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Adaptive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 SchemeUsing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tworks 被引量:2
1
作者 Chen Zengqiang He Jiangfeng Yuan Zhuzhi (Department of Computer and System Science,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 P. R. China)(Received July 12, 1998)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1999年第1期54-61,共8页
In this paper, adaptive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 of nonlinear dynamical systems are investigated using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tworks (RBF). Firstly, a novel approach to train the RBF is introduced, which employs an... In this paper, adaptive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 of nonlinear dynamical systems are investigated using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tworks (RBF). Firstly, a novel approach to train the RBF is introduced, which employs an adaptive fuzzy generalized learning vector quantization (AFGLVQ) technique and recursive least squares algorithm with variable forgetting factor (VRLS). The AFGLVQ adjusts the centers of the RBF while the VRLS updates the connection weights of the network. The identification algorithm has the properties of rapid convergence and persistent adaptability that make it suitable for real-time control. Secondly, on the basis of the one-step ahead RBF predictor, the control law is optimized iteratively through a numerical stable Davidon's least squares-based (SDLS) minimization approach. Four nonlinear examples are simulated 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 algorith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al networks Adaptive control Nonlinear control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tworks Recursive least squar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花斑翠鸟优化径向基移动最小二乘chirplet变换的结构瞬时频率识别
2
作者 袁平平 丁雅鑫 +2 位作者 羊晨 任伟新 方旺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17,共6页
为提升chirplet变换(chirplet transform,CT)估算瞬时频率的精度,在CT基础上结合花斑翠鸟优化(pied kingfisher optimizer,PKO)和径向基移动最小二乘(radial basis function moving least squares,RBFMLS)算法提出了一种识别结构瞬时频... 为提升chirplet变换(chirplet transform,CT)估算瞬时频率的精度,在CT基础上结合花斑翠鸟优化(pied kingfisher optimizer,PKO)和径向基移动最小二乘(radial basis function moving least squares,RBFMLS)算法提出了一种识别结构瞬时频率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正定紧支径向基函数作为移动最小二乘近似的权函数,对CT的能量脊线进行估算,同时应用PKO对RBFMLS节点支撑半径和CT窗函数宽度进行优化。通过一组解析信号数值算例和一个时变拉索试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改善信号分析的能量聚集性,提高瞬时频率的识别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斑翠鸟优化(PKO) 径向基移动最小二乘(RBFMLS) chirplet变换(CT) 瞬时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轮胎侧偏刚度的分布式电动汽车轨迹跟踪控制
3
作者 邹俊逸 蒋益民 王峰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38,共12页
