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Nanofabrication Technology of Micro-/Nano-Stereo Rapid Prototyping of PCVD
1
作者 Sandy TO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280-,共1页
At present, the most common micro/nano-scale fabri ca tion processes include the plane silicon process based on IC technology, stereo silicon process, LIGA, quasi-LIGA based on near ultra violet deep lithography, MEMS... At present, the most common micro/nano-scale fabri ca tion processes include the plane silicon process based on IC technology, stereo silicon process, LIGA, quasi-LIGA based on near ultra violet deep lithography, MEMS, energy beam etching and micro/nano-machining, etc. A common problem for t hese processes is the difficulty to fabricate arbitrary form for 3-dimensional micro/nano-parts, devices or mechanisms. To develop advanced MEMS manufacturin g technology, and to achieve fabrication of true 3-dimensional parts, devices or mechanisms, this paper proposes a nanofabrication technology for rapid proto typing of 3-dimensional parts, using plasma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PCVD). This process can be describes as follows: A laser beam is produced by a low power, quasi molecule laser. It enters the vac uum chamber through a window, and is focused on with the substrate surface. A ga s in the chamber is ionized by the laser beam to produce PCVD on the substrate s urface, and forms a particle of the size of Ф100 nm (its thickness is about 100 nm). When the laser beam moves along X-axis, many particles form a line. Then the laser beam moves one step in Y-axis to form a new line. A plane is complete d by many lines. Then the substrate moves in Z-axis to form new plane. Eventu ally, many planes form a 3-dimensional component. Using available CAD/CAM softw are with this process, rapid prototyping of complex components can be achieved. A nanometer precision linear motor, such as that described in Chinese national p atent (patent No. ZL 98 2 16753.9), can be used to obtain the nanometer precisio n movements in the process. The process does not require mask, can be used for v arious rapid prototyping materials, to obtain high fabrication precision (its sc ale precision is 15 nm), and larger ratio of height to width of micro/nano-stru cture. It can find widespread applications in the fabrication of micro-mechani sm, trimming IC, and fabricating minilens, e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SMA nanofabrication rapid prototyping advan 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micro/nano-technolo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化设计的熔融挤压快速成型3D打印织物
2
作者 徐琳琳 陈奕文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47,共7页
