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05篇文章
< 1 2 1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肤致敏体外方法:动力学直接多肽反应试验方法(k DPRA)的转化与验证
1
作者 刘婷 刘师卜 +3 位作者 张励 朵慧 路勇 张露勇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23-730,共8页
皮肤致敏体外方法动力学直接多肽反应试验方法(k DPRA)是模拟皮肤致敏有害结局通路(AOP)的第一个关键事件(KE1),即亲电物质与皮肤蛋白亲核中心的共价结合;基于待测物对含有半胱氨酸的合成模型肽的反应性,通过检测6个时间点肽与不同浓度... 皮肤致敏体外方法动力学直接多肽反应试验方法(k DPRA)是模拟皮肤致敏有害结局通路(AOP)的第一个关键事件(KE1),即亲电物质与皮肤蛋白亲核中心的共价结合;基于待测物对含有半胱氨酸的合成模型肽的反应性,通过检测6个时间点肽与不同浓度待测物孵育后的剩余量,计算待测物的最大反应速率常数的对数lg k_(max),从而识别强致敏性物质(GHS 1A)。国内目前尚无该方法的报道。文章考察了不同品牌单溴代二苯甲烷对试验的影响,并选择7种已知致敏性的化合物,验证k DPRA方法预测准确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牌单溴代二苯甲烷对预测结果影响在可接受范围;7种物质致敏性预测结果与已知分类一致。k DPRA方法可以准确识别强致敏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致敏 动力学直接多肽 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双轴柔性太阳翼在轨转动多体动力学分析与验证研究
2
作者 董富祥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50-1458,共9页
双轴太阳翼转动是影响卫星姿态以及星上精密载荷指向精度和稳定度的重要因素。针对卫星双轴柔性太阳翼在轨转动动力学分析问题,提出采用基于递推的柔性多体动力学方法,建立了考虑轨道、卫星构型、太阳翼结构柔性、太阳翼驱动机构和动量... 双轴太阳翼转动是影响卫星姿态以及星上精密载荷指向精度和稳定度的重要因素。针对卫星双轴柔性太阳翼在轨转动动力学分析问题,提出采用基于递推的柔性多体动力学方法,建立了考虑轨道、卫星构型、太阳翼结构柔性、太阳翼驱动机构和动量轮组件在内的整星机电耦合多体动力学与控制方程组。以某带双轴太阳翼卫星为对象,开展了卫星机电耦合多体动力学仿真研究,比较了太阳翼转动引起的卫星姿态角、姿态角速度仿真结果与在轨遥测数据。研究表明:建立的卫星多体动力学与控制机电耦合模型仿真获得的姿态角和姿态角速度结果与相应在轨遥测数据几乎吻合,证明了建立模型的正确性;双轴柔性太阳翼转动时将产生较大干扰力矩和姿态扰动,为获得准确仿真结果,需要将控制力矩分配到动量轮组件上。仿真获得了太阳翼转动对浮动星体的扰动力矩,可为双轴太阳翼转动对星体扰动的地面验证试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多体动力学 机电耦合动力学与控制 双轴柔性太阳翼 太阳翼驱动机构 动量轮力矩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化罐车中长波起伏路面液体晃动动力学行为研究
3
作者 王笑乐 郭彦超 +4 位作者 徐小东 王雷 戴宝宝 张志宁 杨洋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7-200,共14页
为研究路面起伏对危化罐车行驶稳定性的影响,基于路形不平度数据建立中、长波路面模型。以多轴液罐车为对象,构建考虑轮胎变形和悬架非线性的车辆动力学模型。建立液体纵、侧向晃动等效力学模型,与车辆动力学模型耦合,得到不同路面行驶... 为研究路面起伏对危化罐车行驶稳定性的影响,基于路形不平度数据建立中、长波路面模型。以多轴液罐车为对象,构建考虑轮胎变形和悬架非线性的车辆动力学模型。建立液体纵、侧向晃动等效力学模型,与车辆动力学模型耦合,得到不同路面行驶罐体运动学参数,以激励液体晃动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两侧路面相位差增加对罐车侧向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液体侧向晃动频率随路面波长增加而减小,随充液比增加而增大;牵引车鞍座至半挂车轴距离为波长整数倍时,液体纵向晃动明显;斜向防波板可抑制液体侧向晃动,但低充液比小幅晃动时抑制效果较差;罐车低充液比通过起伏路面时,适当提高车速可降低液体晃动;高充液比时车速过快将导致晃动幅度和壁面载荷显著增大,降低车辆行驶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罐车 路面激励 晃动 等效力学模型 多体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声波驱动的微球声操控装置结构设计与动力学建模
