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MCM-22分子筛催化丙烯齐聚反应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孔素芳 张成喜 +3 位作者 李永祥 周顺利 陈俊文 刘强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8-59,共12页
研究了HMCM-22分子筛催化丙烯齐聚反应性能,并与HZSM-5、HY、HMOR、Hβ分子筛进行比较。通过一系列物性表征手段及丙烯齐聚反应性能评价,考察了5种分子筛孔结构、酸性质与丙烯齐聚反应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分子筛的拓扑结构和酸性对丙... 研究了HMCM-22分子筛催化丙烯齐聚反应性能,并与HZSM-5、HY、HMOR、Hβ分子筛进行比较。通过一系列物性表征手段及丙烯齐聚反应性能评价,考察了5种分子筛孔结构、酸性质与丙烯齐聚反应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分子筛的拓扑结构和酸性对丙烯齐聚反应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有显著的影响,HMCM-22分子筛具有多维孔道结构与适中酸性,产物扩散性能好,抗积炭性能优异,在丙烯齐聚反应中的活性与稳定性最优。进一步对HMCM-22分子筛进行孔道和酸性调变以考察其催化丙烯齐聚反应性能,发现B酸酸量与总酸量大的HMCM-22分子筛初始活性高且更易生成高碳数产物,但C_(3n)选择性偏低,介孔比例适中的分子筛稳定性更好。HMCM-22分子筛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在300 h内丙烯转化率均保持在85%以上,C_(3n)选择性达77.6%,具有优异的丙烯齐聚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齐聚 HMCM-22 分子筛 孔结构 酸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硅MCM-22分子筛的合成与催化性能 被引量:3
2
作者 童伟益 刘闯 +1 位作者 张俊玲 侯敏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4,共10页
以六亚甲基亚胺(HMI)和N,N,N-三甲基-1-金刚烷基氢氧化铵(TMAdaOH)为复合有机结构导向剂合成高硅MCM-22分子筛,并负载钼制备不同SiO_(2)/Al_(2)O_(3)摩尔比的MCM-22催化剂,采用XRD、FT-IR、UV-Raman、SEM、NH3-TPD等手段对分子筛产品进... 以六亚甲基亚胺(HMI)和N,N,N-三甲基-1-金刚烷基氢氧化铵(TMAdaOH)为复合有机结构导向剂合成高硅MCM-22分子筛,并负载钼制备不同SiO_(2)/Al_(2)O_(3)摩尔比的MCM-22催化剂,采用XRD、FT-IR、UV-Raman、SEM、NH3-TPD等手段对分子筛产品进行表征,并对负载型MCM-22催化剂进行重芳烃轻质化反应性能评价。结果表明:HMI和TMAdaOH复合协同作用能有效促进硅原子进入MCM-22分子筛骨架,抑制麦羟硅钠石的出现,提升分子筛的骨架结晶性和结构稳定性,其中SiO_(2)/Al_(2)O_(3)摩尔比80合成的MCM-22分子筛(S80)具有最高的微孔结晶度和丰富的中强酸分布;在反应温度为360℃、H_(2)/重芳烃原料摩尔比为3.0、反应压力为3.0 MPa、MHSV为3.0 h^(-1)的条件下,Mo/H-S80催化剂作用下碳九芳烃和碳十芳烃转化率分别为64.9%和62.7%,产物苯、甲苯和二甲苯的总选择性达到87.6%;对反应后Mo/H-S80催化剂的积炭分析结果表明,高硅MCM-22分子筛S80更易于扩散并转化重组分、控制副反应的发生,是高效轻质化的理想催化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_(2)/Al_(2)O_(3)摩尔比 MCM-22分子筛 有机结构导向剂 重芳烃 轻质化反应 积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红藻多管藻内生真菌EN-22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赵婷婷 李晓明 +4 位作者 李景梅 李可 崔传明 李春顺 王斌贵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1-86,共6页
对采自广西涠州岛近海多管藻(Polysiphonia urceolata)中分离到的一株内生真菌EN-22的次生代谢产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利用正相硅胶柱层析、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层析、制备薄层层析(PTLC)以及重结晶等分离手段从该菌发酵液... 