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昆兹概率模型的海上船舶碰撞风险评估算法
1
作者 梁也 江霞 +2 位作者 章伟 王红玲 赖方瑜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85-189,共5页
在船舶航行过程中,两船近距离并行或交汇时,由于船体周围水流的相互干扰,会出现船间效应。此时船舶会出现不规则的摆动或转向偏差,增加碰撞事故发生的概率。因此,提出基于昆兹概率模型的海上船舶碰撞风险评估算法。通过推算出主船舶避... 在船舶航行过程中,两船近距离并行或交汇时,由于船体周围水流的相互干扰,会出现船间效应。此时船舶会出现不规则的摆动或转向偏差,增加碰撞事故发生的概率。因此,提出基于昆兹概率模型的海上船舶碰撞风险评估算法。通过推算出主船舶避免与目标船舶碰撞的偏航角和停船距离2个表征值,实时捕捉船舶在航行过程中的状态变化。碰撞风险表征值为依据,利用昆兹概率模型估算主船舶在特定航迹上与目标船舶碰撞概率,量化船间效应风险。并基于事件树和碰撞后续事件进行各事件发生概率、伤亡人数期望值、风险值及总风险值的计算公式,完成船舶碰撞风险评估。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且准确地实现船舶碰撞风险评估,使评估值的最大误差不超过0.0002;通过对比实验凸显,该算法的可行性更优越,可为海上交通安全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船舶 偏航角 停船距离 昆兹概率模型 碰撞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跟驰模型的雾天高速公路追尾碰撞风险研究
2
作者 秦严严 肖腾飞 罗钦中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4-240,共7页
为研究雾天环境对高速公路交通流追尾碰撞风险产生的影响,基于驾驶模拟器数据标定的雾天跟驰模型设计数值仿真试验,分析不同雾天浓度和限速条件下高速公路车辆追尾碰撞风险,并提出基于车-车通信(vehicle-to-vehicle,V2V)的雾天追尾碰撞... 为研究雾天环境对高速公路交通流追尾碰撞风险产生的影响,基于驾驶模拟器数据标定的雾天跟驰模型设计数值仿真试验,分析不同雾天浓度和限速条件下高速公路车辆追尾碰撞风险,并提出基于车-车通信(vehicle-to-vehicle,V2V)的雾天追尾碰撞风险控制方法。首先,选取根据驾驶模拟器数据标定的跟驰模型描述雾天环境中的车辆跟驰行为。然后,选取碰撞时间暴露时间(time exposed time-to-collision,TET)和碰撞时间整合时间(time integrated time-to-collision,TIT)作为追尾碰撞风险评价指标,通过数值仿真试验分析雾天浓度和限速条件对追尾碰撞风险的影响。最后,考虑交通流稳定性与追尾碰撞风险的内在联系,提出基于V2V的跟驰控制策略,以降低雾天追尾碰撞风险。研究结果表明:轻雾场景和浓雾场景分别在限速80 km/h和100 km/h时的追尾碰撞风险最高,均在限速60 km/h时的追尾碰撞风险最低;当限速由40 km/h增至100 km/h时,轻雾场景下的追尾碰撞风险呈现波动增加趋势,浓雾场景下的追尾碰撞风险先降低后升高。本文方法可以有效降低雾天高速公路追尾碰撞风险,不同雾天浓度和限速条件下的TET和TIT平均降低幅度分别为35.62%和36.52%,置信水平为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追尾碰撞风险 跟驰模型 限速 雾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Event模型的通用航空器碰撞风险分析
3
作者 黄晋 焦瑶瑶 +1 位作者 李云飞 刘厚荣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1-196,共6页
随着通用航空的发展,空中交通流量将持续扩大,航空器碰撞风险增加。对Event模型进行改进,将拼接四棱锥碰撞盒代替原长方体碰撞盒,曲面间隔层代替平面间隔层,建立通用航空器碰撞风险模型。最后将塞斯纳172及运5B通用航空器作为实例对所... 随着通用航空的发展,空中交通流量将持续扩大,航空器碰撞风险增加。对Event模型进行改进,将拼接四棱锥碰撞盒代替原长方体碰撞盒,曲面间隔层代替平面间隔层,建立通用航空器碰撞风险模型。最后将塞斯纳172及运5B通用航空器作为实例对所建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两组均采用广义帕累托分布的条件下,改进后Event模型碰撞风险值分别为改进前的31.65%、14.98%,碰撞风险值较改进前大大减少,结果精度更高,能更好地评估交叉航路碰撞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ent模型 碰撞风险 曲面间隔层 广义帕累托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EICH模型的同高度交叉航路碰撞风险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刘章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6-142,共7页