4
作者 冯浩人 王亮 +2 位作者 闫旭冉 金家楣 赵淳生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50-962,共13页
靶丸作为惯性约束核聚变(inertial confinement fusion,ICF)的热核燃料容器,其表面质量直接影响ICF打靶试验的成败。因此制靶前针对靶壳(ICF微球)在ICF微球操控过程中二次损伤微球表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体声波驱动的微球声操控装置,通... 靶丸作为惯性约束核聚变(inertial confinement fusion,ICF)的热核燃料容器,其表面质量直接影响ICF打靶试验的成败。因此制靶前针对靶壳(ICF微球)在ICF微球操控过程中二次损伤微球表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体声波驱动的微球声操控装置,通过激励由压电陶瓷片和金属基体构成的振子的面外弯振模态,在液体内部建立声场并以非接触的声辐射力驱动ICF微球运动,进而实现ICF微球检测时的无损操控。为了分析声操控装置的振动和其产生的声场之间的关系,利用传递矩阵法建立了振子的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模型综合考虑了振子的尺寸、材料、边界、压电陶瓷片的布置方式、激励电压、水质量引起的额外负载等因素,通过该模型分别计算了振子的两个共振驻波、一个非共振行波的振型和上述振动所建立的三个声场。根据计算结果加工并装配了原理样机,通过试验对原理样机进行了振动特性测试和操控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和试验测试得到的声操控装置的振动特性一致性较好,验证了所建立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所提出的非共振行波和共振驻波均可实现ICF微球的有效操控,其中共振驻波驱动下微球的运动速度更快,验证了所提出的声操控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此外,该装置基于模态切换测控方法,无需显微镜即可实现ICF微球直径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操控 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 ICF微球 振动模态 声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新进展:从数据驱动到数据-物理耦合驱动
5
作者 陈文轩 任韦燕 +1 位作者 姚杰 蒲放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5-262,共8页
肌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是解析人体运动生物力学机制的重要工具,其发展正从传统物理模型驱动向数据驱动、物理-数据混合驱动转变,本文对相关的新进展进行综述。传统的基于物理模型的肌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已经在仿真度、优化方法、软... 肌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是解析人体运动生物力学机制的重要工具,其发展正从传统物理模型驱动向数据驱动、物理-数据混合驱动转变,本文对相关的新进展进行综述。传统的基于物理模型的肌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已经在仿真度、优化方法、软件工具等方面发展非常充分,但由于依赖复杂实验数据与高计算量的微分方程求解,实际应用仍有很大限制。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数据驱动的肌骨系统多体动力学仿真,已经在关节角度、位姿、地面反作用力、关节力矩、肌力的高效预测,以及外骨骼的控制算法等方面展现出了巨大优势,显著降低了参数测量复杂度。然而,纯数据驱动模型存在泛化性不足与生物力学规律失真的问题。为此,物理-数据耦合驱动模型通过嵌入牛顿-欧拉方程、肌肉本构方程等物理约束,结合物理信息神经网络等混合架构,在提升预测精度的同时保障解的生物合理性。当前研究仍面临跨尺度物理方程整合不足、多关节协同建模困难等挑战。未来需进一步优化模型架构,融合运动学无标记捕捉技术,并探索多尺度物理规律与个性化参数反演,以推动智能康复、运动评估等领域的应用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骨系统 多体动力学 数据驱动模型 物理信息神经网络 生物力学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弱层岩体间隔破裂现象的近场动力学方法模拟
