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0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三峡水库的水面蒸发模型 被引量:1
1
作者 彭玉洁 张冬冬 +3 位作者 徐高洪 王卫光 林涛涛 白浩男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43,共8页
针对目前水面蒸发模型对三峡水库狭长带状河道型的特点考虑不足的问题,分析三峡水库巴东站的水面蒸发变化规律,充分考虑饱和水汽压差、相对湿度、风速和水汽温差共4个主要因素对水面蒸发的影响,引入不同风速量级下的水汽温差函数,建立... 针对目前水面蒸发模型对三峡水库狭长带状河道型的特点考虑不足的问题,分析三峡水库巴东站的水面蒸发变化规律,充分考虑饱和水汽压差、相对湿度、风速和水汽温差共4个主要因素对水面蒸发的影响,引入不同风速量级下的水汽温差函数,建立适合于三峡水库的水面蒸发模型。结果表明:面向三峡水库水面蒸发模型能准确模拟出三峡水库的水面蒸发量,模型在率定期的模拟效果最优,相比于其他传统经验模型,纳什效率系数NSE由0.31提高至0.75,与实测值的误差大幅度下降。同时模型模拟的蒸发量经折算后与三峡水库其他5处站点的实测值能较好吻合,验证了模型的精确性和可靠性,为三峡水库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科学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面蒸发模型 机理分析 水汽温差函数 精度评估 水资源合理利用 三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室外气象信息的温室通风期室内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估算模型
2
作者 龚雪文 李雨 +4 位作者 葛建坤 刘浩 李欢欢 强小嫚 张磊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49-659,共11页
为实现温室作物灌溉管理的便利化,构建了基于室外气象信息估算温室通风期室内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Reference evapotranspiration,ET_(o))模型。于2020、2021年5—6月在塑料大棚牧草栽培条件下开展试验研究,利用Penman-Monteith(PM)方程... 为实现温室作物灌溉管理的便利化,构建了基于室外气象信息估算温室通风期室内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Reference evapotranspiration,ET_(o))模型。于2020、2021年5—6月在塑料大棚牧草栽培条件下开展试验研究,利用Penman-Monteith(PM)方程计算了温室内部和外部ET_(o),并分析了温室内外ET_(o)的辐射分量(Radiative component of ET_(o),ET_(o),rad)和平流分量(Advective component of ET_(o),ET_(o),adv)变化特征,通过引入辐射透射率τ和风速衰减率ω分别对方程中的辐射分项方程和平流分项方程进行了改进,构建了基于室外气象信息估算室内ET_(o)简易模型。结果表明:温室内平均ET_(o)、ET_(o),rad和ET_(o),adv较室外分别减少45.6%、17.1%和94.0%;试验期间辐射分量衰减因子ζ_(rad)、平流分量衰减因子ζ_(adv)和总通量衰减因子ζ_(o)总体上表现为ζ_(rad)>ζ_(o)>ζ_(adv),2年平均ζ_(rad)较ζ_(o)和ζ_(adv)分别高23.1%~33.3%和90.1%~93.3%。ζ_(rad)与τ以及ζ_(adv)与ω之间存在极显著线性关系(P<0.01),决定系数(R^(2))分别为0.74和0.90,平均绝对误差(MAE)分别为0.07和0.04,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09和0.05。构建的基于室外气象信息估算室内ET_(o)简易模型方程包括室外净辐射、空气温度、水汽压差和风速4个气象因子以及τ、ω2个温室特征因子,通过与实测结果比较发现模型精度稳健,R^(2)为0.96,MAE和RMSE分别为0.17、0.22 mm/d。该模型精度高、参数少、易获取,为温室群灌溉管理便利化提供了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信息 温室 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 辐射和平流分量 模型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D-SVM的东北寒温带黑土区蒸发预测模型研究
3
作者 吕岩 张常俊 +2 位作者 任晔 闫晗 崔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1-106,共6页
