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卡瑞利珠单抗的方案治疗局部晚期及转移性食管癌的真实世界研究
1
作者 宋芬芬 李胜棉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44-852,共9页
背景 卡瑞利珠单抗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人源化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受体1(PD-1)抑制剂,目前已在食管癌治疗中获批适应证,但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数据仍缺乏。目的 评估基于卡瑞利珠单抗的方案在真实世界中治疗局部晚期及转移... 背景 卡瑞利珠单抗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人源化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受体1(PD-1)抑制剂,目前已在食管癌治疗中获批适应证,但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数据仍缺乏。目的 评估基于卡瑞利珠单抗的方案在真实世界中治疗局部晚期及转移性食管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索在不同的治疗背景 下,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RCCEP)能否预测卡瑞利珠单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11-01—2022-05-31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接受卡瑞利珠单抗治疗的局部晚期及转移性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评估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RCCEP组患者和无RCCEP组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在纳入研究的70例局部晚期及转移性食管癌患者中,疗效评价为完全缓解(CR)11例(15.7%)、部分缓解(PR)35例(50.0%)、疾病稳定(SD)17例(24.3%)、疾病进展(PD)7例(10%),ORR 65.7%(46/70),DCR 90.0%(63/70)。其中,接受一线至三线治疗的47例患者的中位PFS为8.1个月(95%CI=6.46~9.74个月),1年PFS率为34.0%;中位OS未达到,1年OS率为76.3%。接受新辅助治疗的23例患者都达到R0切除,6例患者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26.1%)。RCCEP(65.7%)、恶心/呕吐(42.8%)、贫血(37.1%)、乏力(37.1%)和脱发(34.2%)是常见的不良反应类型。≥3级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4%(15/70),主要为白细胞计数减低(5.7%)、中性粒细胞计数减低(5.7%)以及血小板计数减低(4.3%)。4例患者发生了≥3级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包括3级心肌炎1例,3级肺炎1例,3级皮疹1例以及4级肾炎1例。所有患者经对症和/或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均得到缓解,未发生治疗相关的死亡。RCCEP与卡瑞利珠单抗的疗效相关,RCCEP组患者的ORR(76.1%比45.8%,P=0.010)和DCR(97.8%比75.0%,P=0.009)高于无RCCEP组患者,RCCEP组患者较无RCCEP组患者的中位PFS(18个月比7.4个月,P=0.015)及OS(未达到比15.7个月,P<0.001)显著延长。结论 在真实世界中,基于卡瑞利珠单抗的治疗方案能够为局部晚期及转移性食管癌患者带来一定的生存获益,不良反应可耐受;在不同的治疗背景 下,RCCEP能够预测卡瑞利珠单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瑞利珠单抗 食管癌 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 有效性 安全性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瑞利珠单抗治疗宫颈鳞状细胞癌致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
2
作者 郑文豪 柯丹 +1 位作者 刁庆春 冯林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73-375,共3页
报告1例宫颈鳞状细胞癌放化疗后使用卡瑞利珠单抗治疗导致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患者女,58岁。全身多发丘疹1个月。皮肤科检查:全身散在粟米至米粒大红色丘疹,以头面颈为重,下唇见一外生性红色结节,头皮及耳前大部分丘疹融合成片,... 报告1例宫颈鳞状细胞癌放化疗后使用卡瑞利珠单抗治疗导致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患者女,58岁。全身多发丘疹1个月。皮肤科检查:全身散在粟米至米粒大红色丘疹,以头面颈为重,下唇见一外生性红色结节,头皮及耳前大部分丘疹融合成片,呈桑椹样外观。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浅层见分叶状肿瘤细胞团块,并可见较多血管腔,增生的血管及内皮细胞形态较规则,无异形。诊断: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状细胞癌 卡瑞利珠单抗 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阿帕替尼治疗卡瑞利珠单抗致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益琴 乔晓雪 +3 位作者 王馨 林群博 施秀玲 肖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60-466,共7页
目的:评价低剂量阿帕替尼治疗卡瑞利珠单抗致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reactive cutaneous capillary endothelial proliferation,RCCE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不同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晚期实体肿瘤140例的RCCEP... 目的:评价低剂量阿帕替尼治疗卡瑞利珠单抗致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reactive cutaneous capillary endothelial proliferation,RCCE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不同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晚期实体肿瘤140例的RCCEP发生率。观察250 mg和125 mg阿帕替尼两个剂量组治疗50例单药卡瑞利珠单抗诱发RCCEP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40例晚期实体瘤使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不同抗血管生成药物的RCCEP发生率:贝伐珠单抗组为93.3%,安罗替尼组为72.7%,呋喹替尼组为47.6%,瑞戈非尼组为70.6%,阿帕替尼组为14.0%。阿帕替尼较其它抗血管生成药物显著降低RCCEP发生率:贝伐珠单抗组vs.阿帕替尼组(P<0.0001);安罗替尼组vs.阿帕替尼组(P<0.0001);呋喹替尼组vs.阿帕替尼组(P=0.005);瑞戈非尼组vs.阿帕替尼组(P<0.0001)。观察50例晚期实体瘤不同剂量阿帕替尼治疗卡瑞利珠单抗诱发RCCEP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提示42例250 mg阿帕替尼治疗组有效率为97.6%,8例125 mg阿帕替尼治疗组有效率为87.5%;两个剂量组均未出现≥G3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结论:阿帕替尼较其它抗血管生成药物更显著降低卡瑞利珠单抗的RCCEP发生率,低剂量阿帕替尼可有效安全地缓解RCCE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阿帕替尼 卡瑞利珠单抗 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瑞利珠单抗导致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
4
作者 黄月香 李兴 +1 位作者 肖敏 马文宇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51-552,共2页
报告1例卡瑞利珠单抗导致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患者男,69岁。全身出现多发鲜红色丘疹4个月余。皮肤科检查:右侧颧部一1.5 cm×2 cm带蒂暗红色肿物,无破溃。头部、面部、颈部、肩部、胸部及背部可见数十个粟粒至黄豆大泛发性鲜红... 报告1例卡瑞利珠单抗导致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患者男,69岁。全身出现多发鲜红色丘疹4个月余。皮肤科检查:右侧颧部一1.5 cm×2 cm带蒂暗红色肿物,无破溃。头部、面部、颈部、肩部、胸部及背部可见数十个粟粒至黄豆大泛发性鲜红色丘疹,压之不褪色,无破溃、糜烂及渗出。诊断: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瑞利珠单抗 反应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