针对航路交通流安全与优化问题,基于REICH模型提出同高度交叉航路碰撞风险的解析算法,确定安全间隔的必要限制.对REICH模型下同高度交叉航路飞机的碰撞风险进行推导分析,利用概率密度函数计算并确定同高度飞机侧向、纵向及垂直重叠的概... 针对航路交通流安全与优化问题,基于REICH模型提出同高度交叉航路碰撞风险的解析算法,确定安全间隔的必要限制.对REICH模型下同高度交叉航路飞机的碰撞风险进行推导分析,利用概率密度函数计算并确定同高度飞机侧向、纵向及垂直重叠的概率值,运用模糊理论确定飞机的相对速度值.通过实例计算验证该方法对于计算同高度交叉航路飞机碰撞风险的有效性,为提高单位空间内可容纳的飞机数量提供可行性理论依据和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运输管理 飞行安全 reich模型 同高度 交叉航路 碰撞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入场景下基于碰撞风险聚类的改进车速预测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马彬 周世亚 +2 位作者 姜文龙 史立峰 赵宇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76,共10页
切入工况的高精度车速预测是保证自动驾驶切入安全的关键依据。为提高自动驾驶汽车切入工况安全,开展了基于车车耦合风险聚类的切入场景自车速度高精度预测方法的研究。首先,依据实验所得自然驾驶数据进行车辆切入切出片段提取,使用K-me... 切入工况的高精度车速预测是保证自动驾驶切入安全的关键依据。为提高自动驾驶汽车切入工况安全,开展了基于车车耦合风险聚类的切入场景自车速度高精度预测方法的研究。首先,依据实验所得自然驾驶数据进行车辆切入切出片段提取,使用K-means方法依据碰撞风险与加速度关联特征进行聚类分析。其次,基于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对切入切出工况车车交互状态进行在线识别,对切入危险工况进行实时预测。最后,提出基于自回归综合移动平均(ARIMA)模型的改进车速预测方法,结合在线识别结果进行车速在线优化。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碰撞风险聚类的改进ARIMA车速预测方法对提高切入安全效果明显,较传统的预测方法车辆的碰撞风险降低了10%~20%。研究结果表明,ARIMA模型的改进车速预测方法对提高自动驾驶车切入安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速预测 碰撞风险 K-MEANS聚类 支持向量机 ARIM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路交叉点处碰撞风险模型 被引量:18
6
作者 韩松臣 曲玉玲 +1 位作者 孙樊荣 朱新平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83-389,共7页
为研究航路交叉点附近两飞机之间标称距离随时间变化导致的碰撞风险,引入到达时间间隔变量,建立了航路交叉点处碰撞风险模型,提出了一种航路交叉点处标称距离随时间变化的碰撞风险估计方法.算例结果表明:当航路含有一个交叉点时碰撞风... 为研究航路交叉点附近两飞机之间标称距离随时间变化导致的碰撞风险,引入到达时间间隔变量,建立了航路交叉点处碰撞风险模型,提出了一种航路交叉点处标称距离随时间变化的碰撞风险估计方法.算例结果表明:当航路含有一个交叉点时碰撞风险数增加了1.147×10-7;碰撞风险随航迹夹角的增加先逐渐减小,然后逐渐增加,3种不同速度组合的碰撞风险均在航迹夹角区间(70°,75°)内达到极小值.利用该模型能够计算航路因含有交叉点而增加的碰撞风险,并能分析航迹夹角对碰撞风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风险模型 到达时间间隔 交叉航路 标称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航空器高度保持性能的风险碰撞模型优化 被引量:5
7
作者 左谛 许有臣 金开研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1-36,共6页
为提高Reich风险碰撞模型在“缩小垂直间隔”(Reduced Vertical Separation Minimum,RVSM)标准实施后的适用性。基于同一机型航空器的测高系统误差(Altimetry System Error,ASE)数据在超高空各高度层中并不服从相同分布且具有显著的统... 为提高Reich风险碰撞模型在“缩小垂直间隔”(Reduced Vertical Separation Minimum,RVSM)标准实施后的适用性。基于同一机型航空器的测高系统误差(Altimetry System Error,ASE)数据在超高空各高度层中并不服从相同分布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针对现有的Reich模型对同一机型仍使用整个航空空域的ASE数值进行经验分布拟合的现状,对模型中ASE混合累积经验分布参数部分进行改进,添加高度层相关的参数,使原有仅根据机型进行累积的ASE经验分布细化为根据机型和高度层2部分进行累积。结果表明:改进后模型可准确体现ASE数据在不同高度层的差异性;采用改进的风险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得到更加精确的结果;验证改进后模型的合理性和其在应用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ich风险碰撞模型 模型优化 测高系统误差 RVSM标准 安全评估 非参数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飞行下改进的Event碰撞风险计算模型 被引量:14