针对3D打印织物表面存在单丝压缩性能差的问题,利用熔融挤压快速成型打印技术对织物表面进行设计应用。以常见的几何形体为基础元素,运用三维参数化方式处理织物表面形体结构,利用熔融挤压快速成型技术制备织物单丝,并设计三维立体织物... 针对3D打印织物表面存在单丝压缩性能差的问题,利用熔融挤压快速成型打印技术对织物表面进行设计应用。以常见的几何形体为基础元素,运用三维参数化方式处理织物表面形体结构,利用熔融挤压快速成型技术制备织物单丝,并设计三维立体织物表面形体参数;通过控制打印材料的挤出速度以匹配出丝速度与填充速度,实现织物表面立体设计;并与熔融层积成型技术、选择性激光烧结(SLS)2种3D打印技术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经参数化设计后,熔融挤压快速成型3D打印技术显著提高了织物单丝的压缩性能,同时强化了织物表面质量,极大提高了3D打印织物的便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挤压快速成型 3D打印技术 织物表面设计 立体设计 元素参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原型技术(RPT)与反求工程(RE)在产品开发中的应用
3
作者 陈康 刘峰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8期49-51,共3页
随着全球制造业的发展,传统的产品开发模式已不能满足需要.为此,对传统的产品开发模式和RPT(Rapid Prototyping Technology)技术与RE(Reverse Engineering)相结合的产品开发模式进行了比较,介绍了RPT技术和RE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实例介绍... 随着全球制造业的发展,传统的产品开发模式已不能满足需要.为此,对传统的产品开发模式和RPT(Rapid Prototyping Technology)技术与RE(Reverse Engineering)相结合的产品开发模式进行了比较,介绍了RPT技术和RE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实例介绍了RPT技术和RE在产品开发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原型技术(rpt) 反求工程(RE) 产品开发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定向能机动近程防空计划进展分析
4
作者 易亨瑜 锁兴文 +1 位作者 易欣仪 齐予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5-494,共10页
美国定向能机动近程防空(directed energy maneuver-short range air defense,DE M-SHORAD)计划通过击伤、摧毁或压制旋转翼无人机、固定翼无人机以及火箭弹、火炮炮弹、迫击炮弹(rockets,artillery and mortar,RAM)等威胁目标,为机动... 美国定向能机动近程防空(directed energy maneuver-short range air defense,DE M-SHORAD)计划通过击伤、摧毁或压制旋转翼无人机、固定翼无人机以及火箭弹、火炮炮弹、迫击炮弹(rockets,artillery and mortar,RAM)等威胁目标,为机动部队提供伴随防空,对抗新兴威胁,属于美国陆军防空反导现代化的优先项目之一。首先介绍了DE M-SHORAD研制计划;其次详细分析了系统结构,并由系统参数评估了系统的作战性能;最后梳理了系统的研制进展。通过综合分析可知,DE M-SHORAD系统采用最佳组件,通过快速原型方法实现激光武器系统在装甲车上的集成;为降低技术风险,该计划在发展方式上分为两个阶段,首先集成、测试2 kW~5 kW机动实验型高能激光器(mobile experimental high-energy laser,MEHEL),然后再研制50 kW级的多任务高能激光器(multi-mission high-energy laser,MMHEL)。经计算可得:MEHEL和MMHEL对无人机的最大射程分别约为0.77 km、4.8 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定向能机动近程防空系统 快速原型 激光武器 高能激光 装甲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构功率电路的电力电子实验教学平台设计
5
作者 张刚 谢川 +2 位作者 王裕鑫 李凯 彭超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共4页
为了便于开展电力电子领域多种功率电路分析、控制与特性测试教学,设计了一个可重构功率电路的电力电子实验教学平台,包括功率电路的可重构组件、电压电流采集模块、国产快速原型控制器、上位机以及示波器。基于该实验教学平台可以构建... 为了便于开展电力电子领域多种功率电路分析、控制与特性测试教学,设计了一个可重构功率电路的电力电子实验教学平台,包括功率电路的可重构组件、电压电流采集模块、国产快速原型控制器、上位机以及示波器。基于该实验教学平台可以构建多种拓扑功率电路,并在Matlab/Simulink软件中开发控制算法以自动生成实验控制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技术 可重构功率电路 快速控制原型 实验教学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建模及快速成型技术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马留婉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4期98-100,共3页
数字化建模及快速成型技术是通过数字化建模技术,将实体对象转化为数字模型,通过逐层堆叠材料来构建三维物体的制造技术,实现了快速、灵活、定制化的物体制造。该文以层积制造技术、液体固化技术和注塑成型技术应用为案例开展分析,针对... 数字化建模及快速成型技术是通过数字化建模技术,将实体对象转化为数字模型,通过逐层堆叠材料来构建三维物体的制造技术,实现了快速、灵活、定制化的物体制造。该文以层积制造技术、液体固化技术和注塑成型技术应用为案例开展分析,针对目前数字化建模及快速成型技术材料选择、制造精度和成本等问题提出进一步改进措施与未来的研究方向,旨在进一步提高制造过程的效率、降低成本,逐步推动这些技术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建模 CAD 定制化生产 快速成型技术 研究与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成型中的自适应切片方法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毕晓亮 朱昌明 侯丽雅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1-22,共2页
