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3篇文章
< 1 2 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Actuality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Var Compensation for Distribution System
1
作者 LIANG Qiuyan ZHAO Yulin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8年第4期88-91,共4页
Effective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safe,economical and high quality running of power system.The principle and characteristic of several main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devices were analyze... Effective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safe,economical and high quality running of power system.The principle and characteristic of several main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device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in details,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 were view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active power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STATCO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构网型储能电站的新能源基地无功协调优化控制 被引量:7
2
作者 林俐 马笑寒 丁文敏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8,共10页
与传统火电主导的系统相比,缺乏同步电源支撑的新能源基地呈现低抗扰性和弱支撑性,采用构网型储能电站(GFMS)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文中首先对GFMS控制原理进行分析,确定了稳态及动态条件下GFMS的功率调节范围,并建立了GFMS运行模型。... 与传统火电主导的系统相比,缺乏同步电源支撑的新能源基地呈现低抗扰性和弱支撑性,采用构网型储能电站(GFMS)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文中首先对GFMS控制原理进行分析,确定了稳态及动态条件下GFMS的功率调节范围,并建立了GFMS运行模型。然后,提出了考虑GFMS辅助治理的无功协调优化控制策略,以适应无功协调优化及实时电压支撑需求。在无功协调优化阶段,以经济性最优和动态无功预留容量最大为目标,对无功源进行日前-日内集中优化;在实时电压支撑阶段,提出了一种基于并网点电压支撑需求的GFMS电压控制策略。选取中国西北地区某缺乏同步电源支撑的新能源基地为算例进行仿真,验证所提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无功协调优化控制策略有效提高了新能源基地安全稳定水平,充分发挥了GFMS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储能电站 新能源基地 电压稳定 无功优化 电压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异构单元的多功能有源消弧装置拓扑结构及调控策略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红文 钱信君 +3 位作者 郭祺 陈饶 施从新 黄继盛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8-151,共14页
单相接地故障的高质量调控是支撑新型配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针对有源消弧装置AASD(active-type arc suppression device)功能单一、成本高昂等问题,提出1种基于异构单元的有源消弧装置HU-AASD(AASD based on heterogeneous unit)拓... 单相接地故障的高质量调控是支撑新型配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针对有源消弧装置AASD(active-type arc suppression device)功能单一、成本高昂等问题,提出1种基于异构单元的有源消弧装置HU-AASD(AASD based on heterogeneous unit)拓扑结构及调控策略。首先,HU-AASD利用第四桥臂为虚拟中性点提供电压支撑,使得三相桥臂的耐压需求被降低至相电压,从而降低了AASD的器件成本与体积;其次,所提方案兼具容性和感性无功补偿能力,且接地故障发生后HU-AASD可不间断地向电网提供无功补偿,从而为配电网提供不间断的电压支撑;最后,仿真及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拓扑及调控策略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单相接地故障 有源消弧装置 无功补偿 多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柔性有载调压变压器的两阶段电压无功优化协调控制方法研究
