提出了将零模和线模分量相结合,用零... 作者介绍了输电线路行波法测距的原理,概述了铁路自闭/贯通线路的特点及其故障测距的研究现状,研究并分析了行波法在自闭/贯通线测距中应用的特殊性,即自闭/贯通线的线路结构、供电方式及负荷的影响,提出了将零模和线模分量相结合,用零模分量对故障点反射波和对端母线反射波进行识别,用线模分量进行测距的方法。并用PSCAD/EMTDC对其进行了建模及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测距 PSCAD/EMTDC 输电线路 分量 母线 行波法 供电方式 贯通 铁路 线路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探测激光雷达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19
8
作者 张宇 唐勐 +5 位作者 陈锺贤 吴杰 孙秀冬 苏建忠 刘锋 崔玉平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72-575,共4页
从直接探测激光雷达系统的建模、激光雷达仿真系统的研究、计算机仿真实验等方面介绍了进行激光雷达系统仿真设计的理论和实践。从虚警概率、探测概率、信噪比和阈值噪声比决定最大探测距离的这一角度阐述建立直接探测激光雷达模型;假... 从直接探测激光雷达系统的建模、激光雷达仿真系统的研究、计算机仿真实验等方面介绍了进行激光雷达系统仿真设计的理论和实践。从虚警概率、探测概率、信噪比和阈值噪声比决定最大探测距离的这一角度阐述建立直接探测激光雷达模型;假设在直接检测方式下,探测器噪声可以用高斯概率密度函数表示;考虑了大气分子和气溶胶的吸收和散射作用;仿真系统参数输入中尽可能考虑了实际系统的各种参数要求。仿真实验表明仿真软件能够客观地反映直接探测激光雷达在不同条件下应该探测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直接探测 系统建模 仿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电厂SCR系统运行仿真的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胡满银 乔欢 +1 位作者 徐勤云 杜欣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26-1129,共4页
以干法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烟气脱氮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系统机理的研究,建立了包括烟气流量参数、SCR反应器、氨/空气喷雾系统等一系列相应的仿真数学模型。并在仿真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开发了运行仿真软件。可为设备的安全、经济、... 以干法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烟气脱氮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系统机理的研究,建立了包括烟气流量参数、SCR反应器、氨/空气喷雾系统等一系列相应的仿真数学模型。并在仿真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开发了运行仿真软件。可为设备的安全、经济、高效运行提供借鉴,为教学和运行维护人员的培训以及进一步深入研究影响SCR性能的因素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系统 运行仿真 数学模型 软件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建模与可视化——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42
10
作者 胡包钢 赵星 +4 位作者 严红平 de Reffye Ph Blaise F 熊范纶 王一鸣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16-835,共20页
回顾了植物生长的建模与可视化研究 .为了加深对不同模型的目的、内涵与局限性的理解 ,该文对植物生长模型进行了分类 .在植物生长机研究中 ,对目前常见的分形方法、随机过程、人工智能等建模方法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 .分别介绍了植物... 回顾了植物生长的建模与可视化研究 .为了加深对不同模型的目的、内涵与局限性的理解 ,该文对植物生长模型进行了分类 .在植物生长机研究中 ,对目前常见的分形方法、随机过程、人工智能等建模方法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 .分别介绍了植物仿真与可视化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相关技术 ,以及植物生长软件的发展状况 .最后 ,总结了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 仿真 可视化 计算机 建模 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数值模拟基础理论与应用 被引量:13
11
作者 康志江 赵艳艳 +1 位作者 张冬丽 张杰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8-71,共4页
现有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均为以多孔连续介质为理论基础,以达西方程、连续性方程为核心的数值模拟技术。缝洞型油藏流动特征复杂,不仅存在多孔连续介质渗流特征,还存在离散介质N—S流特征,现有的油藏数值模拟技术不适用。针对缝洞型碳... 现有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均为以多孔连续介质为理论基础,以达西方程、连续性方程为核心的数值模拟技术。缝洞型油藏流动特征复杂,不仅存在多孔连续介质渗流特征,还存在离散介质N—S流特征,现有的油藏数值模拟技术不适用。针对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储层特征,划分了缝洞型油藏介质类型;依据表征单元体基础理论,建立了缝洞油藏连续介质与离散介质耦合计算的理论方法,形成了渗流与缝洞流的流体流动方程组;在数值计算方法上,解决了洞穴流内速度与压力非显式矢量计算求解难题,编写了计算机程序。通过塔河油田应用,揭示了缝洞型油藏开发动力学机理,提出了注水开发模式,实践后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 油藏数值模拟 数学模型 缝洞型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气东送管道模拟仿真软件研发 被引量:12
