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甘薯瘟田间自然诱发鉴定及系统聚类分析
被引量:6
- 1
-
-
作者
刘中华
余华
方树民
许泳清
邱永祥
蔡南通
-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农业部南方薯类观测实验站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中心实验室
福建农林大学
-
出处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66-1073,共8页
-
基金
国家现代甘薯产业技术体系(CARS-11-B-10
nycytx-16-B-9-1)
-
文摘
甘薯瘟田间自然诱发病圃法是目前自然接种类应用最广的方法,成本低、操作简便。国家甘薯产业体系"薯瘟病综合防治试验示范基地"代表性好、菌系单一,年度鉴定结果稳定可靠。2010—2012年对572份不同来源的甘薯品种进行抗瘟鉴定,结果表明参试品种除2010年鉴定出高抗(HR)水平的品系外,2011—2012年均未鉴定出高抗品系,抗病至高感材料在3年的连续鉴定中均有出现;其中对照品种新种花连续3年鉴定结果均为高感(HS),金山57在2010—2012的3年中分别表现为中抗(MR)、高感(HS)和感病(S),湘薯75-55在2010—2011年表现为抗病(R),2012年表现为中抗(MR);对照品种鉴定结果相对稳定,说明该病圃作为抗性筛选基地对甘薯后代品系进行抗瘟筛选有益于降低抗病育种的盲目性和年限;同时以3个对照品种在病圃中设置一定的试验区,鉴定后根据其病情数据开展系统聚类分析,发现试验区块中的对照品种发病相对稳定,但不同区块发病略有不同,尚待采取合理措施优化病圃内菌落分布,提高其可靠性和稳定性。
-
关键词
甘薯瘟
自然诱发
系统聚类
-
Keywords
ralstonia solanarum natural nursery cluster analysis
-
分类号
S531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