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面蒸发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1
作者 詹柏洋 周玉良 +3 位作者 周平 张宇亮 沈捷 金菊良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10,共5页
为探明合肥市水面蒸发量的变化特征,识别蒸发量变化的驱动因素,基于董铺站1980~2019年E-601/E-601B型蒸发器的蒸发量,以及对应的逐日最高/最低/平均气温、相对湿度、2 m处平均风速、太阳辐射和气溶胶厚度(AOD)等气象资料,采用彭曼公式... 为探明合肥市水面蒸发量的变化特征,识别蒸发量变化的驱动因素,基于董铺站1980~2019年E-601/E-601B型蒸发器的蒸发量,以及对应的逐日最高/最低/平均气温、相对湿度、2 m处平均风速、太阳辐射和气溶胶厚度(AOD)等气象资料,采用彭曼公式计算水汽压力差,根据蒸发器材质于1992年更换,将1980~1991、1992~2019年分别记为阶段Ⅰ、Ⅱ,通过气候倾向率和多元回归分析法计算每个阶段的年、汛期和非汛期尺度上各影响因子对蒸发量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年、汛期、非汛期蒸发量在阶段Ⅰ的均值分别为842.1、400.2、441.9 mm,在阶段Ⅱ的均值分别为636.6、319.8、343.8 mm,标准差分别为67.9、48.8、27.2mm,阶段Ⅱ上各时间尺度的蒸发量均值皆小于阶段Ⅰ;除阶段Ⅰ汛期蒸发量呈上下波动变化外,其他时间尺度蒸发量和阶段Ⅱ上各时间尺度蒸发量均呈显著下降趋势;阶段Ⅰ,年蒸发量的变化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最大,贡献率为71.3%;汛期蒸发量无显著变化趋势;非汛期蒸发量的变化受太阳辐射最大,贡献率为57.8%。阶段Ⅱ,年蒸发量变化受AOD影响最大,贡献率为48.7%;汛期蒸发量变化受风速影响最大,贡献率为51.0%;非汛期蒸发量变化主要受气温、风速和AOD的影响,贡献率分别为-98.0%、79.3%、76.7%。研究可为气候变化下水文循环特征的认识和驱动机制的揭示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面蒸发量 变化特征 影响因子识别 多元回归法 合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特卡罗中子物理计算代理模型研究
2
作者 王毅箴 王迎飞 +3 位作者 崔梦蕾 郭炯 张汉 李富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7-674,共8页
针对蒙特卡罗中子物理计算代理模型建模中输出响应的随机效应处理问题,本文研究了基于随机Kriging方法的蒙特卡罗中子物理计算代理模型建模方法。以球型燃料元件的单球无穷介质下的有效增殖因子kinf计算不确定性量化问题为研究对象,基... 针对蒙特卡罗中子物理计算代理模型建模中输出响应的随机效应处理问题,本文研究了基于随机Kriging方法的蒙特卡罗中子物理计算代理模型建模方法。以球型燃料元件的单球无穷介质下的有效增殖因子kinf计算不确定性量化问题为研究对象,基于中子物理蒙特卡罗程序OpenMC提供的有限个计算结果,建立用于替代OpenMC预测无穷介质下的有效增殖因子的随机Kriging代理模型,并将该模型用于单球kinf计算不确度性量化。结果表明:随机Kriging代理模型预测的kinf相较于OpenMC计算结果具有偏差在±85×10^(-5)以内,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无穷介质下的有效增殖因子的经验概率分布与采用OpenMC计算的结果保持较高的一致性,并且kinf的各项统计量具有一致的估计结果。本文模型可处理蒙特卡罗中子物理计算输出响应中的随机效应,建立的代理模型能够应用于蒙特卡罗中子物理计算不确定性分析中以有效减少计算代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特卡罗中子计算 随机Kriging方法 代理建模 抽样统计不确定性分析 无穷介质下的有效增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辟谣信息在微博平台中的传播结构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冠 王艺洁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0-166,173,共8页
[研究目的]为提升网络谣言治理水平,探究辟谣信息在媒体间的传播结构及影响辟谣效果的关键因素,以期为相关部门做好辟谣工作提供新思路。[研究方法]借助社会网络分析、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辟谣信息的整体传播结构和特征进行探讨,对影响... [研究目的]为提升网络谣言治理水平,探究辟谣信息在媒体间的传播结构及影响辟谣效果的关键因素,以期为相关部门做好辟谣工作提供新思路。[研究方法]借助社会网络分析、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辟谣信息的整体传播结构和特征进行探讨,对影响不同节点结构性位置差异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结论]研究表明,辟谣信息传播网络的整体密度较低,只有部分节点处于核心位置担任意见领袖角色;粉丝基础、发博总数、视频累计播放量共同影响辟谣信息传播主体的入度数以及获得的转评赞总数,关注数对出度数的影响最显著,为政府优化谣言治理效能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谣言 谣言传播 辟谣信息 传播结构 传播效果 微博平台 社会网络分析 多元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背景下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