4
作者 黎家明 霍群海 +5 位作者 尹靖元 陆昊 周静 朱梅生 贺伟 董洪伟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2-283,共12页
随着配电网中分布式光伏(distributed photovoltaic,DPV)大量并网,电压越限和电压波动越来越严重,考虑新型电能质量治理装置的电压无功优化协调控制方法需要进一步完善,以适应电网的新变化。该文考虑了新型柔性有载调压变压器(on-load t... 随着配电网中分布式光伏(distributed photovoltaic,DPV)大量并网,电压越限和电压波动越来越严重,考虑新型电能质量治理装置的电压无功优化协调控制方法需要进一步完善,以适应电网的新变化。该文考虑了新型柔性有载调压变压器(on-load tap changer,OLTC)的电能质量调节作用,提出一种两阶段电压无功优化协调控制方法,其中一阶段为日前小时级调度阶段,根据分布式光伏和负荷的预测数据,通过潮流计算和迭代优化,获取DPV的有功出力结果、柔性OLTC分接头和电容器组的投切结果;二阶段为分钟级无功优化阶段,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考虑柔性OLTC和DPV的无功出力特性,调节装备无功出力的同时修正第一阶段电容器组投切组合,进一步降低各个节点最大电压偏差,使配电网电压分布更合理。搭建了IEEE33节点配电系统仿真模型,所提出的考虑柔性OLTC的两阶段电压无功优化协调控制方法能够在常规经济性最优目标下的88.07%DPV消纳水平基础上提高9.29%,同时满足全节点全时段电压偏差小于0.1pu,综合经济性提高7.8%,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伏 柔性有载调压变压器 电压无功优化 协调控制方法 无功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背靠背变流器的牵引变电所群供电系统负序集中补偿方案
5
作者 吕子佥 胡海涛 +3 位作者 杨凯 陶海东 陈刚 李小鹏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3-149,共7页
针对牵引变电所群供电系统导致的外部电源公共连接点处三相电压不平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背靠背变流器的集中式有功型负序补偿方案。该方案的补偿装置可实现容量配置的最优解,且负序补偿的同时还可兼顾无功补偿。介绍了基于背靠背变流... 针对牵引变电所群供电系统导致的外部电源公共连接点处三相电压不平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背靠背变流器的集中式有功型负序补偿方案。该方案的补偿装置可实现容量配置的最优解,且负序补偿的同时还可兼顾无功补偿。介绍了基于背靠背变流器的牵引变电所群供电系统拓扑结构;根据牵引变电所群供电系统及补偿装置间的功率关系分别阐述了该方案的负序、无功补偿原理,推导了补偿装置计算容量表达式,分析了补偿装置计算容量变化规律;为保证补偿装置快速、稳定运行,提出了适用于负序、无功补偿的双闭环控制策略;通过仿真证明所提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对牵引变电所群供电系统具有良好的负序、无功补偿效果,且补偿装置容量配置实现了最优解,具有较强的经济性与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变电所群 贯通供电 负序补偿 无功补偿 背靠背变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自适应换相换流器运行控制策略研究
6
作者 贾冠龙 刘政权 +3 位作者 张哲 陈敏 许烽 牛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4843-4857,I0027,共16页
多源自适应换相换流器(self-adaption statcom and line commutation converter,SLCC)利用静止无功发生器对换流站进行动态无功补偿和谐波滤除,可降低换流变所承担的电流应力,增强逆变站抵御换相失败的能力,减小送端换流站的母线暂态过... 多源自适应换相换流器(self-adaption statcom and line commutation converter,SLCC)利用静止无功发生器对换流站进行动态无功补偿和谐波滤除,可降低换流变所承担的电流应力,增强逆变站抵御换相失败的能力,减小送端换流站的母线暂态过电压,节省换流站的工程占地面积。文中首先阐述SLCC的拓扑结构及工作原理,剖析其多源复合特性所具有的技术优势,并类比LCC高压直流输电系统(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HVDC),建立SLCC-HVDC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正常工况下双重检测的定电流控制策略及故障工况下带电流限幅的定电压控制策略,以充分发挥SLCC相较于LCC灵活可控、响应迅速的优势;然后,根据换流站母线相电压有效值跌落程度实现SLCC两种控制模式间的灵活切换,保证SLCC-HVDC具有优良的响应特性;最后,通过PSCAD/EMTDC平台下的仿真结果验证理论分析的准确性和运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自适应换相换流器 无功补偿 谐波滤除 换相失败 运行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链式无功补偿的中压馈线柔性互联开关
7