中国东北寒温带黑土地是重要的产粮区,而水资源对粮食安全保障至关重要。蒸散发是明晰水循环过程与掌握水资源变化规律的关键环节之一,提升蒸发量预测能力,对掌握东北地区水资源变化过程,保障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至关重要。以东北黑龙江... 中国东北寒温带黑土地是重要的产粮区,而水资源对粮食安全保障至关重要。蒸散发是明晰水循环过程与掌握水资源变化规律的关键环节之一,提升蒸发量预测能力,对掌握东北地区水资源变化过程,保障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至关重要。以东北黑龙江西部为典型研究区,针对东北寒温带黑土区的蒸发预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与支持向量机(SVM)相结合的预测模型(EMD-SVM),并与传统SVM和EMD-ARIMA模型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EMD-SVM模型在训练期和验证期的预测性能均优于传统SVM和EMD-ARIMA模型,尤其是在低蒸发量序列的拟合效果上表现突出。验证期内,EMD-SVM模型的纳什效率系数(NSE)和相关系数(R)分别达到0.88和0.95,平均绝对误差(MAE)相较SVM模型降低了32.7%。研究成果可为东北寒温带黑土区蒸发预测能力提升提供新的方法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预测模型 经验模态分解 支持向量机 东北寒温带 黑龙江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面积蒸发池水温特征及Penman模型改进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军锋 张淑煜 +2 位作者 杜琦 薛静 杨晓俊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0-407,共8页
分析蒸发池水温特征可深入认识蒸发池能量平衡特性,研究Penman模型计算误差来源并改进,对农业计划、水源评估和水文预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太谷均衡实验站3个不同面积蒸发池的水温、蒸发量及气象数据,分析各蒸发池的垂向水温分布和蒸发... 分析蒸发池水温特征可深入认识蒸发池能量平衡特性,研究Penman模型计算误差来源并改进,对农业计划、水源评估和水文预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太谷均衡实验站3个不同面积蒸发池的水温、蒸发量及气象数据,分析各蒸发池的垂向水温分布和蒸发量的变化特征,基于Penman模型探究适合3个蒸发池的模型参数。结果表明:1 m^(2)和5 m^(2)蒸发池4—8月水温随水深增加而显著降低,20 m^(2)蒸发池各月水温分布均比较均匀,且水温更高;1 m^(2)和5 m^(2)蒸发池各月蒸发量相近,与净辐射变化趋势一致,20 m^(2)蒸发池蒸发峰值滞后于净辐射峰值3个月;Penman模型中加入反映除净辐射外能量的综合影响参数可提高模型计算精度,夏季尤为明显,1、5、20 m^(2)蒸发池夏季的参数值分别为3.5、3.3和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面蒸发 蒸发 水温 Penma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施作物蒸腾蒸发模型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迷 闫浩芳 +3 位作者 张川 张建云 王国庆 ACQUAH Samuel Joe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3,共7页
确定设施作物蒸腾蒸发量(ET_(c))对于准确制定设施作物灌溉制度、提高设施农业用水效率及设施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对确定设施作物ET_(c)的直接和间接模型进行优缺点及适用性分析,比较了不同类型参考界面蒸腾蒸发(ET_(0))模... 确定设施作物蒸腾蒸发量(ET_(c))对于准确制定设施作物灌溉制度、提高设施农业用水效率及设施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对确定设施作物ET_(c)的直接和间接模型进行优缺点及适用性分析,比较了不同类型参考界面蒸腾蒸发(ET_(0))模型的优势与局限性,对比了直接估算温室作物ET_(c)机理模型的准确性,并对不同机理模型中关键参数(冠层阻力参数)的确定方法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与分析.已有研究主要针对特定气候区域、温室通风类型、作物种类及种植季节,对冠层阻力参数进行修正,并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对温室作物ET_(c)模型的普适性研究不够充分,确定的模型参数往往不适用于其他类型温室或作物种植季节.