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ineke密度指数在日本落叶松林分自然稀疏模型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惠淑荣 刘强 张国伟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5期520-522,共3页
在日本落叶松林分生长模型研究的基础上,用Reineke定义的密度指数模拟了日本落叶松同龄林的自然稀疏模型和日本落叶松不同初植密度的自然生长过程表,这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的密度管理提供了有力工具。
关键词 密度指数 自然稀疏模型 自然生长 日本落叶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人工林种群自然稀疏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江希钿 王素萍 杨锦昌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95-300,共6页
在福建北部丘陵山区生长发育正常的各种类型的马尾松人工林中,设置固定样地,测算胸径、株高、优势高、株数、蓄积量、年龄等数据,以植物种群生物量增长模型(dBdt=rB[1-(B/K)θ])和3/2自疏法则为理论依据,推导出森林自然稀疏过程密度变... 在福建北部丘陵山区生长发育正常的各种类型的马尾松人工林中,设置固定样地,测算胸径、株高、优势高、株数、蓄积量、年龄等数据,以植物种群生物量增长模型(dBdt=rB[1-(B/K)θ])和3/2自疏法则为理论依据,推导出森林自然稀疏过程密度变化规律的模型:N={[A(1+ce-ft)b]-p-[A(1+ce-ft0)b]-p+N-p0}-1p,该模型适用于描述各种密度林分的自然稀疏规律。经用闽北马尾松人工林固定样地资料验证,证明此模型能很好地拟合实际的密度观察资料,显示了较高的准确性和较大的适用性,有良好的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人工林 自然稀疏模型 密度 林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描述植物种群自然稀疏过程的经验模型 被引量:21
3
作者 方精云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47-253,共7页
根据植物生长的密度理论和有关生物学假设,提出了一种新的植物种群自然稀疏的经验模型,即1/ρ=α(lnω-lnω0)β+1/ρ0。这里ρ和ω分别为种群密度和平均植物重,ρ0和ω0为初期密度和初期植物重,α和β为参数。经... 根据植物生长的密度理论和有关生物学假设,提出了一种新的植物种群自然稀疏的经验模型,即1/ρ=α(lnω-lnω0)β+1/ρ0。这里ρ和ω分别为种群密度和平均植物重,ρ0和ω0为初期密度和初期植物重,α和β为参数。经用木本和草本植物种群的密度试验资料验证,证明该模型能很好地拟合实际的观测资料,并且具有表达式简单的特点。因而具有良好的使用价值。对模型的性质和意义也作了讨论,发现模型所表达的植物生长过程是一种Gompertz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模型 植物种群 种群密度 自然稀疏 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技能网络的通用自然语言生成模型 被引量:1
4
作者 廖俊伟 程帅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1-151,共11页
使用多任务训练的自然语言生成模型仅使用一个模型即可完成各种不同的自然语言生成任务。但这种所有任务共享所有参数的模型,无法清楚地知道模型的每一部分参数学到了什么技能。为了根据不同的任务选择激活不同的模型参数,该文提出了一... 使用多任务训练的自然语言生成模型仅使用一个模型即可完成各种不同的自然语言生成任务。但这种所有任务共享所有参数的模型,无法清楚地知道模型的每一部分参数学到了什么技能。为了根据不同的任务选择激活不同的模型参数,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激活的通用自然语言生成模型(SkillNet-NLG)。与传统的稠密模型在执行任务时激活所有的模型参数不同,SkillNet-NLG在执行任务时,首先依据任务预先定义一组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技能,然后根据定义的技能选择性地激活与技能相关的模型参数。这种模型设计使其能够通过正确地选择与任务相关的技能来高效地学习新的任务。在中文自然语言生成任务上的实验结果表明,首先,在仅使用一个模型的情况下,SkillNet-NLG在常见的五个自然语言生成任务中的四个上面超过了当前最好方法;其次,SkillNet-NLG的表现优于另外两类多任务基线模型(稠密模型和混合专家模型),并取得了与针对特定任务单独训练的模型相当的性能;最后,当应用到新任务上时,SkillNet-NLG相较于所有基线方法取得了更好的结果,验证了该文所提出的方法对于学习新任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语言生成 多任务模型 稀疏激活模型 技能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自然稀疏模型及生长过程表的编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梦 李长胜 +2 位作者 徐起 李绪尧 孙玉文 《林业勘查设计》 1995年第2期30-33,共4页
