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穗醋栗色素热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于泽源 徐雅琴 邵铁华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37-140,共4页
研究了红穗醋栗色素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在60℃以下加热,对色素无任何影响,超过60℃,色素将发生降解,且遵从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建立了80℃、100℃下的回归方程,求出了这两个温度下的半衰期和速度常数,以及该色素降... 研究了红穗醋栗色素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在60℃以下加热,对色素无任何影响,超过60℃,色素将发生降解,且遵从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建立了80℃、100℃下的回归方程,求出了这两个温度下的半衰期和速度常数,以及该色素降解反应的活化能,同时得出了色素降解的速度常数和温度定量关系的方程,从而为红穗醋栗色素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穗醋栗 红色素 热稳定性 天然食用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穗醋栗色素理化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徐雅琴 于泽源 睢薇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6年第1期38-42,共5页
本试验研究了红穗醋栗色素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红穗醋栗色素热稳定性很好,而光照对其有一定的降解作用。pH值对该色素影响明显,宜在酸性食品中应用。几种金属离子Na^+、Ca^(2+)、Al^(3+)、Zn^(2+)。Cu^(2+)对该色素的色泽没有影响;而Fe... 本试验研究了红穗醋栗色素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红穗醋栗色素热稳定性很好,而光照对其有一定的降解作用。pH值对该色素影响明显,宜在酸性食品中应用。几种金属离子Na^+、Ca^(2+)、Al^(3+)、Zn^(2+)。Cu^(2+)对该色素的色泽没有影响;而Fe^(3+)、Sn^(2+)则有不良影响。食品中常含的几种添加物葡萄糖、蔗糖、淀粉和抗坏血酸对该色素无不良影响。红穗醋栗色素对Na_2SO_3的还原性耐性较强,对H_2O_2的耐氧化性很差。防腐剂苯甲酸钠对该色素也有一定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色素 红惠醋栗色素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曲鲊鱼中原生乳酸菌菌株筛选及发酵工艺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徐冬美 刘永乐 +3 位作者 李向红 王发祥 黄轶群 马夏吟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5-185,共11页
目的:解决传统自然发酵鲊鱼发酵工艺不确定、发酵周期长、品质不稳定等问题。方法:从低盐红曲鲊鱼中分离出乳酸菌,考察菌株的抑菌能力、耐盐能力及产酸能力,筛选出适合发酵的乳酸菌,对红曲鲊鱼进行接菌强化发酵,并对发酵工艺中红曲米粉... 目的:解决传统自然发酵鲊鱼发酵工艺不确定、发酵周期长、品质不稳定等问题。方法:从低盐红曲鲊鱼中分离出乳酸菌,考察菌株的抑菌能力、耐盐能力及产酸能力,筛选出适合发酵的乳酸菌,对红曲鲊鱼进行接菌强化发酵,并对发酵工艺中红曲米粉添加量、腌制时食盐添加量及发酵温度进行优化。结果:共分离出22株对大肠杆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抑制作用的片球菌,其中戊糖片球菌P-56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最好,且对胆盐及酸具有较高的耐受能力;经过接菌发酵及工艺优化,发酵4 d,鲊鱼pH值下降至4.42,TCA-可溶性肽含量为434.99μmol/g,感官评分为45.7。结论:乳酸菌发酵红曲鲊鱼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腌制盐添加量4%,红曲米粉添加量4%,发酵温度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盐发酵 红曲鲊鱼 乳酸菌 风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醋栗外植体的选择及消毒方法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朱虹 《林业科技》 2021年第3期15-17,共3页
以红醋栗不同组织部位为外植体,采用不同的消毒药剂、消毒方式及消毒时间对其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红醋栗离体初代培养以半木质化茎段为外植体,消毒药剂为0.1%升汞(HgCL2)+2滴吐温溶液,通过手摇容器晃动的方式消毒8 min的试验效果最佳。
关键词 红醋栗 外植体消毒 消毒方法 诱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