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虑及参数失配的Vienna整流器多目标快速排序模型预测控制
1
作者 罗韦华 张宇超 +1 位作者 姜佳彦 刘云龙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9-217,共9页
针对Vienna整流器采用传统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FCS-MPC)时存在的权重系数整定困难,以及模型参数失配引起的系统鲁棒性较差的问题,提出虑及参数失配的多目标快速排序模型预测控制策略。首先,对不同权重项排序结果进行求和,将最小排序和... 针对Vienna整流器采用传统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FCS-MPC)时存在的权重系数整定困难,以及模型参数失配引起的系统鲁棒性较差的问题,提出虑及参数失配的多目标快速排序模型预测控制策略。首先,对不同权重项排序结果进行求和,将最小排序和对应的开关状态应用于下一控制周期,提出多目标快速排序模型预测控制(MOFR-MPC),有效消除传统FCS-MPC中的权重系数;其次,分析电感参数失配对控制器的影响,基于电流预测值与电流实际值构建电感观测器,提出虑及参数失配的模型预测控制(CPM-MPC),改善模型参数失配时的并网电流质量;最后,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FCS-MPC,CPMMPC不仅无需设计权重系数,且在模型参数失配时具有更优的稳态和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优化 模型预测控制 鲁棒性 VIENNA整流器 参数失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参数辨识的永磁同步电机磁链预测控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祥松 杨淑英 +1 位作者 谢震 张兴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7084-7098,共15页
在永磁同步电机(PMSM)有限集模型预测磁链控制策略(FCS-MPFC)中,磁链给定值计算、实际值获取以及未来值预测都要用到电机参数。受工况和温度的影响,电机参数具有变化性,参数偏差将影响实际预测控制性能。为提高控制系统鲁棒性,需要对电... 在永磁同步电机(PMSM)有限集模型预测磁链控制策略(FCS-MPFC)中,磁链给定值计算、实际值获取以及未来值预测都要用到电机参数。受工况和温度的影响,电机参数具有变化性,参数偏差将影响实际预测控制性能。为提高控制系统鲁棒性,需要对电机d、q轴电感和永磁磁链进行在线辨识。鉴于此,该文提出了永磁同步电机多参数辨识方案,并基于此设计了FCS-MPFC策略。首先,依据电机稳态方程,设计了广义比例积分观测器(GPIO)对PMSM的q轴电感和永磁磁链进行辨识。其次,利用FCS-MPFC中电机定子电流变化较大的特征,提出了基于电流变化量的d轴电感辨识方法,克服了多参数辨识的欠秩问题。再次,依据FCS-MPFC策略下逆变器电压输出特性,优化设计了电流采样,有效避免了逆变器死区对辨识效果的影响。最后,针对磁链预测过程,设计了基于GPIO的磁链预测模型,进一步提高磁链预测的参数鲁棒性。该文的分析、设计以及性能提升均得到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集模型预测磁链控制 广义比例积分观测器 多参数辨识 参数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供冷系统参与电力系统二次调频的控制策略 被引量:1
3
作者 毛田 周保荣 +3 位作者 劳子卿 赵文猛 刘明波 王滔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8-96,共9页
区域供冷系统是一类特殊的、规模化的中央空调负荷,具有参与电力系统调频的潜力。基于模型预测控制方法提出了一种区域供冷系统参与二次调频的控制策略。首先,建立了区域供冷系统动态模型和火电系统调频动态模型。然后,以最小化建筑物... 区域供冷系统是一类特殊的、规模化的中央空调负荷,具有参与电力系统调频的潜力。基于模型预测控制方法提出了一种区域供冷系统参与二次调频的控制策略。首先,建立了区域供冷系统动态模型和火电系统调频动态模型。然后,以最小化建筑物温度与人体舒适温度偏差、火电机组调频功率指令和频率偏差为目标,设计了模型预测控制器优化分配区域供冷系统和火电机组的调频指令。最后,在含区域供冷系统的10机39节点系统上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区域供冷系统参与调频能够改善系统调频效果,参与调频也不会对用户舒适度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供冷系统 二次调频 模型预测控制 比例积分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MPC与RBF-PID的智能车轨迹跟踪控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臣旭 江浩斌 洪阳珂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90-1301,共12页
