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醋白芍炮制工艺优化
1
作者
刘静静
石典花
+2 位作者
田崇娅
戴衍朋
辛义周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1-1116,共6页
目的优化醋白芍炮制工艺。方法采用电子鼻测定不同炒制程度醋白芍气味值,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电子鼻各传感器响应值与炮制品内在指标成分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探索气味值与内在质量的相关性。以炒制温度、炒制时间、闷润时间为影响因素,...
目的优化醋白芍炮制工艺。方法采用电子鼻测定不同炒制程度醋白芍气味值,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电子鼻各传感器响应值与炮制品内在指标成分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探索气味值与内在质量的相关性。以炒制温度、炒制时间、闷润时间为影响因素,气味值及芍药苷、芍药内酯苷、水溶性浸出物含量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炮制工艺。结果电子鼻差异感应响应值与米醋相同。最佳条件为净白芍用醋闷润30~60 min后,在180℃下炒制15 min(每100 g饮片用20 g米醋),芍药苷、芍药内酯苷、水溶性浸出物含量分别为2.74%、0.60%、30.09%。结论电子鼻可实现不同炮制程度醋白芍气味的客观判断,能用于其他中药炮制工艺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白芍
炮制工艺
电子鼻
Pearson相关性分析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醋炙白芍的炮制工艺研究
被引量:
12
2
作者
张红飞
杨中林
尹丽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1-293,共3页
目的筛选醋灸白芍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醋灸白芍水煎液中芍药总苷的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醋灸白芍的炮制工艺进行优选。结果以加醋量20%,温度130°C,加热10min为最佳炮制工艺。结论醋炙白芍炮制参数...
目的筛选醋灸白芍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醋灸白芍水煎液中芍药总苷的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醋灸白芍的炮制工艺进行优选。结果以加醋量20%,温度130°C,加热10min为最佳炮制工艺。结论醋炙白芍炮制参数有实际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灸白芍
芍药苷
芍药总苷
炮制工艺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醋白芍、炙甘草及其配伍载体中药效组分变化规律分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朱广伟
张贵君
+7 位作者
孙奕
汪萌
渠磊
向丽
鲁丽娜
武亚楠
杨颜芳
郑婧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期143-146,150,共5页
目的:研究醋白芍、炙甘草及其配伍载体中醋白芍及炙甘草药效组分的变化规律。方法:以醋白芍、炙甘草单味药及其药对为研究对象,采用水煎煮法制备供试品溶液,采用HPLC法测定。结果:醋白芍4种药效组分(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
目的:研究醋白芍、炙甘草及其配伍载体中醋白芍及炙甘草药效组分的变化规律。方法:以醋白芍、炙甘草单味药及其药对为研究对象,采用水煎煮法制备供试品溶液,采用HPLC法测定。结果:醋白芍4种药效组分(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含量分别为:醋白芍(1.07±0.12、0.36±0.02、2.00±0.21、0.37±0.03)mg/m L;醋白芍-甘草(1.89±0.11、0.86±0.05、3.25±0.13、0.52±0.03)mg/m L;醋白芍-炙甘草(1.90±0.09、0.87±0.04、3.30±0.24、0.52±0.01)mg/m L。炙甘草五种药效组分(甘草酸、甘草苷、甘草素、异甘草苷、异甘草素)含量分别为:炙甘草(6.53±0.25、2.17±0.33、0.52±0.21、0.48±0.23、0.09±0.03、9.79±0.65)mg/m L;炙甘草-焦白芍(5.13±0.32、2.11±0.21、0.47±0.12、0.57±0.22、0.12±0.02、8.40±0.75)mg/m L;炙甘草-炒白芍(6.47±0.33、2.67±0.23、0.56±0.23、0.60±0.23、0.12±0.01、10.42±0.78)mg/m L;炙甘草-醋白芍(8.76±0.35、3.10±0.43、0.79±0.32、0.76±0.34、0.15±0.05、13.56±0.99)mg/m L。结论:配伍影响或改变了药效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而改变了药效组分的溶出,最终改变了药效组分在复方汤剂中存在状态。中药治疗作用的关键在于药效组分,包括药效组分的组成及各药效组分之间的比例。药效组分的组成不同,疗效也不同;药效组分的组成相同,但比例不同,疗效也不一样。不同组成的药效组分或不同比例的药效组分分别代表不同的中药,具有不同的临床疗效,其根源在于药效组分的不同,应加以区分。因此,对中药药效组分的研究与探讨是解析中药配伍机制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白芍
炙甘草
配伍载体
药效组分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柴胡和白芍醋炙前后组方对四逆散中5种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
7
4
作者
莫子晴
蔡皓
+4 位作者
段煜
裴科
刘静
张雅婷
钮敏洁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216-3221,共6页
目的建立双波长HPLC法探究柴胡和白芍醋炙前后组方对经方四逆散中5种成分含有量的影响。方法样品70%甲醇溶液的分析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4.4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10 ...
