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钾肥用量对露地辣椒产量、品质及氮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文倩 王婷 +3 位作者 刘中良 陈震 韩珑 徐加利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3-130,共8页
为筛选出辣椒实际生产中最适钾肥用量,以三樱椒为试验材料,在同等氮肥、磷肥施用量的基础上,设CK〔0 kg·(667 m^(2))^(-1)〕、T1〔11.83 kg·(667 m^(2))^(-1)〕、T2〔14.37 kg·(667 m^(2))^(-1)〕、T3〔16.90 kg·(6... 为筛选出辣椒实际生产中最适钾肥用量,以三樱椒为试验材料,在同等氮肥、磷肥施用量的基础上,设CK〔0 kg·(667 m^(2))^(-1)〕、T1〔11.83 kg·(667 m^(2))^(-1)〕、T2〔14.37 kg·(667 m^(2))^(-1)〕、T3〔16.90 kg·(667 m^(2))^(-1)〕、T4〔19.44 kg·(667 m^(2))^(-1)〕、T5〔21.97 kg·(667 m^(2))^(-1)〕6个施钾肥水平,研究钾肥施用量对露天栽培辣椒产量、品质、氮代谢、根系形态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钾肥施用量能够促进辣椒生长发育,改善品质,提高叶片氮代谢酶活性。施用不同量的钾肥均可显著提高辣椒产量,增产率15.92%~33.44%。其中T2处理下辣椒可溶性糖、总酚、辣椒素、粗纤维含量最高,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最高,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最大,钾肥农学效率和钾肥贡献率也最高。综合考虑,本研究条件下三樱椒露地生产的最佳施钾量为14.37 kg·(667 m^(2))^(-1),在此施肥量下,产量达到最高,且品质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钾肥用量 产量 品质 氮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与钾肥运筹对弱筋小麦籽粒产量、品质的影响
2
作者 赵佳雯 李子洪 +9 位作者 欧星雨 王伊朗 丁小飞 梁乐瑶 丁文金 张海鹏 马尚宇 樊永惠 黄正来 张文静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14-1933,共20页
探究氮肥和钾肥运筹对弱筋小麦产量、品质的影响,为弱筋小麦优质高产提供理论依据。于2022—2024年小麦生长季,以白湖麦1号和皖西麦0638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施氮水平N0(0 kg hm^(-2))、N10(150 kg hm^(-2))、N12(180kg hm^(-2))、N14(210... 探究氮肥和钾肥运筹对弱筋小麦产量、品质的影响,为弱筋小麦优质高产提供理论依据。于2022—2024年小麦生长季,以白湖麦1号和皖西麦0638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施氮水平N0(0 kg hm^(-2))、N10(150 kg hm^(-2))、N12(180kg hm^(-2))、N14(210 kg hm^(-2)),3个施氮基追比F1(8︰2)、F2(7︰3)、F3(6︰4);钾肥150 kg hm^(-2),分为一次性基施(K1)和基追比5︰5(K2)2个处理,研究了对弱筋小麦茎蘖动态、干物质积累与转运、氮素积累、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与钾肥运筹显著影响弱筋小麦的生长发育,小麦茎蘖动态、干物质积累与转运、植株氮素积累均随施氮量和追氮比例的增加而增加,相同施氮量和追氮比例下,钾肥追施较一次性基施的茎蘖数、干物质积累量更高,且施氮量、追氮比例和钾肥追施处理对弱筋小麦千粒重、穗粒数、穗数及其产量的影响也显著,随施氮量和追氮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在相同施氮量和追氮比例下,钾肥追施较一次性基施的小麦千粒重、穗粒数、穗数及产量更高,而弱筋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也随施氮量和追氮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在符合国家优质弱筋小麦标准的施肥模式中,N12K2F2处理较N12K1F2处理的开花期、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分别平均增加7.3%、12.3%;花后干物质生产量、花后对籽粒产量贡献率分别平均增加19.0%、7.7%;氮素积累量平均提高13.5%;且N12K2F2处理较N0K2处理的小麦千粒重、穗粒数、穗数、产量分别平均增加6.7%、86.8%、25.1%、152.7%,较N12K1F2处理的千粒重、穗粒数、穗数、产量分别平均增加1.6%、5.5%、4.6%、12.6%。综上所述,施氮量为180 kg hm^(-2)、基追比7︰3、钾肥拔节期追施处理是本试验条件下弱筋小麦量质协优的最佳施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运筹 钾肥追施 弱筋小麦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配施对盐碱地湖南稷子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3
作者 项凌飞 张峰举 +7 位作者 麻冬梅 刘金龙 兰剑 邓建强 胡海英 王斌 蔡春江 马巧利 《草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5-195,共11页
