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3篇文章
< 1 2 7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FrFT-OMP的圆迹SAR三维成像算法
1
作者 车俐 欧阳龙华 蒋留兵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4-49,共6页
针对圆迹合成孔径雷达(SAR)传统成像算法分辨率受限且旁瓣较高、成像质量较低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分数阶傅里叶变换(FrFT)和正交匹配追踪(OMP)算法相结合的圆迹SAR三维成像算法。首先,建立圆迹SAR的回波模型,在对成像算法进行优选后利用... 针对圆迹合成孔径雷达(SAR)传统成像算法分辨率受限且旁瓣较高、成像质量较低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分数阶傅里叶变换(FrFT)和正交匹配追踪(OMP)算法相结合的圆迹SAR三维成像算法。首先,建立圆迹SAR的回波模型,在对成像算法进行优选后利用分数傅里叶域中线性调频(LFM)信号的能量集中特性,用FrFT进行脉冲压缩以提高距离向分辨率;之后,根据圆迹SAR信号的稀疏特点使用OMP算法对各距离单元信号进行方位角和俯仰角的估计,做到以少数据量实现高分辨成像。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距离维峰值旁瓣比上相比迭代自适应估计(IAA)算法降低14%,相比OMP算法降低13%;在角度维上相比IAA算法降低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迹合成孔径雷达 分数阶傅里叶变换 正交匹配追踪算法 三维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染色体编码遗传算法的多星成像与数传耦合规划方法
2
作者 刘佳 秦嘉豪 +2 位作者 李瀛搏 姚远 徐明 《宇航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6-630,共15页
针对对地观测卫星集群的大范围成像与数据下传耦合规划,提出了一种融合结构体编码与多层编码的多染色体遗传算法,实现了在复杂约束条件下对多个目标的同时优化。算法建立了成像与数传任务的约束满足模型,优化了卫星的拼幅成像与数据传... 针对对地观测卫星集群的大范围成像与数据下传耦合规划,提出了一种融合结构体编码与多层编码的多染色体遗传算法,实现了在复杂约束条件下对多个目标的同时优化。算法建立了成像与数传任务的约束满足模型,优化了卫星的拼幅成像与数据传输方案,考虑了卫星姿态机动能力与多个区域的全覆盖需求。此外,采用多层编码方式,有效解决了成像与数传任务解空间映射关系。基于遗传算法的全局搜索机制显著提高了任务规划的效率。试验验证表明,在3颗太阳同步轨道卫星星座中,该算法实现了对超过5个大范围区域的全覆盖,卫星的能源和数据存储未超出约束上限;同时,单次规划的运行时间小于15 min,验证了其实用性和高效性。该方法有效解决了复杂任务的耦合规划问题,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星测运控 多星任务规划 多染色体编码遗传算法 成像与数传任务耦合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弹性范数的接地网电阻抗成像算法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维哲 张承乾 +2 位作者 刘建生 张亮 马文博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6-688,共13页
电阻抗成像(EIT)技术作为一种非侵入式成像方法,已成为接地网腐蚀诊断的研究重点之一,然而现有算法下的图像重构效果均不理想。为了对变电站接地网进行准确的腐蚀诊断,该文提出了一种L_(1)-L_(2)弹性范数算法对接地网EIT逆问题模型进行... 电阻抗成像(EIT)技术作为一种非侵入式成像方法,已成为接地网腐蚀诊断的研究重点之一,然而现有算法下的图像重构效果均不理想。为了对变电站接地网进行准确的腐蚀诊断,该文提出了一种L_(1)-L_(2)弹性范数算法对接地网EIT逆问题模型进行修正,以获得更接近真实值的接地网电阻率的解,进而提高腐蚀诊断的准确性。首先,介绍了EIT技术在接地网腐蚀诊断中的基本原理;其次,对L_(1)范数、L_(2)范数、一步牛顿法(NOSER)以及L_(1)-L_(2)弹性范数四种算法作用下的接地网仿真模型进行算例分析,并搭建镀锌钢模型进行实验验证;最后,引入图像相关系数和图像相对误差等评价标准对四种算法下重构的接地网图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文所提算法在改善接地网EIT技术病态性与欠定性方面效果良好,与其他三种算法相比,图像相关系数平均提升了32.19%、相对误差平均降低了22.54%。该算法的提出增强了EIT技术在接地网腐蚀诊断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抗成像 接地网 腐蚀诊断 算法 弹性范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干扰环境下线阵复合成像引信目标识别算法
