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SHU555A labeling on differentiation o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to neurocyte-like cells
1
作者 Yong Zhang Jing-Liang Cheng Juan Wang Hua-Li Li Lan Zhang Yun-Jun Yang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44-948,共5页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HU555A,a clinically approved iron nanoparticle,labeling on differentiation o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 into neurocyte-like cells in vitro.Methods:10 times dilu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HU555A,a clinically approved iron nanoparticle,labeling on differentiation o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 into neurocyte-like cells in vitro.Methods:10 times dilution of 10μl,20μl,40μl and 80μl SHU555A were added to 2ml of culture medium containing rat BMSCs to obtain four experimental groups of SHU555A labeling of BMSCs with ferri ion concentrations of 14μg/ml,28μg/ml,56μg/ml and 112μg/ml,respectively.2ml of culture medium with rat BMSCs did not contain SHU555A served as control group.The BMSCs of all the groups were pre-induced by bFGF,and induced by DMSO/butylated hydroxyanisole(BHA) for six hours,subsequently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 technique was employed to detect mRNA expression of nestin,neuronspecific analase(NSE) and glial fibrillary acid protein(GFAP).Western blot technique was used to detectprotein expression of nestin.Results:Quantitative-PCR revealed high mRNA expression of nestin,NSE and GFAP induced by DMSO/BHA in all the experimental groups,bu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s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not significant(P>0.05).Western blot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nestin protein expression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s and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SHU555A labeling do not affect differentiation of rat BMSCs into neurocyte-like cells in vitr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放射线 治疗方法 间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健骨方含药血清对ROBs和rBMSCs增殖、分化和矿化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周湘琳 王冬含 +2 位作者 施根根 赵良功 封士兰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58-963,共6页
目的观察补肾健骨方含药血清对大鼠颅骨成骨细胞(rat calvarial osteoblasts,ROBs)和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at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r BMSCs)细胞活性及分化、矿化的影响。方法制备补肾健骨方含药血清,将ROBs和r BMSCs... 目的观察补肾健骨方含药血清对大鼠颅骨成骨细胞(rat calvarial osteoblasts,ROBs)和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at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r BMSCs)细胞活性及分化、矿化的影响。方法制备补肾健骨方含药血清,将ROBs和r BMSCs分为5%、10%、15%、20%、25%浓度含药血清组、无药血清组及传统诱导组,分别对各组ROBs和r BMSCs进行成骨诱导。MTT法检测ROBs和r BMSCs细胞的增殖情况;用试剂盒检测ROBs和r BMSCs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茜素红染色法检测矿化结节形成。结果不同浓度含药血清组与空白无药血清组、传统诱导组相比,均不同程度地促进ROBs和r BMSCs的增殖,使ALP活性提高,增加钙化结节数量和面积。其中含药血清浓度为20%时促进ROBs增殖分化作用最佳,浓度为10%时促进r BMSCs增殖分化效果最为显著。结论不同浓度补肾健骨方含药血清均能够促进ROBs和r BMSCs的成骨增殖、分化和矿化,分别在浓度为20%和10%时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中药 含药血清 大鼠颅骨成骨细胞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增殖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oA信号通路在流体静压力调控大鼠BMSCs成骨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陈骥 刘艳丽 +2 位作者 赵寅华 李强 赵萤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8期695-698,703,共5页