分层切片是快速成型软件系统中核心部分之一 ,完成将CAD实体模型离散化为层面信息的功能。提出了一种基于面积变化的自适应切片方法 ,并对该方法进行了实现 ,同时与定层厚切片方法进行了比较 。
关键词 快速成型技术 分层切片 自适应切片 机械制造 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成形技术的功能集成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颜永年 张人佶 +2 位作者 郭海滨 林峰 张伟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13-15,31,共4页
功能集成是快速成形技术发展趋势之一;分析快速成形功能集成的分层制造原理、几何─物理基础及机械电子学基础;提出用于描述RP功能集成合理性的半定量判据──集成度,集成度是功能集成设计的工具之一。
关键词 快速成形制造 激光加工 先进制造技术 CAD/C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快速成型制件精度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彭安华 张剑峰 王其兵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2-126,共5页
提高快速成型制件质量是快速成型技术研究的热点。快速成型制件的的误差分为尺寸误差、形状误差和表面粗糙度。在熔融堆积成形制造中,形状误差有翘曲变形、台阶效应等形式。产生误差的原因有原理性误差、材料收缩引起的误差、工艺参数... 提高快速成型制件质量是快速成型技术研究的热点。快速成型制件的的误差分为尺寸误差、形状误差和表面粗糙度。在熔融堆积成形制造中,形状误差有翘曲变形、台阶效应等形式。产生误差的原因有原理性误差、材料收缩引起的误差、工艺参数引起的误差及设备误差等。分析了各种快速成型制件误差产生的原因,提出减小误差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误差 尺寸误差 表面粗糙度 快速成型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数字骨科技术在髋臼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10
作者 李宝丰 章莹 +5 位作者 邰国良 代元元 谢会斌 郭晓泽 朱昌荣 王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14-1017,共4页
目的探讨3D数字骨科技术在髋臼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其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2月采用3D数字骨科技术进行辅助治疗的50例髋臼骨折患者资料,术前行薄层CT扫描获取骨盆二维数据,导入Mimics软件重建三维模型,计算机辅助分... 目的探讨3D数字骨科技术在髋臼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其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2月采用3D数字骨科技术进行辅助治疗的50例髋臼骨折患者资料,术前行薄层CT扫描获取骨盆二维数据,导入Mimics软件重建三维模型,计算机辅助分析髋臼骨折情况并进行模拟复位,快速成型技术制出与实体1∶1大小的骨盆模型。根据模型对髋臼骨折做出明确的诊断、分型,指导手术治疗。结果术中所见骨折及移位情况与术前三维重建图像及快速成型模型非常相似,术前模拟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量。所有患者随访6~24个月,骨折复位情况根据Matta影像学评分标准:解剖复位41例,复位满意9例;髋关节功能按照Harris评分标准,优32例,良12例,可6例,优良率88%。结论 CT扫描三维重建、计算机辅助分析和模拟骨折复位,快速成型技术能直观、精确地显示髋臼骨折的立体形态和各解剖结构的空间关系,对髋臼骨折的诊断、分型及治疗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数字骨科技术 计算机辅助 快速成型 髋臼骨折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1
作者 刘凤珍 刘明信 +2 位作者 王运华 李克义 张彬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81-385,共5页
3D打印技术是一种快速成型技术,通过重建的三维数字模型,将其分割成层状后逐层堆积成实体模型。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数字化医学和新材料技术的快速发展,3D打印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总结了3D打印技... 3D打印技术是一种快速成型技术,通过重建的三维数字模型,将其分割成层状后逐层堆积成实体模型。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数字化医学和新材料技术的快速发展,3D打印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总结了3D打印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进展,分别就3D打印医学模型、3D打印医疗器材、3D打印用于组织功能产品、3D打印活体组织和器官(如:人造肝脏组织、人造肾脏组织、人造血管、人造耳朵和人造皮肤等)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等进行了评述,并介绍了3D打印技术在现代医学应用上的发展。最后根据3D打印技术的特点,提出应用展望,并分析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快速成形技术 医学领域 应用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模具技术的最新进展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27
