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椭圆萝卜螺Radix swinhoei(H.Adams)对三种沉水植物的牧食选择 被引量:19
1
作者 李宽意 刘正文 +1 位作者 胡耀辉 王传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3221-3224,共4页
报道了2005年7~9月在太湖试验基地进行的椭圆萝卜螺对沉水植物牧食的实验结果.结果表明,椭圆萝卜螺对3种沉水植物的平均牧食率为7.87mg·g^-1·d^-1,其中对苦草的牧食率最高(13.63 mg·g^-1·d^-1),马来眼子菜次之(... 报道了2005年7~9月在太湖试验基地进行的椭圆萝卜螺对沉水植物牧食的实验结果.结果表明,椭圆萝卜螺对3种沉水植物的平均牧食率为7.87mg·g^-1·d^-1,其中对苦草的牧食率最高(13.63 mg·g^-1·d^-1),马来眼子菜次之(9.66mg·g^-1·d^-1),轮叶黑藻最低(0.31mg·g^-1·d^-1),且牧食率与螺规格呈显著负相关.椭圆萝卜螺对沉水植物的牧食具有选择性,喜食苦草而较少选食其他两种沉水植物.椭圆萝卜螺的食物选择性能力与其规格有关,随着生长对沉水植物的选择性加强.探讨了椭圆萝卜螺对沉水植物的选食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椭圆萝卜螺 牧食 沉水植物 太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锈环棱螺和椭圆萝卜螺对丝状绿藻和沉水植物的牧食选择研究
2
作者 康玉辉 胡胜男 +3 位作者 高健 周驰 苗滕 冯智 《生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8,共9页
沉水植物重建初期水绵等丝状绿藻易大量孽生,影响沉水植物的恢复效果甚至导致其再次消亡。淡水螺类一般既能牧食藻类又能牧食沉水植物,而其是否优先牧食丝状绿藻进而有利于沉水植物的恢复尚存在争议。基于此选择前鳃亚纲铜锈环棱螺(Bell... 沉水植物重建初期水绵等丝状绿藻易大量孽生,影响沉水植物的恢复效果甚至导致其再次消亡。淡水螺类一般既能牧食藻类又能牧食沉水植物,而其是否优先牧食丝状绿藻进而有利于沉水植物的恢复尚存在争议。基于此选择前鳃亚纲铜锈环棱螺(Bellamyaaeruginosa)和肺螺亚纲椭圆萝卜螺(Radixswinhoei),比较研究二者对浅水湖泊常见的沉水植物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密刺苦草(Vallisneria denseserrulata)、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以及丝状绿藻水绵(Spirogyrasp.)和刚毛藻(Chladophorasp.)的牧食选择。结果表明,铜锈环棱螺和椭圆萝卜螺对两种丝状绿藻均具有主动牧食选择性,对三种沉水植物有牧食回避性,丝状绿藻的鲜重减少量也均显著高于其他沉水植物。研究结果表明相对沉水植物,铜锈环棱螺和椭圆萝卜螺更喜爱牧食水绵和刚毛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锈环棱螺 椭圆萝卜螺 丝状绿藻 沉水植物 牧食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草”的互利关系 被引量:34
3
作者 李宽意 文明章 +2 位作者 杨宏伟 李艳敏 刘正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427-5432,共6页
水生态系统中存在螺-草互利现象。然而,植食性螺类与水生植物之间是否存在这种互利关系目前尚无定论。椭圆萝卜螺(肺螺亚纲)与铜锈环棱螺(前腮亚纲)是常见的淡水螺类,其中,椭圆萝卜螺能牧食多种水生植物的活体。通过室外实验,研究了这... 水生态系统中存在螺-草互利现象。然而,植食性螺类与水生植物之间是否存在这种互利关系目前尚无定论。椭圆萝卜螺(肺螺亚纲)与铜锈环棱螺(前腮亚纲)是常见的淡水螺类,其中,椭圆萝卜螺能牧食多种水生植物的活体。通过室外实验,研究了这两种螺类在不同密度条件下对沉水植物(苦草)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低密度的椭圆萝卜螺促进了苦草的生长,螺、草之间存在明显的互利关系,高密度时螺类对苦草植株本身的大量牧食则显著限制了植物的生长。对铜锈环棱螺而言,不同密度的螺类均明显促进了受附生生物胁迫的苦草的生长,螺-草互利关系成立。