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GO/C_3N_4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可见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18
1
作者 张芬 柴波 +2 位作者 廖翔 任美霞 柳兵仁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21-827,共7页
通过半封闭一步热裂解法和改进的Hummers法分别制备了类石墨氮化碳(C3N4)和氧化石墨烯(GO),再利用光还原方法制得还原氧化石墨烯/氮化碳(RGO/C3N4)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 通过半封闭一步热裂解法和改进的Hummers法分别制备了类石墨氮化碳(C3N4)和氧化石墨烯(GO),再利用光还原方法制得还原氧化石墨烯/氮化碳(RGO/C3N4)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DRS),光致荧光(PL)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测试技术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以罗丹明B(RhB)为探针分子在可见光下考察RGO/C3N4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RGO的引入显著提高了C3N4的光催化活性,且6.0%RGO/C3N4复合物的光催化活性最高,可能的原因是RGO具有优良的接受和传导电子性能,抑制了C3N4光生电子-空穴的复合机率,进而提高了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go c3n4复合材料 光还原 光催化 降解 罗丹明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annealing on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Si_3N_4-AlN composite ceramics 被引量:2
2
作者 徐鹏 杨建 +1 位作者 丘泰 陈兴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4期960-965,共6页
Aiming at developing novel microwave-transparent ceramics with low dielectric loss, high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high strength, Si3Na-AIN (30%, mass fraction) composite ceramics with La203 as sintering additive wer... Aiming at developing novel microwave-transparent ceramics with low dielectric loss, high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high strength, Si3Na-AIN (30%, mass fraction) composite ceramics with La203 as sintering additive were prepared by hot-pressing at 1 800 ℃ and subsequently annealed at 1 450 ℃ and 1 850 ℃ for 2 h and 4 h, respectively. The material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D and SEM. The effect of annealing process on the phase composition, sintering performance, microstructure, bending strength, dielectric loss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materials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annealing at 1 850 ℃ and 1 450 ℃ promoted the phase transformation of α-Si3N4 to β-Si3N4. After annealing at 1 850 ℃, grain growth to a certain extent occurred in the materials. Especially, the elongated β-Si3N4 grains showed a slight increase in diameter from 0.2 μm to 0.6 μm approximately and a decrease in aspect ratio. As a result, as the annealing time increased to 4 h, the bending strength declined from 456 MPa to 390 MPa, whereas the dielectric loss decreased to 2.15× 10^-3 and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increased to 16.3 W/(m.K) gradually. When annealed at 1 450 ℃, increasing the annealing time to 4 h significantly promoted the crystallization of glassy phase to La2Si6N803 phase in the materials, which led to the increase in bending strength to 619 MPa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 to 15.9 W/(m·K), respectively, and simultaneously the decrease in dielectric loss to 1.53× 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3n4-A1n composite AnnEALInG La203 bending strength thermal conductivity dielectric lo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机制光催化三元复合材料RGO/WO_3/g-C_3N_4结构及光催化性能
