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区域气候模式对中国东部夏季气候的模拟试验 |
史学丽
丁一汇
刘一鸣
|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
2001 |
38
|
|
|
2
|
两种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1998年区域气候季节变化模拟的影响研究 |
胡轶佳
钟中
闵锦忠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8
|
|
|
3
|
一个统计低云方案及其在大气环流模式中应用初探 |
戴福山
宇如聪
张学洪
俞永强
|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8
|
|
|
4
|
MM5v3多种物理过程不同参数化方案的组合试验——对东亚区域气候模拟 |
汤剑平
苏炳凯
赵鸣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9
|
|
|
5
|
一个海气耦合模式模拟的云辐射过程 |
汪方
丁一汇
徐影
|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9
|
|
|
6
|
区域气候模式中云量参数化方案的研究 |
钱云
钱永甫
|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
1994 |
11
|
|
|
7
|
基于陆面模式Noah-MP的不同参数化方案在半干旱区的适用性 |
叶丹
张述文
王飞洋
毛伏平
杨茜茜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9
|
|
|
8
|
用于GCM耦合的积雪模型的设计 |
孙菽芬
金继明
吴国雄
|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11
|
|
|
9
|
云模式中气溶胶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研究概述 |
刘校辰
刘奇俊
|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9
|
|
|
10
|
区域气候模拟中Betts-Miller对流参数化方案的敏感性试验 |
翟国庆
高坤
潘劲松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0
|
|
|
11
|
基于不同微物理过程的广西沿海南风型暖区暴雨的数值模拟研究 |
智协飞
董甫
张玲
吉璐莹
朱寿鹏
|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8
|
|
|
12
|
重庆地区一次雷暴云电过程及其对初始云滴数浓度响应的数值模拟 |
汪亚
银燕
肖辉
赵鹏国
吴建成
吴奕霄
|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
13
|
RIEMS中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我国降水的影响 |
熊喆
符淙斌
|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
14
|
T213L31全球模式的云和对流参数化方案改进试验 |
陈起英
李泽椿
管成功
佟华
王雨
Peter Bechtold
|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
15
|
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在海河流域的应用 |
吴迪
裴源生
|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
16
|
用WRF模式中不同云微物理参数化方案对华南一次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和性能分析 |
朱格利
林万涛
曹艳华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57
|
|
|
17
|
不同对流参数化方案对1991年江淮暴雨的模拟对比 |
赵应龙
谭言科
王铁
|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
18
|
区域气候模式不同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新疆气候模拟的影响研究 |
周心河
熊喆
|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7
|
|
|
19
|
不同陆面方案对珠三角春季晴天边界层特征模拟效果的影响 |
邹振操
邓院昌
邓治平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