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onsingularity on Level-2(r_1, r_2)-circulant Matrices of Type (m,n) 被引量:5
1
作者 江兆林 郭运端 《Chinese Quarterly Journal of Mathematics》 CSCD 1996年第2期106-110,共5页
In this pape,we give four methods of discriminations its nonsingularity by utilizing only parametr r1,r2 and elements of the first row of level-2 (r1, r2)-circulant matrices of type (m,n).
关键词 level-2(r_1 r_2)-circulant matrices of type (m n) nonsingulari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nsingularity on Level-k (r_1, r_2,…, r_k)-circulant Matrices of Type (n_1, n_2,…, n_k)
2
作者 江兆林 郭运瑞 李洪杰 《Chinese Quarterly Journal of Mathematics》 CSCD 1997年第4期79-86, ,共8页
In this paper,it is given that the new equivalent definition of level-k (r1,r2, …,rk)-cir culant matrices of type (n1,n2,…,nk) in [1] and we give the explicit expression of its the eigenval ues and four methods of d... In this paper,it is given that the new equivalent definition of level-k (r1,r2, …,rk)-cir culant matrices of type (n1,n2,…,nk) in [1] and we give the explicit expression of its the eigenval ues and four methods of discriminations its nonsingularity by utilizing only parameter r1,r2, …,rk and elements of the first row of the sorts matr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vel-k (r_1 r_2 r_k)-circulant matrices of type(n_1 n_2 n_k) NonSINGULAr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rpendicular magnetic anisotropy of Pd/Co_(2)MnSi/Co/Pd multilayer
3
作者 Xiaoqi Qin Jiaxing Tan +2 位作者 Xianwu Xiu Wentian Cao Shuyun Wang 《Chinese Physics B》 2025年第3期534-539,共6页
Pd/Co_(2)MnSi(CMS)/Co/Pd multilayer films were designed based on the idea of combining highly spin-polarized materials with strong perpendicular magnetic anisotropy(PMA)films.The PMA of Pd/CMS/Co/Pd multilayer films w... Pd/Co_(2)MnSi(CMS)/Co/Pd multilayer films were designed based on the idea of combining highly spin-polarized materials with strong perpendicular magnetic anisotropy(PMA)films.The PMA of Pd/CMS/Co/Pd multilayer films was studied by optimizing the growth conditions and thickness of each film layer.The optimal structure of the multilayer films was Pd(6 nm)/CMS(5 nm)/Co(2 nm)/Pd(1 nm).Its abnormal Hall resistance(R_(Hall)),coercivity(H_(c))and effective magnetic anisotropy constant(Keff)are 0.08Ω,284 Oe and 1.36 Merg/cm^(3),respectively,which are 100%,492%,and 183%higher than the corresponding values(0.04Ω,48 Oe,and 0.48 Merg/cm^(3))of the Pd(6 nm)/Co(1 nm)/Pd(3 nm)trilayer films.