8
作者 张兆宁 时瑞军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5-40,共6页
为确保航空器在自由飞行空域中安全飞行,需要建立自由飞行下的碰撞风险计算模型,评估其碰撞风险。借鉴非自由飞行下的Event碰撞风险评估模型构想,根据自由飞行的特点,将碰撞模版由长方体改为球体。在自由飞行环境下,碰撞风险由航空器航... 为确保航空器在自由飞行空域中安全飞行,需要建立自由飞行下的碰撞风险计算模型,评估其碰撞风险。借鉴非自由飞行下的Event碰撞风险评估模型构想,根据自由飞行的特点,将碰撞模版由长方体改为球体。在自由飞行环境下,碰撞风险由航空器航向关系及航空器间距共同确定,并考虑通信、导航、监视(CNS)技术因素对航空器定位误差的影响;分析航向解脱和高度解脱2种冲突解脱方式,建立碰撞风险模型;利用Matlab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依据碰撞风险计算结果确定最小安全间距。算例结果表明,目标安全水平(TSL)为1.5×10^(-8)(次/飞行小时)时,航空器间最小安全间距为10 096 m,与实际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飞行 目标安全水平(TSL) 冲突解脱 碰撞风险 最小安全间距 Even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维航迹同一进场航线碰撞风险模型 被引量:3
9
作者 曲玉玲 韩松臣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01-606,共6页
鉴于目前碰撞风险模型的建立方法大多局限于三维空间,给出一种建立四维航迹碰撞风险模型的方法。在三维坐标系的基础上加入时间变量,通过飞机在航迹上任意时刻的四维坐标,使得任意时刻两架飞机之间的距离是时间变量的函数,结合飞机到达... 鉴于目前碰撞风险模型的建立方法大多局限于三维空间,给出一种建立四维航迹碰撞风险模型的方法。在三维坐标系的基础上加入时间变量,通过飞机在航迹上任意时刻的四维坐标,使得任意时刻两架飞机之间的距离是时间变量的函数,结合飞机到达的随机性,推导出在同一航迹上飞机进场飞行过程中任意时刻的碰撞概率,进而建立任意同一进场飞行航段的碰撞风险模型。结果显示,模型可以研究任意同一进场航段的碰撞情况,体现了飞机速度和高度变化对碰撞风险的影响;建立了碰撞风险性和飞机类型以及机型比例的关系,为终端空域碰撞风险性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方法和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端空域 碰撞风险模型 四维航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进近偏航下Event碰撞风险模型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莉莉 鲁胜男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13,共6页
为了研究航空器平行进近偏航情况下偏航角度对碰撞风险的影响,利用Event模型和概率论理论,建立平行进近偏航碰撞风险模型;通过分析偏航时碰撞盒体型的变换,得到扩展碰撞盒截面随时间t以及偏航角α的变化特征;为方便推导碰撞风险的计算公... 为了研究航空器平行进近偏航情况下偏航角度对碰撞风险的影响,利用Event模型和概率论理论,建立平行进近偏航碰撞风险模型;通过分析偏航时碰撞盒体型的变换,得到扩展碰撞盒截面随时间t以及偏航角α的变化特征;为方便推导碰撞风险的计算公式,引入碰撞概率比R,将其定义为变换后碰撞盒体积与原模型碰撞盒体积的比值;以北京首都机场外侧跑道平行进近偏航情况为例进行碰撞风险分析。结果表明:当给定飞机尺寸与跑道间隔时,偏航角度α在[0,90°]范围内增大,飞机对碰撞风险也增大;同时,仅当飞机进近偏航的角度小于32°时,2机之间的碰撞风险才能满足安全目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运输 碰撞风险 Event模型 平行进近 偏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交叉口碰撞冲突分析及风险评估模型研究
11
作者 王金梅 王兆安 杨建国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396-1400,共5页
