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7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百万千瓦级半速汽轮发电机三维端部损耗和流固耦合传热研究
1
作者 韩继超 马越 +3 位作者 滕明轩 戚海铭 王昕宇 戈宝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4883-4893,I0030,共12页
核电半速汽轮发电机端部损耗和发热是设计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针对百万千瓦级核电半速汽轮发电机端部区域流体速度和温升计算精度不高的问题,该文以一台1407 MVA核电用半速汽轮发电机为研究对象,建立半速汽轮发电机端部三维流固耦合... 核电半速汽轮发电机端部损耗和发热是设计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针对百万千瓦级核电半速汽轮发电机端部区域流体速度和温升计算精度不高的问题,该文以一台1407 MVA核电用半速汽轮发电机为研究对象,建立半速汽轮发电机端部三维流固耦合传热计算模型。采用流固耦合传热计算方法,揭示端部区域内复杂的流体流动规律,研究端部构件屏蔽压板、磁屏蔽、压圈、齿压板损耗和温度的分布情况。为进一步降低端部区域的最高温度,针对端部区域温度最高的屏蔽压板提出其结构优化方案,研究屏蔽压板内径变化对端部构件温度的影响规律,确定较优的端部屏蔽压板内径尺寸。研究表明,通过对屏蔽压板内径尺寸的优化设计,可以有效地降低端部屏蔽压板的最高温度。通过1407 MVA核电用半速汽轮发电机试验测试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为百万千瓦级核电半速汽轮发电机端部温升研究和结构优化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速汽轮发电机 新计算方法 结构优化 损耗 温升 试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自主感知语义分割模型的可解释性研究
2
作者 郝仁剑 胡勇 +3 位作者 施沐伽 屈金硕 冯李航 王东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77,共13页
随着深空探测与智能自主系统技术的持续发展,语义分割模型在空间环境感知中的应用价值日益凸显,特别是在火星地形识别、路径规划与风险评估等空间自主感知任务中展现出关键作用.然而,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语义分割模型多为“黑箱结构”,... 随着深空探测与智能自主系统技术的持续发展,语义分割模型在空间环境感知中的应用价值日益凸显,特别是在火星地形识别、路径规划与风险评估等空间自主感知任务中展现出关键作用.然而,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语义分割模型多为“黑箱结构”,其内部决策过程难以解释,严重制约了其在关键任务场景中的可信度与可控性.针对当前空间自主感知场景下语义分割模型可解释性研究不足的问题,基于典型的火星遥感图像数据,引入基于扰动的可解释性方法:基于随机输入采样的解释方法(RISE),并结合Deletion机制,对模型的像素级显著性区域进行了可视化与干预实验.通过对不同显著性掩码参数设置下的热力图变化以及删除区域对模型预测影响的系统分析,揭示了模型在不同地形类别判别中的依赖特征,发现其存在过度依赖颜色、类别间显著性区域交叉等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针对性优化建议,为语义分割模型在空间自主系统中的可靠部署与可解释增强提供了理论支持与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自主感知 语义分割模型 星表地形 可解释性 rise方法 模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子空间法的振动台试验模态参数识别——以超高层建筑缩尺模型为例
3
作者 张国伟 李建赢 +2 位作者 张宏 秦昌安 杨昕雨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25,共9页
白噪声激励是振动台试验获取模态参数常用的识别方法,但其长时间激励可能对主频较低(如缩尺超高层)的模型造成轻微损伤,间接影响后续地震波工况抗震性能的计算。针对这一问题,该文在振动台试验的地震波工况中,基于随机子空间法识别了模... 白噪声激励是振动台试验获取模态参数常用的识别方法,但其长时间激励可能对主频较低(如缩尺超高层)的模型造成轻微损伤,间接影响后续地震波工况抗震性能的计算。针对这一问题,该文在振动台试验的地震波工况中,基于随机子空间法识别了模型的模态参数,并与对应震级后的白噪声工况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现象及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7度小震、中震及大震的地震波工况下,随机子空间法能够稳定、有效识别缩尺超高层建筑结构模型的模态参数,为同类模型振动台试验的模态参数识别研究提供了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参数识别 随机子空间法 超高层缩尺模型 相似关系 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流小温升校准方法研究
4
作者 赵乂鋆 王筱庐 +2 位作者 李泽涛 荆卓寅 赵俭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9,共11页