12
作者 颜永年 张人佶 +1 位作者 单忠德 卢清萍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7-21,30,共6页
介绍了各种快速模具技术的最新进展 ;比较了直接快速模具与间接快速模具技术的异同 ;分析了快速原型 +快速模具技术的发展趋势。阐述了基于快速原型的快速模具技术将成为 2
关键词 快速原型技术 快速模具技术 间接快速模具 直接快速模具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直接成型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10
13
作者 胡晓冬 赵万华 +1 位作者 李涤尘 卢秉恒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3-6,共4页
对当今快速成型技术的研究热点———各种金属直接成型技术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
关键词 快速成型技术 金属直接成型 堆焊 数控铣削 选择性激光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喷墨打印机的三维打印快速成型系统开发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张鸿海 朱天柱 +3 位作者 曹澍 舒霞云 孙博 胡燕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2-124,共3页
三维打印成型技术是目前快速成型领域最具生命力的技术之一,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研究三维打印成型机理,针对目前在三维打印成型中广泛使用热气泡式喷嘴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压电式喷嘴喷射成型材料和粘结材料的思想。讨论了基于... 三维打印成型技术是目前快速成型领域最具生命力的技术之一,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研究三维打印成型机理,针对目前在三维打印成型中广泛使用热气泡式喷嘴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压电式喷嘴喷射成型材料和粘结材料的思想。讨论了基于压电式喷墨打印机的三维打印快速成型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和方法,根据这一思路开发了一套快速成型系统,并研究了粉末配方、铺粉方式、打印层厚、切片方向、等工艺参数。实验结果验证,所开发的快速成型系统制造的精细模型圆孔直径可达0.5mm,壁厚可达0.8mm,成型误差在±0.2mm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打印 快速成型 系统开发 工艺参数 压电式喷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导航模板在辅助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置入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6
15
作者 王飞 刘志斌 +5 位作者 张建华 李长红 贺永进 刘军 屈晓鹏 刘延雄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1-68,共8页
目的:探讨三维(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43例寰枢椎骨折和/或脱位患者,均行后路寰枢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3D打印导航模板组(19例)和传统置钉... 目的:探讨三维(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43例寰枢椎骨折和/或脱位患者,均行后路寰枢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3D打印导航模板组(19例)和传统置钉组(24例)。3D打印导航模板组术前将患者的颈椎CT数据导入Mimics 17.0软件,行3D重建并设计带钉道的导航模板后打印、消毒;术中将导航模板与置钉椎体贴合紧密后,通过定位孔钻孔、置钉。传统置钉组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徒手置钉。统计并对比两种置钉方法的准确率,通过测量并比较术前预设钉道角度与术后实际钉道角度差异评估进针角度的精确性。比较两组的置钉时间、手术时间、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及患者颈肩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颈椎神经功能评分的差异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临床诊断、病变节段、合并症及术前是否牵引复位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19例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置入椎弓根螺钉68枚,置钉准确率94.1%,置钉时间2.2±0.4min/枚,透视次数4.6±1.1次,手术时间197±41min,术中出血量395±64ml;传统徒手置钉组置入椎弓根螺钉76枚,置钉准确率76.3%,置钉时间3.4±0.7min/枚,透视次数9.4±2.7次,手术时间245±67min,术中出血量552±79ml。两组置钉准确率、置钉时间、透视次数、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D打印导航模板组的内倾角及头倾角与预设值无统计学差异0.05),置钉角度的精确性明显优于徒手置钉组(P<0.05)。术后3d、6个月及12个月患者颈肩部VAS及颈椎JOA评分较术前明显好转(P<0.05),而术后6个月及12个月两组间颈肩部VAS及颈椎JO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寰枢椎椎弓根置钉可提高置钉准确率,同时还可缩短置钉时间、手术时间,减少透视次数和术中出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 椎弓根螺钉 3D打印导航模板 计算机辅助设计 快速成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快速成型钛网在眼眶爆裂骨折整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6
