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瘟病毒C株表位突变毒株的构建及拯救
1
作者 刘元杰 徐璐 +9 位作者 朱元源 徐嫄 张乾义 李翠 李明 夏应菊 王琴 刘业兵 赵启祖 邹兴启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98-705,共8页
本研究旨在突变猪瘟病毒C株WH303位点,构建感染性克隆,为猪瘟病毒C株标记疫苗的研究提供候选毒株。本试验以猪瘟病毒C株为研究材料,经重叠PCR方法突变WH303位点,再分别连接至C株和C-flag株全长感染性克隆。体外转录RNA,转染PK15细胞,细... 本研究旨在突变猪瘟病毒C株WH303位点,构建感染性克隆,为猪瘟病毒C株标记疫苗的研究提供候选毒株。本试验以猪瘟病毒C株为研究材料,经重叠PCR方法突变WH303位点,再分别连接至C株和C-flag株全长感染性克隆。体外转录RNA,转染PK15细胞,细胞连续传代完成病毒的拯救和增殖。结果显示,经特异性限制内切酶酶切反应验证,感染性克隆构建成功。经RT-PCR、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试验检测,表明病毒成功拯救。病毒细胞传代至17代,检测到病毒,表明病毒可以稳定传代。综上,本研究成功构建了C株WH303突变感染性克隆MC和MC-flag,并成功拯救MC株,得到可以稳定传代的病毒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c WH303位点 突变 感染性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猪瘟C-株(脾淋毒)全长cDNA的分子克隆 被引量:8
2
作者 胡建和 刘湘涛 +4 位作者 张彦明 韩雪清 刘在新 张永国 谢庆阁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90-493,共4页
应用RT PCR、NestedPCR和Half nestedPCR技术从实验感染兔脾组织的总RNA中得到了覆盖猪瘟病毒(CSFV)C 株全基因组的7个cDNA重叠片段,分别克隆于pMD18 T或pGEM TEasy载体后进行测序。运用T A克隆和多片段一步连接法,将cDNA重叠片段F1、F2... 应用RT PCR、NestedPCR和Half nestedPCR技术从实验感染兔脾组织的总RNA中得到了覆盖猪瘟病毒(CSFV)C 株全基因组的7个cDNA重叠片段,分别克隆于pMD18 T或pGEM TEasy载体后进行测序。运用T A克隆和多片段一步连接法,将cDNA重叠片段F1、F2、F3、F4与F5、F6、F7分别克隆到pGEM 5Zf(+)载体后,得到两个半长cDNA亚克隆重组质粒pGEM 5Zf(+)/F1 4和pGEM 5Zf(+)/F5 7,再将两个半长cDNA重叠片段连接并克隆到pGEM 5Zf(+)载体,构建出了CSFVC 株全长cDNA重组质粒pGEM 5Zf(+)/F1 7。全长cDNA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研究CSFV分子生物学提供了良好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猪瘟 c-株 脾淋毒 cDNA 分子克隆 兔脾组织 RNA 克隆 多片段一步连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病毒野毒株与疫苗株双重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伟 符芳 +3 位作者 陈欣 李雪松 李海忠 李曦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54-857,共4页
为建立猪瘟病毒(CSFV)兔化弱毒疫苗(C株)与野毒株的快速鉴别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登录的CSFV C株与野毒株的E2基因序列差异,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同时检测C株与野毒株的双重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应用该方法对CSF... 为建立猪瘟病毒(CSFV)兔化弱毒疫苗(C株)与野毒株的快速鉴别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登录的CSFV C株与野毒株的E2基因序列差异,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同时检测C株与野毒株的双重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应用该方法对CSFV野毒和疫苗株的最低检出量为10拷贝;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Ⅰ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伪狂犬病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4种病毒均呈阴性;批内、批间重复试验的变异系数均低于3%。应用该方法检测从黑龙江省各地区猪场采集的600份样品,结果表明野毒株的阳性率为30.5%。该方法可应用于CSFV野毒株和C株的鉴别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BRGreenⅠ实时荧光PcR 猪瘟病毒野毒株 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病毒强毒株和兔化弱毒疫苗株RT-PCR快速鉴别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9