3
作者 赵馨睿 王铮 +1 位作者 杜娟 李晓宇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98-606,共9页
以一步水热法合成了还原氧化石墨烯/三氧化钨/石墨相氮化碳(RGO/WO_3/g-C_3N_4)三元光催化复合材料,并对其结构、形貌及光电性能进行了表征。以罗丹明B(RhB)和盐酸四环素(TC-HCl)为降解目标物,评价了三元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基于自... 以一步水热法合成了还原氧化石墨烯/三氧化钨/石墨相氮化碳(RGO/WO_3/g-C_3N_4)三元光催化复合材料,并对其结构、形貌及光电性能进行了表征。以罗丹明B(RhB)和盐酸四环素(TC-HCl)为降解目标物,评价了三元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基于自由基捕获实验和光催化反应结果分析了三元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机制。结果表明:三元光催化复合材料中,三种物质紧密接触形成异质结构,与WO3和g-C_3N_4单体及其二元复合材料相比,其可见吸收光谱有明显的红移,具有更低的光致发光光谱强度。复合材料有效的改善了电子-空穴对的复合,具有很好的光催化活性,最优配比组成的样品为0. 2%RGO/WO_3/g-C_3N_4,光照240 min后,对Rh B降解效果高达97. 58%,其光催化效果优于WO_3、g-C_3N_4、RGO/g-C_3N_4和WO_3/g-C_3N_4。催化降解过程中的主要活性物种是·O_2^-,其次是h^+、·OH,反应过程中半导体的电子转移机制符合Z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复合材料 一步水热法 还原氧化石墨烯 WO3 g-c3n4 Z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热法制备TiO2/g-C3N4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18
4
作者 董海军 陈爱平 +2 位作者 何洪波 吕慧 李春忠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36-541,共6页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可见光响应的TiO_2/g-C_3N_4复合光催化剂,并对TiO_2/g-C_3N_4进行质子化处理。通过X射线衍射(XRD)、氮气吸附-脱附BET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可见光响应的TiO_2/g-C_3N_4复合光催化剂,并对TiO_2/g-C_3N_4进行质子化处理。通过X射线衍射(XRD)、氮气吸附-脱附BET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DRS)和荧光光谱(PL)等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以甲基橙(MO)光催化降解为模型反应,考察了可见光下制备的样品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多孔TiO_2纳米晶与g-C_3N_4形成具有"芝麻饼"形貌的复合结构;TiO_2/g-C_3N_4复合光催化剂的光吸收带边扩展到465 nm,较TiO_2出现明显红移;TiO_2与g-C_3N_4能带匹配耦合,有效地抑制了电子与空穴的复合;质子化处理过程能够提高可见光区吸收强度和电子的传导能力,增强了TiO_2的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纳米晶 TIO2 g—c3n4 g-c3n4 可见光响应 质子化处理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封闭一步热解法制备层状类石墨相C3N4及其性能表征 被引量:11
5
作者 杭祖圣 谈玲华 +2 位作者 黄玉安 居法银 应三九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3-278,共6页
在半封闭系统中一步热解三聚氰胺,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化学元素分析(EA)、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热解产物的结构和形貌,并用热重分析(TG)和荧光分析(PL)研究了产物的热稳定性和荧光性质... 在半封闭系统中一步热解三聚氰胺,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化学元素分析(EA)、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热解产物的结构和形貌,并用热重分析(TG)和荧光分析(PL)研究了产物的热稳定性和荧光性质。XRD分析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提高,产物由Melem逐步转变为石墨相结构;FTIR和XPS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主要由含有大量sp2C—N双键和sp3C—N单键的碳氮结构组成;TEM照片显示产物具有多层结构。研究结果显示,当热解温度达到650℃时,可以获得碳氮量比为0.738的类石墨相结构C3N4。所制备的C3N4起始热分解温度达到700℃,在460 nm具有较大半峰宽的荧光吸收峰。该文研究为大规模制备类石墨相C3N4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胺 半封闭 热解 层状类石墨相c3n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激光诱导液-固界面反应制备立方相C_3N_4纳米晶 被引量:9
6
作者 王金斌 刘秋香 杨国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1719-1720,共2页
