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腹泻猪空肠组织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表达变化及与肠道炎症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陈雪清 李志强 +2 位作者 吴雨龙 张崇昊 张源淑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51-758,共8页
在现代生猪规模化养殖过程中,无论是断奶、换舍和换料等因素引起的应激反应还是细菌、病毒感染都极易影响消化道健康引起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肠道炎症。本文通过研究临床腹泻猪空肠组织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bensin system,R... 在现代生猪规模化养殖过程中,无论是断奶、换舍和换料等因素引起的应激反应还是细菌、病毒感染都极易影响消化道健康引起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肠道炎症。本文通过研究临床腹泻猪空肠组织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bensin system,RAS)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与肠道炎症的关系。以临床上出现腹泻症状的保育猪为研究对象,截取其空肠组织,采用组织病理学、Western blot和RT-qPCR等方法,观察其空肠组织病理变化,明确RAS组分特别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ACE2)的表达变化,探究其对猪肠道炎症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临床腹泻保育猪的空肠组织中促炎性因子TNF-α、IL-1β显著升高,抗炎性因子IL-10无明显变化;组织病理学显示,空肠上皮绒毛脱落,腺体增生,存在大量出血点;ACE2、MasR mRNA和蛋白水平及Ang(1-7)含量均降低,ACE和AT1R蛋白水平及Ang II含量均升高。结果提示,临床腹泻保育猪空肠组织局部RAS被激活,ACE-Ang II-AT1R轴的活性远高于ACE2-Ang(1-7)-MasR轴,ACE2抗炎性损伤作用处于劣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保育猪 空肠 临床腹泻 肠道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血屏障损伤中的调控作用
2
作者 张崇昊 马畅 +2 位作者 李志强 伍钢 张源淑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56-1765,共10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 RAS)在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血屏障损伤中发挥的作用。选取16只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和葡聚糖硫酸钠盐处理组(DSS组),等体积灌胃生理盐水。试验至第4天,DS... 本研究旨在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 RAS)在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血屏障损伤中发挥的作用。选取16只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和葡聚糖硫酸钠盐处理组(DSS组),等体积灌胃生理盐水。试验至第4天,DSS组小鼠在饮用水中添加DSS(终浓度为4%)制造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期间每天记录小鼠体重、粪便性状和粪便隐血情况,并计算疾病活跃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 DAI)。DSS饮用至第8天,所有小鼠采血后剖检,量取结肠长度,取结肠组织等样品。进行如下试验:1)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变化;2)ELISA法检测血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A)及结肠组织中Ang1-7和AngⅡ的含量;3)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ngiotensin-coverting enzyme 2, ACE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和质膜膜泡关联蛋白(plasmalemma vesicle associated protein, PLVAP)的表达;4)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ACE2、ACE与PLVAP表达变化的相关性以及Ang1-7、AngⅡ和VEGFA含量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成功建立了DSS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表现为体重下降、DAI极显著升高(P<0.01)、结肠极显著缩短(P<0.01)和结肠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变化;2)与对照组相比,DSS组小鼠表现肛门明显出血,结肠组织中PLVAP和VEGFA蛋白表达均极显著升高(P<0.01);3)与对照组相比,DSS组小鼠结肠组织中ACE2和ACE表达均极显著上调(P<0.01),Ang1-7和AngⅡ含量分别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升高;4)相关性分析显示,ACE2、ACE的表达变化和PLVAP表达变化呈正相关,Ang1-7、AngⅡ含量变化与VEGFA含量变化也呈正相关。以上结果表明,DSS致小鼠结肠炎症过程中小鼠结肠血管屏障受损,结肠局部RAS均处于激活状态,ACE/AngⅡ通路的激活占优势,提示:AngⅡ参与了结肠炎小鼠肠-血屏障的损伤过程。通过激活ACE2或过表达ACE2,增强其对AngⅡ的降解作用以缓解肠-血屏障的损伤,可能是治疗或缓解溃疡性结肠炎的一个新的思路或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小鼠 溃疡性结肠炎 肠血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E2-Ang(1-7)-MasR轴对心血管系统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郑梦迪 王治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6期517-521,共5页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是人体重要的体液调节系统之一,在维持机体血压稳定和水电解质平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发现了RAS系统的新支路,ACE2和Ang(1-7)等是心血管系统的关键保护因子,ACE2-Ang(1-7)-MasR轴成为了心血管疾病领域...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是人体重要的体液调节系统之一,在维持机体血压稳定和水电解质平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发现了RAS系统的新支路,ACE2和Ang(1-7)等是心血管系统的关键保护因子,ACE2-Ang(1-7)-MasR轴成为了心血管疾病领域的研究热点。非经典的RAS系统ACE2-Ang(1-7)-MasR轴能够拮抗经典的ACE-AngⅡ-AT1R轴,二者共同维系机体的平衡,该轴在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可能成为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血管紧张素(1-7) 血管紧张素(1-9) AT2受体 心肾综合征 MAS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源性多肽的降血压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宝贝 张慧 +3 位作者 刘宇松 陈洪彬 郭凤仙 郑宗平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7-224,共8页