4
作者 郭抗抗 邓力 +3 位作者 井勇 张彦明 王晶钰 宁蓬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18,共6页
【目的】建立猪瘟病毒强毒株和兔化弱毒疫苗株的RT-PCR快速鉴别检测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中36株猪瘟病毒(CSFV)强毒株和兔化弱毒疫苗株的基因序列,分别设计了针对CSFV强毒和兔化弱毒疫苗株的特异性引物,建立了一种能区分CSFV强毒... 【目的】建立猪瘟病毒强毒株和兔化弱毒疫苗株的RT-PCR快速鉴别检测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中36株猪瘟病毒(CSFV)强毒株和兔化弱毒疫苗株的基因序列,分别设计了针对CSFV强毒和兔化弱毒疫苗株的特异性引物,建立了一种能区分CSFV强毒和兔化弱毒疫苗株的RT-PCR检测方法。【结果】建立的RT-PCR检测方法可以从CSFV强毒株和兔化弱毒疫苗株中分别扩增出大小为187和492 bp的特异性片段,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等猪源性病毒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说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对10份疑似猪瘟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后发现,利用该方法可以从中分别检测出CSFV强毒和疫苗毒。【结论】建立了可鉴别检测CSFV强毒株和弱毒疫苗株的RT-PCR方法,为猪瘟的早期诊断及疫苗免疫猪和野毒感染猪的鉴别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猪瘟兔化弱毒疫苗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鉴别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定量RT-PCR对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的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韩文 王楠 +5 位作者 张兴娟 葛叶 韩秋颖 孙元 李素 仇华吉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64-467,共4页
为进一步验证猪瘟兔化弱毒(HCLV)疫苗荧光定量RT-PCR(qRT-PCR)与兔体定型热试验之间存在正相关性,本研究利用qRT-PCR方法对278批次HCLV疫苗进行检测,分别检测其疫苗含量及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污染情况。结果表明,278批次猪瘟疫苗中... 为进一步验证猪瘟兔化弱毒(HCLV)疫苗荧光定量RT-PCR(qRT-PCR)与兔体定型热试验之间存在正相关性,本研究利用qRT-PCR方法对278批次HCLV疫苗进行检测,分别检测其疫苗含量及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污染情况。结果表明,278批次猪瘟疫苗中有66批(24%)疫苗含量达不到规程标准,有42批(15%)疫苗存在BVDV污染;从所检疫苗中抽取6份qRT-PCR检测HCLV含量较低的疫苗,采用兔体定型热试验进行验证,两种方法结果吻合,表明qRT-PCR方法可以作为评价猪瘟疫苗质量的一种备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兔化弱毒疫苗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疫苗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病毒C株(脾淋毒)全长cDNA分子几个突变位点的重组改造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淼涛 冯霞 +5 位作者 刘湘涛1 张彦明 田宏 胡建和 冶贵生 谢庆阁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6-171,共6页