β-C3N4是由Liu和Cohen等[1~3]从第一性原理出发计算而预言的一种新型超硬材料,据Liu等提出的经验公式计算认为,β-C3N4的硬度为427GPa,具有接近金刚石的体模量(理论值为435GPa,实验值为4... β-C3N4是由Liu和Cohen等[1~3]从第一性原理出发计算而预言的一种新型超硬材料,据Liu等提出的经验公式计算认为,β-C3N4的硬度为427GPa,具有接近金刚石的体模量(理论值为435GPa,实验值为443GPa).Liu采用可变晶格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3n4 立方相 激光诱导 纳米晶 制备 氮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4H_8N_2H_4·Zn(HPO_3)_2的水热合成和结构表征 被引量:6
7
作者 史苏华 李光华 +6 位作者 辛明红 李悦明 丁红 徐家宁 朱广山 宋天佑 裘世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30-232,共3页
A new zinc hydrogen phosphite C4H8N2H4·Zn(HPO3)2 was prepared by hydrothermal method in the presence of piperazine as a structure-directing agent and the crystal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A new zinc hydrogen phosphite C4H8N2H4·Zn(HPO3)2 was prepared by hydrothermal method in the presence of piperazine as a structure-directing agent and the crystal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and further characterized by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IR, ICP, elemental analysis and TG analysis. This compound has one-dimensional anionic chains containing four-membered rings built from corner-sharing linked alternating ZnO4 tetrahedra and HPO3 pseudo pyramids. The zinc hydrogen phosphite chains are interacted with the templates of diprotonated piperazine by N—H…O hydrogen bond. Crystal data for C4H8N2H4·Zn(HPO3)2∶monoclinic, space group C2/c. a=1.774 8(2) nm, b=0.724 28(9) nm, c=0.880 87(11) nm, β= 105.345(3)°, V=1.091 9(2) nm 3, Z=4, Dc=1^907 Mg/m 3, R1=0.022 9, wR2=0.058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4H8n2H4·Zn(HPO3)2 水热合成 结构表征 亚磷酸锌 哌嗪 单晶结构 有机模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VI制备C/Si_3N_4复合材料及其表征 被引量:6
8
作者 刘永胜 成来飞 +2 位作者 张立同 徐永东 刘谊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208-1214,共7页
以SICl4-NH3-H2为反应体系,采用化学气相渗透法CVI)制备C/Si3N4复合材料.渗透产物的能谱和X射线衍射表明渗透产物为非晶态Si3N4,经1350℃真空热处理后,产物仍然为非晶态Si3N4;经1450℃真空热处理后,产物已经发生晶型转变,由非晶态转变... 以SICl4-NH3-H2为反应体系,采用化学气相渗透法CVI)制备C/Si3N4复合材料.渗透产物的能谱和X射线衍射表明渗透产物为非晶态Si3N4,经1350℃真空热处理后,产物仍然为非晶态Si3N4;经1450℃真空热处理后,产物已经发生晶型转变,由非晶态转变为晶态的α-Si3N4和β-Si3N4.渗透温度、渗透时间、气体流量对试样致密化、增重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渗透温度为900℃、SiCl4流量为30mL/min、H2流量为100mL/min、NH3流量为80mL/min、渗透时间120h、系统压力1000Pa时,气体渗透进入碳布预制体后,在预制体内反应均匀,制备的复合材料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气相渗透(cVI) c/Si3n4复合材料 微观结构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_4C加入量对Si_3N_4结合SiC材料抗氧化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志华 王文武 吴吉光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8-31,共4页
为提高Si_3N_4结合SiC材料的高温抗氧化性,在黑碳化硅(粒度1.43~0.5和≤0.5 mm的颗粒料及粒度≤0.064 mm细粉)、硅粉(粒度≤0.043 mm)的基础配料中引入不同含量的B4C,以木质素磺酸钙为结合剂,经混练、成型、烘干后,在N2气氛下1 450℃保... 为提高Si_3N_4结合SiC材料的高温抗氧化性,在黑碳化硅(粒度1.43~0.5和≤0.5 mm的颗粒料及粒度≤0.064 mm细粉)、硅粉(粒度≤0.043 mm)的基础配料中引入不同含量的B4C,以木质素磺酸钙为结合剂,经混练、成型、烘干后,在N2气氛下1 450℃保温10 h热处理,制备了Si_3N_4结合SiC材料。研究了900℃水蒸气气氛下,B_4C加入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4%、0.8%、1.2%、1.6%)对Si_3N_4结合Si C材料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i_3N_4结合SiC材料中加入B_4C后,材料的体积密度增大,显气孔率减小,质量变化率改变,体积变化率减小,材料的抗氧化性得到显著提高,最合适的B_4C加入量(w)为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3n4结合SIc B4c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冲击合成多晶C_3N_4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于雁武 刘玉存 +1 位作者 张海龙 陈翠翠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27-630,共4页