对采自广西涠州岛近海多管藻(Polysiphonia urceolata)中分离到的一株内生真菌EN-22的次生代谢产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利用正相硅胶柱层析、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层析、制备薄层层析(PTLC)以及重结晶等分离手段从该菌发酵液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通过一维、二维核磁共振技术、质谱技术等鉴定了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4-(4-喹啉)-4-羟基-2-丁酮(1),3-羟基-3-(2-氧丙基)吲哚-2-酮(2),3-吲哚乙醇(3),3-吲哚甲酸(4),2-羟基-3-吲哚丙酸(5),2-酮-3-吲哚乙醇(6),3,3-二吲哚-2-羟基-丙醇(7),β-咔啉(8),尿嘧啶(9),环-(S-脯氨酸-S-异亮氨酸)(10),(22E,24R)-3β,5α,9α-三羟基麦角甾-7,22-二烯-6-酮(11),(22E,24R)-5α,6α-环氧麦角甾-8,22-二烯-3β,7α-二醇(12),5α,6α-环氧-24(R)-甲基胆甾-7,22-二烯-3β-醇(13),胡萝卜苷(14),过氧化麦角甾醇(15);其中化合物1和2为新天然产物,并首次报道化合物1的碳谱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管藻(Polysiphonia urceolata) 内生真菌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沸石分子筛MCM-22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8
4
作者 袁忠勇 张怀彬 +2 位作者 王敬中 李赫 董晋湘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8-31,共4页
以六亚甲基亚胺为模板剂,采用动态晶化水热法合成出MCM-22沸石。合成过程中容易生成混晶或转晶,适宜的Si/Al比为15~100。对MCM-22沸石进行了物相分析和红外光谱研究,同时考察了它的吸附性能和酸性。在HMC... 以六亚甲基亚胺为模板剂,采用动态晶化水热法合成出MCM-22沸石。合成过程中容易生成混晶或转晶,适宜的Si/Al比为15~100。对MCM-22沸石进行了物相分析和红外光谱研究,同时考察了它的吸附性能和酸性。在HMCM-22沸石上进行间二甲苯异构化反应催化性能测试,显示出较高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MCM-22可能同时具有十元环和十二元环两种孔道,孔径分布图在平均孔径0.5nm处出现双峰,也证实它具有两种孔道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分子筛 合成 表征 MCM-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22+)离子1s^22s-1s^2np的偶极跃迁能和振子强度(英文)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治文 刘鑫 +2 位作者 胡木宏 吉莉 吕梁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15,共5页
用全实加关联方法计算了类锂Mn22+离子1s22s-1s2np(2≤n≤9)的偶极跃迁能和振子强度.1s2np(2≤n≤9)态的精细结构通过计算自旋-轨道与自旋-其他轨道相互作用算符的期待值确定.依据单通道量子亏损理论,确定了Rydberg系列1s2np的量子数亏... 用全实加关联方法计算了类锂Mn22+离子1s22s-1s2np(2≤n≤9)的偶极跃迁能和振子强度.1s2np(2≤n≤9)态的精细结构通过计算自旋-轨道与自旋-其他轨道相互作用算符的期待值确定.依据单通道量子亏损理论,确定了Rydberg系列1s2np的量子数亏损.从而可以用这些作为能量的缓变函数的量子亏损,实现对任意高激发态(n≥10)的能量的可靠预言.将这些分立态振子强度与单通道量子亏损理论相结合,得到在电离阈附近束缚态-束缚态跃迁振子强度以及束缚态-连续态跃迁的振子强度密度,从而将Mn22+离子的这一重要光谱特性的理论预言外推到整个能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22+离子 跃迁能 精细结构 量子亏损 振子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麦22号小麦亩产600kg群体结构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潘庆民 于振文 +5 位作者 董庆裕 张华利 姜衍坤 宿安亭 李宪文 刘存臻 《山东农业科学》 1997年第4期8-11,共4页
研究表明,在高产条件下,每亩10万、15万、20万基本苗的处理,随密度增加,挑旗后叶面积系数、旗叶叶绿素含量、群体光合速率下降,干物质向籽粒中的分配比率减少,穗部性状变劣,但每亩15万基本苗的处理与每亩10万基本苗的... 研究表明,在高产条件下,每亩10万、15万、20万基本苗的处理,随密度增加,挑旗后叶面积系数、旗叶叶绿素含量、群体光合速率下降,干物质向籽粒中的分配比率减少,穗部性状变劣,但每亩15万基本苗的处理与每亩10万基本苗的处理相比无显著差异,在较高生物产量的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鲁麦22 群体结构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22+)离子1s^23d-1s^2nf的跃迁能和振子强度(英文)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治文 王亚男 +2 位作者 胡木宏 李新汝 刘影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73-476,共4页