采用RT PCR、Nested PCR和Half nested PCR技术从试验感染兔脾组织的总 RNA中得到了猪瘟病毒(CSFV) C株全长cDNA的3个待改造片段,分别克隆于pMD18 T载体后进行测序。用重组技术分别从前期构建的5′半长cDNA或3′半长cDNA中替换F1、F3和F... 采用RT PCR、Nested PCR和Half nested PCR技术从试验感染兔脾组织的总 RNA中得到了猪瘟病毒(CSFV) C株全长cDNA的3个待改造片段,分别克隆于pMD18 T载体后进行测序。用重组技术分别从前期构建的5′半长cDNA或3′半长cDNA中替换F1、F3和F51,构建成 2 个新的半长 cDNA,进一步连接成新的全长 cD NA,经测序证实全长cDNA中3个致死性突变位点均得到改正。初步鉴定证明该全长 cDNA具有感染性。为猪瘟病毒C株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全长cDNA 脾淋毒 cSFV 突变位点 测序 感染性 脾组织 RT-PcR PcR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与BALB/c小鼠对猪瘟病毒E2蛋白靶向化树突状细胞疫苗敏感性的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金良 董炳梅 +5 位作者 魏凤 孙全文 王爱华 唐娜 张春玲 沈志强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0-83,共4页
为比较家兔与BALB/c小鼠对猪瘟病毒E2蛋白靶向化树突状细胞疫苗的敏感性,本研究首先根据小鼠与家兔体重比,分别免疫糖基化E2蛋白与E2蛋白(家兔2mg/只,小鼠20μg/只),在不同时间采血制备血清,通过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IgG水平。结果显示,... 为比较家兔与BALB/c小鼠对猪瘟病毒E2蛋白靶向化树突状细胞疫苗的敏感性,本研究首先根据小鼠与家兔体重比,分别免疫糖基化E2蛋白与E2蛋白(家兔2mg/只,小鼠20μg/只),在不同时间采血制备血清,通过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IgG水平。结果显示,接种后BALB/c小鼠出现了轻度的免疫应答,而家兔产生了强而持久的免疫保护。本研究对BALB/c小鼠的接种量进行了进一步摸索,结果表明,50与100μg/只免疫效果明显优于20μg/只;其中50μg/只E2蛋白与糖基化E2蛋白免疫后,血清IgG水平较高且稳定;而100μg/只糖基化E2蛋白免疫后,免疫初期,糖基化E2蛋白组产生了免疫抑制,至21d抗体水平逐渐升高且达极高水平;但100μg/只E2蛋白免疫后,整个免疫期内抗体水平均较低,只有轻微波动。以上结果表明,家兔对糖基化E2蛋白与E2蛋白的敏感性均显著高于BALB/c小鼠,且糖基化E2蛋白免疫效果明显好于E2蛋白,BALB/c小鼠的糖基化E2蛋白最佳免疫剂量为50μg/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兔 BALB c小鼠 猪瘟病毒 E2蛋白 树突状细胞疫苗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病毒弱毒C株ST细胞传代疫苗对仔猪的免疫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果亮 余兴龙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4-66,共3页
将猪瘟病毒弱毒C株ST细胞苗以不同剂量(106 TCID50和105 TCID50)免疫28日龄仔猪,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和组织病理学观察、抗体检测、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及抗原检测等方法评价疫苗免疫效果。结果表明:该疫苗接种仔猪后无任何... 将猪瘟病毒弱毒C株ST细胞苗以不同剂量(106 TCID50和105 TCID50)免疫28日龄仔猪,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和组织病理学观察、抗体检测、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及抗原检测等方法评价疫苗免疫效果。结果表明:该疫苗接种仔猪后无任何临床症状,无病毒血症,无排毒现象;不同剂量免疫组,在2免后10 d左右猪瘟特异性抗体阳转,抗体水平于2免后20 d左右达到峰值。以上结果表明,猪瘟弱毒疫苗毒株C株的ST细胞传代疫苗对仔猪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c ST细胞 免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病毒C株截短E2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及免疫原性初步检测 被引量:4
9
作者 郑仲华 李东升 +6 位作者 姚俊庸 常艳 勾红潮 刘文俊 赵明秋 毛晶丹 陈金顶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16,共5页