文章总结了食源性降血压肽的作用机制,包括基于RAAS系统的ACE/AngⅡ/AT1R信号通路和ACE2/Ang(1-7)/MasR信号通路,以及以KNOS系统通路为靶点的PI3K/Akt/eNOS信号通路、PPAR-γ/caspase3/MAPK/eNOS信号通路和L型Ca ^(2+)通道。此外,还介... 文章总结了食源性降血压肽的作用机制,包括基于RAAS系统的ACE/AngⅡ/AT1R信号通路和ACE2/Ang(1-7)/MasR信号通路,以及以KNOS系统通路为靶点的PI3K/Akt/eNOS信号通路、PPAR-γ/caspase3/MAPK/eNOS信号通路和L型Ca ^(2+)通道。此外,还介绍了近年发现的通过抑制内皮素转换酶(endothelin converting enzyme,ECE)活性降低血压等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血压肽 作用机制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激肽—一氧化氮系统 内皮素转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硅酸锆钠联合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治疗慢性肾脏病的机制和效果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岳佳丽 海光 +1 位作者 雷卓颖 王丽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6期188-190,共3页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RAASi)能够延缓慢性肾脏病(CKD)的进展,但常因易引起高钾血症而受到限制。而新型口服钾结合剂环硅酸锆钠(SZC)与RAASi联合治疗可快速降低CKD患者血钾水平,并改善CKD患者肾功能。然而,两者联合治疗CKD...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RAASi)能够延缓慢性肾脏病(CKD)的进展,但常因易引起高钾血症而受到限制。而新型口服钾结合剂环硅酸锆钠(SZC)与RAASi联合治疗可快速降低CKD患者血钾水平,并改善CKD患者肾功能。然而,两者联合治疗CKD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此,本文主要讨论SZC与RAASi在单独使用或联合使用时对CKD的作用机制及治疗效果,旨在为CKD患者提供更优化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硅酸锆钠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 慢性肾脏病 高钾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响
6
作者 曾涛 万莉红 +1 位作者 易智慧 朱玲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6期1409-1412,共4页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是机体调节心血管功能的重要内分泌系统,发挥着多种生物学效应。研究发现RAS在脑组织中也广泛分布,参与调控认知功能等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学过程等。本文综述了RAS对阿...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是机体调节心血管功能的重要内分泌系统,发挥着多种生物学效应。研究发现RAS在脑组织中也广泛分布,参与调控认知功能等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学过程等。本文综述了RAS对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细菌性脑炎(Bacterial meningitis,BM)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作用机制及其研究进展,讨论其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潜在的作用靶点及机制,并寻求可能的疾病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阿尔茨海默病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E 2在奶牛乳腺中的表达定位及其抗炎性损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小倩 刘颖 +3 位作者 荣超 王鲲 肖航 张源淑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52-560,共9页
本研究旨在通过体内外试验,明确ACE 2在奶牛乳腺中的表达定位,并对其在高精料饲喂致内源性奶牛乳房炎中的抗损伤作用进行初步探讨。体外试验分别选用牛乳腺组织样品和牛乳腺上皮细胞(Mac-T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ACE 2在... 本研究旨在通过体内外试验,明确ACE 2在奶牛乳腺中的表达定位,并对其在高精料饲喂致内源性奶牛乳房炎中的抗损伤作用进行初步探讨。体外试验分别选用牛乳腺组织样品和牛乳腺上皮细胞(Mac-T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ACE 2在奶牛乳腺组织中的mRNA和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法测定ACE 2蛋白在Mac-T细胞中的定位。体内试验,选用6头健康泌乳期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精料饲喂组,饲喂20周后,活体采集乳腺组织及乳。测定乳中LPS含量、体细胞数及相关炎性指标;制作乳腺组织学切片;分析乳腺组织中ACE、AT1、ACE2、MasR 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Ang II、Ang1-7含量。体外试验结果表明,奶牛乳腺中ACE2在基因和蛋白水平上均有表达,细胞学定位在细胞的胞浆和胞膜。体内试验结果显示,高精料长期饲喂,奶牛乳中体细胞数和LPS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乳中NAGase和AKP酶活力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MPO活力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乳腺组织学表现出一定炎性损伤变化;其中Ang1-7含量显著增高(P<0.05),Ang II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ACE、AT 1、ACE 2、MasR mRNA表达量均显著上升((P<0.05)),ACE2/ACE mRNA比值高于对照组。本研究首次证实奶牛乳腺组织中有ACE 2的存在。在高精料长期饲喂造成奶牛乳房炎性损伤时,乳腺组织中RAS处于激活状态,ACE/ACE2比例失衡,以ACE 2-Ang1-7-MasR轴的活力处于优势状态,即ACE 2的抗损伤作用占优势。ACE 2可能通过降解AngII,产生Ang1-7发挥抗损伤作用,对乳腺组织炎性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 2) 奶牛乳腺组织 表达 抗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力衰竭中枢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8