研究新合成方法下得到超硬材料C3N4,利用黑索今(RDX)炸药作为高温、高压源,以双氰胺(C2H4N4)为主要前驱体.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X射线能谱分析仪(EDS)及红外光谱仪(FTIR)分别对输出压力为16GPa时制得样品的... 研究新合成方法下得到超硬材料C3N4,利用黑索今(RDX)炸药作为高温、高压源,以双氰胺(C2H4N4)为主要前驱体.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X射线能谱分析仪(EDS)及红外光谱仪(FTIR)分别对输出压力为16GPa时制得样品的结构、形貌、价键特性和元素组成进行了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XRD测试数据与理论计算值相符很好,样品中同时含有α、β、石墨相C3N4以及晶间相;样品中C、N元素质量比为1.00∶2.98,两种元素主要以C-N形式成键;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到线度为2μm的六边形β-C3N4晶粒.采用爆炸冲击合成方法合成出多晶C3N4粉末,并对其合成机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波 合成 多晶 c3n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2H_5N_4^+-C_6H_3N_3O_7^-氢键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自然 陶果 谢炳云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7-73,共7页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在B3LYP/6-311++G**水平上对4-氨基-1,2,4-三唑阳离子(AT)和2,4,6-三硝基苯酚阴离子(PA)形成的氢键二聚体进行理论计算研究.计算得到4种稳定结构的氢键复合物及最稳定异构体D1的振动频率、电子吸收光谱与热力学性...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在B3LYP/6-311++G**水平上对4-氨基-1,2,4-三唑阳离子(AT)和2,4,6-三硝基苯酚阴离子(PA)形成的氢键二聚体进行理论计算研究.计算得到4种稳定结构的氢键复合物及最稳定异构体D1的振动频率、电子吸收光谱与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氢键复合物中存在较强的N—H…O与C—H…O红移氢键.经过基组重叠误差和零点振动能校正后,D1的氢键相互作用能为-30.71kJ/mol.热力学计算显示,在298.15K和标准状态下,D1气态氢键复合物分子的形成过程是放热、熵减小的非自发过程,但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D1分子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和标准摩尔生成自由能分别为98.7,474.4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2H5n4 c6H3n3O7 氢键二聚体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方C_3N_4陶瓷第一性原理的计算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秋花 田军辉 +1 位作者 王改民 侯永改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61-464,共4页
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平面波赝势法,通过广义梯度近似电子结构计算对立方C3N4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立方C3N4属于间接能隙的半导体,带宽为2.92eV,C和N的电荷分别为0.44和-0.33,键长为0.14771nm,此外,吸收长波限值为147nm,静... 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平面波赝势法,通过广义梯度近似电子结构计算对立方C3N4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立方C3N4属于间接能隙的半导体,带宽为2.92eV,C和N的电荷分别为0.44和-0.33,键长为0.14771nm,此外,吸收长波限值为147nm,静态介电常数为4.6。通过计算揭示了立方C3N4不仅有较高的硬度、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而且具有较强的红外线穿透性,对材料在耐磨方面及光学领域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方c3n4 电子结构 高温耐磨 红外穿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_3N_4/PVDF复合膜的制备及热解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慧雅 杭祖圣 +1 位作者 卢向明 应三九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7-81,共5页
以DMF为溶剂,通过急骤凝胶法制备了一种用于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有机-无机复合膜g-C3N4/PVDF,并利用XRD、FTIR、TG等手段对该复合膜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复合膜中的PVDF以β相结晶存在,g-C3N4不影响PVDF结晶的结构。... 以DMF为溶剂,通过急骤凝胶法制备了一种用于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有机-无机复合膜g-C3N4/PVDF,并利用XRD、FTIR、TG等手段对该复合膜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复合膜中的PVDF以β相结晶存在,g-C3N4不影响PVDF结晶的结构。此外,还利用迭代法研究了复合膜的热分解动力学,研究发现,g-C3N4的加入改变了PVDF的热分解过程,使热分解分为明显的2个阶段,并推导出了2个阶段的热分解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3n4 复合膜 制备 热解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_(3)N_(4)/Ag_(2)O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近红外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5