宁夏北部地区由于盐碱地分布广泛,造成土壤肥力差、肥料利用率低等问题,严重制约我国饲草安全。湖南稷子作为一种适应性广、耐盐碱性强的植物,是盐碱地改良和发展草畜产业的重要材料。为探究在盐碱地上适宜湖南稷子生长的施肥量,本试验... 宁夏北部地区由于盐碱地分布广泛,造成土壤肥力差、肥料利用率低等问题,严重制约我国饲草安全。湖南稷子作为一种适应性广、耐盐碱性强的植物,是盐碱地改良和发展草畜产业的重要材料。为探究在盐碱地上适宜湖南稷子生长的施肥量,本试验采用“3414”设计,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湖南稷子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N_(2)P_(1)K_(1)(N:180 kg·hm^(-2);P_(2)O_(5):45 kg·hm^(-2);K_(2)O:30 kg·hm^(-2))处理的平均株高最高,为1.58 m。N2P1K1处理的鲜草和干草平均产量较不施肥处理分别显著提高了67.24%、62.09%。氮磷钾肥配施可显著提高(P<0.05)湖南稷子的营养价值,粗蛋白、粗灰分含量最高的处理均为N_(2)P_(0)K_(2)(N:180 kg·hm^(-2);P_(2)O_(5):0 kg·hm^(-2);K2O:60 kg·hm^(-2)),分别为5.77%、8.75%,而相对饲喂价值与干物质消化率、总可消化养分、泌乳净能均在N0P_(2)K_(2)(N:0 kg·hm^(-2);P_(2)O_(5):90 kg·hm^(-2);K_(2)O:60 kg·hm^(-2))处理下最高。经主成分综合分析得出,在N2P1K1处理下排名最高,说明在配施N 180kg·hm^(-2),P_(2)O_(5)45 kg·hm^(-2),K_(2)O_(3)0 kg·hm^(-2)时,最适宜湖南稷子在宁夏北部盐碱地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稷子 氮磷钾配施 生产性能 营养品质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肥减氮增钾对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
4
作者 段显朝 周艳宾 +10 位作者 马建彬 彭胜强 宋文峰 朱宏强 王腾龙 王戈 王娜 白羽祥 杜宇 周鹏 代惠娟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22-31,共10页
【目的】探明基肥减氮增钾对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为烤烟生产中氮钾肥科学施用提供依据。【方法】以红花大金元为研究对象,设置常规施肥(CK)、钾肥增施20%(T_(1))、减氮10%+增钾20%(T_(2))、减氮20%+增钾20%(T_(3))、减氮30%+增钾20%... 【目的】探明基肥减氮增钾对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为烤烟生产中氮钾肥科学施用提供依据。【方法】以红花大金元为研究对象,设置常规施肥(CK)、钾肥增施20%(T_(1))、减氮10%+增钾20%(T_(2))、减氮20%+增钾20%(T_(3))、减氮30%+增钾20%(T_(4))5个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烤烟生育期、农艺性状、病害发生情况、化学成分、感官质量和经济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随基肥施氮量减少,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含量呈上升趋势,pH、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呈下降趋势;T_(4)处理有机质含量最高,为36.63 g/kg,较CK增加29.43%,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有效磷含量较高,为35.00mg/kg,与CK差异不显著;pH、碱解氮含量最低,分别为5.34、115.47mg/kg,且与CK间存在显著差异。T_(2)~T_(4)处理生育期随基肥施氮量减少均有不同程度延长。烤烟生长后期T_(3)、T_(4)处理株高、茎围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表现较佳;有效叶片数、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均以T_(3)处理最大,且均显著高于CK、T_(1)、T_(2)处理,与T_(4)处理差异不显著。T_(2)~T_(4)处理普通花叶病发病率、病情指数均显著低于CK和T_(1)处理,且随基肥施氮量减少先降低后增加;气候性斑点病发病率、病情指数随基肥施氮量减少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T_(2)~T_(4)处理各化学成分指标基本在云南省优质烟叶标准范围内,随基肥施氮量减少,烟叶中总糖、还原糖、钾含量均呈升高趋势,T_(4)处理最高;烟碱、总氮、氯含量呈下降趋势;糖碱比与钾氯比升高。T_(4)处理产量、产值、中上等烟比例均最高,分别为2378.50 kg/hm^(2)、85555.39元/hm^(2)、84.73%,分别较CK增加16.63%、29.79%、18.67%;均价较CK增加11.36%。T_(4)处理烟叶感官质量得分最高,其烟草香韵、香气质、香气量、刺激性改善明显,劲头适中,除杂效果、干净度、湿润感及回味较好。【结论】基肥减氮30%+增钾20%条件下,植烟土壤养分较均衡,且能有效促进烟株生长发育,提高抗病性,提升烤烟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肥 减氮增钾 烤烟 产量品质 感官评价 植烟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减施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5
作者 胡业军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5年第5期134-135,138,共3页