目的建立双波长HPLC法探究柴胡和白芍醋炙前后组方对经方四逆散中5种成分含有量的影响。方法样品70%甲醇溶液的分析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4.4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10 nm(柴胡皂苷D)和240 nm(柴胡皂苷B2、芍药苷、甘草苷、橙皮素)。结果四逆散及醋炙品组方四逆散中的柴胡皂苷D、柴胡皂苷B2、芍药苷、甘草苷、橙皮素分别在6.83~1 334、2.12~828、1.044~1 088、1.158~1 206、1.079~1 124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四逆散中柴胡皂苷D、芍药苷、甘草苷、橙皮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99.85%~101.50%,RSD 0.68%~2.79%;醋炙品组方四逆散中柴胡皂苷D、柴胡皂苷B2、芍药苷、甘草苷、橙皮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100.60%~102.76%,RSD均小于0.74%~3.34%。醋炙品组方四逆散中柴胡皂苷B2的含有量显著升高,柴胡皂苷D、甘草苷、橙皮素的含有量变化与四逆散中的柴胡皂苷D、甘草苷、橙皮素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四逆散及醋炙品组方四逆散中芍药苷的含有量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初步揭示柴胡和白芍醋炙前后组方四逆散增效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白芍
四逆散
醋炙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柴胡和白芍醋炙前后组方四逆散对抑郁大鼠粪便代谢组学的比较
被引量:
17
5
作者
莫子晴
蔡皓
+5 位作者
段煜
裴科
张雅婷
钮敏洁
王梦晴
于慧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6-224,共9页
目的应用1H-NMR代谢组学技术探究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抑郁大鼠粪便代谢组学的变化,评价柴胡和白芍醋炙前后组方四逆散的抗抑郁作用,并探讨四逆散中君药柴胡和臣药白芍醋炙的增效机制及炮制内涵。方法利用CUMS程序建立大鼠抑郁模...
目的应用1H-NMR代谢组学技术探究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抑郁大鼠粪便代谢组学的变化,评价柴胡和白芍醋炙前后组方四逆散的抗抑郁作用,并探讨四逆散中君药柴胡和臣药白芍醋炙的增效机制及炮制内涵。方法利用CUMS程序建立大鼠抑郁模型,以1H-NMR为技术手段研究不同给药情况下抑郁大鼠粪便代谢组学的变化。结果CUMS抑郁大鼠模型复制成功。代谢组学结果表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中共有17种代谢物水平发生变化。与模型组比较,四逆散组及柴胡和白芍醋炙后组方的四逆散组干预后的抑郁大鼠代谢发生显著变化。与四逆散组比较,柴胡和白芍醋炙后组方的四逆散组干预的抑郁大鼠粪便中乳酸、α-葡萄糖、β-葡萄糖、甲酸、乙酸、苏氨酸6种代谢物的水平发生变化,同时对丙酮酸代谢、糖酵解与糖质新生代谢、甲烷代谢、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甘氨酸-丝氨酸-苏氨酸代谢、氨酰合成代谢共6条代谢通路产生影响。结论柴胡和白芍醋炙后组方的四逆散抗抑郁作用更佳,这可能与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免疫调控及肠道菌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白芍
醋炙
四逆散
抑郁症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醋制方法对白芍6种活性成分影响的定量质控
被引量:
3
6
作者
于慧
王梦晴
+4 位作者
刘鑫
宋健涛
段煜
裴科
蔡皓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75-179,I0037,共6页
目的建立HPLC法探讨不同醋制方法对白芍6种活性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Waters Symmetry C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0 nm;流速:1.0 mL/min;柱温:35℃。结果白芍中的没食子酸、氧化芍...
