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源遥感数据尺度转换的夏玉米蒸散发融合模型研究
1
作者 胡笑涛 刘畅 +3 位作者 王亚昆 李高良 代秦 陈洪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31,共11页
蒸散发(Evapotranspiration,ET)是作物需水量的核心组分,也是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依据。本文以陕西关中宝鸡峡灌区夏玉米为研究对象,采用BP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 蒸散发(Evapotranspiration,ET)是作物需水量的核心组分,也是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依据。本文以陕西关中宝鸡峡灌区夏玉米为研究对象,采用BP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和极致梯度提升树(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4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无人机-卫星多源遥感数据协同校正模型,并以最优算法建立的模型校正卫星多光谱数据,实现无人机和卫星数据的尺度转换。利用校正后高精度卫星数据反演夏玉米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与株高(Crop height,hc)为蒸散发模型提供数据输入。分别采用双作物系数法、METRIC模型及Penman-Monteith(P-M)冠层阻力模型进行夏玉米蒸散发估算,引入贝叶斯模型平均(Bayesian model averaging,BMA)实现不同生育阶段各方法/模型权重的动态分配,最终得到玉米拔节-完熟期性能稳健的蒸散发BMA融合模型。结果表明:XGBoost算法在夏玉米拔节-完熟期的B/G/R/NIR波段建模精度均为最高,四波段建模结果决定系数(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R^(2))较算法ELM高出8.43%、8.67%、6.79%和10.41%;校正后的卫星多光谱数据LAI与hc反演结果R^(2)较原始卫星数据分别平均提高97%和67.5%;BMA融合模型在夏玉米拔节-抽雄期和蜡熟-完熟期较单一最优方法/模型(METRIC模型)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RMSE)降低39.3%~58.5%。本研究利用“协同校正-动态融合”显著提升了蒸散发遥感监测精度,可为水资源精细化管理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发 无人机 卫星遥感 尺度转换 协同校正模型 贝叶斯模型平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M和RAPIDEYE数据的森林植被盖度的尺度转换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海宾 邓华锋 +1 位作者 陈丽聪 高东启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8-92,共5页
以2009年辽宁省清原县的TM、Rapideye影像及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资料,运用阈值法在TM和Rapideye影像提取3种植被类型(针叶林、阔叶林、混交林),采用基于数理统计的尺度转换方法,建立三者之间的线性空间尺度转换模型并进行验证。... 以2009年辽宁省清原县的TM、Rapideye影像及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资料,运用阈值法在TM和Rapideye影像提取3种植被类型(针叶林、阔叶林、混交林),采用基于数理统计的尺度转换方法,建立三者之间的线性空间尺度转换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空间尺度转换模型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达到0.8以上。模型可用于植被类型的向上尺度转换,为应用中分辨率TM影像进行大面积不同森林植被准确监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类型 尺度转换 TM rapideye尺度转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多尺度预测模型与转换关系 被引量:5
3
作者 刘继龙 马孝义 +1 位作者 张振华 赵伟森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68-573,共6页