针对轨迹跟踪过程中轮胎侧偏刚度动态变化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轮胎侧偏刚度的轨迹跟踪控制器。以分布式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建立七自由度整车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垂向载荷和侧偏角对侧偏刚度的影响;设计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radial basis... 针对轨迹跟踪过程中轮胎侧偏刚度动态变化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轮胎侧偏刚度的轨迹跟踪控制器。以分布式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建立七自由度整车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垂向载荷和侧偏角对侧偏刚度的影响;设计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RBFNN)的侧偏刚度估计器,考虑RBFNN初始化参数的不确定性,利用k-means算法改进其函数中心,通过最小二乘法(least mean square,LMS)调整RBFNN的隐含层和输出层的权值,改善侧偏刚度估计器的预测精度和收敛速度。结果表明,优化后RBFNN测试时间缩短4 s,训练时间缩短700 s,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分别降低44.3%、55.2%。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设计了轨迹跟踪控制器,将侧偏刚度估计值代入预测模型中,同时添加动力学约束以提高跟踪的稳定性。搭建了CarSim/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将考虑侧偏刚度的轨迹跟踪控制器与未考虑侧偏刚度控制器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无论是在高附着路面还是低附着路面,考虑侧偏刚度的轨迹跟踪控制器具有更好的稳定性,说明所提出的改进估计模型和轨迹跟踪策略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迹跟踪 侧偏刚度 模型预测控制 分布式电动汽车 径向基神经网络 K-MEANS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容量下并网模式交流微电网短路故障早期检测与区域定位 被引量:2
4
作者 郑昕 甘鸿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353-4366,I0014,共15页
随着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的容量变化,微电网原有的供电结构发生改变,使得潮流大小、方向和功率结构发生变化,对快速检测和定位微电网中的短路故障区域提出了挑战。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低压交流微电网模型;通过高... 随着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的容量变化,微电网原有的供电结构发生改变,使得潮流大小、方向和功率结构发生变化,对快速检测和定位微电网中的短路故障区域提出了挑战。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低压交流微电网模型;通过高尺度小波能量谱算法对微电网与大电网公共连接点(point of common coupling,PCC)处检测到的电流进行分解,提取适应不同容量情况的短路故障特征值,实现了不同容量下微电网短路故障的早期检测;利用小波能量谱特征结合基于正交最小二乘法(orthogonal least square,OLS)的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算法提出一种适用于不同容量微电网的短路故障区域定位方法,并进行仿真验证;在此基础上设计并网模式微电网短路故障保护硬件系统,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保护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同时实现并网模式下交流微电网短路故障的早期检测与区域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模式微电网 短路故障 小波能量谱 正交最小二乘法(OLS) 径向基函数(RBF) 早期检测 区域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带天线设计及在局部放电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黄云志 王蕾 韩亮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5-102,共8页
电气设备的局部放电既是绝缘劣化的主要因素,又是有效表征绝缘缺陷的重要参量。对局部放电进行准确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危及设备安全的潜在故障。特高频检测具有实时性好、抗干扰强的优势,在放电检测中应用广泛,但现有微带天线传感器受结... 电气设备的局部放电既是绝缘劣化的主要因素,又是有效表征绝缘缺陷的重要参量。对局部放电进行准确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危及设备安全的潜在故障。特高频检测具有实时性好、抗干扰强的优势,在放电检测中应用广泛,但现有微带天线传感器受结构尺寸限制,工作带宽难以提高。本文采用部分接地板技术结合斜切式曲流技术改善结构,综合考虑天线尺寸与工作带宽的非线性关系优化尺寸,在保持天线面积不变的前提下扩展工作带宽,并以聚酰亚胺为基底研制了新型微带天线传感器。针对尺寸优化过程中存在的单尺寸参数调整导致天线性能不稳定的问题,提出利用径向基(RBF)神经网络建立多尺寸与工作带宽之间的关系模型,运用改进白鲸优化(IBWO)算法优化天线尺寸。仿真结果表明新型柔性微带天线尺寸缩小了59.59%;工作带宽由0.598~0.6 GHz增加到0.3~3 GHz,完全满足局部放电检测的应用需求。通过模拟局部放电检测试验,并与阿基米德螺旋天线、立体螺旋天线进行比较测试,结果显示新型柔性微带天线具有更高效的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检测 新型柔性微带天线 斜切式曲流技术 径向基神经网络 改进白鲸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PID-RBF神经网络的光伏MPPT方法
6