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increases of the above values are the result of the Pd/CMS interface effect and CMS/Co interface ferromagnetic(FM)coupling,and that i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thickness of each film layer in the multilayer films and the growth conditions of the multilayer fil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pendicular magnetic anisotropy(PMA) Co_(2)MnSi(CMS) CO abnormal Hall resistance(r_(Hall)) coercivity(H_(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点云与改进R_(S)表征法的结构面粗糙度定量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泽 李保天 +3 位作者 宋盛渊 秦龙 刘殿泽 黄迪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2-81,共10页
为研究采样尺寸、采样间距对高陡斜坡岩体结构面粗糙度评价结果的影响,选取藏东南某铁路察达车站工点左岸高陡岩质斜坡为研究区,提出采用无人机多角度贴近摄影测量技术获取毫米级点云数据以建立研究区斜坡岩体高精度三维模型,并从中选... 为研究采样尺寸、采样间距对高陡斜坡岩体结构面粗糙度评价结果的影响,选取藏东南某铁路察达车站工点左岸高陡岩质斜坡为研究区,提出采用无人机多角度贴近摄影测量技术获取毫米级点云数据以建立研究区斜坡岩体高精度三维模型,并从中选取典型区域裁剪出带有点云信息的27条面状结构面,使用Delaunay三角化原理对结构面进行网格化重建。基于此,提出一种采用点云拟合平面代替R_(S)表征法中垂直投影平面的新方法,并研究结构面粗糙度在不同采样尺寸、采样间距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三角剖分方式对R_(S)表征值影响较小;结构面粗糙度具有尺寸效应与间距效应,其粗糙度表征值随结构面尺寸的增加逐渐趋于稳定,随结构面采样间距增大逐渐减小;部分存在尺寸效应的结构面存在“假有效采样尺寸”与“真有效采样尺寸”。在进行粗糙度评价时应确保所得有效采样尺寸为“真有效采样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角度贴近摄影 结构面粗糙度 改进r_(S)表征法 尺寸效应 间距效应 三角剖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R_(2)^(*)联合T_(1)-mapping对肝脏铁过载评估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卢慧敏 朱娟 +1 位作者 汪飞 胡志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8期1306-1309,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3.0T磁共振R_(2)^(*)与T_(1)-mapping技术对长期反复输血患者的肝脏铁过载情况进行定量的分析,量化评估进行去铁治疗前、后及过程中的肝脏铁沉积的程度。方法对30例因长期输血造成肝脏铁过载的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磁共振检... 目的探讨应用3.0T磁共振R_(2)^(*)与T_(1)-mapping技术对长期反复输血患者的肝脏铁过载情况进行定量的分析,量化评估进行去铁治疗前、后及过程中的肝脏铁沉积的程度。方法对30例因长期输血造成肝脏铁过载的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磁共振检查,测得R_(2)^(*)值及T_(1)值,分析治疗前后R_(2)^(*)值及T_(1)-mapping与血清铁蛋白浓度及转铁蛋白饱和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评估去铁治疗的效果。结果30例铁过载患者肝脏R_(2)^(*)值与SF相关系数r 2为0.6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T_(1)值与SF相关系数r为-0.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去铁治疗前、后的肝脏R_(2)^(*)值、T_(1)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R_(2)^(*)与T_(1)-mapping对肝脏铁过载的检测准确性更高,与血清铁蛋白有高度一致性,并且可以有效的评估去铁治疗前、后肝脏铁过载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铁过载 磁共振r_(2)* T_(1)定量技术 定量分析 去铁治疗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super-junction SOI-LDMOS with low resistance electron channel 被引量:2
6
作者 Wei-Zhong Chen Yuan-Xi Huang +2 位作者 Yao Huang Yi Huang Zheng-Sheng Han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5期607-612,共6页