作者 赵月 张若楠 蔡小娜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1期268-273,280,共7页
2021年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立,开启了节能减排的新篇章。通过建立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模型,对影响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的多维因素进行量化分析,数据覆盖了全国所有试点省市,时间范围为2020年初至2023年底。实证结果表明,能源、专利、国... 2021年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立,开启了节能减排的新篇章。通过建立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模型,对影响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的多维因素进行量化分析,数据覆盖了全国所有试点省市,时间范围为2020年初至2023年底。实证结果表明,能源、专利、国际冲突因子、气候条件因子以及国际碳价因子会对碳排放权交易价格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而国内、外经济因子则与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权价格 影响因素 因子分析 多元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土壤栽培条件下制约切花菊生长的土壤因子探究
5
作者 陈佳颖 于礼臻 +5 位作者 赵爽 房伟民 陈发棣 刘敏荣 薛建平 管志勇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277-2289,共13页
为明确影响切花菊生长及切花品质的关键土壤因子,本研究采集10个产地的土壤进行切花菊栽培试验,通过测定土壤17项指标及切花菊根系和地上部生长指标,采用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土壤因子对切花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 为明确影响切花菊生长及切花品质的关键土壤因子,本研究采集10个产地的土壤进行切花菊栽培试验,通过测定土壤17项指标及切花菊根系和地上部生长指标,采用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土壤因子对切花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各产地土壤的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和pH值均在合理范围内,少量土样的阳离子交换量低于正常值,土壤电导率(EC值)较高,多数土壤的有效磷、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含量均处于缺乏水平,但在这些土样中生长的切花菊并未受到显著抑制。与切花菊根系及地上部指标有显著相关性的土壤因子,按照绝对值从大到小的排序为:阳离子交换量>脲酶活性>有效钾含量>有效锰含量>田间持水量>EC值。通径分析表明,对切花菊生长有较强直接效应的土壤因子按通径系数的绝对值大小排序依次为阳离子交换量、pH值、EC值、脲酶活性和田间持水量。在建立的线性回归模型中,以下3种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以脲酶活性为构成变量之一的拟合4项根系指标的模型,以阳离子交换量为构成变量之一的拟合株高、总根长的模型,以过氧化氢酶活性为构成变量之一的拟合3项根系指标的模型。综合全文分析结果,在涉及土壤的17项指标中,相对于有效磷、铁、锌、铜等元素的缺乏,在土壤治理中维持阳离子交换量、脲酶活性、pH和EC值、田间持水量等指标的正常范围,对切花菊的正常生长更为重要。本研究结果为切花菊栽培土壤治理提供了关键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因子 切花菊 根系 通径分析 多元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战斗条件因素的弹药消耗预计融合算法
6
作者 王亚龙 赵乾 +1 位作者 史宪铭 郝冰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1-80,共10页
考虑战斗条件因素对战役级别弹药消耗的非线性关联影响,按照影响因素模糊处理-因子分析-回归预测的思路,通过构建模糊逻辑控制系统,优化因子分析的方法,建立以公共因子为自变量的回归模型,得到量化预测结果,增强对作战任务等战斗条件因... 考虑战斗条件因素对战役级别弹药消耗的非线性关联影响,按照影响因素模糊处理-因子分析-回归预测的思路,通过构建模糊逻辑控制系统,优化因子分析的方法,建立以公共因子为自变量的回归模型,得到量化预测结果,增强对作战任务等战斗条件因素的精准量化能力,提升回归模型拟合的准确度。通过实证检验,该算法对不同战斗条件因素下的弹药消耗预测准确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斗条件 模糊逻辑 因子分析 多元回归 弹药消耗预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增强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计算方法研究
7
作者 张思峰 孙亚峰 +2 位作者 刘乾 范伟 龙关旭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14,共8页