为提升智能汽车轨迹跟踪控制的稳定性和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时域参数自适应MPC与RBF-PID的轨迹跟踪控制方法.首先搭建车辆横纵向动力学模型;其次分析控制时域与预测时域对跟踪精度的影响,设计时域参数自适应MPC横向控制器并进行仿真验证;... 为提升智能汽车轨迹跟踪控制的稳定性和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时域参数自适应MPC与RBF-PID的轨迹跟踪控制方法.首先搭建车辆横纵向动力学模型;其次分析控制时域与预测时域对跟踪精度的影响,设计时域参数自适应MPC横向控制器并进行仿真验证;然后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整定PID控制参数,设计分层式纵向控制器,并设计折线速度曲线与PID算法进行对比;最后以车速为耦合点构建智能汽车横纵向综合控制系统,并在蛇形工况下对横纵向综合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横向控制器能保证低速时的跟踪精度和高速时的车辆稳定性,纵向控制器可有效提高速度跟踪精度,横纵向综合控制系统能实现车辆在变车速工况下对轨迹的精准跟踪,同时保证良好的行驶稳定性与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参数自适应 MPC RBF-PID 横纵向综合控制 轨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理想条件下基于SAADR-PI的MMC型电力电子变压器CCS-MPC控制策略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浩 周建萍 +1 位作者 黄烈钢 周靖涛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22,共12页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电力电子变压器(power electronic transformer,PET)在非理想工况下易发生故障及扰动,严重影响系统电能质量。针对传统控制方法在非理想工况下存在的动稳态性能差等问题,在M...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电力电子变压器(power electronic transformer,PET)在非理想工况下易发生故障及扰动,严重影响系统电能质量。针对传统控制方法在非理想工况下存在的动稳态性能差等问题,在MMC-PET整流级提出了基于自适应自抗扰比例积分控制器的连续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策略。首先,设计了自适应自抗扰比例积分控制器用于电压外环,解决了电压外环信号跟踪及扰动抑制能力差等问题。其次,电流内环使用连续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方法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及稳态性能,引入改进型载波移相调制策略解决桥臂电流畸变问题。最后,在网侧负载突变、网压不平衡、输出级负载投入等非理想工况下对MMC-PET系统进行对比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变压器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自适应自抗扰比例积分控制 连续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 双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PC和PID的脚轮式全向移动平台轨迹跟踪
6
作者 李华夏 黄晓蓉 +3 位作者 沈安林 蒋鹏 彭忆强 隋立起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85-2293,共9页
针对现有运动控制策略无法保证独立驱动脚轮式全向移动平台位姿的高精度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和PID控制相结合的双闭环轨迹跟踪控制策略。首先,利用运动学几何关系建立独立驱动脚轮式全向移动平台在世界坐标系下的三... 针对现有运动控制策略无法保证独立驱动脚轮式全向移动平台位姿的高精度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和PID控制相结合的双闭环轨迹跟踪控制策略。首先,利用运动学几何关系建立独立驱动脚轮式全向移动平台在世界坐标系下的三自由度运动学模型,基于正交分解法建立平台在机器人坐标系下的逆运动学模型,以反映平台中心点速度与各个脚轮转速间的关系;其次,采用MPC并基于三自由度运动学模型设计位姿控制器,使平台对期望轨迹进行位姿跟踪,并在考虑多目标约束条件的情况下通过位姿控制器求解出最优控制量;最后,采用PID设计速度控制器,用于跟踪位姿控制器输出的期望速度,通过平台逆运动学模型计算得到期望轮速,从而驱动平台实现全向运动。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平台能有效跟踪直线轨迹和圆形轨迹。仿真结果表明,与通过平台转角逆运动学模型解耦驱动轮速的位置单环轨迹跟踪控制策略相比,加入速度内环后系统超调量下降97.23%,响应时间缩短36.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驱动脚轮式全向移动平台 模型预测控制 轨迹跟踪 PID控制 运动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环模型预测控制在PWM整流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7
作者 马宏伟 李永东 +2 位作者 郑泽东 许烈 王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6-141,共6页