用全实加关联方法计算了类锂Mn22+离子1s23d-1s2nf(4≤n≤9)的跃迁能和1s2nf(n≤9)态的精细结构.在类氢近似下估算了对能量的高阶相对论修正.依据量子亏损理论,确定了Rydberg系列1s2nf的量子数亏损.据此可以实现对任意高激发态(n≥10)... 用全实加关联方法计算了类锂Mn22+离子1s23d-1s2nf(4≤n≤9)的跃迁能和1s2nf(n≤9)态的精细结构.在类氢近似下估算了对能量的高阶相对论修正.依据量子亏损理论,确定了Rydberg系列1s2nf的量子数亏损.据此可以实现对任意高激发态(n≥10)的能量的可靠预言.计算了Mn22+离子1s23d-1s2nf(4≤n≤9)偶极跃迁的振子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22+离子 跃迁能 精细结构 量子亏损 振子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SM-5/ZSM-22复合催化剂共混比例对MTG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郭淑霞 倪利萍 +3 位作者 罗兰 许争 曹建新 刘飞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51-1255,1258,共6页
以HZSM-5(MFI)和HZSM-22(TON)为原料共混制备了ZSM-5/ZSM-22复合催化剂,研究了共混比例对复合催化剂结构性质和催化MTG反应的影响。采用XRD、FTIR、BET和NH3-TPD等手段对不同共混比例制得ZSM-5/ZSM-22复合催化剂的晶相组成、骨架结构、... 以HZSM-5(MFI)和HZSM-22(TON)为原料共混制备了ZSM-5/ZSM-22复合催化剂,研究了共混比例对复合催化剂结构性质和催化MTG反应的影响。采用XRD、FTIR、BET和NH3-TPD等手段对不同共混比例制得ZSM-5/ZSM-22复合催化剂的晶相组成、骨架结构、孔结构及表面酸性质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不同共混比例对ZSM-5/ZSM-22复合催化剂物化性质和MTG反应影响较大。两相共混比例为1∶2时,催化剂极易失活,汽油收率低(25.98%);随HZSM-5分子筛含量增大,汽油收率和芳烃选择性随之增大。比例增至2∶1时,ZSM-5/ZSM-22复合催化剂具有相对较大比表面积(227 cm^2/g),中强酸量和总酸量达0.010 2 mmol/g和0.056 9 mmol/g;在常压、反应温度380℃,氮气流速10 m L/min、进料空速为2 h^(-1)反应条件下,ZSM-5/ZSM-22复合催化剂表现出较好的抑制芳烃生成性能,甲醇转化率和汽油收率分别为96.31%和41%时芳烃选择性仅为39.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5/ZSM-22复合催化剂 共混比例 结构性质 MTG反应 芳烃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新品种运旱22-33高产稳产性及抗逆广适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赵智勇 孙来虎 +2 位作者 柴永峰 李秀绒 邵新生 《山西农业科学》 2010年第4期28-29,36,共3页
为了更详细全面地了解小麦新品种运旱22-33的生产特性,以多年多点试验结果为依据,通过对运旱22-33的高产稳产性、抗逆适应性、产量结构以及品质与对照品种(晋麦47号)的比较分析,证明该品种具有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和适应性广的特点,是... 为了更详细全面地了解小麦新品种运旱22-33的生产特性,以多年多点试验结果为依据,通过对运旱22-33的高产稳产性、抗逆适应性、产量结构以及品质与对照品种(晋麦47号)的比较分析,证明该品种具有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和适应性广的特点,是一个优良旱地小麦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旱22-33 高产稳产性 抗逆广适性 产量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曙22块杜家台油层微观非均质特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吉余 尹万泉 +1 位作者 邱莎 吕靖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80-82,共3页
以岩心分析化验资料为主,通过压汞、扫描电镜、铸体薄片、含油薄片及孔隙图像分析,深入探讨了曙22块杜家台油层的微观非均质性.曙2块杜家台油层粘土矿物含量较高,粘土矿物成分以伊蒙混层为主,孔隙类型主要有粒间孔隙、溶蚀孔隙... 以岩心分析化验资料为主,通过压汞、扫描电镜、铸体薄片、含油薄片及孔隙图像分析,深入探讨了曙22块杜家台油层的微观非均质性.曙2块杜家台油层粘土矿物含量较高,粘土矿物成分以伊蒙混层为主,孔隙类型主要有粒间孔隙、溶蚀孔隙.孔隙结构分为三大类:高渗大孔细喉型,中渗大、中孔细喉型,低渗中孔细喉型.其中以中渗大、中孔细喉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非均质性 粘土矿物 孔隙结构 油层 储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中22-1构造碳酸盐岩储层岩溶识别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9
