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7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测度、时空演变与障碍因子诊断 被引量:7
1
作者 周兵 米英杰 冉冰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18,共7页
文章基于系统论,构建集生产力要素、生产力结构、生产力功能为一体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度了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运用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马尔可夫... 文章基于系统论,构建集生产力要素、生产力结构、生产力功能为一体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度了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运用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马尔可夫模型、障碍度模型等方法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发展水平与增速均呈现“东部>中部>西部>东北”的格局。(2)区域差异呈微小扩大趋势,区域间差异是其主要来源。(3)全国和四大地区区域内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扩大,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极化现象。省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与溢出效应。(4)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企业数字化水平是现阶段影响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障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指标体系 水平测度 时空演进 障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水平:统计测度、区域差异分解与来源 被引量:2
2
作者 陈钰芬 邓怡 胡思慧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30,共16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合理评估各省域现代化进程并识别其发展症结有助于精准施策。本文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明确统计含义,构建由经济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生态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4个维度组成的...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合理评估各省域现代化进程并识别其发展症结有助于精准施策。本文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明确统计含义,构建由经济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生态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4个维度组成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并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开展统计监测。研究发现:第一,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稳步提升,民生保障和生态保护程度持续加深;第二,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现代化发展水平演进态势存在明显的区域间差异,区域内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存在,其中经济现代化发展不均衡是区域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第三,省域现代化发展水平及特征存在空间异质性,各省份的优势和短板各异。本研究旨在客观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水平和各省域现代化发展的优势和短板,以期为不同地区优化发展结构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测度逻辑 演进态势 差异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蓝绿基础设施多尺度增汇减碳能效测度研究进展和规划策略 被引量:2
3
作者 刘颂 白钊成 +1 位作者 柳迪子 沈培宇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2,共9页
[目的]城市是最大的碳源,城市蓝绿基础设施(urban blue-green infrastructure,UBGI)作为城市重要的生态空间,系统梳理当前UBGI增汇减碳研究的进展和不足,提出规划策略和重点论题,对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关键意义。[方法]通过文献归纳... [目的]城市是最大的碳源,城市蓝绿基础设施(urban blue-green infrastructure,UBGI)作为城市重要的生态空间,系统梳理当前UBGI增汇减碳研究的进展和不足,提出规划策略和重点论题,对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关键意义。[方法]通过文献归纳与演绎,梳理多尺度UBGI增汇减碳能效的测度方法,解析对应尺度下的影响因素,依据“测度方法—影响因素—规划策略”的逻辑框架,构建多尺度UBGI增汇减碳规划策略。[结果]UBGI增汇减碳的测度方法和影响因素具有尺度差异性,因此面向场地、社区、城区3个空间尺度,从固碳增汇、降(保)温减碳、出行减碳3个方面构建了UBGI增汇减碳规划策略,并基于当前研究不足和规划需求,提出了面向增汇减碳的UBGI规划研究的五大重点论题:如何构建尺度合一的UBGI增汇减碳测度方法、如何测度独立场所UBGI(separate-sited UBGI,SSU)降(保)温减碳能效、如何实现融合碳汇测度与减碳测度的UBGI全生命周期评估、如何权衡UBGI增汇减碳与其他功能以获得综合效益最优的布局、如何布局UBGI以实现低碳正义。[结论]策略框架的碳汇路径要求“源头碳汇—精准落位—格局管控”,减碳路径要求“共生共融—共建共享—有机疏解”,权衡这2条路径在3个空间尺度上的策略,能为UBGI建设和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五大重点论题能够为UBGI建设和未来研究提供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绿基础设施 碳汇 减碳 能效测度 规划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省域降碳减污绩效测度、时空分异与收敛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胡剑波 张宽元 韩君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9-110,共12页