本试验利用PCR技术,扩增得到猪瘟病毒(CSFV)C株E2基因的主要抗原片段A/D区549bp,将其酶切纯化后,与已酶切纯化的pET-32a进行16℃过夜连接,转化大肠杆菌BL21。从转化成功的氨苄培养板挑取合适菌落进行PCR,挑取目的条带正确的菌落加至LB... 本试验利用PCR技术,扩增得到猪瘟病毒(CSFV)C株E2基因的主要抗原片段A/D区549bp,将其酶切纯化后,与已酶切纯化的pET-32a进行16℃过夜连接,转化大肠杆菌BL21。从转化成功的氨苄培养板挑取合适菌落进行PCR,挑取目的条带正确的菌落加至LB培养基进行过夜培养后送测序。将测序正确的菌液划板,挑菌培养并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得到的蛋白进行SDS-PAGE,在约39ku位置有蛋白条带。将蛋白纯化后,分别利用自制兔抗CSFV阳性血清及临床检测阳性的猪抗CSFV阳性血清进行Western blotting检测,可见在39ku处有单一条带,表明表达的蛋白具有免疫原性。本试验结果为下一步ELSIA试剂盒的组装奠定基础,方便对猪场免疫猪群猪瘟抗体水平进行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c A D主要抗原区 截短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报告猪瘟病毒C株的构建及在家兔中生物学特性评价 被引量:2
10
作者 韩玉莹 谢利豹 +1 位作者 李永锋 仇华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699-1709,共11页
猪瘟兔化弱毒疫苗C株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用于预防猪瘟(CSF)的最好弱毒活疫苗。然而,现阶段的C株不具备标记功能,无法区分野毒感染与疫苗接种。本研究旨在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编码基因插入猪瘟病毒(CSFV)C株将其构建为报告病毒,为... 猪瘟兔化弱毒疫苗C株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用于预防猪瘟(CSF)的最好弱毒活疫苗。然而,现阶段的C株不具备标记功能,无法区分野毒感染与疫苗接种。本研究旨在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编码基因插入猪瘟病毒(CSFV)C株将其构建为报告病毒,为C株的基础研究提供病毒示踪工具,同时提供构建标记C株疫苗的方法。本研究中,笔者在CSFV C株中引入EGFP基因,分别构建了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报告CSFV rHCLV-EGFP,以及用CSFV强毒Shimen(SM)株Npro基因替换C株Npro基因后再引入EGFP基因的嵌合报告病毒rHCLV-Npro(SM)-EGFP。通过猪瘟抗原ELISA检测,直接观察荧光及Western blot检测EGFP的蛋白表达等方法对拯救的病毒进行鉴定,并在细胞和家兔上评价这两株病毒的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两株报告病毒的抗原ELISA结果均为阳性;在感染rHCLV-EGFP的细胞中并未观察到绿色荧光也未检测到EGFP蛋白,但在感染rHCLV-Npro(SM)-EGFP的细胞中观察到EGFP的绿色荧光并检测到EGFP蛋白;细胞试验结果表明,两株报告病毒与亲本病毒具有相似的生长特性且遗传稳定;家兔试验发现,rHCLV-Npro(SM)-EGFP保留了C株的在家兔体内的生物学特性,但rHCLV-EGFP失去了C株诱导家兔定型热反应的能力。构建的嵌合报告病毒rHCLV-Npro(SM)-EGFP可以作为C株的报告病毒进行应用:可以对病毒示踪,用于研究C株的复制过程、病毒与细胞的相互作用;同时,该嵌合报告病毒也具备发展为标记C株疫苗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c Npro蛋白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乳中抗猪瘟IgA、IgG、IgM抗体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云航 李秀云 +3 位作者 幺乃权 王雅玲 魏林林 何昭阳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11-614,共4页
以猪瘟弱毒疫苗免疫空怀母猪,待母猪分娩后,分别收集10 d内的乳汁,以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检测猪瘟IgA、IgG、IgM水平,并观察各种抗体动态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猪初乳中的IgA、IgG、IgM抗体效价均在分娩当天达到最高值,随后迅速下降,... 以猪瘟弱毒疫苗免疫空怀母猪,待母猪分娩后,分别收集10 d内的乳汁,以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检测猪瘟IgA、IgG、IgM水平,并观察各种抗体动态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猪初乳中的IgA、IgG、IgM抗体效价均在分娩当天达到最高值,随后迅速下降,7 d后抗体水平与常乳基本一致。对照组母猪仅在分娩当天检测到较低的抗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弱毒疫苗 IGA IGG IGM 间接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猪瘟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研究——Ⅱ抗猪瘟兔化弱毒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 被引量:1
