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孩孕妇Rh血型抗原及不规则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符小玲 赵兴丹 +3 位作者 翁艾罕 李素皎 王雪玉 杨凯年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8期585-589,共5页
目的:探讨二孩孕妇Rh血型系统5个抗原的表型分布和Rh血型不规则抗体特异性情况,分析二孩孕妇Rh血型抗体与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HDN)的关系,为Rh新生儿溶血病(Rh-HDN)的诊治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二孩孕妇... 目的:探讨二孩孕妇Rh血型系统5个抗原的表型分布和Rh血型不规则抗体特异性情况,分析二孩孕妇Rh血型抗体与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HDN)的关系,为Rh新生儿溶血病(Rh-HDN)的诊治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二孩孕妇500例作为研究组,初次妊娠孕妇500例作为对照组(均为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一体化产科门诊进行产检的孕妇),检测两组标本的Rh血型抗原(D、C、c、E、e五个抗原)、不规则抗体检测、抗体特异性鉴定和效价测定,跟踪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500例二孩孕妇中共有12种Rh血型表型,分别为:CCDee(152例,30.4%),CcDEe(136例,27.2%),CcDee(84例,16.8%),ccDEE(30例,6%),ccDee(31例,6.2%),CCDEe(14例,2.8%),ccDEe(9例,1.8%),ccdee(18例,3.6%),CCDEE(2例,0.4%),CcdEe(12例,2.4%),Ccdee(6例,1.2%),CCdee(6例,1.2%),其中RhD阴性的二孩孕妇共42例,比例为8.4%。对照组500例初次妊娠孕妇,共有11种Rh血型表型,分别为:CCDee(144例,28.8%),CcDEe(138例,27.6%),CcDee(90例,18%),ccDEE(42例,8.4%),ccDee(28例,5.6%),CCDEe(10例,2%),ccDEe(8例,1.6%),ccdee(19例,3.8%),CCDEE(1例,0.2%),CcdEe(11例,2.2%),Ccdee(9例,1.8%),其中RhD阴性的初次妊娠孕妇共39例,比例为7.8%。研究组二孩孕妇不规则抗体检测阳性率为4.0%(20/500),Rh血型抗体的特异性分别为:抗-E 1.8%(9/500),抗-D 1.4%(7/500),抗-C 0.4%(2/500),抗-Ec 0.4%(2/500);对照组初次妊娠孕妇不规则抗体检测阳性率为0。二孩孕妇与初次妊娠孕妇不规则抗体检测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孩孕妇中共有10例分娩的新生儿发生Rh新生儿溶血病,占2%(10/500),且孕期Rh抗体效价均大于32;初次妊娠孕妇分娩的的新生儿未发生Rh新生儿溶血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刺激可增加孕妇产生不规则抗体的概率,Rh血型不规则抗体容易引起Rh-HDN,应重视孕妇产检期间Rh血型5个抗原和不规则抗体的常规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Rh血型不规则抗体及评估胎儿或者新生儿发生Rh-HDN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血型抗原 孕妇 不规则抗体检测 HD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噬菌体随机肽库筛选Rh(D)血型抗原的模拟表位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淑均 沈继龙 +2 位作者 卞茂红 张循善 闻慧琴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17-820,共4页
目的从纯化的人抗Rh(D)抗体阳性血清中筛选Rh(D)血型抗原模拟表位。方法用纯化的多克隆抗Rh(D)抗体血清对噬菌体随机十二肽库进行3轮"吸附-洗脱-扩增"过程筛选,随机挑取噬菌体克隆;用ELISA法检测其特异性及其与抗体的结合能... 目的从纯化的人抗Rh(D)抗体阳性血清中筛选Rh(D)血型抗原模拟表位。方法用纯化的多克隆抗Rh(D)抗体血清对噬菌体随机十二肽库进行3轮"吸附-洗脱-扩增"过程筛选,随机挑取噬菌体克隆;用ELISA法检测其特异性及其与抗体的结合能力。提取阳性克隆DNA并进行测序,推导外源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凝集抑制试验检测噬菌体展示的多肽对Rh(D)血型抗原结合的模拟作用。结果经过3轮筛选和相应鉴定后得到6个抗Rh(D)抗体的特异性噬菌体克隆,其中4个克隆展示相同的氨基酸序列为PSQGYVILLDEK,命名为C2,另外2个克隆展示相同的氨基酸序列为TMLNRAHDFSEC,命名为C21。凝集抑制试验结果表明这两个多肽的噬菌体可以抑制Rh(D)抗原阳性红细胞的凝集作用。结论多肽PSQGYVILLDEK和TMLNRAH-DFSEC可以模拟Rh(D)血型抗原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随机肽库 模拟表位 rh(D)血型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待输血患者RhE抗原和不规则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4
3
作者 王晓宁 赵震 +1 位作者 刘冰 李凌波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01-805,共5页
目的:了解临床待输血患者红细胞Rh血型系统E抗原(RhE抗原)分布,结合抗-E抗体在上述患者中的检出频率及特点,分析常规检测RhE抗原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待输血患者标本10 000例,采用微柱凝胶法检测RhE抗原,并对患者血液标本进行不规则抗... 目的:了解临床待输血患者红细胞Rh血型系统E抗原(RhE抗原)分布,结合抗-E抗体在上述患者中的检出频率及特点,分析常规检测RhE抗原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待输血患者标本10 000例,采用微柱凝胶法检测RhE抗原,并对患者血液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和鉴定。结果:10 000例标本中,RhE抗原阳性率51.46%(5 146/10 000),RhE抗原阴性率48.54%(4 854/10 000)。患者标本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共78例,阳性率0.78%(78/10 000);全部检出抗体中,抗-E抗体最多,占23.08%(18/78),检出的18例抗-E抗体阳性患者中17例有输血史或妊娠史;抗-E抗体在有临床免疫史患者中检出率为0.33%(17/5 120),与无免疫史患者检出率(0.02%,1/4 88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6,P<0.01)。结论:抗-E抗体是临床输血检测中最常出现的不规则抗体,对待输血患者进行RhE抗原常规检测,实现红细胞RhE血型同型匹配输血,可避免患者产生抗-E抗体,促进临床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血型系统E抗原 不规则抗体 抗-E抗体 微柱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