航空发动机压缩系统效率的准确计算影响了压缩系统的设计和规划。目前计算压缩系统效率最常用的方法是温升法。而现有测温方法在气流温升不大于100 K,马赫数不大于0.5的气流小温升环境中的测温不确定度接近1 K。严重影响了测温精度,进... 航空发动机压缩系统效率的准确计算影响了压缩系统的设计和规划。目前计算压缩系统效率最常用的方法是温升法。而现有测温方法在气流温升不大于100 K,马赫数不大于0.5的气流小温升环境中的测温不确定度接近1 K。严重影响了测温精度,进一步导致温升法计算的压缩系统效率精度不足。针对目前气流小温升校准中,校准精度不足,校准方法缺失的问题,提出一种以能量守恒和散热修正为基本思路的气流小温升校准方法。将精度更高的二等标准铂电阻作为参考气流温度传感器,从风洞试验段出口前移至稳定段同一轴线上安装,对参考气流温度传感器进行壁面散热温损修正,分析得到气流小温升校准中参考气流温度传感器的不确定度为0.08 K。用气流小温升校准方法对被校气流温度传感器进行校准。在校准后测试中,校准后的铂电阻气流温度传感器在马赫数0.398,温升约50 K的情况下,测温偏差在-0.075~-0.031 K之间,与不确定分析的结果相当,验证了气流小温升校准装置,校准方法和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气流小温升校准方法提高了气流温度传感器在小温升环境下的指示真实气流温度的能力,为航空发动机压缩系统效率的准确计算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流温度 小温升 校准方法 散热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换流变压器用有载分接开关过渡电阻温升的动态仿真
5
作者 高煜 赵学童 +2 位作者 李刚 汪可 杨丽君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26-2235,共10页
有载分接开关是换流变压器的核心部件,主要用于精准调节换流变压器的电压以及稳定输送直流功率。分接开关调压范围大、操作频繁,在调压过程中环流流过过渡电阻会产生较高的热量,过渡电阻的状态对换流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的安全运行至关... 有载分接开关是换流变压器的核心部件,主要用于精准调节换流变压器的电压以及稳定输送直流功率。分接开关调压范围大、操作频繁,在调压过程中环流流过过渡电阻会产生较高的热量,过渡电阻的状态对换流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因此,开展有载分接开关切换过程中过渡电阻的温升特性研究,对保障特高压直流输电与电网运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软件,建立特高压换流变压器用有载分接开关过渡电阻在真实运行工况下的电-热耦合模型,针对不同的负载工作状态,分别计算过渡电阻的温度分布,揭示了有载分接开关切换过程中过渡电阻的变化及其对分体式布置油室温升的影响。研究发现,过渡电阻的表面温度随着分接开关切换次数的增加呈现“锯齿状”的先快速上升,然后趋于平缓的变化规律,并进行了实验验证。通过进一步开展不同负载容量下过渡电阻的温升研究,建立了过渡电阻温升的评估模型和评估函数,为实际换流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的运行维护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流变压器 有载分接开关 过渡电阻 温升仿真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的开关电器温升特性仿真实验平台 被引量:1
6
作者 沈靖宇 马浩东 +1 位作者 庄杰榕 许志红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70,92,共7页
以微型断路器为分析对象,搭建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的开关电器温升特性仿真实验平台。平台采用VB.Net语言设计友好用户界面,交互性强,集成了模型选取、参数配置和结果分析等功能。通过在后台以批处理模式运行ANSYS命令流实现多场耦合的有限... 以微型断路器为分析对象,搭建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的开关电器温升特性仿真实验平台。平台采用VB.Net语言设计友好用户界面,交互性强,集成了模型选取、参数配置和结果分析等功能。通过在后台以批处理模式运行ANSYS命令流实现多场耦合的有限元仿真,获得可视化温升结果,经实验验证仿真误差在10%以内。利用该平台,学生无须掌握专业的多场域仿真知识即可进行温升计算,并能便捷修改MCB模型与仿真参数,探究多种因素对温升特性的影响,有助于增进学生对电器发热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自主科研能力与创新思维,对提升开关电器实验教学水平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电器 温升 仿真平台 多物理场耦合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回归时间序列模型的船舶升沉运动预测方法
7
作者 颜鲁晓 颜秀昆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77-180,共4页