为了提高脉冲宽度调制(PWM)整流器电流环的响应速度,降低其对交流侧电感参数的敏感性,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模型预测控制(MPC)方法,并将其应用于PWM整流器的电流环。改进的MPC方法,以PWM整流器的一阶差分方程为预测模型,并将微处理器的PWM... 为了提高脉冲宽度调制(PWM)整流器电流环的响应速度,降低其对交流侧电感参数的敏感性,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模型预测控制(MPC)方法,并将其应用于PWM整流器的电流环。改进的MPC方法,以PWM整流器的一阶差分方程为预测模型,并将微处理器的PWM输出延时考虑在内,对被控电流进行两步预测,克服了传统MPC控制运算量大、实现困难的缺点,同时保留了传统MPC优化控制、反馈校正的优点。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比例积分(PI)控制,本文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电流环的响应速度,并显著提高系统的鲁棒性,改进系统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流器 模型预测控制 比例积分控制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PWM整流器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被引量:20
8
作者 马宏伟 李永东 +1 位作者 郑泽东 许烈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1-25,共5页
为了提高脉冲宽度调制(PWM)整流器的动态响应速度,降低其对系统参数的依赖性,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模型预测控制(MPC)方法。该方法以PWM整流器的一阶差分方程为预测模型,采用不同的控制周期分别对内环电流和外环电压进行预测,并实现对性能... 为了提高脉冲宽度调制(PWM)整流器的动态响应速度,降低其对系统参数的依赖性,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模型预测控制(MPC)方法。该方法以PWM整流器的一阶差分方程为预测模型,采用不同的控制周期分别对内环电流和外环电压进行预测,并实现对性能函数的优化求解,将传统MPC的三元高阶受限最优解问题转换为一个二元一阶非受限最优问题和一个一元一阶非受限最优问题,克服了传统MPC运算量大、难以实时控制的缺点,同时保留了传统MPC优化控制、反馈校正等优点。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矢量控制,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高PWM整流器的响应速度,并显著提高系统的鲁棒性,改进系统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流器 模型预测控制 比例积分控制 鲁棒性 PW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预测模型的多PID控制器模糊加权控制 被引量:12
9
作者 仇韬 丁艳军 +3 位作者 吴占松 张毅 孔亮 张雪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121-124,共4页
充分考虑大多数复杂热工控制对象非线性特性与运行工况密切相关的实际特点,模仿人的决策过程,对多模型对象提出一种新的模糊加权控制算法。文中搭建了一个单回路控制系统实验台,通过系统辨识建立起对象的有限个局部模型,对每个局部模型... 充分考虑大多数复杂热工控制对象非线性特性与运行工况密切相关的实际特点,模仿人的决策过程,对多模型对象提出一种新的模糊加权控制算法。文中搭建了一个单回路控制系统实验台,通过系统辨识建立起对象的有限个局部模型,对每个局部模型设计对应的控制器,该算法通过在线计算模型可信度和控制权重来适应对象模型参数的突变。对实验对象采用模糊加权控制与传统PID控制进行控制效果比较。实际控制结果表明算法对被控对象模型的变化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并且跟踪迅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加权 比例积分微分 预测 多模型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压型逆变电源输出电压IMC-PID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徐应年 赵阳 +1 位作者 谌海涛 康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8期90-95,共6页
提出了一种带PD输出电压瞬时值反馈内环的内模控制(internal model control,IMC)-PID电压型逆变电源控制方案:PD瞬时值反馈内环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IMC-PID外环保证系统的稳态性能。给出了详细的基于极点配置的内环PD控制器和外环IMC-PI... 提出了一种带PD输出电压瞬时值反馈内环的内模控制(internal model control,IMC)-PID电压型逆变电源控制方案:PD瞬时值反馈内环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IMC-PID外环保证系统的稳态性能。给出了详细的基于极点配置的内环PD控制器和外环IMC-PID控制器设计步骤和方法。该方案只需检测输出电压,控制器结构简单,分析设计容易。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不仅具有优良的动、稳态性能,而且有很强的鲁棒性。相对电压、电流双环控制方案而言,该文提出的方案控制器结构和分析更加简单,成本更低,鲁棒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 内模控制 内模控制 比例积分微分 极点配置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调制电压椭圆轨迹优化的单相脉冲整流器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被引量:13