运用联合多重分形方法研究不同土层土壤饱和导水率与土壤基本物理特性的多尺度相关性,建立不同土层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多尺度预测模型,构建不同土层土壤饱和导水率之间的转换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土层土壤饱和导水率与土壤基本物理特性的... 运用联合多重分形方法研究不同土层土壤饱和导水率与土壤基本物理特性的多尺度相关性,建立不同土层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多尺度预测模型,构建不同土层土壤饱和导水率之间的转换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土层土壤饱和导水率与土壤基本物理特性的相关程度排序不同;在单一尺度和多尺度上,0~20 cm土层土壤饱和导水率与土壤基本物理特性的相关程度排序相同,20~40 cm土层土壤饱和导水率与土壤基本物理特性的相关程度排序不同;土壤饱和导水率多尺度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0~20 cm土层和20~40 cm土层拟合值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35 0和0.029 0;0~20 cm土层和20~40 cm土层土壤饱和导水率转换关系的计算精度较高,拟合值的均方根误差为0.037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饱和导水率 尺度预测模型 转换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ROSPECT和4-scale模型的光化学植被指数尺度转换 被引量:2
4
作者 于颖 刘敏 +4 位作者 范文义 卫甜甜 程腾辉 蒋博 张月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7-35,共9页
【目的】光化学植被指数(PRI)对于准确估计植被光能利用率(LUE)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在不同的尺度(叶片、冠层、景观尺度)上,PRI与LUE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不同。传感器获得的光谱为像元及冠层光谱,叶片尺度的PRILUE关系模型无法直... 【目的】光化学植被指数(PRI)对于准确估计植被光能利用率(LUE)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在不同的尺度(叶片、冠层、景观尺度)上,PRI与LUE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不同。传感器获得的光谱为像元及冠层光谱,叶片尺度的PRILUE关系模型无法直接用于冠层尺度的数据,因此需要对冠层尺度的PRI指数进行尺度转换。【方法】首先通过叶片尺度的PROSPECT模型,模拟不同生化参数下叶片的反射率与透射率,进而计算叶片尺度PRI指数与简单比值PRI指数(记为SR-PRI)。其次,将获得的叶片尺度反射率、透射率作为参数输入到4-scale模型中,获取不同叶面积指数(LAI)下冠层尺度的反射率,计算得出冠层尺度的PRI、SR-PRI。建立不同LAI下PRI、SR-PRI的冠层−叶片尺度转换函数,并对不同尺度上影响PRI、SR-PRI的因子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PRI、SR-PRI在进行冠层与叶片尺度转化过程中,都表现出很明显的线性关系,并且拟合效果(R2)呈现出随LAI的增大而增大的趋势。对比相同LAI水平下的PRI、SR-PRI的拟合结果发现,SR-PRI的拟合效果普遍要优于PRI。【结论】4-scale模型用来进行PRI与SR-PRI在冠层、叶片间的尺度转换是可行的,通过建立不同LAI下的尺度转换函数,可以实现将冠层尺度的PRI、SR-PRI转化到叶片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I SR-PRI PROSPECT模型 4-scale模型 尺度转换 光能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沟壑区植物蒸腾和植被蒸散估算尺度转换模型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于红博 杨劼 宋炳煜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0-94,共5页
对蒸散估算的尺度放大是研究的热点问题。选择有大量数据积累的鄂尔多斯高原皇甫川流域为研究区,利用点面结合的方式对数据进行补测,以生物学为基础,建立了植物蒸腾和植被蒸散模型,经验证,模拟效果较好。从而在植物叶片-个体-群落-景观... 对蒸散估算的尺度放大是研究的热点问题。选择有大量数据积累的鄂尔多斯高原皇甫川流域为研究区,利用点面结合的方式对数据进行补测,以生物学为基础,建立了植物蒸腾和植被蒸散模型,经验证,模拟效果较好。从而在植物叶片-个体-群落-景观尺度上实现了转换,为实现好的蒸散模拟提供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蒸腾 植被蒸散 尺度转换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模型在黄土高原丘陵区尺度转换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常欣 程序 +1 位作者 刘国彬 邱化蛟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2-147,共6页
