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化学聚合漆酚稀土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6
1
作者 唐洁渊 章文贡 高锋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1086-1092,共7页
采用电化学方法合成的聚合漆酚( EPU)与三异丙氧基稀土 Re (Pr, Nd, Eu)反应,生成稀土金属配合物 (EPU- Re3+ ).利用 FT- IR、荧光光谱、 XPS、 DMTA、 AES等手段对其表征,探讨其结构与性质 .证明了配合物中存在着稀土金属离子 Re... 采用电化学方法合成的聚合漆酚( EPU)与三异丙氧基稀土 Re (Pr, Nd, Eu)反应,生成稀土金属配合物 (EPU- Re3+ ).利用 FT- IR、荧光光谱、 XPS、 DMTA、 AES等手段对其表征,探讨其结构与性质 .证明了配合物中存在着稀土金属离子 Re3+与 EPU的配位作用,并引起进一步的交联,因而难溶于绝大多数有机溶剂,而且其玻璃化转变温度和耐热性能均得到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酚 电化学聚合 稀土 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个稀土-主族三金属Ln(Ⅲ)-Sr(Ⅱ)-K(Ⅰ)配合物的结构与发光性质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宏胜 李公春 +2 位作者 吴艳超 张万强 陈新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55-661,共7页
用2,4,6-吡啶三甲酸和稀土钐、镝或钆的高氯酸盐溶液、碳酸锶、碳酸钾在180℃水热条件下进行反应,制备出3个含有3种金属离子的配位聚合物[Ln Sr K(ptc)2(H2O)]n(Ln=Sm(1)、Dy(2)、Gd(3),H3ptc=2,4,6-吡啶三甲酸)。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 用2,4,6-吡啶三甲酸和稀土钐、镝或钆的高氯酸盐溶液、碳酸锶、碳酸钾在180℃水热条件下进行反应,制备出3个含有3种金属离子的配位聚合物[Ln Sr K(ptc)2(H2O)]n(Ln=Sm(1)、Dy(2)、Gd(3),H3ptc=2,4,6-吡啶三甲酸)。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三者具有相同的结构,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配合物中配体2,4,6-吡啶三甲酸根以2种不同的配位方式与3种金属离子配位,一种方式中连接了7个金属离子,另一种方式中连接了8个金属离子。Ln(Ⅲ)为八配位,与羧基上的6个氧原子和2个吡啶环上的2个氮原子配位;Sr(Ⅱ)也是八配位,配位原子均为氧原子;K(Ⅰ)与5个氧原子配位。荧光发射光谱表明,钐和镝的配合物在紫外光激发下均发射Sm(Ⅲ)和Dy(Ⅲ)两种离子的特征荧光,钆的配合物在紫外光激发下由于发生荷移跃迁而发射绿色荧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 6-吡啶三甲酸 稀土 配位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稀土铕(Ⅲ)配位聚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邓友娥 唐洁渊 +1 位作者 章文贡 肖荔人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49-53,共5页
 将铕的有机配合物NaEu(TTA)4与聚(苯乙烯 丙烯酸)(PSAA)反应制备了铕配位聚合物[Eu(Ⅲ) TTA PSAA],用电导、DTA TGA、荧光光谱等对其进行了表征。由于配合物中存在着Eu3+分别与TTA-和PSAA分子中羧基的配位作用,并进一步交联,因此配合...  将铕的有机配合物NaEu(TTA)4与聚(苯乙烯 丙烯酸)(PSAA)反应制备了铕配位聚合物[Eu(Ⅲ) TTA PSAA],用电导、DTA TGA、荧光光谱等对其进行了表征。由于配合物中存在着Eu3+分别与TTA-和PSAA分子中羧基的配位作用,并进一步交联,因此配合物样品均不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只能溶于N,N 二甲基甲酰胺和丙三醇/异丙醇的混合溶剂,且耐热性得到提高。配合物为褐色固体,在常温、紫外光下发出红光,主要是由于Eu3+离子的5D0→7F2跃迁。讨论了pH值对配合物荧光强度的影响,当pH=10时,合成的配合物具有最好的荧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金属有机配合物 配位聚合物 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柔性配体庚二酸组装的微孔稀土配位高聚物 被引量:4
4
作者 黄亮 张利萍 金林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13-417,388,共6页