11
作者 刘碧 宋文胜 +2 位作者 孙可心 余彬 李水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5177-5188,共12页
该文首先建立单相两电平脉冲宽度调制整流器数学模型,分析传统基于比例积分(proportional-integral,PI)控制器直接电流控制(direct current control,DCC)的工作原理,揭示其调制电压矢量端点在dq坐标系下的椭圆轨迹,在此基础上,提出... 该文首先建立单相两电平脉冲宽度调制整流器数学模型,分析传统基于比例积分(proportional-integral,PI)控制器直接电流控制(direct current control,DCC)的工作原理,揭示其调制电压矢量端点在dq坐标系下的椭圆轨迹,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调制电压椭圆轨迹优化的模型预测电流控制(model predictive current control,MPCC)算法。与传统基于PI控制器DCC算法相比,该算法利用评价函数预测最优椭圆半径,提高了内环动态响应速度及控制精度。然后,定量分析电感参数不匹配时预测电流与其参考值之间的关系,给出一种电感参数在线识别算法。最后,对传统有限集模型预测电流控制、基于PI控制器DCC和所提MPCC算法分别进行实验对比研究。实验对比分析结果证明了所提算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脉冲宽度调制整流器 直接电流控制 比例积分控制器 模型预测控制 电感参数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模型自校正预测控制 被引量:17
12
作者 王萌 施艳艳 +1 位作者 沈明辉 王海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1-157,172,共8页
针对传统模型预测控制(MPC)对模型依赖性强,鲁棒性能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模型自校正预测控制。根据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模型计算预测电流值和实际电流值估算实际模型参数值。算法可实时对模型参数进行修正,消除模型参数不匹配对系... 针对传统模型预测控制(MPC)对模型依赖性强,鲁棒性能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模型自校正预测控制。根据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模型计算预测电流值和实际电流值估算实际模型参数值。算法可实时对模型参数进行修正,消除模型参数不匹配对系统的影响,增强控制系统鲁棒性。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自校正预测控制算法在模型参数变化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可显著提高MPC的控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电压型PWM整流器 模型自校正 参数不匹配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电流误差的单相级联H桥整流器模块化模型预测控制算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瑕杰 余乐 +2 位作者 杨皓 熊成林 冯晓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6284-6293,共10页
针对具有n个H桥的单相级联型(cascaded H-bridge,CHB)整流器,提出一种基于最小电流误差的模块化模型预测控制算法。该算法将每一个H桥视为独立的整流器,采用串行计算模式,逐个完成各H桥对应最优调制函数的计算。采用特定的补偿算法,降... 针对具有n个H桥的单相级联型(cascaded H-bridge,CHB)整流器,提出一种基于最小电流误差的模块化模型预测控制算法。该算法将每一个H桥视为独立的整流器,采用串行计算模式,逐个完成各H桥对应最优调制函数的计算。采用特定的补偿算法,降低了网侧电压、电流的采样率。针对单个H桥,采用基于最小电流误差的模型预测算法,将电容电压平衡控制嵌入到单个H桥最优调制函数的计算中,有效减小了电容电压平衡控制的实现复杂度,并使得该算法通过简单地修改即可适用于具有不同数目H桥的单相CHB型整流器。另外,使用基于二阶广义积分器的锁相环获取单相CHB型整流器网侧电压、电流在a-b坐标系下的分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联H桥型整流器 比例积分控制器 最小电流误差 模块化 模型预测控制 电容电压平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动态分层的互联电网AGC控制策略 被引量:14
14
作者 赵熙临 龚楚峰 +2 位作者 付波 曹娅 龚偲立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4-212,共9页