4
作者 高铭泽 徐立新 +5 位作者 施小龙 王伟翰 王凤杰 胡诗苑 吴沿江 陈慧敏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7-235,共9页
为解决激光成像引信在烟雾、扬尘和伪装干扰下目标识别性能差的问题,提出一种线阵激光/线阵近红外复合成像目标识别算法。根据成像模型确立标定矩阵,得到激光点云与近红外图像的空间映射关系。构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识别算法框架,在... 为解决激光成像引信在烟雾、扬尘和伪装干扰下目标识别性能差的问题,提出一种线阵激光/线阵近红外复合成像目标识别算法。根据成像模型确立标定矩阵,得到激光点云与近红外图像的空间映射关系。构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识别算法框架,在数据输入层提出了一种体素融合模块,通过编码近红外像素级特征以增强点云,在中间层提出了一种鸟瞰图视角融合模块实现特征级融合,自适应动态调节双模态特征权重。基于自建的仿真数据集对算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能够显著提高烟雾、扬尘和伪装干扰下的目标识别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成像引信 目标识别 激光点云 近红外图像 融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域弹跳射线与BP算法的聚束SAR目标电磁成像快速仿真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杨鹏举 张蓉 +1 位作者 吴瑞 田炜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8,共9页
针对复杂群目标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电磁成像快速模拟问题,采用一种基于宽度优先搜索(breadth-first search,BFS)算法进行K-d树构建,显著提升了时域弹跳射线(time-domain shooting and bouncing ray,TDSBR)法的... 针对复杂群目标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电磁成像快速模拟问题,采用一种基于宽度优先搜索(breadth-first search,BFS)算法进行K-d树构建,显著提升了时域弹跳射线(time-domain shooting and bouncing ray,TDSBR)法的射线追踪效率。使用TDSBR法分析了复杂电大尺寸目标的时域电磁响应特性,结合后向投影(back-projection,BP)算法对雷达回波信号进行聚焦处理进而获得了复杂目标的高分辨SAR图像。通过与FEKO软件中的频域射线追踪算法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TDSBR算法在复杂群目标SAR电磁成像快速模拟中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散射 K-D树 时域弹跳射线(TDSBR)法 后向投影(BP)算法 聚束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直接成像机靶标识别算法的设计及抗扰性能测试
6
作者 王瑞洲 张宇龙 +1 位作者 王华 张宪民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24-1635,共12页
在激光直接成像领域,扰动导致靶标识别性能劣化,降低寻靶对位精度及效率。设计了激光直接成像(LDI)机视觉寻靶装置,提出了随机一点与随机三点自适应切换的取点求圆策略,采用随机抽样一致方法完成再拟合,并设计了靶标识别算法。分析了扰... 在激光直接成像领域,扰动导致靶标识别性能劣化,降低寻靶对位精度及效率。设计了激光直接成像(LDI)机视觉寻靶装置,提出了随机一点与随机三点自适应切换的取点求圆策略,采用随机抽样一致方法完成再拟合,并设计了靶标识别算法。分析了扰动源的生成机理,设计了光照条件与离面位移可控的量化激励装置。加工了包含典型靶标异常特征的基板,搭建了LDI机扰动源的可控量化生成与测试系统。测试结果表明,LDI机靶标识别算法的抗扰动性能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直接成像 靶标识别算法 抗扰性能 离面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秩稀疏约束的分布式穿墙雷达成像算法