合成了 3种新的庚二酸 ( H2 pim )稀土配位高聚物 [Nd( Hpim) ( pim) ( H2 O) ]n · 2 n H2 O ( 1 ) ,[RE2 ( pim) 3( H2 O) ]n· n H2 O[RE=Er( 2 ) ,RE=Ho( 3 ) ],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单晶 X射线衍射技术确定了其组成和... 合成了 3种新的庚二酸 ( H2 pim )稀土配位高聚物 [Nd( Hpim) ( pim) ( H2 O) ]n · 2 n H2 O ( 1 ) ,[RE2 ( pim) 3( H2 O) ]n· n H2 O[RE=Er( 2 ) ,RE=Ho( 3 ) ],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单晶 X射线衍射技术确定了其组成和晶体结构 .配合物 1为具有微孔的三维网状结构 .配合物 2和 3同构 ,通过两种类型的O— H… O氢键将由配位键构筑的二维骨架结构组装成三维超分子结构 .在这 3个配合物中 ,庚二酸配体在同一配合物的结构中均存在不同的构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柔性配体 配位聚合物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颖的稀土/烟酸的配合物的结构和光谱性质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陈义平 赵玲艳 +3 位作者 张汉辉 杨齐愉 孙瑞卿 傅华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4-178,共5页
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一个新颖的零维稀土和烟酸(3-吡啶酸)的化合物Gd_2(In)_6(H_2O)_4(1)(In=3-吡啶酸)。经单晶X-ray衍射分析可知,该配合物是2个钆离子通过4个烟酸上的双齿桥联的羧基连成的零维双核簇单元结构。在结构测定的基础上分别... 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一个新颖的零维稀土和烟酸(3-吡啶酸)的化合物Gd_2(In)_6(H_2O)_4(1)(In=3-吡啶酸)。经单晶X-ray衍射分析可知,该配合物是2个钆离子通过4个烟酸上的双齿桥联的羧基连成的零维双核簇单元结构。在结构测定的基础上分别开展了磁和热微扰下的二维相关红外光谱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热微扰下,羧基的伸缩振动的变化比较显著,这可能是和羧基与中心离子的配位能力很强,造成自身的化学键的松弛有关。同时,由于和Gd离子配位的O原子的羧基的配位方式的不同,使得在热微扰下Gd—O键的伸缩振动的响应的敏感程度不同。在磁微扰下,羧基的伸缩振动的变化比较也显著,这可能是因为羧基带有一个单位的负电荷;磁微扰下的二维紫外漫反射相关光谱中,吡啶环的π—π电子跃迁和配体到金属的LMCT荷移跃迁对磁微扰的变化比较敏感。同时还研究了该配合物的荧光和热重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羧酸配合物 二维相关光谱 红外光谱 固体紫外漫反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Phen-AA-MMA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潘远凤 郑安呐 +2 位作者 蔡平雄 肖惠宁 何北海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39-842,共4页
用先络合再聚合和先聚合再络合的方法,合成了稀土高分子铕(Eu)-邻菲罗啉(Phen)-丙烯酸(A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测试方法对其结构和物相进行了分析,表明铕与高分子基质发生配位。比较二者的荧光性质,发现得到的... 用先络合再聚合和先聚合再络合的方法,合成了稀土高分子铕(Eu)-邻菲罗啉(Phen)-丙烯酸(A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测试方法对其结构和物相进行了分析,表明铕与高分子基质发生配位。比较二者的荧光性质,发现得到的配位聚合物是一种良好的光致发光材料,在紫外光下发出亮度和单色性高的特征红色荧光,但当配位聚合物中铕离子(Eu3+)的质量分数达1.97%时,第二种方法合成的聚合物发生浓度猝灭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高分子 配位 荧光 甲基丙烯酸甲酯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Ce与对称配体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彦波 王晓兰 +1 位作者 尚威 王恩波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6-90,共5页
利用水热反应合成了一种稀土配合物[Ce2(bdc)2(Hbdc)2(H2O)]n.nH2O(bdc=间苯二甲酸).经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定了其结构,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056 1(2)nm,b=1.398... 利用水热反应合成了一种稀土配合物[Ce2(bdc)2(Hbdc)2(H2O)]n.nH2O(bdc=间苯二甲酸).经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定了其结构,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056 1(2)nm,b=1.398 0(3)nm,c=2.162 5(4)nm,β=95.61(3)°,R1=0.041 7,wR2=0.105 4,Z=4,V=3.177 6(11)nm3;该化合物是通过共价键连接的二维层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稀土 对称配体 水热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聚合漆酚钇的合成及其结构表征 被引量:1
8
作者 唐洁渊 章文贡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5-38,43,共5页