A novel super-junction LDMOS with low resistance channel(LRC),named LRC-LDMOS based on the silicon-on-insulator(SOI)technology is proposed.The LRC is highly dop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drift region,which can significa... A novel super-junction LDMOS with low resistance channel(LRC),named LRC-LDMOS based on the silicon-on-insulator(SOI)technology is proposed.The LRC is highly dop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drift region,which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specific on resistance(R^(on,sp))in forward conduction.The charge compensation between the LRC,N-pillar,and P-pillar of the super-junction are adjusted to satisfy the charge balance,which can completely deplete the whole drift,thus the breakdown voltage(BV)is enhanced in reverse blocking.The three-dimensional(3D)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BV and R^(on,sp)of the device can reach 253 V and 15.5 mΩ·cm^(2),respectively,and the Baliga's figure of merit(FOM=BV^(2)/R^(on,sp))of 4.1 MW/cm^(2)is achieved,breaking through the silicon lim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MOS breakdown voltage(BV) specific on resistance(r_(on sp)) figure of merit(FO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r_(35)经典产能评价指标的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蔡华 鹿克峰 +3 位作者 杨志兴 宋刚祥 郑颖 夏添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7-61,共5页
对东海XH凹陷410块岩样压汞资料确定的r35与岩心常规物性K/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发现不同孔隙结构特征的岩样具有不同统计关系式,与Aguilera等确定的r35经典关系式存在较大差异。对该区域取心和地层测试兼具的7口井13层资料进行了分析,... 对东海XH凹陷410块岩样压汞资料确定的r35与岩心常规物性K/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发现不同孔隙结构特征的岩样具有不同统计关系式,与Aguilera等确定的r35经典关系式存在较大差异。对该区域取心和地层测试兼具的7口井13层资料进行了分析,发现常规气与致密气储层的r35分界值在0.60μm左右,与Byrnes等确定的0.50μm存在一定差别,这与基础数据来源不同有关,因为东海XH凹陷气藏属三角洲沉积或潮坪沉积,而Roberto等的r35图版是在北美等国外海相地层数据基础上建立的。在采用r35评价某区域气藏产能时,须谨慎引用经典技术指标,应首先立足本区域基础资料建立r35评价技术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_35产能评价 指标对比 东海XH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丹参滴丸中三七皂苷R_(1)对照品的制备与分析研究
8
作者 王瑞静 钱长敏 +3 位作者 田介峰 李瑞明 靳元鹏 罗学军 《天津药学》 2021年第3期14-15,共2页
目的:企业自制三七皂苷R1对照品,并对其进行鉴别和纯度赋值。方法:以三七饮片为原料,采用多级色谱分离制备纯化得到三七皂苷R1对照品候选物;采用质谱、红外、紫外、元素分析对其进行结构鉴定;采用质量守恒法对其进行纯度赋值。结果:分... 目的:企业自制三七皂苷R1对照品,并对其进行鉴别和纯度赋值。方法:以三七饮片为原料,采用多级色谱分离制备纯化得到三七皂苷R1对照品候选物;采用质谱、红外、紫外、元素分析对其进行结构鉴定;采用质量守恒法对其进行纯度赋值。结果:分离制备得到三七皂苷R1作为对照品候选物,经均一化、表征、赋值、得到自制对照品。结论:所建立的分离纯化方法简便,对照品纯度高,质量均一稳定,可以作为自制对照品用于复方丹参滴丸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皂苷r_(1) 自制对照品 色谱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ign and simulation of AlN-based vertical Schottky barrier diodes
9
作者 Chun-Xu Su Wei Wen +6 位作者 Wu-Xiong Fei Wei Mao Jia-Jie Chen Wei-Hang Zhang Sheng-Lei Zhao Jin-Cheng Zhang Yue Hao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6期526-530,共5页