本文在测度2000—2020年我国省域降碳减污绩效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区域差异、动态演进和收敛特征。研究发现,全国及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降碳减污绩效静态效益与动态指数分别呈现“马鞍型”和“钟型”分布,地区间存在较大空间差异,... 本文在测度2000—2020年我国省域降碳减污绩效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区域差异、动态演进和收敛特征。研究发现,全国及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降碳减污绩效静态效益与动态指数分别呈现“马鞍型”和“钟型”分布,地区间存在较大空间差异,且组间差异是总体差异最主要的来源。从收敛特征来看,全国及三大地区降碳减污绩效表现出不同σ收敛和绝对β收敛特征,但均存在显著的条件β收敛。俱乐部收敛检验显示静态效益具有三个不同的收敛俱乐部,动态指数则接受整体收敛假设。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为因地制宜创新政策措施、优化治理路线、协同推进降碳减污、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量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碳减污绩效 测度 区域差异 时空分异 收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农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理论分析与绩效测度——来自沪深A股涉农上市企业的证据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晓燕 徐汇南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71,共8页
提升涉农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本文以沪深A股293家涉农上市企业为例,构建涉农企业新质生产力绩效测度指标体系,对涉农企业的新质生产力绩效进行测度,并从不同行业、所有制属性进行差异化分析。研究发现,... 提升涉农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本文以沪深A股293家涉农上市企业为例,构建涉农企业新质生产力绩效测度指标体系,对涉农企业的新质生产力绩效进行测度,并从不同行业、所有制属性进行差异化分析。研究发现,涉农企业新质生产力绩效水平整体偏低,在四个维度中新质劳动资料指数最高,企业优化组合能力指数最低。在不同的涉农细分行业中,农兽药制造业和农业专用机械制造业企业新质生产力绩效最高,农林牧渔业企业新质生产力绩效最低。从所有制属性看,涉农企业绩效测度结果差异较小,国有涉农企业较民营涉农企业的新质生产力绩效偏高。因此,应强化涉农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补足农业新质生产力短板,提升涉农企业的优化组合能力,注重创新性资源配置。在持续提升涉农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各不同细分行业和企业所有权结构的实际情况和特殊性,以数字技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农企业 新质生产力 绩效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新质生产力综合评价:发展指数测度、动态演进及其障碍因子
6
作者 徐中春 苏广见 +1 位作者 刘燕华 李宇航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5-204,共10页
对传统工业大省开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指数测度研究,可以明晰其阶段特征、区域差异与发展障碍,有助于更好地推进其快速有效发展。为此,该研究从科技生产力、绿色生产力和数字生产力3个维度构建新质生产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Dugu... 对传统工业大省开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指数测度研究,可以明晰其阶段特征、区域差异与发展障碍,有助于更好地推进其快速有效发展。为此,该研究从科技生产力、绿色生产力和数字生产力3个维度构建新质生产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Dugum基尼系数法、核密度估计法、Markov转移概率矩阵和障碍度模型,研究了2013—2022年山东省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指数、区域差异、演变特征与障碍因子。结果表明:①2013—2022年山东省新质生产力发展指数由0.152升至0.240,平均增长率为5.34%,整体呈“N”形变化趋势,其中济南市、青岛市为主要增长极。②全省新质生产力发展指数的平均基尼系数由0.288升至0.321,发展差异呈扩大趋势,差异来源平均贡献率依次为:地区间差距(64.760%)、超变密度(18.246%)和地区内差距(16.994%),并且区域极化现象逐渐增强。③4个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指数依次为:胶东地区>鲁中地区>鲁南地区>鲁西北地区,区域间呈现梯度差异特征。④Markov转移概率矩阵对角线元素大于非对角线元素且大于0.5,新质生产力发展指数等级锁定效应明显,难以实现“跳跃式”发展。对角线元素随时间推移有变小趋势,各等级间流动性逐渐加强,但存在等级下滑的风险。⑤主要障碍因子是科技、数字生产力,集中表现为数字产业发展、科技成果产出及其经济效益转化。为此,山东省需加强科技创新的顶层设计,促进科技成果产出与转化;完善数字产业基础设施,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采取因地制宜的发展策略,统筹全省新质生产力发展大市场建设,缩小地区差距,持续稳步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指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测度评价 区域差异 演进特征 障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网络可达性综合测度及与POI耦合协调关系空间分析
7
作者 张晓瑞 刘茂枝 +2 位作者 张苗苗 王振波 陈雨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71,共8页