研究目的:桩土应力比是反映双向增强复合地基工作特性的重要指标。由于路堤荷载下双向增强复合地基承载变形机理复杂,本文以双桩范围内的路堤与双向复合地基为研究对象,考虑路堤土拱效应、加筋层网兜效应、应力扩散效应等多重效应的共... 研究目的:桩土应力比是反映双向增强复合地基工作特性的重要指标。由于路堤荷载下双向增强复合地基承载变形机理复杂,本文以双桩范围内的路堤与双向复合地基为研究对象,考虑路堤土拱效应、加筋层网兜效应、应力扩散效应等多重效应的共同作用,建立路堤-水平加筋垫层-竖向桩体-桩间土协调变形的二维理论分析模型,探究各影响因素对桩土应力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论:(1)桩土应力比随填土重度、桩间距的增加而减小,随填料内摩擦角的增大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随路堤填筑高度、格栅层数、填料黏聚力的增加而增大;(2)桩土应力比对各参数的敏感性由高到低排序为:桩间距、路堤填筑高度、路堤填土重度、路堤填料黏聚力、格栅层数及路堤填料内摩擦角;(3)本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的桩土应力比计算提供理论依据及工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增强复合地基 多重效应 土工格栅 桩土应力比 影响因素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流域皖西大别山区地形因子与水系结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史书汇 王晓云 李发文 《水资源保护》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7-126,共10页
为深入研究淮河流域皖西大别山区地形因子与水系结构的量化关系,基于ArcGIS对研究区地形因子及水系结构特征参数进行计算与提取,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地形因子与水系结构特征参数之间的关系,得到了针对细度比、河道维系常数、分... 为深入研究淮河流域皖西大别山区地形因子与水系结构的量化关系,基于ArcGIS对研究区地形因子及水系结构特征参数进行计算与提取,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地形因子与水系结构特征参数之间的关系,得到了针对细度比、河道维系常数、分形维数、平均长度比和流域圆度的5个定量预测模型,并利用全局空间自相关及空间冷热点分析对水系格局及地形特征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地形因子与水系结构特征参数在空间上普遍存在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最高达0.84;5个定量预测模型显著性水平P值均小于0.05,方差膨胀因子均小于10,模型拟合优度较高;研究区水系结构特征参数和地形因子存在“北冷南热”和“北热南冷”的显著空间分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因子 水系结构特征参数 多元线性回归 全局空间自相关 冷热点分析 淮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山地区夏季大气PM_(2.5)中元素的污染特征、生态风险及健康风险评估——以武当山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赵明升 韩志勇 +7 位作者 任丽红 李刚 杨小阳 赵刚 韩慧霞 杜虹萱 高元官 徐义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73-1584,共12页
为了解华中高山地区夏季大气PM_(2.5)中元素的污染特征,于2018年6月在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国家空气质量监测站采集PM_(2.5)样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样品中18种元素(Na、K、Ca、Mg、Al、Fe、V、Cr、Mo、Cu、Zn、Mn、N... 为了解华中高山地区夏季大气PM_(2.5)中元素的污染特征,于2018年6月在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国家空气质量监测站采集PM_(2.5)样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样品中18种元素(Na、K、Ca、Mg、Al、Fe、V、Cr、Mo、Cu、Zn、Mn、Ni、As、Se、Cd、Ba和Pb)的浓度,并探讨了其来源、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结果表明,武当山PM_(2.5)的日均浓度范围为5.00—33.65μg·m^(-3),平均浓度为(16.84±7.07)μg·m^(-3);元素K、Na、Fe、Ca、Al、Mg和Zn的浓度较高,7种元素占所分析元素的97.68%以上;富集因子结果表明,Mo、Zn、Pb、Cd和Se的EF值高于100,可能受周边人为活动排放污染物的区域或长距离传输影响;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PCA-MLR)结果表明,PM_(2.5)中元素主要来自于燃煤和机动车(57.57%)、工业源(22.52%)和地壳(19.91%);武当山PM_(2.5)重金属的生态风险指数极高,其中Cd、Se和Mo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极强;健康风险评估显示,综合非致癌风险(HI)在儿童和成人中分别为2.28×10-2和3.04×10-2,均在可接受水平内,综合致癌风险(CRT)在儿童和成人中分别为4.45×10-7和2.37×10-6,说明成人存在潜在的致癌风险;Cr在成人中的致癌风险为1.88×10-6,说明Cr在成人中存在潜在的致癌风险,同种金属对人体的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均表现为成人>儿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元素 