The key parameters of vertical AlN Schottky barrier diodes(SBDs) with variable drift layer thickness(DLT) and drift layer concentration(DLC) are investigated. The specific on-resistance(R_(on,sp)) decreased to 0.5 mΩ... The key parameters of vertical AlN Schottky barrier diodes(SBDs) with variable drift layer thickness(DLT) and drift layer concentration(DLC) are investigated. The specific on-resistance(R_(on,sp)) decreased to 0.5 mΩ · cm^(2) and the breakdown voltage(V_(BR)) decreased from 3.4 kV to 1.1 kV by changing the DLC from 10^(15) cm^(-3) to 3×10^(16) cm^(-3). The VBRincreases from 1.5 kV to 3.4 kV and the Ron,sp also increases to 12.64 mΩ · cm^(2) by increasing DLT from 4-μm to 11-μm. The VBRenhancement results from the increase of depletion region extension. The Baliga's figure of merit(BFOM) of3.8 GW/cm^(2) was obtained in the structure of 11-μm DLT and 10^(16) cm^(-3) DLC without FP. When DLT or DLC is variable,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value of BFOM is essential. In this paper, we also present the vertical AlN SBD with a field plate(FP), which decreases the crowding of electric field in electrode edge. All the key parameters were optimized by simulating based on Silvaco-ATL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uminum nitride Schottky barrier diodes specific on-resistance r_(on sp) breakdown voltage V_(B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DS_(2)CHA_(2)DS_(2)-VASc及R_(2)CHADS_(2)评分与伴发NAVF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相关性
10
作者 宣仙君 蒋敏海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第5期680-682,共3页
目的探讨CHADS_(2),CHA_(2)DS_(2)-VASc及R_(2)CHADS_(2)三种评分对伴发非瓣膜性房颤(NAVF)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I)患者3个月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9年1月伴发NAVF的ACI患者134例,计算每位患者入院前CHADS_(2),CH... 目的探讨CHADS_(2),CHA_(2)DS_(2)-VASc及R_(2)CHADS_(2)三种评分对伴发非瓣膜性房颤(NAVF)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I)患者3个月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9年1月伴发NAVF的ACI患者134例,计算每位患者入院前CHADS_(2),CHA_(2)DS_(2)-VASc及R_(2)CHADS_(2)评分,采用mRS评估患者预后,根据mRS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0-2分)与预后不良组(3-6分)。比较预后良好及预后不良组间临床因素的差异,分析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评估三种评分预测患者预后不良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CHADS_(2),CHA_(2)DS_(2)-VASc、R_(2)CHADS_(2)、年龄、入院前NIHIS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前NIHISS评分、年龄是患者3个月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CHADS_(2),CHAzDS_(2)-VASc及R_(2)CHADS_(2)评分预测患者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681、0674、0.709。结论对于ACI伴发NAVF患者,CHADS_(2),CHA:DS_(2)-VASc、R_(2)CHADS_(2)评分对患者3个月预后不良有预测价值,且R_(2)CHADS_(2)评分预测性能优于CHADS_(2)及CHA_(2)DS_(2)-VASc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DS_(2) CHA_(2)DS_(2)-VASc r_(2)CHADS_(2) 预后 缺血性卒中 房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腰息痛胶囊中3种活性成分含量 被引量:3