目的:观察流体静压力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细胞骨架及成骨分化的影响,及RhoA发挥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BMSCs,随机分为对照组、RhoA激动剂组、拮抗剂组、压力组、激动剂+压力组及拮抗剂+压力组。流式细胞仪、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 目的:观察流体静压力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细胞骨架及成骨分化的影响,及RhoA发挥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BMSCs,随机分为对照组、RhoA激动剂组、拮抗剂组、压力组、激动剂+压力组及拮抗剂+压力组。流式细胞仪、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周期、细胞骨架,Real-time PCR检测成骨标志基因。结果:压力依赖RhoA的活性促进细胞周期启动、细胞骨架装配及成骨分化早期标志基因表达。结论:RhoA在压力导致的细胞周期启动、骨架装配及成骨早期分化的过程中具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静压力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周期 细胞骨架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细胞膜片和自组装多肽技术构建一种新型BMSCs膜片-RADA16组织工程复合体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李豆豆 周维维 +4 位作者 王蕾 刘露 李春绒 刘思麟 曹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10,共6页
目的:联合细胞膜片和自组装多肽技术构建一种新型BMSCs膜片-RADA16组织工程复合体。方法:利用BMSCs膜片包裹自组装多肽RADA16支架材料构建BMSCs膜片-RADA16组织工程复合体。用扫描电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复合体形貌及细胞形态、CCK-... 目的:联合细胞膜片和自组装多肽技术构建一种新型BMSCs膜片-RADA16组织工程复合体。方法:利用BMSCs膜片包裹自组装多肽RADA16支架材料构建BMSCs膜片-RADA16组织工程复合体。用扫描电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复合体形貌及细胞形态、CCK-8测定细胞增殖情况、RT-PCR技术检测自组装多肽支架对细胞成骨分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与BMSCs膜片相比,复合体的BMSCs在第3~8天细胞迅速增长,数量超过BMSCs膜片组(P <0. 05); RT-PCR结果显示,复合体的成骨相关基因表达水平高于BMSCs膜片组(P <0. 05)。结论:BMSCs膜片-RADA16组织工程复合体能够促进BMSCs的增殖和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 细胞膜片 自组装多肽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川芎嗪联合不同剂量PRP与BMSCs体外增殖、成骨细胞分化的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许洁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03-1005,I0013-I0015,共6页
目的:探讨盐酸川芎嗪联合不同比例的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体外增殖及其对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抽取已签订知情同意书的患者静脉血50 m L,二次... 目的:探讨盐酸川芎嗪联合不同比例的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体外增殖及其对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抽取已签订知情同意书的患者静脉血50 m L,二次离心法制备PRP,分别进行血小板计数分析。将体积分数为15%、30%、50%的PRP与80%盐酸川芎嗪按照1∶1.5混合加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液中,细胞达到80%融合,消化收集细胞,检测细胞的增殖状况;根据计数确定各组细胞培养,观察PRP和盐酸川芎嗪组对细胞培养的影响,并对PRP和盐酸川芎嗪组培养的细胞进行成骨诱导,确定其成骨分化特性。结果:各组PRP+盐酸川芎嗪促能够进MSCs增殖,达到80%融合时间更短,MSCs增殖明显优于对照组;MSCs增殖与PRP浓度呈正相关关系,随着PRP浓度增加细胞增殖效率显著增加。结论:PRP与盐酸川芎嗪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增殖有促进作用,与PRP体积分数和作用时间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富血小板血浆 盐酸川芎嗪 体外增殖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nx2在白藜芦醇诱导的小鼠BMSCs中的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6
作者 黄燕 霍静 +3 位作者 裴晋红 栗学清 汪军梅 宋丽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06-1012,共7页
为探讨成骨分化的主要调节因子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SVL)诱导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以及以Runx2... 为探讨成骨分化的主要调节因子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SVL)诱导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以及以Runx2为研究起点,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以表明白藜芦醇诱导BMSCs向成骨分化的可能机制。本研究用不同浓度的RSVL(10-9mol/L-10-7mol/L)作用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8 d。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Western印记法检测Runx2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及预测鼠Runx2蛋白的性质及特征。