6
作者 马鹏飞 张艺晨 +2 位作者 袁超 徐茂洲 郭小雄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96-2307,共12页
在经典近场动力学基础上利用变形等价关系重新推导了非局部力密度,结合非局部微分算子理论降低边界处的计算误差,基于此构建了应力-应变求解模型,解决了传统理论在应力分析方面的局限性,同时引入应变能密度(strain energy density)刚度... 在经典近场动力学基础上利用变形等价关系重新推导了非局部力密度,结合非局部微分算子理论降低边界处的计算误差,基于此构建了应力-应变求解模型,解决了传统理论在应力分析方面的局限性,同时引入应变能密度(strain energy density)刚度折减理论,建立裂纹处介质的力学参数与残余应变能之间的关联。本方法被用于模拟软弱层岩体裂隙间的应力分布情况,并通过与先前研究结果的对比验证了其有效性和适用性。此外,研究了完整层状岩体中软弱层条形间隔破裂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软弱层岩体裂缝间距与厚度比值对力学状态影响显著,随着比值不断增加,裂纹之间的应力值整体由压应力转变为拉应力。软弱层的等间距破裂现象包括微裂隙的扩展、间隔裂纹的形成以及裂隙逐渐饱和等过程。外荷载作用下引发软弱层与基层之间的损伤以及岩层整体破裂。本方法能够有效描述层状岩体的间隔破裂过程,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岩 近场动力学 裂纹扩展 间隔破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悬式驱动系统对高速列车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郭宇轩 杨建伟 王金海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8,共7页
[目的]作为轨道交通车辆的动力来源以及传力部件,驱动系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车辆系统的动力学特性产生影响,因此有必要对此展开研究。[方法]通过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SIMPACK建立了国内某型采用体悬式驱动系统的高速列车单节车辆动力学模... [目的]作为轨道交通车辆的动力来源以及传力部件,驱动系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车辆系统的动力学特性产生影响,因此有必要对此展开研究。[方法]通过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SIMPACK建立了国内某型采用体悬式驱动系统的高速列车单节车辆动力学模型。基于仿真分析,研究体悬式驱动系统对车辆安全性和平稳性的影响,以及对转向架构架和车体振动加速度的影响。[结果及结论]体悬式驱动系统对车辆运行安全性和平稳性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除横向平稳性指标外,其余指标均随车辆运行速度的增加而增大;体悬式驱动系统增加了构架横向、构架垂向及车体垂向的振动加速度,降低了车体横向振动加速度,且该系统对于车辆构件垂向的影响较横向更加显著;体悬式牵引电机的自振频率在车体上会有所体现,需避免牵引电机和车体发生共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悬式驱动系统 动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复杂型腔激振抛磨的单质体振动装置动力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黄辉 郝玉鹏 +3 位作者 李东祥 王秀枝 王进军 杨胜强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8-215,共8页
为明确当前用于铸造机匣复杂型腔抛磨的振动装置可加负载范围以及解决对大型机匣加工效果差、效率低的问题,建立了双机反向旋转的单质体振动系统同步力学模型,基于Simulink利用数值仿真论证了系统响应解的有效性。通过数值计算并以振幅... 为明确当前用于铸造机匣复杂型腔抛磨的振动装置可加负载范围以及解决对大型机匣加工效果差、效率低的问题,建立了双机反向旋转的单质体振动系统同步力学模型,基于Simulink利用数值仿真论证了系统响应解的有效性。通过数值计算并以振幅为评判标准确定了可加负载上限,分析了不同负载下振动频率、激振力及弹簧刚度对振幅的影响,提出了面向大型机匣加工的设备改进策略。采用低通滤波处理了实验测得的振动装置加速度信号,验证了数值计算与仿真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分析 单质振动系统 SIMULINK仿真 可加负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铁纳米组装体的构筑及组装动力学研究
