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5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层政策执行中的“加码”与“减码”行为研究--以A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崔晶 毕馨雨 应宁远 《治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80,158,159,共18页
基层政策执行行为是中国基层治理研究中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组织张力-行为博弈-执行效果”的逻辑链条,通过对S省A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政策执行的案例分析,归纳了“乡镇政府内部不同职级人员策略互动”的分析框架。在S省A镇“农村... 基层政策执行行为是中国基层治理研究中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组织张力-行为博弈-执行效果”的逻辑链条,通过对S省A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政策执行的案例分析,归纳了“乡镇政府内部不同职级人员策略互动”的分析框架。在S省A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政策执行中,乡镇主要领导通过主动认领政策任务、提高执行标准、缩短执行期限等方式回应上级政府的“加码”要求;而身处基层一线的政策执行人员却表现出分类迎检、缓落实、政策“停摆”等“减码”行为。在科层制主导的基层治理中,乡镇组织的运作方式呈现出“松散关联”的特点。乡镇政府内部的权责失衡、激励偏差、动员失调、情感疏离等多重组织张力,引起了不同职级人员之间的“加码”和“减码”博弈,促进了基层政策执行中的动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政策执行 基层策略性互动 松散关联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领共治的机理:当代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实现形态探析
2
作者 方雷 卢腾 《治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82,F0002,159,共16页
党的领导作为当代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鲜明特征,不仅体现在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实践维度,还在治理形态层面彰显党作为领导核心的理论创新。立足于“政党—国家—社会”关系框架而提出的党领共治概念,既是对党政体制下“一核多元”基层社... 党的领导作为当代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鲜明特征,不仅体现在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实践维度,还在治理形态层面彰显党作为领导核心的理论创新。立足于“政党—国家—社会”关系框架而提出的党领共治概念,既是对党政体制下“一核多元”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的描述性概括,也是一种对政党如何引领多元主体实现社会共治的理论阐释,其建构逻辑根植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正当性逻辑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相较于多中心治理和科层制治理,党领共治在权威分布、决策模式、组织结构、治理方式和价值目标等特征方面呈现出其在中国情境下的适用性逻辑。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党领共治主要通过政治统领、组织嵌合以及社会整合三种机制展开,并在基层社会场域中实现了治理权威的统筹引领、治理网络的互联互通和治理主体的协同共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领共治 基层社会治理 “政党—国家—社会”关系 实现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能力、现代国家建设与农村基层治理财力支撑体制变迁
3
作者 张启春 王健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43,共11页
农村基层治理的财力支撑体制,不仅是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根本性问题”之一,也是影响国家战略意图的执行力和基层社会自我治理效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基层治理财力支撑体制呈现出阶段性变迁的差异化特征,这一差异... 农村基层治理的财力支撑体制,不仅是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根本性问题”之一,也是影响国家战略意图的执行力和基层社会自我治理效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基层治理财力支撑体制呈现出阶段性变迁的差异化特征,这一差异化特征映射于农村基层“财”与“政”的悖论之中。伴随国家财政能力的阶梯式跃升与国家建设目标的渐进式迭代,农村基层治理的财力支撑体制经历了从“自给自足”逐步迈向“国家财政保障”的转变过程。这一转变不仅遵循了“能力跃升—目标迭代—体制转换”的驱动路径,揭示出国家财政能力、国家建设目标与农村基层治理财力支撑体制的内在互动机制,更彰显出中国现代国家建设具有“立足本国国情、探索独特路径”的鲜明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财政能力 现代国家建设 基层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清政商关系与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