富集因子 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 (PCA-MLR) 生态风险 健康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调气法治疗肾虚肝郁型抑郁障碍远期复发率的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叶橙 孙文军 +13 位作者 唐启盛 黄世敬 王娣 郑军然 李小黎 尹洪娜 刘向哲 李乐军 王志强 徐向青 杨文明 林安基 马良 曲淼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308-2313,共6页
目的:评价益肾调气法对肾虚肝郁型抑郁障碍2年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在全国13个分中心招募肾虚肝郁型抑郁障碍患者,按照接受的治疗方案自然形成中医组、中西医组和西医组,比较3组的复发率。并根据干预的时间,将... 目的:评价益肾调气法对肾虚肝郁型抑郁障碍2年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在全国13个分中心招募肾虚肝郁型抑郁障碍患者,按照接受的治疗方案自然形成中医组、中西医组和西医组,比较3组的复发率。并根据干预的时间,将中医组和中西医组分为低、中、高3个暴露水平,比较不同水平的复发率,评价益肾调气法降低肾虚肝郁型抑郁障碍的远期复发率的效果。结果:共纳入肾虚肝郁型抑郁障碍1314例,其中中医组385例,西医组453例,中西医组476例。中医组、西医组、中西医组的两年复发率分别是23.61%,34.97%、18.14%。中医组比西医组使复发风险降低29.2%(P<0.05),中西医组比西医组使复发风险降低45.5%(P<0.001)。中医组以低中药水平暴露时间(TCM-ET)为参照,高TCM-ET较于低TCM-ET复发风险降低81.4%(P<0.01);中西医组以低TCM-ET为参照,中TCM-ET比低TCM-ET复发风险降低46.9%(P<0.05),高TCM-ET比低TCM-ET复发风险降低65.3%(P<0.01)。结论:益肾调气法治疗肾虚肝郁型抑郁障碍能够降低远期复发率,且中医药干预的暴露水平与复发率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较长的暴露水平显著降低了患者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率 益肾调气法 抑郁障碍 颐脑解郁方 前瞻性 队列研究 多中心 多因素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池pH值异常升高的主要影响因素识别及其驱动机理
11
作者 杨凡 马巍 +2 位作者 陈欣 王云飞 王军亮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82,共8页
pH值异常升高(pH值>9)正日益成为滇池及其他高原湖库的主要水环境问题之一。为了探索近年来滇池为何频频出现pH值异常升高的现象,并识别分析其主要的驱动因素,采用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对滇池外海2016—2019年期间8个监测点的7个... pH值异常升高(pH值>9)正日益成为滇池及其他高原湖库的主要水环境问题之一。为了探索近年来滇池为何频频出现pH值异常升高的现象,并识别分析其主要的驱动因素,采用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对滇池外海2016—2019年期间8个监测点的7个水质指标进行了系统性研究,结果表明:滇池pH值异常升高的现象主要出现在夏、秋、冬三季,其中夏、秋两季无水质指标与pH值呈显著正相关,冬季pH值与DO浓度、叶绿素a浓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夏、秋、冬三季叶绿素a浓度对pH值异常升高都有较大的贡献,它们的标准化系数分别为0.260、0.231、0.444,且这种贡献在秋冬季都要高于其他理化因子并具有显著性。夏、秋、冬三季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变量共线性和回归残差偏态均不严重,明确指出了滇池pH值异常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浮游植物异常增殖。研究成果可为高原湖泊及水库pH值异常升高成因识别与科学施治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值异常升高 相关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 影响因素 驱动机理 滇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12