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0-9mol/L、10-8mol/L、10-7mol/L白藜芦醇诱导Runx2的mRNA表达水平分别增加6%(P> 0. 05)、30%(P<0. 01)、49%(P<0. 01);与对照组相比,10-9mol/L、10-8mol/L、10-7mol/L白藜芦醇诱导Runx2蛋白表达水平分别增加12%(P> 0. 05)、72%(P <0. 01)、94%(P <0. 01)。由此可见,白藜芦醇可显著上调BMSCs中Runx2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P<0. 01),且10-7mol/L的白藜芦醇诱导作用最强。生物信息学预测得知,Runx2属于碱性不稳定蛋白质;二级结构中无规卷曲占主导;存在102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97个潜在O-糖基化位点和8个N-糖基化位点;Runx2具有利于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的结构特点;P1启动子区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共28处。疏松的结构特征、丰富的修饰位点及多种转录因子结合位点为探讨白藜芦醇诱导BMSCs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nt相关转录因子2 白藜芦醇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543靶向TCF7L2调控BMSCs成脂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封宝红 喻业安 +3 位作者 晏莉 伍军 张艳霞 朱戈丽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770-1776,共7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543(miR-543)靶向调控转录因子7类似物2(TCF7L2)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成脂分化的影响。方法分离并鉴定大鼠BMSCs,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BMSCs成脂分化诱导过程中mi... 目的探讨微小RNA-543(miR-543)靶向调控转录因子7类似物2(TCF7L2)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成脂分化的影响。方法分离并鉴定大鼠BMSCs,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BMSCs成脂分化诱导过程中miR-543的表达变化;体外培养BMSCs细胞,对BMSCs细胞进行干预,过表达miR-543、抑制TCF7L2表达或同时过表达miR-543与TCF7L2,使用成脂分化诱导培养基培养,油红O染色检测BMSCs成脂分化;免疫印迹法检测BMSCs细胞TCF7L2、脂肪细胞蛋白2(aP2)、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543与TCF7L2的靶向关系。结果成功分离大鼠BMSCs;BMSCs成脂分化诱导处理1、2、3、4、5 d后miR-543表达水平降低;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miR-543与TCF7L2存在靶向关系;过表达miR-543或抑制TCF7L2表达,BMSCs油红O染色后OD值、aP2、PPAR-γ、C/EBP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过表达TCF7L2可部分逆转过表达miR-543对BMSCs细胞成脂分化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miR-543在大鼠BMSCs细胞成脂分化过程中下调表达,过表达miR-543可通过靶向抑制TCF7L2表达而抑制BMSCs细胞成脂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543 转录因子7类似物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脂分化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circRNAs ITCH/miRNAs靶向调控成骨分化、骨生成机制
8
作者 徐娣 魏伟强 +2 位作者 李莎 李文姝 蒋腾龙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83-690,共8页
目的 探讨外泌体(exosomes, Exo)来源环状RNA(circular RNAs, circRNAs)ITCH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成骨分化中的调控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将来自卵巢切除大鼠(OVX-Exo)和假手术大鼠(Sham-Exo)... 目的 探讨外泌体(exosomes, Exo)来源环状RNA(circular RNAs, circRNAs)ITCH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成骨分化中的调控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将来自卵巢切除大鼠(OVX-Exo)和假手术大鼠(Sham-Exo)的BMSCs来源外泌体与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共培养,以研究它们对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为了阐明ITCH对BMSCs的成骨分化影响,将BMSCs分为Sham-Exo(假手术)组、OVX-Exo(卵巢切除)组、OVX-Exo+mimic-NC组和OVX-Exo+ITCH mimic组。为了证实ITCH通过抑制miR-23a-5p表达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潜能,将BMSCs分为OVX-Exo+ITCH+mimic-NC组和OVX-Exo+ITCH+miR-23a-5p mimic组。通过定量实时PCR (qRT-PCR)确定BMSCs中ITCH、miR-23a-5p表达。分别通过CCK-8、茜素红染色和ALP染色检测细胞增殖、钙化结节和细胞活性情况。结果 与Sham-Exo组相比,OVX-Exo组TRAP阳性细胞的数量和破骨细胞标记物的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OVX-Exo中ITCH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Sham-Exo(P<0.01)。在BMSCs的成骨分化期间,ITCH表达在成骨诱导后的第5、7、9天显著增加(P<0.01)。与Sham-Exo组相比,OVX-Exo组和OVX-Exo+mimic-NC组BMSCs细胞增殖显著降低(P<0.05),而OVX-Exo+ITCH mimic组BMSCs细胞增殖显著高于OVX-Exo+mimic-NC组(P<0.05)。