4
作者 金鑫 王静 赵美涛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71,共15页
2023年7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第二十五条提出“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当前,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成为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理论政策创新。因此,本文以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为切入点,基于A股... 2023年7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第二十五条提出“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当前,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成为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理论政策创新。因此,本文以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为切入点,基于A股民营上市公司2011—2022年的数据研究发现:政商关系“亲”“清”化可以显著推动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国有企业参股的民营企业中亲清政商关系对数字化转型的积极影响更显著。数字化转型各维度的异质性检验表明:第一,亲近与清白在战略引领、环境支撑、数字化成果三个维度均呈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二,亲近在技术驱动、组织赋能及数字化应用维度释放出显著效能,清白无显著效应。进一步研究还发现,亲清政商关系可以通过激励民营企业引进研发人员、提高研发投入以及缓解融资约束来增强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性。本文为地方政府如何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以促进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清政商关系 数字化转型 民营企业 国有参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风险化解与地方混改企业政企关系的差异化
5
作者 黄冬娅 孟凯旋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3-81,I0003,共10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序推进,国家在不同混改企业中扮演了不同角色,国家与不同混改企业的关系是否存在差异以及为何存在差异成为重要的研究议题。不仅不同的行业市场竞争度与企业产权结构会导致国家与混改企业关系的差异...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序推进,国家在不同混改企业中扮演了不同角色,国家与不同混改企业的关系是否存在差异以及为何存在差异成为重要的研究议题。不仅不同的行业市场竞争度与企业产权结构会导致国家与混改企业关系的差异,而且,在行业市场竞争度和企业产权结构相同的情况下,国家与地方混改企业的关系仍然存在不同类型,即间接市场调节型和直接市场调节型。在间接市场调节下,国家借助强制度嵌入对混改企业施加影响,建立起对混改企业的直接领导和管理;在直接市场调节下,国家对混改企业层层授权,实施“差异化管控”,让民营资本在治理权力结构和日常经营活动中有更大的自主权。这两种不同的类型并非根源于市场化环境或者地方政府的政策偏好,而是国企集团面临的政策风险差异所致。当国企集团能够有效化解混改政策风险时,它更倾向于采用直接市场调节型关系模式,激发混改企业市场活力;反之,当国企集团无法有效化解混改政策风险时,它更倾向于采用间接市场调节型关系模式,强化对混改企业的管控。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化解政策风险对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有序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企关系 混合所有制改革 混合所有制企业 国企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社会何以重构?——评郁建兴等著《重构基层社会》
6
作者 邱泽奇 《公共行政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5-195,200,共12页
