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Authority Structure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under the Codif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Law 被引量:1
1
作者 Chen Demin Zhou Xian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93-202,共10页
When developing and integrating a new environmental legal system under the Environmental Code,the joint regulation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natural resources and an energy beyond the sphere of mere environmental con... When developing and integrating a new environmental legal system under the Environmental Code,the joint regulation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natural resources and an energy beyond the sphere of mere environmental concerns can be achieved;the semantic expression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can be expounded.Additionally,through the codif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law,a revolutionary path for the structure of authority can be found.Environmental codification dictates a method for clarification of the boundaries and relations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uthority.Under the theory of Holistic Governance and in the codification process,the reform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uthority should be concluded from both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mensions,through organizing,integrating,separating,classifying and finally,by establishing a synergy between the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and their departments.This can break down structural barriers to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of the ecological regulation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authority and help establish uniformity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RDINATION UNIFORMITY Holistic governance Environmental Code authority struc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乡贤助力乡村振兴:村庄差异、新乡贤类别与作用模式选择--以粤西地区Z市四类村庄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周春霞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0-95,共16页
新乡贤助力乡村振兴的议题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新乡贤组织化是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规范化、制度化及有序化的必然要求。基于粤西地区四类村庄的调研资料,开展新乡贤类别与新乡贤组织化的关联性分析,研究发现,作为一种内生性的社会组织,... 新乡贤助力乡村振兴的议题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新乡贤组织化是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规范化、制度化及有序化的必然要求。基于粤西地区四类村庄的调研资料,开展新乡贤类别与新乡贤组织化的关联性分析,研究发现,作为一种内生性的社会组织,新乡贤组织化更应该遵循村庄内在的秩序安排,依靠内在的强动力推动来完成,主要表现为集中型乡土权威和强团结结构两个动力要素;只有在内生动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才需要外部力量的介入,借助政府权威来整合新乡贤资源。在此基础上分类施策,总结出三种失衡类型相对应的作用模式:村级新乡贤组织+项目认领制助力模式、新乡贤+村两委+村民代表复合治理组织助力模式,以及政府推动+镇级乡贤组织+结对帮扶助力模式。而模式要真正起到示范效应,应从筑牢信任关系、积极搭建平台载体、完善体制机制保障等方面寻求突破,方能应对现实的治理困境,有利于形成多元协同共治的乡村治理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乡贤 组织化 乡村振兴 新乡贤类别 乡村治理权威 村庄团结结构 作用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治权改革”创新地方治理模式——2009年以来顺德综合改革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28
3
作者 肖滨 郭明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2013年第4期1-28,共28页
2009年以来,作为广东省地方政府综合改革的试验区,顺德启动了新一波综合改革。从改革的历史来看,顺德新一波综合改革既是20世纪90年代产权改革的逻辑延续,也是回应顺德经济和社会转型现实需要的产物;就改革的驱动力而言,顺德新一波综合... 2009年以来,作为广东省地方政府综合改革的试验区,顺德启动了新一波综合改革。从改革的历史来看,顺德新一波综合改革既是20世纪90年代产权改革的逻辑延续,也是回应顺德经济和社会转型现实需要的产物;就改革的驱动力而言,顺德新一波综合改革的动力机制在于"上下联动、内部激活";在改革的线路上,顺德新一波综合改革从变革治理主体入手逐步扩展到调整治理关系。顺德新一波综合改革创新了地方治理格局,其实质是治权结构的有限重构,其历史定位在于它是"产权改革"与"政权改革"之间的中介,其实践意义不仅在于为顺德实现经济社会转型破除体制性障碍和为广东深化改革提供示范样本,更重要是为中国探索了一条从"产权(经济)改革""治权改革"再到"政权(政治)改革"的改革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德综合改革 产权改革 治权改革 治权结构再造 整体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织的Web服务访问控制模型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怀明 王慧佳 符林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4年第11期65-70,76,共7页
