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ODIS与TM时序插补的省域尺度玉米遥感估产 被引量:16
1
作者 顾晓鹤 何馨 +2 位作者 郭伟 黄文江 燕荣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53-58,共6页
针对省域尺度作物估产中的TM影像时相不一致和覆盖能力不足的问题,以山东省2008年玉米产量为研究对象,在6景不同玉米物候期的TM影像和长时间序列的MODIS全覆盖影像的支持下,构建基于玉米生长过程的时序插补模型,将不同物候期的TM影像插... 针对省域尺度作物估产中的TM影像时相不一致和覆盖能力不足的问题,以山东省2008年玉米产量为研究对象,在6景不同玉米物候期的TM影像和长时间序列的MODIS全覆盖影像的支持下,构建基于玉米生长过程的时序插补模型,将不同物候期的TM影像插补为玉米乳熟期的同期数据集,并通过地面实割实测样本数据,建立地面-TM、TM-MODIS的两阶段遥感估产模型,开展省域尺度玉米产量全覆盖遥感估测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时序插补的省域尺度玉米遥感估产方法能充分发挥TM和MODIS影像的各自优势,有效地避免TM影像时相不同所造成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区域差异,获得较高精度的省域尺度玉米单产估测结果,为开展省级作物遥感估产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估产 作物 玉米 MODIS TM 省域尺度 时序插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遥感估产的原理与方法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海亮 赵军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38,共5页
在介绍草地遥感估产的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单纯的遥感模型、遥感模型与地学模型相结合等不同估产方法及草地面积动态监测的特点和存在问题,并对草地遥感估产方法发展趋势做了总结。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草地遥感估产技术和方法也... 在介绍草地遥感估产的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单纯的遥感模型、遥感模型与地学模型相结合等不同估产方法及草地面积动态监测的特点和存在问题,并对草地遥感估产方法发展趋势做了总结。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草地遥感估产技术和方法也将继续发展,基于遥感数据和方法的草地估产模型更加趋于成熟,其应用也将向草原生态系统、草地退化监测、草地植被生长监测等领域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遥感 草地估产 草原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遥感环境资料进行草地大面积估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建龙 蒋平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4-20,共7页
利用1991~1993年在新疆阜康县不同草地类型上观测到的牧草产量、环境资料与地面光谱、气象卫星资料等,进行了多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草地产量和环境因子与各种遥感绿度值间存在着显著相关性(P<0.05),相关系数(r)均达到0... 利用1991~1993年在新疆阜康县不同草地类型上观测到的牧草产量、环境资料与地面光谱、气象卫星资料等,进行了多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草地产量和环境因子与各种遥感绿度值间存在着显著相关性(P<0.05),相关系数(r)均达到0.45以上,并通过 F 检验。在对草地气候因子和牧草产量动态变化的分析基础上,探索了牧草产量形成与环境关系的机理分析与解释。进而,摸清了不同草地类型地面光谱绿度值的时空变化规律,确定了最优监测与估产指标及模型类型,结果得出一般在类型Ⅱ、Ⅲ和Ⅳ,是鲜、干草产量与 RVI 的相关性好于 NDVI,而在类型 I 则相反,是鲜、干草产量与 NDVI 的相关性好于 RVI。利用 NOAA 气象卫星资料可进行草地大面积估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 遥感技术 模型 大面积估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多参数和门控循环单元网络的冬小麦单产估测 被引量:8
4
作者 王鹏新 王婕 +3 位作者 田惠仁 张树誉 刘峻明 李红梅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07-216,共10页
为进一步准确、实时监测冬小麦长势并估测其产量,以陕西省关中平原为研究区域,选取冬小麦旬或生育时期尺度的条件植被温度指数(VTCI)、叶面积指数(LAI)和光合有效辐射吸收比率(FPAR)作为遥感特征参数,分别构建不同时间尺度的单参数、双... 为进一步准确、实时监测冬小麦长势并估测其产量,以陕西省关中平原为研究区域,选取冬小麦旬或生育时期尺度的条件植被温度指数(VTCI)、叶面积指数(LAI)和光合有效辐射吸收比率(FPAR)作为遥感特征参数,分别构建不同时间尺度的单参数、双参数和多参数的门控循环单元(GRU)神经网络模型,并模拟得到冬小麦长势综合监测指数I,结果表明,旬尺度的模型精度总体高于生育时期尺度的模型精度。基于5折交叉验证法进一步验证旬尺度多参数GRU模型的鲁棒性,并构建I与统计单产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以估测冬小麦单产,结果显示,冬小麦估测单产与统计单产的决定系数(R^(2))为0.62,均方根误差(RMSE)为509.08 kg/hm^(2),平均相对误差(MRE)为9.01%,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表明旬尺度的多参数估产模型能够较准确地估测关中平原冬小麦产量,且产量分布呈现西高东低的空间特性和整体保持稳定且平稳增长的年际变化特征。