本文建立了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自然稀疏模型、编制了不同初始密度、立地条件的生长过程表。
关键词 自然稀疏模型 生长过程表 长白落叶松 人工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相似度的稀疏编码模型 被引量:9
6
作者 李志清 施智平 +1 位作者 李志欣 史忠植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410-2419,共10页
已有的稀疏编码模型采用误差的平方和作为信息保持的客观评价标准,但最近的研究表明,人眼视觉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从视觉区域提取图像和视频中的结构化信息.引入结构相似度来衡量信息保持的程度,通过对改进的目标函数进行优化,获得与初级... 已有的稀疏编码模型采用误差的平方和作为信息保持的客观评价标准,但最近的研究表明,人眼视觉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从视觉区域提取图像和视频中的结构化信息.引入结构相似度来衡量信息保持的程度,通过对改进的目标函数进行优化,获得与初级视皮层中具有局部性、朝向性和带通性的感受野相类似的基函数集.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稀疏编码模型更符合人眼视觉系统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编码 自然图像 结构相似度 生物视觉系统 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林自然稀疏研究综述 被引量:20
7
作者 薛立 萩原秋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34-838,共5页
自然稀疏是林分内的个体由于竞争有限的资源而引起的一部分个体死亡的现象。评述 4 0 a来世界上有关纯林自然稀疏的研究内容 ,包括了自然稀疏法则 ,异速生长模型、平均个体重与密度的时间轨线 ,种的自然稀疏线和自然稀疏动力线的关系 ,... 自然稀疏是林分内的个体由于竞争有限的资源而引起的一部分个体死亡的现象。评述 4 0 a来世界上有关纯林自然稀疏的研究内容 ,包括了自然稀疏法则 ,异速生长模型、平均个体重与密度的时间轨线 ,种的自然稀疏线和自然稀疏动力线的关系 ,自然稀疏线的斜率与生物量的关系 ,自然稀疏与竞争密度效果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稀疏法则 异速生长模型 自然稀疏线 自然稀疏动力线 林分 纯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勤绿洲自然稀疏人工梭梭林土壤水分动态 被引量:10
8
作者 丁爱强 徐先英 +4 位作者 刘江 崔文天 张荣娟 赵鹏 付贵全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92-198,共7页
为探明自然稀疏林带不同密度对土壤水分动态的影响,建立了土壤水分与林分密度之间数量关系的数学模型。以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自然稀疏的人工梭梭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长期土壤水分定位观测,对不同自然稀疏密度梭梭林土壤水分时空动态及... 为探明自然稀疏林带不同密度对土壤水分动态的影响,建立了土壤水分与林分密度之间数量关系的数学模型。以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自然稀疏的人工梭梭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长期土壤水分定位观测,对不同自然稀疏密度梭梭林土壤水分时空动态及密度与土壤水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密度人工梭梭固沙林土壤水分随时间的变化可分为4个阶段:3月初—5月中旬,是土壤水分回升期;5月下旬—9月下旬,土壤水分在丰水年(2015年)为动态平衡期,在枯水年(2016年)为消耗期;10月、11月为水分消退期,12月—翌年2月份,是土壤水分低稳期;(2)雨养条件下,梭梭对土壤水分的消耗主要发生在40cm以下层,且密度越大消耗越大,变异系数也越大;浅层(0—40cm)土壤水分变化剧烈,但与林带密度之间的规律不明显;(3)林带土壤剖面平均水分含量无论在全年还是在生长季或非生长季,均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4)不同退化程度人工梭梭林土壤水分含量与密度之间呈负相关,模型表达式为:Y=394.67 D2-68.769 D+6.526(0≤D≤0.165),R2=0.934。不同密度人工梭梭林土壤水分随季节的动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是受极端降雨事件的影响,在不同年份生长季土壤水分的变化不一致;密度与土壤水分含量之间的的关系可以用二次函数模型来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稀疏 密度 土壤水分 时空动态 数学模型 人工梭梭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落叶松林林分平均直径自然稀疏表编制的研究
9
作者 刘君然 《林业勘查设计》 1998年第4期30-33,共4页