作者 赵子睿 潘鹏程 吴婷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158,共7页
针对光照强度急速变化和局部阴影时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追踪响应速度慢、多峰值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与自适应PID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方法。首先,采用RBF神经网络对环境的实时变化直接跟踪光伏最大功率点。然后,利用自适应PI... 针对光照强度急速变化和局部阴影时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追踪响应速度慢、多峰值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与自适应PID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方法。首先,采用RBF神经网络对环境的实时变化直接跟踪光伏最大功率点。然后,利用自适应PID的辅助修正,抑制光伏电池输出功率的波动。神经网络能提升在复杂环境下的跟踪速度,自适应PID能增强对神经网络误差的消除能力,提升跟踪精度。仿真结果表明,APIDRBF双控策略具有稳态性能高和控制精度高等优点,能有效提高光伏发电效率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阴影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自适应PID 最大功率点跟踪 光伏发电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BF-CSR方法及其应用于裂解装置建模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庄凌 陈德钊 +2 位作者 赵伟祥 张红 胡上序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4-69,共6页
RBF-CSR是在分析RBF-PLS的基础上提出的新方法。它保留了RBF-PLS的优点:采用神经网络的结构, 又用数学方法直接求解,免去了ANN冗长的训练过程和其它诸多欠缺。RBF-CSR方法可以在更宽广的空间内寻找最优的网络参数,它所建立的模型具有很... RBF-CSR是在分析RBF-PLS的基础上提出的新方法。它保留了RBF-PLS的优点:采用神经网络的结构, 又用数学方法直接求解,免去了ANN冗长的训练过程和其它诸多欠缺。RBF-CSR方法可以在更宽广的空间内寻找最优的网络参数,它所建立的模型具有很高的预报精度和良好的稳定性,又有简洁的解析形式,便于优化等进一步的计算和处理。该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裂解装置的建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基函数 偏最小二乘回归 循环子空间回归 裂解装置 化工过程 RBF-CSR 建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神经网络的电网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130
8
作者 毕天姝 倪以信 +1 位作者 吴复立 杨奇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3-78,共6页
故障诊断对于事故后系统快速恢复正常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提出应用新型径向基函数 (RadialBasisFunc tion ,RBF)神经网络解决故障诊断问题 ,文中将正交最小二乘 (Orthogonalleastsquare)算法扩展用于优化RBF神经网络参数。并应用... 故障诊断对于事故后系统快速恢复正常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提出应用新型径向基函数 (RadialBasisFunc tion ,RBF)神经网络解决故障诊断问题 ,文中将正交最小二乘 (Orthogonalleastsquare)算法扩展用于优化RBF神经网络参数。并应用传统的BP神经网络解决同样的问题以进行比较。在 4母线测试系统中的计算机仿真结果证明 ,在解决故障诊断这一类问题时 ,RBF神经网络优于BP神经网络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 故障诊断 电力系统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域特征提取与信息融合的磨机负荷软测量 被引量:24
9
作者 汤健 郑秀萍 +2 位作者 赵立杰 岳恒 柴天佑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161-2167,共7页
提出了基于频域特征提取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磨机负荷(ML)软测量新方法。针对磨矿过程主要依靠人工经验定性判断ML状态,难以定量检测ML参数的现状,通过融合磨机筒体振动、振声及驱动电机电流信号,建立了以料球比、矿浆浓度、充填率为... 提出了基于频域特征提取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磨机负荷(ML)软测量新方法。针对磨矿过程主要依靠人工经验定性判断ML状态,难以定量检测ML参数的现状,通过融合磨机筒体振动、振声及驱动电机电流信号,建立了以料球比、矿浆浓度、充填率为输出的ML软测量模型。该方法首先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将时域振动及振声信号转换为频谱变量,再对频谱变量通过主元分析(PCA)进行谱特征提取,然后采用径向基函数(RBF)变换生成的激活矩阵实现谱特征的非线性映射,最后采用偏最小二乘(PLS)算法建立以谱特征、激活矩阵、电流信号为输入的回归模型,从而有效克服了多传感器信息之间及RBF变换引起的多重共线性等问题。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准确地检测ML参数,融合多传感器的软测量方法具有更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机负荷 频谱数据 特征提取 径向基函数 偏最小二乘 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开关磁阻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被引量:72