11
作者 武红娜 张生谭 +6 位作者 贾睿琦 赵庆林 黄东杰 孙泽民 宋忠强 韩旭 姚晨 《食品与药品》 CAS 2024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腰息痛胶囊中的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b_(1)的含量。方法 采用Omini MP C_(18)(4.6 mm×200 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7 ml/min;检测波长为203 nm... 目的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腰息痛胶囊中的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b_(1)的含量。方法 采用Omini MP C_(18)(4.6 mm×200 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7 ml/min;检测波长为203 nm;柱温为25℃。结果 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b_(1)分别在40.402~1010.500,40.480~1012.000,41.480~1037.000μ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8%,97.5%,98.7%(RSD<2.0%,n=6);精密度、重复性等试验均符合规定。结论 此法简便易行、结果科学,可为中西药复方制剂腰息痛胶囊中的3种皂苷类成分定量控制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息痛胶囊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三七皂苷r_(1) 人参皂苷rg_(1) 人参皂苷rb_(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RS模型在渭河流域参考作物蒸散量计算中的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葛杰 周晓平 +4 位作者 王晶 曹绮欣 曹钧恒 陈至立 冯家豪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4,共8页
为有效提高气象资料缺失时渭河流域参考作物蒸散量(ET_(0))计算精度,选取流域及附近20个气象站58 a(1960-2017年)逐日气象资料,基于不同气象要素组合,构建16种基于多元自适应回归样条(MARS)的ET_(0)计算模型,并将计算结果与Hargreaves-S... 为有效提高气象资料缺失时渭河流域参考作物蒸散量(ET_(0))计算精度,选取流域及附近20个气象站58 a(1960-2017年)逐日气象资料,基于不同气象要素组合,构建16种基于多元自适应回归样条(MARS)的ET_(0)计算模型,并将计算结果与Hargreaves-Samani、Makkink和Irmark-Allen模型进行对比,评价MARS模型在渭河流域的适应性及可移植性。结果表明:MARS模型能很好地甄别ET_(0)与各输入因子间的非线性关系,MARS2(T_(max)、T_(min)、R_(a))计算精度(平均MAE为0.225 mm/d,平均RMSE为0.327 mm/d,平均R2为0.897)能满足应用要求,模型精度随输入气象要素数量的增加而升高;输入因子中引入地球外辐射R_(a),可明显提高MARS模型精度;在输入因子相同时,MARS模型精度高于Hargreaves-Samani、Irmark-Allen和Makkink模型;MARS模型在渭河流域具有很强的泛化能力和可移植性。因此,气象资料缺失时基于MARS建立的ET_(0)计算模型可作为渭河流域ET_(0)计算的推荐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流域 参考作物蒸散量 多元自适应回归样条 可移植性 ET_(0)模型 地球外辐射r_(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浅壳与上地幔地震水平与竖向加速度反应谱比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瑾 王乐添 侯瑞彬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93,共11页
我国现行的抗震规范中将竖向加速度峰值设定为水平加速度峰值的0.65,这种处理方式有时低估了竖向地震动的作用,而有时又存在冗余度。本文选用5258条日本俯冲带浅壳与上地幔地震记录,综合考虑谱周期和场地条件的影响,研究建立水平与竖向... 我国现行的抗震规范中将竖向加速度峰值设定为水平加速度峰值的0.65,这种处理方式有时低估了竖向地震动的作用,而有时又存在冗余度。本文选用5258条日本俯冲带浅壳与上地幔地震记录,综合考虑谱周期和场地条件的影响,研究建立水平与竖向加速度反应谱比模型,用于针对未知地震震源和路径信息的实际工程设计。研究表明:1)地震类型和场地类别对加速度反应谱比的影响都是显著的,因此在建立反应谱比模型时,需要考虑地震类型和场地类别的影响。2)本文模型场地项系数在接近每个场地类别的平均场地周期的对应谱周期上存在峰值,这与一维场地模型的场地放大理论一致。3)本文模型与BOMMER(2011)模型整体趋势相似,而BOMMER(2011)模型的R_(HV)在岩石、硬土和软土场地之间变化不大,该差异主要源自场地分类式不同,BOMMER(2011)基于V_(S 30)对场地分类,而V_(S 30)仅代表浅地表土层的刚度,难以全面反映场地基本特征。4)本文建立的R_(HV)模型应用于实际的工程设计,而非专门针对某一指定地震,所以没有涵盖震源以及路径的相关信息。但模型残差分析结果表明:当具有明确地震信息时,加入震级、震源深度和断层距离的参数来能够进一步优化R_(HV)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_(HV)模型 场地效应 水平与竖向反应谱比 俯冲带 浅壳与上地幔地震 场地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光谱的RAP老化沥青转移率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邹晓勇 李宁 +2 位作者 吴闻秀 王鑫 徐晓和 《中外公路》 2024年第1期88-94,共7页