推荐今后重点研究方向:研究温室作物ET_(c)变化过程对气候因子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的响应机理;研究不同ET_(c)机理模型对气候类型、作物种类及种植季节的适应性,构建更具普适性的温室作物ET_(c)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腾蒸发模型 温室种类 通风 气象数据 作物种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源实际蒸发和径流变化多时间尺度归因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曹振江 姬广兴 +5 位作者 杨瑞婷 王雨欣 李凡 张亚丽 陈伟强 黄珺嫦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9-217,共9页
[目的]全面分析黄河源区变化环境下水文要素(实际蒸发和径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黄河源区水文循环机理研究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黄河源区1967-2020年的水文气象数据,使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在年、季和月时间... [目的]全面分析黄河源区变化环境下水文要素(实际蒸发和径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黄河源区水文循环机理研究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黄河源区1967-2020年的水文气象数据,使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在年、季和月时间尺度上分析黄河源区实际蒸发和径流的变化特征,采用ABCD水文模型和月尺度Budyko模型在多时间尺度上定量分离出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黄河源区实际蒸发和径流变化的贡献率。[结果](1)1967-2020年黄河源区实际蒸发量在年、季和月时间尺度上都表现为显著增加的趋势;径流在年尺度、旱季、8月、9月表现为不显著减少趋势,在雨季和7月表现为不显著增加趋势。(2)在年尺度、旱季、8月和9月,气候变化对流域实际蒸发的影响较大,其对实际蒸发量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59.61%,108.43%,50.71%,58.17%;在雨季和7月,人类活动对流域实际蒸发的影响较大,其贡献率为62.38%和53.34%。(3)无论是在年尺度、季尺度还是7月、8月、9月,都表现为气候变化对流域径流变化的贡献率较大,贡献率分别为55.58%,56.23%,59.92%,68.70%,51.51%和87.03%。[结论]黄河源区不同时间尺度实际蒸发和径流变化多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但是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对它们的贡献率相差较小,未来仍应注重人类活动影响的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源区 实际蒸发 径流 多时间尺度 趋势分析 ABCD水文模型 月尺度Budyko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1-2020年赣江流域月尺度实际蒸发模拟及归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姬广兴 刘智培 +5 位作者 高红凯 陈伟强 黄珺嫦 张亚丽 郭宇龙 陈轶楠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5-202,共8页
[目的]探究赣江流域月时间尺度实际蒸发的变化规律和分配特征以及不同因素对实际蒸发量的贡献量,为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赣江流域外洲水文站1961-2020年径流量数据,结合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和Pettit... [目的]探究赣江流域月时间尺度实际蒸发的变化规律和分配特征以及不同因素对实际蒸发量的贡献量,为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赣江流域外洲水文站1961-2020年径流量数据,结合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和Pettitt突变点检验法确定径流突变年份。其次利用ABCD水文模拟赣江流域基准期和突变期径流变化过程,计算得出月尺度实际蒸发量。然后利用去趋势预置白趋势检验法(TFPW-MK)分析实际蒸发的变化趋势和年内分布特征。最后采用月尺度Budyko模型对实际蒸发量变化进行归因分析。[结果](1)径流突变年份为1991年。(2)赣江流域2月、3月、4月、6月、9月的实际蒸发量呈现上升趋势,其余月份实际蒸发为下降趋势。其中2月、3月的实际蒸发量显著上升(p<0.05)。