10
作者 夏长亮 王明超 +1 位作者 史婷娜 郭培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3期123-128,共6页
论文提出了基于自适应径向基函数(radialbasisfunction,RBF)神经网络的开关磁阻电机(SRM)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新方法。该方法构造了一个隐层节点初始个数为零的RBF网络,通过在训练过程中不断按照自适应算法添加和删除隐层单元,形成一个结... 论文提出了基于自适应径向基函数(radialbasisfunction,RBF)神经网络的开关磁阻电机(SRM)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新方法。该方法构造了一个隐层节点初始个数为零的RBF网络,通过在训练过程中不断按照自适应算法添加和删除隐层单元,形成一个结构简单、紧凑的网络来实现电机电压、磁链与转子位置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实现SRM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网络训练分为离线训练和在线训练两个部分。利用训练样本按给出的自适应算法对网络进行离线训练,确定RBF网络隐层节点的个数及位置;按递推最小二乘法(RLS)在线修正隐层与输出层之间的连接权。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电机的准确换相,从而实现了位置传感器的消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机 开关磁阻电机 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自适应RBF神经网络 递推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投影寻踪的非线性鲁棒偏最小二乘法及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贾润达 毛志忠 +1 位作者 常玉清 周俊武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91-394,399,共5页
来自工业现场的数据往往具有非线性特性且包含离群点,利用非线性偏最小二乘法(partia lleast squares,PLS)建模易受离群点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结合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网络,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投影寻踪的非线性鲁棒... 来自工业现场的数据往往具有非线性特性且包含离群点,利用非线性偏最小二乘法(partia lleast squares,PLS)建模易受离群点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结合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网络,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投影寻踪的非线性鲁棒PLS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RBF变换将自变量与因变间的非线性关系转化为线性关系;然后利用投影寻踪算法提取变换后自变量的鲁棒偏最小二乘法成分;最后建立鲁棒PLS成分与因变量之间的鲁棒线性回归模型.将该方法应用于湿法冶金萃余液pH值软测量建模问题,结果验证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基函数 投影寻踪 偏最小二乘法 鲁棒性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经验模式分解和混沌相空间重构的风电功率短期预测 被引量:27
12
作者 张宜阳 卢继平 +2 位作者 孟洋洋 严欢 李辉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4-28,共5页
风电场发电功率的短期预测对并网风力发电系统的安全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风电功率时间序列非平稳、非周期的特点,文中运用经验模式分解理论将风电功率时间序列分解为随机分量和趋势分量,对随机分量采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进行混沌... 风电场发电功率的短期预测对并网风力发电系统的安全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风电功率时间序列非平稳、非周期的特点,文中运用经验模式分解理论将风电功率时间序列分解为随机分量和趋势分量,对随机分量采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进行混沌预测;趋势分量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进行混沌预测,拟合各分量的预测值得到最终的预测结果。以云南某风电场数据对所提出的模型进行验证,证明了该预测模型比传统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可为风电功率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功率预测 经验模式分解 相空间重构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径向基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F6局部放电分解组分光声检测信号交叉响应处理技术 被引量:19
13
作者 唐炬 范敏 +1 位作者 谭志红 孙才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7-264,共8页