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并网,使电力系统供需的不确定性增加,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方法的固定模式将难以平衡调频需求的多样性与控制策略针对性之间的矛盾。对此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分层的互联电网AGC控... 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并网,使电力系统供需的不确定性增加,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方法的固定模式将难以平衡调频需求的多样性与控制策略针对性之间的矛盾。对此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分层的互联电网AGC控制策略。首先,在多区域互联电网AGC模型基础上,设计了两层控制框架,上层采用模型预测控制,对全局进行优化控制,下层采用传统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PID)控制器,实现单区域AGC机组的实时控制;然后,根据各区域控制偏差,设计动态分层策略,旨在保证控制效果的基础上,根据调频需求的多样性进行控制架构的调整,有效节约系统资源。仿真结果表明:与固定结构形式的AGC控制方式相比,动态分层的AGC控制架构,能够在保证电网频率控制效果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减少上层全局控制器的参与度,从而降低互联电网AGC系统在线运行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发电控制 动态分层控制策略 模型预测控制 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鲁棒随机模型预测控制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两阶段优化 被引量:20
15
作者 刘春明 李瑞月 +1 位作者 尹钰君 刘念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共7页
可再生能源发电与负荷的不确定性给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安全准确调度带来了巨大挑战,为了提高系统调度的准确度和运行经济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鲁棒随机模型预测控制的两阶段优化调度策略。该模型考虑到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中负荷预测误差分布... 可再生能源发电与负荷的不确定性给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安全准确调度带来了巨大挑战,为了提高系统调度的准确度和运行经济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鲁棒随机模型预测控制的两阶段优化调度策略。该模型考虑到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中负荷预测误差分布的规律性和可再生能源出力波动的概率分布难以准确刻画的特点,分别利用随机优化和鲁棒优化处理负荷侧和发电侧的不确定性;在第二阶段的优化目标中加入协调策略以使实时优化控制变量值尽量接近日前全局优化值,从而在修正第一阶段预测误差的同时克服实时优化过程中的短视效应;通过算例对比分析证明了所提策略可以有效平衡不同优化时间尺度上的预测误差与系统短视效应所带来的经济性影响,有利于兼顾系统的经济性与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区综合能源系统 鲁棒随机模型预测控制 两阶段优化 可再生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递归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控制的模型平稳切换 被引量:3
16
作者 杜福银 徐扬 陈树伟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98-1400,共3页
不同生产条件下的控制系统可视多模型控制系统,但多模型控制在模型切换时会引起系统的瞬态响应。采用递归神经网络建立系统的多个模型,基于模型预测控制进行控制模型切换,克服了模型切换时引起的系统瞬态响应,实现系统的平稳切换。并通... 不同生产条件下的控制系统可视多模型控制系统,但多模型控制在模型切换时会引起系统的瞬态响应。采用递归神经网络建立系统的多个模型,基于模型预测控制进行控制模型切换,克服了模型切换时引起的系统瞬态响应,实现系统的平稳切换。并通过仿真表明这种切换策略明显改善了模型切换过程的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 递归神经网络 模型预测控制 模型切换 平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展线性矩阵不等式的鲁棒模型预测控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乐尧 王新民 +1 位作者 尹海韬 郑翌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9-103,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展线性矩阵不等式的鲁棒模型预测控制器的综合方法。通过引入松弛矩阵变量,实现了Lyapunov矩阵变量与系统矩阵的解耦,提供了额外的设计自由度,同时也降低了Lyapunov变量的保守性;通过将提出的方法应用于某型飞机综合飞... 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展线性矩阵不等式的鲁棒模型预测控制器的综合方法。