目的建立HPLC法探讨不同醋制方法对白芍6种活性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Waters Symmetry C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0 nm;流速:1.0 mL/min;柱温:35℃。结果白芍中的没食子酸、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1,2,3,4,6-O-五没食子酰葡萄糖、苯甲酰芍药苷分别在0.77~99.14、0.38~97.52、1.62~208.6、9.66~1236.19、1.17~298.86、0.40~51.52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白芍中的没食子酸、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1,2,3,4,6-O-五没食子酰葡萄糖、苯甲酰芍药苷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4%~106.16%,相对标准偏差为0.77%~2.59%。白芍经醋炙后,6种成分的含量均有显著性提升;而白芍经醋浸后,除芍药苷含量无显著性差异之外,没食子酸、芍药内酯苷、1,2,3,4,6-O-五没食子酰葡萄糖的含量均有显著性降低,氧化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的含量均有显著性提升。醋炙白芍与醋浸白芍相比,其6种成分的含量均有显著性提升。结论该研究所建分析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可初步揭示炮制过程中“加热”操作的必要性,为白芍临床炮制品的合理使用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
醋制
活性成分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醋白芍炮制工艺优化
1
作者
刘静静
石典花
田崇娅
戴衍朋
辛义周
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
江西普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1-1116,共6页
基金
山东省中医药科技项目(2019-0072,2019-0078,Z-2023052)
山东省中医药名医学术经验继承项目(2022)
齐鲁卫生与健康领军人才项目(鲁卫人字[2020]3号)。
文摘
目的优化醋白芍炮制工艺。方法采用电子鼻测定不同炒制程度醋白芍气味值,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电子鼻各传感器响应值与炮制品内在指标成分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探索气味值与内在质量的相关性。以炒制温度、炒制时间、闷润时间为影响因素,气味值及芍药苷、芍药内酯苷、水溶性浸出物含量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炮制工艺。结果电子鼻差异感应响应值与米醋相同。最佳条件为净白芍用醋闷润30~60 min后,在180℃下炒制15 min(每100 g饮片用20 g米醋),芍药苷、芍药内酯苷、水溶性浸出物含量分别为2.74%、0.60%、30.09%。结论电子鼻可实现不同炮制程度醋白芍气味的客观判断,能用于其他中药炮制工艺的优化。
关键词
醋白芍
炮制工艺
电子鼻
Pearson相关性分析
正交试验
Keywords
vinegar
-processed
paeoniae
radix
alba
processing technology
electronic nose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orthogonal test
分类号
R283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醋炙白芍的炮制工艺研究
被引量:
12
2
作者
张红飞
杨中林
尹丽华
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
出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1-293,共3页
文摘
目的筛选醋灸白芍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醋灸白芍水煎液中芍药总苷的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醋灸白芍的炮制工艺进行优选。结果以加醋量20%,温度130°C,加热10min为最佳炮制工艺。结论醋炙白芍炮制参数有实际应用意义。
关键词
醋灸白芍
芍药苷
芍药总苷
炮制工艺
正交设计
Keywords
radix
paeoniae
alba
stir-frying with
vinegar
paeoniflorin
total paeouiflorin
the processing stir-frying
orthogonal design
分类号
R283.3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醋白芍、炙甘草及其配伍载体中药效组分变化规律分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朱广伟
张贵君
孙奕
汪萌
渠磊
向丽
鲁丽娜
武亚楠
杨颜芳
郑婧
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出处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期143-146,150,共5页
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ZXKT15037)
文摘