针对现有访问控制策略难以保障面向Web服务的复杂电子政务系统授权的灵活性问题,在研究基于组织的四层访问控制模型(OB4LAC)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组织的Web服务访问控制模型。以组织为核心,从管理的视角研究访问控制与授权管理问题。... 针对现有访问控制策略难以保障面向Web服务的复杂电子政务系统授权的灵活性问题,在研究基于组织的四层访问控制模型(OB4LAC)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组织的Web服务访问控制模型。以组织为核心,从管理的视角研究访问控制与授权管理问题。通过引入岗位代理和授权单元,使授权随着环境上下文信息的变化而调整,从而实现动态授权,同时利用授权单元的状态迁移,对工作流模式提供支持。并且模型将权限分为服务权限和服务属性权限2级,实现细粒度的资源保护。应用实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契合电子政务系统中的复杂组织结构,在保护Web服务资源的同时,使得授权更加高效和灵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访问控制 电子政务 组织结构 WEB服务 岗位代理 动态授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民自治与阶层博弈 被引量:23
5
作者 卢福营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6-50,共5页
村民自治制度为阶层博弈构建了制度平台。根据占有权力资源的多少,村民分为管理者、非管理精英、普通村民三个权力阶层。从一定意义上说,村民自治的运作就是管理者、非管理精英和普通村民三个阶层围绕利益而展开的博弈过程。当前最常见... 村民自治制度为阶层博弈构建了制度平台。根据占有权力资源的多少,村民分为管理者、非管理精英、普通村民三个权力阶层。从一定意义上说,村民自治的运作就是管理者、非管理精英和普通村民三个阶层围绕利益而展开的博弈过程。当前最常见的阶层博弈方式主要有:“权力精英”与普通村民的博弈;干部与群众的博弈。从阶层博弈的特殊视角考察,村庄权力结构大致分为管理者控制型、权力精英主导型、群众自治型三种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自治 阶层 博弈 权力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威-分层-分权”结构何以可能?--基于中国地方政府治理创新40余年发展进程的思考 被引量:8
6
作者 韩福国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3-33,共11页
中国40余年发展历程中的地方政府创新,对社会建设、国家建设与市场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尤其是执政方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价值供给功能。1978年的中国社会发展呈现出三个层面的结构特征:政治组织的... 中国40余年发展历程中的地方政府创新,对社会建设、国家建设与市场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尤其是执政方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价值供给功能。1978年的中国社会发展呈现出三个层面的结构特征:政治组织的全国统一(中央威权的基础)、地方经济和管理模式的多元化与社会张力结构持续增加,这构成了观察地方政府创新"为何发生、何以持续、如何扩展"的一个整体性框架。我们在多案例的长期追踪研究中发现,通过地方政府创新,中国实现了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自下而上的扩展与横向复制的扩散,实现了从经济改革到管理创新的分层次分权的发展结构。由于采取了分层-分权,而不是一揽子放权,地方政府创新作为一种治理资源,有序地嵌入地方经济市场化和社会结构多元化的发展当中,使得超大规模的社会呈现出地方支撑的发展结构,从而分解了整体性社会发展的任务,形成了中国各个区域发展的政府创新资源嵌入,这提供了中国社会转型的地方化基础。地方政府的创新功能发挥,使得中国社会发展结构具有了"威权-分层-分权"结构的地方内涵,实现了国家整体性社会发展任务分解的地方化机制与社会危机化解的地方结构,以及民主化的地方进展载体,这正是地方政府创新对中国发展路径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创新 中央威权 分层-放权策略 分层-分权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公立医院治理结构的职能和权力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冬慧 涂诗意 薛迪 《中国医院管理》 2012年第3期9-11,共3页
通过关键知情者访谈和问卷调查,分析了目前上海市公立医院3种治理模式的职能和权力,指出了上海市公立医院治理形态的多样化、不同治理模式的不同职能和权力结构,并对上海市公立医院治理结构改革的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公立医院治理结构职能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学治理结构的滞后与重塑 被引量:3
8
作者 唐开秀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5-48,共4页
大学治理结构基于行政权力、学术权力与市场权力的不同特点分为三种类型,这为我国大学目前存在滞后现象的外部治理结构与内部治理结构提供了有力的参考。重塑大学治理结构,需要明确大学治理目标,重构现代大学治理理念,注重大学治理结构... 大学治理结构基于行政权力、学术权力与市场权力的不同特点分为三种类型,这为我国大学目前存在滞后现象的外部治理结构与内部治理结构提供了有力的参考。重塑大学治理结构,需要明确大学治理目标,重构现代大学治理理念,注重大学治理结构变迁过程中市场作用,注重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之间的适时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治理结构 行政权力 学术权力 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警察地方事权的重构——以单一制国家为分析视角 被引量:3
9
作者 刘琳璘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4-103,共10页
