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ROP-ENCS:一个城市游憩空间形态研究的类型化框架 |
叶圣涛
保继刚
|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
2009 |
7
|
|
2
|
从“适儿设施”到“育儿场景”——儿童友好视角下的城市儿童户外游憩空间体系的构建探索 |
辛泊雨
王凯伦
邓力文
王忠杰
|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基于机器学习的城市游憩空间热度-情感分布与匹配性格局——以广州市为例 |
王甫园
张之羽
谢源菁
杨心仪
孙淼
|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城市闲置空间转化为体育游憩空间的价值、经验及路径 |
王钰栋
王钰民
于萌
|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城市游憩空间规划发展的理论演进与国际经验启示 |
魏峰群
|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基于大数据的桂林市域游憩空间形态 |
邝卓文
刘小航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游憩·交互·感知:跨学科视野下的公共空间再思考 |
周颖
|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大众感知体验下的城市公园游憩空间设计研究 |
夏寒冰
|
《园林》
|
2024 |
1
|
|
9
|
2003—2023年中国城市游憩空间研究现状与展望 |
熊艺
张瑾
|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0
|
城市游憩空间结构优化研究——以大连市为例 |
肖贵蓉
宋文丽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
2008 |
20
|
|
11
|
郑州城市游憩地意象空间分析 |
尹郑刚
李雪英
白旸
|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1
|
|
12
|
城市滨水区游憩空间设计研究 |
方庆
卜菁华
|
《规划师》
|
2003 |
43
|
|
13
|
香港城市游憩商业区空间结构演变模式 |
陶伟
李丽梅
|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8
|
|
14
|
民族地区城市生态游憩空间居民地方依恋特征研究--以鄂尔多斯康巴什为例 |
尹铎
倪虻
乌铁红
林斐斐
|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7
|
|
15
|
休闲时代下岭南城市游憩空间设计策略 |
姜洪庆
刘帅
熊安昕
刘雨菡
|
《规划师》
北大核心
|
2015 |
11
|
|
16
|
城市游憩空间形态的刻画基础:场模型还是要素模型 |
叶圣涛
保继刚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9
|
|
17
|
空间正义视角下城市游憩空间发展理念与策略——基于美国经验的启示 |
魏峰群
席岳婷
SHU Tian Cole
|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
2016 |
9
|
|
18
|
世界城市游憩空间规划经验及对北京的启示 |
于长明
张天尧
|
《规划师》
北大核心
|
2015 |
6
|
|
19
|
城市生态游憩空间服务功能评价与优化对策 |
李华
|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6
|
|
20
|
空间句法理论在城市游憩系统空间规划中的运用 |
陶伟
丁传标
古恒宇
|
《规划师》
北大核心
|
2015 |
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