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大气湍流传输光强起伏及光斑面积实验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娄岩 姜会林 +1 位作者 陈纯毅 佟首峰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15-519,共5页
利用激光大气通信系统在长春市区进行了近地面激光大气传输实验,对接收不同孔径的光强起伏进行了昼夜观测,每次以0.01Hz采样频率连续采集10min数据作为样本,将计算出的光强起伏方差和到达角起伏方差归一化,进而计算出长春地区的实际大... 利用激光大气通信系统在长春市区进行了近地面激光大气传输实验,对接收不同孔径的光强起伏进行了昼夜观测,每次以0.01Hz采样频率连续采集10min数据作为样本,将计算出的光强起伏方差和到达角起伏方差归一化,进而计算出长春地区的实际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并对不同孔径接收的光斑面积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实验结果表明:9月份的C2n值要比12月份高两个数量级;而从光斑面积随着统计数据分布的规律可以看出,相比200mm的接收孔径,接收孔径为55mm时统计方差大大降低,说明大孔径接收时光斑面积要大,可有效抑制光斑面积随时间的起伏效应,所得的结果对大气信道激光通信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大气传输 折射率结构常数 光强起伏 到达角起伏 光斑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测量实验与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纯毅 杨华民 +3 位作者 佟首峰 刘云清 韩成 刘鹏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422-426,共5页
在相距600 m 的两地进行了静态激光大气传输实验,并对接收到的光强和光束到达角起伏进行记录.以每10min 所记录的数据作为样本,计算出光强起伏方差和到达角起伏方差,并根据理论孔径平滑因子计算出点接收时的光强起伏方差,再分别根据光... 在相距600 m 的两地进行了静态激光大气传输实验,并对接收到的光强和光束到达角起伏进行记录.以每10min 所记录的数据作为样本,计算出光强起伏方差和到达角起伏方差,并根据理论孔径平滑因子计算出点接收时的光强起伏方差,再分别根据光强起伏方差和到达角起伏方差计算出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最后,得到一天之内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的变化曲线,并分析得出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在早晨和傍晚存在极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 激光大气传输 大气湍流 孔径平滑 到达角起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流层折射率起伏的基本规律 被引量:6
3
作者 潘中伟 刘成国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1997年第1期89-95,共7页
详细叙述了对流层折射率起伏的统计分析方法和对流层折射率的测试及处理方法。绝对折射率仅飞行测量数据和地面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知折射率起伏在空间某一高度上较强;就同一地区而言,尺度和强度都是夏季较大冬季较小,春秋两季相仿... 详细叙述了对流层折射率起伏的统计分析方法和对流层折射率的测试及处理方法。绝对折射率仅飞行测量数据和地面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知折射率起伏在空间某一高度上较强;就同一地区而言,尺度和强度都是夏季较大冬季较小,春秋两季相仿并处于夏季和冬季两者之间;折射率起伏随地区存在着量值上的差异,然而起伏的基本规律一致,起伏强度和尺度均随取样长度增长而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射率起伏 结构常数 功率谱 对流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湍流对轨道角动量态复用系统通信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邹丽 赵生妹 王乐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2-57,共6页
通过数值仿真,以多个相位屏模拟大气湍流,研究大气湍流对轨道角动量(Orbital Angular Momentum,OAM)态复用通信系统质量的影响.改变大气湍流折射率结构常量C2n和传输距离z,分析其对OAM态复用系统归一化接收功率、误码率等的作用.研究结... 通过数值仿真,以多个相位屏模拟大气湍流,研究大气湍流对轨道角动量(Orbital Angular Momentum,OAM)态复用通信系统质量的影响.改变大气湍流折射率结构常量C2n和传输距离z,分析其对OAM态复用系统归一化接收功率、误码率等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当大气湍流强度增加和传输距离增长时,复用系统归一化接收功率下降、误码率增加.当C2n增大到5×10-13 m-2/3时,系统归一化接收功率下降到0.2以下,误码率增大到0.3以上;当传输距离增大到10 000m,系统归一化接收功率下降到0.3以下,误码率增大到0.35以上.同时,对比不同方位角指数l取值的两个OAM态复用系统受大气湍流的影响,发现:l取值越接近的系统,受大气湍流影响越大.在等同光学信噪比下大气湍流导致OAM态复用系统误码率性能降低2至3个数量级.该研究对OAM态复用系统的实用化具有积极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角动量 复用系统 大气湍流 折射率结构常量 传输距离 归一化接收功率 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实测大气折射率起伏特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程显海 孙方 赵振维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13-518,共6页
利用微波测距机,在南澳岛海域的跨海路径上两点之间进行连续测距,由所测两点距离的起伏变化,反算出测量路径海面上大气折射率的起伏变化。结合岸边梯度仪测得的陆上大气参数,提出了建立陆海交界海域海面上大气折射率起伏预报模式的初步... 利用微波测距机,在南澳岛海域的跨海路径上两点之间进行连续测距,由所测两点距离的起伏变化,反算出测量路径海面上大气折射率的起伏变化。结合岸边梯度仪测得的陆上大气参数,提出了建立陆海交界海域海面上大气折射率起伏预报模式的初步构架,并根据现有的实测数据进行了海上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的计算,为研究海上湍流大气对电波传播的影响提供了更为合理的环境参数测量依据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 测距机 折射率起伏 折射率结构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波扰动激发湍流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柯熙政 董越 张颖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6-191,共6页
声波扰动能影响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激发大气湍流效应.文章结合声波方程和Kolmogorov湍流模型的"2/3定律",分析了声波激发功率和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之间的数值关系,分析了波长、温度和压强对大气折射率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声波扰动能影响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激发大气湍流效应.文章结合声波方程和Kolmogorov湍流模型的"2/3定律",分析了声波激发功率和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之间的数值关系,分析了波长、温度和压强对大气折射率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压强的变化对大气折射率指数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温度,波长的影响最小.在标准大气压下,光波长为0.65μm,声波扰动功率小于30 kW时,声波在距离声源1 m左右产生的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量级在10^(-17)上下波动,属于大气弱湍流效应,表明声波扰动能产生湍流,激发湍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扰动 大气折射率 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 大气湍流 无线光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