作者 彭能 彭珉轩 +3 位作者 李琼林 代双寅 孙建军 查晓明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5-175,共11页
针对目前中压配电网无功补偿设备无法调节有功功率、馈线间需要柔性互联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链式无功补偿的中压馈线柔性互联开关,可同时实现馈线内无功补偿和馈线间部分有功功率的柔性互济,适用于馈线内有固定无功补偿需求、馈线间... 针对目前中压配电网无功补偿设备无法调节有功功率、馈线间需要柔性互联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链式无功补偿的中压馈线柔性互联开关,可同时实现馈线内无功补偿和馈线间部分有功功率的柔性互济,适用于馈线内有固定无功补偿需求、馈线间有柔性互联需求的场景。首先,介绍了基于链式无功补偿的中压馈线柔性互联开关的拓扑结构和工作原理,将链式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与背靠背电压源型变换器结合,使得链式STATCOM具备了柔性互联的功能。其次,结合无功补偿和柔性互联设备的应用需求设计了控制策略,通过链式STATCOM调节馈线内无功功率,背靠背电压源型变换器调节馈线间功率潮流。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基于链式无功补偿的中压馈线柔性互联开关拓扑结构与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压配电网 无功补偿 柔性互联开关 链式静止同步补偿器 背靠背 功率潮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型混合无功功率补偿线路TRV抑制措施
8
作者 孟凡涛 何柏娜 +5 位作者 李辉 吴硕 刘洋 代维汉 王硕 董彦辰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5-175,共11页
可控型混合无功补偿对输电线路暂态特性的影响亟待研究。与常规输电线路相比,安装可控型混合无功补偿的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断路器实际开断条件更加苛刻,对系统绝缘造成极大威胁。以特高压可控型混合无功补偿线路瞬态恢复电压最严重超标... 可控型混合无功补偿对输电线路暂态特性的影响亟待研究。与常规输电线路相比,安装可控型混合无功补偿的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断路器实际开断条件更加苛刻,对系统绝缘造成极大威胁。以特高压可控型混合无功补偿线路瞬态恢复电压最严重超标状况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特高压混合无功补偿线路单相接地故障等效模型,分析了瞬态恢复电压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可控型混合无功补偿线路瞬态恢复电压(transient recovery voltage,TRV)的抑制措施;采用等值参数集中电路理论分析与PSCAD/EMTDC仿真结合,探讨了快速联动旁路串补、断路器加装分闸电阻以及安装快速接地开关等方法对瞬态恢复电压的抑制效果以及可行性,并得到了可控型混合无功补偿线路瞬态恢复电压最佳抑制措施,研究成果可以为特高压工程建设提供实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 可控型混合无功补偿 单相接地故障 瞬态恢复电压 抑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断面源荷特征匹配的高比例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的集群划分方法
9
作者 彭琦 欧阳森 +1 位作者 张晋铭 谢运祥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1-172,184,共13页
为方便配电网的运行调控并降低配电网系统的线损率以提高其传输效率,提出了考虑多断面源荷特征匹配度的高比例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的集群划分方法。首先,综合讨论接入配电网的分布式光伏出力曲线与各区域负荷特性曲线,设计多断面源荷... 为方便配电网的运行调控并降低配电网系统的线损率以提高其传输效率,提出了考虑多断面源荷特征匹配度的高比例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的集群划分方法。首先,综合讨论接入配电网的分布式光伏出力曲线与各区域负荷特性曲线,设计多断面源荷特征匹配度指标,以便使同一集群内光伏可被最大化利用,并综合设计考虑集群结构与电气距离的模块度指标,以及考虑集群功能的容量匹配指标和无功功率补偿指标,构建实现配电网集群划分的综合指标体系。然后,采用优化算法对配电网进行集群划分,增加基于网络邻接矩阵的约束,以避免集群划分中存在孤立节点。最后,以IEEE 33节点系统为例进行集群划分与集群划分后的光伏出力优化,结果表明所提的考虑多断面源荷特征匹配度的集群划分具有较好的源荷特征匹配性、较强的电气耦合性、较好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平衡度。同时相比于未考虑集群划分的情况,对配电网集群划分后进行光伏出力优化可使配电网系统线损率降低,从而提高配电网传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伏 集群划分 源荷特征匹配度 模块度 容量匹配度 无功功率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IgSILENT/PowerFactory的轻型直流输电系统建模和仿真 被引量:1
10
作者 梁克靖 郭家虎 李鹏鹏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5-90,共6页