针对黄土高原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方法中的尺度转换研究需要,利用较为先进的土地情景利用规划思路与土壤侵蚀与生产力测算模型APEX(AgriculturalPolicy/EnvironmentaleXtender),对于黄土高原区域综合治理典型面积为8.27km2的纸坊沟流... 针对黄土高原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方法中的尺度转换研究需要,利用较为先进的土地情景利用规划思路与土壤侵蚀与生产力测算模型APEX(AgriculturalPolicy/EnvironmentaleXtender),对于黄土高原区域综合治理典型面积为8.27km2的纸坊沟流域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模型模拟计算的水土流失量与实际观测量的误差小于10%,5年加权平均的作物模拟产量与实测值的差异不显著。据此计算了55km2县南沟不同轮作方式、不同耕作措施等生产设计所产生的不同结果,并经由计算结果做出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作方式 耕作措施 尺度转换 作物 黄土高原区 土壤侵蚀 水土流失量 测算模型 土地利用结构 土地可持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hen NDVI模型的NDVI尺度转换分形特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栾海军 邢宸硕 +2 位作者 张荣凯 何原荣 贺秋华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20,共9页
空间尺度问题是定量遥感重要而基础的问题之一,文章针对“分形方法是否适用于定量遥感地表参数的尺度转换研究”的问题进行实验验证。基于传统及改进的Chen NDVI尺度转换模型,获得NDVI不同空间升尺度影像,进而利用分形尺度转换模型分析N... 空间尺度问题是定量遥感重要而基础的问题之一,文章针对“分形方法是否适用于定量遥感地表参数的尺度转换研究”的问题进行实验验证。基于传统及改进的Chen NDVI尺度转换模型,获得NDVI不同空间升尺度影像,进而利用分形尺度转换模型分析NDVI尺度转换结果,以获取“分形方法在NDVI尺度转换研究中的适用性结论”。以厦门为研究区,利用上述分形模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1)若NDVI输入类型为均值,NDVI尺度转换特性更符合双对数直角坐标系下的线性函数关系,即分形特性;若NDVI输入类型为方差、方差/均值,NDVI尺度转换特性更符合直角坐标系下的对数函数关系;(2)农田在两种Chen NDVI模型及两种空间直角坐标系下所得拟合模型皆表现出显著的线性规律,尤其是其NDVI尺度转换分形特性表现显著;(3)综合而言,NDVI尺度转换结果具有分形特性,但NDVI尺度转换具有更为显著的直角坐标系下对数函数关系特性。文章所提出的融入精细地类信息的“类NDVI”地表参数通用尺度转换模型及尺度转换分形特性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值得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度转换 NDVI Chen NDVI模型 分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淮流域持续性强降水过程的多尺度物理模型 被引量:18
8
作者 孙建华 卫捷 +2 位作者 傅慎明 张元春 汪汇洁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41-754,共14页
本文对江淮流域持续性暴雨事件(PHREs)的多尺度物理模型和能量转换特征以及青藏高原东部对流系统东移影响下游地区降水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从欧亚大陆Rossby波列能量频散的角度揭示了江淮流域PHREs中纬度系统槽脊稳定的机制,定量分... 本文对江淮流域持续性暴雨事件(PHREs)的多尺度物理模型和能量转换特征以及青藏高原东部对流系统东移影响下游地区降水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从欧亚大陆Rossby波列能量频散的角度揭示了江淮流域PHREs中纬度系统槽脊稳定的机制,定量分析了冷暖空气的源地和输送路径,提出了江南型和江北型PHREs的多尺度物理模型。从天气尺度和次天气尺度之间的能量转换角度呈现了不同尺度系统相互作用的物理图像,指出背景场的能量供给是直接触发暴雨的次天气尺度系统维持的最重要因子,尤其是在对流层的低层,动能的降尺度级串(即能量由背景场传递给次天气尺度系统)最强。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东部对流系统东移影响江淮流域的降水是一系列天气系统配合和活跃的结果,主要由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二级地形和东部平原之间的热力环流、西南涡、二级地形以东中尺度涡旋和对流系统的共同影响。除了本文总结的内容,还有一些影响PHREs的因子值得深入研究,多尺度相互作用中的Rossby波源及其波列如何影响天气系统,中尺度系统对其背景场的能量反馈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暴雨事件(PHREs) 尺度物理模型 能量转换 波作用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关生长关系与生态学研究中的尺度转换 被引量:34