《重构基层社会:浙江桐乡“三治融合”建设(2013—2023年)研究》(以下简称《重构》)的出版触发了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社会学领域对中央/国家与基层关系的重新讨论。《重构》把基层治理放在基层社会里,把基层社会放在中国社会里,无疑是... 《重构基层社会:浙江桐乡“三治融合”建设(2013—2023年)研究》(以下简称《重构》)的出版触发了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社会学领域对中央/国家与基层关系的重新讨论。《重构》把基层治理放在基层社会里,把基层社会放在中国社会里,无疑是理解基层治理的新理论视角。同时,《重构》也引出了一些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在《重构》基础上,本文认为,在中央/国家与基层关系中,至少存在两个层次的关系模式,即形制的与技术的关系模式。从这两个层次出发,可以厘清一些概念上的争议,如单一制国家、国家与社会以及基层社会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构基层社会》 桐乡经验 国家与基层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国互动中基层治理单元的形变与适配
7
作者 王敬尧 郑鹏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1-190,共10页
家国关系是理解中国基层治理的重要本土视角。通过对基层治理单元的历史变迁进行考察,发现基层治理单元的形变遵循“国家功能曲线”与“家户功能曲线”双重逻辑,即国家功能在地域单元缩小时治理效益不断减少,家户功能在地域单元扩大时... 家国关系是理解中国基层治理的重要本土视角。通过对基层治理单元的历史变迁进行考察,发现基层治理单元的形变遵循“国家功能曲线”与“家户功能曲线”双重逻辑,即国家功能在地域单元缩小时治理效益不断减少,家户功能在地域单元扩大时治理效益不断减少,两条曲线与“个体社会要求曲线”的交汇点分别构成行政单元与自治单元的最佳节点。国家治理目标与治理能力、家户组织能力与联结程度,则是推动“国家功能曲线”与“家户功能曲线”左右移动,导致基层治理单元形变的关键因素。面对当前国家权力下沉与家户功能缺失导致基层治理单元错位,进而出现利益错配、供需错位与权力错置的现实问题,还需瞄定家庭治理作为基层治理的社会基点,通过行政上移与自治下沉均衡行政与自治的内在关系,通过增强村级组织的自治服务功能提升行政与自治衔接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治理 治理单元 家户治理 家国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担不重的人”:中国农村独立老人的生成逻辑及其治理意蕴——基于华南与华中的区域比较
8
作者 冯川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7-109,331,共14页
独立老人是拥有生活目标独立性且“负担不重的人”。在华南与华中农村,低龄老年人生活目标的独立性以居住空间、财产支配和带孙选择三个方面的独立状态作为基础支撑,其共性逻辑在于因子代结婚彩礼普遍不高、父代代际责任有限而产生的清... 独立老人是拥有生活目标独立性且“负担不重的人”。在华南与华中农村,低龄老年人生活目标的独立性以居住空间、财产支配和带孙选择三个方面的独立状态作为基础支撑,其共性逻辑在于因子代结婚彩礼普遍不高、父代代际责任有限而产生的清晰人生节点。老年人独立生活的区域差异性,直接关系到他们成为村庄治理积极参与者的概率,以及他们在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后所遭遇的生活状况。“父强子弱”的核心家庭自主性结构,保障了华南农村独立老人的生活质量及其在失能后的家庭养老秩序。“父子双强”的核心家庭自主性结构,使华中农村的独立老人缺失子代养老反馈的足够保障,在将独立老人推向极端的“私”的同时,也可能导致他们在失能后陷入生存困境。辨析独立老人在治理意蕴方面的区域差异,有助于推动农村基层治理走向简约高效且低成本的现代化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龄老年人 家庭代际关系 核心家庭自主性 基层治理现代化 区域差异 公私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级融媒体国家治理逻辑:基于基层媒体制度史的研究
9
作者 向青平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6-104,共9页
文章发现,国家通过媒介深度嵌入县域治理场域,国家治理与技术逻辑耦合影响着基层媒体制度变迁。国家治理逻辑是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媒介技术是县域社会治理转型新载体。县级融媒体的建设和发展意味着我国进入“重返四级媒体制度的数字... 文章发现,国家通过媒介深度嵌入县域治理场域,国家治理与技术逻辑耦合影响着基层媒体制度变迁。国家治理逻辑是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媒介技术是县域社会治理转型新载体。县级融媒体的建设和发展意味着我国进入“重返四级媒体制度的数字融合时代”。作为整合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数字化装置,县级融媒体通过新闻宣传、数字政务服务及社会需求反馈等嵌入基层社会治理系统。具体而言,县级融媒体自上而下地进行政治宣传、政策阐释,成为吸纳和反馈基层社会需求的数字基础设施。技术的发展扩展了县级融媒体的功能,使其转换为整合数字政务服务的技术装置。作为县域数字服务机构,县级融媒体形成的是柔性的、濡化的、非强制的国家治理方式,成为对司法、行政等国家正式治理制度的补充。县级媒体的融合过程不仅是技术融合的过程,更是形成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县域治理 基层媒体 县级融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点再造”:数字化转型重塑乡村治理的发生机制——基于S市D区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的实证考察
10
作者 康儿丽 谭丰隆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4-145,160,共13页