为了探讨氮肥减施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设置5个处理进行试验,分析不同氮肥减量处理对小麦生长、产量构成因素、籽粒品质及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显示,T_(1)和T_(2)处理对小麦的株高、穗长、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质量等产量构成因素... 为了探讨氮肥减施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设置5个处理进行试验,分析不同氮肥减量处理对小麦生长、产量构成因素、籽粒品质及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显示,T_(1)和T_(2)处理对小麦的株高、穗长、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质量等产量构成因素影响不显著,能通过优化产量构成因素来维持小麦产量稳定;对小麦籽粒的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等品质指标影响也较小,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小麦品质。但过量减施氮肥(T3和T4处理)会导致小麦生长受阻,产量显著下降,品质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减施 小麦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配施和化肥减施对小麦生长、养分利用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晶 赵超 +3 位作者 裴雪霞 张慧芋 党建友 张定一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9-189,共11页
为明确氮磷配施和化肥减施对小麦生长、养分利用及产量性状的影响,以8个晋南主栽品种为材料,于2019—2021年开展水培和大田定位试验,水培试验设置4个氮磷水平(N 0.2 mmol·L^(-1)+P 0.1 mmol·L^(-1)、N 0.2 mmol·L^(-1)+P... 为明确氮磷配施和化肥减施对小麦生长、养分利用及产量性状的影响,以8个晋南主栽品种为材料,于2019—2021年开展水培和大田定位试验,水培试验设置4个氮磷水平(N 0.2 mmol·L^(-1)+P 0.1 mmol·L^(-1)、N 0.2 mmol·L^(-1)+P 2.5 mmol·L^(-1)、N 4 mmol·L^(-1)+P 0.1 mmol·L^(-1)、N 4 mmol·L^(-1)+P 2.5 mmol·L^(-1)),对不同小麦品种苗期性状进行初步考察筛选;大田试验设置常规施肥(CF)、化肥减施(FR)和不施肥(CK)3个处理,研究不同年型下化肥减施对小麦生长发育、养分利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培条件下,不同氮磷水平品育8161株高、根长、植株干重、根干重及根冠比均最低;良星67在低磷时正常氮较低氮植株干重增幅仅为17.07%,根干重反而降低,且在正常氮磷时根冠比较低。大田生产条件下,2019—2020年度(丰水年)化肥减施处理下以品育8012、济麦22产量较高,二者差异不显著,邯农1412产量最低,仅为7520.18 kg·hm^(-2)。其中,山农20、中麦4072和邯农1412产量均表现为化肥减施显著低于常规施肥。2020—2021年度(干旱年)化肥减施处理下济麦22产量为6191.53 kg·hm^(-2),显著高于品育8012和石农086,其籽粒氮素积累量和磷素吸收效率均最高,分别为130.35 kg·hm^(-2)和0.79 kg·kg^(-1)。干旱年减施化肥导致小麦生育后期叶片早衰,显著降低成熟期干物质积累,但对茎秆形态特征影响较小。综上,晋南小麦-玉米轮作区小麦生育期基施纯N 180.0 kg·hm^(-2)、P_(2)O_(5)105.0 kg·hm^(-2)、K_(2)O34.5 kg·hm^(-2),拔节期追施纯N 60.0 kg·hm^(-2)时,丰水年品育8012和济麦22产量较高,干旱年济麦22产量最高,且化肥减施有利于提高济麦22开花前营养器官干物质贮藏再转运量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和第3节间厚度。单纯的连年化肥减施在干旱年份会导致小麦产量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降低。本研究结果为晋南麦区小麦稳产高效栽培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氮磷配施 化肥减施 生长发育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配施对葛根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彭斯文 戴翠婷 +3 位作者 谢进 徐瑞 彭正明 龙世平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3-158,共6页
为探明氮、磷、钾肥配施对葛根生长及品质的影响,为葛根高效栽培提供合理的施肥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采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氮、磷、钾配施对葛根产量和主要功能成分的影响,明确研究区葛根氮、磷、钾的最佳施用量。结果表明,... 为探明氮、磷、钾肥配施对葛根生长及品质的影响,为葛根高效栽培提供合理的施肥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采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氮、磷、钾配施对葛根产量和主要功能成分的影响,明确研究区葛根氮、磷、钾的最佳施用量。