目的:研究醋白芍、炙甘草及其配伍载体中醋白芍及炙甘草药效组分的变化规律。方法:以醋白芍、炙甘草单味药及其药对为研究对象,采用水煎煮法制备供试品溶液,采用HPLC法测定。结果:醋白芍4种药效组分(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含量分别为:醋白芍(1.07±0.12、0.36±0.02、2.00±0.21、0.37±0.03)mg/m L;醋白芍-甘草(1.89±0.11、0.86±0.05、3.25±0.13、0.52±0.03)mg/m L;醋白芍-炙甘草(1.90±0.09、0.87±0.04、3.30±0.24、0.52±0.01)mg/m L。炙甘草五种药效组分(甘草酸、甘草苷、甘草素、异甘草苷、异甘草素)含量分别为:炙甘草(6.53±0.25、2.17±0.33、0.52±0.21、0.48±0.23、0.09±0.03、9.79±0.65)mg/m L;炙甘草-焦白芍(5.13±0.32、2.11±0.21、0.47±0.12、0.57±0.22、0.12±0.02、8.40±0.75)mg/m L;炙甘草-炒白芍(6.47±0.33、2.67±0.23、0.56±0.23、0.60±0.23、0.12±0.01、10.42±0.78)mg/m L;炙甘草-醋白芍(8.76±0.35、3.10±0.43、0.79±0.32、0.76±0.34、0.15±0.05、13.56±0.99)mg/m L。结论:配伍影响或改变了药效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而改变了药效组分的溶出,最终改变了药效组分在复方汤剂中存在状态。中药治疗作用的关键在于药效组分,包括药效组分的组成及各药效组分之间的比例。药效组分的组成不同,疗效也不同;药效组分的组成相同,但比例不同,疗效也不一样。不同组成的药效组分或不同比例的药效组分分别代表不同的中药,具有不同的临床疗效,其根源在于药效组分的不同,应加以区分。因此,对中药药效组分的研究与探讨是解析中药配伍机制的关键。
关键词
醋白芍
炙甘草
配伍载体
药效组分
变化规律
Keywords
radix paeoniae alba(stir-baked with vinegar)
Glyycrrhizae
radix
(stir-baked
with honey)
Carrier of herb combination
Active component
Change regularity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柴胡和白芍醋炙前后组方对四逆散中5种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
7
4
作者
莫子晴
蔡皓
段煜
裴科
刘静
张雅婷
钮敏洁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教育部中药炮制规范化及标准化工程研究中心
山西中医药大学制药与食品工程学院
出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216-3221,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673600)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KYCX181637)。
文摘
目的建立双波长HPLC法探究柴胡和白芍醋炙前后组方对经方四逆散中5种成分含有量的影响。方法样品70%甲醇溶液的分析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4.4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10 nm(柴胡皂苷D)和240 nm(柴胡皂苷B2、芍药苷、甘草苷、橙皮素)。结果四逆散及醋炙品组方四逆散中的柴胡皂苷D、柴胡皂苷B2、芍药苷、甘草苷、橙皮素分别在6.83~1 334、2.12~828、1.044~1 088、1.158~1 206、1.079~1 124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四逆散中柴胡皂苷D、芍药苷、甘草苷、橙皮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99.85%~101.50%,RSD 0.68%~2.79%;醋炙品组方四逆散中柴胡皂苷D、柴胡皂苷B2、芍药苷、甘草苷、橙皮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100.60%~102.76%,RSD均小于0.74%~3.34%。醋炙品组方四逆散中柴胡皂苷B2的含有量显著升高,柴胡皂苷D、甘草苷、橙皮素的含有量变化与四逆散中的柴胡皂苷D、甘草苷、橙皮素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四逆散及醋炙品组方四逆散中芍药苷的含有量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初步揭示柴胡和白芍醋炙前后组方四逆散增效的物质基础。
关键词
柴胡
白芍
四逆散
醋炙
HPLC
Keywords
Bupleuri
radix
paeoniae
radix
alba
Sinisan
vinegar
-processing
HPLC
分类号
R283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柴胡和白芍醋炙前后组方四逆散对抑郁大鼠粪便代谢组学的比较
被引量:
17
5
作者
莫子晴
蔡皓
段煜
裴科
张雅婷
钮敏洁
王梦晴
于慧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山西中医药大学制药与食品工程学院
出处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6-224,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73600)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KYCX18_1637)。