作者 康玉明 李祥 李宏宝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7-160,共4页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任何心室结构或功能受损所导致的充盈障碍或射血障碍均可引起心力衰竭。发达国家成年人群心力衰竭患病率达到1%~2%,而7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患病率升高到≥10%。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以及冠心病患病...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任何心室结构或功能受损所导致的充盈障碍或射血障碍均可引起心力衰竭。发达国家成年人群心力衰竭患病率达到1%~2%,而7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患病率升高到≥10%。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以及冠心病患病率的增加,心力衰竭患病率有上升趋势,并且已经成为人类致残、致死的重要疾病。心衰受到体内各种神经体液因素的调节,中枢神经激素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炎性细胞因子(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PIC)、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等的改变可能与心衰中枢活动增强密切相关,并可以明显改变外周交感神经的活动。持续的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是心衰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成为心衰治疗研究的焦点之一。本文着重论述中枢神经激素对心衰的影响和可能的中枢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衰 炎性细胞因子 活性氧簇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_3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庆文 苏琳 +1 位作者 李卫 苗懿德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6-258,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的变化,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取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8例(高血压组)和健康体检者90例(对照组),检测其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和血浆肾素活性(PR... 目的分析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的变化,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取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8例(高血压组)和健康体检者90例(对照组),检测其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和血浆肾素活性(PRA),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明显降低,PRA明显升高(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与PRA、收缩压、舒张压呈负相关(r=-0.438、r=-0.355、r=-0.655,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RA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1,25-二羟维生素D3为高血压的保护因素。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群。1,25-二羟维生素D3是高血压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骨化三醇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二羟维生素D3与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0
作者 徐璐 高慧 +1 位作者 邢光亮 张露青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27-530,共4页
1,25二羟维生素D3[1,25-dihydroxy vitamin D3,1,25(OH)2D3]是人体内活性维生素D,其主要作用是调节机体钙磷代谢。近年来研究表明1,25(OH)2D3还与血压调节和心血管活动有关。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发现,1,25(OH)2D3缺乏可导致罹患高血压的风... 1,25二羟维生素D3[1,25-dihydroxy vitamin D3,1,25(OH)2D3]是人体内活性维生素D,其主要作用是调节机体钙磷代谢。近年来研究表明1,25(OH)2D3还与血压调节和心血管活动有关。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发现,1,25(OH)2D3缺乏可导致罹患高血压的风险增加。文中就目前有关1,25(OH)2D3和高血压发病的可能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5(OH)2D3 高血压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交感神经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睡前缬沙坦治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芳 王峥 +3 位作者 成静 夏俊芝 谭含璇 王晶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60-1262,共3页
目的探讨高龄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睡前给予缬沙坦治疗,血压昼夜节律、血压晨峰现象和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活性的变化。方法入选经降压治疗偶测血压正常,24 h动态血压监测昼夜节律为非杓型的高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6例... 目的探讨高龄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睡前给予缬沙坦治疗,血压昼夜节律、血压晨峰现象和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活性的变化。方法入选经降压治疗偶测血压正常,24 h动态血压监测昼夜节律为非杓型的高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6例,睡前给予口服缬沙坦80 mg,2周后复查24 h动态血压,观察昼夜血压变化、血压晨峰值,并比较干预前后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结果睡前缬沙坦80 mg干预2周后有61.6%患者血压恢复杓型曲线,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的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和血压晨峰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P=0.043,P=0.003),且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显著升高(P=0.001,P=0.002),醛固酮水平明显降低(P=0.004)。结论高龄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睡前给予缬沙坦治疗可改善血压昼夜节律的异常,减少血压晨峰现象,抑制RAAS的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心电描记术 便携式 抗高血压药 昼夜节律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肾素活性水平与血压和尿钠的关系 被引量:9
12
