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ht12矮秆基因在不育系繁殖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赵寅槐 王书文 +2 位作者 张爱民 周文春 王艳萍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6-9,共4页
为了解决小麦矮秆不育系的繁殖问题 ,使半矮秆杂种小麦尽快投入生产应用 ,利用中国农业大学从德国引入的 Rht1 2矮秆系与江苏省小麦推广品种杂交和回交 ,育成了适合江苏省南部种植的Rht1 2矮秆系及其 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由同一品种... 为了解决小麦矮秆不育系的繁殖问题 ,使半矮秆杂种小麦尽快投入生产应用 ,利用中国农业大学从德国引入的 Rht1 2矮秆系与江苏省小麦推广品种杂交和回交 ,育成了适合江苏省南部种植的Rht1 2矮秆系及其 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由同一品种转育的 Rht1 2矮秆系 ,其株高变动于 50~ 90 cm之间 ;不同株高的 Rht1 2矮秆系可以配制出不同株高的杂种 F1。在拔节期至孕穗期喷施 50~ 1 0 0 mg/ kg的赤霉酸溶液 ,可以使 Rht1 2矮秆系的株高显著增加。在不育系种子繁殖区内 ,喷施 50 mg/ kg的赤霉酸溶液 ,保持系株高由 65cm增加到 90 cm,不育系植株的异交结实率由对照的 2 0 .2 %增加到 60 .4 % ,从而显著地提高了不育系种子产量。株高的差异也能在收获时防止保持系种子混入不育系中 ,从而可以确保不育系种子的纯度。本文还讨论了如何解决 Rht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t12矮秆基因 不育系 保持系 杂种小麦 种子繁殖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