与Sham-Exo组相比,OVX-Exo组和OVX-Exo+mimic-NC组BMSCs细胞ALP活性和矿物质沉积显著降低(P<0.05),而OVX-Exo+ITCH mimic组BMSCs细胞ALP活性和矿物质沉积显著高于OVX-Exo+mimic-NC组(P<0.05)。miR-23a-5p mimic显著降低了ITCH-WT报告载体的荧光素酶活性,和miR-23a-5p抑制剂显著增加了ITCH-WT报告载体的荧光素酶活性。与OVX-Exo+ITCH mimic+mimic-NC相比,OVX-Exo+ITCH mimic+miR-23a-5p mimic组BMSCs细胞增殖、ALP活性和矿物质沉积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ITCH在介导Exo调节骨形成和骨吸收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过表达通过海绵miR-23a-5p促进BMSCs的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circrNAs ITCH mir-23a-5p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卵巢切除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SCs与PLGA支架构建组织工程化骨软骨复合组织 被引量:7
9
作者 梁耀中 查振刚 +7 位作者 郑力恒 谭文成 姚平 林宏生 夏吉生 张嘉晴 黄馨霈 屠美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8-173,共6页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体外分离培养后种植到孔径和孔隙率不同且复合不同胶原和生长因子的PLGA支架上再种植到大鼠肌袋内构建组织工程化骨软骨复合组织的可行性。方法:制作复合BMP-2和...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体外分离培养后种植到孔径和孔隙率不同且复合不同胶原和生长因子的PLGA支架上再种植到大鼠肌袋内构建组织工程化骨软骨复合组织的可行性。方法:制作复合BMP-2和Ι型胶原PLGA支架与复合bFGF、TGF-β1和Ⅱ型胶原PLGA支架后把两者用生物蛋白胶粘合形成复合支架,把体外培养扩增的BMSCs种植到复合支架上,植入实验组A组、对照组B组、空白组C组SD大鼠肌袋内,于术后4、8、12周取材,分别行大体观察、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Ⅱ型胶原免疫组化、ALP染色、扫描电镜、透视电镜观察。结果:实验组大体标本成骨区呈白色类骨样组织,质硬,成软骨区呈乳白色类软骨样组织,质较硬,两区融合;扫描电镜观察可见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及软骨细胞,透视电镜尚可见细胞浆内有大量的线粒体和内质网,并见大量胶原分泌,与对照组、空白组有明显区别,组织学评分表明A组较B、C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SCs体外分离扩增后种植到孔径和孔隙率不同且复合不同胶原和生长因子的PLGA支架上再植入动物肌袋可构建骨软骨复合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聚乙醇酸-乳酸共聚体 诱导 骨软骨复合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MP-2基因修饰自体BMSCs移植促进兔下颌骨牵张成骨新骨形成的X线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黄旋平 周诺 +3 位作者 杨媛媛 江献芳 李华 谢庆条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7-460,共4页
目的:探讨hBMP-2基因修饰自体BMSCs移植对兔下颌骨牵张成骨新骨形成的促进作用。方法:取新西兰白兔36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建立牵张成骨动物模型,在固定期第2天,实验组于牵张间隙注射200μl的BMP-2基因修饰的自体BMSCs(2×105... 目的:探讨hBMP-2基因修饰自体BMSCs移植对兔下颌骨牵张成骨新骨形成的促进作用。方法:取新西兰白兔36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建立牵张成骨动物模型,在固定期第2天,实验组于牵张间隙注射200μl的BMP-2基因修饰的自体BMSCs(2×105个细胞)悬液;对照组注射200μl的自体BMSCs(2×105个细胞)悬液;空白组注射200μl生理盐水。分别于固定2、6周摄X线片观察骨质愈合、改建情况。结果:通过X线观察并经过灰度值统计软件分析,在固定期2周及6周实验组牵张区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0.01)。结论:BMP-2基因修饰的自体BMSCs移植能有效促进兔下颌骨牵张成骨新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骨形成蛋白-2 基因修饰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牵张成骨 X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FN-γ对犬BMSCs增殖及分泌多种免疫抑制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丹婷 黄晓雅 +3 位作者 白利鹏 沈留红 曹随忠 余树民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2326-2331,共6页
目的:探讨IFN-γ对犬BMSCs增殖及分泌多种免疫抑制因子能力的影响。方法:从犬骨髓中分离培养BMSCs,通过免疫化学和诱导分化进行鉴定。利用梯度浓度IFN-γ刺激BMSCs,CCK-8检测细胞增殖情况;RT-qPCR检测BMSCs表面受体TLR3、TLR4的表达情况... 目的:探讨IFN-γ对犬BMSCs增殖及分泌多种免疫抑制因子能力的影响。方法:从犬骨髓中分离培养BMSCs,通过免疫化学和诱导分化进行鉴定。