基于接近度、连接度、路网非直线系数、最小阻抗、道路密度、道路服务指数构建城市交通网络可达性综合测度模型,计算城市交通网络可达性综合指数,结合POI数据进行交叉对比分析,划分交通网络不同整治区域。选取合肥市中心城区作为研究区... 基于接近度、连接度、路网非直线系数、最小阻抗、道路密度、道路服务指数构建城市交通网络可达性综合测度模型,计算城市交通网络可达性综合指数,结合POI数据进行交叉对比分析,划分交通网络不同整治区域。选取合肥市中心城区作为研究区域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单指标可达性评价模型可表征某方面特点,但不能全面评估综合可达性水平;合肥市中心城区路网综合可达性整体呈现出“一主两副”的空间格局(“一主”即老城区核心聚集区,“两副”即滨湖新城发展副中心及合肥南站发展片区),综合可达性与POI的耦合协调关系总体呈“核心—边缘”的圈层分布特征;根据耦合协调关系划分出交通网络可达性的重点整治区、次重点整治区和一般整治区,并根据每类分区的特点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建议。研究结果可为城市交通网络可达性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网络 可达性 综合测度 模型 合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模拟下滨水健身空间品质测度与优化预判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春侠 闵若遥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6-115,共10页
【目的】城市滨水公共空间具备成为全民健身新载体的优势,但目前滨水空间的健身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开发,需要建立品质测度和优化预判的系统性方法。【方法】通过文献梳理,构建滨水健身空间品质测度指标体系;结合问卷获取的健身行为偏好,... 【目的】城市滨水公共空间具备成为全民健身新载体的优势,但目前滨水空间的健身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开发,需要建立品质测度和优化预判的系统性方法。【方法】通过文献梳理,构建滨水健身空间品质测度指标体系;结合问卷获取的健身行为偏好,建构上海市黄浦江沿岸9个滨水空间样本的多代理行为模拟模型,运行拟合并输出空间品质测度结果;以民生码头为优化样本,开展空间现状品质测度并与模型测度结果进行比较,获知问题维度、问题指标和问题要素,提出优化方案,再次模拟和测度,预判方案效果。【结果】1)烟囱广场Y1、Y2样本综合品质最佳;2)康体环境支撑维度对综合品质的贡献度最大;3)3个维度中贡献度最大的指标为人均开放型健身空间面积、健身设施利用率和临水人群线密度;4)民生码头空间品质优化方案模拟结果明显优于现状。【结论】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为滨水健身空间的品质测度提供了量化依据;9个样本的品质测度结果为黄浦江其他滨水空间的现状和优化后空间品质测度评级提供基准;模型模拟和优化预演为空间优化提供了科学的预判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设计 全民健身 滨水公共空间 多代理行为模拟 测度指标体系 优化预判 黄浦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具有四元数字集自相似测度的谱结构研究
9
作者 吕军 《数学物理学报(A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23-1040,共18页
设Q=(b00b)是一整扩张矩阵且设D={(00),(10),(01),(−1−1)}是一四元数字集,作者考虑由上述整扩张矩阵Q和四元数字集D所生成的自相似测度μQ,D的谱结构.测度μQ,D是谱测度当且仅当b=2q,q∈N,并且此测度的谱是如下集Λ(Q,C_(q))={n∑k=0Q^(... 设Q=(b00b)是一整扩张矩阵且设D={(00),(10),(01),(−1−1)}是一四元数字集,作者考虑由上述整扩张矩阵Q和四元数字集D所生成的自相似测度μQ,D的谱结构.测度μQ,D是谱测度当且仅当b=2q,q∈N,并且此测度的谱是如下集Λ(Q,C_(q))={n∑k=0Q^(k)C_(q):n≥1}:=C_(q)+QC_(q)+Q^(2)C_(q)+……,所有有限和,其中C_(q)=q{(00),(10),(01),(11)}.该文通过极大树映射研究了测度μQ,D的极大正交集的结构并且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其谱特征矩阵的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大树映射 谱特征矩阵 测度 谱结构 自相似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都市圈产业协同度测度研究
10
作者 丁任重 赵炫焯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9-100,共12页
都市圈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产业协同是其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基于协同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构建包含生产要素、产业布局、市场体系、组织机构和基础设施五大维度的产业协同发展测度框架,对我国16个国家级都市圈2013—2023年... 都市圈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产业协同是其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基于协同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构建包含生产要素、产业布局、市场体系、组织机构和基础设施五大维度的产业协同发展测度框架,对我国16个国家级都市圈2013—2023年的产业协同水平进行测度与评价。研究发现:我国都市圈产业协同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协同水平仍以“轻度协同”为主,且总体呈现“沿海高于内陆、南方高于北方”的空间分异特征。各都市圈中,广州、杭州等沿海都市圈凭借区位优势和制度创新处于领先地位,而中北部都市圈则受限于要素流通不畅、产业分工模糊等问题。同时,各都市圈均面临不同程度的市场分割、行政壁垒和基础设施衔接不足等发展瓶颈。在实践中,可采取打破市场分割、优化跨区域协调机制、强化交通互联等措施,以推动我国都市圈产业协同向更高水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圈 产业协同度 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战略:典型特征、动态测度与实践路径
11
作者 邹薇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25,共14页