12
作者 唐建峰 李玉星 +2 位作者 张建 刘建武 杜培恩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4-116,共3页
随着川气东送管道工程等国家重大天然气管道工程的启动,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管道模拟仿真软件势在必行。以"川气东送"工程为背景,采用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能量方程、SHBWR真实气体状态方程建立了较真实反映管内气体流... 随着川气东送管道工程等国家重大天然气管道工程的启动,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管道模拟仿真软件势在必行。以"川气东送"工程为背景,采用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能量方程、SHBWR真实气体状态方程建立了较真实反映管内气体流动的静、动态数学模型,并分别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法及隐式中心有限差分法进行数值求解;分析给出了管道多种工况及静(动)态调峰能力计算、动态预测模型。在以C++builder6.0为开发工具,有机地吸取工控软件与计算软件各自的优势,及数据库、图形化编程理念的基础上,编制了川气东送管道模拟仿真软件。利用TGNET软件及设计资料,完成了软件部分核心程序的验证,并分析了计算结果。实践证明,软件可信程度高,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气东送 天然气管道 软件 仿真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用的移动Agent通信框架设计 被引量:24
13
作者 冯新宇 吕建 曹建农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84-990,共7页
移动Agent的通信机制应满足位置透明性、可靠性、高效性、异步性、自适应性等需求.提出一种通用的移动Agent通信框架,以支持在各种应用需求下的移动Agent通信协议的设计.该框架基于一种灵活的信箱机制,为每个移动Agent分配一个信箱作为... 移动Agent的通信机制应满足位置透明性、可靠性、高效性、异步性、自适应性等需求.提出一种通用的移动Agent通信框架,以支持在各种应用需求下的移动Agent通信协议的设计.该框架基于一种灵活的信箱机制,为每个移动Agent分配一个信箱作为消息缓冲,同时允许Agent及其信箱相互分离,独立迁移.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三维通信框架不仅涵盖了现有的常用通信机制,还支持新的通信协议的设计.通过实验分析了框架的设计参数选择对协议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对框架的应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通信 消息发送 移动AGENT 通信框架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型旋风分离器内三维流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1
14
作者 吴小林 申屠进华 姬忠礼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4-79,共6页
采用雷诺应力模型(Reynolds stress model,简称RSM),在三维贴你坐标系下采用SIMPLE算法求解控制方程,应用Fluent程序数值模拟PV型旋风分离器内三维流场。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相吻合,轴向速率在中心处有滞流、回流,环形空间顶部有二次流,排... 采用雷诺应力模型(Reynolds stress model,简称RSM),在三维贴你坐标系下采用SIMPLE算法求解控制方程,应用Fluent程序数值模拟PV型旋风分离器内三维流场。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相吻合,轴向速率在中心处有滞流、回流,环形空间顶部有二次流,排气管末端有短路流。随着排气管直径的减小,切向速率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型旋风分离器 三维流场 数值模拟 RSM模型 分离效率 湍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建模中相模型的优选验证原则 被引量:40
15
作者 周丽清 熊琦华 吴胜和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0-71,共2页
在储集层随机建模中 ,相建模 (建立储集层结构模型的过程 )是参数建模的基础 ,二步建模法 (two stagesimulation)已被普遍采用。要为参数建模输送合理的相模型 ,使所建相模型忠实于密井网区的井资料 ,除选择相建模方法外 ,优选和验证相... 在储集层随机建模中 ,相建模 (建立储集层结构模型的过程 )是参数建模的基础 ,二步建模法 (two stagesimulation)已被普遍采用。要为参数建模输送合理的相模型 ,使所建相模型忠实于密井网区的井资料 ,除选择相建模方法外 ,优选和验证相模型是关键之一。归纳出相模型验证和实现优选的原则有 :与实际地质体符合 ,抽稀井后的实现接近密井网实现 (或原模型 ) ,相控的参数建模合理 ,与动态资料符合。在ST油田ST2区沙二段S砂层组S4小层 (主要是分支河道和河道间微相沉积 )相模型建立过程中 ,通过地质分析、抽稀井分析、生产动态资料分析 ,按以上原则优选出最佳的模拟实现 ,取心资料、测井资料或地震资料、生产动态资料验证了所选择的相模型是合理的。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开发 储集层结构模型 随机建模 相模型 优选验证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火箭发动机系统瞬变过程模块化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29
16
作者 刘昆 张育林 程谋森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01-405,共5页