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方案对葛根产量和功能成分的影响显著,其中以N_(3)P_(1)K_(2)(N 270kg/hm^(2),P_(2)O_(5)45 kg/hm^(2),K_(2)O 90 kg/hm^(2))处理的产量和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2.13 kg/株和83.10 mg/g;N_(1)P_(3)K_(2)(N 90 kg/hm^(2),P_(2)O_(5)135 kg/hm^(2),K_(2)O 90 kg/hm^(2))的葛根素含量最高,为24.85 mg/g,N_(1)P_(2)K_(3)(N 90 kg/hm^(2),P_(2)O_(5)90 kg/hm^(2),K_(2)O 135 kg/hm^(2))处理的大豆苷和大豆苷元含量均为最高,分别为22.96和2.55 mg/g。氮、磷、钾肥配施对葛根产量和葛根素含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氮肥>钾肥>磷肥。以葛根产量为目标的最佳施肥量为N 270 kg/hm^(2)、P_(2)O_(5)135 kg/hm^(2)、K_(2)O 90 kg/hm^(2),以葛根品质提升为目标的最佳施肥量为N 180 kg/hm^(2)、P_(2)O_(5)135 kg/hm^(2)、K_(2)O 9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 氮磷钾配施 产量 功能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及氮磷钾肥用量对绿豆产量质量的影响
8
作者 代顺冬 曾华兰 +7 位作者 张骞方 华丽霞 韦树谷 何炼 孙小芳 况再银 蒋秋平 叶鹏盛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1-160,共10页
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及氮、磷、钾肥用量对绿豆产量单一指标及产量质量综合评价指标的影响,为绿豆高产优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以密度及氮、磷、钾肥用量为试验因素,采用四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开展田间试验,测定干籽粒重、纯... 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及氮、磷、钾肥用量对绿豆产量单一指标及产量质量综合评价指标的影响,为绿豆高产优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以密度及氮、磷、钾肥用量为试验因素,采用四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开展田间试验,测定干籽粒重、纯粮率、蛋白质、脂肪、淀粉5项产量质量指标,采用基于博弈论的组合赋权法综合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权重,确定各单一指标权重,并运用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方法构建绿豆产量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建立密度及氮、磷、钾肥用量与产量单一指标及产量质量综合评价指标的二次回归数学模型,开展主因素、单因素、交互效应及优化方案分析。干籽粒重、纯粮率、蛋白质、脂肪、淀粉权重分别为0.4070、0.2112、0.1246、0.0949、0.1623。当其他因素为中间水平时,绿豆产量单一指标及产量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分别随密度、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增加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型变化。各因素对绿豆产量单一指标、产量质量综合评价指标的主效应表现为密度>施钾量>施磷量>施氮量。密度、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之间存在正交互作用。密度为173004~194590株/hm^(2),氮、磷、钾肥用量分别为N 67.33~77.84 kg/hm^(2)、P2O5107.26~116.75 kg/hm^(2)、K_(2)O86.90~90.81 kg/hm^(2),绿豆产量、产量质量综合均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 密度 氮、磷、钾肥用量 产量 质量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钾减量配施对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春菊 唐道彬 +5 位作者 张凯 杜康 黄红 乔欢欢 王季春 吕长文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41-1350,共10页
基于重庆地区土壤肥力及施肥水平,在保证作物稳产、优质的情况下,探讨氮钾减量配施对甘薯产量、品质、养分利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以期确定本地区甘薯是否存在减肥空间以及适宜的减量配施策略。2021—2022年连续2年在重庆市北碚区歇马街... 基于重庆地区土壤肥力及施肥水平,在保证作物稳产、优质的情况下,探讨氮钾减量配施对甘薯产量、品质、养分利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以期确定本地区甘薯是否存在减肥空间以及适宜的减量配施策略。2021—2022年连续2年在重庆市北碚区歇马街道西南大学薯类作物研究所开展田间试验,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氮、钾各三水平,分别以常规施N量为126.00 kg hm^(-2)(A1),减施10%(A2)和20%(A3);常规施K2O量96.00 kg hm^(-2)(B1),减施5%(B2)和10%(B3)。试验结果表明,一定程度的氮钾减量配施不会造成甘薯产量的显著下降,氮肥减施达到20%(A3)甘薯单株结薯数显著降低,A3较A1显著减产9.25%。