新时代新征程,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关键任务。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的重大挑战,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全球经济的大趋势。新型工业化的中国路径体现了既不同于早期发... 新时代新征程,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关键任务。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的重大挑战,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全球经济的大趋势。新型工业化的中国路径体现了既不同于早期发达国家、也不同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典型特征。中国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包括规模、结构、创新、效能、低碳、开放六个维度,全国和省级层面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都与经济发展正向相关,各地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具有明显差异,主要影响因素分为工业规模和盈利能力、技术发明与开放水平、高新产业与科技投入、实体经济与绿色发展四大类。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实践路径是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新型工业化、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型工业化应用场景和标准体系,以及因地制宜培育新型工业化的新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中国特色 动态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意度到测度:电影研究的实证主义转向
12
作者 刘正山 秦紫依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50,共6页
当前电影学术围绕着“史论评”形成了“意度”研究这一主流研究范式,但其研究方法较多依赖主观判断,研究空间也渐趋饱和。与之相对的电影“测度”研究,则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近年来已有不少电影研究向测度转向,从意度研究过渡至描述统... 当前电影学术围绕着“史论评”形成了“意度”研究这一主流研究范式,但其研究方法较多依赖主观判断,研究空间也渐趋饱和。与之相对的电影“测度”研究,则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近年来已有不少电影研究向测度转向,从意度研究过渡至描述统计与计量分析。作为电影学和STEM学科的弥合剂,“测度”研究将逐渐成为电影研究的新趋势,不断提高电影研究的客观性,使电影研究更加深入理解电影规律、验证电影理论、引导电影实践与政策、不断促进电影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度 测度 实证主义 电影研究 电影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觉模糊集熵测度和显著特征检测的古铜镜X光图像融合
13
作者 吴萌 张倩文 +2 位作者 孙增国 相建凯 郭歌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2-281,共20页
针对被锈蚀覆盖的古铜镜因镜缘与镜心区域厚度不均,单能X射线无法检测出完整的纹饰和病害信息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直觉模糊集熵测度和显著特征检测的古铜镜X光图像融合方法。首先,引入有效引导滤波对高能量X光图像的纹饰结构做对比度增... 针对被锈蚀覆盖的古铜镜因镜缘与镜心区域厚度不均,单能X射线无法检测出完整的纹饰和病害信息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直觉模糊集熵测度和显著特征检测的古铜镜X光图像融合方法。首先,引入有效引导滤波对高能量X光图像的纹饰结构做对比度增强。接着,采用联合双边滤波和结构-纹理分解策略设计三个尺度分解模型,以提取不同能量X光图像的能量层、残差层和细节层信息。其次,能量层通过l1-max规则得到融合后的能量图像,残差层利用直觉模糊集熵测度构造小尺度纹理特征融合模块,细节层结合扩展差分高斯与空间频率增强算子构建复合型显著特征检测策略。最后,将能量融合图、残差融合图和细节融合图相加得到最终融合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6种客观评价指标AG,SF,SD,SCD,NAB/F和SSIM相较于对比方法分别平均提高了23.59%,22.99%,16.12%,42.55%,17.07%,20.54%,融合结果可以有效保留古铜镜清晰的纹饰细节和病害裂隙的关键特征,在对比度和结构保持等方面都优于其他对比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边缘保持滤波 三尺度分解 纹理提取 直觉模糊集熵测度 显著特征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融合发展质量测度与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基于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相结合的视角
14
作者 孙涛 王硕 栾翔茹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1-134,共14页
城乡融合发展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基于城乡融合发展质量的理论内涵,利用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联系、宏观数据与微观数据结合等思路创新性地构建城乡融合发展质量指标体系,对2013—2021年中... 城乡融合发展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基于城乡融合发展质量的理论内涵,利用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联系、宏观数据与微观数据结合等思路创新性地构建城乡融合发展质量指标体系,对2013—2021年中国28个省份城乡融合发展质量进行测度和分析。研究表明:第一,大部分省份的城乡融合发展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城镇化快速推进伴随的居民生活成本增加和城乡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影响居民主观感知,进而对城乡融合发展质量的提升构成挑战;第二,低城乡融合发展质量的外部空间环境会进一步加大低融合水平路径的锁定程度,而高城乡融合发展质量的外部空间环境会改善低融合水平省份的现状;第三,城乡融合发展质量的全国总体差异呈逐步缩小趋势;第四,全国整体和东、中、西部地区均存在相对β收敛机制,且中部地区城乡融合发展质量的收敛速度最高。因此,须强化“质量”关键意识,实现城乡融合质量的整体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发展质量 水平测度 主观感知 时间演进 空间收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测度、发展阻滞与培育路径