从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来看,S市D区的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通过数字化转型促使乡村治理的信息传递、决策模式、运行方式发生多重革新,实现对乡村治理“接点”主体、“接点”空间与“接点”资源的再造,进而推动国家与乡村社会间的联结方... 从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来看,S市D区的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通过数字化转型促使乡村治理的信息传递、决策模式、运行方式发生多重革新,实现对乡村治理“接点”主体、“接点”空间与“接点”资源的再造,进而推动国家与乡村社会间的联结方式从间接转向直接,联结路径从单向线性转向双向互动,联结逻辑从模糊性转向清晰化。在实践中,需要格外重视数字化转型对乡村治理“接点”的塑造及其所产生的国家与社会关系适应性调整,并基于数字化转型情境中乡村治理“接点”主体、“接点”空间与“接点”资源的新样态,进一步优化数字乡村建设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乡村治理 “接点再造” 国家与社会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耦合:村民理事会参与项目治理的实践路径与机制——基于桂东T村的讨论
11
作者 吴雨霞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3-170,共8页
项目制作为乡村公共品供给的主要方式,面临着供需脱离、难以精准的现实问题。通过对一个村庄村民理事会参与项目治理的经验案例研究,发现项目进村需要弥合行政逻辑与乡村既有自治逻辑之间的张力,自主空间留存、合法身份赋予、治理规则... 项目制作为乡村公共品供给的主要方式,面临着供需脱离、难以精准的现实问题。通过对一个村庄村民理事会参与项目治理的经验案例研究,发现项目进村需要弥合行政逻辑与乡村既有自治逻辑之间的张力,自主空间留存、合法身份赋予、治理规则适配、目标价值同构等机制实现项目治理中行政与自治的耦合,并将村民理事会纳入项目治理过程,构建起以自下而上的诉求表达与自上而下的项目分配为核心的“上下共治”项目分配方式,保证公共品的精准供给和高效运转。以激活乡村社会为导向的项目治理实践,能够在强化基层治理的同时保留乡村社会的主体性与灵活性,促进公共性的再生产,实现国家与社会的互构、互嵌和双向强化,为现代化治理体系构建、生活治理转型奠定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理事会 项目治理 国家—社会关系 行政耦合自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挤压条件下方形锂离子电池安全极限实验研究
12
作者 韦鹏 吴宝 +1 位作者 吕希祥 吴雪梅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66-972,共7页
为满足现行标准中对动力电池包挤压、冲击、碰撞等安全性要求,对某规格型号的三元锂离子电芯的三个面在不同荷电状态下开展了不同直径挤压头的交叉实验。通过研究电芯受挤压时的压力-电压-温度关系,揭示了电芯的主要失效形式,并具体讨... 为满足现行标准中对动力电池包挤压、冲击、碰撞等安全性要求,对某规格型号的三元锂离子电芯的三个面在不同荷电状态下开展了不同直径挤压头的交叉实验。通过研究电芯受挤压时的压力-电压-温度关系,揭示了电芯的主要失效形式,并具体讨论了不同加载条件对电芯受挤压安全极限的影响。研究表明,相同条件下,挤压头的直径与电芯的安全极限呈正相关关系,而荷电状态的变化并不会对电芯的安全极限造成明显影响。电芯温度及电压的波动受其失效形式的影响,仅外壳破裂一般不会发生温度升高或电压陡降的现象。该研究结果可为电池包系统方案设计及安全性仿真结果的判定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挤压头直径 荷电状态 压力-电压-温度关系 安全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建构视角下基层负担过重的结构性困境:理论与个案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长东 夏江浩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2,共12页
基层政府负担过重问题近年来引发了政策界和学界的高度关注,现有文献从科层体制、形式主义、基层治理能力等方面展开研究。我们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基层政府负担问题置于历史变迁背景之下,从国家权力下沉及其背后的国家建构策略的变迁... 基层政府负担过重问题近年来引发了政策界和学界的高度关注,现有文献从科层体制、形式主义、基层治理能力等方面展开研究。我们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基层政府负担问题置于历史变迁背景之下,从国家权力下沉及其背后的国家建构策略的变迁视角出发,重新反思这一问题。通过对L镇机构改革及其实际效果的深度个案分析,本文发现这一旨在强化乡镇政府能力、减轻其负担的改革却未能有效强化乡镇政府能力反而加重了其负担。究其原因,在于机构改革本身存在放责多于放权、乡镇无力承接放权以及运动式治理削弱专业化治理,以及村两委自治能力不足等。本文结合制度漂移理论进一步分析了其背后机理,并探讨了其对国家建构微观策略的理论意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政府负担 国家建构 制度漂移 机构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中国家与农民关系的社会化调适 被引量:7
14