14
作者 龚洁 赵凤怡 +4 位作者 邹曦 陈润泽 陈琪 任大军 张惠灵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0-106,共7页
通过简易化学合成法制备了g-C_(3)N_(4)/Ag_(2)O_(p-n)异质结复合光催化剂,利用XRD、XPS、SEM、TEM、DRS等对所制复合材料的物相结构、微观形貌及光学性质进行表征,借助近红外光下催化降解罗丹明B(RhB)试验评价其光催化活性,重点探讨了g... 通过简易化学合成法制备了g-C_(3)N_(4)/Ag_(2)O_(p-n)异质结复合光催化剂,利用XRD、XPS、SEM、TEM、DRS等对所制复合材料的物相结构、微观形貌及光学性质进行表征,借助近红外光下催化降解罗丹明B(RhB)试验评价其光催化活性,重点探讨了g-C_(3)N_(4)/Ag_(2)O_(p-n)异质结复合材料的光催化降解机理。结果表明,当g-C_(3)N_(4)、Ag_(2)O质量比为1∶16时,所制g-C_(3)N_(4)/Ag_(2)O复合光催化剂具有最佳的近红外光催化性能且活性稳定;h+和·O-2活性自由基在近红外光催化降解过程中发挥了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_(3)n_(4) Ag_(2)O 复合光催化剂 p-n异质结 罗丹明B降解 近红外光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鼓形有机锡氧杂环羧酸簇合物[PhCH_2Sn(O)(O_2CC_4H_3S)]_6·2CH_2Cl_2 和 [PhCH_2Sn(O)(O_2CC_3H_2NO)]_6·2CH_2Cl_2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被引量:17
15
作者 尹汉东 王传华 +1 位作者 马春林 房海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58-963,共6页
利用三苄基氧化锡与 2 -噻吩甲酸和 2 -唑甲酸反应 ,合成了六聚体苄基锡氧 2 -噻吩甲酸酯 (1 )和六聚体苄基锡氧 2 -唑甲酸酯 (2 )鼓形簇合物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 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测试结果表明 :化合物 1... 利用三苄基氧化锡与 2 -噻吩甲酸和 2 -唑甲酸反应 ,合成了六聚体苄基锡氧 2 -噻吩甲酸酯 (1 )和六聚体苄基锡氧 2 -唑甲酸酯 (2 )鼓形簇合物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 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测试结果表明 :化合物 1属三斜晶系 ,空间群 P1 ,a=1 . 2 76 0 (3) nm,b=1 .30 5 6 (3) nm,c=1 .334 3(3) nm,α=1 0 5 .6 5 (3)°,β=96 .2 7(3)°,γ=97.2 0 (3)°,Z=1 ,V=2 .0 997(7) nm3 ,Dc=1 .80 9g/ cm3 ,μ=2 .0 97mm- 1 ,F(0 0 0 ) =1 1 1 6 ,R=0 .0 6 5 1 ,w R=0 .1 2 92 .化合物 2属三斜晶系 ,空间群 P1 ,a=1 .2 2 4 0 (4 ) nm,b=1 .36 73(4 ) nm,c=1 .374 4(4 ) nm,α=1 0 7.76 0 (4 )°,β=98.0 6 9(5 )°,γ=91 .4 80(5 )°,Z=2 ,V=2 .1 6 31 (1 2 ) nm3 ,Dc=3.373g/ cm3 ,μ=3.799mm- 1 ,F (0 0 0 ) =2 1 36 ,R=0 .0 382 ,w R=0 .0 79.它们均为鼓形簇状结构 ,锡原子呈畸变的八面体构型 .化合物 1通过分子间 S… S近距离作用 ,形成一维链状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形有机锡氧杂环羧酸簇合物 [PhcH2Sn(O)(O2cc4H3S)]6·2cH2c12 [PhcH2Sn(O)(O2cc3H2n0)]6·2cH2cl2 合成 晶体结构 2-噻吩甲酸 2-噁唑甲酸 三苄基氧化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状石墨相C_3N_4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宏哲 刘成有 +1 位作者 杨景海 李雪飞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02-504,共3页
通过高温分解三聚氰胺制备富氮的g-C_3N_4微米级带状化合物,并对其纳米带的形貌和结构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化学元素分析(CEA)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带状结构规则均一,带宽约为3~6μm,... 通过高温分解三聚氰胺制备富氮的g-C_3N_4微米级带状化合物,并对其纳米带的形貌和结构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化学元素分析(CEA)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带状结构规则均一,带宽约为3~6μm,带长为数百微米或几毫米;样品的石墨相为C_3N_4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分解 三聚氰胺 制备 带状化合物 石墨相c3n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9H_8N_6O_2)_n(n=1,2,3,4)分子体系非线性光学的理论研究(英文) 被引量:2
17
作者 顾凤龙 田思 彭亮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5-112,共8页