11
作者 侯明才 陈扬 +1 位作者 王粤川 高坤顺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29,共13页
以渤中22-1潜山构造为研究目标,通过岩芯、薄片、成像测井等资料,研究潜山碳酸盐岩储层基础特征、岩溶识别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岩性主要为白云岩类、灰岩类及过渡岩类,储集空间以溶蚀孔、洞、缝为主,平均孔隙度为4.1%,储层主要... 以渤中22-1潜山构造为研究目标,通过岩芯、薄片、成像测井等资料,研究潜山碳酸盐岩储层基础特征、岩溶识别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岩性主要为白云岩类、灰岩类及过渡岩类,储集空间以溶蚀孔、洞、缝为主,平均孔隙度为4.1%,储层主要受沉积相、裂缝作用和岩溶作用的控制。沉积微相影响溶蚀程度,研究区发育局限台地相和开阔台地相,其中,台内滩微相和云质瀉湖微相基质孔隙发育,有利于溶蚀作用发生;构造作用形成的断裂、裂缝系统改善储集空间,是岩溶的先期通道;多期岩溶作用是储层形成的关键,通过岩芯和成像测井对科2井岩溶结构进行识别,表生岩溶影响深度达不整合面以下180 m。受岩溶旋回控制,发育有4个垂直渗流—水平潜流带,水平潜流带物性最好,为优质储层发育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潜山 储层特征 成像测井 岩溶作用 影响因素 渤海海域 渤中221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SM-22分子筛催化性能及失活行为探究
12
作者 荆补琴 宁艳春 +2 位作者 王森 陈刚 李俊汾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39-544,共6页
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了ZSM-22分子筛并详细考察了其甲醇制烯烃(MTO)催化性能以及失活行为。结果表明:过低的反应温度不利于甲醇活化;升高温度可以明显提高甲醇转化率,同时也加强了烯烃循环的贡献,从而提高丙烯、丁烯的选择性,而乙烯选择... 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了ZSM-22分子筛并详细考察了其甲醇制烯烃(MTO)催化性能以及失活行为。结果表明:过低的反应温度不利于甲醇活化;升高温度可以明显提高甲醇转化率,同时也加强了烯烃循环的贡献,从而提高丙烯、丁烯的选择性,而乙烯选择性变化不大;过高的温度会导致甲醇大量裂化成甲烷。甲醇转化率与失活后催化剂的失重量存在明显的折线型关系,说明不同反应时间ZSM-22的失活机理不同。反应初期主要发生孔道内积炭,导致孔道快速堵塞,催化剂迅速失活,而随反应时间延长,积炭主要在外表面生成,催化剂失活速率减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22分子筛 结构 催化性能 MTO性能 失活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南芥R2R3-MYB家族第22亚族的结构与功能 被引量:28
13
作者 樊锦涛 蒋琛茜 +1 位作者 邢继红 董金皋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85-994,共10页
拟南芥R2R3-MYB转录因子在拟南芥生长发育、代谢及响应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调控网络中具有重要作用。根据保守的氨基酸序列,R2R3-MYB转录因子被分为25个亚族,其中第22亚族包含AtMYB44、AtMYB77、AtMYB73和AtMYB70 4个基因,主要响应生物... 拟南芥R2R3-MYB转录因子在拟南芥生长发育、代谢及响应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调控网络中具有重要作用。根据保守的氨基酸序列,R2R3-MYB转录因子被分为25个亚族,其中第22亚族包含AtMYB44、AtMYB77、AtMYB73和AtMYB70 4个基因,主要响应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文章从基因功能的相似性、基因表达的一致性和基因结构的保守性3方面综述了第22亚族的4个基因,并综合讨论了其在结构与功能上的冗余性和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R2R3-MYB转录因子 22亚族 结构与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M-22分子筛催化烷基化反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韩文雯 王清涛 +2 位作者 张群峰 吕井辉 李小年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0-24,共5页