分析认为,螺-草互利关系的存在是有其限制条件的,对植食性螺类而言,只有在较低的螺类密度条件下才存在这种互利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利关系 椭圆萝卜螺 铜锈环棱螺 螺密度 苦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类牧食与沉积物类型对苦草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宽意 刘正文 +2 位作者 杨宏伟 宋晓兰 文明章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907-4912,共6页
在室外实验条件下,研究了螺类牧食与沉积物类型对苦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椭圆萝卜螺的牧食对苦草生长有显著影响,牧食损害使苦草的相对生长率明显降低、块茎数量及重量下降。沉积物类型对苦草生长也有明显影响,苦草的相对生长率在营... 在室外实验条件下,研究了螺类牧食与沉积物类型对苦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椭圆萝卜螺的牧食对苦草生长有显著影响,牧食损害使苦草的相对生长率明显降低、块茎数量及重量下降。沉积物类型对苦草生长也有明显影响,苦草的相对生长率在营养盐相对丰富的湖泥处理组中要远高于岸泥处理组,而根须数与块茎重量在湖泥处理组中显著低于岸泥处理组。螺类牧食与沉积物类型对苦草的各项生长指标无明显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类牧食 沉积物类型 苦草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椭圆萝卜螺的食物来源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李宽意 刘正文 +2 位作者 李传红 李艳敏 文明章 《湖泊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9-343,共5页
椭圆萝卜螺(Radix swinhoei)是太湖常见螺类,能牧食附着生物与多种水生植物.对植食性螺类而言,食物的主要来源究竟是水生植物还是附着生物尚存在争议.以来自太湖的苦草、轮叶黑藻、附着生物及混合食物(苦草+轮叶黑藻+附着生物)作为椭圆... 椭圆萝卜螺(Radix swinhoei)是太湖常见螺类,能牧食附着生物与多种水生植物.对植食性螺类而言,食物的主要来源究竟是水生植物还是附着生物尚存在争议.以来自太湖的苦草、轮叶黑藻、附着生物及混合食物(苦草+轮叶黑藻+附着生物)作为椭圆萝卜螺的四组食物,通过两个月的室内养殖实验,根据椭圆萝卜螺的生长指标来分析其主要食物来源.结果表明:以苦草、轮叶黑藻为食物时,椭圆萝卜螺的成活率(成螺)、特定生长率(幼螺与成螺)均显著低于附着生物、混合食物,食物种类对幼螺成活率的影响则不显著.另外,食物种类对幼螺壳长的增长有显著影响,在牧食两种水生植物后,幼螺平均每天壳长增长在0.01-0.02mm之间,而牧食附着生物与混合食物后每天增长0.05mm以上.分析认为,椭圆萝卜螺尽管牧食水生植物,但附着生物仍是其主要的食物来源,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椭圆萝卜螺(radix swinhoei) 食物来源 附着生物 沉水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椭圆萝卜螺对两种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徐新伟 于丹 +1 位作者 刘春花 李中强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19-721,共3页
关键词 椭圆萝卜螺 沉水植物 生长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片吸虫虫卵的人工孵化及感染萝卜螺试验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树荣 许琳 +4 位作者 李莲军 姜丽芬 杨绍萍 杨国琴 梁崇礼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60-364,共5页