(3)赣江流域月尺度实际蒸发量呈现“单峰型”分布,在7月附近达到最大值。(4)气候变化会导致各月实际蒸发量的增加,人类活动会导致各月实际蒸发量减少。[结论]赣江流域实际蒸发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气候变化对实际蒸发量的贡献表现为正作用。人类活动对实际蒸发量变化表现为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际蒸发量变化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ABCD模型 月尺度Budyko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模型的脱硫废水旁路蒸发系统能耗特性
8
作者 郑锁祺 詹凌霄 +5 位作者 陈恒 李志浩 王禹瑞 赵宁 吴昊 杨林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968-2976,共9页
脱硫废水旁路蒸发系统抽取部分空预器入口热烟气会使锅炉效率降低、煤耗增加。为了实现对抽取热烟气造成能耗增加的精准预测,提出了一种机理模型与人工神经网络有机结合的混合模型预测方法。采集广东某660MW电厂的运行数据作为样本,以... 脱硫废水旁路蒸发系统抽取部分空预器入口热烟气会使锅炉效率降低、煤耗增加。为了实现对抽取热烟气造成能耗增加的精准预测,提出了一种机理模型与人工神经网络有机结合的混合模型预测方法。采集广东某660MW电厂的运行数据作为样本,以空气预热器进口的风温、空气的流量、抽取烟气量、抽取烟气温度、锅炉负荷以及给煤量6个参数作为输入,建立了用于预测经过空气预热器空气换热量的BP神经网络模型,对不同隐含层结构进行模拟计算,分析比较确定了网络的最优结构是6-9-1,最终模型的决定系数R^(2)是0.99478,预测模型的相对误差在1%附近波动,整体预测效果较好。在此基础上结合机理模型,针对机组负荷波动及抽取烟气量波动的典型工况进行了能耗预测,获得了旁路蒸发系统能耗的定性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废水 热烟气 旁路蒸发系统 能耗预测 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球覆盖下水面能量平衡再建与蒸发模型研究
9
作者 徐思远 严新军 +1 位作者 王海涛 侍克斌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29,共8页
针对干旱区平原水库蒸发强烈导致水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选用黑色高密度聚乙烯(HDPE)浮球作为干旱区平原水库节水材料。通过理论分析、建模与室外试验三者结合,对完整非冰冻期内浮球覆盖下水面蒸发、水体能量平衡组分变化分布的响应机理... 针对干旱区平原水库蒸发强烈导致水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选用黑色高密度聚乙烯(HDPE)浮球作为干旱区平原水库节水材料。通过理论分析、建模与室外试验三者结合,对完整非冰冻期内浮球覆盖下水面蒸发、水体能量平衡组分变化分布的响应机理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水面蒸发量计算模型。结果显示:相较于自由水面,73%的浮球覆盖率下的整体水面净辐射吸收率减小约12.6%,其月均蒸发所需潜热通量减少了61.8%,约为148.73 W/m^(2),水体的感热通量和蓄热通量也有较大的变化。通过对彭曼模型的能量项和空气动力项进行修正,建立的覆盖条件下的水面蒸发量计算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球 节水材料 能量平衡 蒸发模型 水资源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区路基地源热泵系统的热力计算模型及其在冻胀病害防控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田飞 刘济华 +1 位作者 岳祖润 张翊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2-1033,I0018,共13页
基于地源热泵的人工供热方法是寒区路基冻害防控的一种新措施。该文建立路基专用热泵的稳态热力计算模型,用于热泵选型匹配与优化设计。建立主要部件压缩机、冷凝器、节流器、蒸发器的结构参数与环境参数、制冷剂状态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 基于地源热泵的人工供热方法是寒区路基冻害防控的一种新措施。该文建立路基专用热泵的稳态热力计算模型,用于热泵选型匹配与优化设计。建立主要部件压缩机、冷凝器、节流器、蒸发器的结构参数与环境参数、制冷剂状态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提出子模型间耦合方法,基于Python语言编制程序。首先,选择压缩机和制冷剂类型,拟定供热温度和集热温度;然后,依次调用4个子程序,以部件目标参数的计算值与拟定值是否相等为收敛判据,以制冷剂状态参数的计算值与拟定值是否相等为终止判据。循环计算收敛时对应的部件结构参数即为优化结果。文中选择准池铁路某冻害路基设计供热方案,验证程序可靠性。结果表明,热泵性能达到预设水平,保证了路基供热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路基 地源热泵 计算模型 压缩机 冷凝器 蒸发 供热性能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热管碱金属工质的蒸发弯月面区域微观传热特性