再生沥青混合料制备过程中,一部分老化沥青先从回收料表面转移到新集料上,然后再与新沥青进行相互扩散、融合,其中老化沥青转移的比例对最终的再生效果起关键影响作用。为了研究沥青路面回收料(RAP)中老化沥青的转移程度,基于红外光谱... 再生沥青混合料制备过程中,一部分老化沥青先从回收料表面转移到新集料上,然后再与新沥青进行相互扩散、融合,其中老化沥青转移的比例对最终的再生效果起关键影响作用。为了研究沥青路面回收料(RAP)中老化沥青的转移程度,基于红外光谱试验对转移率(R_(MR))进行计算分析。试验采用AC-13级配的再生沥青混合料,将拌和后的再生沥青混合料过筛分离出新集料和RAP,抽提出再生沥青并采用红外光谱试验测定其羰基指数(I_(CI)),根据公式计算转移率,研究RAP加热温度、拌和时间和再生剂对转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将RAP加热温度从135℃提升至160℃,转移率提高了15.5%;将拌和时间从90 s延长至180 s,转移率可提升17%;添加再生剂可使转移率得到提升,且温拌再生剂的效果优于热拌再生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 老化沥青 转移率(r_(Mr))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库生态流量核定及保障措施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熊斌梅 李亚俊 +4 位作者 刘时城 李强 邓瑞 彭乾乾 钟恒文 《水利水电快报》 2024年第4期111-116,共6页
为推动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以乌都河英武水库为例开展了生态流量核定及保障措施研究。英武水库作为乌都河干流的龙头水库,是流域内唯一的大型水库,其工程建设运行对下游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显著影响。在分析其坝下河段用水需... 为推动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以乌都河英武水库为例开展了生态流量核定及保障措施研究。英武水库作为乌都河干流的龙头水库,是流域内唯一的大型水库,其工程建设运行对下游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显著影响。在分析其坝下河段用水需求的基础上,综合采用水文学Tennant法、水力学R 2-Cross法等生态需水分析方法,结合坝址上下游梯级已批复的生态流量成果,综合研究确定英武水库生态流量以及保障措施。结果表明:按照取外包最大值的原则确定工程初期蓄水期和运行期,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下泄生态流量不应低于1.45 m^(3)/s,4~10月下泄生态流量不应低于2.9 m^(3)/s。研究成果可为维持英武水库下游河流形态和基本生态功能、复苏乌都河流域生态环境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流量 保障措施 90%保证率法 r_(2)-Cross法 乌都河 英武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南晴隆Sb矿田固体沥青激光拉曼光谱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16
作者 程涌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4年第4期113-123,共11页
目的:油气成藏与金属成矿之间的复杂成因联系已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与金属矿床相伴/相邻产出的固体沥青是油气演化的产物,记录了盆地烃类流体的重要信息,是研究成藏与成矿联系的重要载体。黔西南晴隆Sb矿田中赋存有大量古油... 目的:油气成藏与金属成矿之间的复杂成因联系已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与金属矿床相伴/相邻产出的固体沥青是油气演化的产物,记录了盆地烃类流体的重要信息,是研究成藏与成矿联系的重要载体。黔西南晴隆Sb矿田中赋存有大量古油藏固体沥青。为了揭示成藏和Sb成矿演化历史,进行了本项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对矿床蚀变玄武岩围岩沥青进行了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结果:激光拉曼光谱两峰间距(W G-W_(D))与峰强度比(I_(D)/I_(G))散点图揭示沥青处于过成熟阶段,换算获得的沥青反射率(R_(b))为1.04~3.15(平均2.36)。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矿床蚀变玄武岩围岩沥青与矿田北西部古油藏沥青为同一期油气活动的产物。此外,固体沥青经历的最高古地温为158~299℃(平均257℃),高于正常地层埋藏温度(~200℃),其记录了Sb成矿热事件。综合分析认为,晴隆古油藏演化形成的古气藏在Sb成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即为Sb成矿贡献了大量还原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拉曼光谱 古油藏 沥青反射率(r_(b)) 古地温 成藏—成矿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蔗叶还田对红壤薄土坡耕地坡面侵蚀过程阻控机制研究