作者 石秀秀 原艳丽 +4 位作者 王丽慧 秦江 樊晨 侯树勋 李晓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22-1029,共8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148例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为调查对象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收集患者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损伤病程、损伤原因、损伤平面、美国脊髓损伤协... 目的:探讨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148例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为调查对象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收集患者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损伤病程、损伤原因、损伤平面、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残损分级(ASIA impairment scale,AIS)、手术情况及排尿方式等9个可能对日常生活能力产生影响的因素,采用脊髓独立性评定Ⅲ量表(spinal cord independence measureⅢ,SCIM-Ⅲ)评分评定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用单因素分析各影响因素与日常生活能力的关系,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因素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损伤平面、AIS、排尿方式对日常生活能力有显著性影响(P<0.05),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损伤病程、损伤原因、手术情况等无显著性影响。损伤平面中骶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最好,颈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最差。AIS中A级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最差,E级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最好。排尿方式中自行排尿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最好,留置尿管/袋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最差。自我照顾、呼吸和括约肌管理和移动维度及总分在不同损伤平面、AIS及排尿方式患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排尿方式、损伤平面、AIS是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主要因素。结论:损伤平面、AIS、排尿方式是影响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主要因素,颈髓损伤、AIS A级、留置导管/袋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日常生活能力 影响因素 多元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德新铅多金属矿床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综合找矿研究
13
作者 李炎 王建国 +3 位作者 魏生云 李国璋 胡建 王志男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0-415,共16页
德新铅多金属矿床是冈底斯多金属成矿带西段受构造—岩浆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型多金属矿床之一。通过对岩(矿)石电阻率、极化率及主微量元素等物性参数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综合解释矿区矿致异常,并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成矿元素进... 德新铅多金属矿床是冈底斯多金属成矿带西段受构造—岩浆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型多金属矿床之一。通过对岩(矿)石电阻率、极化率及主微量元素等物性参数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综合解释矿区矿致异常,并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成矿元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德新铅多金属矿床矿体的极化率及电阻率与围岩存在明显差异,可划分为低阻高极化和高阻高极化2种类型,对应8处激电异常,推测JD3-5和JD4低阻高极化异常为矿致异常,具有深部找矿潜力,是区内找矿勘查的重点区域之一;Pb、Zn、Cu、Mo、Ni和In等元素相关性显著,是德新铅多金属矿床的主要成矿元素;成矿过程前期主要受中—高温岩浆热液矿化类型Zn-Mo-Pb和Cu-Ni-In的影响,后期主要受含有Sc-Cr-Li和Hf-Be元素的流体及围岩的影响,其中Pb元素受Ni、Mo和In影响强烈,Zn元素受Mo的影响强烈。上述认识能够为找矿预测提供有用的宏观及微观信息,对该区域综合找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率 极化率 激电中梯测量 因子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 德新铅多金属矿床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评价储层孔隙度的控制因素 被引量:13
14
作者 沈立成 黄思静 +3 位作者 刘洁 张萌 武文慧 阳国进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10-616,共7页