作者 印子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3-172,共10页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政策实践,指向了社会学持续关注的国家与农民关系问题。公共资源下乡中国家与农民之间的互动不仅在器物和组织两个层面展开,还集中体现在价值层面。在乡村振兴的积极案例中,国家与农民关系的新形态表现为器物层面...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政策实践,指向了社会学持续关注的国家与农民关系问题。公共资源下乡中国家与农民之间的互动不仅在器物和组织两个层面展开,还集中体现在价值层面。在乡村振兴的积极案例中,国家与农民关系的新形态表现为器物层面上国家资源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组织层面上社会动员能力的提升,价值层面上农民国家认同感的强化。国家输入的公共资源只有以高度社会化的方式与农民互动时,农民才可能按照特定的行动逻辑将“国家”内化于心,国家权力才算实现了社会合法性的确认和再生产。为了实现国家与农民关系的社会化调适,社会治理公共性的建设不应停留于权力运作的策略层面。国家应充分发掘、激活蕴藏于乡村社会中的本土资源,将自上而下输入的公共资源转化为推动乡村社会开展自主建设的内生要素。如此,公共资源的下乡才能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促成国家濡化能力在基层的再造,实现现代国家在社会中的扎根和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国家与农民关系 治理公共性 国家资源下乡 农村环境卫生治理 社会合法性 社会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状态集合准确界定的意义
15
作者 丁树良 熊建华 +1 位作者 罗芬 汪文义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115,共5页
教育认知诊断基于被试的作答反应估计其知识状态从而进行分类.尽管给定属性及其层级关系,其知识状态集合是唯一的,但对此并未形成共识.如有的软件包认为同一属性层级关系可对应2种不同的知识状态集合;有的研究仅仅给出属性及其层级关系... 教育认知诊断基于被试的作答反应估计其知识状态从而进行分类.尽管给定属性及其层级关系,其知识状态集合是唯一的,但对此并未形成共识.如有的软件包认为同一属性层级关系可对应2种不同的知识状态集合;有的研究仅仅给出属性及其层级关系的知识状态集合的真子集.针对这些情况,该文从理论上和应用上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修正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属性及其层级关系 知识状态集合 收敛型结构 发散-收敛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对协同创新网络竞合关系的治理机制——基于“华龙一号”核电技术案例研究
16
作者 杨筱恬 关月 于淼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42-150,共9页
国有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在“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中如何对创新网络多主体竞合关系进行有效治理是推进科技创新的关键。选取中核工程作为案例研究对象,基于竞合关系与利益相关者视角探究国有企业作为核心企业对创新网络竞合关... 国有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在“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中如何对创新网络多主体竞合关系进行有效治理是推进科技创新的关键。选取中核工程作为案例研究对象,基于竞合关系与利益相关者视角探究国有企业作为核心企业对创新网络竞合关系的治理机制。研究发现:①国有企业对协同创新网络主体存在行政要素驱动、技术要素驱动和利益要素驱动3类竞合关系;②针对不同类型竞合关系,分别采取行政协调、柔性治理与规范合作3种细分机制,促进创新网络主体良性合作,同时对价值创造与分配中存在的竞合关系进行有效治理。研究结论有助于丰富国有企业情境下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研究,为国有企业管理协同创新网络主体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企业 国有企业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协同创新 竞合关系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力结构视域下的国家与村庄善治——以J省J市一个城郊村庄为例
17
作者 易文彬 吕铸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73,共8页
国家是村庄治理权力结构中的关键一环,是保障村庄善治的重要力量。在城乡社会转型过程中,随着村庄经济功能弱化,精英流失导致村庄权力主体弱化,行政村之下的自然村出现权力结构失衡与治理失序的内卷化现象。党的十九大提出“推动社会治... 国家是村庄治理权力结构中的关键一环,是保障村庄善治的重要力量。在城乡社会转型过程中,随着村庄经济功能弱化,精英流失导致村庄权力主体弱化,行政村之下的自然村出现权力结构失衡与治理失序的内卷化现象。党的十九大提出“推动社会治理中心向基层下移”。2019年在全国迅速开展的“扫黑除恶”专项行动,有效震慑了农村黑恶势力。实践证明,从国家与村庄的关系而论,国家权力下沉,通过公权力介入与规制监督,可以引导村庄实现善治,促进基层社会更加公平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结构 国家权力下沉 村庄善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程度与国有示范企业治理效率 被引量:5