9
作者 邹昊洋 赵智彤 +2 位作者 王怀志 杨佳臻 丁建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6,共8页
通过超分子相互作用构筑了以β-羟基氧化铁为结构基元的氨基酸-铁纳米组装体,并探究了其在不同温度下的组装动力学,明确了温度对其成核、生长及组装过程的影响.通过优化组装条件,制备了长度为179.1nm,宽度为36.1nm的梭形纳米组装体,其... 通过超分子相互作用构筑了以β-羟基氧化铁为结构基元的氨基酸-铁纳米组装体,并探究了其在不同温度下的组装动力学,明确了温度对其成核、生长及组装过程的影响.通过优化组装条件,制备了长度为179.1nm,宽度为36.1nm的梭形纳米组装体,其中总铁(Fe)含量达到49.6%,络合Fe含量占32.1%.细胞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氨基酸-铁纳米组装体可以被人膀胱移行细胞癌T24细胞高效内吞,并显著抑制其增殖,半数最大抑制浓度(IC_(50))为163.8μg/mL,展现出优异的肿瘤治疗潜力,在纳米药物领域具有很广阔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羟基氧化铁 纳米组装 组装动力学 生物医用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区间不确定性的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反问题
10
作者 郭祥 靳艳飞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74-983,共10页
针对具有区间不确定性的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反问题,提出了一种嵌套的Chebyshev多项式代理模型和改进的粒子群优化(IPSO)算法,对系统中的输入和结构参数的边界进行识别。建立具有区间不确定性的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并采用区间中点和区间... 针对具有区间不确定性的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反问题,提出了一种嵌套的Chebyshev多项式代理模型和改进的粒子群优化(IPSO)算法,对系统中的输入和结构参数的边界进行识别。建立具有区间不确定性的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并采用区间中点和区间半径来描述给定的区间不确定性的输出响应。对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的输出响应建立Chebyshev多项式代理模型。通过IPSO算法反求未知参数的区间中点和区间半径。所提方法采用Chebyshev多项式代理模型逼近原区间不确定性柔性多体系统,进一步节约了IPSO算法寻优过程的计算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间不确定性 柔性多体系统 动力学反问题 Chebyshev多项式代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质颗粒分子动力学模拟及其体外构建研究进展
11
作者 马学婧 王淇 +3 位作者 贾荣盛 任敬媛 王悦宁 曲欣蕊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6,共5页
介绍了脂质颗粒的分子动力学模型及其在脂滴研究中的应用,总结了脂质颗粒的体外构建方法,论述了脂质颗粒在生物医学和食品工业领域中的应用现状,以期为脂质颗粒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脂质颗粒 分子动力学模拟 外构建 食品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宠物自主进食器设计及多体动力学仿真验证与分析
12
作者 王子轩 黄茜茜 +3 位作者 胡琼 陈睿 吴润涵 江小程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5-112,共8页