9
作者 韩文轩 方精云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83-593,共11页
生态学研究常常涉及不同的尺度 ,而不同尺度之间生态属性的转换是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难点 ,也是近年备受理论生态学界 ,尤其是植物生态学界重视的问题之一。相关生长理论及其应用的研究使一些生态属性的尺度转换成为可能。相关生长关系反... 生态学研究常常涉及不同的尺度 ,而不同尺度之间生态属性的转换是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难点 ,也是近年备受理论生态学界 ,尤其是植物生态学界重视的问题之一。相关生长理论及其应用的研究使一些生态属性的尺度转换成为可能。相关生长关系反映出生物身体大小对其身体结构、生理过程等属性的影响 ;而种群和群落甚至更大尺度上的许多生态特征都可以从有限的个体特征中表现出来。因此 ,人们有可能应用这些定量的相关生长关系 ,解决生态学研究中可能出现的无法直接测量或表征的不同尺度的问题。本文就相关生长理论模型进展及其在植物生态学中一些应用做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生长 尺度转换 尺度 分形分配网络模型 能量相当 生物量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SR数据大兴安岭地区叶面积指数反演及尺度转换验证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温一博 常颖 范文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0,共10页
叶面积指数(LAI)是气候研究和生态研究中重要的植被冠层结构参数,遥感技术为快速获取大面积叶面积指数提供了有效途径。大兴安岭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本文以大兴安岭为研究区域,根据森林林分特征,采用基于物理过程的4-Scale几何... 叶面积指数(LAI)是气候研究和生态研究中重要的植被冠层结构参数,遥感技术为快速获取大面积叶面积指数提供了有效途径。大兴安岭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本文以大兴安岭为研究区域,根据森林林分特征,采用基于物理过程的4-Scale几何光学模型,利用多角度MISR遥感数据反演该区域叶面积指数数据。几何光学模型特点在于参数具有物理意义,考虑地面反射的热点效应,模型反演过程不依赖于样本数据适用于大区域反演研究,MISR数据提供同一区域多角度遥感数据,有效解决了单一观测角度植被指数和叶面积指数函数关系饱和点低的问题。由于地面验证数据空间尺度无法满足MISR数据的空间分辨率,本文采用TM数据对样地实测叶面积指数数据进行尺度转换,针对不用坡向叶面积指数空间异质性进行分析,讨论不同空间分辨率验证数据的合理性,研究表明大兴安岭区域使用600 m空间分辨率验证数据对MISR数据反演结果检验最优,该分辨率下叶面积指数变化随空间尺度变化趋于稳定,并较好地避免了2种遥感数据几何配准带来的误差。结果表明:4-Scale几何光学模型适用于我国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叶面积指数反演,实验中MISR数据反演叶面积指数的平均绝对误差为25.6%、均方根误差为0.622。本研究为大兴安岭地区叶面积指数大区域快速定量反演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积指数 多角度遥感 几何光学模型 查找表法 尺度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散发时间尺度转换在日降雨径流过程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相虎 任立良 +1 位作者 张奇 王刚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49-756,共8页
针对目前研究蒸散发时间尺度转换方面的不足,构建了月蒸散发时间尺度转换模型,对淮河史灌河流域黄泥庄小流域1982-1987年月蒸散发能力进行逐栅格解集,并与改进后的AFFDEF分布式水文模型耦合进行日径流过程模拟.结果显示:解集产生的日蒸... 针对目前研究蒸散发时间尺度转换方面的不足,构建了月蒸散发时间尺度转换模型,对淮河史灌河流域黄泥庄小流域1982-1987年月蒸散发能力进行逐栅格解集,并与改进后的AFFDEF分布式水文模型耦合进行日径流过程模拟.结果显示:解集产生的日蒸散发能力随时间在平均值附近波动变化,能很好地体现日蒸发量的时间变异特点;模拟的日径流过程的精度较高,平均Nash效率系数在80%以上,径流深相对误差都在10%以内,平均泊松相关系数为0.912,模拟流量过程曲线与实测值匹配的较好;经与采用平均解集模式的模拟结果对比发现,耦合蒸散发时间尺度转换模型后的模拟精度与前者大体相当,部分指标略优于前者.蒸散发时间尺度转换模型解集产生的日蒸散发量序列能够反映日蒸发量的时间变异特点,更能满足区域日降雨径流过程模拟的需要,可为解决资料匮乏区域水文模拟提供一个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发 时间尺度转换 AFFDEF模型 水文过程 黄泥庄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尺度词袋模型的图像快速分类方法