电化学方法合成的聚合漆酚 (EPU )通过与氯化钇的异丙醇溶液作用 ,得到聚合漆酚钇配合物(EPU- Y3 + )。采用红外光谱、荧光光谱、XPS光电子能谱、动态机械热分析 (DMTA)以及差热 -热重(DTA- TG)等手段进行表征 ,确定其配位结构 ,原于发... 电化学方法合成的聚合漆酚 (EPU )通过与氯化钇的异丙醇溶液作用 ,得到聚合漆酚钇配合物(EPU- Y3 + )。采用红外光谱、荧光光谱、XPS光电子能谱、动态机械热分析 (DMTA)以及差热 -热重(DTA- TG)等手段进行表征 ,确定其配位结构 ,原于发射光谱 (AES)结果表明 ,钇含量达 8.0 1%。配合物的电阻为 8.32× 10 10 Ω(EPU为 7.9× 10 10 Ω)。由于存在配位作用 ,引起配合物进一步交联 ,因而难溶于绝大多数有机溶剂 ,同时玻璃化转变温度和耐热性能均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聚合 漆酚 合成 结构表征 稀土 聚合漆酚钇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二羟基蒽醌与稀土离子的配位聚合物制备和性质 被引量:1
9
作者 秦梅 曾广赋 席时权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5-28,共4页
制备了三价稀土离子Ln ̄(3+)(Ln=La,Ce,Pr,Nb,Sm,Eu,Gd,Tb,Dy和Y)与1,4-二羟基蒽醌的配位聚合物。考察了这些配合物的热稳定性、磁性、导电性和红外光谱。
关键词 二羟基蒽醌 配位聚合物 稀土 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2-羧乙基)异氰尿酸酯与稀土金属的配合物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质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亚男 殷海菊 +2 位作者 党蓓君 黄文欢 龚国强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3期104-110,共7页
以合成新颖结构的荧光材料为目标,基于三(2-羧乙基)异氰尿酸酯(简称H_3tci)基础单元与稀土金属,在水热170℃条件下合成了一系列新颖的具有相同构型的配位聚合物,即{[Ln(tci)(H_2O)_2]·2H_2O}_n(Ln=Dy(1)、Eu(2)、Gd(3)、La(4)、Nd... 以合成新颖结构的荧光材料为目标,基于三(2-羧乙基)异氰尿酸酯(简称H_3tci)基础单元与稀土金属,在水热170℃条件下合成了一系列新颖的具有相同构型的配位聚合物,即{[Ln(tci)(H_2O)_2]·2H_2O}_n(Ln=Dy(1)、Eu(2)、Gd(3)、La(4)、Nd(5)、Sm(6)).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仪、FTIR、PXRD、TGA、荧光等,对聚合物的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为二维平面结构,在氢键作用下形成了三维网状结构,热稳定性能好,且配合物1、2、5、6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2-羧乙基)异氰尿酸酯 稀土金属 聚合物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基于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乙酸的稀土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性质研究(英文)
11
作者 胡冰 姚小强 +2 位作者 谢永强 张有明 魏太保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422-2432,共11页
用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乙酸(Hatma)为配体合成出2种新型同构的稀土配合物[Ln(atma)3(H2O)2]n(Ln=La(1),Nd(2))。配体和2个配合物的结构均由X-射线单晶衍射法确定,同时对配合物进行了IR,TGA及元素分析。单晶结构表明,配体属单斜晶... 用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乙酸(Hatma)为配体合成出2种新型同构的稀土配合物[Ln(atma)3(H2O)2]n(Ln=La(1),Nd(2))。配体和2个配合物的结构均由X-射线单晶衍射法确定,同时对配合物进行了IR,TGA及元素分析。单晶结构表明,配体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2.141 9(9)nm,b=0.400 76(17)nm,c=1.750 0(8)nm,V=1.495 0(11)nm3,Z=4;配合物1和2的晶体都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配合物1的晶胞参数为a=0.882 0(3)nm,b=1.230 6(4)nm,c=1.258 6(4)nm,V=1.291 3(7)nm3,Z=2;配合物2的晶胞参数为a=0.883 4(4)nm,b=1.228 3(5)nm,c=1.251 0(5)nm,V=1.282 1(9)nm3,Z=2。2个配合物均形成一维链状空间结构,通过丰富的氢键连接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抗菌试验表明,配合物比配体表现出更好的生物活性。初步的植物生长实验表明,配合物对油菜和小麦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配位聚合物 晶体结构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铕高分子荧光配合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郑创 郑果林 +2 位作者 刘帅 苏青春 张丹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4-30,共7页