氮肥减施10%和20%分别较A1的块根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了0.25%和0.36%,钾肥减施10%则较B1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了0.47%。但氮钾减量配施对甘薯块根淀粉率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存在不利影响。综上所述,相较于本地常规施氮钾量,减氮10%(A2)配合减钾5%(B2),即施氮量为119.70 kg hm^(-2)、施钾量为86.40 kg hm^(-2),不会降低渝薯198产量和土壤酶活性,可作为本区域甘薯生产中的推荐施肥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氮钾肥减量配施 产量品质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管灌与有机肥对土壤蔗糖酶活性及骏枣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华东 李侨 +1 位作者 周少梁 孙三民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0-67,共8页
为响应化肥减量增效有关政策,探究砂管灌装置灌溉方式下不同有机肥30%养分替代化肥处理对骏枣产量与品质和对土壤蔗糖酶活性及有机质含量的影响,以南疆骏枣为研究对象,设置鸡粪(T1)、油渣(T2)、有机水溶肥(T3)和单施化肥(CK)4个试验处理... 为响应化肥减量增效有关政策,探究砂管灌装置灌溉方式下不同有机肥30%养分替代化肥处理对骏枣产量与品质和对土壤蔗糖酶活性及有机质含量的影响,以南疆骏枣为研究对象,设置鸡粪(T1)、油渣(T2)、有机水溶肥(T3)和单施化肥(CK)4个试验处理,结果表明,有机肥配施化肥可以使果实膨大期枣树叶片SPAD值提高3.29%~6.29%,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0~40 cm土壤蔗糖酶活性,并能使0~4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提高5.93%~34.62%。有机肥配施化肥能在稳定产量的同时使骏枣果实的总糖含量增加12.36%~35.2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25.60%~38.24%、维生素C含量增加1.17%~15.36%,并能使骏枣产量增加0.63%~4.81%。综合比较下T1处理鸡粪有机肥(2 kg/棵)30%养分替代化肥的处理效果最佳。该研究对于化肥减量增效与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骏枣 砂管灌 有机肥 减施氮肥 替代化肥 土壤蔗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垄作灌溉和减施氮肥对稻田CH_(4)排放、土壤有机酸含量和酶编码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熠凡 李伏生 +1 位作者 罗维钢 黄挺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51,共10页
【目的】研究不同垄面宽度的垄作灌溉和不同时期减施氮肥对稻田甲烷(CH4)排放、土壤有机酸含量以及CH4形成和转化相关酶编码基因(产CH4古菌中甲基辅酶M还原酶编码基因mcrA和CH4氧化菌中CH4单加氧酶编码基因sMMO)表达量的影响,揭示土壤... 【目的】研究不同垄面宽度的垄作灌溉和不同时期减施氮肥对稻田甲烷(CH4)排放、土壤有机酸含量以及CH4形成和转化相关酶编码基因(产CH4古菌中甲基辅酶M还原酶编码基因mcrA和CH4氧化菌中CH4单加氧酶编码基因sMMO)表达量的影响,揭示土壤有机酸以及mcrA和sMMO表达量对稻田CH4通量的影响。【方法】开展3种灌溉模式(淹水灌溉,垄宽分别为80、100 cm的垄作灌溉)和3种施氮处理(常规施氮:135 kg·hm^(−2),其中苗肥47.25 kg·hm^(−2)、分蘖肥54.00 kg·hm^(−2)和穗肥33.75 kg·hm^(−2);返青期减氮:110 kg·hm^(−2),其中苗肥22.25 kg·hm^(−2)、分蘖肥54.00 kg·hm^(−2)和穗肥33.75 kg·hm^(−2);孕穗期减氮:110 kg·hm^(−2),其中苗肥47.25 kg hm^(−2)、分蘖肥54.00 kg hm^(−2)和穗肥8.75 kg hm^(−2))的田间试验,测定生育期内稻田CH4通量、土壤有机酸含量以及mcrA和sMMO表达量,分析稻田CH4通量、土壤有机酸含量以及mcrA和sMMO表达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相同施氮处理下,垄作灌溉稻田CH4排放量较淹水灌溉显著降低,相同灌水模式下,返青期减氮稻田CH4排放量较常规施氮显著降低。垄宽为80 cm的垄作灌溉+常规施氮处理在施肥后10 d土壤总有机酸含量较施肥前高71.7%,淹水灌溉和常规施氮处理高28.8%。返青期减氮下,垄宽为80 cm的垄作灌溉土壤mcrA表达量整体低于淹水灌溉,sMMO表达量除移栽后25 d外均高于淹水灌溉。稻田CH4通量与土壤mcrA表达量和总有机酸含量显著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644和−0.348,土壤总有机酸含量与mcrA、sMMO表达量显著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240和0.197。【结论】垄宽80 cm垄作灌溉+返青期减氮处理降低了稻田CH4通量,土壤总有机酸含量和mcrA表达量显著影响稻田CH4通量,sMMO表达量可能间接影响稻田CH4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垄作灌溉 减氮施肥 有机酸 CH_(4)排放 mcrA表达量 sMMO表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对水稻产量、土壤结构和土壤固碳增汇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芦燕 魏倩倩 +5 位作者 徐青山 张耿苗 赵钰杰 伍少福 张均华 朱春权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4-121,共8页