15
作者 张园园 李蒙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80-1594,共15页
饲料企业培育新质生产力对自身降本提质增效、饲料产业结构升级和现代化畜牧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饲料企业新质生产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首先测度了饲料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剖析饲料企业新质生产力的障碍因... 饲料企业培育新质生产力对自身降本提质增效、饲料产业结构升级和现代化畜牧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饲料企业新质生产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首先测度了饲料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剖析饲料企业新质生产力的障碍因子以揭示其发展阻滞,并通过前因组态分析探究其培育高水平新质生产力的具体路径。研究发现:1)饲料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虽整体波动上升但区域分异特征明显;中部地区饲料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发展态势较好,“低开高走”赶超整体年均水平;西部与中部相反,“高开低走”;东部与整体变动趋势较为一致,最终持平;东北与东部呈对称分布,后期发展动能不足,与整体差距不断拉大;区域内各饲料企业间新质生产力水平的差异是造成总体差异的关键;2)饲料企业新质生产力各构成要素的发展不均衡是形成个体差异的主要原因,新劳动资料和新劳动者两类要素层是其主要发展阻滞,新劳动对象要素层障碍度最低;3)基于多维前因条件组态分析发现,饲料企业培育高水平新质生产力是依靠技术、组织和环境等多维前因条件的协同驱动,具体分为大规模-高经济水平主导型、企业自身主导-高扶持辅助型、环境主导-规模辅助型和大规模、高经济水平主导-高扶持辅助型4种类型;其中,政府财政支持可等效替代饲料企业盈利能力强弱,以殊途同归的方式推动饲料企业培育高水平新质生产力;饲料企业自身实力强硬可弥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低的不足。因此,饲料企业应强化科技引领,聚焦创新突破;弘扬企业家精神,锻长板,补短板,推动饲料企业生产力向新质态嬗变,实现饲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企业 新质生产力 水平测度 发展阻滞 培育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口高质量发展:统计测度、空间格局与关联网络
16
作者 魏和清 吴磊 张露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4-79,共6页
文章从总量、素质、结构、分布四个维度构建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测算了2012—2021年中国31个省份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利用修正引力模型考察了省域人口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关联,并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揭示了人口高质量... 文章从总量、素质、结构、分布四个维度构建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测算了2012—2021年中国31个省份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利用修正引力模型考察了省域人口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关联,并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揭示了人口高质量发展关联网络的整体形态、内部结构与演进态势。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省域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东部地区最高,中部和东北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形成以“高-高”和“低-低”集聚为主要特征的空间格局;各省份人口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中、高水平省份有较强的辐射效应;在凝聚子群内部,各省份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高质量发展 统计测度 社会网络分析 空间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新质生产力:水平测度、时空分异与空间收敛性分析
17
作者 葛明 谭旭煜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3-127,共15页
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与重要着力点,对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意义深远。基于此,构建了农业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CRITIC-熵权组合权重的TOPSIS模型、Dagum基尼系数、Markov链、空间收敛模型,对2012-202... 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与重要着力点,对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意义深远。基于此,构建了农业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CRITIC-熵权组合权重的TOPSIS模型、Dagum基尼系数、Markov链、空间收敛模型,对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除港、澳、台、藏外)的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时序演进与空间收敛性特征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中国农业新质生产力水平整体较低,但呈现加速上升的动态趋势,其均值按照东部、中部、东北部、西部地区的顺序依次递减;实体性要素的指数值和增速均高于渗透性要素;农业新质生产力水平的总体差异呈缩小态势,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空间分布格局在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动态演进中具有重要作用,大部分省份存在“与邻为善”的现象;全国及各区域均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现象,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率、教育支出强度、涉农科技经费投入、农业发展水平等因素显著影响了农业新质生产力收敛进程。