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菜联合收获机不同脱粒元件对脱离性能的影响试验 被引量:8
1
作者 黄鹏 廖庆喜 +2 位作者 宗望远 李海同 李平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47-51,共5页
利用自行研制的纵轴流脱离试验台及切纵轴流联合收获机,对钉齿、钉齿-短纹杆组合、短纹杆、长纹杆4种不同脱粒元件进行了油菜脱离性能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短纹杆脱粒元件对应的脱前损失率为4.58%,筛下脱出率为95.38%,其综合脱离性... 利用自行研制的纵轴流脱离试验台及切纵轴流联合收获机,对钉齿、钉齿-短纹杆组合、短纹杆、长纹杆4种不同脱粒元件进行了油菜脱离性能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短纹杆脱粒元件对应的脱前损失率为4.58%,筛下脱出率为95.38%,其综合脱离性能较优,能有效地减轻清选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联合收获 脱粒元件 脱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置差速轴流脱分选系统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志明 吕彭民 +3 位作者 陈霓 李骅 刘正怀 陈德俊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3-61,共9页
针对横置轴流滚筒长度受限和脱出物在清选筛入口一角堆积严重的问题,设计了以同轴差速脱粒滚筒、圆锥形清选风机、双层振动筛和螺旋板齿式复脱器为主要工作部件的横置差速轴流式脱分选系统。为了提升横置差速轴流脱分选系统工作性能,设... 针对横置轴流滚筒长度受限和脱出物在清选筛入口一角堆积严重的问题,设计了以同轴差速脱粒滚筒、圆锥形清选风机、双层振动筛和螺旋板齿式复脱器为主要工作部件的横置差速轴流式脱分选系统。为了提升横置差速轴流脱分选系统工作性能,设计了喂入量为2 kg/s的试验台,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法进行工作性能试验,考察差速滚筒转速组合、圆锥形风机叶片锥度、差速滚筒高低速段长度配比3个因素对损失率、破碎率、含杂率和脱粒功耗4个性能指标的影响。建立了损失率、破碎率、含杂率、脱粒功耗的回归数学模型,利用Matlab优化工具箱对回归数学模型进行了多目标优化计算。结果表明:影响横置差速轴流脱分选系统损失率、含杂率的3个因素主次顺序依次为差速滚筒转速组合、圆锥形风机叶片锥度、差速滚筒高低速段长度配比;影响横置差速轴流脱分选系统破碎率、脱粒功耗的3个因素主次顺序依次为差速滚筒转速组合、差速滚筒高低速段长度配比、圆锥形风机叶片锥度;最优参数组合为:差速滚筒转速组合750、850 r/min,风机叶片锥度3.8°,高速段比例30%;对应工作性能指标为:损失率1.57%、破碎率0.71%、含杂率0.38%,脱粒功耗6.67 k W/kg。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横置差速轴流脱分选系统工作性能指标优于行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收获机 差速脱粒 脱分选系统 性能试验 回归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联合收获机集成式纵轴流脱离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7
3
作者 李海同 万星宇 +2 位作者 王华 蒋亚军 廖庆喜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8-116,共9页
针对油菜联合收获机链耙式输送器结构复杂、输送路程长、存在堵塞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集成式纵轴流脱粒分离装置,将强制喂入装置与纵轴流脱粒分离装置合二为一,二者呈"T"字形垂直排布,取代传统的链耙式输送器,依靠强制喂入装置... 针对油菜联合收获机链耙式输送器结构复杂、输送路程长、存在堵塞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集成式纵轴流脱粒分离装置,将强制喂入装置与纵轴流脱粒分离装置合二为一,二者呈"T"字形垂直排布,取代传统的链耙式输送器,依靠强制喂入装置和纵轴流脱粒分离装置实现油菜输送、抓取、脱粒分离功能。依据集成式纵轴流脱粒分离装置的工作过程,确定了强制喂入轮和纵轴流脱粒滚筒直径和转速等主要参数。试验表明,喂入量为2.0 kg/s,强制喂入轮转速在300~450 r/min时,该装置脱粒油菜的夹带损失率低于1.31%;强制喂入轮转速为400 r/min、喂入量在1.0~2.5 kg/s时,夹带损失率低于1.18%,符合油菜脱粒分离装置的设计指标。田间试验表明集成式纵轴流脱粒分离装置可适应油菜联合收获机的作业要求,实现物料由割台至脱粒分离装置的均匀连续输送和脱粒分离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联合收获机 集成式纵轴流脱粒分离装置 强制喂入装置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喂入联合收获机回转式栅格凹板脱分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正怀 戴素江 +3 位作者 田立权 陈霓 王志明 陈德俊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9-178,共10页