为了探究减氮配施生物有机肥对水稻产量、土壤结构和土壤固碳增汇能力的影响,分别设置无氮肥对照(CK)、常规施肥(T1)、减氮10%配施生物有机肥(T2)和减氮20%配施生物有机肥(T3)4个处理。结果表明,与T1处理相比,减氮配施生物有机肥(T2和T3... 为了探究减氮配施生物有机肥对水稻产量、土壤结构和土壤固碳增汇能力的影响,分别设置无氮肥对照(CK)、常规施肥(T1)、减氮10%配施生物有机肥(T2)和减氮20%配施生物有机肥(T3)4个处理。结果表明,与T1处理相比,减氮配施生物有机肥(T2和T3)处理对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没有显著影响,但是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水稻氮利用效率。与T1处理相比,T2和T3处理显著增加了≥0.25 nm土壤团聚体(大团聚体)的比例,降低了<0.25 nm土壤团聚体(小团聚体)的比例,并显著增加了不同粒径团聚体中的有机质含量。同时,T2和T3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中颗粒有机碳的含量和比例,增加了矿物结合态有机碳的含量,但是降低了其在土壤中的比例。T2和T3处理同时增加了土壤中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含量、细菌和固碳菌的丰度。因此,水稻生产中可通过施加生物有机肥来减少氮肥施加、维持水稻产量和保持土壤地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减氮 生物有机肥 固碳增汇 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施用下减施氮肥稻田有机碳和氮磷的排放特征
13
作者 赵家阳 于建光 +4 位作者 于孟康 王宁 郭智 薛利红 杨林章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02-1112,共11页
为了解秸秆施用下减施氮肥对稻田有机碳和氮磷排放特征的影响,进而为稻田投入品的优化施用以及田间养分管理提供技术支撑,通过盆钵试验研究小麦秸秆还田与肥料施用对高砂土和黄泥土2种土壤的田面水有机碳和氮磷浓度、潜在可排放量及水... 为了解秸秆施用下减施氮肥对稻田有机碳和氮磷排放特征的影响,进而为稻田投入品的优化施用以及田间养分管理提供技术支撑,通过盆钵试验研究小麦秸秆还田与肥料施用对高砂土和黄泥土2种土壤的田面水有机碳和氮磷浓度、潜在可排放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砂土稻田的田面径流养分排放风险远大于黄泥土,其中基肥期更为明显;磷在基肥期田面径流中的排放风险最大,施加秸秆处理的有机碳在蘖肥期田面径流中的排放风险最大,而氮在穗肥期的排放风险最大;无论高砂土还是黄泥土,秸秆施用基础上,相比施用常量氮肥,施用减量氮肥在保证产量不受明显影响的同时,可以有效降低田面径流养分排放风险。在小麦秸秆还田条件下,施用减量氮肥与常量氮肥相比,高砂土稻田田面水的COD、DOC、TN和TP平均可排放量分别降低34.92%、15.47%、35.37%和53.93%,水稻产量降低12.01%,黄泥土稻田田面水的COD、TN和TP平均可排放量分别降低24.82%、23.75%、2.84%,而水稻产量提高3.99%。总之,秸秆还田时减施氮肥利于降低高砂土和黄泥土田面水COD、TN、NH_(4)^(+)-N和NO_(3)^(-)-N的潜在排放风险,以稳定水稻产量和防控稻田养分田面径流流失为目标,高砂土稻田在水稻种植时氮肥施用应减量多次,并避免小麦秸秆还田,而黄泥土稻田在氮肥施用时应混施秸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秸秆 减施氮肥 田面水 有机碳 氮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钾肥追施对植烟红壤供钾能力及烟叶钾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叶田会 陈红 +5 位作者 冯长春 陈沛 杨军伟 黄容 王昌全 李冰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8期36-40,共5页
为探讨钾肥类型及不同用量追施对植烟红壤钾素供应、烤烟生长以及烟叶含钾量的影响,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在钾肥常规施用量和减施50%条件下,设置揭膜上厢肥(120 kg/hm^(2))、包膜硫酸钾(120 kg/hm^(2))、包膜硫酸钾(60 kg/hm^(2))、炭载揭... 为探讨钾肥类型及不同用量追施对植烟红壤钾素供应、烤烟生长以及烟叶含钾量的影响,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在钾肥常规施用量和减施50%条件下,设置揭膜上厢肥(120 kg/hm^(2))、包膜硫酸钾(120 kg/hm^(2))、包膜硫酸钾(60 kg/hm^(2))、炭载揭膜上厢肥(60 kg/hm^(2))和炭载硫酸钾(60 kg/hm^(2))5个处理,研究了不同类型钾肥及用量对烤烟农艺性状、干物质量、烟叶含钾量以及土壤水溶性钾、速效钾和缓效钾供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水平下,包膜硫酸钾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提高烟叶钾含量效果明显;在钾肥减施50%条件下,包膜硫酸钾和炭载揭膜上厢肥均能有效促进烟株生长发育,提高烟株干物质积累,且炭载揭膜上厢肥能有效提高土壤钾素有效性,其烤烟中、下部叶含钾量显著提高19.38%~40.15%、12.94%~32.49%。综上,在减量钾肥追施50%条件下(60 kg/hm^(2)),炭载揭膜上厢肥是钾肥追施最佳方案,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肥 减量 烤烟 烟叶钾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钾肥施用次数对夏直播棉花干物质积累、产量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15