据此,建议推动新质生产力与农业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构建跨区域合作机制、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和公共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新质生产力 水平测度 区域差异 时序演进 空间收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村落旅游地内部相对贫困的多维测度与治理研究——以湖南省江永县上甘棠村为例
18
作者 彭惠军 韩采薇 +1 位作者 杨金巧 黄翅勤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10期130-136,共7页
2020年全面脱贫攻坚战打赢后,我国迈入了巩固脱贫成果和有效缓解相对贫困的新阶段,相对贫困的治理成为社会全面发展的要务。本文构建了传统村落旅游地内部相对贫困测量指标体系,通过实地考察与访谈对湖南省江永县上甘棠村进行了相对贫... 2020年全面脱贫攻坚战打赢后,我国迈入了巩固脱贫成果和有效缓解相对贫困的新阶段,相对贫困的治理成为社会全面发展的要务。本文构建了传统村落旅游地内部相对贫困测量指标体系,通过实地考察与访谈对湖南省江永县上甘棠村进行了相对贫困的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传统村落旅游地内部现阶段面临的贫困问题已经从绝对贫困向多维相对贫困转变;各指标的贫困贡献率不同,非收入因素对传统村落旅游地相对贫困的影响显著;传统村落旅游地区域内部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基于此,本文从贫困识别、社区参与、旅游扶贫、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对贫困的治理对策。本文拓展和丰富了相对贫困的研究范畴,为传统村落旅游地相对贫困治理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旅游地 内部 相对贫困 多维测度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博弈论-改进的未确知测度理论的废弃矿井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
19
作者 何虎军 田洪旭 +1 位作者 王景昊 张纬纬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6-202,共7页
针对未确知测度综合评价数学模型在权值确定和置信度识别中存在的缺陷,综合考虑废弃矿井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过程中存在许多随机和模糊不确定性,采用博弈论组合赋权和距离判别思想的置信度识别对未确知测度综合评价数学模型进行改进,构... 针对未确知测度综合评价数学模型在权值确定和置信度识别中存在的缺陷,综合考虑废弃矿井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过程中存在许多随机和模糊不确定性,采用博弈论组合赋权和距离判别思想的置信度识别对未确知测度综合评价数学模型进行改进,构建了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的改进的未确知测度理论的废弃矿井地下水污染风险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构建了废弃矿井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中各评价指标的直线型未确知测度函数,采用博弈论赋权的方法对基于层次分析法求取的主观权重与熵值法求取的客观权重进行了优化,得出一种均衡主客观结果的最优权重,最后依照采用距离判别思想优化后的置信度识别准则对废弃矿井地下水污染风险进行了等级判定。应用该模型对淄博洪山-寨里废弃矿井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评价结果能全面反映废弃矿井地下水污染的综合情况,具有较好的实用性,为今后废弃矿井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矿井 地下水污染 风险评价 博弈论 改进的未确知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凤凰古城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20
作者 杨立国 辛静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3-148,共6页
基于高质量发展内涵和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5个维度,构建区域旅游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地理探测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构建评价模型,对凤凰古城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揭示其主要驱动因子。结... 基于高质量发展内涵和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5个维度,构建区域旅游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地理探测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构建评价模型,对凤凰古城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揭示其主要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凤凰古城的旅游高质量发展整体处于较高水平,并由景区内沱江两岸及其南部的历史文化街区向四周递减;(2)凤凰古城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状态与古城保护的区划状态呈现高度一致性;(3)古城旅游高质量发展五维度的主要驱动因子分别是旅游资源创新组合能力、游客满意度、环境质量优良度、旅游开放度和文化传播传承度;(4)开放发展和创新发展两个维度对凤凰古城旅游高质量发展提升效果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高质量发展 水平测度 影响因素 地理探测器 凤凰古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