18
作者 武诗媛 刘泽岩 林汉川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5-86,共12页
随着物联网以及大数据等技术的更迭升级与广泛应用,通过数字化提升国有企业治理效率变得愈发重要。选取2003—2022年入选“双一流”示范企业名单61家A股上市国有示范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数字化转型程度对国有示范企业治理效率的影... 随着物联网以及大数据等技术的更迭升级与广泛应用,通过数字化提升国有企业治理效率变得愈发重要。选取2003—2022年入选“双一流”示范企业名单61家A股上市国有示范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数字化转型程度对国有示范企业治理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程度与国有示范企业治理效率之间存在“U”型关系,随着数字化转型程度由过渡阶段上升到适度阶段,其对国有示范企业的影响由抑制效应转为促进效应;Utest检验结果表明,现阶段绝大多数国有示范企业处于“阵痛区间”,表现为对治理效率的负向影响;数字转型程度“U”型影响资本密集型行业和东部地区的国有示范企业的治理效率,负向影响劳动密集型行业和中西部地区的国有示范企业的治理效率。因此,管理者要认识到数字化转型的两面性;企业应遵循与自身发展相契合的数字化转型路径;政府应科学评估企业数字化转型,并持续夯实数字化转型的基础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示范企业 数字化转型程度 治理效率 “U”型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系再造:基层党组织引领社区治理共同体的运行逻辑 被引量:16
19
作者 孙强强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8-87,共10页
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是国家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路径,需要基层党组织发挥坚强的引领作用。基层开展的“共同缔造”或“熟人创建”等治理实践的深层逻辑在于,基层党组织是以“关系”为切入点,探索“关系激活—关系联结—关系治理”... 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是国家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路径,需要基层党组织发挥坚强的引领作用。基层开展的“共同缔造”或“熟人创建”等治理实践的深层逻辑在于,基层党组织是以“关系”为切入点,探索“关系激活—关系联结—关系治理”的关系再造路径,形成关系联结型治理模式。关系再造需要激活社区的价值要素、组织要素、情感要素、利益要素和制度要素,通过关系联结为社区治理共同体的形成提供治理理念、治理结构、治理信任、治理动能和治理规则。社区治理共同体的运行逻辑在于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推进关系要素的激活生成,组织驱动和制度嵌入推进关系联结的高效运行,情感动员和利益整合推进关系网络的治理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联结型治理 基层党组织 社区治理共同体 关系再造 关系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创新动力何在——“合法”与“效率”的整合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姚娟 刘鸿渊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72-82,共11页
国有企业创新是应对经济发展新格局和建设全球领先创新型国家的必由之路。由此,如何有效促进国有企业创新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企业创新行为与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及关系环境逻辑,以追求“合法”还是“效率”为视角,构建合法性... 国有企业创新是应对经济发展新格局和建设全球领先创新型国家的必由之路。由此,如何有效促进国有企业创新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企业创新行为与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及关系环境逻辑,以追求“合法”还是“效率”为视角,构建合法性机制、效率机制和政企关系整合性研究框架,并以国有石油企业为样本进行回归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结果发现:(1)国有企业创新行为受合法性机制驱动,规范合法性、认知合法性的作用显著;(2)国有企业创新行为受效率机制驱动,绩效水平的作用显著;(3)国有企业创新行为受合法性机制与效率机制交互作用的驱动;(4)政企关系构成国有企业创新的情境条件,能够影响国有企业创新策略选择。结论可为发挥国有企业核心技术创新先锋职能提供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对于我国依靠国有企业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企业创新行为 合法性机制 效率机制 政企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