该文研究了(C9H8N6O2)n(n=1,2,3,4)分子体系的非线性光学性质,采用Hartree-Fock方法、密度泛函方法以及Mller-Plesset微扰理论方法在6-31G**基组下分别计算了该体系的静电场超极化率.其几何结构在B3LYP/6-31G**条件下进行了优化,发现它... 该文研究了(C9H8N6O2)n(n=1,2,3,4)分子体系的非线性光学性质,采用Hartree-Fock方法、密度泛函方法以及Mller-Plesset微扰理论方法在6-31G**基组下分别计算了该体系的静电场超极化率.其几何结构在B3LYP/6-31G**条件下进行了优化,发现它们有3种不同的氢键形式,其键长分别为0.196 3,0.191 8,0.190 9 nm.在HF/6-31G**水平下,发现一级超极化率(β0)的增长是由于随着n的增大,体系的氢键数目增加造成的,当n=1,2,3,4时,它们β0的值分别为246,596,1 067,1 555(原子单位),当n=1,2,3,4时,它们的二级超极化率(γ0)的值分别为1.4,4.3,7.8,11.5(104原子单位).结果显示随着n的增大,体系氢键数目的增加、相互作用的增强,Δγ也随着增大,在n=2,3,4时分别为14 768,35 627,58 670(原子单位).该研究显示氢键是设计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氢键 协同作用 (c9 H8n6O2)n(n=1 2 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O_3-C_3N_4复合光催化剂的可见光下高效催化降解甲基橙(英文) 被引量:6
18
作者 马令娟 侯梦宁 +3 位作者 马宏彬 曹震 薛振 陆玥汝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899-1909,共11页
以钼酸铵和C_3N_4为前驱体,利用浸渍法成功制备了高性能MoO_3-C_3N_4复合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FT-IR)、高分辨电镜(HRTEM)及N2吸附-脱附曲线等测试手段对所得MoO_3-C_3N_4光催化剂进行了结构和形貌表征。以可见光... 以钼酸铵和C_3N_4为前驱体,利用浸渍法成功制备了高性能MoO_3-C_3N_4复合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FT-IR)、高分辨电镜(HRTEM)及N2吸附-脱附曲线等测试手段对所得MoO_3-C_3N_4光催化剂进行了结构和形貌表征。以可见光下光催化降解甲基橙反应表征MoO_3-C_3N_4的光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MoO_3-C_3N_4光催化剂具有非常好的光催化降解性能,且MoO_3含量对反应活性产生显著影响。当MoO_3含量为1.6%(w/w)时光催化活性最好,其速率常数达到C_3N_4的50倍。通过研究发现该复合催化剂的高活性来自于其Z型光生载流子传输过程,抑制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并延长了引入MoO_3产生的载流子的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O3-c3n4 c3n4 光催化 甲基橙 光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3N_4基复合结构的合成及应用新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翟宏菊 关壬铨 +3 位作者 刘书含 曹爽 丁田田 付祥雪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3-25,共3页
针对国内外最新研究情况,综述了C_3N_4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光催化水解制氢应用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探讨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c3n4 纳米复合材料 光催化 制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二帽pseudo-Keggin结构簇合物[HN(C_2H_5)_3]_3[N(C_2H_5)_3]_2[Mo_8~ⅣMo_4~ⅤV_2~ⅣO_(38)(PO_4)]的水热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崔小兵 林之恩 杨国昱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6-90,共5页
The novel polyoxometalate, 32[Mo8ⅣMo4ⅤV2ⅣO38(PO4)], was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ry analysis, EPR, IR spectra and X ray diffraction. The compoundcrystallizes in tri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with a=... The novel polyoxometalate, 32[Mo8ⅣMo4ⅤV2ⅣO38(PO4)], was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ry analysis, EPR, IR spectra and X ray diffraction. The compoundcrystallizes in tri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with a= 1.41999(2)nm, b=1.43467(2)nm, c=1.694610(10)nm, α=95.7250(10)°, β=92.2110(10)°, γ=92.6060(10)°, V=3.42829(7)nm3, Z=2, Dc=2.388g·cm-3, Mr=2465.10g·mol-1, μ=2.489mm-1, F(000)=2388, R1=0.0584, wR2=0.1461, S=1.164. The heteropolyanion is a bi capped pseudo Keggin complex. CCDC: 1866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帽pseudo-Keggin结构 簇合物 [Hn(c2H5)3]3[n(c2H5)3]2[Mo^Ⅳ8Mo^Ⅴ4V^Ⅳ2O38(PO4)] 性质 金属氧簇 水热合成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