在船舶航行与海上作业中,船舶升沉运动受复杂海况影响呈现显著非平稳特性,传统AR模型难以满足复杂场景下的升沉运动预测需求,开展高精度预测方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构建自适应AR模型,通过引入遗忘因子实现参数动态更新,有效应... 在船舶航行与海上作业中,船舶升沉运动受复杂海况影响呈现显著非平稳特性,传统AR模型难以满足复杂场景下的升沉运动预测需求,开展高精度预测方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构建自适应AR模型,通过引入遗忘因子实现参数动态更新,有效应对海况突变时的预测偏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带外部输入的ARX模型,融合海浪预报数据以增强建模,并结合误差驱动机制动态调整遗忘因子。最后通过仿真对模型进行验证,构建的ARX模型显著提升了船舶升沉运动的预测精度与复杂海况下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模型 ARX模型 升沉运动 预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风-热耦合效应下高层建筑交叉污染模拟研究
8
作者 任柯宇 刘晓平 +2 位作者 吴梅 杨满江 胡淋翔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9-446,454,共9页
针对高层建筑环境下的气相污染物传播问题,文章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数值模拟方法并引入正交试验法进行方案设计,研究风-热耦合效应下源项位置、受热壁面温差、受热壁面位置、通风方式4种因素对高层建... 针对高层建筑环境下的气相污染物传播问题,文章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数值模拟方法并引入正交试验法进行方案设计,研究风-热耦合效应下源项位置、受热壁面温差、受热壁面位置、通风方式4种因素对高层建筑单元间污染物传播路径的影响,利用极差分析得出各因素对高层建筑单元间污染物扩散影响的显著程度排序。引入无量纲参数理查森数Ri,对常规认为难以判定强制对流还是自然对流占主导地位的0.1i<10.0区间进行细分,分析各因素对高层建筑污染物传播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通风方式对污染物聚集的影响最为显著,而相较于0.1i<0.5情况下,0.5i<3.0和3.0i<10.0区间内受热壁面位置的影响大于受热壁面温差的影响。在该研究的双侧通风案例中,高点源位置释放的污染物扩散情况较明显,从顶层延伸到底层,单侧通风下建筑物开口处的污染物质量浓度比其他2种通风方式高出1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法 计算流体动力学(CFD) 高层建筑 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负载率下干式配电变压器绕组热点温升规律及推演模型研究
9
作者 何东升 贾志东 +4 位作者 刘让雄 罗海凹 朱旭光 杨诗瑶 邓婧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3-72,共10页
针对变压器大电流温升试验实施难题,提出基于小电流试验的绕组热点温升评估方法。以SCB14-800/10型干式配电变压器为对象,首先建立电磁-热-流多物理场耦合数值模型,解析B相绕组温度场分布特性及其动态温升演变规律;继而开展七梯度负载率... 针对变压器大电流温升试验实施难题,提出基于小电流试验的绕组热点温升评估方法。以SCB14-800/10型干式配电变压器为对象,首先建立电磁-热-流多物理场耦合数值模型,解析B相绕组温度场分布特性及其动态温升演变规律;继而开展七梯度负载率(40%~100%)温升试验,对比验证B相高、低压绕组热点温升和仿真结果的差异。基于此,首创性提出基于集中参数法的三段连续负载温升推演模型,通过对比验证模型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模型关联了不同负载率下绕组热点的动态温升规律,通过小负载率试验量化大负载率下的动态温升变化规律,显著减少电能损耗和提高检测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式配电变压器 多物理场耦合 动态温升 推演计算模型 集中参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护套环流和时变导体电阻的隧道电缆系统暂态温升仿真分析
10
作者 王恩哲 陈向荣 +3 位作者 苏宁杰 张添胤 阴凯 乐军耀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6979-6992,I0031,共15页
隧道电缆暂态温升分析是决定隧道电缆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该文引入Laurent级数展开,对节点导纳矩阵的求解过程进行简化,进而得到隧道电缆全线金属护套环流分布。同时考虑到隧道电缆敷设方式不完全对称的情况及导体电阻受到温... 隧道电缆暂态温升分析是决定隧道电缆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该文引入Laurent级数展开,对节点导纳矩阵的求解过程进行简化,进而得到隧道电缆全线金属护套环流分布。同时考虑到隧道电缆敷设方式不完全对称的情况及导体电阻受到温度实时变化的影响,结合IEC-60853标准,推导出计及金属护套环流和时变导体电阻的隧道电缆系统暂态温升计算方法。基于经校正的解析模型和数值模拟法,对220 kV隧道高压电缆工程开展暂态温升研究。