SF6局部放电(PD)时,某些特征分解组分气体的红外吸收频带存在重叠部分,利用光声检测法检测其成分时会有严重的交叉响应,影响检测准确度。为此,将主成分分析(PCA)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相结合,构建了一种能降低交叉响应的PCA-RBF神... SF6局部放电(PD)时,某些特征分解组分气体的红外吸收频带存在重叠部分,利用光声检测法检测其成分时会有严重的交叉响应,影响检测准确度。为此,将主成分分析(PCA)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相结合,构建了一种能降低交叉响应的PCA-RBF神经网络,应用于光声检测法输出信号阵列的处理,以解决传统RBF神经网络在输入空间严重自相关时检测准确度的下降,实现对SO2、CO2、CF4混合气体中各组分气体体积分数的准确检测。结果表明:PCA-RBF神经网络有效地消除了样本之间的相关性,提高了神经网络对混合气体中各组分气体体积分数的检测准确度(平均相对误差<3%),为将光声检测法应用于SF6局部放电分解组分气体的检测提供了有效的数据处理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6 局部放电(PD) 交叉响应 主成分分析(PCA) 径向基函数(RBF) 神经网络 相关性 检测准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疏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被引量:27
14
作者 甘良志 孙宗海 孙优贤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5-248,共4页
针对大规模数据集的回归和分类问题,改进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以再生核希尔伯特空间中的线性分析为基础,把样本集映射到再生空间中,然后张成再生空间的一个线性子空间,并求出这个子空间的基.利用基线性表示子空间中的其他元素,减小了... 针对大规模数据集的回归和分类问题,改进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以再生核希尔伯特空间中的线性分析为基础,把样本集映射到再生空间中,然后张成再生空间的一个线性子空间,并求出这个子空间的基.利用基线性表示子空间中的其他元素,减小了求解矩阵的维数,通过求解规模相对较小的线性方程组完成对支持向量机的训练.采用该方法对较大规模的数据样本进行了回归和分类仿真试验,并与普通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解决复杂非线性函数的回归和分类问题,不但可以得到稀疏解,而且计算速度比普通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提高了约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再生核希尔伯特空间 径向基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两相流流型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贾志海 牛刚 王经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8-372,共5页
采集了水平管内气水两相流动的差压信号,利用概率密度函数(PDF)对差压信号特征进行了分析;定义了PDF的四个特征参数,即PDF波峰个数K1、波峰峰值K2、波峰位置K3、以及PDF的方差K4来反映流型的特征。运用四个参数构成的特征向量对径向基函... 采集了水平管内气水两相流动的差压信号,利用概率密度函数(PDF)对差压信号特征进行了分析;定义了PDF的四个特征参数,即PDF波峰个数K1、波峰峰值K2、波峰位置K3、以及PDF的方差K4来反映流型的特征。运用四个参数构成的特征向量对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并识别流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识别速度快、准确率高的特点,从而为两相流的流型识别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 流型识别 概率密度函数(PDF)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径向基网络的研究进展和评述 被引量:27
16
作者 卢涛 陈德钊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0-62,81,共4页
径向基网络(RBFN)是当前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并以其优良的性能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该文简要介绍了RBFN的结构特点,与经典的多层前传网(MLFN)进行对比,分析了RBFN学习算法从经验到理论,从繁杂到简捷的发展进程,及其存在的问... 径向基网络(RBFN)是当前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并以其优良的性能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该文简要介绍了RBFN的结构特点,与经典的多层前传网(MLFN)进行对比,分析了RBFN学习算法从经验到理论,从繁杂到简捷的发展进程,及其存在的问题,归纳了RBFN的一些特殊类型,并对RBFN的研究和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径向基函数 函数逼近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近似模型的汽车正面碰撞耐撞性优化设计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国春 成艾国 +2 位作者 顾纪超 宋凯 钟志华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2136-2141,共6页