以落叶松天然林标地为材料,求解林分最大密度线、自然稀疏线、等树高线、等直径线模型,预测林分自然稀疏进程中的测树因子,编制直径自然稀疏表。
关键词 天然落叶松林 林分 自然稀疏 编制 直径自疏表 数学模型
全文增补中
闽北天然阔叶林生长模型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江希钿 杨主泉 《武汉植物学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21-225,共5页
以闽北地区无人为干预的天然阔叶林为对象建立林分生长模型并提出预估方法。当森林经理调查获得小班各林分因子后 ,应用作者研制的林分生长模型及预估方法 ,可以对无人为干预的天然阔叶林小班森林资源数据进行连续预估和动态更新。还以... 以闽北地区无人为干预的天然阔叶林为对象建立林分生长模型并提出预估方法。当森林经理调查获得小班各林分因子后 ,应用作者研制的林分生长模型及预估方法 ,可以对无人为干预的天然阔叶林小班森林资源数据进行连续预估和动态更新。还以最大密度林分株数和平均胸径存在的幂函数关系为依据 ,提出了林分相对密度指标 ,并从理论上推导出一个自然稀疏模型 ,为掌握林分密度动态和应用生长模型、实现无人为干扰林分的动态预估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阔叶林 生长模型 小班 相对密度 自然稀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积约束的稀疏NMF高光谱解混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伞 韩月 王立国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077-2082,共6页
为了解决单纯非负矩阵分解计算繁复,收敛速度慢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然梯度下降的体积最小及丰度稀疏约束的非负矩阵分解方法。该方法在目标函数中加入体积最小和丰度稀疏约束,可以对混合图像进行较好地分解;采用自然梯度下降的... 为了解决单纯非负矩阵分解计算繁复,收敛速度慢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然梯度下降的体积最小及丰度稀疏约束的非负矩阵分解方法。该方法在目标函数中加入体积最小和丰度稀疏约束,可以对混合图像进行较好地分解;采用自然梯度下降的方法进行迭代,加快了算法收敛速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克服最小体积约束非负矩阵分解法速度慢且不稀疏的缺陷,相对于解混效果(SAD)相近的方法提速100倍,相对于解混时间相近的算法,此方法的解混精度提高0.02°;此方法尤其适用于像元较多的高光谱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 线性光谱混合模型 非负矩阵分解 体积最小 丰度稀疏 自然梯度 端元提取 光谱解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杉人工林林分生长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黄烺增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4-79,共6页
利用标准地材料建立柳杉人工林林分生长模型并提出预估方法。当森林经理调查获得小班各林分因子后,应用本文研制的林分生长模型及相应的预估方法,可对无人为干预的柳杉人工林的蓄积量、断面积、优势高、平均高、平均胸径、株数等因子进... 利用标准地材料建立柳杉人工林林分生长模型并提出预估方法。当森林经理调查获得小班各林分因子后,应用本文研制的林分生长模型及相应的预估方法,可对无人为干预的柳杉人工林的蓄积量、断面积、优势高、平均高、平均胸径、株数等因子进行连续预估,为及时有效地更新柳杉人工林的小班资源数据并掌握其资源动态变化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杉 生长模型 小班 相对密度 自然稀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油松林碳储量密度控制图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牛青云 孟京辉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5-152,共8页
为了提升北京市油松林经营质量,实现林分密度调控精准化和数量化,本研究以北京市油松林为研究对象,基于北京市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一类清查)数据,以Reineke自然稀疏模型为基础,基于最优密度上下限及自然稀疏线、林分蓄积等值线、林分... 为了提升北京市油松林经营质量,实现林分密度调控精准化和数量化,本研究以北京市油松林为研究对象,基于北京市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一类清查)数据,以Reineke自然稀疏模型为基础,基于最优密度上下限及自然稀疏线、林分蓄积等值线、林分优势高等值线和林分碳储量等值线,构建北京市油松林碳储量密度控制图。根据密度控制图和林分实际情况,模拟林分自然稀疏、合理抚育间伐和对照抚育间伐(重度疏伐)3种抚育间伐措施下的林分碳储量,发现在科学密度下经营比自然稀疏或者无规则经营的碳储量高,合理抚育间伐时的碳储量增长是自然稀疏和重度间伐的1倍多;林分总收获量的增长也明显高于自然稀疏和重度疏伐。应用林分密度控制图可直观地展示不同经营情景下碳储量、蓄积量的变化,将不同经营目标下抚育间伐的时间、采伐木株树、采伐木蓄积量及碳储量等信息数量化,为以碳汇提升为目标的量化经营措施制定提供决策依据,有助于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实现森林经营的精细化和差异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密度 油松人工林 reineke自然稀疏模型 碳储量密度控制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SPEC收录《三峡大掌掌报(自然科掌版)》论文一览(三)