结果表明:电缆系统暂态温升受到敷设方式、布置间距、环境温度和运行负荷多个因素的影响。在日周期负荷电流作用下,隧道电缆系统分别以一字形、品字形方式敷设,数值模拟法与经校正的解析模型所得到的缆芯暂态温升之间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3.616%和4.515%,均处于误差可接受范围之内(小于5%)。而两者计算出的外被层暂态温升基本一致,其温升最大分别相差1.214和1.248℃。结果可为隧道电缆系统暂态温升分析提供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电缆系统 Laurent级数展开 护套环流 解析模型 数值模拟法 暂态温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故树分析的重大事故隐患评判方法
11
作者 袁凡雨 米琴 +1 位作者 陈杰 校康明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7-41,共5页
为提高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的精准性,提出一种基于事故树分析(ATA)的重大事故隐患评判方法,该方法通过系统运用风险矩阵和事故树分析等评价工具,通过事故风险分级确定高风险以上事故,以此作为顶上事件进行ATA,运用布尔代数规则简化事故... 为提高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的精准性,提出一种基于事故树分析(ATA)的重大事故隐患评判方法,该方法通过系统运用风险矩阵和事故树分析等评价工具,通过事故风险分级确定高风险以上事故,以此作为顶上事件进行ATA,运用布尔代数规则简化事故树,从而获得诱发事故发生的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排序;按照“二八定律”找出结构重要度最高的前20%的基本事件,以此确定可导致事故发生的核心事件,并作为重大事故隐患进行精准管控;通过高层建筑火灾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通过ATA,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失效在高层建筑火灾事故树中结构重要度最高,应判定为高层建筑重大火灾事故隐患条款,故基于ATA的重大事故隐患评判方法可有效确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故树分析(ATA) 重大事故隐患 评判方法 事故风险分级 高层建筑火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劣化润滑脂对新能源汽车电机轴承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许荣滨 田恒 +2 位作者 张迅雷 张文虎 邓四二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97,共8页
为研究不同劣化时期润滑脂对新能源汽车电机轴承性能的影响,并选取合适的润滑脂,采用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两种候选润滑脂及其对轴承性能的影响。首先,采用静态热劣化法获得了21组不同劣化时期的润滑脂样品,并分析了润滑脂样品的锥入度、... 为研究不同劣化时期润滑脂对新能源汽车电机轴承性能的影响,并选取合适的润滑脂,采用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两种候选润滑脂及其对轴承性能的影响。首先,采用静态热劣化法获得了21组不同劣化时期的润滑脂样品,并分析了润滑脂样品的锥入度、分油率等特性变化;然后,在考虑轴承工况的基础上,利用高速轴承漏脂温升性能试验机等设备试验研究了不同劣化时间润滑脂对轴承漏脂、温升、振动和噪音等性能的影响;最后,综合分析了润滑脂的劣化及其对轴承性能的影响,为新能源汽车电机轴承选择了合适的润滑脂。研究结果表明:A型润滑脂的性能更稳定,其非工作锥入度变化率为32.53%,分油率在0~0.053%范围内波动,其特性变化均小于B型润滑脂;两种劣化润滑脂均导致轴承外圈温度升高、轴承振动速度和噪音增大,但B型润滑脂对轴承振动速度和噪音的影响较大,其部分高频增加900%、噪音升高27%。因此,综合考虑润滑脂的分油率、锥入度,以及润滑脂对轴承温升、振动和噪音等使用性能的影响,推荐A型润滑脂为新能源汽车电机轴承润滑介质。该研究结果对新能源汽车电机轴承润滑介质的选择具有较为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热劣化法 高速轴承漏脂温升试验 振动和噪音 服役性能 锥入度 分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水断供核主泵屏蔽电机冷却水瞬态热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路义萍 艾丽昆 +1 位作者 孙海锋 索文旭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5756-5763,I0027,共9页