作者 姜娟 孙宁玲 +3 位作者 王鸿懿 马庆春 何燕 孔令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10-813,共4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肾素活性水平与血压、尿钠排泄的关系。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79例,根据血浆肾素活性水平的5分位排序,分为3组,低肾素组93例,中间肾素组291例,高肾素组95例。各组血浆肾素活性与24 h动态血压及24 h尿钠排...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肾素活性水平与血压、尿钠排泄的关系。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79例,根据血浆肾素活性水平的5分位排序,分为3组,低肾素组93例,中间肾素组291例,高肾素组95例。各组血浆肾素活性与24 h动态血压及24 h尿钠排泄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低肾素组比较,中间肾素组和高肾素组年龄明显偏低,血浆肾素活性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低肾素组老年人、女性、非杓型血压比例明显高于高肾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浆肾素活性水平与24 h尿钠排泄、24 h血压呈负相关(P<0.05,P<0.01)。结论老年和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肾素活性水平较低。低肾素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改变更明显,以非杓型血压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血压 膳食 限钠 昼夜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理机制的相关性 被引量:44
13
作者 王艳 查文慧 +1 位作者 陈洋 吴富菊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63-66,共4页
妊娠期糖尿病(GDM)为妊娠期特有疾病,易造成孕产妇难产、产褥期感染、酮症酸中毒,胎儿窘迫、胎儿畸形甚至胎死宫内等不良妊娠结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preeclampsia)、子痫,以及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 妊娠期糖尿病(GDM)为妊娠期特有疾病,易造成孕产妇难产、产褥期感染、酮症酸中毒,胎儿窘迫、胎儿畸形甚至胎死宫内等不良妊娠结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preeclampsia)、子痫,以及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和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及水肿,严重影响孕妇体内各脏器功能,是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HDP中子痫前期,尤其是重度子痫前期,是造成新生儿不良妊娠结局的重要原因,通常需要及时剖宫产终止妊娠。近年国内外许多研究已经证实GDM和HDP在内皮功能紊乱、血脂异常、炎症因子、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等多方面有相关性。现就两种疾病在上述相关性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妊娠 高血压 妊娠性 内皮 血管 细胞因子类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丘脑室旁核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对心衰时炎性细胞因子及交感神经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许艳艳 李雪瑾 +5 位作者 赵秀芳 齐杰 孙要军 葳好晶 于晓静 康玉明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2年第7期540-542,552,共4页
目的研究心衰时下丘脑室旁核中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对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在外周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和心衰发生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28只,体重(250±20)g,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备心衰模型。给药组通过... 目的研究心衰时下丘脑室旁核中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对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在外周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和心衰发生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28只,体重(250±20)g,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备心衰模型。给药组通过双侧室旁核给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依那普利(EPI,10μg/rrd)4周,对照组给予人工脑脊液。检测全心体重比、肺体重比、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水平、血浆中自介素-1β含量。结果心衰组大鼠全心体重比为(7.2±0.6),肺体重比为(11.6±0.9),较假手术组升高(P〈0.05),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为(251.7±22.4)pg/ml,较假手术组升高(P〈O.05),血浆中白介素-1β表达水平为(112.3±10.5)pg/ml,较假手术组升高(P〈0.05)。给药组全心体重比为(5.4±0.5),肺体重比为(7.8±0.8),较心衰组降低(P〈0.05),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为(209.6±20.5)pg/ml,较心衰组降低(P〈0.05),血浆中白介素-18含量为(84.7±7.6)pg/ml,较心衰组降低(P〈0.05)。结论心衰时下丘脑室旁核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促进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激活外周交感神经,促进心衰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炎性细胞因子 下丘脑室旁核 交感神经系统 心力衰竭 充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浆肾素活性的关系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李春莉 李玉梅 +1 位作者 卢京 孙小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65-870,共6页
目的评估维生素D缺乏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浆肾素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133名接受钙通道阻滞剂或无药物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了横断面分析。采集患者的空腹血液样品,测定血清维生素D水平及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 目的评估维生素D缺乏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浆肾素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133名接受钙通道阻滞剂或无药物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了横断面分析。采集患者的空腹血液样品,测定血清维生素D水平及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II和血浆醛固酮浓度(PAC)。