11
作者 马莎莎 丁圣洁 +3 位作者 刘利民 赵长颖 顾汉洋 龚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17-627,共11页
为深入理解高温碱金属热管吸液芯内汽液相变的微观传热机理,采用接触线传热模型对不同碱金属工质(钾、钠、锂)的蒸发弯月面区域微观传热特性进行了研究.计算得到了钾、钠、锂在同一饱和汽相压力和壁面过热度下蒸发弯月面区域的液膜厚度... 为深入理解高温碱金属热管吸液芯内汽液相变的微观传热机理,采用接触线传热模型对不同碱金属工质(钾、钠、锂)的蒸发弯月面区域微观传热特性进行了研究.计算得到了钾、钠、锂在同一饱和汽相压力和壁面过热度下蒸发弯月面区域的液膜厚度、接触角、界面温度、热流密度分布等.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碱金属工质钾、钠、锂的导热系数远高于水,其微观传热特性与水显著不同;汽液界面蒸发热阻是碱金属工质在三相接触线附近微观区域内主导的传热热阻,钾、钠、锂的微观传热性能依次增强;吸附液膜的厚度、表观接触角和液膜压力梯度均随着壁面过热度的增加而自适应调节,其中吸附液膜厚度降低,表观接触角增加、液膜压力梯度增加.在吸附液层区,分离压力占据主导地位,导致了非蒸发吸附液层的形成;在薄液膜区,分离压力和毛细压力的共同作用提供了补液所需的压力梯度;在本征弯月面区,汽液界面的曲率几乎维持不变,毛细压力占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金属 接触线传热模型 蒸发弯月面 微观传热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参数模型的降膜式蒸发器性能智能仿真研究
12
作者 乔波涛 杜燊 +1 位作者 李明佳 宋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8-47,82,共11页
为对大型水平管降膜式蒸发器进行高精度的设计计算和优化分析,建立了降膜式蒸发器的智能换热仿真模型,并分析研究了蒸发器的性能。首先,采用分布参数法建立了单出口水平管降膜式蒸发器的换热仿真模型;其次,通过贝叶斯优化算法利用蒸发... 为对大型水平管降膜式蒸发器进行高精度的设计计算和优化分析,建立了降膜式蒸发器的智能换热仿真模型,并分析研究了蒸发器的性能。首先,采用分布参数法建立了单出口水平管降膜式蒸发器的换热仿真模型;其次,通过贝叶斯优化算法利用蒸发器实验数据对模型进行参数辨识,使得换热仿真模型的预测精度和适应性有所提高;最后,探究了传热系数和热流密度沿管长方向的变化情况,以及满液区换热面积所占比例对蒸发器换热量的影响规律。仿真结果表明:结合分布参数法和贝叶斯优化算法的智能换热仿真模型对大型水平管降膜式蒸发器19个工况换热量的预测误差不超过±6%;在较大的换热量范围内,单出口水平管降膜式蒸发器的最优池沸腾换热面积比例维持不变;从管内对流换热和二次布液两个角度优化降膜式蒸发器能有效提升其换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膜式蒸发 分布参数模型 贝叶斯优化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库蒸发器表面结霜特性的模拟研究
13
作者 张福清 姚晔 +1 位作者 渠海燕 崔波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128,共10页
针对冷库蒸发器结霜导致换热效率显著下降、对冷库造成损坏的问题,基于传热传质理论,结合实际冷库数据,建立了一个适用于冷库结霜状态的空气传热系数修正关系式,并构建了冷库蒸发器表面结霜动态模型,然后借助冷库蒸发器表面结霜实验平... 针对冷库蒸发器结霜导致换热效率显著下降、对冷库造成损坏的问题,基于传热传质理论,结合实际冷库数据,建立了一个适用于冷库结霜状态的空气传热系数修正关系式,并构建了冷库蒸发器表面结霜动态模型,然后借助冷库蒸发器表面结霜实验平台验证该模型的准确性,探讨不同回风温度、回风湿度及风速条件对霜层生长及蒸发器换热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回风湿度以及风速、降低回风温度,均会加速蒸发器表面的结霜进程;高湿度(0.6 g/kg)、低温度(-22℃)工况会提高霜层厚度的增长速率和蒸发器换热效率的下降速率;高风速(4.4 m/s)工况会提高霜层表面温度,结霜驱动力减小。建立的蒸发器结霜模型较为贴近实际工况,为冷库除霜控制策略提供了一定的模型基础与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与低温工程 结霜动态模型 冷库 蒸发 霜层厚度 换热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MDual_Kc蒸散模型在南疆滴灌夏玉米的适用性