储层岩石孔隙度受多种因素控制 ,对其进行定量分析是储层地质学中的难点之一。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 W地区某油层组的样品进行拟合 ,取不同的门槛值 ,得到不同的拟合方程。根据这些方程分析了其地质意义 ,并得出结论 ... 储层岩石孔隙度受多种因素控制 ,对其进行定量分析是储层地质学中的难点之一。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 W地区某油层组的样品进行拟合 ,取不同的门槛值 ,得到不同的拟合方程。根据这些方程分析了其地质意义 ,并得出结论 :(1 )面孔率与各种地质因素之间存在很好的相关关系 ,复相关系数 R=0 .97885 (门槛值为 2 .8~ 0 .3 3时 ) ;(2 )通过实际应用的检验 ,说明在已知参数的情况下 ,逐步回归方程可以预测储层质量并评价其控制因素 ;(3 )在 W地区某油层组中 ,浊沸石溶蚀率和长石溶蚀率是对面孔率贡献最大的参数 ;(4 )压实作用 ,浊沸石、长石和石英的胶结作用是较重要的影响因素 ,碳酸盐胶结物和岩屑溶蚀率 ,埋藏深度 ,杂基含量 ,碎屑的分选和粒度等对面孔率的控制作用相对较弱 ;(5 )碳酸盐、浊沸石、长英质胶结作用和杂基含量不利于储层孔隙发育 ,长石溶蚀率、浊沸石溶蚀率、岩屑溶蚀率、粒间体积、颗粒直径和分选程度都有利于孔隙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逐步回归方法 储层 孔隙度 面孔率 成岩因素 沉积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口表层沉积物多环芳烃污染源解析研究 被引量:33
15
作者 刘宗峰 郎印海 +1 位作者 曹正梅 马启敏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9-84,共6页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黄河口表层沉积物中25种多环芳烃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沉积物中w(PAHs)为48.56-277.12 ng/g,平均值为122.92 ng/g,表明PAHs处于较低的污染水平.PAHs组分中2-3环PAHs所占比例最大,其中w(萘)最高,w(菲),w...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黄河口表层沉积物中25种多环芳烃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沉积物中w(PAHs)为48.56-277.12 ng/g,平均值为122.92 ng/g,表明PAHs处于较低的污染水平.PAHs组分中2-3环PAHs所占比例最大,其中w(萘)最高,w(菲),w(1-甲基萘)和w(2-甲基萘)也较高.PAHs来源诊断比值〔w(苝)/w(亲体PAHs)〕分析表明,石油污染和化石燃料的高温燃烧是黄河口沉积物中PAHs的主要来源;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PAHs主要来源于交通燃油和天然气燃烧排放、石油污染、焦炉燃烧排放三大污染源,其中石油污染贡献最大(占74.5%),而交通燃油和天然气燃烧排放、焦炉燃烧排放所占比例相对较小,分别为12.8%和1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源解析 因子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 表层沉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被引量:75
16
作者 王淑兰 柴发合 +2 位作者 张远航 周来东 王琴玲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88-492,共5页
通过在夏、冬两季分别进行的三种粒径颗粒物同步连续采样监测试验,确定了成都市大气颗粒物细颗粒物污染严重且有明显二次污染的污染特征。用多重回归分析、富集因子分析及化学成分的因子分析等方法对颗粒物的化学组成及其来源进行了定... 通过在夏、冬两季分别进行的三种粒径颗粒物同步连续采样监测试验,确定了成都市大气颗粒物细颗粒物污染严重且有明显二次污染的污染特征。用多重回归分析、富集因子分析及化学成分的因子分析等方法对颗粒物的化学组成及其来源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成都市可吸入颗粒物主要来源于化石类燃料及油品燃烧、生物质或餐饮烹饪行业排放、建筑及冶金行业的排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富集因子 因子分析 多重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表土中多环芳烃的源解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沈亚婷 王开颜 +4 位作者 张树才 叶友斌 沈琼 胡俊栋 王学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49-554,共6页