结合烷基化反应的催化机理,综述了MCM-22的孔道结构和表面酸性对芳烃烷基化反应的影响,总结了其应用于烷基化反应的优势与不足,进一步介绍了针对MCM-22特点适用的改性方法,及改性后分子筛的催化烷基化性能,最后对该方向研究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 MCM-22 烷基化反应 孔道结构 表面酸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氧化石墨烯为硬模板合成多级孔MCM-22分子筛(英文) 被引量:1
15
作者 范素华 程谟杰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46-550,共5页
为了促进传质,以氧化石墨烯为硬模板对MCM-22分子筛的孔结构进行调整,水热合成具有微孔/介孔/大孔结构的MCM-22分子筛,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IR、氮气吸脱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镜(TEM)等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 为了促进传质,以氧化石墨烯为硬模板对MCM-22分子筛的孔结构进行调整,水热合成具有微孔/介孔/大孔结构的MCM-22分子筛,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IR、氮气吸脱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镜(TEM)等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多级孔MCM-22分子筛中含有大量的非分子筛本身的40~260 nm孔径的介孔/大孔。然后,我们提出了一个简易的多级孔结构的形成机理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M-22 多级孔结构 介孔/大孔 氧化石墨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中21-22构造区断裂演化及其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7
16
作者 胡贺伟 李慧勇 +3 位作者 于海波 石文龙 许鹏 史盼盼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6-46,123,共11页
渤中21-22构造区构造活动活跃、断裂系统复杂。利用地震、钻井、地化和试油等资料,研究渤中21-22构造区断裂分布、断裂演化等特征,分析断裂系统对油气成藏条件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古近纪早期强烈伸展作用控制渤中西南次洼的形成,进而... 渤中21-22构造区构造活动活跃、断裂系统复杂。利用地震、钻井、地化和试油等资料,研究渤中21-22构造区断裂分布、断裂演化等特征,分析断裂系统对油气成藏条件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古近纪早期强烈伸展作用控制渤中西南次洼的形成,进而控制烃源岩的分布;在印支晚期、燕山早期、燕山中期和燕山晚期叠加作用控制下,研究区发育构造圈闭、岩性—构造圈闭、岩性—地层型圈闭等类型;印支晚期、燕山早期和燕山晚期等构造运动控制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物性;由断裂、不整合面和砂(砾)岩层等共同组成研究区的疏导体系,其中断裂占主导地位。已钻井揭示研究区为油气有利的优势聚集区,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演化 断裂特征 渤中21-22构造 平衡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有机结构导向剂合成MCM-22分子筛及其催化性能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振东 刘闯 +2 位作者 孙洪敏 沈震浩 杨为民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09-213,共5页
分别以六亚甲基亚胺(HMI)、哌啶(PI)和高哌嗪(HPZ)为有机结构导向剂(OSDA)水热晶化法合成了MCM-22分子筛,采用XRD、SEM、N2吸附-脱附等分析方法对合成的MCM-22分子筛进行表征,利用苯与乙烯液相烷基化制乙苯反应和1,3,5-三异丙苯裂解反... 分别以六亚甲基亚胺(HMI)、哌啶(PI)和高哌嗪(HPZ)为有机结构导向剂(OSDA)水热晶化法合成了MCM-22分子筛,采用XRD、SEM、N2吸附-脱附等分析方法对合成的MCM-22分子筛进行表征,利用苯与乙烯液相烷基化制乙苯反应和1,3,5-三异丙苯裂解反应考察了MCM-22分子筛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采用HMI、PI及HPZ三种OSDA均能合成高结晶度的MCM-22分子筛,其中,以PI和HMI为OSDA合成的MCM-22分子筛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PI可用作MCM-22分子筛合成的备选OSDA,但需要严格控制原料组成及晶化条件;以HPZ合成的MCM-22分子筛催化性能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M-22分子筛 有机结构导向剂 六亚甲基亚胺 哌啶 高哌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浆底辟改造型洼陷复杂结构特征及演化规律——以珠江口盆地陆丰22洼为例 被引量:5