7
作者 邱晨 刘杰 +3 位作者 于君明 陈家辉 郭世盛 崔国龙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6-285,共10页
利用分布式穿墙雷达进行遮蔽目标探测时,系统需解决墙体杂波的干扰。然而,现有基于压缩感知的分布式穿墙雷达成像算法往往预设墙体杂波已被预先去除,或采用两阶段方法在获取目标图像之前应用现有的墙体杂波抑制算法去除墙体杂波。为此,... 利用分布式穿墙雷达进行遮蔽目标探测时,系统需解决墙体杂波的干扰。然而,现有基于压缩感知的分布式穿墙雷达成像算法往往预设墙体杂波已被预先去除,或采用两阶段方法在获取目标图像之前应用现有的墙体杂波抑制算法去除墙体杂波。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低秩稀疏约束的分布式穿墙雷达成像算法,该技术能够同时实现墙体杂波的抑制与目标的高清晰成像,可解决分布式穿墙雷达稀疏成像中成像时间长、墙体杂波干扰等问题。该算法首先利用墙体回波的低秩性、目标图像的稀疏性以及目标在不同视角下的结构相关性,构建优化问题;然后采用近端梯度迭代算法高效求解优化问题,并通过引入成像支撑集的概念,提升算法的运行效率。仿真与实测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为穿墙雷达成像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穿墙雷达 墙体杂波 低秩 稀疏 近端梯度迭代算法 成像支撑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缪子成像求解的抗噪增强牛顿算法
8
作者 刘梅 任永杰 李婷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16,共8页
在缪子成像时的数据采集过程中,受到环境噪声、仪器噪声和统计噪声的影响,可能会干扰成像结果的准确性,需在成像过程中对噪声进行抑制,以提高成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若已知解空间的上、下限,将其作为约束条件引入缪子成像的过程中,... 在缪子成像时的数据采集过程中,受到环境噪声、仪器噪声和统计噪声的影响,可能会干扰成像结果的准确性,需在成像过程中对噪声进行抑制,以提高成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若已知解空间的上、下限,将其作为约束条件引入缪子成像的过程中,以避免成像结果超出预期范围,从而更有效地得到缪子成像问题的解.提出一种带有双端约束的抗噪增强牛顿算法,理论分析证明其在有噪声条件下具有较小的稳态误差.与现有算法的仿真结果对比表明,本研究算法在求解缪子成像问题时的还原准确度较高,在重要指标上的表现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缪子成像 双端约束 抗噪 增强牛顿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免疫遗传算法的多类型成像卫星任务规划
9
作者 杨阳 刘德生 常青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19,共7页
针对如何在卫星应用领域有效进行任务规划的问题,构建多类型成像卫星任务规划模型,并提出一种混合免疫遗传算法(hybrid immune genetic algorithm,HIGA)对模型进行求解。设计符合多类型成像卫星任务规划特点的编解码策略,引入自适应机制... 针对如何在卫星应用领域有效进行任务规划的问题,构建多类型成像卫星任务规划模型,并提出一种混合免疫遗传算法(hybrid immune genetic algorithm,HIGA)对模型进行求解。设计符合多类型成像卫星任务规划特点的编解码策略,引入自适应机制,禁忌搜索思想,定义基于抗体浓度和适应度的选择策略以及新的疫苗接种操作。通过仿真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解决多类型卫星任务规划问题,有效改善免疫遗传算法易早熟收敛和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与对比算法相比,该算法可取得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优的规划结果,且进行大规模的任务规划时仍可取得较优的规划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类型成像卫星 任务规划 免疫遗传 智能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BR算法的海面舰船尾迹SAR成像与GPU加速技术
10