作者 张翔 陈伟 +6 位作者 曹罡 董震 徐金科 刘秉尧 罗婷苑 马娟 张森林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07-410,共4页
目的由于眶下壁和眶内侧壁的形态不规则,且衬垫的钛网通常是在术中由医师根据经验手工弯制和塑形,难以精确恢复眶壁的原有形态,故整复效果难以得到保障。本研究分析应用计算机辅助快速成型技术预弯的钛网修复眼眶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由于眶下壁和眶内侧壁的形态不规则,且衬垫的钛网通常是在术中由医师根据经验手工弯制和塑形,难以精确恢复眶壁的原有形态,故整复效果难以得到保障。本研究分析应用计算机辅助快速成型技术预弯的钛网修复眼眶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11例眼眶爆裂骨折患者术前CT扫描数据,应用镜像和反求及快速成型技术3D打印出伤侧眼眶的树脂模型,在此模型上对钛网进行塑形,再通过睑下缘切口将塑形的钛网植入眶内骨折区域。通过临床和CT检查,评价其复视、眼球运动、眼球内陷和眼眶容积的恢复情况及钛网的在位情况。结果所有病例手术顺利,预弯的钛网不需要术中再次塑形和修剪,植入的钛网与眶壁贴合紧密。随访3~12个月,所有患者复视症状消失。眼眶容积得到理想恢复,容积差从术前的(2.60±0.43)m L降至(-0.07±0.62)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眼球内陷得到理想矫正,突度差从术前的(2.35±0.81)mm降至(0.10±0.5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眼球运动无受限。结论应用计算机辅助快速成型技术预成型的钛网适用于眼眶爆裂骨折的整复,可精确恢复眼眶的解剖形态和容积,消除眼球内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爆裂骨折 复视 眼球内陷 快速成型技术 钛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快速成型技术的组织工程支架制备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爱英 王连才 +2 位作者 刘厚利 魏宏亮 冯增国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7-271,共5页
介绍了组织工程支架的重要性和基本要求 ,综述了组织工程支架制备中的新技术 :三维打印技术、熔融沉积模型以及选择性激光烧结等三种快速成型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情况 。
关键词 快速成型技术 组织工程 三维打印技术 熔融沉积模型 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 生物替代物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P的人工骨骼制造方法探索 被引量:8
18
作者 吴永辉 李涤尘 +1 位作者 卢秉恒 王臻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92-394,共3页
针对目前基于快速成形的人工骨骼制作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基于快速成形的人工骨烧结制造工艺方法 ,研制了气压式熔融沉积快速成形系统 (AJS)。该方法达到了材料、成形、生物活性的统一。其特点是人工骨内部微孔的数量、大小。
关键词 人工骨骼 快速成形 仿生制造 ATS RP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成型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研究动向 被引量:25
19
作者 牛爱军 党新安 杨立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6-118,共3页
简介了快速成型技术的发展状况、原理与特点,对目前投入应用的几种典型快速成型工艺进行了述评与比较,提出了该技术尚待研究和开发的主要课题。
关键词 快速成型技术 成型工艺 先进制造技术 研究动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弧喷涂的快速钢基模具制造 被引量:9
20
作者 娄建新 李德元 +2 位作者 张忠礼 张洪兵 董晓强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6年第3期255-257,277,共4页
研究了利用电弧喷涂方法制造钢基模具的具体方法.详细分析了制模工艺所涉及的诸多技术问题,如材料的选择、RP纸型设计、硅橡胶模的制作工艺、陶瓷型的翻制工艺及电弧喷涂工艺参数选择等问题.通过冷冻实验,分析了硅溶胶对陶瓷型表面质量... 研究了利用电弧喷涂方法制造钢基模具的具体方法.详细分析了制模工艺所涉及的诸多技术问题,如材料的选择、RP纸型设计、硅橡胶模的制作工艺、陶瓷型的翻制工艺及电弧喷涂工艺参数选择等问题.通过冷冻实验,分析了硅溶胶对陶瓷型表面质量的影响,解决了陶瓷型表面缺陷的问题;通过烧结实验,验证了硅溶胶在陶瓷型中的粘结作用;通过喷涂实验,证明了应用电弧喷涂方法制造钢基模具的合理性.从而证明该工艺方法能实现钢基模具的快捷、低成本制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喷涂 模具 快速原型技术 AL2O3陶瓷 硅溶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