此外,基于GRU模型捕获冬小麦生长的累积效应,分析在连续旬中逐步输入参数对产量估测的影响,结果显示,模型具有识别冬小麦关键生长阶段的能力,3月下旬至4月下旬是冬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长势监测 估产 遥感多参数 时间尺度 门控循环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IS的青海草原产草量及载畜平衡估算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建红 黄鑫 +1 位作者 何旭洋 申克建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8年第10期2520-2529,共10页
为了科学合理地利用、管理草地,及时准确掌握草原产草量信息和载畜平衡状况,对保障草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2016年5-9月青海的MODIS NDVI、EVI数据和地面调查数据,按草地类型分别建立可食草鲜草产量的估算模型,通过比... 为了科学合理地利用、管理草地,及时准确掌握草原产草量信息和载畜平衡状况,对保障草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2016年5-9月青海的MODIS NDVI、EVI数据和地面调查数据,按草地类型分别建立可食草鲜草产量的估算模型,通过比较基于NDVI和EVI建立的不同产草量估算模型的精度,选出了各类型草地的最优估产模型。在此基础上,计算了不同类型草地的干草产量,并结合畜牧业统计数据估算了青海牧区和半牧区各县(市)的载畜平衡情况。结果表明,1)基于NDVI的可食鲜草产量估算模型精度普遍高于基于EVI的模型,但各类型草地的最优估算模型不同。2)2016年青海省草原干草总产量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干草单产在1 200kg·hm-2以上的草地主要分布在东部的禾草草原和高寒草原,干草单产在300kg·hm-2以下的草地主要分布于北部的高寒荒漠以及西部的盐生草甸和高寒草原。对总产草量贡献最大的为高寒草甸,占70.35%。3)2016年青海省29个半牧区和牧区的县(市)中,有21个县(市)为载畜平衡或载畜不足,8个县(市)为超载,并且载畜平衡状况与存栏牲畜密度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MODIS 产草量估算 载畜平衡评价 遥感 时间序列 草地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数据的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草畜平衡时空动态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郭阳 贾志斌 +3 位作者 张琪 赵家明 符旺 吴孔佳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0-37,共8页
利用2000~2018年的MODIS13Q1遥感数据、地面样方调查数据建立最优估算模型,反演地上生物量,计算牧草产量的月动态系数;结合牧业统计数据中的牧业年度和日历年度资料,计算家畜月动态系数;综合分析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族... 利用2000~2018年的MODIS13Q1遥感数据、地面样方调查数据建立最优估算模型,反演地上生物量,计算牧草产量的月动态系数;结合牧业统计数据中的牧业年度和日历年度资料,计算家畜月动态系数;综合分析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族自治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等4个牧业旗2000~2016年月尺度草畜平衡的时空动态。结果表明:呼伦贝尔4个牧业旗模拟产草量与NDVI值关系以幂函数模拟效果较好。从年尺度来看,呼伦贝尔市4个牧业旗2000~2018年各年份的草地产草量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均呈现由东向西逐渐递减的趋势,草畜平衡状况与产草量分布呈现相同的空间异质性;从月尺度来看,呼伦贝尔市4个牧业旗在每年的7月、8月产草量相继达到最高峰,月草畜平衡状况也均在6月、7月、8月最好,但不同年份季节性超载月份略有不同,以新巴尔虎左旗为例产草量丰年草畜平衡主要集中在4~10月,平年主要集中在3~10月,歉年则主要集中在3~11月。建议呼伦贝尔草原根据草畜平衡状况在不同水热条件年份适当控制牲畜数量,调整牲畜结构,使草原生态环境达到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草原 遥感 产草量 估算 草畜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草原植被生物量遥感监测模型——以锡林郭勒盟为例 被引量:21
7
作者 张连义 张静祥 +3 位作者 赛音吉亚 包红霞 镡建国 郭志忠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1-36,共6页
以锡林郭勒盟典型草原为研究区域,将遥感技术用于草地牧草产量测量,分析了遥感植被指数与牧草产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比较和分析了3种植被指数的应用范围,研究了草地牧草产量遥感监测的方法,并利用遥感植被指数建立了草地牧草产量估产模型y... 以锡林郭勒盟典型草原为研究区域,将遥感技术用于草地牧草产量测量,分析了遥感植被指数与牧草产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比较和分析了3种植被指数的应用范围,研究了草地牧草产量遥感监测的方法,并利用遥感植被指数建立了草地牧草产量估产模型y=368.273x+2.973(R=0.908,R2=0.824),该模型通过2005年预测值与实测值的误差统计分析,2005年估产精度达到97%,研究还表明,锡林郭勒草地牧草产量估产的植被指数是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研究结果为今后开展大面积草地牧草产量估产和动态监测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植被指数 草地 牧草产量 估产模型 锡林郭勒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肃南县草地资源生产能力研究