介绍了轻型直流输电系统的结构特点,建立了基于电力系统仿真软件DIgSILENT/PowerFactory的轻型直流输电系统模型,分析了基于同步d-q旋转坐标系下的电压源换流器的稳态数学模型和直流电压、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控制策略,对系统在直流电... 介绍了轻型直流输电系统的结构特点,建立了基于电力系统仿真软件DIgSILENT/PowerFactory的轻型直流输电系统模型,分析了基于同步d-q旋转坐标系下的电压源换流器的稳态数学模型和直流电压、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控制策略,对系统在直流电压、有功功率及无功功率变化条件下的动态性能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很好的动态响应能力和鲁棒性,可以稳定工作于2个电网之间,独立控制无功功率达到静态无功补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直流输电 电压源换流器 控制策略 无功功率 静态无功补偿 DIGSILENT powerFacto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储多功能并网逆变器及其电能质量优化策略
11
作者 肖永超 康家玉 +2 位作者 刘宝泉 孙博阳 于淼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712-3720,共9页
光伏并网系统配备一定容量的储能装置组成的交流微电网中使用了大量的非线性元件,当微电网中带有大量非线性负载时,易使微电网系统的电流波形出现畸变,产生谐波污染。为减小微电网系统并网对受纳电网的干扰,基于LCL并网逆变器结构,通过... 光伏并网系统配备一定容量的储能装置组成的交流微电网中使用了大量的非线性元件,当微电网中带有大量非线性负载时,易使微电网系统的电流波形出现畸变,产生谐波污染。为减小微电网系统并网对受纳电网的干扰,基于LCL并网逆变器结构,通过PI+重复控制的复合控制策略,在同时满足跟踪速度和精度基础上,实现对指令电流的追踪控制,能够有效抑制谐波电流、补偿无功功率。在复合控制基础上,考虑了光伏输出功率、负载功率突变,研究微电网与电网之间在不同模式下传输的不同功率,结果表明在该复合控制下的多功能并网逆变器依旧可以实现双重功能,最后通过仿真验证,该策略实现了谐波补偿和无功补偿,同时向电网传输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多功能并网逆变器 非线性负载 谐波补偿 无功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目标全场景的大规模光伏集群送端系统无功优化配置
12
作者 蔡锱涵 管霖 +3 位作者 张野 唐王倩云 黄磊 胡诗俊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102,共12页
大规模光伏集群通过多级交流输电线路组网并经柔性直流线路外送面临远距离输送、潮流频繁波动、缺乏常规同步电源支撑等挑战,无功电源配置成为确保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之一。基于此,针对无同步电源支撑的大规模光伏集群送端系统,对多电... 大规模光伏集群通过多级交流输电线路组网并经柔性直流线路外送面临远距离输送、潮流频繁波动、缺乏常规同步电源支撑等挑战,无功电源配置成为确保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之一。基于此,针对无同步电源支撑的大规模光伏集群送端系统,对多电压等级、大容量远距离交流输电系统中各级变电站的无功补偿优化配置问题进行了研究。根据无功规划中无功资源的全场景适应能力需求,提出包络式代表日场景集提取方法,并采用基于场景分解与组合的方法快速形成代表日无功优化补偿序列;为了提升系统在扰动后的动态调节能力,提出考虑换流站无功-电压控制裕度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针对新能源出力时序波动性所导致的静态无功补偿装置投切状态耦合问题,提出基于动态聚类平滑(DCS)的无功补偿分组配置方法。最后,通过中国西部某大规模光伏送端系统的实际算例验证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全面覆盖运行场景的无功-电压需求,在有效提升系统稳定性的同时显著降低计算复杂度,具有较好的通用性与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集群 送端系统 无功优化配置 静态无功补偿 动态聚类平滑 场景分解与组合 新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电气耦合与电网无功强度的调相机经济优化配置研究
13
作者 陈尚鹏 包广清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91,共9页
新能源发电设备无功弱支撑性往往难以满足电网近区短路故障稳定运行需求,常配置同步调相机等补偿装置以提高电网电压强度.针对新能源电力系统故障时调相机的配置优化问题,将电气距离纳入常规电压评价指标,提出考虑节点耦合的选址指标,... 新能源发电设备无功弱支撑性往往难以满足电网近区短路故障稳定运行需求,常配置同步调相机等补偿装置以提高电网电压强度.针对新能源电力系统故障时调相机的配置优化问题,将电气距离纳入常规电压评价指标,提出考虑节点耦合的选址指标,对该指标排序以筛选出调相机的拟接入位置;其次以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和等年值作为定容指标,选取满足电网无功强度时配置成本最小方案作为调相机较优配置方案;最后建立仿真案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出的同步调相机配置点在三相短路故障时,在保证电网电压强度的同时显著提升了配置方案的经济性,方法有效性得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功补偿 调相机配置 电气距离 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 选址定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风电场接入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约束网源协同规划方法