稀土配合物作为发光材料已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为了使材料获得更稳定更持久的发光性能,本文以N-乙烯基甲酰胺(NVF)和丙烯酰胺(AM)为共聚单体,水为溶剂,在高温、引发剂条件下经自由基溶液聚合制备出含有氨基、羧基等多种配位官能团的水... 稀土配合物作为发光材料已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为了使材料获得更稳定更持久的发光性能,本文以N-乙烯基甲酰胺(NVF)和丙烯酰胺(AM)为共聚单体,水为溶剂,在高温、引发剂条件下经自由基溶液聚合制备出含有氨基、羧基等多种配位官能团的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两性聚乙烯胺(PVAm),并以此作为高分子配体,再辅以1,10-邻菲咯啉(phen)作为第二配体,用三价稀土离子铕(Eu)的盐溶液与之配位,制备出具有优良荧光效应的稀土配合物Eu(PVAm)3phen荧光粉。对高分子配体PVAm进行IR、NMR等分析,找出配位官能团,并对稀土配合物的外观形貌进行荧光显微镜等观察分析,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XRD等表征,并分析其紫外光谱、荧光光谱、荧光余辉亮度。配合物在220~275 nm范围内对紫外光有较强的吸收,最大吸收峰在260 nm处。配合物在580、593、614、650 nm的4处有明显的荧光发射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高分子配体 配位化合物 电子跃迁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镧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4
13
作者 闻林刚 许佳丽 +2 位作者 李皆富 王志亮 杨曙光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1-167,共7页
采用湿法纺丝技术,将海藻酸钠纺丝原液通过喷丝孔挤入到氯化镧溶液中,海藻酸与稀土镧离子(La^(3+))发生配位作用使得纤维凝固成形.在相同的纺丝条件下,与海藻酸钙纤维相比,海藻酸镧纤维的力学强度更高,在酸性条件下的稳定性更好.采用傅... 采用湿法纺丝技术,将海藻酸钠纺丝原液通过喷丝孔挤入到氯化镧溶液中,海藻酸与稀土镧离子(La^(3+))发生配位作用使得纤维凝固成形.在相同的纺丝条件下,与海藻酸钙纤维相比,海藻酸镧纤维的力学强度更高,在酸性条件下的稳定性更好.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电导率测试的方法来研究海藻酸与La^(3+)的相互作用,提出了其相互作用模型,并进一步研究了凝固浴浓度、pH值及温度对海藻酸镧纤维力学性能及溶胀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海藻酸镧纤维的交联度与其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镧纤维 稀土离子 配位络合 高分子-金属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酸与1,4,5,8-萘二酰亚胺衍生物的稀土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设计与合成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天磊 闫景辉 +2 位作者 耿爱芳 张宏 邹明强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15-1921,共7页
基于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理念,利用稀土硝酸铽[Tb(NO3)3]、有机配体BINDI(BINDI=N,N′-双(5-间苯二甲酸)-1,4,5,8-萘二酰亚胺)及Keggin型多酸H4SiW12O40·26H2O在溶剂热的条件下反应,成功合成出多酸基稀土配位聚合物Tb4[SiW12O40]&#... 基于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理念,利用稀土硝酸铽[Tb(NO3)3]、有机配体BINDI(BINDI=N,N′-双(5-间苯二甲酸)-1,4,5,8-萘二酰亚胺)及Keggin型多酸H4SiW12O40·26H2O在溶剂热的条件下反应,成功合成出多酸基稀土配位聚合物Tb4[SiW12O40]·[BINDI)]2·[DMA]16。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X-射线粉末衍射仪、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元素分析仪、荧光光谱仪和电子顺磁共振仪对稀土聚合物的结构组成、热稳定性、发光性能以及光致变色性能进行了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发现该稀土配位聚合物结晶于Tetragonal晶系,空间群为P42/n,展现出3D手性双螺旋网络结构特征,其中多酸阴离子SiW12O40(简写为{SiW12})镶嵌在稀土有机基团形成的孔道中;红外及紫外吸收光谱分析发现稀土Tb3+与配体(BINDI)配位成键;荧光光谱表明,在380nm的激发波长下,配体显示出最强荧光发射峰,位于441nm处,而化合物的最强发射峰位于471nm处。由于三价铽离子不易被氧化也很难被还原,所以化合物的荧光发射不能归因于金属与配体之间的电子辐射跃迁,且化合物的发射峰与配体的发射峰比较相近,因此荧光主要是配体BINDI的发光。