14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一类稀疏效应下捕食模型正平衡态解的稳定性
关键词 INSPEC 论文 自然 三峡 正平衡态 捕食模型 稀疏效应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人工林碳储量密度控制图研建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宇昊 牛青云 孟京辉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6-145,共10页
[目的]马尾松是我国重要的人工林树种,不但发挥着重要的经济效益,而且在固碳释氧,应对气候变化等生态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开展抚育间伐,调控林分密度是人工林经营过程中的重要手段,而当前马尾松人工林抚育间伐存在“定性”不“... [目的]马尾松是我国重要的人工林树种,不但发挥着重要的经济效益,而且在固碳释氧,应对气候变化等生态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开展抚育间伐,调控林分密度是人工林经营过程中的重要手段,而当前马尾松人工林抚育间伐存在“定性”不“定量”的问题,制约着经营目标的实现。本研究拟构建马尾松人工林碳储量密度控制图,实现马尾松人工林抚育间伐过程中的精准化。[方法]首先,以湖南省马尾松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基于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一类清查)数据,以Reineke自然稀疏模型为基础,构建湖南省马尾松基本密度控制图。其次,将碳储量等高线加入到基本密度控制图上,构建了碳储量密度控制图,增加了以碳储量调控为目标的密度调控功能。再次,基于所构建的密度控制图,以湖南慈利县为例,对马尾松人工林的林分密度合理性进行诊断,生成密度诊断图,并提出相关经营建议。[结果]湖南省慈利县(1)绝大部分马尾松人工林的密度高于合理密度区间,林木对有限的光照、温度、水分等自然资源产生强烈竞争,甚至有些林分会产生严重的自然枯死现象,亟待开展抚育间伐,降低林分密度;(2)少部分林分位于合理密度区间范围内,此时的林分能够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林木个体之间处于互相促进的状态;(3)少部分林分密度低于最优密度下限,此时的林地空间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造成林地资源的浪费,亟待开展林下补植作业。[结论]本研究所构建的马尾松林分密度控制图,能够精准指导森林抚育,此外还能够对森林经营单位的林分密度合理性进行诊断,形成林分密度诊断图,进而为合理经营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人工林 reineke自然稀疏 马尾松碳储量密度控制图 密度诊断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杉木人工林密度控制图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13
16
作者 田猛 曾伟生 +2 位作者 孟京辉 孔雷 姜鹏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7-163,共7页
林分密度管理是通过控制造林时初植株行距以及后继的疏伐管理,对林分密度的控制,进而实现特定的经营目标。为了实现福建杉木人工林密度量化调控,基于Reineke自然稀疏方程,构建福建杉木密度控制图。结果表明:1)构建了杉木人工林最优生长... 林分密度管理是通过控制造林时初植株行距以及后继的疏伐管理,对林分密度的控制,进而实现特定的经营目标。为了实现福建杉木人工林密度量化调控,基于Reineke自然稀疏方程,构建福建杉木密度控制图。结果表明:1)构建了杉木人工林最优生长密度上下限以及杉木林分郁闭线;2)构建了杉木优势高模型、杉木材积模型、立地指数模型作为密度控制图的辅助方程;3)基于密度控制图,模拟了3种常见密度下,对杉木林分进行的3种不同经营措施(不进行任何经营措施,合理抚育间伐,对照性抚育间伐),获得不同经营措施下林分总收获量、林分总枯损量、林分年平均收获量等林分参数以及对相应的林分年龄,为合理安排经营密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密度管理 杉木人工林 密度控制图 reineke自然稀疏方程 不同经营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动态分布平滑方法
17
作者 黄永文 何中市 王海燕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12期147-151,共5页