14
作者 陆明璇 梁毅 +3 位作者 张晓天 芦思晨 夏世威 李海洋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7-246,共10页
针对风电并网系统的暂态稳定性问题,文中研究了考虑风电场接入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约束网源协同规划方法,从规划和运行结合的视角增强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论文首先以系统网架(网)优化加强、无功补偿电源(源)位置和容量优化、同步机有功... 针对风电并网系统的暂态稳定性问题,文中研究了考虑风电场接入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约束网源协同规划方法,从规划和运行结合的视角增强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论文首先以系统网架(网)优化加强、无功补偿电源(源)位置和容量优化、同步机有功功率(源)调整为手段,建立了暂态功角稳定和暂态电压稳定的能量约束条件,提出了考虑双馈风机(DFIG)、静止无功补偿器(SVC)等元件动态特性以及暂态功角和暂态电压稳定约束的网源协同规划半不定优化模型;其次通过罚函数法将所提半不定优化模型转化为无约束优化问题,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求解了风电并网系统的网源协同规划策略;最后通过NewEngland10机39节点系统仿真验证了所提网源协同规划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暂态稳定 网架加强 无功补偿 协同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配电网网损灵敏度的储能系统与静止同步补偿器优化配置
15
作者 赵龙飞 李灵至 +1 位作者 郑迪 徐培栋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104,共11页
针对配电网有功和无功如何同时实现最优补偿这一问题,首次提出了计及网损灵敏度因子的储能系统(ESS)和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的位置和容量的优化配置方案。首先,对传统网损灵敏度参数进行改进并计算其结果;其次,基于改进网损灵敏度因... 针对配电网有功和无功如何同时实现最优补偿这一问题,首次提出了计及网损灵敏度因子的储能系统(ESS)和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的位置和容量的优化配置方案。首先,对传统网损灵敏度参数进行改进并计算其结果;其次,基于改进网损灵敏度因子的大小对ESS与STATCOM的补偿节点优先级进行排序;最后,构建经济总成本最小、静态电压稳定性指标最小的数学模型,并采用改进多目标粒子群优化(MOPSO)算法求解该模型。结果表明:通过采用改进网损灵敏度选择的补偿节点得到的电压稳定性指标比传统网损灵敏度减少了0.03,即电压波动更小;同时减少了0.26 Mvar的无功补偿量以及0.15 Mvar的储能容量,使补偿成本减少了5.3%;并且方案改进过后光伏消纳率达到了93.86%,减少了26%的有功网损;大大降低了补偿成本的同时有效提高了配电网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损灵敏度 静止同步补偿器 储能系统 有功无功协调补偿 容量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分布式光伏客户的无功补偿方案及平均功率因数计算方法
16
作者 邓得政 《农村电气化》 2025年第7期29-31,共3页
针对含分布式光伏客户功率因数较低导致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过高的问题,通过分析客户电气设备和电量数据,找出了无功补偿缺失与计算方法不足2个原因,并提出了无功补偿装置改造的具体方案和平均功率因数的改进计算方法,提升了含分布式光伏... 针对含分布式光伏客户功率因数较低导致功率因数调整电费过高的问题,通过分析客户电气设备和电量数据,找出了无功补偿缺失与计算方法不足2个原因,并提出了无功补偿装置改造的具体方案和平均功率因数的改进计算方法,提升了含分布式光伏客户的功率因数,保证了功率因数考核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伏 功率因数 无功补偿 改进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电动汽车和光伏的配电网演化动态博弈调度策略 被引量:8
17
作者 闫丽梅 曾家威 +3 位作者 徐建军 彭程 赵书琪 贾莹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6-323,共8页