12
作者 肖哲 秦志光 +2 位作者 丁熠 蓝天 于跃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97-1001,共5页
提出一种新的框架用于改进传统词袋模型效率较低的问题。该方法建立在通过小波变换获取的低尺度图像表示上,利用在低尺度图像上提取单尺度的SIFT特征,建立低尺度视觉词典。由于大幅度减少了图像初始特征维数,该方法可以快速建立视觉词典... 提出一种新的框架用于改进传统词袋模型效率较低的问题。该方法建立在通过小波变换获取的低尺度图像表示上,利用在低尺度图像上提取单尺度的SIFT特征,建立低尺度视觉词典。由于大幅度减少了图像初始特征维数,该方法可以快速建立视觉词典,并且有效地降低后续图像分类所花费的时间。通过对Caltech101数据集全部8 677张图像的分类测试显示,该方法可以在保证分类性能的同时,有效地提升基于传统词袋模型的图像分类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全面提升金字塔匹配的词袋模型分类性能和分类效率,普遍用于传统词袋模型及其衍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袋模型 计算机视觉 图像分类 尺度不变特征转换 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景观中水土流失的空间变异与尺度变异 被引量:35
13
作者 邱扬 傅伯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30-337,共8页
综述了景观格局与水土流失过程的空间变异与尺度变异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进展 ,提出了水土流失空间变异与尺度变异的研究方向。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尺度变异一般处于单一尺度变异和多重尺度变异的连续体之中。尺度转换即尺度外推包括尺度... 综述了景观格局与水土流失过程的空间变异与尺度变异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进展 ,提出了水土流失空间变异与尺度变异的研究方向。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尺度变异一般处于单一尺度变异和多重尺度变异的连续体之中。尺度转换即尺度外推包括尺度上推和尺度下推 ,其可行性决定于尺度变异特征。水土流失不仅是多因子综合影响的一个复杂的时空变异过程 ,而且也是一个典型的多重尺度变异过程。传统的水土流失研究一般集中在坡面径流小区和小流域两个单一尺度上 ,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水土流失的空间尺度外推和过程分析。近年来 ,尽管国内外很多学者开始关注水土流失的尺度变异及其影响因子 ,但只是对水土流失在不同大小的样地尺度以及小集水区尺度上的差异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初步的比较研究 ,尤其缺乏水土流失及其相关环境因子的连续尺度变异特征的机制分析。空间变异和尺度变异研究方法包括统计模型模拟法、物理模型与物理过程模拟法以及综合分析与综合预报法三大类。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和其特定的适宜性 ,最佳方法组合的选取因研究对象、研究地区和研究时间的不同而异。土壤侵蚀预报模型包括经验统计模型和物理过程模型 ,就解决水土流失的跨尺度关系而言 ,基于物理过程的空间分布式的土壤侵蚀预报模型显著优于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水土流失 空间变异 尺度变异 尺度转换 土壤侵蚀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漠灌木生物量多尺度估测——以梭梭为例 被引量:35
14
作者 陶冶 张元明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0,共10页
灌木是荒漠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生物量估算与分配特征是研究荒漠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物质和能量流动的重要指标。但目前关于荒漠灌木生物量的研究仍较缺乏。破坏性的生物量估测方法不适宜在生态系统脆弱的荒漠地区大面积使用,因... 灌木是荒漠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生物量估算与分配特征是研究荒漠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物质和能量流动的重要指标。但目前关于荒漠灌木生物量的研究仍较缺乏。破坏性的生物量估测方法不适宜在生态系统脆弱的荒漠地区大面积使用,因此通过模型法对灌木生物量进行多尺度估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准噶尔荒漠生态系统建群种——梭梭为例,选择多种植物外部形态特征参数,利用相关生长模型(幂函数),分别在单株、样方及区域尺度对梭梭的地上(AGB)和地下生物量(BGB)进行建模和估算。