核主泵屏蔽电机在热态极端环境参数额定(简称热态额定)工况下,二次水突然断供(secondary water supply outage,SWSO)300 s时刻,一次下导轴承润滑水温不超过警报温度95℃是产品出厂的重要指标,研究该情况下热流场计算方法及各种参数随时... 核主泵屏蔽电机在热态极端环境参数额定(简称热态额定)工况下,二次水突然断供(secondary water supply outage,SWSO)300 s时刻,一次下导轴承润滑水温不超过警报温度95℃是产品出厂的重要指标,研究该情况下热流场计算方法及各种参数随时间演变特性对于电机热安全非常重要。首先,以北方工厂冷态环境参数下额定(简称冷态额定)工况该电机SWSO前后稳/瞬态厂内测量入出口试验数据为边界条件,采用有限体积法,进行流场和温度场的流固耦合数值模拟,模拟值与试验值300 s时的误差为5.97%,验证了计算方法准确性。然后,数值反演热态额定工况SWSO一/二次冷却水的温度场随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SWSO 300 s内,二次水流速及对流传热系数随时间变化存在特征明显不同的2个阶段,二次水与螺旋槽壁面间对流换热系数h由稳态时7808.06 W/(m^(2)⋅K),13 s内减少到480.07 W/(m^(2)⋅K),随后h变化很小;热态额定参数时,下导轴承润滑水温远低于报警值95℃。为核主泵屏蔽电机轴承润滑水热安全计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屏蔽电机 二次水断供故障 瞬态模拟 流固耦合 冷却水温升 有限体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子循环自适应串行交错时间匹配算法的油浸式变压器绕组瞬态温升计算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刚 郝世缘 +2 位作者 胡万君 刘云鹏 李琳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85-1197,共13页
针对传统算法存在的步长调整及耦合点选择问题,该文提出基于子循环自适应串行交错(SCAS)的时间匹配算法。首先,在步长调整方面,通过加入自适应(ATS)-启发式(HTS)混合变步长算法,解决步长无法实时调整的问题;然后,针对耦合点选择问题,该... 针对传统算法存在的步长调整及耦合点选择问题,该文提出基于子循环自适应串行交错(SCAS)的时间匹配算法。首先,在步长调整方面,通过加入自适应(ATS)-启发式(HTS)混合变步长算法,解决步长无法实时调整的问题;然后,针对耦合点选择问题,该文在传统常规串行交错(CSS)时间匹配算法及现有改进方案子循环常规串行交错(SCSS)的基础上,提出SCAS时间匹配算法,采用自适应方案确定计算时间窗及预定耦合点,并引入指数平滑法对其精度进行保证;最后,该文基于110 kV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建立二维瞬态单分区分匝绕组模型,并将所提算法与其他传统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精度方面,与传统CSS算法相比SCAS算法的流场及温度场最大平均相对误差均不超过0.45%,在可接受误差范围内;在效率方面,SCAS算法总体计算效率较CSS算法提高了近20倍。同时,为了说明所提算法的工程价值,该文搭建基于110 kV变压器绕组模型的温升实验平台,将SCAS时间匹配算法应用于该模型中,实验结果表明:在精度方面,SCAS算法与实验达到稳态时最大绝对误差为2.7 K;在计算效率上,本文所提算法的计算效率较传统算法提升约46倍,计算步数约为传统的1/47,减少了计算冗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循环自适应串行交错 混合变步长 二维瞬态流热耦合问题 快速计算方法 温升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OD-αATS的油浸变压器瞬态温升降阶自适应变步长计算方法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刚 郝世缘 +2 位作者 胡万君 刘云鹏 李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6656-6666,I0030,共12页
针对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瞬态温升计算效率过低的问题,该文提出本征正交分解-αATS(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adaptive time stepping based onαfactor,POD-αATS)降阶自适应变步长瞬态计算方法。首先,推导变压器绕组瞬态温升计... 针对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瞬态温升计算效率过低的问题,该文提出本征正交分解-αATS(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adaptive time stepping based onαfactor,POD-αATS)降阶自适应变步长瞬态计算方法。首先,推导变压器绕组瞬态温升计算的有限元离散方程;其次,采用POD降阶算法改善传统瞬态计算中存在的条件数过大及方程阶数过高的问题;同时对于瞬态计算中的时间步长选择问题,提出适用于非线性问题的αATS变步长策略;然后,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基于110 kV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绕组的基本结构建立二维八分区数值计算模型,同时将计算结果与基于110 kV绕组的温升实验结果进行对比。数值计算及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与全阶定步长算法在流场和温度场中的精度几乎相同,且流场计算效率提升约45倍,温度场计算效率提升约38倍,计算速度得到显著提高。这一点在温升实验中同样得到验证,说明该文所提算法的准确性、高效性及一定的工程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ATS变步长算法 本征正交分解降阶方法 瞬态流热耦合问题 快速计算方法 温升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含快照选择策略的POD-QDEIM油浸式变压器绕组瞬态温升降阶算法研究及其实验验证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刚 胡万君 +4 位作者 郝世缘 姜雄伟 高成龙 刘云鹏 王文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998-5010,I0033,共14页