针对大规模电动汽车的无序充电行为可能导致电网出现的三相不平衡问题,基于演化动态博弈模型,提出一种考虑三相负荷平衡和光伏消纳的电动汽车充电调度策略。首先,基于电动汽车接入时段的主观性以及光伏出力和负荷的不确定性,引入游牧集... 针对大规模电动汽车的无序充电行为可能导致电网出现的三相不平衡问题,基于演化动态博弈模型,提出一种考虑三相负荷平衡和光伏消纳的电动汽车充电调度策略。首先,基于电动汽车接入时段的主观性以及光伏出力和负荷的不确定性,引入游牧集群和定居集群之间的演化动态博弈方程;然后,考虑用户侧和电网侧双方利益关系,设计以最小化电动汽车充电费用、三相负荷不平衡度和无功需求为目标的调度优化模型;最后,通过对某商业区配电网算例进行仿真求解,对比分析三相有功曲线、三相无功曲线以及荷电状态曲线的变化趋势。算例结果表明,该调度策略可有效降低三相不平衡度,满足无功补偿的需求以及改善用户充电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配电网 电动汽车 功率控制 负荷管理 无功补偿 演化动态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顾直流电压安全与无功支撑的柔性直流输电故障穿越控制 被引量:4
18
作者 欧阳金鑫 陈纪宇 +2 位作者 李昂 陈宇捷 肖超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6129-6144,共16页
受端电网三相故障下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的直流电压骤升,可能引发过电压闭锁并威胁电网稳定。现有基于卸荷的VSC-HVDC故障穿越方法大多以直流电压为投切条件,未计及受端换流站交流母线电压和无功功率对直流电压安全的影响,可能因投... 受端电网三相故障下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的直流电压骤升,可能引发过电压闭锁并威胁电网稳定。现有基于卸荷的VSC-HVDC故障穿越方法大多以直流电压为投切条件,未计及受端换流站交流母线电压和无功功率对直流电压安全的影响,可能因投切条件不合理或受端换流站无功功率过大引发卸荷非必要投入,对交直流系统造成额外冲击并增加能量损失。为此,该文建立了受端换流站功率可行域,以刻画受端电网故障下受端换流站的功率控制能力;分析发现了受端换流站功率可行域的缩减特征,进而提出避免直流电压越限的受端电网故障极限切除时间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通过解析引发直流电压越限的门槛电压,提出基于最大限度避免直流电压越限的协调控制点的VSC-HVDC故障穿越控制方法。算例表明,所提方法在受端强电网或VSCHVDC卸荷风险较高的场景中,能够兼顾VSC-HVDC的直流电压安全和对受端电网的无功功率支撑,在最大限度避免卸荷投入的同时,尽可能地为受端电网提供无功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 交流故障穿越 直流电压 无功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功补偿与储能集成系统中H桥级联型功率变换器相内SoC快速均衡
19
作者 杜少通 武斌斌 +2 位作者 任鑫 郭向伟 朱军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8-66,共9页
无功补偿与储能集成系统应用于风、光电站具有经济性,其中H桥级联型功率变换器具有低功率因数运行特点,提升其相内SoC均衡速度有助于提升电池安全和储能系统容量利用率。在调制约束下,考虑相内SoC均衡中电压无功分量的叠加,分析不同功... 无功补偿与储能集成系统应用于风、光电站具有经济性,其中H桥级联型功率变换器具有低功率因数运行特点,提升其相内SoC均衡速度有助于提升电池安全和储能系统容量利用率。在调制约束下,考虑相内SoC均衡中电压无功分量的叠加,分析不同功率因数时功率单元的SoC均衡能力。基于分析,提出相内SoC的快速均衡方法,设计均衡控制电压有功分量叠加方法,充分利用功率单元的SoC均衡能力。基于各功率单元叠加的电压有功分量设计相应单元的无功分量叠加方法,提升功率单元的SoC均衡能力。仿真分析验证了相内SoC快速均衡控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功补偿 储能系统 级联H桥 相内SoC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无功功率补偿的交直流混联线路潜供电弧抑制措施
20
作者 刘洋 何柏娜 +7 位作者 崔荣喜 李辉 吴硕 孟凡涛 代维汉 尉元龙 王硕 张东进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26,41,共9页
随着电压等级提高、输送功率增大,系统无功功率变化更加频繁,不利于熄弧,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受到严重威胁。基于交直流混合无功补偿线路研究了混合无功补偿装置(hybrid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HRPC)补偿度对潜供电流与恢复电压... 随着电压等级提高、输送功率增大,系统无功功率变化更加频繁,不利于熄弧,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受到严重威胁。基于交直流混合无功补偿线路研究了混合无功补偿装置(hybrid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HRPC)补偿度对潜供电流与恢复电压影响,分析分级可控高抗与小电抗联动控制的措施对潜供电弧抑制效果,提出一种改进型旁路断路器时序控制策略。结果表明,串补度20%、补偿度70%及小电抗700 mH时,潜供电流与恢复电压幅值最小,抑制效果最佳。此外,采用潜供电弧熄灭后旁路断路器断开的控制策略能够进一步加快熄弧速率,提高单相重合闸成功率。研究成果为HRPC在远距离大容量混联线路中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无功补偿装置 交直流混联输电线路 潜供电弧 旁路断路器时序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