利用梯度浓度IFN-γ刺激BMSCs,CCK-8检测细胞增殖情况;RT-qPCR检测BMSCs表面受体TLR3、TLR4的表达情况,免疫抑制基因IDO1、IDO2、COX2的表达情况;ELISA检测BMSCs分泌的IL-10、HGF、TGF-β、PGE2和犬尿氨酸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经IFN-γ刺激后能有效促进BMSCs的增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SCs表达TLR3、IDO1、COX2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LR4、IDO2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溶性免疫抑制因子IL-10、HGF、犬尿氨酸的分泌增加,而PGE2和TGF-β的分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FN-γ促进犬BMSCs的增殖并且能够诱导BMSCs表达免疫抑制因子,提高其分泌可溶性抗炎因子的能力,提示IFN-γ在一定条件下可促进BMSCs的免疫抑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N-Γ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 增殖 免疫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酸环化酶(AC)基因家族在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超 杨栋 +5 位作者 张梦迪 周艳芬 邓传怀 张燕花 乔团团 王振山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28-32,共5页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是骨髓中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腺苷酸环化酶(adenylyl cyclase,AC)作为第二信使c AMP信号通路的重要组分,在BMSCs的成骨/成脂分化中具有重要作用,但BMSCs中AC亚型表达种类,尚待...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是骨髓中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腺苷酸环化酶(adenylyl cyclase,AC)作为第二信使c AMP信号通路的重要组分,在BMSCs的成骨/成脂分化中具有重要作用,但BMSCs中AC亚型表达种类,尚待明了。通过对小鼠BMSCs原代培养条件优化,获得最适培养条件下生长良好的细胞,提取其总RNA并反转录;采用RT-PCR和序列比对分析,鉴定了小鼠BMSCs中AC亚型的表达种类。研究发现:1小鼠BMSCs原代培养:以4.0×106cell/m L的骨髓单核细胞浓度培养,并于4 d首次换液,增殖速度快,可以达到后续实验要求;2原代小鼠BMSCs中AC亚型表达种类分别为AC2、AC3、AC4、AC6、AC7和AC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 原代培养 腺苷酸环化酶(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右归丸对去卵巢大鼠BMSCs成骨、成脂分化后Caspase-3/Bcl-2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千惠 任艳玲 +1 位作者 吴琼 葛心慈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004-2008,共5页
目的观察左、右归丸对去卵巢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及成骨、成脂分化后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雌性SD大鼠,取40只切除双侧卵巢制备模型,随机均分为模型组(1.0 g/kg蒸馏水)、左归丸组(9.45 g/kg左归丸)、右归丸组(10.26... 目的观察左、右归丸对去卵巢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及成骨、成脂分化后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雌性SD大鼠,取40只切除双侧卵巢制备模型,随机均分为模型组(1.0 g/kg蒸馏水)、左归丸组(9.45 g/kg左归丸)、右归丸组(10.26 g/kg右归丸)和补佳乐组(0.09 mg/kg戊酸雌二醇),另取10只作为空白组(1.0 g/kg蒸馏水),10只双侧切除卵巢周围少量脂肪作为假手术组(1.0 g/kg蒸馏水),各组灌胃给药12周后,处死大鼠,取股骨和胫骨体外培养BMSCs,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Western blot法观察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的蛋白表达。结果 MTT法显示,左、右归丸对BMSCs增殖有促进作用,左归丸效果更佳。成骨分化后,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Caspase-3蛋白表达上调(P<0.05,P<0.01),Bcl-2蛋白表达下调(P<0.01);与模型组相比,左归丸组、右归丸组Caspase-3蛋白表达下调而Bcl-2蛋白上调(P<0.05,P<0.01)。成脂分化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左归丸组和右归丸组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上调,Bcl-2蛋白下调(P<0.05),成骨、成脂分化后左归丸组与右归丸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左、右归丸均能抑制去卵巢大鼠BMSCs成骨、成脂分化后的凋亡,且左归丸有益于成骨分化,右归丸有益于成脂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归丸 右归丸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 成脂 CASPASE-3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预处理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凋亡和坏死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红 俞小芳 +4 位作者 滕杰 邹建洲 方艺 刘少鹏 丁小强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58-564,共7页
目的探讨低氧预处理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增殖、凋亡和坏死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全骨髓细胞贴壁法分离培养BMSCs,通过细胞成脂、成骨分化诱导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志... 目的探讨低氧预处理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增殖、凋亡和坏死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全骨髓细胞贴壁法分离培养BMSCs,通过细胞成脂、成骨分化诱导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志物(CD29、CD90、CD45)鉴定BMSCs;运用siRNA干扰技术沉默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HIF-1α)基因。