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羊肠道病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瑶 阿比克哈莫 杨发龙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2-436,446,共6页
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是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肠道病毒属(Enterovirus)的成员。肠道病毒属包括EV-A~EV-L 12个肠道病毒种和RV-A~RV-C 3个鼻病毒种(Rhinovirus)。其中EV-A~EV-D主要感染人类,EV-E和EV-F主要感染牛,EV-G主要感... 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是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肠道病毒属(Enterovirus)的成员。肠道病毒属包括EV-A~EV-L 12个肠道病毒种和RV-A~RV-C 3个鼻病毒种(Rhinovirus)。其中EV-A~EV-D主要感染人类,EV-E和EV-F主要感染牛,EV-G主要感染猪和羊[1-5],也有报道从羊体内检测出了EV-E和EV-F[6-7]。山羊及绵羊肠道病毒(Caprine/Ovine enterovirus,CEV/OEV)是一种新发病原,主要引起羊以高热、严重腹泻、流涎等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有时也会表现为脑炎和脊髓炎[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 病毒 脊髓炎 rna病毒科 猪和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鸭病毒性肝炎诊治 被引量:2
2
作者 黄忠群 《四川畜牧兽医》 2024年第2期62-64,共3页
肉鸭病毒性肝炎(DVH)是一种常见的内科疾病,该病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DHV)引起,1周龄内的雏鸭发病率高达95%,死亡率约80%。1病原导致DVH的病原为DHV,研究表明DHV可分为DHV-Ⅰ、DHV-Ⅱ和DHV-Ⅲ三种血清型,其中DHV-Ⅰ、DHV-Ⅲ同属小RNA病毒... 肉鸭病毒性肝炎(DVH)是一种常见的内科疾病,该病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DHV)引起,1周龄内的雏鸭发病率高达95%,死亡率约80%。1病原导致DVH的病原为DHV,研究表明DHV可分为DHV-Ⅰ、DHV-Ⅱ和DHV-Ⅲ三种血清型,其中DHV-Ⅰ、DHV-Ⅲ同属小RNA病毒科,而DHVⅡ属星状病毒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DHV 血清型 内科疾病 DVH 雏鸭 rna病毒科 发病率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捷申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吴波平 金颜辉 冯力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8年第5期78-82,共5页
猪捷申病是由猪捷申病毒(Porcine teschovirus,PTV)引起的猪脑脊髓灰质炎、繁殖障碍、肺炎、下痢、心包炎和心肌炎、皮肤损伤及无症状等多种表现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该病在大多数猪场呈隐性感染,其致病机制、分子机理、与其他病毒的相... 猪捷申病是由猪捷申病毒(Porcine teschovirus,PTV)引起的猪脑脊髓灰质炎、繁殖障碍、肺炎、下痢、心包炎和心肌炎、皮肤损伤及无症状等多种表现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该病在大多数猪场呈隐性感染,其致病机制、分子机理、与其他病毒的相互作用尚不十分清楚。同时,该病在国内外研究较少。论文主要综述了猪捷申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捷申病毒 rna病毒科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蹄疫病毒3C蛋白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周建华 常惠芸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63-1065,1069,共4页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3C蛋白酶 rna病毒科 远距离传播 动物疾病 症状表现 体质虚弱 生产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5
作者 徐玉辉 杨光友 《甘肃畜牧兽医》 2004年第2期33-36,共4页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检测方法 双股双节rna病毒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蹄疫病原免疫学的分子基础
6
作者 杜平 尚佑军 +2 位作者 贺延玉 孙晓林 马军武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69-473,共5页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分子基础 免疫学 单股正链rna病毒 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 rna病毒科 非编码区 病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在口蹄疫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7
作者 杜进鑫 王永录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17-1020,共4页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免疫应答 细胞因子 免疫细胞 rna病毒科 传染病 接触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及防控
8
作者 李高峰 《河南畜牧兽医》 2022年第2期27-27,共1页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禽类传染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属于双RNA病毒科,如果处于相对稳定的环境内,往往不会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能够得到长时间的保存,即使处于56℃5h,抑或处于60℃30min,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依旧可以保持在...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禽类传染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属于双RNA病毒科,如果处于相对稳定的环境内,往往不会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能够得到长时间的保存,即使处于56℃5h,抑或处于60℃30min,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依旧可以保持在相对稳定性,自身活力较高,对于高温和干燥,都具有较强的外部抵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自身活力 相对稳定性 外界环境影响 抵抗力 rna病毒科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