为对发动机研制过程中多种试验方案进行仿真预示和对发动机进行结构优化,研究了液体火箭发动机系统瞬变过程模块化建模与仿真方法。提出了流体管道系统的管道 体积模块化分解方法,将组成发动机系统的典型元部件划分为21个模块,并建立了... 为对发动机研制过程中多种试验方案进行仿真预示和对发动机进行结构优化,研究了液体火箭发动机系统瞬变过程模块化建模与仿真方法。提出了流体管道系统的管道 体积模块化分解方法,将组成发动机系统的典型元部件划分为21个模块,并建立了仿真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描述模块元件及其连接关系的系统组态矩阵,以及模块的组合连接方法和组合系统的仿真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研制了分级燃烧循环液氧 液氢发动机系统瞬变过程的模块化建模与仿真软件(LRETMMSS),建立了某型号液氧 液氢补燃发动机的半系统试验的仿真计算模型,进行了仿真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 模块化设计 数学模型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缝性油气藏压裂压降分析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兴文 王世泽 +1 位作者 郭建春 赵金洲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27-129,共3页
传统的压降分析解释技术适用于低渗透均质油气藏的压降分析,而对于裂缝性油气藏就不能很好地解释压裂后裂缝的参数。为了克服传统压降分析解释技术中的不足,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储层中流体的可压缩性和天然裂缝的影响,以... 传统的压降分析解释技术适用于低渗透均质油气藏的压降分析,而对于裂缝性油气藏就不能很好地解释压裂后裂缝的参数。为了克服传统压降分析解释技术中的不足,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储层中流体的可压缩性和天然裂缝的影响,以及压后立即放喷的情况,建立了裂缝性油气藏的压裂压力递减分析模型,从而形成了裂缝性油气藏的压降分析理论和解释技术,并研制了相应的解释软件。该软件可较好地用于裂缝性油气藏的压裂压力降落分析,解释并获得一些重要的裂缝及储层参数(如裂缝滤失系数、初滤失系数、闭合压力、闭合时间、裂缝长度、裂缝宽度以及压裂液效率等)。通过实例计算,说明了本解释模型、方法及软件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实用性,这对裂缝性油气藏压裂裂缝参数的解释,以及运用获得的参数进行压裂施工效果评价和压裂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油气藏 压力降 分析方法 数学模型 计算机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层改造体积预测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0
18
作者 翁定为 付海峰 +2 位作者 卢拥军 郑力会 马建军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5-100,共6页
为进一步明确储层改造体积内涵,完善体积改造技术及提高改造体积预测的准确性,采用物理模拟试验分析了声波事件与裂缝形态的关系,并基于物理模拟试验结果建立了储层改造体积预测模型。利用建立的模型计算了不同导流能力、不同压裂液黏... 为进一步明确储层改造体积内涵,完善体积改造技术及提高改造体积预测的准确性,采用物理模拟试验分析了声波事件与裂缝形态的关系,并基于物理模拟试验结果建立了储层改造体积预测模型。利用建立的模型计算了不同导流能力、不同压裂液黏度以及不同缝内净压力下的储层改造体积,计算结果表明:储层改造体积与压裂液黏度呈反比关系,与裂缝导流能力和缝内净压力呈线性关系;压裂液黏度对储层改造体积的影响最大,裂缝导流能力次之,缝内净压力最小。利用所建模型对国内某油田7口压裂井的致密储层改造体积进行了预测,并拟合了预测储层改造体积与压裂后试油产量的关系,两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840。这表明,所建模型预测的储层改造体积与压裂后试油产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以利用其指导体积压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 改造体积 物理模拟 裂缝 数学模型 压裂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渗透膜元件及膜系统的数学模型 被引量:13
19
作者 靖大为 罗浩 +1 位作者 金焱 王思亮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9-82,共4页
介绍了反渗透膜元件性能指标的差异,讨论了建立性能各异膜元件系统运行模型的必要性,给出了单支反渗透膜元件的运行数学模型,分析了并联及串联膜元件的运行数学模型,从而建立了各类膜系统结构的通用数学模型。
关键词 反渗透系统 数学模型 模拟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仿真软件PSS/E的直流系统模型及其仿真研究 被引量:28
20
作者 黄莹 徐政 贺辉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5-29,共5页
简要介绍了电力系统仿真软件(PSS/E)动态仿真的基本原理。PSS/E 中的直流模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考虑直流线路电感暂态过程和高频控制器动态特性,另一类不考虑以上动态特性。文章分析了这些直流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并通过准稳态直流动... 简要介绍了电力系统仿真软件(PSS/E)动态仿真的基本原理。PSS/E 中的直流模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考虑直流线路电感暂态过程和高频控制器动态特性,另一类不考虑以上动态特性。文章分析了这些直流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并通过准稳态直流动态模型 CDC4 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 PSS/E 直流模型能够满足大规模交/直流系统仿真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仿真软件 直流系统 PSS/E 直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