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USLE模型的辽宁省近20年土壤侵蚀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1
作者 张思帆 于悦 +1 位作者 纪昕雨 刘媛媛 《辽宁林业科技》 2024年第5期27-34,共8页
为定量评价辽宁省土壤侵蚀状况,探究土壤侵蚀模数与坡度和土地利用的关系,服务于辽宁省土壤侵蚀防治及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利用RUSLE模型估算辽宁省2000-2020年5期土壤侵蚀模数,结合地理探测器分析坡度、土地利用类型、高程、植被覆... 为定量评价辽宁省土壤侵蚀状况,探究土壤侵蚀模数与坡度和土地利用的关系,服务于辽宁省土壤侵蚀防治及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利用RUSLE模型估算辽宁省2000-2020年5期土壤侵蚀模数,结合地理探测器分析坡度、土地利用类型、高程、植被覆盖度和降水量对土壤侵蚀模数的贡献率。结果表明:辽宁省土壤以微度侵蚀为主,呈东西两侧丘陵高、中部平原低的分布特征;土壤侵蚀强度时空变异主要由高等级侵蚀向低等级侵蚀转移,侵蚀增强区域多分布于辽东山地丘陵。2000、2005、2010、2015和2020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分别为2825.78 t·km^(-2)·a^(-1)、5564.13 t·km^(-2)·a^(-1)、10868.90 t·km^(-2)·a^(-1)、1648.33 t·km^(-2)·a^(-1)和2064.09 t·km^(-2)·a^(-1),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降水的极端变化是2005年和2010年土壤侵蚀强度增加的主要原因。利用因子探测器发现,坡度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侵蚀的解释力最强,交互探测器表明因子间交互作用表现为双因子增强和非线性增强;交互作用促进土壤侵蚀的变化,其中坡度和植被覆盖度的交互作用最大。辽宁省土壤侵蚀面积随侵蚀等级增加而减小,平均土壤侵蚀模数随坡度增加而增大,主要集中在5°~25°,因此坡耕地区域应该重点关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平均侵蚀模数依次为草地>林地>耕地。由此看出,辽宁省土壤侵蚀具有东西高、中部低的分布特征,在今后的水土保持治理中应重点关注坡耕地,继续实施水土保持工程,减少土壤侵蚀,实现区域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rulse模型 土壤侵蚀模数 地理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USLE模型的六盘水市土壤侵蚀评价 被引量:17
2
作者 尹璐 闫庆武 卞正富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89-396,共8页
矿产资源的开采容易导致矿区土地资源破坏及生态环境恶化,为探索煤矿开采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分析矿区土地侵蚀状况。以贵州省西南部煤矿城市六盘水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壤质地、地形、气候、土地覆盖和土地利用等数据,运用RUSLE模型,结合... 矿产资源的开采容易导致矿区土地资源破坏及生态环境恶化,为探索煤矿开采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分析矿区土地侵蚀状况。以贵州省西南部煤矿城市六盘水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壤质地、地形、气候、土地覆盖和土地利用等数据,运用RUSLE模型,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六盘水市土壤侵蚀现状及空间分布特征,着重分析煤矿区土壤侵蚀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六盘水市土壤侵蚀以微度、中度侵蚀为主,侵蚀严重区域主要集中在水城县东部和南部,六枝特区东部以及盘县中部。(2)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人类负向干扰活动强烈的林地、草地、旱地、煤矿区和裸地。(3)六盘水市南部煤矿区侵蚀较严重,以中度侵蚀为主,主要原因是采煤造成的地质灾害使土壤侵蚀抑制因素作用减弱。(4)私营煤矿区土壤侵蚀程度比国有煤矿区严重。私营煤矿区应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加强保护与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水土流失 rulse模型 煤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USLE模型的南京市2006—2014年水土侵蚀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1
3
作者 邵方泽 张慧 缪旭波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264-269,共6页
以江苏省南京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地形、土壤、降水、植被覆盖、土地利用等数据,结合RUSLE模型,分析南京市2006—2014年水土侵蚀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南京市水土流失量逐渐减小,2006、2010、2014年分别为1 410万、1 130万、1 110万t,... 以江苏省南京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地形、土壤、降水、植被覆盖、土地利用等数据,结合RUSLE模型,分析南京市2006—2014年水土侵蚀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南京市水土流失量逐渐减小,2006、2010、2014年分别为1 410万、1 130万、1 110万t,城市及山丘边缘植被覆盖差的地区侵蚀强度较大;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人类活动仍能增加部分地区土壤侵蚀强度,2006—2010年侵蚀强度降低面积为632.16 km^2,增大面积为348.95 km^2;2010—2014年,侵蚀强度降低面积为493.40 km^2,增大面积为253.39 km^2;南京市建设用地、水域、林地、水田受侵蚀强度小,旱地、园地、乔木绿地、草地、裸地受侵蚀强度大,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南京市生态环境逐渐变好,2006—2010年旱地、园地、乔木绿地、草地受侵蚀强度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市 水土流失 rulse模型 水土侵蚀 时空分布特征 侵蚀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30年皖西大别山土壤侵蚀时空变化及其对景观格局的响应 被引量:7
4
作者 田昌园 张红丽 +3 位作者 汪军红 李嘉宁 张艺 查同刚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44,共8页
[目的]为明确安徽省内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重要的生态过渡区皖西大别山区的景观格局与土壤侵蚀及其关系,为该区域的景观格局调控和水土流失治理提供参考。[方法]借助RULSE模型计算皖西大别山区近30年土壤侵蚀模数,借助景观指数对其景观... [目的]为明确安徽省内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重要的生态过渡区皖西大别山区的景观格局与土壤侵蚀及其关系,为该区域的景观格局调控和水土流失治理提供参考。[方法]借助RULSE模型计算皖西大别山区近30年土壤侵蚀模数,借助景观指数对其景观格局的变化进行描述,并使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探究该区域景观指数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关系。[结果]近30年,土壤侵蚀模数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土壤侵蚀较严重地区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和南部山区;大部分地区土壤侵蚀强度主要为微度和轻度,且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的侵蚀强度有明显差别,表现为草地>耕地>林地;土地利用类型及景观格局总体较稳定,景观格局变化主要表现为景观破碎化的降低、景观异质性和连接性的提高;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边界密度指数(ED)、相似邻近百分比(PLADJ)、景观形状指数(LSI)对皖西大别山区具有显著解释意义,且表现为SHDI、ED、LSI对土壤侵蚀起显著正向作用,PLADJ对土壤侵蚀起显著负向作用。[结论]在皖西大别山区,景观破碎化的提高和景观连通度的降低显著促进土壤侵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景观格局 rulse模型 偏最小二乘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