针对半喂入联合收获机在收获高产水稻时容易发生脱粒滚筒堵塞、影响作业效率等问题,设计了可沿脱粒滚筒圆弧方向循环运转的回转式栅格凹板脱粒分离装置。对被脱物质点进行了受力分析,建立了回转式凹板的动力学微分方程;在自行设计的回... 针对半喂入联合收获机在收获高产水稻时容易发生脱粒滚筒堵塞、影响作业效率等问题,设计了可沿脱粒滚筒圆弧方向循环运转的回转式栅格凹板脱粒分离装置。对被脱物质点进行了受力分析,建立了回转式凹板的动力学微分方程;在自行设计的回转式栅格凹板脱分装置试验台上进行了二次旋转组合试验,建立了脱粒滚筒转速x1、回转栅格凹板线速度x2、夹持喂入链速度x3对损失率y1、破碎率y2、含杂率y3和脱分选功耗y4等工作性能指标的回归分析模型,并进行了多目标优化计算。结果表明:动态的回转栅格凹板可有效防止脱粒滚筒堵塞;最佳工作参数组合为x1=550 r/min,x2=1 m/s,x3=1.2 m/s,对应y1=2.14%、y2=0.2%、y3=0.6%。田间对比试验表明:具有回转式栅格凹板脱分装置的试验机收获高产稻时可全幅快速顺畅作业,工作效率比固定式栅格凹板的对比机提高30%以上。经法定机构检测,各项性能指标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喂入联合收获机 回转式栅格凹板 脱分装置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收割机脱粒分离装置的应用现状及发展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李洪昌 李耀明 徐立章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23-225,228,共4页
结合脱粒机械的脱粒原理及其工艺,从工作原理、结构特点、性能指标、适应条件等方面论述了不同类型脱粒分离装置所具有的优势与存在的不足,并分析了联合收割机脱粒分离装置的发展进程与趋势,为联合收割机脱粒分离装置的进一步研究提供... 结合脱粒机械的脱粒原理及其工艺,从工作原理、结构特点、性能指标、适应条件等方面论述了不同类型脱粒分离装置所具有的优势与存在的不足,并分析了联合收割机脱粒分离装置的发展进程与趋势,为联合收割机脱粒分离装置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工程 脱粒分离装置 综述 联合收割机 现状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LZ-1.0小型收割机设计及脱粒分离装置优化 被引量:5
6
作者 冯伟 庞有伦 +3 位作者 李平 崔晋波 张先锋 湛小梅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0-184,共5页
为了适应西南丘陵山区的作业环境,改善脱粒分离损失较大、含杂较高且容易堵塞的问题,提高水稻机械化收获水平,设计了可满足1.0喂入量的小型联合收割机。通过对比试验分析双切流脱粒分离装置脱粒清选性能,对脱粒滚筒不同钉齿布置形式、... 为了适应西南丘陵山区的作业环境,改善脱粒分离损失较大、含杂较高且容易堵塞的问题,提高水稻机械化收获水平,设计了可满足1.0喂入量的小型联合收割机。通过对比试验分析双切流脱粒分离装置脱粒清选性能,对脱粒滚筒不同钉齿布置形式、滚筒线速度进行了优选。试验结果表明:双切流小型联合收割机收获水稻的最佳组合方式为:第1滚筒采用弓齿结构、滚筒线速度为19m/s,第2滚筒采用钉齿结构、滚筒线速度为20m/s时,脱粒分离效果较好。优化后的4LZ-1.0小型收割机在水稻收割试验时,含杂率为1.28%,损失率为1.6%,破碎率为0.17%,生产率为0.12hm2/h,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收割机 双切流 脱粒分离 性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鼓形与圆柱形杆齿式纵轴流脱粒滚筒功耗对比试验 被引量:6
7
作者 谢干 张国忠 +5 位作者 付建伟 周勇 王洋 高原 王伟康 Mohamed Anwer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02-209,共8页
为降低功耗,同时减少脱粒滚筒堵塞,提高水稻联合收获机收获效率,设计了一种鼓形杆齿式纵轴流脱粒滚筒,并对其功耗进行了仿真与试验研究。以具有相同外部尺寸的圆柱形杆齿式纵轴流脱粒滚筒为对照,以脱粒滚筒旋转轴总力矩为试验指标,进行... 为降低功耗,同时减少脱粒滚筒堵塞,提高水稻联合收获机收获效率,设计了一种鼓形杆齿式纵轴流脱粒滚筒,并对其功耗进行了仿真与试验研究。以具有相同外部尺寸的圆柱形杆齿式纵轴流脱粒滚筒为对照,以脱粒滚筒旋转轴总力矩为试验指标,进行了基于离散元法的对比试验,结果显示:相同喂入量下,2种结构的脱粒滚筒旋转轴总力矩存在明显差异,鼓形滚筒旋转轴总力矩小于圆柱形滚筒,且随喂入量增大,差异越大。与仿真条件一致的2种脱粒滚筒结构功耗对比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在喂入量为0.8~1.6 kg/s时,随喂入量增加,滚筒功耗增大,与相同外部尺寸的圆柱形滚筒相比,鼓形结构的脱粒滚筒功耗平均降低5%~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收获 联合收获机 脱粒分离装置 纵轴流 脱粒滚筒 离散元 功耗 脱粒性能 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