作者 邱深 姚晓芬 +6 位作者 张钊 马学峰 李显恩 彭杰 谢晓麒 江宜池 杨国正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4-128,共15页
【目的】探究氮钾肥施用次数对棉花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长江流域棉区夏直播棉花产量提供参考。【方法】于2021―2022年开展大田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钾肥(210 kg·hm^(-2))施用次数:K1[播种前(PP)100%]和K2[PP 50%+见花(FF)0 d ... 【目的】探究氮钾肥施用次数对棉花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长江流域棉区夏直播棉花产量提供参考。【方法】于2021―2022年开展大田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钾肥(210 kg·hm^(-2))施用次数:K1[播种前(PP)100%]和K2[PP 50%+见花(FF)0 d 50%];副区为氮肥(210 kg·hm^(-2))施用次数:N2[PP 20%+FF 0 d 80%]、N3[PP 20%+FF 0 d 60%+FF 21 d 20%]和N4[PP 10%+FF 0 d 50%+FF 7 d 30%+FF 21 d 10%]。分析不同处理对棉花干物质积累与分配、氮钾积累与分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K2N3处理下棉株和源、流、库器官拔秆期的干物质质量和氮、钾积累量以及干物质快速积累期的持续时间和平均积累速率均低于K2N4处理,但干物质以及氮钾向库器官的分配比例较K2N4处理高。K2N3处理可获得较高的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较K1N2处理(产量最低)分别显著提高31.4%和31.9%,进一步增加施氮次数(K2N4处理)没有显著提高棉花产量。K2N3和K2N4处理的氮肥和钾肥偏生产力无显著差异,但二者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棉花产量的差异主要来源于铃数,促进干物质和氮钾养分向库器官分配有利于提高棉花产量。【结论】长江流域棉区麦后直播棉花,2次施钾配合3次施氮能促进棉株对氮钾的吸收,促进干物质和氮钾养分向库器官分配,增加铃数,提高棉花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氮肥 钾肥 施肥次数 产量 干物质 养分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氮磷钾含量传感测定技术研究进展
16
作者 刘恒 袁全春 吕晓兰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89-296,共8页
化肥价格上涨和化学物质污染饮用水源的生态担忧促使精准农业和基于场地的管理成为焦点,农业界正通过优化作物产量和减少化肥使用来应对化肥生产成本上升,但土壤氮磷钾含量的准确测定依然主要依赖费时费力的人工采样和实验室分析,限制... 化肥价格上涨和化学物质污染饮用水源的生态担忧促使精准农业和基于场地的管理成为焦点,农业界正通过优化作物产量和减少化肥使用来应对化肥生产成本上升,但土壤氮磷钾含量的准确测定依然主要依赖费时费力的人工采样和实验室分析,限制智能化施肥的发展。为此,国内外学者致力于研究土壤氮磷钾含量的传感测定技术,以实现快速测定土壤养分含量。通过分析现有基于光谱技术和电化学技术的研究,发现这些技术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准确测定土壤中的氮磷钾含量,但在复杂田间环境中仍存在难以克服的挑战,尚无法实现自主测定。未来需要在土壤条件、光照补偿、自动化作业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开发实时、原位的NPK检测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氮磷钾 配方施肥 传感测定 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用量氮磷钾肥对玉米生长速度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卢广新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9期151-153,共3页
以登海良玉99号品种玉米为研究对象,利用L9(33)正交试验设计12种氮磷钾肥搭配比例,研究不同量的氮磷钾肥对玉米生长速度及产量的影响。经分析发现,本试验条件下最适合登海良玉99号玉米的氮磷钾肥施用量为m(尿素)∶m(P2O5)∶m(K2O)=10∶8... 以登海良玉99号品种玉米为研究对象,利用L9(33)正交试验设计12种氮磷钾肥搭配比例,研究不同量的氮磷钾肥对玉米生长速度及产量的影响。经分析发现,本试验条件下最适合登海良玉99号玉米的氮磷钾肥施用量为m(尿素)∶m(P2O5)∶m(K2O)=10∶8∶5,其中氮肥对玉米生长速度及产量的影响要高于其他两种肥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氮磷钾肥 施用量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肥一体化技术促进黄芪减氮增效及养分需求规律研究
18
作者 乌日古木拉 赵巴音那木拉 +6 位作者 兰天 叶贺 裴志福 张俊民 胡有林 白雪原 红梅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1-171,共11页