作者 贾浩文 王思凡 +3 位作者 吴扬 徐若锋 李洪梅 赵雷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4-472,共9页
针对电大尺寸场景的电磁散射计算与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成像模拟问题,基于Kelvin船行波和积分区域变换法实现了海面直行与转向舰船尾迹的几何建模,并通过弹跳射线(shooting and bouncing ray,SBR)算法求解了所... 针对电大尺寸场景的电磁散射计算与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成像模拟问题,基于Kelvin船行波和积分区域变换法实现了海面直行与转向舰船尾迹的几何建模,并通过弹跳射线(shooting and bouncing ray,SBR)算法求解了所建模型电磁散射特性。在此基础上,通过距离频域相干叠加法将SBR算法电磁散射计算与SAR频域回波信号模型结合,实现了GPU多核并行加速的后向投影(back projection,BP)成像算法,并对回波信号进行了聚焦处理,得到了不同极化条件下海面舰船尾迹SAR图像,实现了电大尺寸复杂场景SAR图像的快速生成,运算时间相较单CPU多核并行的BP算法有较大提升,加速比达到了431.4。且生成的SAR图像能够清晰地呈现尾迹轮廓以及海面风向纹理等细节信息,具备较好的图像质量,充分体现出SBR多次散射对SAR图像质量的贡献。研究结果可为海面舰船尾迹智能识别探测等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面舰船尾迹 弹跳射线(SBR)算法 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 后向投影(B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型密集阵列全聚焦成像算法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板损伤定位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增华 王美灵 +2 位作者 朱艳萍 鲁朝静 何存富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0-132,共13页
本文针对各向异性碳纤维复合材料板的损伤定位问题,提出改进型密集阵列全聚焦成像方法。首先,考虑碳纤维复合材料板的各向异性,通过实验分析超声导波在板中的传播特性,得到沿不同传播方向的群速度值。其次,对密集型传感器阵列的参数进... 本文针对各向异性碳纤维复合材料板的损伤定位问题,提出改进型密集阵列全聚焦成像方法。首先,考虑碳纤维复合材料板的各向异性,通过实验分析超声导波在板中的传播特性,得到沿不同传播方向的群速度值。其次,对密集型传感器阵列的参数进行分析和优化研究,分别对不同阵列参数即阵元间距和阵元数量进行指向性函数的数值分析,优化阵列的参数,以保证阵列主瓣较窄、旁瓣较低且无栅瓣。然后,提出了一种考虑碳纤维复合材料板各向异性的改进型密集传感器阵列板结构缺陷定位算法。使用超声导波在碳纤维复合材料板中沿不同传播方向的群速度值,对全聚焦算法进行修正,并利用虚拟聚焦原理对板结构进行全聚焦成像。最后,通过布置碳纤维复合材料孔洞损伤实验,对基于密集阵列全聚焦成像方法的定位精度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型密集阵列全聚焦成像算法的定位精度为1.00 mm,相较于使用单一群速度值,该方法在定位孔洞损伤缺陷时具有更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材料 超声导波 密集阵列 全聚焦成像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重建联合Smart去金属伪影算法在口腔金属植入物患者头颈CT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唐丽 刘星 +1 位作者 吕培杰 高剑波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4-487,共4页
目的:探讨深度学习重建(DLR)联合Smart去金属伪影(MAR)算法在口腔金属植入物患者头颈CT血管成像(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3年2月至6月口腔有不可拆卸金属植入物行头颈CTA的患者70例,采用以下3种方法重建图像... 目的:探讨深度学习重建(DLR)联合Smart去金属伪影(MAR)算法在口腔金属植入物患者头颈CT血管成像(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3年2月至6月口腔有不可拆卸金属植入物行头颈CTA的患者70例,采用以下3种方法重建图像:基于混合模型的自适应迭代重建(ASIR-V)50%算法(IR),ASIR-V50%联合Smart MAR算法(IR-S),高水平DLR联合Smart MAR算法(DLR-S)。