文中依据机械原理,设计了一种由棘轮间歇机构与平行四边形传动机构组成的新型宠物自主进食器,详细介绍了结构方案设计过程和工作原理,并采用UG软件进行多体动力学仿真验证和分析。通过仿真解算方案的求解结果,可以直观了解工作进程中运... 文中依据机械原理,设计了一种由棘轮间歇机构与平行四边形传动机构组成的新型宠物自主进食器,详细介绍了结构方案设计过程和工作原理,并采用UG软件进行多体动力学仿真验证和分析。通过仿真解算方案的求解结果,可以直观了解工作进程中运动和力的传递与转换,并由仿真曲线分析重要部件的位移、速度和力等动力学参数,对零部件强度进行校核,保证进食器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通过实例验证了机构设计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为后续生产加工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宠物喂食器 自主进食 棘轮机构 多体动力学仿真 强度校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U的刚体动力学并行求解性能分析
13
作者 梁睿凯 罗旭锟 +1 位作者 郭煜中 何小伟 《图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2-654,共13页
包含刚体和约束的多体动力学模拟在物理仿真中占有重要地位,广泛应用于工程分析、虚拟现实以及游戏动画等领域。传统的刚体物理引擎主要依赖于CPU进行计算,而在现代计算机图形学和实时物理模拟中,GPU的并行计算能力被证明能够显著提高... 包含刚体和约束的多体动力学模拟在物理仿真中占有重要地位,广泛应用于工程分析、虚拟现实以及游戏动画等领域。传统的刚体物理引擎主要依赖于CPU进行计算,而在现代计算机图形学和实时物理模拟中,GPU的并行计算能力被证明能够显著提高计算性能。为此,研究探索了5种基于雅可比方法的约束求解器在GPU上的实现并对其进行了性能与稳定性分析。具体包括:投影雅可比求解器(PJ)、结合投影雅可比与非线性雅可比的求解器(PJNJ)、投影雅可比与软约束求解器(PJSoft)、基于子步骤策略的雅可比求解器(TJ)和结合子步骤策略的雅可比与软约束求解器(TJSoft)。在基准测试中,软约束方法展现出平滑的约束冲量响应,且子步骤策略在处理高质量比和复杂场景时提供了更为稳定的解决方案。本研究为评估多体模拟中基于GPU的约束求解方案提供了新的视角,对实时物理模拟和交互式计算机图形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体动力学模拟 GPU实现 雅可比法 软约束 子步骤 性能与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大空间结构在轨组装的动力学与控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海岩 田强 +2 位作者 文浩 罗凯 马小飞 《力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9,共29页
在轨组装极大空间结构是实现大容量天基通信、高精度天基观测和天基太阳能电站等未来航天任务的技术基础,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工程价值.针对百米级抛物面天线等在轨组装需求,本文综述极大空间结构在轨组装相关的动力学与控制研究进展与挑战... 在轨组装极大空间结构是实现大容量天基通信、高精度天基观测和天基太阳能电站等未来航天任务的技术基础,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工程价值.针对百米级抛物面天线等在轨组装需求,本文综述极大空间结构在轨组装相关的动力学与控制研究进展与挑战,讨论五个关键环节,即模块化组装方案及其动力学问题、多柔体系统动力学建模与计算、机器人运动规划与控制、组装结果的动态校验与调控、地面模拟实验.本文指出,在轨组装技术需解决柔性部件大范围运动的时空耦合动力学、机器人运动的高效规划与精准控制、力热耦合的误差校验与调控策略等难题,同时需要建立理论分析、数值仿真和地面实验验证相融合的研究框架,进而逐步推进从百米级到千米级空间结构技术的发展.最后,本文展望了未来十年的研究重点,包括高效动力学建模、复杂环境下的运动规划与控制、多模块闭合组装的动态预测与调控、天地一致的实验验证体系,进而为推动空间结构在轨组装技术提供系统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装总设计 多柔系统动力学 运动规划与控制 动态校验与调控 地面 模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齿轮箱动力学仿真与实验研究
15
作者 张建超 夏子阳 +1 位作者 胡玉飞 陈湛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95,共5页