14
作者 李丰琇 刘泽龙 左顺利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8-78,共11页
为评估SIMDual_Kc模型在估算南疆滴灌夏玉米蒸发、蒸腾和蒸散量的适用性,该研究于2022年和2023年在南疆阿克苏地区开展夏玉米田间试验,分别在覆膜与裸地滴灌条件下设置4个灌水梯度。依托稳定碳同位素技术计算作物蒸腾量、水量平衡法计... 为评估SIMDual_Kc模型在估算南疆滴灌夏玉米蒸发、蒸腾和蒸散量的适用性,该研究于2022年和2023年在南疆阿克苏地区开展夏玉米田间试验,分别在覆膜与裸地滴灌条件下设置4个灌水梯度。依托稳定碳同位素技术计算作物蒸腾量、水量平衡法计算作物蒸散量,构建SIMDual_Kc模型,估算覆膜与裸地滴灌条件下夏玉米蒸散量、土壤蒸发量及作物蒸腾量,结合实际观测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率定和验证。结果表明:SIMDual_Kc模型可较好地估算南疆滴灌夏玉蒸散量,实测值与模拟值有较好的一致性,覆膜和裸地滴灌夏玉米蒸散量、蒸发量和蒸腾量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决定系数为0.66~0.96,回归系数为0.86~1.13,一致性指数为0.69~0.99,均方根误差为0.14~19.41 mm,归一化均方根误差为9.63%~28.23%。适用于研究区覆膜/裸地滴灌夏玉米的SIMDual_Kc模型初期基础作物系数为0.15,中期作物系数为1.2/1.15,后期作物系数为0.50/0.45,蒸发层深度为10 mm,总蒸发水量为24 mm/22mm,易蒸发水量为9 mm。研究可为南疆夏玉米灌溉制度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 蒸发 蒸腾 干旱区 夏玉米 膜下滴灌 SIMDual_K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估算区域蒸发蒸腾量的遥感模型对比分析 被引量:37
15
作者 张晓涛 康绍忠 +1 位作者 王鹏新 佟玲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13,共8页
蒸发蒸腾量是地球表面水量和能量平衡中的重要分量。蒸发蒸腾通过水文循环影响着区域乃至全球的气候、生态及农业生产。与传统的地面点观测手段相比,利用遥感监测区域蒸发蒸腾具有快捷、宏观、经济等优势和特点。该文在阐述利用遥感研... 蒸发蒸腾量是地球表面水量和能量平衡中的重要分量。蒸发蒸腾通过水文循环影响着区域乃至全球的气候、生态及农业生产。与传统的地面点观测手段相比,利用遥感监测区域蒸发蒸腾具有快捷、宏观、经济等优势和特点。该文在阐述利用遥感研究蒸发蒸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常用的遥感蒸发蒸腾模型,并着重对SEBAL、V ITT等模型进行了评述和对比分析,指出了利用遥感研究区域蒸发蒸腾中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蒸发蒸腾 遥感 单层模型 双层模型 SEBAL VIT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作种植模式下冬小麦棵间蒸发变化规律及估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32
16
作者 刘浩 段爱旺 高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34-38,共5页
采用微型蒸渗仪(M icro-lys im eter)观测了单作和间作两种不同种植模式下冬小麦棵间土壤蒸发,分析了两种不同种植模式下棵间土壤蒸发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影响麦田棵间土壤蒸发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对单作和间作麦田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建... 采用微型蒸渗仪(M icro-lys im eter)观测了单作和间作两种不同种植模式下冬小麦棵间土壤蒸发,分析了两种不同种植模式下棵间土壤蒸发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影响麦田棵间土壤蒸发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对单作和间作麦田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两种种植模式下估算棵间土壤蒸发的数学模型,所建模型模拟精度较高,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 单作 冬小走 土壤蒸发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发波导解析MGB模型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田斌 察豪 +2 位作者 周沫 宋伟 张宁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96-801,共6页