采用自然感染肝片吸虫的牛肝,用人工分离的方式取出肝脏、胆囊中的虫卵及肝片吸虫子宫中的虫卵,分别在池塘水、无氯自来水和冷开水中进行人工培养观察。结果表明:在实验室室温下(15~21℃)虫卵发育较缓慢,至第31d才孵出毛蚴。恒温条件(2... 采用自然感染肝片吸虫的牛肝,用人工分离的方式取出肝脏、胆囊中的虫卵及肝片吸虫子宫中的虫卵,分别在池塘水、无氯自来水和冷开水中进行人工培养观察。结果表明:在实验室室温下(15~21℃)虫卵发育较缓慢,至第31d才孵出毛蚴。恒温条件(28℃)下只需10~13d即可孵出毛蚴。用无氯自来水孵化较好,用椭圆萝卜螺(Radixswinhoei)进行感染并能在其中顺利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片吸虫 毛蚴 椭圆萝卜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乐藻抗椭圆萝卜螺牧食损害能力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高伟 胡灵卫 +1 位作者 王洁玉 马剑敏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6-50,共5页
观测椭圆萝卜螺(Radix swinhoei)对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植株造成的牧食损害程度,研究伊乐藻的抗牧食损害能力以及受损后的生长特性,进一步了解伊乐藻生态适应性以及入侵能力,为合理利用和控制伊乐藻提供依据。选取15~20 cm的... 观测椭圆萝卜螺(Radix swinhoei)对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植株造成的牧食损害程度,研究伊乐藻的抗牧食损害能力以及受损后的生长特性,进一步了解伊乐藻生态适应性以及入侵能力,为合理利用和控制伊乐藻提供依据。选取15~20 cm的伊乐藻嫩枝,除去附生生物,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快速称量鲜重2 g。螺的类型据重量分为大螺(0.17±0.02)g、中螺(0.1±0.01)g和小螺(0.03±0.01)g。玻璃缸水平置于室内靠窗户的位置,加入2 L稀释10倍的Hoaglands培养液。试验组分3组,每组放1种大小的螺4只,螺在培养液中饥饿48 h后用于试验;对照组不放螺。每种处理3个重复,试验期15 d。螺主要取食伊乐藻茎干和顶芽,取食优先顺序为茎干、顶芽、叶。中螺危害最甚,该组中伊乐藻的生物量增量约为对照组的40%;大螺危害次之,小螺危害最小,2组中伊乐藻生物量增量分别占对照组的92%和96%。受牧食损害后的伊乐藻仍有较高的成活率,形成的断枝也有较高的萌发率,大螺、中螺、小螺组伊乐藻断枝上腋芽萌发的数量占原枝条数的比例分别为41.7%、22.6%和10%。椭圆萝卜螺可对伊乐藻造成明显的牧食损害,但伊乐藻抗牧食损害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乐藻 椭圆萝卜螺 牧食 抗损害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阳拟枭形吸虫人工感染试验
9
作者 江斌 林琳 +1 位作者 吴胜会 张世忠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2-25,共4页
为探明在福建省古田县采集到的y 批从椭圆萝卜螺中检出的梨形囊蚴是何种吸虫的幼虫,对感染组4只20日龄半番鸭各灌服100个该囊蚴进行人工感染试验.结果显示:在每只感染鸭直肠内均检出平均数量为52条,大小为(2.21~3.30)mm× (0.7... 为探明在福建省古田县采集到的y 批从椭圆萝卜螺中检出的梨形囊蚴是何种吸虫的幼虫,对感染组4只20日龄半番鸭各灌服100个该囊蚴进行人工感染试验.结果显示:在每只感染鸭直肠内均检出平均数量为52条,大小为(2.21~3.30)mm× (0.70~0.85)mm 的吸虫.该虫体分前后体二部分,前体呈杯状,有口吸盘、咽、假吸盘、腹吸盘等结构;后体呈弯月形或短圆柱形,有2个呈深分叶状的睾丸、1个卵巢以及储精囊、卵黄腺、虫卵等结构,经鉴定为波阳拟枭形吸虫.试验结果表明:福建省是中国存在该吸虫的第2 个省份,椭圆萝卜螺是该吸虫的第二中间宿主,从囊蚴发育到成虫的时间为5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椭圆萝卜螺 囊蚴 人工感染 波阳拟枭形吸虫 第二中间宿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