17
作者 肖俊波 黄旭升 +3 位作者 王星 莫春梦 裴承敏 王俊明 《广西水利水电》 2024年第4期7-12,21,共7页
基于广西红壤区保护性耕作的实际,在不同甘蔗叶覆盖方式下,对不同蔗叶长度和蔗叶量条件下坡耕地侵蚀过程与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不同蔗叶覆盖特征对坡耕地减流减沙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蔗叶覆盖方式、蔗叶长度和蔗叶覆盖量对坡面减... 基于广西红壤区保护性耕作的实际,在不同甘蔗叶覆盖方式下,对不同蔗叶长度和蔗叶量条件下坡耕地侵蚀过程与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不同蔗叶覆盖特征对坡耕地减流减沙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蔗叶覆盖方式、蔗叶长度和蔗叶覆盖量对坡面减流减沙效益的影响都达到了极显著的水平(P<0.05),对减流减沙效益贡献最大的因素是蔗叶覆盖量。蔗叶表土覆盖条件下减流效果较好,蔗叶混合覆盖条件下减沙效果较好。蔗叶表土覆盖条件下减流减沙比(R_(rs))大小随着蔗叶覆盖量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蔗叶表土覆盖条件下的减沙水代价明显大于蔗叶混合覆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叶覆盖方式 蔗叶长度 蔗叶覆盖量 侵蚀过程 减流减沙比(r_(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版亚大地区F_2电离层频率预测方法 被引量:16
18
作者 曹红艳 孙宪儒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02-507,共6页
新版亚大地区F_2电离层频率预测方法根据电离层参量与太阳黑子数12个月流动平均值(R_(12))的互相关原理,使用R_(12)代替了由重庆F_2层临界频率导出的电离层指数Ic,减小了R_(12)转换为Ic时的误差;并在原亚大地区F_2电离层频率预测方法的... 新版亚大地区F_2电离层频率预测方法根据电离层参量与太阳黑子数12个月流动平均值(R_(12))的互相关原理,使用R_(12)代替了由重庆F_2层临界频率导出的电离层指数Ic,减小了R_(12)转换为Ic时的误差;并在原亚大地区F_2电离层频率预测方法的基础上审慎地选择并增补了一些探测站的大量数据,不再使用三组不同R_(12)值的B系数去插值,避免了中间环节所带来的插值误差。并对几种不同方法的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新版本的预测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预测 亚大地区 r_12 IC f_0F_2 M(3000)F_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形式系统L^(*)的强完备性 被引量:3
19
作者 裴道武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8-132,共5页
进一步讨论了形式系统 L? 中的一般演绎推理及强完备性问题。对于任意的公式集 Γ, 引入一种 新的代数结构—R0(Γ) 代数, 利用子代数结构, 代数滤子理论及次直积分解理论等代数工具, 证明 了系统 L? 的强完备性定理。
关键词 模糊逻辑 形式系统L^(*) r_(0)(Γ)代数 强完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损伤花岗岩三轴压缩蠕变破坏声发射及损伤演化特征 被引量:6
20
作者 周露林 刘建锋 +2 位作者 鲁功达 梁超 林浩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360-2369,共10页
为探究深部高温高压环境对工程围岩蠕变性质的影响,开展了不同程度热损伤花岗岩的三轴分级蠕变加载试验,分析其声发射活动及损伤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分级蠕变加载中,当轴向应力达到1.50~1.65倍损伤应力σ_(cd)后,花岗岩损伤演化加... 为探究深部高温高压环境对工程围岩蠕变性质的影响,开展了不同程度热损伤花岗岩的三轴分级蠕变加载试验,分析其声发射活动及损伤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分级蠕变加载中,当轴向应力达到1.50~1.65倍损伤应力σ_(cd)后,花岗岩损伤演化加快,达到(1.65~1.80)σ_(cd)后,发生加速蠕变破坏;在同一级加载中,随热处理温度升高,声发射活动在减速蠕变和稳态蠕变阶段减弱,在加速蠕变阶段增强;围压效应可以减弱热损伤对花岗岩蠕变特性的影响,围压与热损伤的耦合效应可以抑制蠕变过程的裂纹扩展,但当轴向应力增大、岩石失稳后热损伤对蠕变破坏加剧起控制作用;在分级加载过程中,随热处理温度升高,损伤变量的增长趋势先减缓后加快,600℃热处理试样损伤发展最快,常温试样次之,150℃和300℃热处理试样最慢;蠕变过程中剪切裂纹占比在35%~60%,随分级加载应力增大,微裂纹类型向剪切型转化;热损伤花岗岩矿物晶粒内和晶界裂纹有不同程度的发育,导致剪切裂纹占比随热处理温度升高而先减小后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热损伤 蠕变 声发射 损伤变量 r_(A)与F_(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