测量不受伪影影响的颈内动脉C1段和头夹肌感兴趣区CT值的标准差(SD)2和SD4,作为图像噪声指标;计算颈内动脉C1段和舌部的金属伪影指数(AI)1和AI2;对颈内动脉C1段和口腔整体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结果:与IR组和IR-S组比较,DLR-S组SD2和SD4降低(P<0.05)。与IR组比较,IR-S组和DLR-S组AI1、AI2降低;与IR-S组比较,DLR-S组AI1、AT2降低(P<0.05)。与IR组比较,IR-S组和DLR-S组口腔整体和颈内动脉C1段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均增高;与IR-S组比较,DLR-S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增高(P<0.05),9例患者舌部可见新的伪影。结论:Smart MAR联合DLR可减少口腔植入物造成的金属伪影,提高头颈CTA图像质量。但Smart MAR可能引入新的伪影,需联合未加入Smart MAR的图像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重建 口腔金属植入物 金属伪影 CT血管成像 Smart去金属伪影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染色算法的地震干涉成像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振春 刘畅 +3 位作者 曲英铭 苏琳淞 丁泽政 陶同熠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43,共7页
为了提高基于染色算法的逆时偏移计算效率,提出基于染色算法的地震干涉成像技术(CC-STRTM)。地震干涉技术作为一种炮记录的处理手段可以消去两个炮记录中相同的信号。该技术将观测系统从地表下移到人为选取的地下校准面,将研究区域缩小... 为了提高基于染色算法的逆时偏移计算效率,提出基于染色算法的地震干涉成像技术(CC-STRTM)。地震干涉技术作为一种炮记录的处理手段可以消去两个炮记录中相同的信号。该技术将观测系统从地表下移到人为选取的地下校准面,将研究区域缩小到校准面下侧。再分析干涉成像结果,选出染色区域。最后完成复数域的逆时偏移处理,输出虚部偏移结果。通过复杂模型对该方法进行测试,对比分析成像结果和计算效率。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提高成像精度的同时不降低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干涉成像 染色算法 逆时偏移 盐下构造 计算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逆Radon变换的圆迹SAR三维成像算法
14
作者 车俐 欧阳龙华 蒋留兵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24,共7页
随着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的应用需求不断提高,出现了圆迹SAR的成像模式,解决传统直线轨迹SAR只能获取二维斜距图像的问题,在地形测绘、建筑物提取、灾害评估等领域具有较高应用潜力。现有的圆迹SAR三维成像算法... 随着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的应用需求不断提高,出现了圆迹SAR的成像模式,解决传统直线轨迹SAR只能获取二维斜距图像的问题,在地形测绘、建筑物提取、灾害评估等领域具有较高应用潜力。现有的圆迹SAR三维成像算法还存在计算量大、实现复杂等问题,通过对圆迹SAR模型的斜距几何分析,结合回波信号模型设计波数域补偿函数,将距离压缩曲线矫正为基线为零的正弦曲线;结合逆Radon变换,实现对目标的正弦曲线的二维聚焦;通过逐高度平面二维成像结果的堆叠,实现目标的三维成像。通过仿真分析了所提算法的成像质量,验证了所提算法三维成像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迹SAR 逆Radon变换 三维成像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2-FFT输入分级截断算法在频域合成孔径超声成像中的研究
15
作者 周英钢 刘振兴 +1 位作者 王善辉 李继冯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72-1178,共7页