同时,利用血管内皮功能检测仪评估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结果入选患者中,有94名(70.7%)患者存在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正常组和维生素D缺乏组在年龄、坐位收缩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维生素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甲状旁腺激素、PRA、FMD指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维生素D与年龄(r=-0.21,P=0.033)、坐位收缩压(r=-0.22,P=0.035)、Hs-CRP(r=-0.23,P=0.031)、甲状旁腺激素(r=-0.19,P=0.039)、PRA(r=-0.31,P=0.013)和FMD(r=0.35,P=0.010)之间具有相关性。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清维生素D与PRA(β=-0.235,P=0.002)存在负相关性,与FMD(β=0.432,P<0.001)存在正相关性。结论维生素D缺乏症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非常普遍,并且维生素D水平与PRA活性及FMD独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血浆肾素活性 维生素D 流量介导的血管舒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孔内镜下微创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和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4
16
作者 薛锋 陈婷婷 李佳 《中国内镜杂志》 2022年第3期29-37,共9页
目的探讨钻孔内镜下微创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2020年11月该院9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 目的探讨钻孔内镜下微创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2020年11月该院9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行钻孔内镜下微创手术,对照组行软通道穿刺抽吸引流。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和7 d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NE和5-HT水平;比较术前、术后7和30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SS)评分及术后3个月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P<0.05),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7和30 d,观察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SSS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术后1 d血清IL-6、CRP及PRA、AngⅡ和AL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血清IL-6、CRP及PRA、AngⅡ和AL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和7 d血清NE和5-H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均无死亡病例,观察组预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钻孔内镜下微创手术,可调节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恢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血肿清除率较高,减少血肿对NE、5-HT的抑制及相关不利影响,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钻孔内镜下微创手术 软通道穿刺抽吸 去甲肾上腺素 5-羟色胺 神经功能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对成骨细胞局部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永涛 王春生 +3 位作者 姬文晨 宋启春 王坤正 刘瑞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4-328,共5页
目的利用小鼠的MC3T3-E1细胞来观察地塞米松对成骨细胞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调节作用。方法常规培养MC3T3-E1细胞,细胞免疫组织化学观察成骨细胞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组分血管紧张素Ⅱ的Ⅰ型和Ⅱ型受体以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 目的利用小鼠的MC3T3-E1细胞来观察地塞米松对成骨细胞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调节作用。方法常规培养MC3T3-E1细胞,细胞免疫组织化学观察成骨细胞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组分血管紧张素Ⅱ的Ⅰ型和Ⅱ型受体以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表达。然后利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12h后,将MC3T3-E1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地塞米松组(10-6 mol/L)、地塞米松+米非司酮组以及米非司酮组(10-5 mol/L)。待干预36h后,检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活性。利用半定量PCR检测血管紧张素Ⅱ的Ⅰ型和Ⅱ型受体以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mRNA的表达水平。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血管紧张素Ⅱ的Ⅰ型和Ⅱ型受体以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地塞米松明显增加了成骨细胞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活性、同时也增加了血管紧张素Ⅱ的Ⅰ型和Ⅱ型受体以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蛋白和mRNA的水平(P<0.05),但当同时给予米非司酮时,地塞米松的这种作用被阻断(P<0.05)。当单独给予米非司酮时,成骨细胞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活性、血管紧张素Ⅱ的Ⅰ型和Ⅱ型受体以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蛋白和mRNA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无发生明显变化(P>0.05)。结论地塞米松通过成骨细胞上的糖皮质素受体激活成骨细胞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这很可能是激素性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成骨细胞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米非司酮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伴周期性麻痹患者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素水平与24h尿钾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9
18
作者 丁波 李惠琴 +3 位作者 苏晓飞 陶小军 罗勇 马建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86-1188,共3页