文摘
目的应用1H-NMR代谢组学技术探究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抑郁大鼠粪便代谢组学的变化,评价柴胡和白芍醋炙前后组方四逆散的抗抑郁作用,并探讨四逆散中君药柴胡和臣药白芍醋炙的增效机制及炮制内涵。方法利用CUMS程序建立大鼠抑郁模型,以1H-NMR为技术手段研究不同给药情况下抑郁大鼠粪便代谢组学的变化。结果CUMS抑郁大鼠模型复制成功。代谢组学结果表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中共有17种代谢物水平发生变化。与模型组比较,四逆散组及柴胡和白芍醋炙后组方的四逆散组干预后的抑郁大鼠代谢发生显著变化。与四逆散组比较,柴胡和白芍醋炙后组方的四逆散组干预的抑郁大鼠粪便中乳酸、α-葡萄糖、β-葡萄糖、甲酸、乙酸、苏氨酸6种代谢物的水平发生变化,同时对丙酮酸代谢、糖酵解与糖质新生代谢、甲烷代谢、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甘氨酸-丝氨酸-苏氨酸代谢、氨酰合成代谢共6条代谢通路产生影响。结论柴胡和白芍醋炙后组方的四逆散抗抑郁作用更佳,这可能与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免疫调控及肠道菌群有关。
关键词
柴胡
白芍
醋炙
四逆散
抑郁症
代谢组学
Keywords
Bupleuri
radix
paeoniae
radix
alba
vinegar
-processing
Sinisan
depression
metabonomics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醋制方法对白芍6种活性成分影响的定量质控
被引量:
3
6
作者
于慧
王梦晴
刘鑫
宋健涛
段煜
裴科
蔡皓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教育部中药炮制规范化及标准化工程研究中心
山西中医药大学中药与食品工程学院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75-179,I0037,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673600)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KYCX18_1637,KYCX20_1604,KYCX21_1778)。
文摘
目的建立HPLC法探讨不同醋制方法对白芍6种活性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Waters Symmetry C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0 nm;流速:1.0 mL/min;柱温:35℃。结果白芍中的没食子酸、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1,2,3,4,6-O-五没食子酰葡萄糖、苯甲酰芍药苷分别在0.77~99.14、0.38~97.52、1.62~208.6、9.66~1236.19、1.17~298.86、0.40~51.52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白芍中的没食子酸、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1,2,3,4,6-O-五没食子酰葡萄糖、苯甲酰芍药苷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4%~106.16%,相对标准偏差为0.77%~2.59%。白芍经醋炙后,6种成分的含量均有显著性提升;而白芍经醋浸后,除芍药苷含量无显著性差异之外,没食子酸、芍药内酯苷、1,2,3,4,6-O-五没食子酰葡萄糖的含量均有显著性降低,氧化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的含量均有显著性提升。醋炙白芍与醋浸白芍相比,其6种成分的含量均有显著性提升。结论该研究所建分析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可初步揭示炮制过程中“加热”操作的必要性,为白芍临床炮制品的合理使用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白芍
醋制
活性成分
HPLC
Keywords
Baishao(
paeoniae
radix
alba
)
vinegar
-processing
active components
HPLC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醋白芍炮制工艺优化
刘静静
石典花
田崇娅
戴衍朋
辛义周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醋炙白芍的炮制工艺研究
张红飞
杨中林
尹丽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醋白芍、炙甘草及其配伍载体中药效组分变化规律分析
朱广伟
张贵君
孙奕
汪萌
渠磊
向丽
鲁丽娜
武亚楠
杨颜芳
郑婧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柴胡和白芍醋炙前后组方对四逆散中5种成分的影响
莫子晴
蔡皓
段煜
裴科
刘静
张雅婷
钮敏洁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柴胡和白芍醋炙前后组方四逆散对抑郁大鼠粪便代谢组学的比较
莫子晴
蔡皓
段煜
裴科
张雅婷
钮敏洁
王梦晴
于慧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不同醋制方法对白芍6种活性成分影响的定量质控
于慧
王梦晴
刘鑫
宋健涛
段煜
裴科
蔡皓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