为提高超声频域成像算法的计算速度,提出一种应用于超声频域成像算法的基2-FFT输入分级截断算法。首先,借助于COMSOL多物理场仿真软件,建立钢件中含有孔缝缺陷的有限元模型进行声场仿真。仿真结果得到关于缺陷的回波信号,并通过PSM算法... 为提高超声频域成像算法的计算速度,提出一种应用于超声频域成像算法的基2-FFT输入分级截断算法。首先,借助于COMSOL多物理场仿真软件,建立钢件中含有孔缝缺陷的有限元模型进行声场仿真。仿真结果得到关于缺陷的回波信号,并通过PSM算法对频域内声场进行重建,得到成像区域的聚焦图像,和原始仿真信号的B扫图像相比效果更加直观且成像质量更好,验证了PSM算法的可行性。然后为了避免超声频域成像算法中二维傅里叶变换的冗余计算,进一步提出了支持任意非0值输入的基2-FFT输入分级截断算法。实验结果证明,基2-FFT输入分级截断算法比标准基2-FFT算法快27%,超声频域算法成像速度提高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频域成像 基2-FFT B扫成像 分级截断算法 成像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矩阵分解的三维动态电阻抗断层成像方法
16
作者 李秀艳 赵天晨 +1 位作者 王琦 韩晶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27,共9页
针对医学诊断成像和监测领域中运动目标在三维空间中的实时跟踪问题,基于电阻抗断层成像(EIT)技术,提出了一种矩阵分解的三维重建算法(3D-LS),通过同时考虑时间连续性和空间结构信息,有效分离三维电阻抗图像中的动态分量和背景分量。以... 针对医学诊断成像和监测领域中运动目标在三维空间中的实时跟踪问题,基于电阻抗断层成像(EIT)技术,提出了一种矩阵分解的三维重建算法(3D-LS),通过同时考虑时间连续性和空间结构信息,有效分离三维电阻抗图像中的动态分量和背景分量。以小球运动为例,采用多线电极构建三维动态EIT模型并进行仿真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3D-LS算法重建的图像具有更好的三维结构连续性和更均匀的电导率分布;与传统成像算法相比,在小球沿X轴运动案例仿真中,仿真重建图像相对误差(RE)平均降低了28.9%,结构相似度(SSIM)平均提高了22.4%,在沿Y轴运动案例中,仿真重建图像RE平均降低了36.9%,SSIM平均提高了44.0%;实验重建图像RE平均降低了19.9%,SSIM平均提高了23.2%。仿真和实验结果均证实了该方法在三维动态EIT重建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抗断层成像 矩阵分解算法 逆问题 运动目标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非稳定运动平台的毫米波雷达三维成像优化算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车蕴佳 张彦敏 +1 位作者 王运华 李倩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0-129,共10页
随着毫米波雷达成像技术的发展,近场三维成像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采用合成孔径平面扫描技术可实现毫米波雷达的三维成像,相比于二维成像,三维成像能够呈现物体的高程信息。然而,应用该技术进行三维成像过程中,平台需折返上升多次扫... 随着毫米波雷达成像技术的发展,近场三维成像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采用合成孔径平面扫描技术可实现毫米波雷达的三维成像,相比于二维成像,三维成像能够呈现物体的高程信息。然而,应用该技术进行三维成像过程中,平台需折返上升多次扫描,运动扫描平台的非稳定性将对毫米波雷达成像效果产生显著影响,此时,若仅采用距离徙动(Range migration algorithm,RMA)算法进行成像,扫描平台不稳定性引起的行间数据错位会导致图像模糊。为了减小非稳定运动平台对毫米波雷达三维成像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行间数据互相关校准方法,用于对齐行间错位的数据,以减小非稳定运动平台的不稳定性对成像结果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行间数据互相关校准法可显著提高非稳定运动平台的毫米波雷达成像质量。此外,文中还进一步采用最小熵法实现了未知距离目标的成像,通过现场成像实验检验了最小熵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雷达 近场三维成像 距离徙动算法 互相关 最小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换能器半扩散角约束的相位相干成像方法研究
18
作者 王乐 沈超 +3 位作者 唐可欣 姚帅 周伊凡 王奡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95-1405,共11页