结果表明,以植冠体积(CH)为指标的估测模型(AGB=0.3628×CH0.9605)能较好地反映梭梭单株地上生物量累计特征,而单株地下生物量可通过模型BGB=0.8737×AGB0.9394得到。样方内梭梭总冠幅面积(TC)是估测样方(0.1hm2)总生物量(TAGB=0.6757×TC1.1343,TBGB=0.6384×TC1.0959)的有效参数。在大尺度上(区域),利用梭梭相对盖度(RC)估测其生物量密度(DAGB=0.0921×RC1.1343,DBGB=0.0796×RC1.0959)具有良好效果,进而结合区域面积得到梭梭总生物量。研究表明,相对盖度的方法从生物量密度的角度解决了尺度转换问题,使用时没有尺度限制。未来还可以通过航拍、遥感等手段快速获取相关区域梭梭群落相对盖度,结合上述模型准确估测其地上、地下生物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模型 尺度转换 相对盖度 植冠体积 梭梭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过程及其尺度响应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鸣远 杨素堂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19-1228,共10页
水文循环机制涉及到各个尺度界面的水文过程关系。水文变量(降雨、径流等)随时间和空间变化很大,是与尺度响应的非线性过程。尺度转换是建立合适的参数去描述这些过程,涉及到如何穿越不同尺度约束体系(水文过程)的限制。基于对水文响应... 水文循环机制涉及到各个尺度界面的水文过程关系。水文变量(降雨、径流等)随时间和空间变化很大,是与尺度响应的非线性过程。尺度转换是建立合适的参数去描述这些过程,涉及到如何穿越不同尺度约束体系(水文过程)的限制。基于对水文响应及其尺度转换认识所建立起来的现行水文模型的主流是还原分析方法,采用小尺度演绎方法,过度参数化成为习以常规,导致无资料流域预测结果的很大不确定性。因此,尺度转换是水文过程研究所面临的主要难点和热点问题。水文模型只有建立在对尺度相关的水文过程深刻理解基础上,对于预测水文响应才是有效的。预测径流在时间和空间的结果是根据径流系统穿越尺度过程的动态分析得出的,把尺度分析转变于水文变量的谱分析,即通过水文变量的谱相分析,认识发生在不同尺度范围内潜在的秩序和规律,研究他们形成的机制,寻求决定水文过程规则的通用表达方式,开发尺度转换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过程 尺度转换 水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气象相关性的风-光新能源联合场景生成
16
作者 孙大雁 周皓阳 +2 位作者 梁志峰 刘毅 宋宗朋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18,共9页
风光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为电力系统运行带来了新的挑战,为满足新型电力系统调度规划与供电能力评估的需求,提出一种考虑气象相关性的风光新能源出力联合场景生成方法。通过计算影响风光新能源出力的关键气象因素之间的相关性,验证了联... 风光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为电力系统运行带来了新的挑战,为满足新型电力系统调度规划与供电能力评估的需求,提出一种考虑气象相关性的风光新能源出力联合场景生成方法。通过计算影响风光新能源出力的关键气象因素之间的相关性,验证了联合场景生成的合理性,基于历史气象数据进行特征聚类,划分出不同的典型天气场景;使用时间序列生成对抗网络(time-series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TimeGAN)生成不同天气类型下的气象资源场景,并建立场景优化模型将日尺度场景拼接成年度场景,通过功率转换模型将气象场景转换为新能源出力场景。算例分析表明,所提方法生成的新能源出力场景具有较好的时间相关性,且在概率分布及波动特性上接近真实场景,生成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场景生成 尺度场景 时间序列生成对抗网络 功率转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局部差分模型描述的彩色图像配准技术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攀超 王宗义 林欣堂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0-37,共8页
针对光照方向、强度、色彩或摄像头参数等因素的变化导致待配准彩色图像对间存在复杂的色彩变化,从而严重影响彩色图像配准效果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对彩色变化不敏感的彩色图像配准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彩色图像间的von Kries彩色变换模型... 针对光照方向、强度、色彩或摄像头参数等因素的变化导致待配准彩色图像对间存在复杂的色彩变化,从而严重影响彩色图像配准效果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对彩色变化不敏感的彩色图像配准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彩色图像间的von Kries彩色变换模型,建立图像的彩色不变量空间,在此空间利用尺度不变量特征转换(SIFT)算法完成特征点的检测;为加快运算速度,采用2阶局部差分模型(LDP)方法对特征点进行描述,并完成彩色图像特征间的初匹配;再进一步利用RANSAC算法消除误匹配特征点对,得到最终的匹配特征点对.