在地方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警察地方事权的明晰与完善是关键一环。我国的警察地方事权与其他单一制国家相比有自身的特点与问题,必须结合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需求廓清、厘定警察地方事权,通过法治化、社会化、市场化等途... 在地方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警察地方事权的明晰与完善是关键一环。我国的警察地方事权与其他单一制国家相比有自身的特点与问题,必须结合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需求廓清、厘定警察地方事权,通过法治化、社会化、市场化等途径重构地方警察事权,同时还应寻求相应的财政支持与保障,以形成分类、分级的合理经费保障机制,为警察地方事权效能的全部实现提供合理性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一制 警察地方事权 国家结构形式 国家治理现代化 警察现代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权威的宪政之道 被引量:1
10
作者 吕廷君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6-21,共6页
中央权威是指中央权力在国家权力结构中所享有的独占性威望和最高强制力。中央权威的宪政之道是对国家法治战略之中央权力宪法安排的解读。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形态是我国宪法精神的集中表达,是央地权力共同的价值基础和信仰支撑;从政策治... 中央权威是指中央权力在国家权力结构中所享有的独占性威望和最高强制力。中央权威的宪政之道是对国家法治战略之中央权力宪法安排的解读。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形态是我国宪法精神的集中表达,是央地权力共同的价值基础和信仰支撑;从政策治国向依法治国转变是宪法之依法治国战略的基本要求,它为中央权威提供了更具连续性和公正性的合法性基础;落实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最高监督权和加强中央司法权威的控制力,是宪法国家权力结构的内在需求,也是加强中央权威的根本宪政途径;宪法意义上的地方分权是地方权力对中央权威的一种回应性诉求,也是宪政权力纵向配置的一种内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权威 宪政 国家权力结构 权力控制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诠释社区场域的政社合作:绩效式授权与取信式参与——基于结构二重性视角的行动-结构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煜婕 张圣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2-122,共11页
绩效式授权与取信式参与是社区场域中政社合作关键现象。既有制度理论研究尚未从结构能动性层面解构政社合作关系特征,故引入“结构二重性”视角,提出社区二重性结构中存在着绩效式授权与取信式参与的政社合作。深究其里,发现政社合作... 绩效式授权与取信式参与是社区场域中政社合作关键现象。既有制度理论研究尚未从结构能动性层面解构政社合作关系特征,故引入“结构二重性”视角,提出社区二重性结构中存在着绩效式授权与取信式参与的政社合作。深究其里,发现政社合作缘起于理性化、反思性以及合作动机作用,从而实现结构改造;政社合作动力机制在于时空因素促使政社双方以展示互惠善意的方式合作,从而以最小交易成本满足双方发展目标;政社合作特质表现为行政层级制驱使政府压力传导、实用主义思维作用项目绩效依赖,以及社会组织在“管家”角色中产生的取信导向。作为理性行动者,政府与社会组织形成“施压-取信”合作机理。政府间接实践自身对结构改造的同时,社会组织也在积极寻求自主行动空间。因此,绩效式授权与取信式参与将会在社区场域中长期存在并不断演化。这就为社区政社合作现象提供了新的理论解读和现实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绩效式授权 取信式参与 结构二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机构改革的进程与逻辑——基于“情境-目标-策略”分析框架的视角 被引量:14
12
作者 郭哲 曹静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9-75,111,共18页
从发展行政的角度而言,改革开放40年来8次机构改革是引导和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围绕中国发展的主题,机构改革在一定的逻辑支配下展开。运用"情境-目标-策略"分析框架考察中国机构改革,可以发现其中包含权力、效... 从发展行政的角度而言,改革开放40年来8次机构改革是引导和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围绕中国发展的主题,机构改革在一定的逻辑支配下展开。运用"情境-目标-策略"分析框架考察中国机构改革,可以发现其中包含权力、效率和民生三重逻辑。权力逻辑注重不同主体关系间的权力配置;效率逻辑着眼资源有效配置下的经济增长;民生逻辑则重视服务供给中的民生福祉。权力、效率和民生三重逻辑贯穿机构改革的整个历程,它们并非绝对的替代关系,而是不同改革阶段有所侧重的呈现。在这三重逻辑的支配下,中国机构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也面临诸多约束。未来机构改革需进一步优化权力、效率和民生逻辑间的关系,形成三者之间的高效互动结构,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治理 机构改革 权力逻辑 效率逻辑 民生逻辑 高效互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块链赋能社区治理现代化:逻辑、风险与应对 被引量:8
13
作者 曾维和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4-66,共13页
作为一种底层数字技术,区块链赋能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内在逻辑是一个结构再造和价值创造的过程。区块链赋能可以使社区治理的资源、关系、制度等结构性要素发生颠覆性变革,促进社区治理结构从信息分割到数据共享、从规则层控到智能协作和... 作为一种底层数字技术,区块链赋能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内在逻辑是一个结构再造和价值创造的过程。区块链赋能可以使社区治理的资源、关系、制度等结构性要素发生颠覆性变革,促进社区治理结构从信息分割到数据共享、从规则层控到智能协作和从关系疏离到睦邻信任。这些结构再造能够产生显著的社区治理过程价值,即推进社区治理机制走向公开透明、治理主体走向分布协作、服务供给走向智能整合和居民参与走向积极主动。但区块链赋能社区治理现代化也可能存在党建引领的“权威弱化”、治理系统的“性能惰化”、行动过程的“治理规则固化”、居民参与的“群体分化”风险。应对这四个方面的风险:一是党建上“链”,强化社区党组织治理权威;二是性能提升,实现分布式社区治理系统可控;三是治理规则优化,发挥社区治理中人的主体性;四是技术适用,适老性服务与“数字居民”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赋能 社区治理 结构再造 智能协作 党群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