为了研究在水肥一体化减量施氮条件下黄芪养分吸收规律、肥料利用效率及增产效果。在科尔沁沙地设置对照(CK)、常规施肥+喷灌撒施(CS)、常规施肥+水肥一体化(CW)、减氮30%+水肥一体化(JW_(30%))和减氮50%+水肥一体化(JW_(50%))5个处理... 为了研究在水肥一体化减量施氮条件下黄芪养分吸收规律、肥料利用效率及增产效果。在科尔沁沙地设置对照(CK)、常规施肥+喷灌撒施(CS)、常规施肥+水肥一体化(CW)、减氮30%+水肥一体化(JW_(30%))和减氮50%+水肥一体化(JW_(50%))5个处理。分析黄芪养分吸收规律、肥料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1)水肥一体化减氮技术显著提高了黄芪产量、品质和肥料利用率。其中JW_(30%)处理效果较为明显,与CS相比,产量增加了5.48%,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甲苷分别提高了18.99%和7.18%。(2)在不同施肥策略下,JW_(30%)处理吸氮量及肥料利用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JW_(30%)处理吸氮量达227.26 kg·hm^(-2),其次是JW_(50%)处理,达207.62 kg·hm^(-2)。与常规施肥(CS和CW)处理相比,JW_(30%)处理氮肥吸收利用率分别显著增加了26%和24%,磷肥吸收利用率分别增加了9%和1%,钾肥利用率分别增加了8%和7%。(3)减氮30%+水肥一体化条件下,黄芪经济效益最优,与CS相比,纯效益增加了2793~4323元·hm^(-2)。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在减少氮肥施用量的同时,实现黄芪产量、品质、肥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协同提高,最优施氮量是319 kg·hm^(-2),产量可达9810 kg·hm^(-2)。研究结果对科尔沁沙地黄芪高效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减量施氮 肥料利用率 水肥一体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州市农田肥料投入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
19
作者 李文西 毛伟 +3 位作者 苏胜 陈明 陈欣 王翔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2期144-147,共4页
为精准评估扬州市主要农作物肥料投入量,摸清其投入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平衡施肥的丰产对策。基于统计数据和实地调查数据,分析了“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扬州市各县(市、区)氮、磷、钾肥投入量变化、各县(市、区)化肥和有机肥施... 为精准评估扬州市主要农作物肥料投入量,摸清其投入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平衡施肥的丰产对策。基于统计数据和实地调查数据,分析了“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扬州市各县(市、区)氮、磷、钾肥投入量变化、各县(市、区)化肥和有机肥施用总量(氮、磷、钾肥总量)变化等特征。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扬州各县(市、区)肥料施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有机肥施用量以2017年为转折点,呈先逐年增加后下降趋势。宝应县平均有机肥施用量最高,广陵区平均有机肥施用量最低。化肥施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广陵区化肥平均施用量最低,江都区化肥平均施用量最高。整体上扬州市氮肥施用总量呈逐年下降,磷和钾肥施用总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扬州市当前存在的化学肥料比例偏高、化肥氮肥总量投入居高不下、肥料运筹简单化等问题,并提出了优化施肥结构,充分利用有机肥;调整施肥比例,合理平衡施肥;科学研判墒情,提高施肥效率等化肥使用的建议,以确保“十四五”期间进一步提高耕地质量,促进农业高质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 有机肥 氮磷钾比例 扬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肥配施对北方寒地珍珠红小豆产量的效能研究
20
作者 李佩珊 李文佳 +3 位作者 曲薇 孟卓异 彭博 王玉红 《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50-53,共4页
为解决氮磷钾肥配施比例不合理造成北方寒地珍珠红小豆肥料供给不足和产量低等问题,于2021~2022年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氮磷钾肥不同肥料配比对红小豆产量性状的影响,并构建肥料效应函数模型及最佳施肥方案。研究... 为解决氮磷钾肥配施比例不合理造成北方寒地珍珠红小豆肥料供给不足和产量低等问题,于2021~2022年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氮磷钾肥不同肥料配比对红小豆产量性状的影响,并构建肥料效应函数模型及最佳施肥方案。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氮磷钾肥配施处理对珍珠红小豆产量产生显著影响,其中氮肥和磷肥对产量因子影响显著,钾肥对产量因子影响不显著,具体表现为磷肥>氮肥>钾肥;并通过氮磷钾三因子综合效能模型构建,确定红小豆产量大于1 750 kg/hm~2合理优化施肥模式,其中,N施用量76.071~81.203 kg/hm~2,P_(2)O_(5)施用量101.556~105.788 kg/hm~2,K_(2)O施用量63.275~69.242 kg/hm~2;各因素纯量N∶P_(2)O_(5)∶K_(2)O比例值1∶1.32∶0.8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红小豆 氮磷钾肥配施 红小豆产量 肥料效应函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