另外Tb(Ⅲ)离子的特殊跃迁发射带没有出现是因为在荧光测试时由于光照的原因导致样品的颜色发生了突变,即发生了光致变色的现象,导致光诱导电子转移以致荧光猝灭。引起金属配合物荧光猝灭的原因通常是光致电子转移,而电子转移的方向是配体中的电子向金属空轨道转移(LMCT)所致,形成配合物后其最大发射峰红移或蓝移是由电子转移导致分子内电子分布的改变,从而引起HOMO-LUMO能隙的减小或增大所致,与配体荧光光谱相比,化合物的发射峰发生了红移。此外,电子顺磁共振结果表明由于化合物中的BINDI配体在紫外与可见光照射下发生电子转移形成配体自由基,以及多酸在光激发下,发生W^5+→W^6+的过程进一步促进该化合物发生光致变色现象。因此,该化合物具有极其敏锐光致变色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配位聚合物 多酸 单晶 光致变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钆基配位聚合物超微球的制备、上转换发光和磁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梦梦 徐华兰 +1 位作者 王雷 钟声亮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03-407,共5页
将上转换发光与磁共振成像相结合构建多模态的生物成像材料是目前在肿瘤治疗领域中的一种新趋势.该文通过简单的溶剂热法,以2-溴对苯二甲酸为配体,以Gd(NO_(3))_(3)·6H_(2)O、Yb(NO_(3))_(3)·6H_(2)O和Er(NO_(3))_(3)·6H... 将上转换发光与磁共振成像相结合构建多模态的生物成像材料是目前在肿瘤治疗领域中的一种新趋势.该文通过简单的溶剂热法,以2-溴对苯二甲酸为配体,以Gd(NO_(3))_(3)·6H_(2)O、Yb(NO_(3))_(3)·6H_(2)O和Er(NO_(3))_(3)·6H_(2)O为原料制备了兼具上转换发光与磁性的多功能钆基配位聚合物超微球.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球形貌均一且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在激发波长980 nm的近红外光激发下,该配合物呈现出较强的红光发射和稍弱的绿光发射带,它们分别对应于Er^(3+)的4F_(9/2)→~4I_(15/2)、~2H_(11/2)→~4I_(15/2)和~4S_(3/2)→~4I_(15/2)的能级跃迁.最后考察了不同实验条件对产物形貌及其发光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配位聚合物 发光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吩甲酰三氟丙酮铕配位聚合物纳米粒子及其薄膜的制备与光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志鹏 曾承辉 +2 位作者 帅敏 刘冉 钟声亮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1-418,426,共9页
采用简单的混合溶剂热、无模板剂的方法,以Eu(NO_3)_3·6H_2O为金属离子源、噻吩甲酰三氟丙酮(HTTA)为有机配体,成功制备了噻吩甲酰三氟丙酮铕配位聚合物(Eu-CP)纳米粒子.用不同手段对合成的产物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发光性能进行了研... 采用简单的混合溶剂热、无模板剂的方法,以Eu(NO_3)_3·6H_2O为金属离子源、噻吩甲酰三氟丙酮(HTTA)为有机配体,成功制备了噻吩甲酰三氟丙酮铕配位聚合物(Eu-CP)纳米粒子.用不同手段对合成的产物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混合,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采用旋涂法制备了系列不同原料配比的Eu-CP纳米粒子旋涂膜,并对比了它们的荧光强度.探讨了所得旋涂膜的光稳定性以及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稀土 噻吩甲酰三氟丙酮 纳米粒子 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框架》专辑序言──金属-有机框架:新型多功能材料 被引量:2
17
作者 程鹏 《应用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77-978,共2页
金属-有机框架是由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形成的三维框架材料,是近几十年来配位化学领域中发展较快的新型多功能材料。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金属-有机框架的研究呈现空前的增长,目前已有大于20000例的金属-有机框架被报道。金属-... 金属-有机框架是由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形成的三维框架材料,是近几十年来配位化学领域中发展较快的新型多功能材料。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金属-有机框架的研究呈现空前的增长,目前已有大于20000例的金属-有机框架被报道。金属-有机框架可变的金属中心及有机配体使其结构与功能具有多样性。金属中心的选择几乎覆盖了所有金属,包括主族元素、过渡元素和镧系金属。而配体的选择,除了传统的氮杂环和羧酸类配体外,还可以引入一些官能团对其进行修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材料 有机配体 框架研究 配位键 羧酸类 配位化学 镧系 氮杂环 主族 荧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