12
作者 唐玉新 周作红 +3 位作者 王亚鸣 沈秋姑 徐兰芳 王承浩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3期1-12,共12页
用聚乙二醇沉淀浓缩纯化猪瘟兔化弱毒中国株(SFV-C)免疫 BALB/C 小鼠,取其脾脏,制备淋巴细胞,与 FO 骨髓瘤细胞融合,经 EliSA 检测和有限稀释法克隆化,最后筛选出5株对SFV 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所制成的腹水抗体,一株只对 SFV-C 发... 用聚乙二醇沉淀浓缩纯化猪瘟兔化弱毒中国株(SFV-C)免疫 BALB/C 小鼠,取其脾脏,制备淋巴细胞,与 FO 骨髓瘤细胞融合,经 EliSA 检测和有限稀释法克隆化,最后筛选出5株对SFV 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所制成的腹水抗体,一株只对 SFV-C 发生特异性反应,四株与SFV-S,SFV-F 及 BVDV oregon 发生微弱的交叉反应.细胞上清液的 EliSA 效价为1:800~1600,腹水效价为1:10~6~1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抗猪瘟病毒 单克隆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中驴抗猪瘟病毒IgG制备工艺及质量监控研究
13
作者 李六金 朱德生 +4 位作者 贾满民 陈慧茹 押宗保 吴耀南 赵永康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3年第2期100-102,114,共4页
本实验用配有佐剂的猪瘟病毒抗原,按特定基础免疫与强化免疫程序接种关中毛驴,用两次盐析法沉淀提取抗猪瘟病毒IgG,其中对提纯制备工艺所涉及的pH值、温度、硫酸铵浓度等工艺进行探索比较,继之对单位体积内的蛋白浓度、酶标抗体效价和... 本实验用配有佐剂的猪瘟病毒抗原,按特定基础免疫与强化免疫程序接种关中毛驴,用两次盐析法沉淀提取抗猪瘟病毒IgG,其中对提纯制备工艺所涉及的pH值、温度、硫酸铵浓度等工艺进行探索比较,继之对单位体积内的蛋白浓度、酶标抗体效价和稀释度进行了标化,同时对质量监控进行了平行性分析。本实验以陕西关中毛驴作为免疫反应供浆动物;研制用于预防和治疗猪瘟的抗病毒免疫球蛋白(IgG)生物制剂获得理想结果。经6省、市、区试用后,深受用户和兽医防疫部门的一致好评和欢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工艺 猪瘟 抗猪瘟病毒免疫球蛋白 关中驴 质量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TJM-F92疫苗株对猪瘟兔化弱毒株的间隔免疫干扰研究
14
作者 夏铭崎 薛青红 +9 位作者 王炜 李真光 崔力凡 宋妮 封腾 武莹 季烨 陈凤 印春生 武华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73-577,共5页
为研究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TJM-F92疫苗株对猪瘟病毒(CSFV)C株的间隔免疫干扰情况,本实验设计在免疫高剂量PRRSV TJM-F92株疫苗毒后第7 d和第14 d分别免疫低剂量CSFV C株疫苗毒,并于CSFV C株疫苗毒免疫后第14 d用CSF... 为研究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TJM-F92疫苗株对猪瘟病毒(CSFV)C株的间隔免疫干扰情况,本实验设计在免疫高剂量PRRSV TJM-F92株疫苗毒后第7 d和第14 d分别免疫低剂量CSFV C株疫苗毒,并于CSFV C株疫苗毒免疫后第14 d用CSFV石门系血毒攻击实验动物,通过体液免疫水平、免疫攻毒保护水平及病理学变化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间隔7 d免疫组与间隔14 d免疫组CSFV ELISA抗体水平与CSFV C株单独免疫对照组抗体水平无显著差异;攻击CSFV石门系血毒后,间隔7 d免疫组与间隔14 d免疫组均未出现猪瘟临床症状,组织器官病理变化轻微,对CSFV石门系血毒攻击可产生良好的保护效果。CSF阴性对照组实验动物5/5表现出猪瘟明显临床症状并全部死亡。以上结果表明,高剂量PRRSV TJM-F92疫苗株与低剂量CSFV C株间隔7 d或14 d免疫,PRRSV TJM-F92株对CSFV C株无免疫干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RSV TJM-F92株 cSFV c 间隔 免疫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