将细胞分成6组:正常培养组、正常培养+转染阴性对照组、正常培养+HIF-1αRNA干扰组、低氧预处理组、低氧培养+转染阴性对照组及低氧培养+HIF-1αRNA干扰组,分别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流式细胞仪和乳酸脱氢酶(lactic acid dehydrogenase,LDH)活力测定等方法,检测各组BMSCs的增殖、凋亡和坏死情况;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检测各组BMSCs中HIF-1α、葡萄糖转运子-1(glucose transporter,GLUT-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培养的BMSCs具有成脂、成骨等多向分化潜能;流式检测呈现CD29和CD90高表达,CD45低表达;低氧预处理可促进BMSCs增殖,减轻坏死,对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低氧预处理组HIF-1α、GLUT-1及VEGF的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高于常氧培养组(P<0.05);给予低氧预处理组siRNA HIF-1α后其HIF-1α、GLUT-1及VEGF的蛋白及mRNA表达均明显低于未干扰前(P<0.05),且细胞增殖受抑制,细胞凋亡和坏死加重(与未干扰前相比,P<0.05)。结论低氧预处理可促进BMSCs的体外增殖,减轻坏死,其机制可能与低氧预处理后HIF-1α表达增加及上调其下游基因GLUT-1和VEGF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 低氧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力感受蛋白协同TNTs介导BMSCs分化中力学信号转导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于研 陈雷 程黎明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72-476,共5页
力学微环境作为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分化的重要调控因素,逐步使干细胞研究体系在细胞生物力学层面进行深入拓展,导致对细胞生物力学特性、力学基础结构单元、细胞间力学网络架构的研究成为... 力学微环境作为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分化的重要调控因素,逐步使干细胞研究体系在细胞生物力学层面进行深入拓展,导致对细胞生物力学特性、力学基础结构单元、细胞间力学网络架构的研究成为热点。本文通过综述BMSCs力学特性分析、整合素和钙粘蛋白的力学分子基础研究,结合隧道纳米管的内部骨架结构和力学几何性质,推测并构建了网络力学调控的主体框架,且探讨了力学网络微环境中上述重要力学结构协同作用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微环境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整合素 钙粘蛋白 隧道纳米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炎模型大鼠注射BMSCs和抗生素后血清中急性期蛋白水平变化的研究
16
作者 秦小惠 古再丽努尔.艾麦提 +1 位作者 邵伟 余雄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78-582,共5页
【目的】探讨乳房基底部移植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对实验性乳腺炎大鼠血清中急性期蛋白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通过乳头管灌注内毒素的方法建立实验性大鼠乳腺炎模型,并将70只SD雌性大鼠中的6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乳房基底部... 【目的】探讨乳房基底部移植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对实验性乳腺炎大鼠血清中急性期蛋白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通过乳头管灌注内毒素的方法建立实验性大鼠乳腺炎模型,并将70只SD雌性大鼠中的6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乳房基底部注射生理盐水)、抗生素组(乳房基底部注射抗生素,5 000万单位/侧)、移植BMSCs组[乳房基底部移植BMSCs50μL(1×106个)],每组20只。试验0和1 d各屠宰5只(三组共用),之后每组于试验2、5、7和9 d分别屠宰5只,心脏采血,制备血清,检测血清中结合珠蛋白(H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抗生素组血清中SAA、Hp、CRP水平于2、5、7 d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移植BMSC组Hp水平于2、5 d时、SAA水平于2、5、7 d时、CRP水平于5、9 d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BMSC和抗生素均能降低乳腺炎大鼠血清中急性期蛋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乳腺炎 急性期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源性生长因子对糖尿病小鼠BMSCs骨向分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翠 徐晓丽 +4 位作者 李金儒 朱彪 李欢 向光大 郭红延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65-869,共5页
目的:探讨髓源性生长因子(MYDGF)对糖尿病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其信号机制。方法:分离、培养糖尿病小鼠BMSCs,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BMSCs的成骨活性,茜素红染色观察钙结节,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成骨相... 目的:探讨髓源性生长因子(MYDGF)对糖尿病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其信号机制。方法:分离、培养糖尿病小鼠BMSCs,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BMSCs的成骨活性,茜素红染色观察钙结节,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Runx2、Osx、ALP和OCN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的磷酸化水平。结果:MYDGF呈浓度依赖性地增强ALP活性,促进钙结节形成,显著上调Runx2、Osx和ALP的表达(P<0.05),显著提高PI3K和Akt的磷酸化水平(P<0.05)。