介绍了由法国学者提出的解析MGB蒸发波导模型的基本原理。通过计算机仿真分析了气温、海温、相对湿度、风速以及气压对解析MGB蒸发波导模型计算的蒸发波导高度结果的影响。同时从蒸发波导高度的角度,利用近年来海上试验中采集的实测蒸... 介绍了由法国学者提出的解析MGB蒸发波导模型的基本原理。通过计算机仿真分析了气温、海温、相对湿度、风速以及气压对解析MGB蒸发波导模型计算的蒸发波导高度结果的影响。同时从蒸发波导高度的角度,利用近年来海上试验中采集的实测蒸发波导高度数据和参考高度处的气象信息,研究了解析MGB模型在试验海域的适应性。结果显示解析MGB模型在接近中性层结的条件下预报结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工程 蒸发波导 蒸发波导高度 解析MGB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砂层状土壤潜水蒸发特性及计算模型 被引量:26
18
作者 史文娟 沈冰 +1 位作者 汪志荣 王文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20,共4页
针对西北地区农田土壤常见的砂土夹层土壤结构,通过室内土柱实验,研究了浅层地下水埋深条件下夹砂层状土壤的潜水蒸发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砂层对水分蒸发既有促进也有抑制作用,相同厚度时潜水蒸发强度随砂层层位的升高以及级配的变差而... 针对西北地区农田土壤常见的砂土夹层土壤结构,通过室内土柱实验,研究了浅层地下水埋深条件下夹砂层状土壤的潜水蒸发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砂层对水分蒸发既有促进也有抑制作用,相同厚度时潜水蒸发强度随砂层层位的升高以及级配的变差而降低。以砂层的相对层位和相对有效粒径作为砂层的量化指标,建立了适用于不同层位和质地夹砂层土壤稳定蒸发强度的修正模型,并对其进行了验证。该实验为定量研究夹砂层状土壤潜水蒸发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砂层状土壤 蒸发强度 计算模型 影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裸地潜水蒸发计算模型 被引量:18
19
作者 张永明 胡顺军 +1 位作者 翟禄新 沈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7-32,共6页
为了研究潜水蒸发规律,提高对极限蒸发强度和极限埋深等关键问题的认识,本研究根据中国科学院阿克苏水平衡试验站1990年至1996年裸地潜水蒸发及水面蒸发资料,通过分析潜水蒸发计算模型的控制条件,建立了新的潜水蒸发计算模型。研究结果... 为了研究潜水蒸发规律,提高对极限蒸发强度和极限埋深等关键问题的认识,本研究根据中国科学院阿克苏水平衡试验站1990年至1996年裸地潜水蒸发及水面蒸发资料,通过分析潜水蒸发计算模型的控制条件,建立了新的潜水蒸发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符合控制条件,对于给定的潜水埋深,潜水蒸发强度随水面蒸发强度的增大而非线性增加,当水面蒸发强度趋于无穷大时,潜水蒸发强度应趋近于潜水极限蒸发强度;潜水蒸发极限埋深在理论上不存在。本文建立的裸地潜水蒸发计算模型结构合理,克服了当大气蒸发力较大时过高估计潜水蒸发量、潜水蒸发随水面蒸发的增大而线性增加的缺点。模型计算精度较高,可供相似地区参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水 蒸发 计算模型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常用潜水蒸发经验模型中E_0值的探讨 被引量:10
20
作者 邢旭光 史文娟 王全九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7-60,65,共5页
为提高潜水蒸发计算精度,利用潜水蒸发强度、埋深为零时的土面蒸发强度和水面蒸发强度的实测资料对阿维里扬诺夫公式、叶水庭公式和雷志栋公式中E0值的选取进行了探讨,同时对比分析了E0分别为水面蒸发强度和埋深为零时土面蒸发强度两种... 为提高潜水蒸发计算精度,利用潜水蒸发强度、埋深为零时的土面蒸发强度和水面蒸发强度的实测资料对阿维里扬诺夫公式、叶水庭公式和雷志栋公式中E0值的选取进行了探讨,同时对比分析了E0分别为水面蒸发强度和埋深为零时土面蒸发强度两种情况下的潜水蒸发强度。结果表明,针对新疆地区粘壤土类型,对于上述三种公式,若用埋深为零的土面蒸发强度代替水面蒸发强度,计算结果会产生误差,精度偏低,应选用E0为水面蒸发强度进行计算,获得了η与地下水埋深的指数函数关系。该研究为潜水蒸发经验模型中E0值的选取提供参考,同时为求解雷志栋公式中参数η提供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水蒸发 经验模型 水面蒸发 土面蒸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