针对信号交叉口的安全风险问题,对银川市3个城市交叉口的交通冲突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有全红清空间隔交叉口的正交直角碰撞明显低于无全红清空间隔的交叉口.进一步利用4个设置和4个没有设置全红清空时间的交叉口每年平均发生的正交... 针对信号交叉口的安全风险问题,对银川市3个城市交叉口的交通冲突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有全红清空间隔交叉口的正交直角碰撞明显低于无全红清空间隔的交叉口.进一步利用4个设置和4个没有设置全红清空时间的交叉口每年平均发生的正交直角碰撞次数y和闯红灯违规比率nRLV以及速度离差vSD,开发了交叉口的正交直角碰撞风险评估模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给出了该模型的具体数学描述及风险评估分析,在设置全红清空时间的交叉口,nRLV的系数只有0.029,对交通安全风险没有实质的影响.在没有设置全红清空时间的交叉口,nRLV的系数为2.620,对正交直角碰撞有显著的影响.这说明,设置全红清空时间能有效地减少信号交叉口的正交直角碰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信号 碰撞 风险评估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视觉的船舶碰撞风险评估模型
12
作者 陆青梅 高媛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155-158,共4页
构建基于智能视觉的船舶碰撞风险评估模型,以提升船舶航行安全性。利用机器视觉技术采集的船舶航行图像,提取船舶航行图像中的颜色特征与梯度方向特征。利用高效卷积运算符(efficient convolution operators for tracking,ECO)算法学习... 构建基于智能视觉的船舶碰撞风险评估模型,以提升船舶航行安全性。利用机器视觉技术采集的船舶航行图像,提取船舶航行图像中的颜色特征与梯度方向特征。利用高效卷积运算符(efficient convolution operators for tracking,ECO)算法学习滤波器模板,获取船舶航行图像特征的响应图值。加权求和处理特征响应图值,实现船舶航行轨迹跟踪。依据船舶航行轨迹跟踪结果的时间与坐标信息,获取船舶航行的速度、方位以及坐标信息。依据船舶航行速度等信息,构建船舶碰撞风险评估模型,输出船舶碰撞风险值。测试结果表明,该模型有效评估船舶航行过程中的对遇碰撞、交叉碰撞以及追越碰撞风险,提升船舶航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视觉 船舶碰撞风险 评估模型 ECO算法 航行速度 响应图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域规划中碰撞风险模型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曲玉玲 霍志勤 +3 位作者 李翀 朱新平 陈彦丽 曲艳伟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67-72,共6页
为找到可操作的空域规划碰撞风险计算方法,基于空域规划参数,改进原有模型,建立航段上每飞行小时飞机的碰撞风险模型。首先,分析空域规划过程中终端区空域和航路巡航阶段航迹夹角0~180°情况下的碰撞风险;然后,将碰撞风险表示为来... 为找到可操作的空域规划碰撞风险计算方法,基于空域规划参数,改进原有模型,建立航段上每飞行小时飞机的碰撞风险模型。首先,分析空域规划过程中终端区空域和航路巡航阶段航迹夹角0~180°情况下的碰撞风险;然后,将碰撞风险表示为来源于一条航段上飞机的碰撞风险和来源于其他多条航段上飞机的碰撞风险之和,建立碰撞风险模型;最后,将终端区空域规划中的相关参数值输入到该模型,计算2种方案的碰撞风险,并分析碰撞风险随参数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在已给定其他参数值的条件下,碰撞风险随所需导航性能(RNP)数值、航段起始点高度以及航段起始点的纵向标称距离的增加(垂直标称距离减少)而增加,随着航迹夹角和飞行梯度的增加而减小。因此,可利用该模型计算并分析不同方案的碰撞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交通运输 碰撞风险模型 空域规划 空域安全 规划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vent模型的跨高度层军民航碰撞风险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涵 姚登凯 赵顾颢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8-52,57,共6页
为了缓解军民航用空矛盾,确保空中飞行安全,使军航训练空域的划设更加科学可信,利用Event模型,以跨多个高度层的半滚倒转特技训练为例,通过仿真计算战斗机特技飞行训练标称航迹,以及军民航飞机在导航误差、飞行员操作误差、侧向风等因... 为了缓解军民航用空矛盾,确保空中飞行安全,使军航训练空域的划设更加科学可信,利用Event模型,以跨多个高度层的半滚倒转特技训练为例,通过仿真计算战斗机特技飞行训练标称航迹,以及军民航飞机在导航误差、飞行员操作误差、侧向风等因素影响下的侧向间隔丢失频率,获得在特技飞行训练中的军民航飞机碰撞概率模型,并给出符合国际民航组织安全目标等级的训练空域安全余度及军航飞行训练方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ent模型 跨高度层碰撞风险 军航训练空域划设 半滚倒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板运动中碰撞速度对头部不同部位损伤风险的差异研究