通过引入松弛矩阵变量,实现了Lyapunov矩阵变量与系统矩阵的解耦,提供了额外的设计自由度,同时也降低了Lyapunov变量的保守性;通过将提出的方法应用于某型飞机综合飞行/推进控制系统的纵向控制律设计,并与传统的鲁棒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进行对比仿真,检验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棒模型预测控制 扩展线性矩阵不等式 综合飞行 推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累积平方误差-总平方波动指标的模型预测控制器性能评价及自愈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浩 赵众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6-176,共11页
本文针对模型预测控制器实际投运中遇到性能下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累积平方误差(ISE)–总平方波动(TSV)指标的模型预测控制器性能评价及自愈方法.先基于累积平方误差(ISE)和总平方波动(TSV)指标对模型预测控制器进行实时性能评价,再... 本文针对模型预测控制器实际投运中遇到性能下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累积平方误差(ISE)–总平方波动(TSV)指标的模型预测控制器性能评价及自愈方法.先基于累积平方误差(ISE)和总平方波动(TSV)指标对模型预测控制器进行实时性能评价,再根据无限时域模型预测控制器(MPC)的逆特性,基于ISE–TSV指标的分析,提出了一种MPC控制器的鲁棒自愈方法.在二级倒立摆的模型预测控制仿真与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自愈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器 控制器性能评价 控制器参数自愈 累积平方误差–总平方波动指标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新型有限集模型预测速度控制 被引量:6
19
作者 邱建琪 毛意涵 +1 位作者 陈卓易 史涔溦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9,共9页
为了保证传统有限集模型预测速度控制中速度采样频率和控制周期一致,使用预测-校正方法进行反馈速度的测量,并结合卡尔曼滤波器进行负载观测,根据控制周期合理安排速度和负载观测的时序。针对传统有限集模型预测速度控制的稳态误差和较... 为了保证传统有限集模型预测速度控制中速度采样频率和控制周期一致,使用预测-校正方法进行反馈速度的测量,并结合卡尔曼滤波器进行负载观测,根据控制周期合理安排速度和负载观测的时序。针对传统有限集模型预测速度控制的稳态误差和较大转矩脉动问题,提出一种比例-积分-微分型代价函数,其中积分项用于消除稳态误差,微分项用于抑制转矩脉动。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新型有限集模型预测速度控制方法和传统有限集模型预测速度控制方法相比,在稳态时具有更小的稳态误差和转矩脉动,相电流总谐波失真(THD)从65.35%减小到了21.54%;和传统有限集模型预测电流控制方法相比,在起动、加减速和负载突变时的响应速度均加快了0.2~0.5 s,具有更快的动态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集模型预测速度控制 预测-校正测速法 负载转矩卡尔曼滤波观测器 比例-积分-微分型代价函数 稳态误差消除 转矩脉动抑制 永磁同步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在VIENNA整流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杜贵平 杜发达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14,共6页
VIENNA整流器的传统控制多采用SVPWM调制方式,具有计算复杂、鲁棒性差等不足.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无需调制单元,易于添加约束项,抗干扰能力强.文中利用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特点,首先建立了三相三电平VIENNA整流器的数学模型,得到有限集模... VIENNA整流器的传统控制多采用SVPWM调制方式,具有计算复杂、鲁棒性差等不足.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无需调制单元,易于添加约束项,抗干扰能力强.文中利用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特点,首先建立了三相三电平VIENNA整流器的数学模型,得到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的预测模型、目标函数和滚动优化策略,并在目标函数中直接加入输出侧中点电压平衡的约束项,实现中点电位平衡控制.然后搭建了1. 8 k W实验平台来验证这一控制策略在VIENNA整流器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其可以实现单位功率因数、输出电压稳定和中点电位的平衡,并且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ENNA整流器 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 目标函数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