为了提高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绕组瞬态温升进行仿真的计算速度,该文提出一种包含快照选择策略的本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基于列主元QR分解的离散经验插值(QR factorization-discrete empirical... 为了提高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绕组瞬态温升进行仿真的计算速度,该文提出一种包含快照选择策略的本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基于列主元QR分解的离散经验插值(QR factorization-discrete empirical interpolation method,Q-DEIM)(POD-QDEIM)算法。首先,文章基于最小二乘有限元法与迎风有限元法推导绕组流热耦合计算方程;其次,通过引入POD方法,降低有限元方程阶数提高求解效率;同时提出POD自适应快照选择策略,在保证降阶模型精度的前提下,减小快照矩阵规模;随后,为了改善POD方法求解非线性问题时效率不高的劣势,文章结合基于Q-DEIM方法,通过插值的方法形成方程中的非线性项,从而提高每一时步非线性项的形成效率;最后,基于110 kV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绕组基本结构,建立了八分区分匝绕组传热模型以及绕组温升试验装置对所提算法进行验证,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POD-QDEIM降阶算法的计算精度在工程上属于可接受范围,其计算效率较全阶计算提升了近11.72倍,说明该算法在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绕组瞬态温升快速仿真领域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绕组瞬态温升 快照选择策略 本征正交分解 离散经验插值 温升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短路电流对埋地管道电位抬升及抑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段绍辉 宗伟 +3 位作者 周灵杰 阮江军 黄道春 陈辉荣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9-94,共6页
针对城市中输电线路与埋地油气金属管道临近问题,通过建立架空导/地线-杆塔-接地网-埋地管道一体化电磁场计算模型,综合考虑导线和避雷线对金属管道的感性耦合影响以及杆塔入地电流对管道的阻性耦合影响。基于此模型研究土壤电阻率、临... 针对城市中输电线路与埋地油气金属管道临近问题,通过建立架空导/地线-杆塔-接地网-埋地管道一体化电磁场计算模型,综合考虑导线和避雷线对金属管道的感性耦合影响以及杆塔入地电流对管道的阻性耦合影响。基于此模型研究土壤电阻率、临近距离、管道参数、交叉跨越角度以及不同供流方式对金属管道电位、防腐层耐受电压的影响规律,并开展管道电位抬升的抑制方法研究,可以为输电线路发生接地短路故障时临近燃油(气)管道安全防护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埋地金属管道 电位抬升 抑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轭梯度法的金属化薄膜电容器热点温度反演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浩波 李化 +3 位作者 张国豪 兰靖 林福昌 孙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163-4170,共8页
热点温度是影响金属化薄膜电容器(metallized film capacitors,MFC)绝缘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由于其无法直接测量,因此通常采用热仿真分析或温度反演的方法获得。该文提出了基于共轭梯度法(conjugategradient method,CG)的热点温度反... 热点温度是影响金属化薄膜电容器(metallized film capacitors,MFC)绝缘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由于其无法直接测量,因此通常采用热仿真分析或温度反演的方法获得。该文提出了基于共轭梯度法(conjugategradient method,CG)的热点温度反演模型,建立了内部传热过程的温度分布目标函数,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电容器温度场,再通过CG对内部温度分布进行迭代求解。