15
作者 包涵 李汪勇 朱晓兰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74-474,共1页
目的滑板运动中头部损伤(14%~50%)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线性加速度峰值(PLA)是评估头部损伤风险的重要指标。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碰撞速度下头部不同部位的力学响应,为后续头部损伤研究和头盔研发提供理论支撑。方法研究采用THMUS... 目的滑板运动中头部损伤(14%~50%)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线性加速度峰值(PLA)是评估头部损伤风险的重要指标。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碰撞速度下头部不同部位的力学响应,为后续头部损伤研究和头盔研发提供理论支撑。方法研究采用THMUS的头部有限元模型(HFEM),对其设置4、5、6、7、8 m/s 5种速度进行仿真碰撞计算,得到前部、后部与侧部的PLA。应用SPSS Statistic 26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探究碰撞部位和速度对PLA的影响,统计学显著性水平α设为0.05。结果统计结果显示,碰撞速度(P<0.01)对PLA产生显著性影响,而碰撞部位无显著性影响。同一部位碰撞时,速度越大,PLA越大,该部位损伤风险越高。不同碰撞速度下侧部的PLA始终最大,8 m/s时达到110.20 g。前部PLA在4 m/s到6 m/s时小于后部,而在7、8 m/s时大于后部。当以7 m/s碰撞地面时,前部和后部PLA分别为84.59、80.31 g,前部是后部的1.05倍,当以8 m/s碰撞地面时,前部和后部PLA分别为109.18、96.94 g,前部是后部的1.13倍。结论不同碰撞速度对头部不同部位的力学影响不同。碰撞速度与损伤风险呈正相关,4~8 m/s时滑板运动员头侧部相对于其他部位的损伤风险最大,当碰撞速度较大时,前部损伤风险高于后部。滑板运动头盔需要加强侧部的缓冲性能,提升装备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板运动 碰撞速度 头部损伤 部位损伤 单因素方差分析 头部有限元模型 加速度峰值 损伤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VSM空域航空器大高度偏差垂向碰撞风险评估 被引量:3
16
作者 潘卫军 杨昌其 陈文涛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2008年第6期20-24,共5页
为了增加空域容量,缩小垂直间隔(RVSM)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实施,运行RVSM必须在实施前和实施后都应对RVSM空域进行安全评估,使其符合国际民航组织系统性能规范要求。根据北大西洋和欧洲地区采集的相关数据,结合我国大高度偏差(LHD)统计数据... 为了增加空域容量,缩小垂直间隔(RVSM)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实施,运行RVSM必须在实施前和实施后都应对RVSM空域进行安全评估,使其符合国际民航组织系统性能规范要求。根据北大西洋和欧洲地区采集的相关数据,结合我国大高度偏差(LHD)统计数据,通过改进Reich碰撞模型,计算在RVSM空域同航路的航空器因操作性误差引起大高度偏差时在垂直方向上的碰撞率。计算结果表明,总的RVSM运行风险小于规定值,航路垂直间隔标准在给定的飞行环境下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VSM reich模型 大高度偏差 垂向碰撞风险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上飞机与船舶碰撞风险因素建模 被引量:10
17
作者 翁建军 周阳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0-75,共6页
我国民用水上飞机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保障水上飞机的航行安全是十分重要的。结合水上飞机水面滑行及起降过程的动态特点,运用人机工程理论,识别了水上飞机与船舶的碰撞风险因素,确定了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影响程度;通过集成决策... 我国民用水上飞机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保障水上飞机的航行安全是十分重要的。结合水上飞机水面滑行及起降过程的动态特点,运用人机工程理论,识别了水上飞机与船舶的碰撞风险因素,确定了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影响程度;通过集成决策实验室分析法和解释结构模型法(DEMATEL-ISM)计算得出各碰撞风险因素的中心度和原因度,确定了各因素的重要程度,明确了各因素中原因因素和结果因素的归属;构建了四层次的水上飞机与船舶碰撞风险因素多级递阶结构模型。此研究为该类事故的分析、预防及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路运输 水上飞机 碰撞 风险因素 多级递阶结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平行航路侧向碰撞风险预测仿真 被引量:6