针对全聚焦方法重建图像的伪影问题,通过在全聚焦成像算法中加入半扩散角约束来剔除包含检测物体信息较少或传播路径不合理的超声波束,提升图像重建的质量。根据重建图像质量、图像信噪比和阵列性能指标等可知,加入了半扩散角约束后的... 针对全聚焦方法重建图像的伪影问题,通过在全聚焦成像算法中加入半扩散角约束来剔除包含检测物体信息较少或传播路径不合理的超声波束,提升图像重建的质量。根据重建图像质量、图像信噪比和阵列性能指标等可知,加入了半扩散角约束后的重建效果更佳,弧形伪影有效减少,同时减少了计算量。以B型相控阵试块为实验对象,利用符号相干因子算法和矢量相干因子算法重建图像,当半扩散角常数为0.35时,图像信噪比相较未约束的情况分别提高了2.84 dB和3.05 dB,阵列性能参数分别降低了0.20和0.53,证明提出的基于半扩散角约束的相位相干成像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升全聚焦的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图像重建 全聚焦算法 半扩散角 缺陷检测 成像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舰载机目标的ISAR成像算法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彭关弘烨 任新成 +2 位作者 王玉清 赵晔 杨鹏举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6-72,共7页
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成像技术因其能够提供目标的高分辨率二维图像,已经成为军事侦察、地球观测和灾害监测等领域的重要工具,但是,由于目标的复杂运动,传统的ISAR成像方法往往会出现图像模糊和失真的问题。距离多普勒(RD)算法通过对雷... 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成像技术因其能够提供目标的高分辨率二维图像,已经成为军事侦察、地球观测和灾害监测等领域的重要工具,但是,由于目标的复杂运动,传统的ISAR成像方法往往会出现图像模糊和失真的问题。距离多普勒(RD)算法通过对雷达回波数据进行二维傅里叶变换,可以有效地抑制目标的复杂运动对ISAR图像的影响,从而获得更清晰、更精确的图像,然而,在处理目标加速度和微动方面存在局限性。文中首先说明了ISAR的成像原理,介绍了运动补偿中的包络对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包络对齐方法,通过某卫星成像对该算法进行验证,证明了该方法的适用性和灵活性,运用改进的包络对齐方法对某型舰载机成像,发现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ISAR图像的质量和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多普勒(RD)算法 运动补偿 改进的包络对齐方法 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 成像 舰载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策略增强型蜣螂优化算法求解路径规划问题
20
作者 陈慧丽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2-250,257,共10页
针对蜣螂优化算法在路径规划时寻优效率慢、稳定性差和易早熟等问题,提出一种多策略增强型蜣螂优化(EDBO)算法。首先,在算法蜣螂滚球行为、蜣螂繁育行为和小蜣螂移动行为中引入随机小孔成像反向学习(Random Keyhole Imaging Reverse Lea... 针对蜣螂优化算法在路径规划时寻优效率慢、稳定性差和易早熟等问题,提出一种多策略增强型蜣螂优化(EDBO)算法。首先,在算法蜣螂滚球行为、蜣螂繁育行为和小蜣螂移动行为中引入随机小孔成像反向学习(Random Keyhole Imaging Reverse Learning,RKRL)策略对蜣螂个体进行逐维学习,增强算法全局寻优能力;同时,设计了Sin混沌-RKRL策略初始化蜣螂种群,增强了算法初始种群质量,提高了算法的初始寻优能力;进一步设计了多方向正余弦自适应偷窃策略对蜣螂偷窃行为进行改进,实现算法在搜索区域内精细开发;最后,嵌入非线性正弦衰减-余弦递增动态平衡协调因子,实现了算法全局与局部搜索之间的动态平衡,提高了算法的寻优性能。测试函数和路径规划实验结果表明:EDBO算法的寻优性能和路径规划性能均优于其算法,可适用于求解复杂环境下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蜣螂优化算法 随机小孔成像反向学习 多方向正余弦自适应 动态平衡因子 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