同时,通过交流温升试验校核了仿真模型以及反演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热点温升与表面温升存在线性关系,热点温度出现在MFC中央靠近芯轴处,反演模型与仿真模型最大误差为4.35%,说明该模型可实现现场工况下的温度分布、热点分布等的有效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化薄膜电容器 反演模型 热点温升 表面温升 共轭梯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浸式变压器绕组瞬态温升降阶快速计算方法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刚 胡万君 +2 位作者 郝世缘 刘云鹏 李琳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3-657,共15页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绕组温升监测是保证其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为了改善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绕组瞬态温升时存在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结构保留的本征正交分解(SPOD)与离散经验插值方法(DEIM)相结合的计算策略。首先...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绕组温升监测是保证其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为了改善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绕组瞬态温升时存在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结构保留的本征正交分解(SPOD)与离散经验插值方法(DEIM)相结合的计算策略。首先,该文采用最小二乘有限元法(LSFEM)与迎风有限元法(UFEM)构建变压器绕组瞬态温升计算控制方程;其次,针对控制方程的特点,引入SPOD方法,通过将采样时间内的计算结果构成快照矩阵,建立降阶模型,降低有限元刚度矩阵的计算阶数,提高求解有限元方程的效率;然后,为了改善本征正交分解方法对于非线性问题效率提升不高的缺陷,结合DEIM算法,对有限元方程中的非线性项进行插值处理,从而减少每一时步形成总体刚度矩阵的时间,进一步提高总体计算效率。为了验证文章所提算法的精确性及高效性,根据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绕组的基本特点,建立了单分区分匝绕组传热模型,对其瞬态传热过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基于SPOD-DEIM的有限元降阶计算能够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有效提高计算效率,与全阶计算结果相比,流场与温度场的计算误差均不超过1.5%,且计算效率提升5.1倍。同时,为了充分说明SPOD-DEIM算法在工程应用中的价值,该文基于110 kV变压器绕组搭建了温升实验平台,建立了八分区分匝绕组数值计算模型,对算法的精度、效率及工程应用价值进行了验证及讨论,计算及实验结果表明:精度方面,降阶计算较全阶计算的瞬态全过程计算误差小于2.5%,且与实验结果相比,误差不超过5.41K;效率方面,降阶计算的全过程计算时间为54.28 h,与全阶计算相比,计算效率提升至10.57倍,与商业仿真软件Fluent相比,效率提升至6.37倍,充分说明所提算法的高效性及工程应用价值,为大型电力设备快速仿真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绕组瞬态温升 结构保留 本征正交分解 离散经验插值 降阶计算 温升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断层脉冲型随机地震动模拟方法及结构动力可靠度研究
20
作者 庞锐 陈柯好 +1 位作者 宋佚博 徐斌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33-640,共8页
以集集脉冲型地震动记录为数据集建立了一种改进的参数化近断层脉冲型随机地震动模型.首先,采用MP03模型和人工蜂群算法从实际地震动记录提取低频脉冲部分,建立随机低频脉冲模型;采用谱表示-随机函数法生成高频部分,二者叠加生成近断层... 以集集脉冲型地震动记录为数据集建立了一种改进的参数化近断层脉冲型随机地震动模型.首先,采用MP03模型和人工蜂群算法从实际地震动记录提取低频脉冲部分,建立随机低频脉冲模型;采用谱表示-随机函数法生成高频部分,二者叠加生成近断层脉冲型随机地震动.然后,采用蒙特卡罗模拟(MCS)法和直接概率积分法(DPIM)分别研究非线性单自由度体系和高层框架结构在不同类型地震动作用下的动力可靠度.结果表明:DPIM与MCS法计算结果相比基本吻合,但计算效率得到较大提升,可以很好地用于非线性结构的时变可靠度研究;脉冲型地震动与非脉冲型地震动相比能够对结构造成更大的变形,极大降低了结构的可靠度,且近断层距越小影响越显著,低频脉冲是使结构可靠度降低的主要因素,而高频部分对结构可靠度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 随机模拟 高层框架结构 直接概率积分法 动力可靠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