18
作者 党淑雯 王康乐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115-117,共3页
针对基于Reich模型的平行航路侧向间隔碰撞风险评估过程中,机型尺寸与巡航速度对评估精度产生影响这一问题,引入改进后的椭柱型模型对基于甚高频全向信标(VOR)导航台的平行航路下飞行器侧向碰撞风险进行仿真建模分析。首先确定影响空域... 针对基于Reich模型的平行航路侧向间隔碰撞风险评估过程中,机型尺寸与巡航速度对评估精度产生影响这一问题,引入改进后的椭柱型模型对基于甚高频全向信标(VOR)导航台的平行航路下飞行器侧向碰撞风险进行仿真建模分析。首先确定影响空域安全性评估的各参数间的关系,再根据飞机侧向偏航距离的分布规律,应用新模型分析得出碰撞风险的发生概率。采用实际飞行数据进行仿真实验,在给定航路距离、机身相对距离、偏航距离的情况下,对VOR导航下两机侧向碰撞率分析得出:当机身长度提高57.1%时,碰撞风险提高了47.7%;而当巡航速度提高4.8%时,碰撞风险增加了7.6%。实验证明利用该方法能够分析航空器尺寸及航行速度对航路碰撞风险的具体影响,进而可在满足安全目标水平条件下缩小最小安全间距,提高空域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向间隔 碰撞模型 风险评估 甚高频全向信标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ASHTO模型算法的桥梁船撞风险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邓安妍 高建东 杜跃亭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5-58,共4页
以乌龙江大桥为背景,将风险分析理论引用到该桥船撞问题的研究中,通过对该桥桥区航运发展现状及规划情况的调查,应用AASHTO模型计算出该桥2010年遭受船舶撞击的年概率为4.89×10-2次/年,年撞击倒塌概率为3.53×10-3次/年,根据AA... 以乌龙江大桥为背景,将风险分析理论引用到该桥船撞问题的研究中,通过对该桥桥区航运发展现状及规划情况的调查,应用AASHTO模型计算出该桥2010年遭受船舶撞击的年概率为4.89×10-2次/年,年撞击倒塌概率为3.53×10-3次/年,根据AASHTO船撞桥风险接受准则,该风险是不可接受的,必须采取防船撞措施。提出船舶航行定线制、设置桥区航标、设置桥墩防撞装置、设置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四条防撞措施建议,供相关部门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AASHTO模型 船桥碰撞 风险分析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风险等级的车车通信MTTC混合分布模型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江锋 熊慧媛 +2 位作者 徐亮 闫学东 郭魁元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3-61,共9页
为研究车车通信环境下改进碰撞时间(modified time⁃to⁃collision,MTTC)的分布规律,建立能够描述不同车辆运行风险等级的MTTC混合分布模型,并利用实测数据进行模型验证,开展基于LTE⁃V技术的车车通信环境实验,获取实际车辆行驶实验数据,... 为研究车车通信环境下改进碰撞时间(modified time⁃to⁃collision,MTTC)的分布规律,建立能够描述不同车辆运行风险等级的MTTC混合分布模型,并利用实测数据进行模型验证,开展基于LTE⁃V技术的车车通信环境实验,获取实际车辆行驶实验数据,并利用k⁃means聚类方法将车辆运行风险划分为4种等级,利用Weibull、Gamma、对数正态3种概率分布模型,分别针对4种风险等级下的MTTC进行拟合检验,结果表明不同风险等级下的MTTC均可用对数正态分布模型描述。在此基础上,建立针对4种风险等级的MTTC对数正态混合概率分布模型,并利用EM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标定。选取Weibull、Gamma、对数正态概率分布模型作为对比,通过拟合优度分析验证所提出混合分布模型的有效性,并将该混合分布模型应用于一般环境下MTTC实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对数正态混合概率分布模型能够更好地拟合车车通信环境下的MTTC分布规律,并对一般环境具有良好的普适性,可为车辆运行安全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车车通信 改进碰撞时间 风险等级 混合分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