8
作者 朵玉明 《畜牧兽医杂志》 2020年第2期80-81,83,共3页
通过在不同草地类型中,有代表性的设立草地监测点,将连续多年进行定点监测的地面数据与遥感数据结合,通过研究二者关系,建立草地估产模型,利用估产模型对监测区草地产草量的时空分布格局进行研究,为草地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 通过在不同草地类型中,有代表性的设立草地监测点,将连续多年进行定点监测的地面数据与遥感数据结合,通过研究二者关系,建立草地估产模型,利用估产模型对监测区草地产草量的时空分布格局进行研究,为草地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监测 遥感 估产模型 产草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玛多县大型野生食草动物种群数量对草畜平衡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杨帆 邵全琴 +6 位作者 郭兴健 李愈哲 王东亮 张雅娴 汪阳春 刘纪远 樊江文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3,共13页
以黄河源区玛多县为研究区域,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调查了县域内藏野驴、藏原羚、岩羊等大型野生食草动物和家畜的种群数量,利用降尺度算法生成了2016年玛多县30m空间分辨率的产草量数据,在此基础上估算了包括野生动物和家畜在内的草畜平... 以黄河源区玛多县为研究区域,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调查了县域内藏野驴、藏原羚、岩羊等大型野生食草动物和家畜的种群数量,利用降尺度算法生成了2016年玛多县30m空间分辨率的产草量数据,在此基础上估算了包括野生动物和家畜在内的草畜平衡状况,分析了大型野生食草动物对玛多县草畜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1)通过飞行样带内种群密度,推算了玛多县内大型食草动物种群数量,分别与统计数据、暖季调查结果对比验证,估算出2017年冷季藏野驴、藏原羚和岩羊分别为1.71、1.60和0.93万匹(只),家牦牛、藏羊和马分别为7.08、10.22、0.12万头(匹、只),大型野生食草动物和家畜总计47.5万羊单位,大型野生食草动物羊单位数量与家畜羊单位数量之比为1∶4.5;2)仅考虑饲养家畜,载畜压力指数为1.13,表明草地略微超载;在综合考虑饲养家畜和野生动物的情况下,载畜压力指数为1.38,表明草地中度超载;3)若没有将大型野生食草动物纳入草畜平衡核算体系内,载畜压力将被低估22%。超载过牧是造成玛多县草地退化一个主要驱动因素,需人工补饲7.90万t干草或减畜30%才能维持草畜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遥感 大型野生食草动物 种群数量 草畜平衡 黄河源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技术在新疆阜康县草地估产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李建龙 戴若兰 任继周 《中国草地》 CSCD 1998年第1期11-14,共4页
利用1991~1996年在阜康县不同草地类型上观测的草地产量、环境与遥感资料等,使用RS技术和GIS系统进行了多重相关分析和遥感估产研究,并在图象处理、信息提取和遥感知识与草原生态结合方面做了有益探讨。结果表明,4个... 利用1991~1996年在阜康县不同草地类型上观测的草地产量、环境与遥感资料等,使用RS技术和GIS系统进行了多重相关分析和遥感估产研究,并在图象处理、信息提取和遥感知识与草原生态结合方面做了有益探讨。结果表明,4个类型的鲜草产量与两种遥感绿度值间存在着极显著相关性(p<0.01),r值均在0.679以上,且通过F检验和精度分析。一般在类型Ⅱ、Ⅲ和Ⅳ,是鲜草产量与RVI相关性好于NDVI,而在类型Ⅰ则相反。从6种数学方程式中选优,建立了非线性遥感估产模型,并在实际估产中加以检验,使大面积估产精度达到7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技术 草地 大面积估产
原文传递
不同类型草地监测与估产遥感指标和光学模型建立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建龙 黄敬峰 维纳汗 《中国草地》 CSCD 1996年第6期6-10,共5页
对1991~1993年在新疆阜康县不同草地类型上观测的牧草产量、环境资料与地面光谱资料等进行的多重相关分析和光学模型建立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草地产量与各种光谱绿度值间存在着显著相关性(P<0.05),相关系数(... 对1991~1993年在新疆阜康县不同草地类型上观测的牧草产量、环境资料与地面光谱资料等进行的多重相关分析和光学模型建立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草地产量与各种光谱绿度值间存在着显著相关性(P<0.05),相关系数(r)均达到0.84以上,且通过F检验。在找出影响牧草产量形成的主导生态因子、拟合曲线类型选择和草地光谱基本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摸清了不同草地类型地面光谱绿度值的时空变化规律,建立了最优草地监测与估产指标和模型,其模型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 光学模型 大面积估产 遥感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