实验结果表明,该彩色图像配准方法与其他算法相比,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得彩色图像间的映射关系,因此更加适合存在色彩变化的彩色图像的配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图像配准 彩色不变量特征 尺度不变量特征转换算法 局部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SI的视觉注意力模型及其在船只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8
作者 叶聪颖 李翠华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4-488,共5页
根据现有关于视觉心理学研究的相关成果和计算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HSI颜色空间特征提取的视觉注意力模型,并应用于海上目标检测.首先把输入的RGB图像转换到HSI空间上,采用高斯金字塔和center-surround算子获得HSI三个分量下各自多尺度... 根据现有关于视觉心理学研究的相关成果和计算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HSI颜色空间特征提取的视觉注意力模型,并应用于海上目标检测.首先把输入的RGB图像转换到HSI空间上,采用高斯金字塔和center-surround算子获得HSI三个分量下各自多尺度的视觉差异,通过对不同特征图的规格化和线性融合获得综合的显著图.该方法应用于多种海上目标图像均取得较好效果,背景中的海浪杂波得到了有效抑制,提取得到的显著区域包括了待检测的目标且范围较小,为后继的处理和分析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I 模型 视觉 船只 心理学研究 图像转换 目标检测 特征提取 颜色空间 计算模型 海浪杂波 目标图像 方法应用 线性融合 尺度 D算子 金字塔 RGB 规格化 特征图 海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水文模型在森林水文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9
作者 于澎涛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31-438,共8页
在探讨森林水文模型发展历史的基础上 ,着重分析了分布式水文模型的理论基础、类型和特点。与传统的集总式模型相比 ,分布式水文模型考虑了流域内部各地理要素的空间异质性 ,可以反映流域内部水文过程的时空变化 ,从而更加准确地预测自... 在探讨森林水文模型发展历史的基础上 ,着重分析了分布式水文模型的理论基础、类型和特点。与传统的集总式模型相比 ,分布式水文模型考虑了流域内部各地理要素的空间异质性 ,可以反映流域内部水文过程的时空变化 ,从而更加准确地预测自然和人为因素对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影响 ,为流域的科学管理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景观生态学可以作为分布式模型进一步发展的理论基础 ,地理信息系统 (GIS)技术可以为分布式模型的实现提供技术支持 ,在此基础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水文模型 流域管理 尺度转换 森林水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裂缝性油藏多尺度地质建模技术 被引量:8
20
作者 孙志勇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2-77,共6页
胜利油区探明的碳酸盐岩油藏以裂缝性油藏为主,裂缝发育和分布规律复杂,传统的建模方法很难描述清楚裂缝网络的非均质性和不连续性,导致该类油藏采收率和采出程度较低.以车古201潜山复杂裂缝性油藏为例,综合应用岩心、成像测井、野外露... 胜利油区探明的碳酸盐岩油藏以裂缝性油藏为主,裂缝发育和分布规律复杂,传统的建模方法很难描述清楚裂缝网络的非均质性和不连续性,导致该类油藏采收率和采出程度较低.以车古201潜山复杂裂缝性油藏为例,综合应用岩心、成像测井、野外露头、常规测井、地震反演等数据,在分析裂缝发育规律基础上,采用最先进的离散裂缝网络(DFN)建模技术建立了大、中、小不同尺度的裂缝网络模型及岩块系统的物性模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符合油藏的实际地质情况,较好地体现了裂缝性储层的特征,探索形成的裂缝性油藏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对同类油藏的建模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油藏 离散裂缝网络模型 尺度地质建模 模型参数等效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