目的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伴周期性麻痹(thyrotoxic periodic paralysis,TPP)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无高尿钾排泄尚存在争议。文中通过比较TPP患者与单纯甲状腺机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患者24 h尿钾及相关实验室指标,探讨肾素... 目的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伴周期性麻痹(thyrotoxic periodic paralysis,TPP)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无高尿钾排泄尚存在争议。文中通过比较TPP患者与单纯甲状腺机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患者24 h尿钾及相关实验室指标,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激素水平及24 h尿钾在TPP发病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TPP患者组18例,单纯甲亢患者组25例,比较2组间血浆肾素活性(plasma renin activity,PRA)、血浆醛固酮(aldosterone,ALD)、24 h尿钾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变化及与血钾的相关性。结果 TPP组体重指数(body massindex,BMI)、24 h尿钾、血浆皮质醇(plasma cortiso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血浆ALD、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均显著高于单纯甲亢组(P<0.05),而血钾、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明显低于单纯甲亢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4 h尿钾、血浆ALD水平为影响血钾高低的危险因素。结论高尿钾排泄在TPP的发病进程中起作用,机制可能与RAAS系统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周期性麻痹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24h尿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联合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其蛋白尿和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汤文兵 孙雪芹 +1 位作者 俞燕 陈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36期86-88,共3页
目的研究联合应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对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血压、蛋白尿及肾功能的影响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姜堰市太宇医院2011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75例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5例给予贝那普利进行治疗... 目的研究联合应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对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血压、蛋白尿及肾功能的影响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姜堰市太宇医院2011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75例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5例给予贝那普利进行治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组],25例给予缬沙坦进行治疗[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组],25例给予贝那普利和缬沙坦联合用药进行治疗(联合用药组)。对比分析1年内患者的血压、蛋白尿及肾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三组患者的肾功能、血清钾及舒张压均有所改善,但是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相比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1年后,三组患者的尿蛋白量及收缩压均显著下降(P<0.05),且联合用药组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ACEI组和ARB组(P<0.01)。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用药相比,联合用药可显著降低收缩压及尿蛋白量,能更有效地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见该法是一种较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法,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病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抑制剂 血压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与雄激素及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被引量:4
20
作者 郑建淮 周洁春 +1 位作者 任娟 夏燕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1-273,共3页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与雄激素及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选择PCOS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妇女各40例,检测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胰岛素、血糖和性激素水平。结果①F-G评分、LH/FSH比值、T、PR...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与雄激素及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选择PCOS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妇女各40例,检测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胰岛素、血糖和性激素水平。结果①F-G评分、LH/FSH比值、T、PRA和AngⅡ浓度,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显示,PCOS组>对照组(P<0.05);②PCOS组PRA与月经周期、AngⅡ、LH/FSH、T、FINS、Homa IR、Homaβ、β细胞功能评定指数(MBCI)呈正相关性(分别为r=0.40,0.44,0.37,0.35,0.50,0.42,0.48,0.38,P<0.05);AngⅡ与月经周期、LH/FSH比值、T呈正相关(分别r=0.34,0.32,0.42,P<0.05);AngⅡ与FSH呈负相关(r=-0.36,P<0.05)。结论①多囊卵巢综合征存在肾素-血管紧张素-雄激素级联亢进;②RAS亢进可能参与PCOS胰岛素抵抗和生育障碍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雄激素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