18
作者 吴琼玲 彭光荣 +4 位作者 肖张波 雷永昌 沈梦蓉 邱欣卫 李敏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48-1065,共18页
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上的陆丰22洼为岩浆底辟改造型洼陷。为了明确这种洼陷的结构变形特征与构造演化过程,本文通过地震资料构造解释和残余地层厚度分析,利用平衡剖面技术还原了洼陷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陆丰22洼西斜坡和东次洼在古... 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上的陆丰22洼为岩浆底辟改造型洼陷。为了明确这种洼陷的结构变形特征与构造演化过程,本文通过地震资料构造解释和残余地层厚度分析,利用平衡剖面技术还原了洼陷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陆丰22洼西斜坡和东次洼在古近纪受到3期强烈的岩浆底辟作用,其中以文昌组四段活动最活跃。岩浆底辟对洼陷结构的改造作用主要表现为3个方面:一是岩浆底辟破坏了洼陷原始构造样式,引起边界断裂弯曲变形甚至错断,在平面上分带展布;二是岩浆隆升导致地层强烈翘倾,缓坡地层大幅抬升遭受强烈剥蚀;三是岩浆底辟产生次级凸起,影响了沉积中心的位置、规模和演化,致使陆丰22洼表现出复杂的结构特征与构造演化过程。岩浆底辟强烈的西斜坡和东次洼经历了断陷和坳断演化阶段,岩浆底辟较弱的西次洼、洼中隆和东斜坡则经历了完整的断陷、坳断和坳陷3个演化阶段,各构造单元具有平面分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底辟 改造型洼陷 洼陷结构 构造演化 珠江口盆地 陆丰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海域走滑反转构造带油气运聚与调整——以旅大22-27地区为例 被引量:14
19
作者 柳永军 徐长贵 +3 位作者 杜晓峰 李慧勇 朱文森 柴永波 《断块油气田》 CAS 2013年第6期694-697,共4页
旅大22-27走滑反转构造带位于渤海辽东湾南部海域,是渤海油田勘探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受郯庐断裂挤压作用影响,在本区形成了典型的走滑反转构造,并且在构造演化历程中始终处于较高的构造位置,是油气运聚的有利指向区。为查明该区油气... 旅大22-27走滑反转构造带位于渤海辽东湾南部海域,是渤海油田勘探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受郯庐断裂挤压作用影响,在本区形成了典型的走滑反转构造,并且在构造演化历程中始终处于较高的构造位置,是油气运聚的有利指向区。为查明该区油气成藏规律,从地化、钻井和地震等资料入手,通过对成藏期次和成藏时间的分析,首次提出该区东营组存在形成古油藏和现今油藏的2期油气成藏过程:其中古油藏形成于中新世晚期,现今油藏形成于上新世晚期;同时对2期成藏事件及条件进行了重点剖析,明确了喜山运动对本区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总结了本区油气逸散与富集机理,再现了本区的成藏过程,指出油气聚集的有利目的层系为浅层明下段和馆陶组,为下一步勘探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藏机理 成藏时间 走滑反转构造 旅大22-27地区 渤海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_(59)Al_(22)V_(19)中熵合金异相界面结构及沉淀机制的微扩散相场法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代宁波 赵宇宏 《航空材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2-80,共9页
基于单晶格点原子占位几率描述相变过程的微扩散相场模型,从原子尺度上研究了Ni_(59)Al_(22)V_(19)中熵合金的异相界面结构与相变过程中合金微观组织演化。结果表明:Ni_(59)Al_(22)V_(19)中熵合金沉淀初期有L_(12)和少量的DO_(22)、L_(... 基于单晶格点原子占位几率描述相变过程的微扩散相场模型,从原子尺度上研究了Ni_(59)Al_(22)V_(19)中熵合金的异相界面结构与相变过程中合金微观组织演化。结果表明:Ni_(59)Al_(22)V_(19)中熵合金沉淀初期有L_(12)和少量的DO_(22)、L_(10)有序相的析出,随着时效过程进行,形成L_(12)与DO_(22)相并存的状态;在时效过程中出现了4种异相界面结构;相变初期,以A类界面结构为主,随着有序相的生长与分解,A类界面结构数量减少而D类结构数量增多;沉淀过程中有序畴界为L_(12)相生长提供Al原子,最终合金平衡体系形成;沉淀过程中γ′相的沉淀机制是等成分有序化和失稳分解机制,θ相的沉淀机制为失稳分解机制;除此之外,Ni_(59)Al_(22)V_(19)中熵合金孕育期随温度升高而时效时间变久;Ni-Al第一近邻原子间相互作用势随长程序参数增加而升高且与温度成正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_(59)Al_(22)V_(19)中熵合金 异相界面结构 微扩散相场法 有序相沉淀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