统计语言模型在实际应用中显示出了不俗的效果,但由于语言的灵活性,模型的数据稀疏问题始终不能避免,现有的平滑方法只考虑了模型中元素出现的频数,没有考虑到语言的使用是随着时间变化的.本文分析了模型中词语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出现的... 统计语言模型在实际应用中显示出了不俗的效果,但由于语言的灵活性,模型的数据稀疏问题始终不能避免,现有的平滑方法只考虑了模型中元素出现的频数,没有考虑到语言的使用是随着时间变化的.本文分析了模型中词语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出现的频数变化情况,利用时间序列模型分析中的预测方法获得下一个阶段的数据来估计模型的参数,提出了一种对在时间线上频数增加的词语增加概率值,对频数减少的则降低概率值的动态分布平滑方法.实验数据显示,本平滑方法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语言处理 统计语言模型 数据稀疏 时间序列分析 动态分布 2008.05.07 修回日期:2008.10.0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楠木次生林收获表的研制
18
作者 姜兴艳 曾思齐 +1 位作者 石振威 龚召松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5-64,共10页
【目的】利用湖南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样地中楠木数据,编制楠木次生林主要收获表,为林分生长收获预估、鉴定经营效果及制定营林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主要生长方程对楠木次生林平均胸径、断面积生长规律进行拟合,以计算平均提... 【目的】利用湖南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样地中楠木数据,编制楠木次生林主要收获表,为林分生长收获预估、鉴定经营效果及制定营林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主要生长方程对楠木次生林平均胸径、断面积生长规律进行拟合,以计算平均提升系数的方法将现实林分提升至标准林分状态,利用Reineke模型为基础,加入林分类型效应构建湖南楠木次生林自稀疏混合效应模型,对比Reineke模型和自稀疏混合效应模型拟合结果,筛选拟合效果较好的模型来反映林分自稀疏规律。根据林分各调查因子间相互关系,编制出湖南楠木次生林现实收获表、正常收获表。【结果】修正Weibull方程对各指数级林分平均胸径生长规律的拟合效果最好,12、15指数级林分断面生长规律拟合效果最好的分别是修正Weibull方程和Logistic方程,模型χ2检验显示各指数级林分平均胸径、断面积均有χ2<χ^20.05,加入林分类型效应的自稀疏混合效应模型AIC、BIC值均比基础模型小,残差分布范围较小且相对均匀,相关系数R2由基础模型的0.681提升为0.796,模型拟合效果较好。【结论】生长方程拟合理论值与林木实际生长情况相符,自稀疏混合效应模型可很好地反映林分自稀疏规律,所编制的楠木次生林收获表精度较高,可为科学制定楠木次生林经营方案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楠木 混合效应模型 自然稀疏 收获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分适宜密度变化规律的研究
19
作者 刘君然 《林业勘查设计》 1989年第3期21-24,共4页
以柞树为例,以林分自然稀疏线及地位指数等上层树高线数学模型及参考数值,计算该树种,不同初始密度、不同地位指数、林令(树高)生长阶段的林分适宜密度。经验证明,初始密度、地位指数愈高,其适宜密度愈高,反之,则愈低。这是各树种林分... 以柞树为例,以林分自然稀疏线及地位指数等上层树高线数学模型及参考数值,计算该树种,不同初始密度、不同地位指数、林令(树高)生长阶段的林分适宜密度。经验证明,初始密度、地位指数愈高,其适宜密度愈高,反之,则愈低。这是各树种林分适宜密度的基本变化规律。但各树种值不尽一致。同时可见,一定立地条件下的适宜密度是随林分密度生长阶段的不同而变化的一个动态过程。因此,林分适宜密度不为某定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宜密度 林分 地位指数 自然稀疏 初始密度 立地条件 连年生长量 树高 数学模型 长白落叶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制林分密度控制图的理论依据
20
作者 田镐锡 《林业资源管理》 1980年第1期36-40,共5页
林分密度控制图是以林分密度效应规律为基础,用密度与各种测树因子之间的数量关系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来编制的。因此,弄清林分密度效应规律,掌握密度效应数学模型,是编制林分密度控制图的基础。本文首先阐明林分密度效应规律,然后详述密... 林分密度控制图是以林分密度效应规律为基础,用密度与各种测树因子之间的数量关系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来编制的。因此,弄清林分密度效应规律,掌握密度效应数学模型,是编制林分密度控制图的基础。本文首先阐明林分密度效应规律,然后详述密度效应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控制图 数学模型 试验模型 单株材积 密度效应规律 产量密度效应 蓄积量 平均树高 自然稀疏线 林分 编制 高阶 对数坐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