针对高速列车齿轮箱振动特性问题,利用3D扫描设备对高速列车齿轮箱箱体进行了逆向三维建模。通过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分别建立了含齿轮箱的整车动力学模型和齿轮箱传动系统刚柔耦合仿真模型,通过整车动力学仿真得到了箱体在轨道谱激励下... 针对高速列车齿轮箱振动特性问题,利用3D扫描设备对高速列车齿轮箱箱体进行了逆向三维建模。通过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分别建立了含齿轮箱的整车动力学模型和齿轮箱传动系统刚柔耦合仿真模型,通过整车动力学仿真得到了箱体在轨道谱激励下的载荷特征,并将其与齿轮箱传动系统耦合模型相联立,对箱体在内外激励下的振动特性进行了分析,获得了上箱体小齿轮上端与下箱体底部振动位移及加速度较大,上箱体大齿轮附近振动位移及振动加速度相对较小等规律,并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模型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齿轮箱 刚柔耦合 多体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重机中滑轮绳索系统晃动冲击的动力学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天堉 齐朝晖 +1 位作者 赵天骄 徐金帅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0-197,242,共9页
起重机中的滑轮绳索系统在作业过程中容易出现晃动、倾斜等问题,严重降低了作业效率且增加安全隐患。在处理滑轮与绳索接触状态实时变化的问题时,采用单元节点与物质点绑定的假设导致单元形函数不能精确描述各段圆弧曲线,需要缩小单元尺... 起重机中的滑轮绳索系统在作业过程中容易出现晃动、倾斜等问题,严重降低了作业效率且增加安全隐患。在处理滑轮与绳索接触状态实时变化的问题时,采用单元节点与物质点绑定的假设导致单元形函数不能精确描述各段圆弧曲线,需要缩小单元尺寸,降低了求解效率。引入空间描述方法,以滑轮上接触区域的边界点划分不同接触状态的绳索,采用离散角度的圆弧插值和Hermite插值分别描述接触段绳索和滑轮间绳索的形状,求得各节点物质速度与物质加速度。考虑绳索的轴向变形,依据虚功率原理建立了滑轮绳索系统的动力学方程。通过与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对起重设备中常见的滑轮绳索系统进行建模,研究不同绕绳方式、吊重质量和滑轮间距对滑轮架基体晃动和受冲击程度的影响。该研究所提出的滑轮绳索动力学建模方法为工程实践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轮绳索系统 晃动冲击 多柔系统动力学 空间描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理的毒代/毒效动力学定量体外-体内外推技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盛男 张强 皮静波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66-772,共7页
基于新途径方法(NAMs)的下一代风险评估策略和技术体系在全球范围内悄然兴起。作为NAMs的重要组成部分,定量体外-体内外推(QIVIVE)已逐渐成为化学物质毒性测试与风险评估的重要技术之一。QIVIVE的实施依赖于计算毒理学的两大模型:基于... 基于新途径方法(NAMs)的下一代风险评估策略和技术体系在全球范围内悄然兴起。作为NAMs的重要组成部分,定量体外-体内外推(QIVIVE)已逐渐成为化学物质毒性测试与风险评估的重要技术之一。QIVIVE的实施依赖于计算毒理学的两大模型:基于生理的毒代动力学和基于生理的毒效动力学。本文重点介绍上述两大模型的基本原理、构建流程和应用等,旨在为化学物质的健康风险评估提供高效、准确的毒性测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途径方法 下一代风险评估 定量外-内外推 基于生理的毒代动力学 基于生理的毒效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滑板磨耗型面对弓网动力学性能影响
18
作者 王旭阳 周宁 +5 位作者 支兴帅 李智威 张卫华 鲁小兵 杨佳 杨邑宏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47,共5页
[目的]碳滑板异常磨耗型面会降低弓网动态耦合性能,使受流质量变差,加速碳滑板与接触线磨损。为了找出使弓网动态接触性能变差的关键碳滑板磨耗参数,有必要研究碳滑板磨耗型面对弓网动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建立了考虑碳滑板磨耗型面... [目的]碳滑板异常磨耗型面会降低弓网动态耦合性能,使受流质量变差,加速碳滑板与接触线磨损。为了找出使弓网动态接触性能变差的关键碳滑板磨耗参数,有必要研究碳滑板磨耗型面对弓网动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建立了考虑碳滑板磨耗型面的受电弓刚柔混合动力学模型,研究不同碳滑板磨耗型面对弓网动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地铁线路实测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实测磨耗后碳滑板磨耗型面数据对碳滑板磨耗型面进行建模,研究了不同型面下的接触力响应。