以汽车前部结构主要零件的厚度为变量,采用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方法生成100个汽车正面碰撞有限元仿真模型样本数据并进行计算,对计算结果应用Kriging模型、最小二乘响应面模型、径向基函数模型构建前部结构质量、B柱加速度最大值和前部... 以汽车前部结构主要零件的厚度为变量,采用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方法生成100个汽车正面碰撞有限元仿真模型样本数据并进行计算,对计算结果应用Kriging模型、最小二乘响应面模型、径向基函数模型构建前部结构质量、B柱加速度最大值和前部结构最大吸能相对于各部件厚度的三种近似模型。以B柱加速度最大值为目标,约束前部结构最大吸能、前部结构零件质量及各零件厚度,利用模拟退火算法和三种空间密集撒点优化搜索方法,最终得到一组最优的前部零件厚度组合,使得B柱加速度最大值最小。研究表明,该方法计算精度和效率较好地满足了耐撞性工程设计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撞性 KRIGING模型 最小二乘响应面模型 径向基函数模型 拉丁超立方 自适应模拟退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网络的覆冰绝缘子闪络电压预测模型 被引量:13
18
作者 石岩 蒋兴良 苑吉河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91-596,共6页
绝缘子覆冰是威胁电网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对LXZP-160绝缘子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RBF)网络的覆冰绝缘子闪络电压的预测模型。预测模型以绝缘子串长、污秽度、气压、覆冰水电导率等因素为输入变量,以覆冰... 绝缘子覆冰是威胁电网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对LXZP-160绝缘子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RBF)网络的覆冰绝缘子闪络电压的预测模型。预测模型以绝缘子串长、污秽度、气压、覆冰水电导率等因素为输入变量,以覆冰绝缘子的最低闪络电压为输出变量,网络隐含层单元个数和中心向量采用正交最小二乘法(OLS)算法确定,从隐层到输出层的权值采用伪逆法确定。预测的覆冰绝缘子闪络电压平均误差<1%,优于传统的BP网络,且与数据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试验和理论分析表明,该模型能反映覆冰绝缘子闪络电压与绝缘子串长、污秽度、气压、覆冰水电导率等因素间的非线性关系,这对于我国预防冰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冰 RBF网络 OLS算法 绝缘子 闪络电压 污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激光陀螺温度补偿 被引量:6
19
作者 史震 陈帅 +2 位作者 张健 赵琳 孙骞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975-2982,共8页
传统的径向基神经网络(RBFNN)在激光陀螺零偏的温度补偿过程中会由于随机选取中心不合适而导致算法效率降低和数值病态,故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Kohonen网络和正交最小二乘(OLS)算法的RBFNN温度补偿方法。介绍了该方法的原理及建模步骤,设... 传统的径向基神经网络(RBFNN)在激光陀螺零偏的温度补偿过程中会由于随机选取中心不合适而导致算法效率降低和数值病态,故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Kohonen网络和正交最小二乘(OLS)算法的RBFNN温度补偿方法。介绍了该方法的原理及建模步骤,设计了常温和变温环境下激光陀螺的数据采集试验及其温度补偿试验。由于结合了Kohonen网络的模式分类能力和OLS的优化选择能力,该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辨识出受温度影响的激光陀螺零偏。利用逐步回归法、RBFNN法及其改进方法对多种温变环境影响的激光陀螺零偏进行了辨识与补偿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常温环境下,三者的辨识能力相当;随着温变速率的上升,改进RBFNN法不仅节省了时间,其补偿后的零偏也均小于5×10-4(°)/h(1σ),提高精度均能达86%以上。得到的结果表明改进RBFNN法提高了辨识精度且稳定、有效,适用于多种温度变化环境下激光陀螺零偏的温度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陀螺 RBF神经网络(RBFNN) KOHONEN网络 正交最小二乘(O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微分进化算法和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热工过程模型辨识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李岩 王东风 +1 位作者 焦嵩鸣 韩璞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0-116,共7页
在热工过程模型辨识中,被控对象动态特性往往表现出非线性、慢时变、大迟延和不确定性等特点,这使得难以对其建立比较精确的模型。为了达到精确建模的目的,提出一种基于微分进化算法和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辨识方法。该方法采用基于能... 在热工过程模型辨识中,被控对象动态特性往往表现出非线性、慢时变、大迟延和不确定性等特点,这使得难以对其建立比较精确的模型。为了达到精确建模的目的,提出一种基于微分进化算法和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辨识方法。该方法采用基于能量分布正交最小二乘学习算法的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通过改进的微分进化算法,对神经网络辨识系统进行参数优化,使RBF神经网络能够更快、更精确地逼近实际系统的输出,达到精确建模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在采用改进的RBF网络对热工复杂对象进行辨识时,通过微分进化算法进一步确定其最佳参数,可以取得更好的辨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工过程:系统辨识 微分进化算法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能量分布正交最小二乘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