采用网格法均匀布点采集了北京地区161个表土样品,测定了其中15种多环芳烃(PAHs)的浓度。利用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法解析出北京地区表土中PAHs的3种来源,并定量计算了3种源的贡献量。结果表明,北京地区表土中PAHs的特征污染源为煤炭燃... 采用网格法均匀布点采集了北京地区161个表土样品,测定了其中15种多环芳烃(PAHs)的浓度。利用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法解析出北京地区表土中PAHs的3种来源,并定量计算了3种源的贡献量。结果表明,北京地区表土中PAHs的特征污染源为煤炭燃烧/交通排放、焦炉及石油,3种源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法的贡献率分别为48%、28%和24%,对15种PAHs总量的贡献量均值分别为16.36、4.63和3.70μg·kg-1。燃煤/交通源表现为市中心源强高于郊区,焦炉源在大部分区县中存在单一高值点,石油源在市中心及五环外环带呈点状分布。据此推断,北京地区PAHs的源贡献与北京地区能源结构和功能区划有关,能源结构和功能区划的改善是控制北京地区表土中多环芳烃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表土 因子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梁素海叶绿素a与理化因子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22
18
作者 张晓晶 李畅游 +2 位作者 张生 史小红 裴云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15-319,共5页
利用2008年6月—10月乌梁素海水体叶绿素a浓度与环境理化因子的测定结果,分析了叶绿素a的时空分布特征.运用分层聚类分析法将乌梁素海现有的20个测点分成四类,找出各类测点及总测点中与叶绿素a显著相关的理化因子,建立了多元逐步回归方... 利用2008年6月—10月乌梁素海水体叶绿素a浓度与环境理化因子的测定结果,分析了叶绿素a的时空分布特征.运用分层聚类分析法将乌梁素海现有的20个测点分成四类,找出各类测点及总测点中与叶绿素a显著相关的理化因子,建立了多元逐步回归方程.2008年乌梁素海各测点叶绿素a的平均值为6.31 mg.m-3,变幅1.54—26.87 mg.m-3;夏季最高,秋季居中,春季最低,整个区域呈现较明显的东北高西南低的分布趋势.应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叶绿素a与BOD5、悬浮物、浊度、总磷都呈极显著相关,与透明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pH值和溶氧呈显著负相关.综合逐步回归方程表明,影响乌梁素海叶绿素a的理化因子因不同类型的测点各有所不同,但主要的影响因子有浊度、悬浮物、总磷、总氮、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梁素海 叶绿素A 理化因子 聚类分析 相关性分析 多元逐步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通州区河流PAHs的源解析 被引量:18
19
作者 沈琼 王开颜 +4 位作者 张巍 张树才 胡俊栋 胡连伍 王学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04-909,共6页
在北京市通州区河流沟渠上设立23个采样点,并于2005年7月、10月、12月、2006年3月分别采集水样。采用GC-MS内标定量分析方法,检测了样品中水体和悬浮物中16种美国EPA优控多环芳烃(PAHs)的浓度。结果表明,通州河流悬浮物中PAHs浓度远远... 在北京市通州区河流沟渠上设立23个采样点,并于2005年7月、10月、12月、2006年3月分别采集水样。采用GC-MS内标定量分析方法,检测了样品中水体和悬浮物中16种美国EPA优控多环芳烃(PAHs)的浓度。结果表明,通州河流悬浮物中PAHs浓度远远高于水体中PAHs的浓度,水体和悬浮物中PAHs相对浓度的变化反映了不同季节河流PAHs输入途径的特征。PHE(菲,phenanthrene)/ANT(蒽,anthracene)和FLA(荧蒽,fluoranthene)/PYR(芘,pyrene)的分析结果表明,通州河流中PAHs主要来源于燃料的燃烧,且多项特征指数表明通州河流有显著的汽油燃烧、柴油燃烧和燃煤源。运用主因子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半定量地研究悬浮物中几种主要燃料燃烧源PAHs的贡献率,结果表明,燃煤源、焦炉源、柴油源和汽油燃烧源PAHs贡献率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州 PAHS 源解析 因子分析 多元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渗滤效应的砂土介质注浆扩散规律研究 被引量:50
20
作者 李术才 冯啸 +3 位作者 刘人太 张乐文 韩伟伟 郑卓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25-933,共9页
在对砂土介质渗透注浆过程中,砂土骨架颗粒对水泥颗粒产生滤过作用,导致水泥颗粒发生不均匀扩散,称之为渗滤效应。采用Kozeny-Carman模型,分析了渗滤效应对砂土介质孔隙率、渗透系数及水泥浆渗流速度的影响;应用自主研发的恒压注浆装置... 在对砂土介质渗透注浆过程中,砂土骨架颗粒对水泥颗粒产生滤过作用,导致水泥颗粒发生不均匀扩散,称之为渗滤效应。采用Kozeny-Carman模型,分析了渗滤效应对砂土介质孔隙率、渗透系数及水泥浆渗流速度的影响;应用自主研发的恒压注浆装置,研究了不同颗粒级配砂样在不同注浆参数下注浆量的变化规律,然后通过多元回归获得了水泥浆扩散距离的函数关系式。试验结果表明,渗滤效应对水泥颗粒滞留封堵的影响较大,水泥颗粒质量分数是影响浆液扩散距离的主控因素。依据达西渗流定律和回归关系式分别得到了考虑渗滤效应和忽略渗滤效应时水泥浆扩散距离的理论值,并与试验值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忽略渗滤效应的理论值存在较大误差。所得结论可指导注浆设计,对类似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介质 渗滤效应 恒压渗透注浆 扩散规律 多元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