[结果及结论]对未服役型面接触力有较大影响的是跨距通过频率的基频以及受电弓垂向运动的倍频,对服役型面各个频率段对接触力均有影响;当碳滑板表面高度差小于1.5 mm时,接触力标准差与最大值迅速增大;当碳滑板表面高度差在1.5~3.0 mm时,接触力标准差与最大值保持相对稳定状态;当碳滑板表面高度差超过3.0 mm时,接触力标准差与最大值快速增大,最大值超过300 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弓网系统动力学 碳滑板磨耗型面 有限元柔性 打磨型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摆线传动系统摆线轮故障动力学特性研究
19
作者 易相宏 牛蔺楷 熊晓燕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7-419,共13页
摆线传动系统是现代精密机械关键传动形式之一,其故障对设备的可靠性和精密性都有重要影响。为探究摆线轮故障对摆线传动系统产生何种影响,基于多体动力学方法以及动力学模型,对摆线轮剥落故障下摆线传动系统的接触力及非线性动力学特... 摆线传动系统是现代精密机械关键传动形式之一,其故障对设备的可靠性和精密性都有重要影响。为探究摆线轮故障对摆线传动系统产生何种影响,基于多体动力学方法以及动力学模型,对摆线轮剥落故障下摆线传动系统的接触力及非线性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综合考虑了材料属性、接触刚度、碰撞阻尼等因素,应用SolidWorks建立了系统三维模型,在摆线轮上切除了特定深度和宽度的缺陷,以模拟实际工况下摆线轮的剥落故障,并使用RecurDyn建立了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然后,对正常和剥落故障时的摆线针轮接触力进行了分析;最后,基于摆线轮故障模型,建立了三自由度故障系统动力学模型,根据理论分析结合数值仿真分析了不同参数对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程度的摆线轮轮齿边缘剥落故障对周期分布应力峰值大小的影响存在差异,但均会导致新的、明显的应力峰值;摆线轮轮齿根部剥落损伤导致针轮出现新的应力峰值,同时会使摆线轮均布应力峰值增大,针轮均布应力峰值减小;当摆线轮无故障时,随着外激励频率的增加,系统的Poincaré截面均为稳定的不动点;而当摆线轮存在深度为1×10^(-5) mm的剥落故障时,随着外激励频率的增加,系统的相轨迹转变为不变环面,其Poincaré截面由稳定不动点逐渐失稳并分岔出一个稳定的不变圈;此外,碰撞阻尼的增加会使Poincaré截面上的稳定不变圈逐渐失去稳定性,最终破裂并转变为混沌吸引子。该研究不仅可为摆线传动系统的故障诊断和状态监控提供理论依据,还可为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传动 摆线传动系统 剥落故障 非线性动力学 recurdyn仿真 摆线针轮接触力 旋转矢量减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箱式发射装置动力学仿真及箱口扰动分析
20
作者 王野 杨丽 +1 位作者 宋焦 岳跃康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1-137,共7页
为减小箱式发射装置在发射过程中受不平衡力矩的影响,本文中依据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其多体动力学模型。以受影响最大的三处约束副所产生的支反力和扭矩的最大值的离散程度为衡量指标,分析不同发射顺序对结构的动力学响应。将连杆柔性... 为减小箱式发射装置在发射过程中受不平衡力矩的影响,本文中依据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其多体动力学模型。以受影响最大的三处约束副所产生的支反力和扭矩的最大值的离散程度为衡量指标,分析不同发射顺序对结构的动力学响应。将连杆柔性化,建立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连杆变形对箱口扰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列排发射顺序对结构的响应要优于横排发射顺序,连杆变形使得箱口在高低方向上的振动位移最大值增加了0.22 mm,角位移最大值增加了0.307 mrad;在水平方向上振动位移增加了0.4914 mm,角位移最大值增加了0.733 mrad,此结果可为后续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体动力学理论 离散程度 刚柔耦合 箱口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