结论:MYDGF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糖尿病小鼠BMSCs骨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源性生长因子(MYDGF) PI3K/AKT信号通路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 成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夏泻心汤含药血清对胃癌细胞来源外泌体诱导BMSCs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董俊刚 刘喜平 +3 位作者 李沛清 王庆苗 朱中博 崔国宁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2-48,共7页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对胃癌细胞来源外泌体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方法荧光染料1,1′-双十八烷基-3,3,3′,3′-四甲基吲哚羰花青高氯酸盐(Dil)标记胃癌细胞来源外泌体,制备半夏泻心汤含药血清。实验分为空...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对胃癌细胞来源外泌体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方法荧光染料1,1′-双十八烷基-3,3,3′,3′-四甲基吲哚羰花青高氯酸盐(Dil)标记胃癌细胞来源外泌体,制备半夏泻心汤含药血清。实验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半夏泻心汤低、中、高剂量组及Shh阻断剂组,各组上室加入BMSCs细胞悬液,下室加入无外泌体血清的培养基,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下室加入胃癌细胞来源外泌体,模型组及空白组上室加入含10%正常对照血清,半夏泻心汤低、中、高剂量组上室内加入含10%半夏泻心汤低、中、高剂量含药血清,Shh阻断剂组上室加入含20μmol/L GANT61(Shh信号通路阻断剂)的10%空白血清。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BMSCs对胃癌细胞来源外泌体的摄取,MTT法检测各组BMSCs增殖率,Transwell小室检测BMSCs迁移、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Shh、Ptch1、Smo、Gli1、c-Myc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BMSCs内红色荧光标记平均光密度值(MOD)、细胞增殖率、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及Shh、Ptch1、Smo、Gli1、c-Myc蛋白表达升高(P<0.05),半夏泻心汤各剂量组各指标均下降,以高剂量组更明显(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可干预BMSCs对胃癌细胞来源外泌体的摄取,下调c-Myc蛋白及Shh信号通路Shh、Ptch1、Smo、Gli1蛋白表达,抑制胃癌细胞来源外泌体诱导的BMSCs增殖、迁移、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泻心汤 胃癌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 外泌体 SHH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F-1促进BMSCs迁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想忠 李章华 许海甲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08-415,共8页
骨髓中主要包括两种多能干细胞,即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HSCs)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BMSCs具有多种分化潜能,在一定条件下可向多种细胞方向分化,并且具有免疫调节能... 骨髓中主要包括两种多能干细胞,即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HSCs)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BMSCs具有多种分化潜能,在一定条件下可向多种细胞方向分化,并且具有免疫调节能力。由于取材方便,不会违背伦理问题。因此近年来,其在免疫调节及组织工程学方面的应用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 1,SDF-1)属于趋化因子家族,与其受体CXCR4(C-X-C Chemokine Receptor 4)相互作用后对BMSCs具有明显定向趋化作用,虽然近年来有很多研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但具体机制仍不十分清楚。本文对近年来SDF-1及其受体对BMSCs的趋化作用机制进行总结,旨在为后续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钴60的大鼠BMSCs细胞实验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路 贾骏麒 +3 位作者 田磊 靳丹 宗春琳 莫宏兵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33-436,共4页
目的:探索基于钴60放射源的γ射线用于建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实验模型的理想加载条件。方法:分别应用γ射线和X射线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进行梯度剂量(2~8 Gy)照射,照射后检测各剂量下细胞增殖能力和凋亡程度;并检测照射后... 目的:探索基于钴60放射源的γ射线用于建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实验模型的理想加载条件。方法:分别应用γ射线和X射线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进行梯度剂量(2~8 Gy)照射,照射后检测各剂量下细胞增殖能力和凋亡程度;并检测照射后各剂量下活细胞比例和NOX4合成量,进行组间比较。结果:4 Gy以上剂量γ射线可造成细胞形态、增殖能力下降、凋亡增加;4 Gy剂量亚组活细胞明显高于6、8 Gy剂量亚组;相同剂量的γ和X射线在抑制细胞增殖、促细胞凋亡、促NOX4合成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利用钴60放射源的γ射线在4 Gy剂量、2.538 Gy/min剂量率照射条件下可建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实验模型,与同等剂量的X射线具有较好的等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 Γ射线 X射线 钴6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